[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董其昌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980-1422
    【優惠價】
    613-889
    【作者】 孫煒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藝術家  美術家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2914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軟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29146
    作者:孫煒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一位藝術家的傳記,一部藝術史,一部晚明史。


        董其昌是纔華橫溢的藝術家,一生繪畫作文,鑽研畫理,創造“南北宗”理論,終成文壇領袖;董其昌不是政治家,卻深陷輿論旋渦,安之若素,在政治夾縫中求生存,無懼宦海沉浮。研究晚明歷史,繞不開董其昌。研究中國藝術史,離不開董其昌。


     


        2.遠離政壇,沉迷藝術。


        朝堂之上,血腥爭鬥。你死我活,不可調和。


        如果,你是董其昌,你該怎麼辦?


        宦海沉浮帶來的,不僅是壓力,還有智慧。得了“抑郁癥”的董其昌,以筆耕耘,沉迷藝術,遊戲人生。


        對於董其昌而言,藝術,不僅是解決精神問題的“良藥”,也是離開政治旋渦的良器。


     


        3.縱情山水,不忘精進。


        尊重歷史,首先須對古人抱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董其昌到底是神是鬼還是凡人?


        這需要通過對史料的搜集與整理,結合董其昌生活的時代和社會環境來觀察分析。


        董其昌的故事不僅是一個人的故事,還是一部生動翔實的歷史。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藝術宗師董其昌的全景式傳記作品。作者孫煒經過多年研習、分析與考證,對這位近四百年前的裡程碑式的藝術宗師進行了全方位描摹與解讀。


        本書以董其昌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從其青年時期頗為艱辛的宦旅之路開始,講述了其“北漂”經歷中諸多的酸甜苦辣,從窮苦出身的落魄潦倒到“”的書生意氣,再到成為皇長子的師傅,董其昌憑借自己的非凡天賦和不懈努力,成為晚明文壇的中流砥柱。此後,在晚明的復雜政事中,董其昌幾起幾落,經歷了頗為艱難的宦海沉浮,終於依靠藝術創作和經營富甲一方,成為晚明時期官居一品的大宗伯……


        本書不僅對董其昌的生平事跡進行描寫,同時將其在書畫、藝術、歷史等領域的造詣與成就,乃至其宦海商海兩沉浮的人生經歷放入彼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大背景下講述,將個體命運的走向與時代密切關聯,讓讀者清晰地看到董其昌跌宕起伏的一生,為讀者呈現了一位血肉豐滿的書畫大家。

    作者簡介

        孫煒,祖籍山東榮成,1963年生於江蘇常州。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內知名藝術媒體人。30年來,見證和參與中國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發展,發表有關中國藝術收藏史文章多篇,在學術界產生良好反響。


        出版有《清風見蘭:郭秀儀的藝術生涯》《風流石癖:陸質雅傳》《民國書畫斷代史》《黃琪翔將軍傳》以及長篇小說《拍賣場》等多部著作。

    目錄

    章  決定命運的科舉考試


    第二章  江山代有纔人出


    第三章  血戰古人


    第四章  坐失執政意


    第五章  董氏書畫船


    第六章  五十至大成


    第七章  民抄董宦


    第八章  青樓花痕


    第九章  大宗伯


    第十章  六次懇請致仕


    第十一章  生命在藝術庇護下不朽

    前言
    自序

    多年前,當我開始關注中國藝術與收藏時,突然間撞上了董其 昌。這個人實在太分裂。有人誇他藝術大師,有人罵他流氓惡霸,而且,昨天電視上還有人講,董其昌的藝術觀點如圭臬,夜裡刮了一陣 風,早起又聽見人們指責他罪大惡極。
    某天看特種兵演習的電視新聞。百米外有個人形半身靶子,上陣的個個是神槍手。一扣扳機,命中前額,靶子倒下,過了一會兒,人形靶又豎立起來;再一槍,命中心髒,它又倒下……這樣不停地被打 倒,又不停地站立起來的事兒,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董其昌。他生前身 後命運多舛,也跟被人們擊中的靶子一樣耐人尋味。
    這個距今近四百年的歷史人物,本是一位連遠足都須向人借錢的 窮書生,卻憑借自己的非凡天賦和不懈努力,依靠藝術經營而富甲一方,並成為晚明時期官居一品的大宗伯,德高望重的文壇領袖,其 本身就是人生勵志的傳奇。更為重要的是,當代人無論是涉及中國書 畫史、收藏史還是如何鋻定中國書畫,董其昌始終是一位繞不過去的門檻。
    他被社會如此關注,如此撕裂,又像不倒翁似的倒了又起,就注定他是個極為重要又很復雜的人物。

