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發現與推理:考古紀事本末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文物考古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許宏漢唐陽光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文物考古  考古知識讀物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ISBN】97872031172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3117285
    作者:許宏,漢唐陽光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出版時間:2021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一枚小小的丁公陶片,何以掀起軒然大波?
    ◎二裡頭宮城的發現不是挖出來的,而是“想”出來的?
    ◎二裡頭“1 號大墓”是真是假?
    ◎二裡頭“超級國寶”的現身如何一波三折?
    ◎“綠松石小獸”究竟是哪朝遺物?
    ◎傳說中的“尸鄉溝”如何進入正式的遺址名稱?
    ◎武威銅奔馬被斷代為東漢是否準確?
    ◎西晉墓裡出現金屬鋁,這可能嗎?


    考古隊長許宏生動回顧二十年田野親歷
    縝密破解重大考古“懸案”的是是非非

     
    內容簡介

    本書隱含著一位資深考古人的學科反思:考古,需不需要有想像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運用想像力?


    假如沒有想像力,很多考古發現便無從談起;然而,過度解讀甚至誤讀,又往往差之毫釐、謬以千裡。


    該如何與無言的地下遺跡進行對話?這不僅依托於文物的發現,考古學家自身的專業敏感與推理能力也很重要。書中追述了幾場重大考古事件的始末,不僅以親歷者的視角,呈現出考古現場的復雜性和魅力,也對幾則著名的考古“懸案”重新展開考察,以專業者的慎思明辨澄清了其中的是是非非,提煉出極具啟發性的學術思考。


    借助考古學家的目光與思維,近距離體驗古代文明的揭秘歷程,深入了解中國考古學人的求索之路。

    作者簡介

    許宏,1963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面向公眾的著作有《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東亞青銅潮》等。


    作者本人知名度非常高,曾擔任“早的中國”二 中遺址考古隊長20年,許知遠的《十三邀》采訪過他。

    目錄
    丁公龍山文化文字發現親歷記
    考古隊進駐丁公村 1
    序曲:發現龍山古城 3
    “片長”日常那些事兒 8
    小陶片大發現 11
    眾議丁公陶書 14
    層出不窮 “孤證”不孤 18
    道路網:探明都邑的骨架 23
    建築群:從散點到連線 31
    宮城:真是“想”出來的 36
    “工城”:又抱一“大金娃娃” 41
    大墓驚世 49
    疑團重重 52
    再探究竟 58

    丁公龍山文化文字發現親歷記
    考古隊進駐丁公村 1
    序曲:發現龍山古城 3
    “片長”日常那些事兒  8
    小陶片大發現 11
    眾議丁公陶書 14
    層出不窮 “孤證”不孤 18


    二裡頭都邑“不動產”的大發現
    道路網:探明都邑的骨架 23
    建築群:從散點到連線 31
    宮城:真是“想”出來的 36
    “工城”:又抱一“大金娃娃”  41


    二裡頭“1號大墓”的是是非非
    大墓驚世 49
    疑團重重 52
    再探究竟 58
    水落井出 62


    “超級國寶”綠松石龍現形記
    宮殿區內的貴族墓 68
    神秘的大型綠松石器 75
    超級國寶驚艷面世 79
    龍牌、龍杖還是龍旗? 85
    從眾龍並起到饕餮歸一 88


    中國早的青銅鉞發現記
    剛剛接手二裡頭 94
    兩片破銅片 97
    細瞧二裡頭銅鉞 101
    鉞的前世今生 103
    “王”字來源王權像征 106


    綠松石小獸如何混入“二裡頭隊伍”
    又一次“非科學發掘” 110
    簡要報道 語焉不詳 113
    非科學發掘品被“科學化” 114
    “微雕獅”定名暴露身份? 115
    由不安而尋蹤 118


    說不盡的偃師商城(一)——段鵬琦出師有捷
    發電廠建在歷史名地 124
    機遇屬於有準備者 128
    大發現前的蛛絲馬跡 130
    順籐摸瓜 古城露頭 133
    商代大城浮出水面 136


    說不盡的偃師商城(二)——趙芝荃受命接手
    組建新的考古隊 142
    大發現引起轟動 146
    城址定名之辨 149
    為何不能叫“尸鄉溝商城”? 151
    發現與推論間的差距 156


    說不盡的偃師商城(三)——親歷那些人和事
    “西亳說”VS“鄭亳說” 163
    與趙芝荃先生的緣 168
    把第二故鄉當家的考古人 171
    後來人的豐碩收獲 176


