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北平歷史地理(平裝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地理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侯仁之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地方史志圖書  歷史  歷史地理  歷史地圖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4349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3543491
    作者:侯仁之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5月 

        
        
    "

    編輯推薦
    歷史地理學的開山之作,不可錯過的文化普及讀物,54幅珍貴手繪地圖全彩印刷 
    內容簡介
    《北平歷史地理》是侯仁之1949年於英國利物浦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作者在本書中開創性地運用了現代歷史地理學的方法,強調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分析相結合,文獻研究與田野考察相結合,對北京城的興起和發展變遷史做了詳細的考證和精闢的闡釋。
    《北平歷史地理》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界第一部關於城市歷史地理研究的專著,無論是在侯仁之個人的學術發展歷程中,還是在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標志作用,於今天的城市規劃與保護,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北平歷史地理》中含54 幅地圖,全部為作者親手所繪。
    作者簡介
    侯仁之(1911—2013),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歷史地理學家。 侯仁之是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奠基者、開拓者和學術泰鬥,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北京城的起源、發展以及歷代水源的開闢方面所作的繫統、科學的闡述,為北京的城市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
    目錄
    導言:地形地貌及地理關繫
    1、北平灣
    2、兩河之間的土地
    3、地理關繫
    第一部分 邊疆之城
    第一章 周代的薊城:燕的國都
    1、燕的建立及其擴張
    2、薊城,燕國的都城
    3、古代大道與薊城的興起
    A. 自然地理環境與古代大道發展
    B. 平原上早期居民點的分布與古代大道的關繫
    C.古代大道的進一步發展與薊城的興起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薊城:商業拓展階段
    1、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導言:地形地貌及地理關繫
    1、北平灣
    2、兩河之間的土地
    3、地理關繫
    第一部分 邊疆之城
    第一章 周代的薊城:燕的國都
    1、燕的建立及其擴張
    2、薊城,燕國的都城
    3、古代大道與薊城的興起
    A. 自然地理環境與古代大道發展
    B. 平原上早期居民點的分布與古代大道的關繫
    C.古代大道的進一步發展與薊城的興起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薊城:商業拓展階段
    1、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
    2、邊疆都會
    第三章 隋統一前黑暗時期的薊及地方水利建設
    1.政治地理
    2.地方水利建設的開端