    自序


     


        多年前,當我開始關注中國藝術與收藏時,突然間撞上了董其 昌。這個人實在太分裂。有人誇他藝術大師,有人罵他流氓惡霸,而且,昨天電視上還有人講,董其昌的藝術觀點如圭臬,夜裡刮了一陣 風,早起又聽見人們指責他罪大惡極。


        某天看特種兵演習的電視新聞。百米外有個人形半身靶子,上陣的個個是神槍手。一扣扳機,命中前額,靶子倒下,過了一會兒,人形靶又豎立起來;再一槍,命中心髒,它又倒下……這樣不停地被打 倒,又不停地站立起來的事兒,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董其昌。他生前身 後命運多舛,也跟被人們擊中的靶子一樣耐人尋味。


        這個距今近四百年的歷史人物,本是一位連遠足都須向人借錢的 窮書生,卻憑借自己的非凡天賦和不懈努力,依靠藝術經營而富甲一方,並成為晚明時期官居一品的大宗伯,德高望重的文壇領袖,其 本身就是人生勵志的傳奇。更為重要的是,當代人無論是涉及中國書 畫史、收藏史還是如何鋻定中國書畫,董其昌始終是一位繞不過去的門檻。


        他被社會如此關注,如此撕裂,又像不倒翁似的倒了又起,就注定他是個極為重要又很復雜的人物。


        可是,董其昌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經過多年學習、考證和分析之後,在我看來,須先從四個方面來認識他。


     


        一、董其昌是一位劃時代的藝術史論家


     


        首先,董其昌對藝術重要的理論貢獻,無疑是“南北宗”論。他借用禪修“頓悟”與“漸修”的境界,劃分了我國美術濫觴自唐代 以來的兩大傳承繫統,即“南畫”與“北畫”的關繫,為後世搭建了 中國美術史的路標,成為有志者藝海泛舟的不滅燈塔。


        其次,他夯實了“文人畫”的概念。至晚在北宋,蘇東坡就提出了“文人畫”(士人畫)的概念,尚繫一個模糊的初始階段。而經董 其昌的詮釋與實踐,“文人畫”已成為“南畫”的同義詞。這種以尊 崇“頓悟”的形式來抒寫內心對外界認識的創作方式,引領了數百年 間的中國畫壇。


        再次,他創造性地提出了“煙雲供養”思想,指出書畫不僅具有 教化意義,還具有“卻病延年”的養生功能和陶冶精神的作用,使得 知識分子趨之若鹜,寄托情懷,從而極大地推動了書畫創作與收藏的普及。因此,《明史》認為,他的貢獻與米芾、趙孟頫比肩。


     


        二、董其昌是一位集大成的藝術品鋻賞大家


     


        他以實證主義的方法,為後世重構了中國書畫發展史,成為中國歷受尊崇的書畫鋻賞大家之一。


        董其昌所采用的“目鋻”方法,是在總結前人智慧的基礎上得以 完善,而這種方法延續至今,仍然被贊譽為可靠、實用的方法。而且,正是由於董其昌勞心費神地進行存世書畫的整理、鋻定,使得當下的我們得以以遊廊的形式,觀賞中國歷代絕倫美妙的書畫,並引 以為民族自信。試想一下,世界各地博物館珍藏的中國古代書畫中,若少了董其昌的梳理、題識和賞鋻,是多麼蒼白與遺憾。中國歷代書 畫是中華文明極為輝煌的組成部分之一,其絢麗與多姿,猶如麗人頸前的珍珠鏈,光彩奪目,而編制“項鏈”的這項美麗工作,董其昌厥 功至偉。


     


        三、董其昌是一位影響深遠的書畫家


     


