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京華通覽·張家灣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地方史志
    【市場價】
    222-323
    【優惠價】
    139-202
    【作者】 孫連慶編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地方史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345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0134506
    作者:孫連慶編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3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北京文化,“一城三帶”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京華通覽》的一個分冊。在原來的《北京地方志古鎮圖志叢書·張家灣》基礎上整理,利用原來已有成果,重新編著。以記述了張家灣古鎮自建制之處至今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軍事、貿易、軍事、貿易、教育等方面的源流變遷和重要史實、文物、傳說,把對北京文化的研究觸角引向邊緣和縱深,對北京文化的起源和立體化研究推進了一步。該書從事物發端起講述,詳古略今,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作者簡介





























    孫連慶,通州區政協文史特邀委員、原通州區史志辦史志科科長,是資深史志工作者,曾參與編寫多部與通州區有關的史書及志書,《通縣志》常務副主編。
    目錄
    樣式雷小傳
    樣式雷的海澱故居
    概 述/ 1
    流經張家灣的河流/ 9
    古代水環境/ 9
    流經張家灣的河流/ 11
    張家灣的由來/ 21
    張家灣水運/ 28
    漕糧與皇家物資運輸/ 29
    商貿物資運輸/ 31
    水上客運/ 37
    張家灣舊貌回眸/ 40
    張家灣街市/ 42
    管理衙署/ 46




























    樣式雷小傳
    樣式雷的海澱故居
    概 述/ 1
    流經張家灣的河流/ 9
    古代水環境/ 9
    流經張家灣的河流/ 11
    張家灣的由來/ 21
    張家灣水運/ 28
    漕糧與皇家物資運輸/ 29
    商貿物資運輸/ 31
    水上客運/ 37
    張家灣舊貌回眸/ 40
    張家灣街市/ 42
    管理衙署/ 46
    張家灣過客小記/ 49
    兩位皇帝/ 49
    舊跡尋蹤
    古鎮烽火
    眾多使者/ 51
    與張家灣有關的故事/ 55
    張家灣的古城/ 59
    張家灣的村落/ 63
    因水形成的村落/ 63
    因水運形成的村落/ 66
    因宗教活動形成的村落/ 68
    因遷民和屯田形成的村落/ 69
    張家灣的古橋/ 74
    通運橋/ 74
    廣利橋/ 77
    虹 橋/ 79
    東門橋/ 80
    張家灣寺觀/ 82
    鐵錨寺/ 82
    佑民觀/ 83
    張家灣清真寺/ 87
    棗林莊清真寺/ 89
    垡頭清真寺/ 90
    張家灣漕運遺存物鋻賞/ 91
    瓷 片/ 91
    石 權/ 94
    巨 石/ 95
    古 槐/ 97
    曹雪芹墓石/ 98
    張家灣歷史遭際一瞥/ 108
    民間文化與人物
    遠年遺響
    後金兵劫掠張家灣/ 108
    英法聯軍洗劫張家灣/ 108
    八國聯軍洗劫張家灣/ 110
    日寇蹂躪踐踏張家灣/ 112
    辛亥革命通州起義司令部/ 116
    八路軍智取日偽據點/ 121
    擊落國民黨軍RB-57D飛機/ 124
    張家灣的人物/ 127
    李三纔/ 127
    高天正/ 131
    房樹民/ 131
    劉玉山/ 132
    呂 行/ 133
    張家灣的故事/ 137
    裡二泗的傳說/ 137
    廣利橋下的鎮水獸/ 138
    曹家井/ 140
    三家墳/ 141
    文房四寶地/ 142
    張家灣的花會/ 144
    馬營的秧歌/ 145
    張家灣的會/ 147
    皇木廠的竹馬/ 150
    太平車/ 150
    張家灣古詩/ 154
    張家灣詩作、書法/ 160
    古鎮新聲
    張家灣碑文/ 169
