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英國史(Ⅰ+Ⅱ平裝套裝,英國著名哲學家、經濟學家大衛·休謨躋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史家名著
    【市場價】
    993-1440
    【優惠價】
    621-900
    【作者】 (英)大衛·休謨 著,劉仲敬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史家名著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ISBN】226406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22640627
    叢書名:史家名著

    作者:(英)大衛·休謨著,劉仲敬譯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12年05月 


        
        
    "

    編輯推薦


    英國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大衛·休謨**一部未有中譯本的著作,愛德華·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之前*暢銷、*受歡迎的歷史書。


     


     
    內容簡介


    大衛·休謨的傑作《英國史》創作歷時十五年,全書超過一百萬字,再版超過一百次,講述了從羅馬—不列顛時代到光榮革命的英國歷史,甫一上市便成為暢銷書,並一舉使休謨躋身歷史學家行列。本冊為羅馬—不列顛時代到金雀花王朝的歷史。

    作者簡介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1776),英國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蘇格蘭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人性論》、《人類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對話錄》、《英國史》等。

    目錄
    英國史(卷1)
    休謨自傳
    法學博士亞當?斯密致紳士威廉?斯特拉恩書

    節不列顛人
    第二節羅馬人
    第三節不列顛人
    第四節撒克遜人
    第五節七國
    第六節肯特王國
    第七節諾森伯蘭王國
    第八節東盎格利亞王國
    第九節墨西亞王國
    第十節埃塞克斯王國

    英國史(卷1)

    休謨自傳

    法學博士亞當?斯密致紳士威廉?斯特拉恩書



    節不列顛人

    第二節羅馬人

    第三節不列顛人

    第四節撒克遜人

    第五節七國

    第六節肯特王國

    第七節諾森伯蘭王國

    第八節東盎格利亞王國

    第九節墨西亞王國

    第十節埃塞克斯王國

    第十一節蘇塞克斯王國

    第十二節威塞克斯王國

    第二章

    節埃格伯特

    第二節埃塞伍爾夫

    第三節埃塞爾伯德與埃塞爾伯特

    第四節埃塞裡德

    第五節阿爾弗雷德

    第六節愛德華先主

    第七節阿澤爾斯坦

    第八節埃德蒙

    第九節埃德裡德

    第十節埃德懷

    第十一節埃德伽

    第十二節殉道者愛德華

    第三章

    節埃瑟爾裡德

    第二節埃德蒙?埃恩塞德

    第三節克努特

    第四節哈羅德?哈爾福特

    第五節哈德克努特

    第六節懺悔者愛德華

    第七節哈羅德

    附錄一盎格魯—撒克遜政制和習俗

    第四章征服者威廉

    第五章威廉?魯弗斯

    第六章亨利一世

    第七章斯蒂芬

    第八章亨利二世

    第九章亨利二世

    第十章理查德一世

    第十一章約翰王

    附錄二搖建與盎格魯—諾曼政體及其習俗

    第二卷自尤利烏斯?凱撒征服到1688年革命的英格蘭史

    第十二章亨利三世

    第十三章愛德華一世

    第十四章愛德華二世

    第十五章愛德華三世

    第十六章愛德華三世

    第十七章理查德二世

    第十八章亨利四世

    第十九章亨利五世

    第二十章亨利六世

    第二十一章亨利六世

    第二十二章愛德華四世

    第二十三章愛德華五世與理查德三世

    在線試讀
    英國史(卷1)