        他提出“以蹊徑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的“筆墨論”思想,是一種認識美學的新覺悟;他創建的“山水程式”畫風,奠定了所謂“正統畫派”的基礎;他所創造的“秀逸一路”書法風格,成就卓越,開創了一代新風。


        他因藝術成就而盡享殊榮,尤其入清以後,更是受到了康熙、乾隆等歷代帝皇的崇敬和追捧,引領著有清一代的主流藝術觀念,其影響力迄今未衰。


     


        四、董其昌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史學家


     


        他被人們敬稱為“太史公”,奉修《神宗實錄》並輯錄《神廟留中奏疏彙要》,在當時就受到了皇帝嘉獎,晚年還印刷刊行了《容臺 集》。這些都已經成為重要的史料。這位擅寫八股文的高手,還以自己的親身實踐,提出了“行萬裡路,讀萬卷書”,成為後世學以 致用的人生箴言。


        我極為贊同李大釗先生的“史論”觀點。他說,“縱以觀之,則 為歷史;橫以觀之,則為社會”,而“經濟的變動是思想變動的重要 原因”。還說“歷史學是起源於記錄”“主要目的本在專取歷史的事實而整理之,記述之”“他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故紙,不是陳編,乃是亙過去、現在、未來、永世生存的人類全生命”。


        尊重歷史,首先須對古人抱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董其昌到底是神是鬼還是凡人?還需要通過對史料的搜集與整理,結合他生活的時代 和社會環境來觀察分析,這樣纔能重新認識歷史上的驚心動魄,而絕不僅僅是為滿足後人之需,拋棄常識來撕裂歷史人物。隻有通過學 習、了解和記憶,纔能豐富我們的歷史知識;隻有向歷史請益,纔能認清我們自身的來龍去脈,纔能提高、發展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水平。


        我對董其昌的興趣,先緣於對中國美術的熱愛。經過數年的學習、考證和分析,自己對董其昌有了判斷,所以在2015 年年初,決定動手來寫一本關於董其昌的傳記。據我所知,此前並沒有人寫過《董其昌傳》這樣的書,有的僅僅是數百字的小傳。而關乎董其昌的 那些大量的、生動翔實的素材,像滿天繁星,散落在浩瀚的史料之中,需要後人去鉤沉、去彙集,然後似拼積木那樣,努力去依照歷史的本來面目,還原一位真實的董其昌!


        這就是我寫作《董其昌傳》之目的,以期拋磚引玉。


     


    2019 年 1 月 26 日  北京龍潭湖畔夢蝶軒

    媒體評論
    可以說,我高興地用了兩天時間,一口氣看完了厚厚的孫煒寫的《董其昌傳》。作者極其執著地梳理大量歷史資料,以公平求實的精神,給我們端出了一位嶄新而活生生的董其昌。
    四百餘年前,董其昌一生坎坷跌宕,從貧困書生直至一品官爵、家產富貴,獨占一方到身居畫壇霸主,纔智悟性過人,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師古人師造化,一生伴隨收藏、筆墨實踐不斷。書法奪魁,山水創新,更不用說美術史論上的獨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藝術現像。
    董其昌的人生經歷,與其性格、性情緊密相關。雖然有瑕疵有遺憾,他骨子裡卻是藝術家氣質,不影響他在中國美術史上至今不可忽視的地位。
    ——著名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民間美術繫主任 楊先讓

    孫煒先生歷時數年寫就《董其昌傳》, 以嶄新的視角審視這位對中國書畫藝術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創作和理論大家, 追蹤其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 並從中揭示明末藝壇的真實文人生活場景和時代風貌,突顯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

    可以說,我高興地用了兩天時間,一口氣看完了厚厚的孫煒寫的《董其昌傳》。作者極其執著地梳理大量歷史資料,以公平求實的精神,給我們端出了一位嶄新而活生生的董其昌。


    四百餘年前,董其昌一生坎坷跌宕,從貧困書生直至一品官爵、家產富貴,獨占一方到身居畫壇霸主,纔智悟性過人,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師古人師造化,一生伴隨收藏、筆墨實踐不斷。書法奪魁,山水創新,更不用說美術史論上的獨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藝術現像。


    董其昌的人生經歷,與其性格、性情緊密相關。雖然有瑕疵有遺憾,他骨子裡卻是藝術家氣質,不影響他在中國美術史上至今不可忽視的地位。


    ——著名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民間美術繫主任 楊先讓


     