    主席為愛國社的“財務包干”
    經驗題寫批語/ 172
    高級社建立之初/ 173
    龐大的預算/ 173
    兩個豆腐房/ 174
    財務包干/ 175
    群策群力/ 176
    收效明顯/ 178
    主席題寫批語/ 179
    今日皇木廠村/ 180
    武術之鄉陸辛莊/ 188
    季大俠落腳傳藝/ 188
    乾隆皇帝敕封“小五義”/ 189
    殺敵滅寇盡顯威風/ 191
    綿延不斷,老樹新花/ 192
    張家灣鎮的葡萄產業/ 193
    產業概況/ 194
    葡萄產業協會/ 196
    葡萄大觀園/ 199
    再現青春的青銅文化/ 202
    艱苦創業/ 202
    小廠鑄輝煌/ 204
    青銅文化再放異彩/ 208
    參考書目/ 210
    後 記/ 213
    前言
    概 述
    這是一本介紹張家灣歷史情況的小冊子。
    張家灣鎮是北京市通州區所轄11個鄉鎮之一,位於通州區中部偏北,鎮政府駐地張家灣村,北距通州城區8公裡。張家灣鎮東隔北運河與西集鎮相望,西鄰臺湖鎮,南面與漷縣鎮、於家務回族鄉接壤,北與梨園鎮、永順鎮為鄰。鎮域面積105.4平方公裡,轄57個行政村,戶籍人口5.77萬,常住人口8.93萬。
    張家灣鎮域地勢平坦、水繫豐富、交通便利。大運河、涼水河、蕭太後河、玉帶河四河貫穿全境,另有京瀋公路、京津公路、北京六環、京津二通道、張采路、宋梁路6條主要公路穿境而過,也是城市輕軌八通線的東端起點,形成通往華北、東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樞紐。從張家灣驅車至市中心或首都機場隻需半個小時,到天津新港也隻需90分鐘。鎮域北部有與京秦鐵路相連的鐵路貨運站,年吞吐能力60萬噸以上,為張家灣鎮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概 述
    這是一本介紹張家灣歷史情況的小冊子。
    張家灣鎮是北京市通州區所轄11個鄉鎮之一,位於通州區中部偏北,鎮政府駐地張家灣村,北距通州城區8公裡。張家灣鎮東隔北運河與西集鎮相望,西鄰臺湖鎮,南面與漷縣鎮、於家務回族鄉接壤,北與梨園鎮、永順鎮為鄰。鎮域面積105.4平方公裡,轄57個行政村,戶籍人口5.77萬,常住人口8.93萬。
    張家灣鎮域地勢平坦、水繫豐富、交通便利。大運河、涼水河、蕭太後河、玉帶河四河貫穿全境,另有京瀋公路、京津公路、北京六環、京津二通道、張采路、宋梁路6條主要公路穿境而過,也是城市輕軌八通線的東端起點,形成通往華北、東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樞紐。從張家灣驅車至市中心或首都機場隻需半個小時,到天津新港也隻需90分鐘。鎮域北部有與京秦鐵路相連的鐵路貨運站,年吞吐能力60萬噸以上,為張家灣鎮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張家灣村代,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始設張家灣鄉,1929年為通縣第六區。1949年3月通縣人民政府遷駐張家灣鎮村,次年6月再遷通州城內。當時張家灣地區屬通縣第五區(區政府駐牛堡屯)管轄,1950年6月為通縣第六區(區政府駐張家灣,區以下設張家灣鄉、土橋鄉、施園鄉、馬營鄉、裡二泗鄉、梁各莊鄉等),1958年4月建立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鄉,9月建立張家灣人民公社。1983年3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恢復設立張家灣鄉,1990年改設張家灣鎮。2001年12月牛堡屯鎮並入,形成現在的鎮域。
    張家灣鎮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積澱的文化古鎮。據歷十六年(1279年),張瑄試行海運起到1900年漕運停止的近800年間,張家灣以商賈雲集、水運發達和戰略地位重要而聞名天下,有“大運河碼頭”之稱,皇家所需的漕糧物資、建造北京城所用的大批建築材料以及南方出產的商品貨物,都是由水路經張家灣運往北京的。民間流傳的“先有張家灣,後有北京城”的說法即來源於此。在封建時代,張家灣在南北、中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存的北京市一級保護文物通運橋、佑民觀、600多年的古槐、明代的千斤石板、水路運輸的花斑巨石、清代作家曹雪芹筆下的花枝巷、十裡街、曹家當鋪、鹽店等遺址以及曹雪芹本人的墓刻葬石等,見證了張家灣的悠久歷史。