    第四章 隋唐至契丹占據時期的幽州:在邊疆鬥爭中的關鍵地位
    1.對外擴張時期的軍事重鎮幽州
    2.邊疆防御時期的幽州
    3.契丹人占領的幽州
    第二部分 過渡階段:形成中的國家中心
    第五章 遼南京
    1、作為文化交流重鎮的幽州
    2、陪都南京
    第六章 金中都
    1、女真人的入侵
    2、金中都,舊址上的新城
    3、水道
    4、漕運
    第三部分 王朝都城
    第大都
    1、都城新址
    2、一座精心規劃的城市
    A. 皇城
    B. 大城
    3、人口及其分布
    4、全國的中心
    第八章 明清兩朝的北京
    1、皇宮和城市的重建
    A. 北京重新成為首都
    B. 改建大城
    C. 重建皇城
    D. 外城城牆的修建
    2、皇家園林的興建
    3、人口的增長與分布
    A. 明代人口的增長
    B. 清代人口的增長
    C. 人口的分布
    4、與漕運相關的水源供應
    附錄一
    北平歷史沿革表
    附錄二
    古城研究文獻來源
    表格Ⅰ 唐幽州城
    表格Ⅱ 遼南京城
    表格Ⅲ 金中都城
    附錄三
    古城遺址
    1.關於古薊城城址的問題
    2. 唐幽州城
    3. 遼南京城
    4. 金中都城
    附錄四
    北平附近的河道變遷
    1. 早期河道(6世紀)
    A. 氵纍水(今渾河)
    B. 洗馬溝
    C. 高梁河
    2. 渾河(7世紀早期)
    3. 渾河(10世紀後期)
    4. 渾河(自12世紀以來)
    前言
    導言:地形地貌及地理關繫
    1.北平灣
    北平城,位於呈巨大三角形的華北平原的最北端。對於生活在這片平原上的人們來說,北平城凝聚著他們的深厚情感,如同始終閃耀在北方夜空中的北極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座輝煌的城市。如果我們對這座城市周邊的地形特征進行仔細的觀察,就可以看到一個重山環繞的半封閉小平原。美國地質學家貝利維理斯(Bailey Willis)曾生動地將這片三面環山、一面開敞的小平原稱為“北平灣”。
    按照大沽基準面量算,北平城的平均海撥高度為145英尺(約44.2 米),然而緊鄰北平灣的山脈通常高達3000英尺(約914.4 米),即使是海撥較低的山脈也不低於1000英尺(約304.8 米)。平原與山地的界限常常是150 ─ 300英尺(約45.7 ─ 91.8 米)的陡坡,從山區到平原的高度下降得十分突然,幾乎沒有任何的山麓丘陵帶。小平原向南面和東南面開敞的方向緩緩傾斜,周圍山脈的基岩陡坡間或向平原中伸出,如同海岸邊的岬角,此外,還有在平原沉積層上孤立的丘陵,如同在大海中升起的小島。如果將被沉積層掩埋的地下景觀挖掘出來,應該和周圍暴露在外的山體表面沒有太大的區別。

    導言:地形地貌及地理關繫
    1.北平灣
    北平城,位於呈巨大三角形的華北平原的最北端。對於生活在這片平原上的人們來說,北平城凝聚著他們的深厚情感,如同始終閃耀在北方夜空中的北極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座輝煌的城市。如果我們對這座城市周邊的地形特征進行仔細的觀察,就可以看到一個重山環繞的半封閉小平原。美國地質學家貝利維理斯(Bailey Willis)曾生動地將這片三面環山、一面開敞的小平原稱為“北平灣”。
    按照大沽基準面量算,北平城的平均海撥高度為145英尺(約44.2 米),然而緊鄰北平灣的山脈通常高達3000英尺(約914.4 米),即使是海撥較低的山脈也不低於1000英尺(約304.8 米)。平原與山地的界限常常是150 ─ 300英尺(約45.7 ─ 91.8 米)的陡坡,從山區到平原的高度下降得十分突然,幾乎沒有任何的山麓丘陵帶。小平原向南面和東南面開敞的方向緩緩傾斜,周圍山脈的基岩陡坡間或向平原中伸出,如同海岸邊的岬角,此外,還有在平原沉積層上孤立的丘陵,如同在大海中升起的小島。如果將被沉積層掩埋的地下景觀挖掘出來,應該和周圍暴露在外的山體表面沒有太大的區別。
    填充在北平灣裡的沉積物是礫石、沙子、黏土和黃土,具有明顯的水平層理。平原上開鑿的每一口水井都要穿過許多不同的水平沉積層。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數據可以估算出這些沉積層的厚度,北平東城協和醫學院的一口水井,雖然已被挖至708 英尺(約215.8 米)的深度,但尚未達到下面的基岩。據估算,北平城下的沉積層與基岩之間至少有1000 英尺(約304.8 米)的厚度。大體說來,平原在緊鄰山區的地方,是一個粗砂礫區,緊鄰粗砂礫區的外側是河流衝積形成的沙帶,廣大平原的中心地區則由黏土和黃土覆蓋,這成為了北平這座古老城市的基礎。