    孫煒先生歷時數年寫就《董其昌傳》, 以嶄新的視角審視這位對中國書畫藝術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創作和理論大家, 追蹤其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 並從中揭示明末藝壇的真實文人生活場景和時代風貌,突顯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許傑


     


    《董其昌傳》是一本難得的好傳記,它橫跨文學、藝術和歷史科學三大領域,可見寫作難度之大。《董其昌傳》對歷史素材進行了扎實地搜集和深入地探索,又充分發揮藝術想像,在歷史敘事中,積補連綴,為讀者展開了一幅輝煌而富有質感的畫卷。既有強大的歷史骨骼,又有迷人的藝術色澤。


    ——錢鐘書助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欒貴明

    在線試讀
    章 決定命運的科舉考試

    一、春遊北京

    這是明朝萬歷十六年(1588 年)的春天。拂面春風剛剛掠過,北京皇城根下,柳樹悄然吐露鮮嫩黃芽。這是一個好時節,萬物安寧祥和。
    此時的中國,是西方人夢寐神往的國家。據推算,明初時全球 人口約有5億 1,中國在籍人口數於明初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是 6054 萬,到了萬歷時可能已超過1億 2。而農業社會寶貴的耕地,
    在明初時有 8 億 5 千萬畝,經過不斷開墾,到了明末已經接近 10 億 畝。大明帝國不僅擁有軍事強權,也是世界上發達的經濟體。
    這個帝國,不僅地域遼闊,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子民們的生活 物資也均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而且,中國人喫苦耐勞的性格,使 他們從雞鳴開始勞作直至披星戴月,從不知道抱怨,夜晚還能夠開心入睡。在他們的辛勤勞作下,社會富足,國庫充盈。同時,中國人還 恪守著延續千百年的儒家禮儀傳統,父親子愛,中庸合度,與外人相見時總把雙手隱藏在寬大的長袖內,作揖施禮,喜笑不露齒。當五花八門的傳統節日來臨之際,人們總愛穿著鮮亮美麗的衣裝歡聚一堂,縱情歌舞,盡興而歸。所以外國人認為,這時的中國,是這個星球上適宜人類生活的地方。早期來華的傳教士利瑪竇說:“中國這個沒有上帝的地方,竟然治理得這麼好。柏拉圖的烏托邦,在中國是真實存在的。”
    外國人對中國的政治興趣遠勝於國人。當時的洋教士震驚地看到:中國的政治體制非常先進且優越——看似這個國家的主人是皇帝,實行獨裁統治,其實並非他一個人說了算,而是由一群博學多識 的高級知識分子(進士)管理著這個巍然帝國。這種內閣制度,是世界上成功的政治繫統,社會上民主氣氛空前自由與活躍。時人顧憲成曾撰對聯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中國經濟的繁榮,也令洋教士們瞠目結舌:大明帝國政府實行低 稅率政策,鼓勵子民在農業、陶瓷、茶葉、紡織、印刷、運輸等各行 各業中各顯其能,激發了中國人巨大的創造力。因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約 1 萬噸白銀),中國的 GDP 約占 全球的四分之一。3

    章  決定命運的科舉考試


     


    一、春遊北京


     


    這是明朝萬歷十六年(1588 年)的春天。拂面春風剛剛掠過,北京皇城根下,柳樹悄然吐露鮮嫩黃芽。這是一個好時節,萬物安寧祥和。


    此時的中國,是西方人夢寐神往的國家。據推算,明初時全球 人口約有5億 1,中國在籍人口數於明初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是 6054 萬,到了萬歷時可能已超過1億 2。而農業社會寶貴的耕地,


