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從教師到區委書記:原豐臺區委書記李英威回憶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李英威 口述,李秀平 整理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政治人物  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635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863553
    作者:李英威口述,李秀平整理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7月 

        
        
    "

    編輯推薦
    胸懷坦蕩做人,埋頭苦干做事。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原豐臺區區委書記李英威46年的工作歷程,他的一生,幾乎全部是在豐臺這片沃土上和豐臺區的廣大干部群眾朝夕相處、共同奮鬥一起走過來的。本書真實生動的勾畫了李英威46年職業生涯的三條線——教育人生、任人唯賢、當官走群眾路線,通過李英威豐富的人生可以閱讀出改革開放30多年的豐臺,而通過豐臺這個“點”,也可以進一步讀懂改革開放30多年的北京和中國。這本書為的是揭開塵封的記憶,銘記過去艱苦奮鬥的歷程,激勵後人堅持走改革開放道路不懈追求的奮鬥精神。
    作者簡介
    李英威簡介:

    生於1933年,山西省太谷縣人,1946年3月到北京求學;1947年8月考入北平八中;1952年8月北京八中高中畢業後留校當教師;1956年8月創建北京七十六中;1959年8月調任豐臺一中校長;1969年2月下放豐臺南苑鄉插隊;1971年返城任北京十二中校長;1982年任豐臺教育局長,在教育戰線工作32年。

    1948年年底參加北平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民聯”,1949年5月15日全市民聯轉團成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共青團前身)的批團員。

    1952年8月19日在北京八中入黨,成為學生中個黨員。

    1953年年底,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夜大學學習4年後畢業。1984年9月調任豐臺區委副書記,1986年3月正式選為豐臺區區長,連任8年區長,1987年選為中共北京市第六次黨代會代表,期間於1987年和1992年選為北京市第九屆和第十屆人大代表。1993年任區委書記,當年選為北京市政協第八屆委員。1998年7月正式退休。
    目錄
    序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一、求學之路,星夜離開故鄉到了京城
    少小被迫離家
    13歲起,求學北京
    一言難盡的1949年
    “服從組織”留校任教
    二、教書育人,精彩曲折的32個年華
    19歲時,留在北京八中任教
    23歲那年,創建一所新中學
    在豐臺一中遭遇“文革”
    北京十二中,大展宏圖的歲月
    30年教育生涯中的三點感悟
    附:陶西平同志回憶片段
    三、方莊,豐臺城市化的個腳印序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一、求學之路,星夜離開故鄉到了京城

    少小被迫離家

    13歲起,求學北京

    一言難盡的1949年

    “服從組織”留校任教

    二、教書育人,精彩曲折的32個年華

    19歲時,留在北京八中任教

    23歲那年,創建一所新中學

    在豐臺一中遭遇“文革”

    北京十二中,大展宏圖的歲月

    30年教育生涯中的三點感悟

    附:陶西平同志回憶片段

    三、方莊,豐臺城市化的個腳印

    與方莊的緣分

    和張百發副市長一起工作

    方莊,明星一樣的方莊

    經營“食街”,差點告了國家體委

    回望方莊,收藏一份永恆記憶

    四、豐臺大橋的前世今生

    亞運會前,再見老橋

    “橋南”是個“舊社會”

    修橋還差500萬

    大橋修好之後

    “橋南”代表的選票

    附:李英威1991年度述職報告

    五、“蹦一蹦”得來的豐臺體育中心

    亞運會要開了

    推翻棒球場項目

    為了錢,“三追”張百發

    為了政策,“四等”張百發

    建了一個“小亞運村”

    附:“李改革”眼中的“李開放”

    六、從無到有,西客站南廣場的誕生

    西客站,“八五”項目

    為開闢南廣場獻出110畝土地

    蓮花池公園“擠進”西客站項目

    南廣場帶來的發展機遇

    20年後撫今追昔透露“秘密”

    七、世界公園,圓了國人的出國夢

    豐臺要建“小人國”

    從50畝到780畝

    大師的舞臺

    項目差點擱淺

    一處“干淨”的工程

    開“銀企合作”先河

    與“世界之窗”比拼速度

    開園盛況

    八、科技園區,讓豐臺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1988年,豐臺的科技春天

    7萬多名工程師的“人纔家底”