    2.兩河之間的土地
    在北平灣內部,北平城區建於(1)向大平原的開口處,(2)渾河與白河兩河之間。如果說這一灣狀地區可以被恰當地描述為“北平灣”,那麼,筆者認為“美索不達米亞”這一經典的地理名詞也可以用來形容這片土地。正是在這片土地上,建起了北平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渾河與白河分別流經北平城兩側,流向大體一致,交彙之後最終注入渤海灣,正如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並行在兩河流域,最終彙成一河注入波斯灣一樣。
    如果以北平城內故宮的中心作為參照點,北平城位於渾河以東14 英裡(約22.5 公裡)、白河以西15 英裡(約24.1 公裡)的地方。沿一條穿過故宮參照點的東西線測量,地形的海撥高度從渾河東岸的260 英尺(約79.2 米)下降到白河西岸的70 英尺(約21.3 米)。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北平城是建在一個兩河之間比降約為1:806的緩坡之上。
    渾河與白河在其發源的山區均有眾多的小支流,白河從北平灣的北端流入平原,並將北平灣中心地區一分為二。灣內西面所有的小河流彙成溫榆河,在通縣以北流入白河。
    渾河的流程比白河長很多,從北平灣的西南角流入平原。在西山一帶,渾河河谷十分狹窄,如同穿過峽谷。隨後,河谷變得稍寬,但仍須在山間穿流,一直到三家店村一帶流入平原。此後,渾河在平原上時而分流,時而合流,河道時常變化。因其流經的是黃土覆蓋地區,渾河河水總是呈渾濁的黃色。在衝積平原上,由於河流中泥沙沉積很快,河床通常高於附近的地表。在地質時期,渾河對北平灣以及華北平原北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北平灣的平原表面從渾河的出山口至北平城是有一個坡度的, 但在歷史時期,由於渾河下遊河道總是在不停變化,渾河對平原上的居民始終是一個威脅。
    在北平城悠久的歷史上,渾河與白河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城市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這兩條河流不止一次由人工修築的水道相連通,用於水利或交通。這一問題將在下文中論及。

    3.地理關繫
    北平城不但是北平灣的核心,也是華北平原與北方的山地和高原之間綿長的南北陸路交通線的天然焦點,也可以說是連通著中原與塞外之間的要塞。北平城以南是華北大三角平原,平原向南延伸數百英裡,直至長江低平的河谷及三角洲地區;東面除卻與山東丘陵接壤的一部分外,直抵大海;西面則與崛起的太行山脈東麓和秦嶺東部餘脈相接。北平城坐落在北平灣的端口,也恰好位於三角形大平原的頂點,所有交通線都經過這裡,它是從北向南的起點,也是從南到北的會合點。
    橫亙於北平城北面和東北面的是燕山山脈,燕山也正是環繞北平灣的群山之一。有史以來,從山西高原綿延至渤海灣的燕山山脈,就在南部華北平原與北部蒙古高原及滿洲平原之間形成了一道強有力的屏障。分布其間的一些峽谷隘口,為南北溝通提供了天然孔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南口、古北口和山海關。
    南口位於北平灣的西北角,沿著這條通往西北方向的古道,可以到達張家口以北的山地的最北端,也就是蒙古高原的邊緣。蒙古高原到了這裡地形突然改變,其邊緣以下崎嶇的山地和陡峭的峽谷驟然變成廣闊的平地,延伸至遙遠的地平線。
    古北口位於北平灣的東北角,從這裡可以通往今熱河省的省會承德。橫貫的山脈在這裡漫散開來,眾多崎嶇的淺山丘陵在這裡發育。即便如此,這片山區與滿洲平原的界線仍像它與北平灣的界線一樣清晰。從承德出發,天然山谷通道可以向西北或東北方向輻射,到達蒙古高原地區和地勢較低平的滿洲平原地區。此外,還有一條通往正北方的道路可以到達西拉木倫河,即遼河上遊河谷地區的遼闊草原。遼河上遊本身即是一條自西向東的通道,由蒙古高原向滿洲平原緩緩傾斜而下。
    最後,還有鎮守萬裡長城最東端的著名關隘山海關。顧名思義,山海關正是位於山海之間的關口。途經山海關的這條狹窄的沿海通道,正是連接華北平原與滿洲地區的交通咽喉。