    不列顛人——羅馬人——撒克遜人——七國時代——肯特王國——諾森伯蘭王國——東盎格利亞王國——墨西亞王國——埃塞克斯王國——蘇塞克斯王國——威塞克斯王國
    節不列顛人
    一切文明國家無不有好奇心,渴望了解自己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險歷程。遠古時代遺留的史乘總是充滿了模糊、矛盾,無法確證,令人掩卷長嘆、不勝遺憾。有閑暇的纔智之士自然應該越過文字的豐碑已經得以樹立和保存的時代,深入簡策微茫、史料殘缺的遠古。野蠻民族的功業一向依賴記憶和口傳的歷史,即使有文字記錄殘存,也不足以引起比較文明的各民族的興趣。文明國家遭受的衝擊往往構成國史有啟發性,也有趣的部分。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命運的反復無常,突如其來的暴力、意料之外的革命、事出偶然的蠻族入侵大體都以血腥和殘暴為結局。這樣千篇一律的故事不免讓讀者感到厭惡。就文論文,野蠻民族的史乘埋葬在沉默和遺忘中,毋寧視為幸事。這些蠻邦之所以能引起研究者的興味,原因不外乎考察其邃古微茫的起源,辨識其先民的語言、典章、習俗,與其鄰邦對照。流俗的寓言說部一般用於頂替信史的地位,理應徹底摒棄。這是治史的通則。如果必須允許例外,也隻能對希臘神話網開一面——這些神話如此聞名、如此可人,吸引人類任何一部分的關注,都不足為怪。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忽略不列顛古老的傳統或傳說,隻考察羅馬入侵時,此邦居民的狀況。至於帝國征服史主要事件,與其說屬於英國史,不如說屬於羅馬史,我們隻給予粗略的回顧。我們將會匆匆掠過模糊、乏味的撒克遜紀年,把更多的篇幅留給以後的時代。這些時代已經產生完整、清晰的信史,足以為讀者提供樂趣和借鋻。
    所有古代作家都同意:不列顛早期居民是高盧人和凱爾特人,從鄰近的大陸遷居不列顛島。他們的語言、風俗、政府和迷信都大致相同,細節上的差異僅限於他們與鄰邦交流的時間早晚、聯繫多少,這是必然會產生的。高盧的居民——特別是那些鄰近意大利的種落——與南方的鄰居發展貿易關繫,濡染了若干高雅藝術。這些藝術順勢向北滲透,將一線微光投向不列顛島國。希臘和羅馬的水手與商人——當時很少有別的來客——將這些悍勇部落難以置信的報告帶回家園。他們誇大其詞的目的,一如既往,是為了激發本國人民的羨慕之情。不過,早在愷撒登陸以前,不列顛東南部就已經邁出通向文明社會的初和重要步驟。布立吞人雅善耕穡,已經躍入復雜文明之列。
    Caesar, lib.4.
    這時,不列顛島其餘居民仍然保守遊牧古風,以獸皮為衣,以岩穴為居,藏身於林莽之中。他們或者希冀擄掠,或者逃避強敵,或者不斷為他們的牛群、牲畜尋找水草,因此居無定所、輕去其鄉。他們不知有精致的生活,因而他們的需求和財富都簡陋不足道。

    英國史(卷1)



    不列顛人——羅馬人——撒克遜人——七國時代——肯特王國——諾森伯蘭王國——東盎格利亞王國——墨西亞王國——埃塞克斯王國——蘇塞克斯王國——威塞克斯王國


    節不列顛人

    一切文明國家無不有好奇心,渴望了解自己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險歷程。遠古時代遺留的史乘總是充滿了模糊、矛盾,無法確證,令人掩卷長嘆、不勝遺憾。有閑暇的纔智之士自然應該越過文字的豐碑已經得以樹立和保存的時代,深入簡策微茫、史料殘缺的遠古。野蠻民族的功業一向依賴記憶和口傳的歷史,即使有文字記錄殘存,也不足以引起比較文明的各民族的興趣。文明國家遭受的衝擊往往構成國史有啟發性,也有趣的部分。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命運的反復無常,突如其來的暴力、意料之外的革命、事出偶然的蠻族入侵大體都以血腥和殘暴為結局。這樣千篇一律的故事不免讓讀者感到厭惡。就文論文,野蠻民族的史乘埋葬在沉默和遺忘中,毋寧視為幸事。這些蠻邦之所以能引起研究者的興味,原因不外乎考察其邃古微茫的起源,辨識其先民的語言、典章、習俗,與其鄰邦對照。流俗的寓言說部一般用於頂替信史的地位,理應徹底摒棄。這是治史的通則。如果必須允許例外,也隻能對希臘神話網開一面——這些神話如此聞名、如此可人,吸引人類任何一部分的關注,都不足為怪。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忽略不列顛古老的傳統或傳說,隻考察羅馬入侵時,此邦居民的狀況。至於帝國征服史主要事件,與其說屬於英國史,不如說屬於羅馬史,我們隻給予粗略的回顧。我們將會匆匆掠過模糊、乏味的撒克遜紀年,把更多的篇幅留給以後的時代。這些時代已經產生完整、清晰的信史,足以為讀者提供樂趣和借鋻。