    在明初時有 8 億 5 千萬畝,經過不斷開墾,到了明末已經接近 10 億 畝。大明帝國不僅擁有軍事強權,也是世界上發達的經濟體。


    這個帝國,不僅地域遼闊,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子民們的生活 物資也均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而且,中國人喫苦耐勞的性格,使 他們從雞鳴開始勞作直至披星戴月,從不知道抱怨,夜晚還能夠開心入睡。在他們的辛勤勞作下,社會富足,國庫充盈。同時,中國人還 恪守著延續千百年的儒家禮儀傳統,父親子愛,中庸合度,與外人相見時總把雙手隱藏在寬大的長袖內,作揖施禮,喜笑不露齒。當五花八門的傳統節日來臨之際,人們總愛穿著鮮亮美麗的衣裝歡聚一堂,縱情歌舞,盡興而歸。所以外國人認為,這時的中國,是這個星球上適宜人類生活的地方。早期來華的傳教士利瑪竇說:“中國這個沒有上帝的地方,竟然治理得這麼好。柏拉圖的烏托邦,在中國是真實存在的。”


    外國人對中國的政治興趣遠勝於國人。當時的洋教士震驚地看到:中國的政治體制非常先進且優越——看似這個國家的主人是皇帝,實行獨裁統治,其實並非他一個人說了算,而是由一群博學多識 的高級知識分子(進士)管理著這個巍然帝國。這種內閣制度,是世界上成功的政治繫統,社會上民主氣氛空前自由與活躍。時人顧憲成曾撰對聯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中國經濟的繁榮,也令洋教士們瞠目結舌:大明帝國政府實行低 稅率政策,鼓勵子民在農業、陶瓷、茶葉、紡織、印刷、運輸等各行 各業中各顯其能,激發了中國人巨大的創造力。因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約 1 萬噸白銀),中國的 GDP 約占 全球的四分之一。3


    利瑪竇是意大利人,他用自己的藍眼睛觀察到:中國人民生活的 幸福指數很高,家境殷實,安居樂業。他寫道:“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而且,當時的物價也非常合理,據明代小說《金瓶梅》載,一個富人到酒店裡去享受:一壇 金華酒、兩隻燒鴨、兩隻雞、一隻豬蹄、一些魚、一些點心,如此滿滿一整桌的美味,花費“一兩五錢銀子”。有人折合成今天的物價,約在人民幣 5至 9之間。


    這時的北京城,名曰“順天府”,不僅有皇宮,還是中央六部、五軍都督府、都察院和國子監所在地,是明王朝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它的城牆和城門,是按照“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規制設計的,是當時極為壯美的歷史名城之一,也是一座超級國際大都市。市內設施之 完備,在全世界屈指可數。萬歷時人呂坤記載:“今京師貧民,不減百萬。”4 可見總人口數已超過百萬。


    ——————————————————————————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中信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39 頁。


    2 韓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華書局 2009 年版,第 17 頁。


    3 何國慶《萬歷駕、開放、創新的文化盛世》,遠流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19 頁。


    4 呂坤《去偽齋集》卷一。


     


     


    位於北京城正東面,有座著名的城門——朝陽門,是官民進出京 城十分重要的城門之一,由一群威武的兵弁把守。


    此刻,人流中有幾個風塵僕僕的旅客,由遠及近地向朝陽門走來。領頭的是兩位儀態不俗的青年。在其身後,駕車挑擔的人顯繫隨 從。這兩位青年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體型特征十分明顯。


    興衝衝地走在前面的人,是個矮個子,身穿粗布長袍,頭戴士人方巾,年齡稍長。細看他,原是方臉小眼,顴骨略高,抿嘴而笑, 滿臉憨厚的神色。甫進城門,他便東張西望,左顧右盼,似乎對京城 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顯得格外興奮。


    這種感覺很正常,因為北京城確實蔚為壯觀,氣勢撼人。以當時 的建築水平而論,三層樓的房屋已被驚為“摩天大樓”,而建成於明 永樂十八年(1420 年)的紫禁城午門,通高 37.95 米,如果患有恐高 癥的人攀臨此門,一定會被嚇得雙腿發軟。而且,據傳教士記載:北京城的街道,平坦而筆直,寬度可供十五匹馬並行,所以街道盡管很長,也能一眼望到盡頭。


    北京城裡的細節也十分可人。街道兩旁樓臺林立,百姓宅院都非常漂亮。門前種植了整齊的樹木,春風一吹,綠樹成蔭,姹紫嫣紅。傳教士描述到,每家每戶似乎都擁有花園。這些院子根據各家的富裕程度不同而大小各異,即便是小門小戶,人們也會在院內挖掘觀賞魚 塘,或在假山間種上幾棵竹子,使得生活充滿了盎然情趣。市民的屋內十分干淨,牆壁刷得白如奶汁。中國人一直自信地以為,首都北京就是全世界的中心。