    一次震撼人心的“串門”

    繼續發揚“孫子”精神

    建設中的一場“拆遷風暴”

    為豐臺經濟騰飛插上翅膀

    附:李毓福和今日“榆構”

    九、怡海花園,樓盤和名校的成功姻緣

    香港招商,結識王小姐

    三年漫長的“準備期”

    三個垃圾坑的巧妙利用

    開創樓盤和名校聯姻模式

    突破體制的怡海教育集團

    十、大紅門,服裝王國的締造史

    果園村裡的“浙江村”

    47個大院的倒掉

    共建京溫大廈,從驅逐到共處

    北京人的大紅門時代

    CBC,今日大紅門

    附:“陳重纔這個人,我們當年用對了”

    十一、王佐,豐臺的歐洲小鎮

    為王佐找水

    為王佐找帶頭人

    三請吳恆出山

    為王佐修路

    王佐發生巨變

    一個歐洲小鎮的誕生

    附:為大自然療傷的吳恆

    十二、新發地,菜籃子工程變遷記

    老辦法不行了

    花鄉放棄了當家菜

    海澱的大鐘寺和豐臺的嶽各莊

    新發地的發展路徑

    新發地的新圖景

    附:張玉璽在2013年博鼇論壇的發言

    十三、草橋,一花一世界

    美麗事業的近千年傳承

    草橋村的新起點

    王茂春時代

    草橋的美麗圖景

    從奧運頒獎鮮花到園博園……

    十四、涵養稅源,從三資企業到納稅大戶

    23杯白酒與家三資企業

    一家大型國企落戶豐臺始末

    十五、綠色經濟之路,從豐臺花園到北京園博園

    改革開放,從栽樹做起

    豐臺花園風波

    從荒山到4A景區的北宮森林公園

    從鷹山公園到北京園博園

    十六、依法治區,從崔大慶烈士犧牲後說起

    崔大慶烈士犧牲之後

    “一五普法”,將全國先進單位收歸豐臺

    身為區長,對公檢法不干預、不護犢、多支持

    十七、人纔工程,所提撥官員無一“倒下”

    任人唯賢,陶西平等人的成長路

    一張培養年輕干部的藍圖

    楊宗奎,一個愛“放炮”的搭檔

    與用人有關的230多條意見

    一份干干淨淨的干部名單

    十八、由官轉民,離開領導崗位之後

    轉彎子,退休後的個春節

    “保八爭九、上不封頂”的目標

    發揮餘熱,為豐臺區建設添磚加瓦

    附:和老書記在一起的日子

    找事兒干,和豐臺區的一世情緣

    後記一京官難當嗎?

    後記二回憶錄誕生記

    後記三一次不同尋常的人生體驗
    前言
    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3年5月18日這天,我整整80歲了。
    回想過去的工作歷程,自1952年從北京八中高中畢業留校做教師,一直到1998年退休,我一共工作了46年。這其中,4年是在西城區的北京八中工作,其餘42年是在豐臺區工作。可以說,我這一生,幾乎全部是在豐臺這片沃土上和豐臺區的廣大干部群眾朝夕相處、共同奮鬥一起走過來的。寫這本書,既是為了揭開塵封的記憶,銘記過去艱苦奮鬥的歷程,也是為了感恩。
    我是1952年8月19日入黨的,2012年8月19日是我入黨6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一名有60多年黨齡的老共產黨人,我退休已經15年了。這麼多年來,無論是豐臺區委還是北京市委,都沒有忘記我這個老黨員。豐臺區領導除了過年過節慰問我,還會邀請我參加區委和區人大的一些重要會議並把我安排在主席臺上。特別讓我難忘的一件事,就是60周年國慶大典的時候,北京市委給我發了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典觀禮活動”的邀請函,把一次寶貴的在天安門西側金水橋觀禮臺上出席國慶60周年活動的機會給了我,還給我們贈送了一個帶有國徽的珍貴禮品。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3年5月18日這天,我整整80歲了。