    所有古代作家都同意:不列顛早期居民是高盧人和凱爾特人,從鄰近的大陸遷居不列顛島。他們的語言、風俗、政府和迷信都大致相同,細節上的差異僅限於他們與鄰邦交流的時間早晚、聯繫多少,這是必然會產生的。高盧的居民——特別是那些鄰近意大利的種落——與南方的鄰居發展貿易關繫,濡染了若干高雅藝術。這些藝術順勢向北滲透,將一線微光投向不列顛島國。希臘和羅馬的水手與商人——當時很少有別的來客——將這些悍勇部落難以置信的報告帶回家園。他們誇大其詞的目的,一如既往,是為了激發本國人民的羨慕之情。不過,早在愷撒登陸以前,不列顛東南部就已經邁出通向文明社會的初和重要步驟。布立吞人雅善耕穡,已經躍入復雜文明之列。


    Caesar, lib.4.

    這時,不列顛島其餘居民仍然保守遊牧古風,以獸皮為衣,以岩穴為居,藏身於林莽之中。他們或者希冀擄掠,或者逃避強敵,或者不斷為他們的牛群、牲畜尋找水草,因此居無定所、輕去其鄉。他們不知有精致的生活,因而他們的需求和財富都簡陋不足道。


    布立吞人分為眾多小邦和部族,民風尚武。他們僅有的財產就是他們的武器和牛群。布立吞人既然已經品嘗了自由的美味,就再也不會容忍專橫武斷的王子或酋長。他們的政體和凱爾特各邦一樣,雖然有君主,卻是自由的。Diod.
    Sic. lib.4. Mela, lib.3. cap.6. Strabo,
    lib.4.普通人享有的自由似乎還多於他們的祖先高盧人。Dion Cassius, lib.75. Caesar,
    lib.6.每個小邦都派繫林立,再受到對鄰居的仇恨和嫉妒的刺激,因而永遠處於戰爭狀態。Tacit.
    Agr.在這裡,和平的各種技藝不為人知,戰爭自然而然成為他們的主業,有雄心的人無不以此為追求目的。

    宗教是布立吞各邦的要務。他們的神職人員——德魯伊僧侶——一直掌握極大的權力。他們不僅主持祭祀典禮、指導宗教事務,而且掌握青少年的教育權。德魯伊僧侶不服兵役、不納賦稅,有權判決民事訴訟和刑事案件,仲裁一切公私爭議。違背德魯伊教的金科玉律勢必遭受嚴厲的懲罰。破戒者一旦被逐出教門,也就被摒棄在公共祭祀和公共宴享之外,受到舉族同輩公民的排斥。與他接觸的同伴也會蒙受瀆神、不潔的污名,為眾人共棄。他不再受法律保護,生活在悲慘和恥辱中。Caesar,
    lib.6. Strabo,
    lib.4.隻有死亡纔能給他帶來解脫。在這種粗暴而乖戾的人民中,政府的紐帶素來松弛,自然需要以迷信的恐怖代勞。

    德魯伊教迷信的恐怖遠甚於同類宗教。德魯伊僧侶不僅借助教權,用嚴厲的懲罰把世界束縛在恐怖之中,還守護著靈魂永恆轉世的鎖鑰。他們的威權隨著信徒的怯懦而自然增長。他們作法的地點在密林深處或其他秘密的休憩處。Plin.
    lib.12.
    cap.1.為了增加教門的神秘性,所有教義僅僅通過口傳,嚴禁任何書面記錄,以免密儀慘遭俗人褻瀆神聖的檢驗。他們實行人牲,經常把戰利品奉獻給神明。私自藏匿祭神的供品是罪大惡極的行徑。獻祭的財寶藏於林莽,無人守衛,僅僅依靠宗教的恐怖保護。Caesar,
    lib.6.他們(德魯伊教僧侶)能夠以神聖的精神力量征服人性的貪婪,比起唆使人們做任何反常、狂暴的舉動,大概更加耐人尋味。除了高盧人和布立吞人以外,人類從來沒有將偶像崇拜提升到如此高度。羅馬征服者發現,隻要被征服的布立吞各邦原有的威權尚在,就不可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接受新主人及其法律,終於不得不運用刑事法規廢止德魯伊教。這些一向實行宗教寬容的征服者從來沒有在其他場合采取過這樣的暴力手段。
    Sueton. in Vita Claudii.