    “秦代造船遺址”定性,誰更權威?
    “造船工場”驚現羊城 183
    船史等領域專家的質疑 189
    考古界與文管部門的堅持 193
    聲勢浩大的“打假”浪潮 198


    武威銅奔馬的時代與命名之爭
    農民挖出“車馬儀仗隊” 205
    銅奔馬驚艷海內外 209
    究竟是哪朝何人之墓? 213
    馬、鳥的身世與定名 218


    西晉周處墓鋁片的身世之謎
    由檢測生出的疑問 229
    哪兒來的鋁? 232
    重新鋻定與夏鼐的再發言 235
    對質疑意見的存疑 238
    新的思路與破解辦法 240


    後記 246

    前言
    後記
    這是我本寫考古發現背後故事的小書。以往的著作,包括《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等,盡管可歸為大眾學術,但也都是正論,寫的是考古發掘與研究對像。而對學術史,我一直非常有興趣,在論文中多有涉及。用講故事的形式來寫,當然也是心願,但總想那應是退休之後的事了。有緣結識尚紅科先生,又趕上這麼個改變全球歷史進程的大疫情,拜避疫得閑之賜,纔有了想寫下去的這套“考古紀事本末”的本。初稿完成於見證歷史的2020年3月至7月。
    所謂“紀事本末”,就是希望把一些考古發現及其論爭探索過程,述而不作地娓娓道來,其中有啥說道看頭,要點化出來,熱鬧之外,得讓諸位看出點兒門道來。盡管這些紀事在圖文的形式上貼近公眾,但作為一線出身的資深考古人,我還是把求真存真放在位。言必有據,文中盡可能注明了出處,文後附有參考文獻,以便讀者延展閱讀。
    這12篇紀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親歷記,共9篇,從我在山東大學任教期間丁公陶文的發現,到執掌二裡頭考古隊20年的難忘經歷,再到對曾經工作過的偃師商城的撫今追昔,應該是有相當的鮮活度的,有些事是頭一次寫出來。另一類3篇,是敘述考古學史上的著名發現及其背後的事,這些紀事當然不是抄來了事,而是一一梳理其經緯,還有自己的品評。

    後記
    這是我本寫考古發現背後故事的小書。以往的著作,包括《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等,盡管可歸為大眾學術,但也都是正論,寫的是考古發掘與研究對像。而對學術史,我一直非常有興趣,在論文中多有涉及。用講故事的形式來寫,當然也是心願,但總想那應是退休之後的事了。有緣結識尚紅科先生,又趕上這麼個改變全球歷史進程的大疫情,拜避疫得閑之賜,纔有了想寫下去的這套“考古紀事本末”的本。初稿完成於見證歷史的2020年3月至7月。
    所謂“紀事本末”,就是希望把一些考古發現及其論爭探索過程,述而不作地娓娓道來,其中有啥說道看頭,要點化出來,熱鬧之外,得讓諸位看出點兒門道來。盡管這些紀事在圖文的形式上貼近公眾,但作為一線出身的資深考古人,我還是把求真存真放在位。言必有據,文中盡可能注明了出處,文後附有參考文獻,以便讀者延展閱讀。
    這12篇紀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親歷記,共9篇,從我在山東大學任教期間丁公陶文的發現,到執掌二裡頭考古隊20年的難忘經歷,再到對曾經工作過的偃師商城的撫今追昔,應該是有相當的鮮活度的,有些事是頭一次寫出來。另一類3篇,是敘述考古學史上的著名發現及其背後的事,這些紀事當然不是抄來了事,而是一一梳理其經緯,還有自己的品評。
    “考古好玩”,中國考古有意思的故事太多了,自我定位要轉型為“非虛構作家”的我,當然想把這些好玩兒的事寫下去,所以在書名上加了序號。有一就該有二,以至更多,這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鞭策吧。日後如能輯出個小叢書來,不亦樂乎?!
    後,我要感謝提供相關照片資料的南京博物院陸建芳研究員,以及我的同事陳國梁、趙海濤和付仲楊副研究員,感謝漢唐陽光團隊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勞。由於本書體例和體量的限制,無法一一列出相關考古文物資料和研究論著,謹對所有有惠於此書的師友致以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2020年10月1日

    媒體評論

    我對這本小書的定位是,用講故事的方式書寫學術史。
    所謂“紀事本末”,就是希望把一些考古發現及其論爭探索過程,述而不作地娓娓道來,熱鬧之外,得讓諸位看出點兒門道來。
    ——許宏

