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李濟學術隨筆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文物考古
    【市場價】
    372-539
    【優惠價】
    233-337
    【作者】 李光謨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文物考古  考古理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73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57309
    作者:李光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一本李濟後人編寫的全面總結李濟學術生涯的力作!


    ★內附多張精美插圖,以信札序跋、師友回憶等形式娓娓道來!
    ★可讀性和史料性具備,漫談、趣談中一睹民國大師們的風采!

     
    內容簡介

    近60年的歲月裡,一開始作為中國考古學之父、隨後又作為中國考古學掌門人的李濟,為人文科學和歷史科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學術思想一直在中國這門學問中占據支配地位。此書為李濟家屬所編,是將《李濟文集》中的文字摘選出若干篇,再加上部分未收入文集的材料,彙成一個隨筆式的簡明的、通俗的、縮編的李濟著作,內容豐富,涵蓋自傳、書評、研究文章等,對於希望了解其成長歷程和學術生涯的讀者,是一本很合宜的讀物。

    作者簡介

    李濟,人類學家、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之父。哈佛大學哲學博士。1926年,李濟發掘山西夏縣西陰村新石器時代遺址,此為中國學者早獨立進行的考古發掘。1929年初,應聘出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領導並參加了安陽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發掘,使得發掘工作走上科學軌道,造就出中國批水平較高的考古學者。1938年被推選為英國皇家人類學會名譽會員,1948年隨考古組去臺灣,被推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至1950年兼任臺灣大學教授,並主辦考古人類學繫。1955~1972年,在臺灣省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著有《西陰村史前遺存》、《殷墟器物甲編·陶器》上輯、《李濟考古學論文集》等。又與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專刊》。

    目錄
    目錄:
    編者的話 / 1
    懷念李濟(張光直) / 1

    編 治學自談 / 1
    自撰簡歷 / 3
    我的初學時代——留學前所受的教育 / 5
    附:清華學校高等科一年級(1915—1916年)時的史學作業 / 15
    仁友會史略 / 18
    我在美國的大學生活 / 24
    我與中國考古工作 / 41
    第二編 考古瑣談 / 47
    中國考古學之過去與將來 / 49
    安陽的發現對譜寫中國可考歷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 53

    目錄:


    編者的話 / 1


    懷念李濟(張光直) / 1


     


     治學自談 / 1


    自撰簡歷 / 3


    我的初學時代——留學前所受的教育 / 5


    附:清華學校高等科一年級(1915—1916年)時的史學作業 / 15


    仁友會史略 / 18


    我在美國的大學生活 / 24


    我與中國考古工作 / 41


    第二編 考古瑣談 / 47


    中國考古學之過去與將來 / 49


    安陽的發現對譜寫中國可考歷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 53


    地下檔案庫(H127) / 63


    《古物保存法》頒布後所引起的個問題 / 68


    古生物得到了中國法律的庇護 / 71


    史前考古學所研究的“人”和“自然環境” / 75


    “滄海桑田”的考古學例證之一 / 80


    第三編 學術散談 / 85


    關於在中國如何推進科學思想的幾個問題 / 87


    中國的若干人類學問題 / 95


    湖北人種測量之結果 / 100


    從人類學看文化 / 105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編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論糾紛(一) / 123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編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論糾紛(二) / 128


    民族學發展之前途與比較法應用之限制 / 134


    中國古器物學的新基礎 / 137


    敦煌學的今昔 / 153


    關於歷史學的“四個境界” / 158李濟學術隨筆目錄


    第四編 文化漫談 / 163


    殭化 / 165


    上了秦始皇的一個大當 / 167


    遠東獨立發展的“三件東西” / 170


    大龜四版的故事 / 172


    文化沙漠 / 177


    “自由”的初意 / 182


    牙的故事二則:中西學術界治學態度的一幅對照 / 185


    第五編 學事趣談 / 189


    赴日小記 / 191


    值得青年們效法的傅孟真先生 / 196


    對於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學研究幾段回憶 / 199


    回憶中的蔣廷先生——由天津八裡臺到美京雙橡園 / 206


    關於王國維的兩點評論 / 212


    二十五年來之“中央研究院” / 215


    第六編 信札筆談 / 225


    李濟等十人致英庚款會調查團的信 / 227


    致丁文江的一封信 / 231


    與傅斯年的一次信札往復 / 233


    致張光直的信 / 236


    徐志摩致李濟的一封信 / 238


    古·阿道爾夫親王致李濟的信 / 240


    致李光謨的一封信(戴家祥) / 242


    第七編 序跋文談 / 249


    《安陽發掘報告》發刊語 / 251


    《麽些像形文字字典》序 / 253


    《殷虛文字甲編》跋彥堂自序 / 256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發刊詞 / 260