    如上所述,這些山口的位置使得北平成為從蒙古地區及滿洲地區進入中原的必經之地。唯一的例外或許是途經山海關的北平至遼寧的鐵路線,這條鐵路線取道天津,偏離了位於天津西北80 英裡(約128.7公裡)的北平。實際上,在歷史時期,北平與山海關之間的古代交通是靠近北面依山而行的,並未向南繞道至天津。
    天津作為一個港口城市,盡管在過去一個世紀的發展引人注目,但它僅僅是一個新興之地,在古代陸上交通中並沒有任何地位。另外,從北平向外輻射的現代鐵路干線也可以很好地闡釋這裡作為區際交通中心的地位。
    此外,作為天然屏障的燕山不僅對於南北交通十分重要,而且對居民生活的基礎有重大影響。燕山以南地區降雨豐富,鼕季溫度相對較高,農耕生活占主要地位;燕山以北則有大片地區由於水熱條件限制,時至今日仍以遊牧為主要生活方式。唯一的例外是滿洲地區,那裡的降雨量可與華北相比,但由於鼕季的漫長及一些政治原因,滿洲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直到近期纔發展起來。
    造成這種根本差異的物質基礎是不言而喻的,無須作進一步解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作為南北屏障的燕山山脈對於北平城的歷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事實上,燕山山脈隻是歷史上中原農耕區與北方遊牧區界線的一部分。雖然這一界線應該是一個地帶,然而長城成為了這一地帶的具體像征。這條農牧交界帶西起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東迄太平洋海岸,長達一千五百多英裡(約2400 公裡)。羅士培(P. M. Roxby)教授曾寫道:“這條界線,標志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社會分水嶺之一——它分隔了大草原與農耕區,也就是由無數小農家庭組成的中原地區與廣泛分布著掠奪性遊牧民族的北部邊疆地區,而後者隻在最強盛的中原王朝統治下曾一度臣服。”
    不管怎樣,並非沿這條界線分布的所有地區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位於北平北部及東北部的燕山山脈正是這一界線中的要害部分。這是因為,這裡有整條界線上從遊牧草原至農耕平原的最短的天然通道。也正是因為扼守著如此重要的門戶,北平城的地位纔格外重要。

    媒體評論

    這是64年前侯先生的博士論文,是中國歷史地理學界第一部關於城市歷史地理研究的專著。書中對北平城市發展的環境的闡釋不僅具首創性,且在考古資料更豐富的今天,仍準確而有力。(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北平歷史地理》是65年前侯先生於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畢業時的學位論文,他用這份學術價值極高的作品展示了歷史地理學的學科內涵、研究方法及學科意義,足見先生後來的理論研究,早在求學時代就為實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來源:《光明日報》:毛怡)

    在線試讀
    1.燕的建立及其擴張
    如前文所述,北平是一座邊疆城市,位於華北平原盡頭的北平灣,標志著中國早期疆域範圍的北界。可以肯定的是,北平灣在周代前1122─前221)初期已屬於華夏文化區的一部分,但是,它融入華夏文化區的確切時間則不能確定。薊城是今北平城的前身,要了解薊城,就必須先對諸侯國燕有所了解,因為薊城正是燕國的國都。因此,本節首先論述分封制度下的燕國,下一節再專門論述其都城薊城。在周代的漫長統治時期,華夏族在文化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地域上也進行了擴張,同時,其社會政治形態也由奴隸制發展為封建制。周天子並不直接管理整個國家,而是隻統治他自己的領地,即王畿地區。除此之外,國家由諸侯王在各自的封國進行統治,最初的諸侯王多為宗室子弟,隻有少數幾個例外。商代前1766─前1122)在統治華北平原中部數個世紀後,被周武王率軍征服。武王定都鎬京,其王畿地區位於以鎬京為中心的渭河谷地,隨後他立即對新征服的土地進行分封。最早的八個諸侯國正是在此時產生的,其中就包括燕國。周代的第二位統治者、武王之子成王,也承襲了分封這一傳統。根據各種資料,周代前十年就至少分封了30 個諸侯國。……