    在線試讀
    “超級國寶”綠松石龍現形記
    在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彙報會上,二裡頭遺址2002年發掘出土的貴族墓中的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引起了與會專家和公眾的極大興趣,這是中國早期龍形像文物的又一重大發現。這條碧龍“生存”在怎樣的環境中,為什麼遲至2004年纔“浮出水面”呢?
    話題還要先回到世紀之交。1999年,二裡頭遺址發現與發掘40周年之際,我作為二裡頭考古隊的第三任隊長,從前輩手中接過了接力棒。新官上任,有許多學術設想,於是在鑽探確認了遺址的現存面積及成因、所處微環境、大的功能分區後,把注意力集中到對以宮殿區為中心的遺址中心區的探究上來。
    2001年秋開始,根據前輩工作的線索,我們在二裡頭遺址宮殿區東部揭露出相互疊壓的二裡頭文化大型建築基址群。在二裡頭文化晚期的建築基址下,發現了一座規模更大、結構更為復雜的建築基址,我們將其編為第3號基址。這是一座(或一組)多進院落的大型建築,其主體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組成。時代則相當於二裡頭文化早期,前1700—前1600年前後。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早的多進院落的宮室建築。
    發掘大型都邑遺址,基本的工作方法是隻揭露到上層的建築基址的表面,清理打破基址的更晚遺跡如墓葬、灰坑等,利用這些遺跡的剖面來觀察早期建築和其他遺跡的情況。至於建築的院落則隻清理到踩踏面也即當時的地面,而不能像發掘一般小型村落那樣,竭澤而漁地清理掉所有的文化堆積。這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吧。
    2002年4月上中旬,發掘工作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一天上午,年輕隊友李志鵬(本所同仁,當時來我隊協助工作)走到我身旁,壓低了聲音說:“許老師,出銅器了!”我趕忙和他來到他負責的探方,這個探方中有一座很大的二裡崗文化時期的灰坑,灰坑打破了二裡頭文化晚期建築基址之間的路土和墊土,並穿透了其下疊壓著的3號建築南院中的路土。灰坑已基本清畢,剛纔李志鵬在刮灰坑的坑壁剖面時,發現有銅器露頭,他趕忙又用土蓋好,向我報告。我們仔細剝去表面的覆土,一件飾有凸弦紋(青銅器紋飾的一種,顧名思義,類似於凸起的琴弦)的銅鈴的一角露了出來,陽光下青銅所特有的綠鏽惹人心動。近旁還有人骨露頭,這應是一座身份較高的貴族墓!被灰坑破壞的隻是其一部分。我馬上讓他蓋好,先擴大發掘面積,尋找墓葬範圍,確認其開口層位(考古學術語,指現存遺跡口部的堆積情況)。考慮到在考古發掘工地上協助工作的民工已知此事,決定安排人在工餘時間不間斷看守,直至後清理完畢。保護好文物的沉重責任感甚至蓋過了發現的欣喜。

    “超級國寶”綠松石龍現形記


    中國是龍的國度,龍甚至被提升到中華民族圖騰的高度。龍形像文物源遠流長,早出現於距今8000年前。但初的龍形像異彩紛呈、五花八門。與中國古代文明一樣,龍形像也經歷了一走向一體的進程,它的規範化與程式化,與早的廣域王權國家的形成大體同步。二裡頭都邑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的問世,可以看作這一進程的一個大的節點。