    回想過去的工作歷程,自1952年從北京八中高中畢業留校做教師,一直到1998年退休,我一共工作了46年。這其中,4年是在西城區的北京八中工作,其餘42年是在豐臺區工作。可以說,我這一生,幾乎全部是在豐臺這片沃土上和豐臺區的廣大干部群眾朝夕相處、共同奮鬥一起走過來的。寫這本書,既是為了揭開塵封的記憶,銘記過去艱苦奮鬥的歷程,也是為了感恩。

    我是1952年8月19日入黨的,2012年8月19日是我入黨6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一名有60多年黨齡的老共產黨人,我退休已經15年了。這麼多年來,無論是豐臺區委還是北京市委,都沒有忘記我這個老黨員。豐臺區領導除了過年過節慰問我,還會邀請我參加區委和區人大的一些重要會議並把我安排在主席臺上。特別讓我難忘的一件事,就是60周年國慶大典的時候,北京市委給我發了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典觀禮活動”的邀請函,把一次寶貴的在天安門西側金水橋觀禮臺上出席國慶60周年活動的機會給了我,還給我們贈送了一個帶有國徽的珍貴禮品。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邀請函及國徽禮品

    坐在觀禮臺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的旁邊,坐著不少老干部。能坐在天安門觀禮臺上觀禮,對我們這些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起成長起來的干部來說,確實讓人心潮澎湃。

    回想當年,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始,每年的國慶節,我不是帶著學生、帶著干部和群眾在天安門參加活動,就是在遊行隊伍中從天安門前走過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在那一刻我突然成為觀禮臺上的一員,是黨和政府對我一輩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努力工作的獎賞。

    在參加60年大慶國慶觀禮活動之後,北京市委又邀請我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的慶祝大會。報告活動結束後,大家在天安門廣場拍照留念時,我專門拍了一張我個人在天安門廣場的照片。

    201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慶祝大會後,在天安門廣場留影紀念

    除此以外,我退休之後到了豐臺區的一些鄉鎮和街道,廣大干部群眾對我也非常熱情。大家不僅老李長老李短地問候我,如果趕上農村的飯點,就一定要留我在他們那裡喫頓飯。

    過去人們常說“人走茶涼”,雖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個客觀事實,但是從我自身來看,我覺得“我走了茶沒涼”。一方面,無論是區委和區政府還是普通群眾都沒有把我晾在一邊;另一方面,我對豐臺感情很深,我的心是熱的,我把這杯“茶”用心捧在手裡頭,它也就涼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想趁自己身體好、腦子還行,創造一些條件,下決心把這本回憶錄寫出來——通過這本書,把自己親歷的豐臺區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程是怎麼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把我幾十年來為豐臺人民做的一些小事和實事老老實實地向豐臺人民做個彙報。這是我寫這本書的個想法。

    人們常說,“做官難,做一個清官更難”。我從政多年的體會是,做官是難,但是我被安排做官是黨的事業的需要,再難也得去做。我從一名教師,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從當校長到當教育局局長,再到1989年離開教育繫統被調到豐臺區委當了區委副書記,後來又當了區長和區委書記,這一路走來,我心裡很清楚自己是個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沒有學歷的“三無干部”。這學歷呢,我本來是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挨批鬥的時候被撕了,我也沒有去補,所以我在填寫各種表格的時候,一直寫著高中畢業。當年,我高中一畢業就留校當老師了,大學學歷是後來纔有的。(從一九五四年起參加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夜大學,堅持學習四年於五八年畢業。)