    多數諸侯國集中在中心區域,燕國距王權中心最遠,距王畿地區也最遠。因此,燕國從分封之初,便是一個邊陲封國。誠然,位於版圖最南部的聃國也與中心區域相距甚遠,與地處遙遠的北部邊境的燕國似乎形成一種南北相對的平衡。但是,當時周代的南部邊界並不與任何自然地理界線相重合,盡管淮河下遊與長江下遊之間的山脈從某種程度上給南北交通造成了一定阻礙,但並非難以逾越。況且不久之後,位於這道障礙以南的地區也被並入華夏控制區,使得日後華夏族向更南部地區的擴展得以實現。簡而言之,歷史上中國疆域向南方的發展沒有因為天然的、決定性的屏障而受到阻礙。現在,中國的南疆已經位於南方的南海岸線。
    而在北方,燕國作為邊陲城市的這一性質,則比南方的聃國更加持久。如導言所述,由於燕山分隔所造成的不同自然地理環境,奠定了南方的中原農耕區與北方的草原遊牧區之間的差異。因此,這一原本地理意義上的界線便開始具有了顯著的政治、社會內涵,而北方邊疆歷史發展的基本模式也由此確定,即主動進犯的遊牧民族與被動防守的漢族之間的持續鬥前三四世紀時一個巨型防御體繫的修築,標志著漢族的這種被動防御達到了頂峰,這一防御體繫正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長城的前身。燕國也是最早興建長城的諸侯國之一。
    對於燕國從分封建前五世紀這段時期的歷史,我們所知甚少,隻知其歷代同族統治者的名字及一繫列與其他諸侯國的戰爭。當時的史料記載中,僅有一處明確提及燕國遭受北方山戎的入侵,並在鄰國齊的協助之下將其擊退。齊國的早期疆域範圍位於今山東省的東北部。這段記載十分重要,它發前664 年。

    1.燕的建立及其擴張
    如前文所述,北平是一座邊疆城市,位於華北平原盡頭的北平灣,標志著中國早期疆域範圍的北界。可以肯定的是,北平灣在周代前1122─前221)初期已屬於華夏文化區的一部分,但是,它融入華夏文化區的確切時間則不能確定。薊城是今北平城的前身,要了解薊城,就必須先對諸侯國燕有所了解,因為薊城正是燕國的國都。因此,本節首先論述分封制度下的燕國,下一節再專門論述其都城薊城。在周代的漫長統治時期,華夏族在文化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地域上也進行了擴張,同時,其社會政治形態也由奴隸制發展為封建制。周天子並不直接管理整個國家,而是隻統治他自己的領地,即王畿地區。除此之外,國家由諸侯王在各自的封國進行統治,最初的諸侯王多為宗室子弟,隻有少數幾個例外。商代前1766─前1122)在統治華北平原中部數個世紀後,被周武王率軍征服。武王定都鎬京,其王畿地區位於以鎬京為中心的渭河谷地,隨後他立即對新征服的土地進行分封。最早的八個諸侯國正是在此時產生的,其中就包括燕國。周代的第二位統治者、武王之子成王,也承襲了分封這一傳統。根據各種資料,周代前十年就至少分封了30 個諸侯國。……
    多數諸侯國集中在中心區域,燕國距王權中心最遠,距王畿地區也最遠。因此,燕國從分封之初,便是一個邊陲封國。誠然,位於版圖最南部的聃國也與中心區域相距甚遠,與地處遙遠的北部邊境的燕國似乎形成一種南北相對的平衡。但是,當時周代的南部邊界並不與任何自然地理界線相重合,盡管淮河下遊與長江下遊之間的山脈從某種程度上給南北交通造成了一定阻礙,但並非難以逾越。況且不久之後,位於這道障礙以南的地區也被並入華夏控制區,使得日後華夏族向更南部地區的擴展得以實現。簡而言之,歷史上中國疆域向南方的發展沒有因為天然的、決定性的屏障而受到阻礙。現在,中國的南疆已經位於南方的南海岸線。
    而在北方,燕國作為邊陲城市的這一性質,則比南方的聃國更加持久。如導言所述,由於燕山分隔所造成的不同自然地理環境,奠定了南方的中原農耕區與北方的草原遊牧區之間的差異。因此,這一原本地理意義上的界線便開始具有了顯著的政治、社會內涵,而北方邊疆歷史發展的基本模式也由此確定,即主動進犯的遊牧民族與被動防守的漢族之間的持續鬥前三四世紀時一個巨型防御體繫的修築,標志著漢族的這種被動防御達到了頂峰,這一防御體繫正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長城的前身。燕國也是最早興建長城的諸侯國之一。
    對於燕國從分封建前五世紀這段時期的歷史,我們所知甚少,隻知其歷代同族統治者的名字及一繫列與其他諸侯國的戰爭。當時的史料記載中,僅有一處明確提及燕國遭受北方山戎的入侵,並在鄰國齊的協助之下將其擊退。齊國的早期疆域範圍位於今山東省的東北部。這段記載十分重要,它發前664 年。