    宮殿區內的貴族墓
    在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彙報會上,二裡頭遺址2002年發掘出土的貴族墓中的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引起了與會專家和公眾的極大興趣,這是中國早期龍形像文物的又一重大發現。這條碧龍“生存”在怎樣的環境中,為什麼遲至2004年纔“浮出水面”呢?
    話題還要先回到世紀之交。1999年,二裡頭遺址發現與發掘40周年之際,我作為二裡頭考古隊的第三任隊長,從前輩手中接過了接力棒。新官上任,有許多學術設想,於是在鑽探確認了遺址的現存面積及成因、所處微環境、大的功能分區後,把注意力集中到對以宮殿區為中心的遺址中心區的探究上來。
    2001年秋開始,根據前輩工作的線索,我們在二裡頭遺址宮殿區東部揭露出相互疊壓的二裡頭文化大型建築基址群。在二裡頭文化晚期的建築基址下,發現了一座規模更大、結構更為復雜的建築基址,我們將其編為第3號基址。這是一座(或一組)多進院落的大型建築,其主體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組成。時代則相當於二裡頭文化早期,前1700—前1600年前後。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早的多進院落的宮室建築。
    發掘大型都邑遺址,基本的工作方法是隻揭露到上層的建築基址的表面,清理打破基址的更晚遺跡如墓葬、灰坑等,利用這些遺跡的剖面來觀察早期建築和其他遺跡的情況。至於建築的院落則隻清理到踩踏面也即當時的地面,而不能像發掘一般小型村落那樣,竭澤而漁地清理掉所有的文化堆積。這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吧。
    2002年4月上中旬,發掘工作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一天上午,年輕隊友李志鵬(本所同仁,當時來我隊協助工作)走到我身旁,壓低了聲音說:“許老師,出銅器了!”我趕忙和他來到他負責的探方,這個探方中有一座很大的二裡崗文化時期的灰坑,灰坑打破了二裡頭文化晚期建築基址之間的路土和墊土,並穿透了其下疊壓著的3號建築南院中的路土。灰坑已基本清畢,剛纔李志鵬在刮灰坑的坑壁剖面時,發現有銅器露頭,他趕忙又用土蓋好,向我報告。我們仔細剝去表面的覆土,一件飾有凸弦紋(青銅器紋飾的一種,顧名思義,類似於凸起的琴弦)的銅鈴的一角露了出來,陽光下青銅所特有的綠鏽惹人心動。近旁還有人骨露頭,這應是一座身份較高的貴族墓!被灰坑破壞的隻是其一部分。我馬上讓他蓋好,先擴大發掘面積,尋找墓葬範圍,確認其開口層位(考古學術語,指現存遺跡口部的堆積情況)。考慮到在考古發掘工地上協助工作的民工已知此事,決定安排人在工餘時間不間斷看守,直至後清理完畢。保護好文物的沉重責任感甚至蓋過了發現的欣喜。
    經仔細觀察,墓葬開口於二裡頭文化早期大型建築——3號基址南院的路土層之間,說明墓葬繫該建築使用期間埋設的。因此,我們在墓葬正式清理前,已可確認其屬於二裡頭文化早期。自1959年首次發掘以來的40餘年間,二裡頭遺址出土青銅器的早期墓葬僅發現過1座。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出有銅鈴的墓一般同出嵌綠松石銅牌飾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玉器、漆器和陶禮器等。在這座墓發現前後,我們在該墓所在的3號建築基址的南院和中院先後發現了建築使用時期埋設的數座貴族墓,這些墓葬成排分布,間距相近,方向基本相同。盡管大多遭破壞,這些墓葬還是出土了不少隨葬品。這是二裡頭遺址發現與發掘以來首次在宮殿區內發現成組貴族墓。成組高規格貴族墓埋葬於宮殿院內的現像,對究明這一建築的性質和二裡頭文化的葬俗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3號墓又是這些墓葬中接近3號建築基址中軸線的一座,它的規格很可能高於以往在宮殿區周圍甚至它近旁發現的同類墓。
    從這批墓葬的規格上看,當時是有一定身份的死者纔可以入葬其中的。也許除了貴族外,他們還有其他特殊的身份,而這種特殊的身份又應與建築的性質有一定的關繫(李志鵬 2008)。已有學者對包括3號墓在內的這些墓葬所在建築基址的性質加以討論,大多認為應屬宗廟建築,到目前為止還難以作出確切的推斷。無論如何,可以排除這些墓葬屬祭祀活動形成的人牲坑的可能,它們所在之處也絕非當時的墓地,應屬有較高社會地位者的正常埋葬(杜金鵬 2006)。
    這些埋葬於宮殿區的貴族墓,讓人想到1970年代發掘的著名的殷墟“婦好墓”(社科院考古所 1980)。那是位於安陽殷墟宮殿宗廟區的一座高級貴族墓。婦好,一般認為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她為什麼不追隨武丁陪葬於王陵區,至今仍是個謎。而發現於二裡頭都邑宮殿區的這些貴族墓,或許可為解開這些謎團提供有益的線索。貴族墓埋入宮殿區的原因與性質也許並不相同,但無論如何,那時人的生死觀念應該與今天不同,他們不避諱死人,甚至親近逝者,有“居葬合一”的習俗,是可以肯定的。
    我們把這座墓編號為2002VM3(即2002年第V工作區第3號墓)。墓葬為近長方形的豎穴土坑墓,墓的方向接近正南北向。當時大部分的墓葬都是這個方向,說明葬俗是有講究的。在揭開墓葬上面疊壓的路土層後,我們得知這座墓的長度超過2.2米,寬度達1.1米以上,殘存深度為半米餘。可不要小看了這墓的規模,如果與後世達官顯貴的墓葬相比,它實在是小得可憐,但在二裡頭時代,它屬於迄今發現的等級的墓之一(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王一級的墓葬,見本書《二裡頭“1號大墓”的是是非非》)。要知道,二裡頭遺址發掘40餘年以來,已發掘的二裡頭文化時期的墓葬總數達400餘座,但墓壙面積超過2平方米(即大體為2米長、1米寬)的貴族墓卻僅發現9座(李志鵬 2008)。所以,這座墓值得我們期待很多!
    前述二裡崗文化時期的大灰坑打破了墓的西南部。墓主人側身直肢,頭朝北,面向東,部分肢骨被毀。後來經我所體質人類學家鋻定,墓主人是一名成年男子,年齡在30~35歲之間。墓底散見有零星的朱砂(這種紅色礦物質是二裡頭貴族墓中的常見之物,一般認為應與宗教信仰有關,同時是身份等級的標志物),沒有發現明確的棺木的痕跡,或許已腐朽殆盡。
    墓內出土隨葬品相當豐富,包括銅器、玉器、綠松石器、白陶器、漆器、陶器和海貝等,總數達上百件。墓主人頭骨上方發現3件白陶器,呈品字形排列,2件頂面朝上,1件頂面朝下,可能為頭飾或冠飾的組件。白陶器均呈鬥笠狀,頂部圓孔處皆有一穿孔綠松石珠,估計原來應該有絲帶類的有機物把二者連綴起來。白陶器是二裡頭文化早期的貴族用器,但鬥笠狀器卻屬首次發現,也不見於以往在宮殿區周圍發現的貴族墓。墓主人頭部附近發現一件鳥首玉飾,其風格酷似長江中遊一帶的石家河文化的同類器,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其就是典型的石家河遺物而非仿制品。頭骨近旁發現2枚較大的穿孔綠松石珠。大量海貝置於墓主人的頸部,數量超過90枚,每個上面都有穿孔,上下摞壓,局部呈花瓣狀,應該是頸部的串飾,即“項鏈”。這種海貝叫作子安貝,僅產於南海、印度洋及以南地區。遠隔上千裡乃至數千裡之外的玉器和海貝類珍罕品出現於二裡頭都邑宮殿區內的貴族墓中,是一件頗耐人尋味的事。一件銅器即李志鵬早發現的銅鈴,放置於墓主人的腰部,鈴內有玉石質的鈴舌,銅鈴表面黏附一層紅漆皮和紡織品的印痕,下葬時應以織物包裹。漆器的種類和數量較多,見於墓內四周,而以墓主人左側為集中,可以辨認的器形有飲酒器觚、缽形器和帶柄容器等。陶器有酒器爵、封頂盉、像鼻盉,以及作為炊器和盛食器的鼎、豆、尊、平底盆等共10餘件,這些器物都被打碎,放置於墓主人身旁(社科院考古所 2014;許宏 2016)。
    在另外幾座貴族墓中,還出土了玉柄形器、印紋釉陶器(或原始瓷)以及成組的蚌飾等珍貴遺物,其中也不乏首次發現者。