    英國史Ⅰ羅馬—不列顛到金雀花王朝

    第二節羅馬人

    愷撒以其常勝軍征服高盧全境時,次將他的目光投向不列顛。布立吞人在這個島上始終保持他們簡陋野蠻的獨立。驅使愷撒前進的力量並不是財富或名望,而是將羅馬軍人帶進一個當時仍然未知的新世界的雄心。他抓住高盧戰爭短暫的間歇期,入侵不列顛。布立吞土著一旦意識到愷撒的用意,明白雙方實力懸殊,就想以表面上的歸順取悅他,暗地裡卻拖延、破壞他的方略。愷撒擊潰了幾處抵抗後,在迪阨灘頭有驚無險地登陸。他連戰皆捷,勒令敗北的布立吞人交出人質、宣誓效忠。不久,愷撒鋻於國事纏身、嚴鼕將臨,班師高盧。布立吞人剛從他的鐵腕下松了口氣,就把城下之盟置諸腦後。高傲的征服者決心來年夏天卷土重來,懲治他們的背約。這一次愷撒帶來了更多的軍隊。盡管布立吞人在他們傑出的王子卡斯維拉努斯統率下聯手抗敵,仍然屢戰屢敗。愷撒長驅直入,渡過泰晤士河,擊破卡斯維拉努斯,將他的王國付之一炬,封羅馬人的盟友曼都布雷提烏斯為特瑞諾班特斯國王,鎮撫當地。然後他命令土著重新宣誓效忠,再度旋師高盧,留置羅馬官守,外示歸治、內實羈縻。




    羅馬內戰接踵而來,為共和國的沒落、君主制的興起作了準備,而布立吞人卻因此避免了已經為他們準備就緒的奴役。愷撒的繼承人奧古斯都滿足於剝奪祖國的自由,對於揚威絕域、綏靖荒服沒有多少興趣。他明白,永無止境的軍事擴張毀了羅馬共和國,也會讓繼起的羅馬帝國不勝重負。因此,他留給繼承人的忠告是謹守舊疆、不務遠略。他的繼承人提比略猜忌諸將,為了預防他們可能以開邊黷武博取功名,就用奧古斯都“不以四夷害羅馬”的祖訓為擋箭牌,給自己的無所作為提供理由。瘋狂的暴君卡裡古拉威脅入侵不列顛,隻是暴露了皇帝本人和帝國的悖亂。Tacit.
    Agr.

    於是,布立吞人得以保守其沿襲百年的自由,沒有再受到騷擾。直到克勞迪亞斯皇帝登基,羅馬纔認真將不列顛歸治納入議程。羅馬興師不列顛的理由一點也不比近代歐洲人奴役非洲和美洲更為正當。羅馬統帥普勞迪烏斯素有能名,受命出師,連戰皆捷,綏靖土人頗有進展。克勞迪亞斯皇帝隨即御駕親臨,接受不列顛東南部若干蠻族小邦的投降,為不列顛歸治做了相當扎實的準備工作。這些易於臣服的小邦是坎蒂、阿特雷巴蒂斯、雷格尼、特瑞諾班特斯,因為開化程度較高,更樂於以自由為代價購買和平。其餘各邦仍然以卡斯維拉努斯為領袖,堅持抵抗,不肯臣服。羅馬軍團師老無功,一直到奧斯特雷烏斯?斯卡普拉接任統帥,征服者的勢力纔得以遍及全島。奧斯特雷烏斯?斯卡普拉直取塞文河畔的好戰蠻邦斯盧爾斯,大破卡斯維拉努斯,將他俘虜後解送羅馬城。在羅馬城,卡斯維拉努斯以其氣宇恢宏,竟邀優遇,遠遠超乎羅馬征服者對待降虜酋領的慣例之上。Tacit.
    Ann. lib.12.