    這位矮胖者,就是本書的主人翁,來自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的董其昌1。此時董其昌年方三十四歲,是次來北京。


    此時的董其昌,雖隻是諸生(秀纔),卻已海內聞名。明朝的南 直隸,歷來是中國經濟、文化與教育的重鎮。當朝的大小官員們,至少 有一半來源於此。所以在京城的官場裡,大家都知道這個初出茅廬的董其昌,把他視為冉冉升起、剛剛顯露光芒的南直隸後起之秀。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董其昌首次來京,為何已在京城有些名氣了呢?


    其一,人們歷來相信“名師出高徒”,而董其昌師出名門,是原浙江布政使莫如忠、禮部尚書陸樹聲的得意門生,而莫如忠和陸樹聲都是當朝耆老,是聲望甚高的大學者,為世人所景仰;其二,雖然他隻是諸生,但他的文章已經妙絕天下,尤其是館閣體文章,已被書肆 廣為翻印,行銷各地。這類科舉文章,本是董其昌為應付科舉考試而自習所用,常為慕名者索去,成為類似我們今天的高考範文,各地應考的舉子們常常把董其昌的館閣體文章當作科舉考試的參考資料。董其昌初來北京時,有人就拿著那些翻刻的文稿,來向他求教 2。與董其昌偕伴來京的高瘦者,同是來自南直隸的婁東王衡。此人年方二十七歲,白淨的瓜子臉上劍眉如飛,一雙多情的眼睛炯炯有 神。他身穿絲質長袍,在領口和袖邊處還繡著精致的花紋,走起路來昂首挺胸,氣宇軒昂。隻要遠遠地瞥上一眼,就能見其不同凡響的精神氣質。


    王衡是有名的青年纔俊,比董其昌年少七歲,但以當時的名氣論,比董其昌有過之而


    無不及。因為此時的王衡已是一位出色的青年戲曲家,擅長編劇。他自小喜愛昆曲,家中


     


    ——————————


    董其昌長什麼樣?當年遺存下來的幾張他的畫像:一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尚友圖》,二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書輞川詩》冊頁內《禮部尚書謚文敏董公小像》,三是南京博物院 收藏的董其昌《秋興八景》冊頁上的畫像。我們可從中端詳個大概。這些畫像的創作時代有 先後,但描繪董其昌的長相基本一致,即其身材不高,窄肩短臂,體型微胖,方臉小眼,大鼻隆起,顴骨略高,看上去氣質文雅,有所謂謙謙君子之貌——作者注。


    2董其昌《容臺文集》卷二《戲鴻堂稿自序•即復趙公益書》。


     


     


    還養了戲臺班子。他寫的 戲劇也常在各地上演,絲竹之聲遠飄萬裡,其無數擁躉分布在大


    江南北。更為重要的是,王衡還是當朝內閣大學士、輔臣王錫爵的獨子。內閣大學士是個什麼官銜?在此處稍費筆墨介紹一下。明朝初年,開國璋為加強中央集權,於洪武十三年(1380 年)先 後找借口殺了三位宰相,其中著名者就是開國功臣、丞相胡惟庸, 隨後他趁機撤銷中書省,廢除丞相職位,獨掌天下事務。至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特派大臣解縉等人入值午門文淵閣,在皇帝眼皮底下處理 軍國大事,這就形成了內閣制度。


    內閣成員都是大學士,他們擁有“票擬”大權。“票擬”也叫作 “票旨”“條旨”,就是所有官員的章奏先由內閣大學士審閱,集體 商議,然後在紙條上寫明處理意見,再送進宮裡由皇帝終定奪。皇帝閱畢,用紅筆在“票旨”上批示,叫作“批紅”,亦稱“朱批”,這就是正式的皇帝諭旨,具有的權威性,然後朝廷官員再按照皇帝諭旨去執行。明代的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內閣的班頭叫“首輔”,其他人為“輔臣”。而明朝的內閣大學士一 般隻有三四位,多時也不過五六位,使得權力更加集中。王衡的父親王錫爵,就是當時的輔臣、內閣大學士。