    張家灣鎮是通州地區古鎮之一,這裡保留著戰國時期和漢代先民繁衍生息的遺跡。由於張家灣曾經是白河(今北運河)、通惠河、渾河(古永定河分派——涼水河)、蕭太後河四水彙流之地,同明清三代建都北京需要江浙經濟區糧食和各類物資的供明清三代,張家灣與通州同為京杭大運河北端的皇家碼代至明代中期,張家灣承擔了漕運中心、客運中心、商運中心的歷史重任,直至明嘉靖七年(1528年),巡漕御史吳仲主持將通惠河道改由通州城北入運河,漕運中心北移至通州城以後,張家灣依然是京杭大運河北端護衛漕運和客運、貨運的重要碼頭,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清末。在此期間,有多少萬石漕糧經由張家灣碼頭運到北京城及周邊地區,又有多少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商賈行旅經由張家灣碼頭往來於京杭大運河之上,有多少種類的物資,舉凡江南絲綢、茶葉、瓷器、香料、日用百貨、建築材料,北方所產的皮毛筋革、山珍特產,經由張家灣碼頭運銷中國南北各地。商流、物流、客流的集聚,使張家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盛,正因為如此,“張家灣”的聲名遠播海內外,“張家灣”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史籍之中。封建時代,運河水運為國家統一、經濟發展、民族振興做出了貢獻,其中,張家灣為維持封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為建設、保衛、安定、繁榮北京,為促進中國南北各民族之間的了解、交流和融和,為促進封建時代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
    在漕運年代,通州和張家灣同為京杭大運河北端一個碼頭的兩個部分,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的分工。對於通州來說,不但是皇家碼頭,同時也是地區性的行政、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正因為如此,通州有著“一京二衛三通州”的美譽,被稱為“小燕京”,而這些是張家灣所不具備的,但這並不影響張家灣在漕運歷史上的作用和影響。張家灣作為漕運古鎮,它的作用無疑是重大的,況且在通州成為漕運碼頭之前,張家灣的這種作用已經發揮了近250年。隨著現代交通的出現和運河漕運的停止,張家灣的作用和影響已大不如前。清光緒末年,張家灣鎮坐商隻剩30餘家。1930年前後,張家灣在通縣六大集鎮(西集、馬駒橋、永樂店、燕郊、張家灣、牛堡屯)排序中,居於次席。鎮內隻有雜糧市、騾馬市、豬市、草市。1941年,在通縣的集鎮排序中,馬駒橋居,西集其次,張家灣位居末席。這與張家灣鼎盛時期“日日為市,弦歌相聞,百貨叢集,稱繁盛”的景像形成鮮明對比。
    在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和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時期,張家灣地區和所有被侵略者鐵蹄踐踏的地區一樣,遭受了慘重的損失。這裡的人民從來就有英勇頑強、不畏強暴的民族氣節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他們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抵抗,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為了反抗腐朽的清政府的統治,早在辛亥革命時期,北方革命司令部就設在張家灣,七位烈士英勇獻身。張家灣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一定貢獻。
    天上鬥轉星移,人間桑田滄海。今天的張家灣鎮,到處生機勃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張家灣又掀起樹立名鎮形像的浩蕩熱潮,“敢為人先,敢創大業,敢爭一流”的張家灣精神催生出巨大的經濟活力,釋放出良好的社會效應。從曾受到主席高度評價勤儉辦社、劉少奇親臨視察的土橋鄉高樓金村青春社,到1985年實現全市遠郊縣鄉鎮個產值超,並連續8年保持京郊鄉鎮經濟領先地位,張家灣依托通州工業開發區落戶鎮域的優勢,實施“工業強鎮”的戰略,使全鎮經濟突飛猛進。2001年12月,原牛堡屯鎮並入張家灣鎮,又給張家灣鎮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使張家灣鎮年年喜結碩果,先後獲得“京郊百強”“全國百強”“建材灣”“全國文明鄉鎮”“北京市模範集體”等榮譽稱號。2005年至2009年,連續被評為首都文明鄉鎮。2010年,全鎮實現稅收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今日張家灣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經濟發達,社會穩定,富裕、文明、美麗的社會主義新型小城鎮。