    布立吞人雖然屢遭阨運,仍然沒有屈膝。心高氣傲的羅馬把這個島嶼視為博取軍事榮譽的練兵場。在尼祿皇帝一朝,蘇阨托尼烏斯?鮑利盧斯受命節制軍務,希望以綏服蠻夷的功績名垂竹帛。他發現德魯伊教宗座位於莫納島,就是現在的盎格裡西島,決定攻擊此地。因為這裡既然是土著的祭祀中心,布立吞人勢必動員其全部兵力赴援。為了阻止羅馬軍團在聖地登陸,土著把軍事騷擾和宗教恐怖都用上了。婦孺、僧侶與武士傾巢出動,集結在岸邊,手持火把狂奔,披頭散發、號叫謾罵,給羅馬士兵帶來的恐怖超過了真實的危險。鮑利盧斯勉勵將士鄙夷迷信及其恐怖,一鼓作氣,將布立吞人逐出戰場。羅馬人用德魯伊僧侶獻祭戰俘的火堆將德魯伊僧侶燒死,將德魯伊教的聖林和祭壇夷為平地。鮑利盧斯覺得布立吞人的宗教已經覆滅,徹底歸順指日可待,但他料錯了。在他臨時離開不列顛的間歇,布立吞人抓住機會,推舉曾經受到羅馬軍團將領侮辱的埃塞尼女王波阿迪西亞為領袖,一起拿起武器,成功地撥除了幾個羅馬定居點。蘇阨托尼烏斯?鮑利盧斯急忙趕赴倫敦——這時已經是一個繁榮的羅馬殖民地,加強城防。但他一到倫敦,就發現從戰略全局考慮,不得不將該城拋棄給敵人毫無憐憫的狂怒。倫敦化為灰燼,沒有逃走的居民全部遭到殘酷的屠戮。各地總計,血染鋒鏑的羅馬人和異邦人,達七萬之眾。布立吞人發動大屠殺,看來是已經下定決心,斷絕與敵人議和或合作的一切希望。但是,這次暴行很快就在決定性的大會戰中遭到蘇阨托尼烏斯?鮑利盧斯的回敬。據說,八萬布立吞人在戰役中陣亡。波阿迪西亞女王不願落入狂怒的征服者之手,仰藥自盡。Tacit.
    Ann.
    lib.14.不久,尼祿皇帝召蘇阨托尼烏斯?鮑利盧斯回朝。在羅馬,由於被拋棄的殖民者憤怒地指控他,他沒有受到公正的判斷。不列顛總督幾易其人,後塞雷利斯受韋斯巴芗皇命制軍,給自己贏得了勇武的名譽,給羅馬軍團贏得了恐怖的名譽。尤利烏斯?弗倫蒂烏斯繼承了塞雷利斯的位置,在權威與聲望上都不亞於前任。不過從總體上看,是蟬聯韋斯巴芗、蒂圖斯、圖密善三朝的阿格裡可拉終鞏固了羅馬在不列顛的統治,並以此名垂青史。


    這位偉大的統帥制定了綏服不列顛的方略。他首先充實軍資,然後揮戈北指,每戰必勝,一直深入到不毛之地——喀裡多尼亞的林莽窮山。不列顛南部各邦不得不臣服。在他的大軍面前,那些桀驁不馴、將稱臣納貢看得比戰死沙場更難以忍受的武士紛紛作鳥獸散。甚至當土著在蓋爾加庫斯統率下聯合起來反擊時,阿格裡可拉仍然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他沿著福斯灣到克萊德河,部署了一條要塞鏈,將比較貧瘠和野蠻的不列顛北部隔離在防線外,使羅馬不列顛行省免受蠻族的侵擾。


    阿格裡可拉雖然戰功炳勛,並沒有忽略文治。他把法律和文明引入不列顛,引導土著羨

    慕文明人的居息便利,習慣羅馬的語言和風俗,給他們傳授文藝和學術,無微不至,務必讓他一手打造的鎖鏈顯得舒適便利、可人心意。Tacit.
    Agr.土著曾經不顧眾寡懸殊,抗擊羅馬,如今卻漸漸習慣了自己的主人,越來越心甘情願地為帝國效命,分享皇帝的雄風。

    征服不列顛是羅馬後一次持久的擴張。不列顛一旦歸治,就不再是帝國的邊患。隻有喀裡多尼亞窮山惡水,被帝國軍團視為不毛之地,得以保持獨立。這裡的蠻夷仍然時時寇略文明的行省順民。哈德良皇帝巡視邊塞,修築了西起索爾維灣、東臨泰恩河的長城。安敦尼?庇護一朝,盧利烏斯?烏爾比庫斯在阿格裡可拉防線上重築新要塞。塞維魯斯皇帝親征喀裡多尼亞,兵鋒至於極北,用新的堡壘加強哈德良長城。終羅馬之世,不列顛太平無事,很少出現在歷史記錄中。僅有的例外無非是若干地方性騷亂或叛變,幾個羅馬總督起兵篡位奪權。不列顛土著既沒有武裝,又沒有鬥志,已經成為帝國的順民,甚至不再有向往古代的自由和獨立的念頭。