    王衡這次入京,之所以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還有一個政治背景——與當年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奪情”事件有關。這是一樁轟動朝 野的著名歷史事件。


    萬歷五年(1577 年)九月二十六日,時任內閣首輔張居正的父 親張文明去世。因朝廷有明文規定,“內外大小官員丁憂者,不許保奏奪情起復”。丁憂的官員必須離任回鄉,服喪三年(實際上是 二十七個月),否則即是違背倫理的“忘親”“奪情”。但此時,首 輔張居正權傾朝野,正在輔佐皇帝開創“萬歷新政”,處在實施“一條鞭法”等重大改革措施的關鍵時刻,生怕自己一旦離職而大權旁 落,因此不願回家奔喪守孝。於是,張居正暗中勾結宮中職位的 大宦官、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由馮保傳達皇帝的諭旨,命令吏部尚書張瀚奉詔挽留張居正。與此同時,張居正本人也一再要求張瀚出面挽留自己,企圖牢牢掌權。


    然而,張瀚是個綿裡藏針、老謀深算的官場老江湖,有膽有識,即使萬歷皇帝已經下達諭旨,他依舊不肯出頭挽留首輔張居正。事實上,萬歷皇帝當時還是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唯老師張居正馬首是 瞻,並稱其為“亞父”。


    戶部侍郎李幼孜是個望風使舵的馬屁精,為了巴結張居正而“首 倡奪情”之議,至此激起千層浪。內閣大臣呂調陽、張四維因屈服於張居正的權威,也引前朝事例,贊同張居正奪情視事。但翰林院編修吳中行等人不畏權勢,表示堅決反對,結果被萬歷皇帝下令奪職並 廷杖。王錫爵當時官拜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士,對吳中行等人表示同情,曾為吳中行等人向皇帝與張居正求情寬恕,但都無效,後隻得參加了為吳中行等人的餞行,禮送他們去充軍。第二年,張居正還是迫於壓力,被迫回鄉安葬父親。不少官員為拍馬屁,聯名懇請張居正趕緊回朝,但王錫爵斷然拒絕簽名。


    王錫爵由此得罪了張居正勢力,受到官場排擠。青春年少的王衡給父親王錫爵寫了一首《歸去來辭》,央求父親趕緊辭官回家。王錫爵感嘆道:“吾不歸,將無為孺子所笑!”2在對抗首輔張居正勢力的 朝廷官員眼裡,王衡早已是少年英雄,備受贊譽。


    萬歷十二年(1584 年)張居正剛剛去世,萬歷皇帝立即掉轉屁股開始起用反對派,對張居正的勢力進行秋後算賬。昔日國家之棟梁、如同皇帝慈父一般的恩師張居正,一夜之間成為千古罪人。在萬 歷皇帝親自主持下,其恩師張居正被抄家,長子張敬修被迫自殺,次子充軍戍邊,張家數十口人被餓死,張居正本人還險遭開棺鞭尸。而王錫爵則被朝廷重新召回


    ————————————————


    1吳中行(1540—1594),常州人,生於官宦之家。張居正倒臺後,吳中行官復原職,卒,贈 禮部右侍郎。其常州家中“止園”為明代名園。他是當代戲劇家吳祖光的先祖。


    2 針對這件事,錢謙益在《列朝詩集小傳》中說王衡“年十四,作和歸去來詞,以諷江陵,館 閣中爭相傳寫”。陳繼儒也說,王衡“方十四,名動京師已”。


     


     


    ,像凱旋一般,授之以禮部尚書銜兼文淵閣大學士,成為輔臣,入值內閣,可謂權傾朝野。


    王衡此時來京,正是父親王錫爵大權在握之際,也是張居正的政治對手們彈冠相慶之時。滿朝官員對王衡當年的舉動念念不忘,把他當成小英雄來歡迎。中國古代的官場歷來如此,一班人掌權得勢,立 即雲集另一幫拍馬屁者,好話必須說盡。


    王衡之所以與董其昌偕伴來京,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繫非同一般。事實上,早在董其昌還是諸生時,董其昌和好友陳繼儒就曾受邀到王錫爵家與王衡伴讀,所以董其昌、陳繼儒與王衡是同窗兄弟。