    毫無疑問,燕國與北方遊牧部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出現的時間是很早的,並且隨著草原遊牧民族的強大而日趨激前四世紀,北方邊疆第一次出現騎馬的入侵者,這也標志著草原遊牧民族的強大。或許正是這些騎兵的入侵,使得中原地區不得不修築長城。
    當位於北方邊疆地區的諸侯國為了抵御遊牧民族騎兵的入侵而陸續開始修築長城時,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也從這時起拉開序幕,比較可靠的戰國時期起訖年代前480 前221 年。燕國在這一時期開始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這一時期也有一些極具地理意義的資料,將在下文論及。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戰國策》中的描述大致圈定燕國的地域範圍,《戰國策》是收集戰國時期關於政治鬥爭論述的著作,其中有這樣一段引述:“ 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雖然此處直接敘述了燕國地域範圍,但四條邊界實則無一可以準確界定。在此不具體論述上述地名,即使論述一二,想必也不會有什麼結果。不管怎樣,我們可以依照人們對於前六個地名的傳統解釋,大致確定燕國的範圍:
    朝鮮: 現代朝鮮
    遼東郡: 現在的南滿
    林胡和樓煩: 遊牧部落,大約占據今山西省北部和察哈爾省南部
    雲中郡: 今山西省最北部及綏遠省東部的中心地區
    九原郡: 今綏遠省西部的中心地區
    引文最後提及的滹沱河(即古呼沱河)與易水,河名從古代一直保留至今,所以我們可以有更多的了解。易水是大清河的一條支流,燕國曾沿易水修築過一段南長城, 北魏著名地理學曾在他的著作《水經注》中記載過這段長城的遺跡。於是,燕國在戰國時期的南部邊界可以大致確定下來。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基本確定,戰前480─前221)前期燕國的領土僅局限於今易水、大清河以北的平原,並沿海岸低地向東北方向延伸到遼東地區。我承認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估計,燕國很有可能已經占據了臨近的山區,但是尚未深入。
    直到戰國後期,燕國纔在北方和東北方取得了比較重要的地域擴張,這一時期的擴張也使得修築長城成為必然。燕國修築的長城在今長城以北,並延伸至南滿地區。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裡有這樣的記載:“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造陽被認為是今天的懷來城,位於南口鎮的燕山北麓,襄平則位於今南滿的遼陽以北25 英裡(約40.2 公裡)處。這五個邊郡地區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2.薊城,燕國的都城
    不管怎樣,本研究主要關注的並不是燕國本身當時的一般性的地理情況,而是其具有特殊意義的都城——薊。薊是今北平城所在地或其附近最早形成的居民點。可以假設,燕國的都城最早就設在薊。但這隻是一個假設,沒有任何當時的資料可以證明。據我們所知,可以確定薊城為燕國都城的最早記載前三世紀中葉著名思想家韓非子。他在論述天下大事時,有這樣一段話:“燕昭前311─前279 年在位)以河為境,以薊為國,襲涿、方城,殘齊,平中山。”值得注意的是,此處都城薊與燕前三世紀與南方及西南方鄰國進行的一繫列聲名赫赫的軍事勝利一並提及。或許正是這些軍事勝利,使得薊城在當時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這裡再引述一段司馬光在《資治通鋻》中關於燕國及其都城的記載,很有意思。《資治通鋻》是中國著名的政治史著作,雖然成十一世紀,但被認為是基於可靠史料來源編纂的。這段記載是這樣的:
    齊人食邑於燕(國)者二十餘君,有爵位於薊(城)者百有餘人前28 4)六月之間,(燕國軍隊)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當時的行政單位)。
    這裡所提及的燕國所取得的軍事勝利情況與前引韓非子的記述完全一樣,在薊城有爵位的齊人人數,也反映了作為一個日益強大的諸侯國都城政治重要性的提高。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