    羅馬帝國的龐大結構統治著地球的極大部分,既散播和平與文明,又散播奴役與壓迫,終於免不了面對終解體的時刻。帝國的中心意大利幾百年來不聞兵戈之聲,尚武精神早已喪失殆盡。對這些柔弱的沒落民族而言,屈身於外來蠻夷還是本土的暴君,實在沒有多少區別。皇帝不得不從邊境各省招募軍團。這些省份的武風武德雖然也已經衰落,但還沒有完全消滅。雇傭兵組成的軍團習慣於輕侮國法和文官政府,自行組織軍政府,禍國不在殃民之下。流風所及,每況愈下,臨邊蠻族漸漸滲入帝國軍團,後成為主要的招募對像。蠻族軍人已經具備天生的勇武,掌握了軍事紀律和技藝以後,如虎添翼,實在不是懦主孱王所能控制。他們把弒君易君視為司空見慣的事情。北方蠻族一旦意識到自己的強大,垂涎於南國的富實,終於在阿爾卡狄烏斯、霍諾留兩朝盡破藩籬,飽掠而去。隨後,蠻族將帝國西部邊省據為己有。在入侵蠻族的背後,更多的蠻族接踵而來,占據了入侵蠻族的舊地。蠻族前後相繼,帝國早已不堪負荷。羅馬諸帝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召回戍衛邊塞的軍團,回保京師根本重地。時移世易、孤注求存,亙古雄圖霸業的分量還抵不上自我保護的現實需要。羅馬先祖炎炎烈烈的功德、天下一帝無遠弗屆的威靈,已經輕若鴻毛。




    英國史Ⅰ羅馬—不列顛到金雀花王朝

    不列顛地處極邊,遠離五胡雲擾的混亂中心。帝國也視為甌脫之地,不必重視,撤退了島上的全部羅馬軍團,以便充實高盧和意大利的防務。不列顛行省憑借滄海之險,不必擔心大陸上更為強悍的蠻族。然而藩籬蕩然的安敦尼長城卻無力抵御匹克特、蘇格蘭蠻夷的鋒鏑。他們破關闌入,凌略文弱的鄰人。他們的貪欲不能滿足於擄掠的收獲,進而威脅吞並全省,或是繼之以更可怕的掠奪和破壞。匹克特人原先可能是布立吞土著的同宗,被阿格裡可拉驅逐到北境,與夷狄雜居。蘇格蘭同樣起源於凱爾特部落,原先占據愛爾蘭,後來遷往不列顛西北海岸。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就是不斷寇略羅馬行省,搶劫比自己富裕的鄰居。羅馬軍團的撤退給他們提供了長驅直入的機會,素無武備的行省順民早已習慣於向朝廷稱臣納貢,換取羅馬官吏的治理和軍團的保護,現在隻知道再度向羅馬請願。帝國派來一個軍團,大破蠻夷,一直把他們逐出舊日的邊牆,然後凱旋渡海,回師南國。Gildas.
    Bede, lib.1. cap.12. Paull. Diacon.

    蘇格蘭人、匹克特人的種族問題眾說紛纭,休謨的說法隻是一家之言。——譯注軍團的再次撤退立刻引起蠻族的再次入侵,不列顛人又一次向羅馬請願。羅馬軍團第二次跨海赴援,再戰克捷,行省順


    民得以蘇息。然而京師已經一夕數驚,不能容許羅馬軍團勞師於外,隻得告誡不列顛人不必指望王師屢出,一定要步武先人,自己披堅持銳、保衛桑梓。Bede,
    lib.1.cap.12.羅馬軍團後的告別禮物就是協助不列顛人修葺塞維魯斯邊牆,填以石城,因為當時行省的工藝水準未足言此。Bede,
    lib.l.cap.1四四八年,羅馬軍團永遠辭別了不列顛島。帝國君臨西鄙凡四百年,天命盡於是。