    神秘的大型綠松石器
    發現3號墓的當晚,我們即開始布置對墓葬進行“一級守護”。當時我手下有3名年輕隊友(我隊的陳國梁和外隊來協助工作的李志鵬、唐錦瓊)以及4名技師,又正逢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繫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9人來隊實習,可謂兵強馬壯。同學們聽說要為了這一重要發現通宵值班,都非常興奮,主動請戰,女生也不甘示弱,躍躍欲試。
    我們安排“兩班倒”,上半夜一撥,包括女生,下半夜則全為男性。我們又從鄰近的圪當頭村借來一隻大狼狗,把我們的“大屁股”北京吉普2020開去,車頭對著黑魆魆的墓穴,隔一會兒用車燈掃一下。上半夜還比較“浪漫”,大家說說笑笑,數著星星,貪婪地嗅著晚春曠野上散發著麥香的空氣,有男生還不時吼上一兩句粗獷的民謠。下半夜則比較遭罪,4月中旬的夜晚,晝夜溫差很大,在野地裡要穿大衣。大家索性不睡,蜷曲在車裡打牌,用一床大棉被合蓋在幾個人的腿上,被上放牌,大家戲稱是為二裡頭貴族“守夜”。墓葬鄰近圪當頭村和四角樓村之間的土路,每有行人和車輛經過,大家都很警覺。
    3號墓的清理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在墓主人的骨骼顯露之前,已經有一些靠上的器物露頭,其中就包括細小的綠松石片。我們對綠松石片的出土並不驚奇,如前所述,根據以往的經驗,它應該是嵌綠松石牌飾的組件。但隨著揭露面積的擴大,我們開始意識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發現。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