    董其昌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與王衡有著天壤之別,可用寒酸來形容。董其昌出身平民,早年喪母,一直到了三十歲纔結婚,第二年生了兒子,不久父親董漢儒又去世。在平時,董其昌的生活費用常常由他的好友、太學士範爾孚接濟,連眼下這次北遊的所有費用,也是仰仗了範爾孚捐資。範爾孚仗義疏財,目的就是為支持董其昌堅定地去走科舉道路。在中國一千多年科舉選纔的歷史中,它所推行的教育與競爭機制,是公平可行的制度,即使在封建社會,依舊保持了底層子弟通過考試獲得管理國家權力的晉升通道。


    董其昌與王衡此次來京,目的有二:一是利用考前閑暇,遊覽京都風光,調整心情,以備戰來年八月鄉試;二是參觀遊覽“北雍”, 熟悉考場環境。


    “北雍”一詞,是明朝首都北遷後產生的。當時在北京、南京分設兩個國子監。北京國子監被稱為“北監”或“北雍”,而設在南京的國子監則被稱為“南監”或“南雍”。按照規定,通過鄉試而晉級的所有舉人,都可參加次年二月由禮部在“北雍”舉行的會試,考試合格者,纔有資格參加在北京皇宮裡舉辦的殿試——科舉的一級考試。


    他們堅信,明年二月,自己一定能夠再來“北雍”參加會試,於是前來探路。年輕人的這種自信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眾多耆宿的心目中,他倆都是青年纔俊,志在必得。然而事實上,董其昌此前已歷經了兩次鄉試,都因運氣不佳而名落孫山。


    董其昌次參加鄉試是在萬歷七年(1579 年),與同鄉唐文獻、陳繼儒等人結伴前往,結果鎩羽而歸。他們亦師亦友的鄉賢莫是龍,曾憂憤交加地寫下了征、董玄宰俱下第志感》:


     


    故人搖落青雲路,無奈天涯春草芳。


    壯志獨憐陳仲舉,高纔空憶蔡中郎。


    書將誤說投燕相,玉抱貞心泣楚王。


    耳尚淹千裡足,駑駘何意向康莊。2


     


    莫是龍乃聞名遐邇的華亭纔子,這首詩是替他倆抱不平,指出董其昌和唐文獻的落選,繫懷纔不遇。


    董其昌與唐文獻等人第二次聯袂參加鄉試,是在萬歷十三年 (1585 年),結果唐文獻中舉,接著在第二年殿試中,又獲丙戌科一甲人及第,衣錦還鄉,而董其昌仍然名落孫山。


    唐文獻(1549—1605征,號抑所,華亭人,與莫是龍、董其昌、陳繼儒等均是文社好友。他十五歲入鄉學,讀書十分刻苦,潔己好學,善屬文。1


    唐文獻之事,顯然給予董其昌極大的鼓舞。唐文獻比董 其昌年長六歲,似乎


     


    ————————————————————————


    1 陳繼儒《陳眉公先生全集•思白配龔氏合葬行狀》:“食餼。有太學範爾孚者,捐 資助公遊北雍。”


    2 莫是龍《石秀齋集》。


     


     


    更加老成一點。一直在拜佛悟修的董其昌,在第 二次參加金陵鄉試後的返家路上,忽然像得了神授一般,如夢初醒。董其昌自述曰:


     


    餘始參“竹篦子話”,久未有契。一日,於舟中臥念香嚴擊竹因緣,以手敲舟中張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從上老和尚舌頭,千經萬論,觸眼穿透。是乙酉年(1585)五月,舟過武塘時也。其年秋,自金陵下第歸,忽現一念三世境界,意識不行,凡兩日半。而後乃知《大學》所雲“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2


     


    這是說,董其昌在歷經“兩日半”的悟修之後,一下子打開了心靈“悟境”,掌握了應試的竅門!可見,董其昌此時已經認識到中國科舉考試存在的一些弊病,也認識到,科舉考試成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辯證關繫。所以他堅信自己的實力,要求自己不必為應試而 東張西望、削足適履,正如《大學》所雲:“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說到根本,董其昌此時樹立了自信。


    ——————————————————————————


    1 侯福興《中國傳略》,中國人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05 頁。


    2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四。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