    英國史Ⅰ羅馬—不列顛到金雀花王朝

    第三節不列顛人

    可憐的不列顛人考慮到目前的自由對他們是致命的,根本無從實施羅馬人推薦的謹慎建議。他們早已既不知道怎樣應付戰爭的危險,也不知道如何組織自治政府,不可能擬定或執行任何抵御蠻族的措施。兩位過去從未渴望紫袍加身的羅馬—不列顛人格雷西安和康斯坦丁率領不列顛行省丁壯的精華,浮海南奔,自立為帝,無奈全師盡歿。不列顛一切武備隨之掃地以盡。匹克特、蘇格蘭蠻夷發現不列顛終不免見棄於羅馬,以為天實德予,合力叩關。不列顛人意志消沉,以為邊牆難恃,拋棄要塞逃走。於是行省屏藩盡撤,門戶洞開,沃野和道路完全落入蠻族手中。蠻族沿途殺掠,對乞為臣妾的順民沒有絲毫憐憫。Gildas.
    Bede, lib.1. Ann Beverl.
    p.45.不列顛人走投無路,隻有第三次向羅馬乞援。可惜羅馬早已作出決定,永遠拋棄這個行省。這時,貴人埃提烏斯勇武恢弘,獨支危局,仿佛讓叔季之世墮落的羅馬人看到了先祖的遺德和紀綱回光返照。不列顛人的使節向埃提烏斯陳情。他們的請願書《不列顛人的哀鳴》可謂名副其實:“蠻夷逐我兮滄海濤,波臣逐我兮夷狄饕,飲血鋒刃兮眠魚腹,何以異兮,哀遺黎!”Gildas.
    Bede, lib.1. cap.13.W.Malm. lib.1. cap.1. Ann. Beverl.
    p.45.然而,阿提拉的匈奴人大軍壓境。埃提烏斯無暇二顧,把請願者無盡的哀懇置之度外。Chron. Sax. p.11.
    Edit.1692.至此,不列顛人徹底絕望,相率拋棄他們的市鎮和村落,逃入窮山密林,免膏虎口。蠻族野無所略,面臨可怕的饑荒。不列顛人雖然毫無戰鬥力,但逃跑的本領頗為可觀,也讓他們窮於應付。因此,蠻族滿載子女玉帛,暫時撤離不列顛。Ann.
    Beverl. p.45.

    不列顛人剛剛得到喘息的機會,就恢復了原有的生活方式。第二年的大豐收足以讓行省居民忘記近在咫尺的災禍,一心一意隻顧蓄積。這些人沒有羅馬的幫助,連修築石城的技術也沒有。要說他們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未免令人難以置信。可是,當時的僧侶史家言之鑿


    鑿,Gildas. Bede, lib.1.
    cap.14.稱不列顛人此時的奢靡是日後災難的原因,完全不提其民德怯懦、肉食者目光短淺。

    不列顛人享受片刻的太平,完全沒有應付侵略的深謀遠慮。蠻族已經明了他們的軟弱,很快卷土重來。我們不知道羅馬撤離後不列顛的政府形態,似乎各地強人互不相下,都在做曇花一現的皇帝夢。割據群雄本來就互不團結,再加上神學糾葛,更加四分五裂。Gildas.
    Usher Ant. Brit. p.248,
    347.不列顛僧侶佩拉吉烏斯的門派之爭使情況更為混亂。僧侶有壓迫異己的力量,卻沒有共御外敵的公心。Gildas. Bede,
    lib.1. cap.17. Constant. in vita
    Germ.內治不修、強寇在望。不列顛人隻有信從杜姆諾尼烏姆王子——此君雖然劣跡斑斑,仍然是本島勢力的強人Gildas. Gul.
    Malm. p.8.——的意見,遣使前往日耳曼,向撒克遜人求援。

    英國史(卷2)

    建立政府——普遍和平——護國公去世——幾次騷亂——亨伯特?德?伯格下野——溫切斯特主教當國——國王偏袒外邦人——怨望——教會怨望——康沃爾伯爵當選羅馬人國王——貴族不滿——萊斯特伯爵西蒙?德?蒙特福德——牛津的供應——貴族的篡奪——愛德華王子——貴族的內戰——法蘭西國王干預——內戰再起——劉易斯之役——下議院——伊夫舍姆之役與萊斯特伯爵之死——建立政府——國王去世——國王的性格——本朝花絮集錦