    近幾年,張家灣鎮按照高效、集約利用的要求,積極發展工業企業,截至2008年,全鎮入駐企業已達到1500多家,打造起服裝、建材、醫藥、化工等10餘條工業產業鏈。銅牛集團、北京三傑鋼結構有限公司、福耀玻璃、京華客車等近百家知名企業的入駐,中油公交石油銷售有限公司、東方石化銷售中心等90多家總部企業和結算中心的落成,以方和正園、創展家居為核心,集生產、設計、研發等技工貿一體化工業園區的正式營業,東亞鋁業集團“煤制氣”節能改造項目和一批重點老生產企業的技術挖潛改造的完成,提升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為張家灣經濟注入了新鮮血液。20世紀90年代,張家灣鎮葡萄種植就達到1.8萬畝,涉及16個村,帶動200多戶農民。依托葡萄產業開展旅遊觀光和采摘活動,成功舉辦了8屆葡萄采摘節,張家灣鎮也因此贏得了“吐魯番”的美譽。葡萄產業與千畝荷塘、千畝苗木花卉、千座蔬菜大棚、千畝家庭菜園、金澤苑等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形成基本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旅遊觀光農業4條堅固的產業鏈,拉動起葡萄大觀園、天地和農莊、御香苑等一批農業種養殖加工基地,使現代都市型農業經濟在張家灣得到了迅猛發展。大辛莊恆利明烏雞產業協會、張家灣鎮苗木協會及垡頭生豬養殖協會等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把農民個體經營與廣闊的市場連接了起來,為拓寬銷售渠道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按照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要求,張家灣鎮因地制宜制訂了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完成皇木廠、張灣村、馬營村、土橋村等村的舊村改造工程,村民遷住新樓房;整合全鎮教育資源,完成各學校合並及教育設施改造工作,張家灣幼兒園擁有一流設施、張家灣中心小學成為全市教育示範點,牛堡屯學校、陸辛莊學校改為小初九年一貫制學校,初高中一體的全市一流學校—— 潞河中學分校建成並投入使用,初等、中等教育再上新的臺階,為發展基礎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全鎮實施了綠化美化工程、垃圾密閉化管理;完成了農村信息網絡、有線電視、遠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村村通”工程;農村路網建設、飲用水改造、節能弔炕推廣、改廁工程、秸稈氣化工程、太陽能浴池建設有序進行;村級衛生服務站、文化健身場所、黨員活動室、數字電影放映廳等覆蓋率達90%;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民入股分紅,勞動力就業,農村合作醫療、新農保參保,殘疾、困難家庭,獨生子女家庭保障,“一老一小”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繫成功搭建。這一繫列的惠民工程,譜寫了城鄉一體化和諧發展的新篇章。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張家灣鎮今後的發展將緊緊依托位於京津冀環渤海經濟發展核心區的優勢,堅持走“人文古鎮 科學發展”的路子,融合古今文化,把人脈、文脈、水脈結合到今後的發展中。在京瀋路以北,推進西定福莊、大高力莊等24個村的改造進程,加快新城區的建設步伐;結合通州區萬畝森林公園張灣段的建設,以擴充、完善工業開發區為契機,打造運河、京津公路、宋梁路沿線景觀建設,在涼水河畔建成以IDC災備中心、數字產業基地為核心的高端數字產業園區;制定恢復古文化產業開發的總體規劃,弘揚運河碼頭和紅學文化,打造蕭太後河岸邊仿古一條街,建設張家灣大運河影視文化基地,北與“泛家居”產業—— 創展家居,南與文化企業華興達青銅器雕塑公司相呼應,旁有具有傳統手工藝文化的唐人坊作補充,引進知名文化產業,形成集產業、文化、居住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新城南部以設施農業的龍頭企業為引領,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利用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增收致富。未來的張家灣將以工業作為強力支撐、現代文化產業渲染滲透、都市農業有效補充、現代服務業明顯顯現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展現給世人。張家灣正在走向新的輝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