    說起我的學歷,還有一個小故事。1994年,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組織哲學界的學者討論怎麼進一步學好鄧小平理論的問題,相關會議是在豐臺區召開的。作為東道主,我應北京市委研究室鄭懷義同志的要求在會上講話。因為事先沒有安排,我沒有任何準備,也沒有講稿,就結合豐臺區改革開放的實際,特別是豐臺區正在建設的幾個大項目的情況來講了講我對小平同志“發展就是硬道理”的理解和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的情況。我侃侃而談了半個小時之後,贏得了老教授們的一陣陣掌聲。在我走下講臺之後,一名老教授衝我喊“李英威”,我一看叫我名字的人是中國人民大學的許征帆教授。“許老師,我要是知道您在這裡坐著,絕不敢班門弄斧。”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誰知,許教授鼓勵我說:“講得不錯。我們搞研究的人,沒這麼多實際東西。”許教授是當年我在中國人民大學上學時的哲學老師,他問我為什麼不回人民大學去走走看看,我告訴他我的畢業證書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整沒了,就不好意思回去了。“你怎麼不去補辦一個呢?”許教授喫驚地問,我老老實實地對他說:“算了吧,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過了差不多一個月,許教授打電話對我說,他和李文海校長說好了,大家一起坐一坐。我按約定的時間到了人民大學後,在大家一起喫飯時,李文海校長當著眾人的面給我補發了一本中國人民大學的畢業證書。從人民大學回到豐臺之後,我就讓豐臺區委組織部的同志把我的大學畢業證書送到了北京市委組織部。看到證書之後,北京市委組織部一位副部長打電話對我說:“老李,你開什麼玩笑呀?你還有幾年就退休了,你送個畢業證來干什麼?”我對他說:“我是組織部管的干部,我得對黨忠誠老實。手裡沒有證書,我不說我是大學學歷;我有了證書,就得告訴你,我是大學學歷。”

    實際上,我當時在想,自己是個沒有靠山的“三無干部”,真得好好地干。實話實說,我自己真沒有想過當官的事。當年當教師的時候,我看過前蘇聯一部名叫《鄉村女教師》的電影,就立志像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當個好老師。當了校長並學習了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教育理論以後,就想好好地把學校的教育搞好。哪想到,一步一步走過來,走到了領導崗位,當上了一個地區的主官。人生路走到這一步,不是說我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而是黨和人民給了我一次又一次機會。我一直覺得,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給我權力,是讓我執政為民,是讓我運用手中的權力為豐臺人民服務,是讓我帶領我的團隊推進豐臺區的改革開放。

    為此,我給自己的警示是:“不能以權謀私。要秉公辦事,辦好每一件事;要任人唯賢,不任人唯親;要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和黨的利益的關繫,永遠要服從黨的需要。”

    我是這麼想的,從政14年中也是這麼做的。中國有句老話,叫作無欲則剛。由於沒有什麼金錢和物質的欲望,我不被物質利誘,工作起來就沒有什麼負擔。14年來,我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盡管我的工作做得還不是那麼理想,或者說沒有完全達到黨對我的要求,但是我終於在1998年7月正式地退休了。說句實話,我是老老實實,埋頭苦干,一步一個腳印地當了14年官,你說難,確實也很難,但是也走過來了,按老百姓的話說:“安全著陸了。”

    其實,在那些年裡,我的親朋好友常常為我捏著一把汗。“老李,你可小心點呀。”是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記得我剛當上豐臺區區長不久,有一天到永定河管理處去察看防汛工作時,見到了盧溝橋文物研究所一位姓郭的研究人員。他對我說:“宛平縣的縣太爺,自古以來隻有兩條出路,一條是皇上賜死,另一條是自己跳永定河。”我問原因時,他回答說:“古時候的永定河河床和天安門一樣高,一旦永定河漫水就會把紫禁城給淹沒。”我聽了這番解釋之後對他說:“現在不會了。因為北京修了東堤,而且修得很高,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能保護天安門。我當這個官,也就不會有宛平縣太爺那個下場了。”雖然大家一直替我擔心,但是我還是平平安安地著陸了——從老百姓當上官,又從官位上退下來成為老百姓,就像一條拋物線一樣,我的人生路又回到了原點。出於這一原因,我想把我14年的為官經歷實實在在地寫一寫,告訴大家京官不難當。這是我寫這本書的第二個原因。

    我寫這本書,還有第三個想法。這個想法很簡單,就是我干了一輩子革命,沒有給我們家、沒有給孩子們留下什麼物質財富,我想寫一本書,作為今生的精神財富留給他們。讓兒子和孫子、女兒和外孫女都知道,他們的爸爸和爺爺這一輩子是怎麼走過來的。我的兒女出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的孫輩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他們不僅對我這一輩子所經歷的一些事情並不熟悉,而且對我們這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也不了解。出於讓後代從我經歷和觀念中有所感悟這個原因,我下決心要寫好這本書。

    李英威2013年5月18日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