    大部分科學進步或增長的發明途徑在於:理清推理的頭緒,應用普遍原理。由此,隻要掌握少數幾個命題,就可以導出大量的推論和結論。歷史包羅了繁復無盡的事跡,運用刪繁就簡的藝術,在所難免。為了保存更重要的史實,不得不忽略隻與一時一地相關的事跡和隻與這些事跡相關的人物。我們現在就要進入的朝代能體現上述真理。沒有哪個凡夫俗子有耐心撰寫或閱讀亨利三世一朝雞零狗碎的事跡。這位君主集軟弱、卑劣、反復無常於一身,他臨御王國的六十三年充滿了這些瑣事,照本宣科未免冗長乏味。清教徒作家不厭其煩,鋪張渲染本朝事跡,主要目的在於:揭露羅馬教廷的貪婪、野心和陰謀詭計;證明天主教會的顯要人物假裝他們的目的在於拯救靈魂,事實上卻貪得無厭,追求這個重大目的時不受法律和榮譽的約束。M.
    Paris,
    p.623.這些事跡的細節極其乏味,雖然不能直接證明上述結論,卻很容易允許上述命題成立。的確,接下來就免不了對英國教會和歐洲其他各邦的教會作一番比較。教權總是以神聖的名義文飾其所作所為,利用別人不敢使用宗教理由的弱點攻擊他們,比俗權更容易撒謊。除這些一般性因素之外,教皇及其廷臣對他們統治的大多數教會而言,都是外邦人。他們不可能反對掠奪行省,增加目前的收益。他們地處遠方,大凡有利於征斂的政術,無不采納,不為羞恥或懊悔所動。羅馬教階制度中,英格蘭是遙遠、迷信、天真淳樸的省份之一。亨利三世一朝,英格蘭的耐心和羅馬教會事業的影響力尚未耗盡。我們經常有機會粗略了解這些事跡,但並不試圖完全理解所接觸的一切事務。本朝接近尾聲時,更加重要的事件開始發生,本書沒有嚴格依據編年敘事的順序。


    約翰王去世時,彭布洛克伯爵任英格蘭大司馬,統率全軍。在內戰和動亂時代,他就是事實上的政府首腦。沒有任何人比伯爵更有能力、更忠誠。他擔任這個職位,堪稱幼主之幸、邦家之幸。即使在約翰境遇惡劣時,他的忠誠也沒有動搖。現在,他決定盡忠於幼主,不因敵人為數眾多、強大可畏而灰心絕望。當時的偏見認為,君主隻有在教堂接受教會長老


    加冕塗油後纔有合法的統治權,亨利明智地接受了這種偏見。伯爵護送幼主前往格洛斯特,在教皇使節瓜亞羅和少數貴族面前,由溫切斯特和巴斯主教主持加冕禮。M.
    Paris, p.200. Hist. Croys. cont. p.474. W. Heming. p.562. Trivet,
    p.168.為了支持搖搖欲墜的王權,教皇的認可必不可少。亨利不得不重申父王約翰效忠教皇的誓言,接受教廷采邑英格蘭為封地。M.
    Paris,
    p.200.貴族們為了擴大彭布洛克的權威、賦予他更加正規、合法的資格,不久就在布裡斯托爾召集大議事會,選舉伯爵為護國公。

    彭布洛克試圖讓所有人都與幼主的政府和解,頒布了一部保障諸自由權利的新憲章。新憲章大部分內容都沿襲約翰王在《大憲章》中被迫作出的讓步,但也包含若干修正,公認意義重大。Rymer,
    vol.i.
    p.215.新憲章沒有再度確認《大憲章》授予神職人員的充分選舉權,也沒有再度確認他們離開王國不需要國王同意的自由權利。由此可見,彭布洛克伯爵和貴族們嫉妒神職人員的權力,都希望修正憲章,挽回王室對修道士選舉的用璽權,也認為必須審核上訴羅馬的案件,不可過於頻繁。但令我們驚訝的是:新憲章沒有包含約翰已經接受的讓步——征收補助金或免役稅必須經過大議事會同意。這一條款甚至被公開宣布為過於嚴厲苛刻,留待日後詳加審議。但我們必須考慮到:雖然從現在的觀念看,這一條款在約翰王憲章中至關緊要,但古代男爵們卻視之甚輕。他們更警惕王室特定的暴力侵凌,而非普遍的征斂。除非征斂理由充分、確有必要、獲得普遍的贊同,否則很難強加於手握武器的人。後者一旦普遍體會到壓迫,就會立刻回擊。我們可以相應地發現,亨利一朝經常因暴力侵凌《大憲章》而激起怨望。但盡管王室財政窘迫、人民拒絕供應的事件經常發生,國王從來不曾試圖以個人意志強征補助金和免役稅,國王更易於違法侵害單獨的個人,卻難以行使關繫整體利益的公認特權。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