    《殷墟建築遺存》序 / 263


    《侯家莊一○○一號大墓》序 / 268


    《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序 / 271


    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學術講演會主席報告和謝辭 / 273


    <培為《安陽發掘報告》期作的序 / 278


    《感舊錄》序(屈萬裡) / 281


    第八編 光謨憶談 / 283


    羅素與青年李濟 / 285


    南開的“礦科教授” / 289


    “入夥”史語所 / 292


    三十年代的榮譽之旅(一)——英倫講學 / 294


    三十年代的榮譽之旅(二)——和王儲考古學家的交往 / 297


    考古組“十兄弟” / 301


    從梁任公的家書看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軔 / 304


    半個繭殼 / 309


    走向中國阿卡迪米 / 314


    一份“見面禮” / 316


    談談丁文江、李四光和李濟 / 319


    對聯文化 / 324


    李濟跟費慰梅談生平 / 327


    洋神父的“代言” / 331


    第九編 師友閑談 / 335


    西陰村下尋師蹤——一個考古遺跡的探訪(李亦園) / 337


    失悔不是軍人(《南京印像》節選)(郭沫若) / 341


    張光直課堂筆記所見李濟晚年在臺大教書的片段(陳星燦) / 345


    對於李濟先生的簡單敘述(勞榦) / 349


    大匠誨人有典型——記濟老二三事(李霖燦) / 353


    職業學人雖有“經世”抱負亦無特權(王道還) / 358


    鐘祥尋訪考古學家李濟 / 361附:李濟先生學術年表 / 366

    前言
    序:
    懷念李濟(代序)
    張光直近六十年的歲月裡,一開始作為中國考古學之父、隨後又作為中國考古學掌門人的李濟(1896—1979),為人文科學和歷史科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學術思想一直在中國這門學問的發展中占據支配地位。

    序:


    懷念李濟(代序)


    張光直近六十年的歲月裡,一開始作為中國考古學之父、隨後又作為中國考古學掌門人的李濟(1896—1979),為人文科學和歷史科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學術思想一直在中國這門學問的發展中占據支配地位。


    在湖北出生、在老家和北京成長的李濟,他的少年時期正處於這個古老國家在與西方接觸的壓力下邁開通向現代化漫長道路的初步伐的時候。就跟現在一樣,當時一批批生氣勃勃的青年學生被送往西方各國去學習它們的科學奧秘。李濟在著名的清華學校畢業後,被送到美國麻省沃斯特市的克拉克大學學習心理學和社會學,接著又到哈佛去學人類學。據李濟在1977年跟費正清的夫人慰梅的一次談話中說,他之所以去克拉克大學,是因為清華的一位心理學老師華爾考博士跟他說,要學心理學,就要去克拉克。在克拉克時期,李濟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個星期六的上午他都去圖書館開架閱覽室,把時間花在盡情瀏覽各種書刊上。在這種啃青草式的翻閱中他偶然地接觸到自己一向不曾了解的人類學的書籍,就被這門學問吸引住了。李濟於1923年在哈佛獲得博士學位。在此之前,他在哈佛跟從虎籐、托策和狄克森三位老師分別學習了體質人類學、考古學和人種學;這三門學問在他寫作博士論文(1928年正式出版)和他六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全都用上了。


    1923年李濟回到國內,從這時起到1928年,他一直擔任著一種地道美國式的大學教授兼研究學者的工作。他在天津南開大學教書(1923—1925),接著在他的母校清華大學新成立的國學研究院任教(1925—1928)。1925到1926年他負責主持了在山西南部夏縣西陰村的一個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這次發掘是由清華的國學研究院和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弗利爾藝術陳列館聯合舉辦的,李濟成了位挖掘考古遺址的中國學者。


    李濟學術隨筆懷念李濟1928年這一年是李濟一生中的轉捩點,也是中國考古學和歷史學的轉捩點。為了充分估價從1928年開始李濟所經歷事件的重要意義,需要再上溯到近三十年前的1899年,即義和團事變和八國聯軍入侵的前一年;這些事件使中華帝國在西方工業大國和軍事強國的威力面前蒙受了奇恥大辱。也就是在這一年,商(或殷)前1766&mdas前1122年)的甲骨文在王朝滅亡近三千年之後,首次引起了古史學者們的關注。在此後的三十年裡,中國和外國的研究商史的學者們都被這一新的史料來源迷住了,人們大規模地追蹤古董市場上流通的這些骨片的出土源頭。沒過多久,這些學者就察覺到契刻甲骨來自殷墟,即長久以來為人們所知曉的靠近河南北部洹水岸邊的現代安陽所在地——殷王朝的廢墟。


    國民黨人在1928年取得了北伐的勝利,在南京建立了新的政府。一個新型的全國性的科學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成立了,研究院內設立了一個國立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是曾在德國學習歷史學和語言學的留學生。他一開始就在為這個新成立的研究所訂計劃時,決定了兩件事:(1)成立一個組,以考古學作為研究中國史的新工具;(2)以發掘殷墟作為考古組的個田野工作項目。為實現這兩件事,傅亟需一位受過西方田野工作傳統訓練的有資歷的考古學家;組主任和發掘項目主持人這二者的必然選擇結果,都落在李濟身上。從這時開始,李濟的一生就和安陽的發掘再也分不開了。中央研究院所領導的這一發掘工作一直持續了十五個工作季,直到1937年年中。


    隻有為數很少的人知道,當傅尋找一位合適的學者來領導這個新成立的考古組——這實際意味著挑選一位全國性的考古事業的領導者——時,受到推薦的不是一位、而是兩位有力的候選人,這另一位是馬衡(1881—1955)。馬是一位很受尊敬的傳統的古董收藏家型的學者,後來是北京大學考古研究室主任和故宮博物院的院長。設想一下,如果馬衡當年成了傅後選中的人,中國的考古學現在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因為1928至1937年的安陽發掘和李濟對安陽發掘的領導,對下半個世紀的中國考古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首先,安陽的發掘確立了商文明在中國古代史上為首的地位,它是整個東亞地區有文字記載的個文明。商代是把有著浩瀚史籍記載的中國歷史和有關史前中國的日益增多的資料信息體聯結起來的一個紐帶。然而我們關於商代的知識很大程度上仍是由李濟給我們劃定的。他組織了在安陽對考古遺址的探尋。他使用了西方的考古方法和觀念。他培養了眾多的同事和學生,並在安陽用這些方法和觀念訓練他們。這些年輕的學者中包括近三十年活躍在考古界的所有居於領導層的人物,包括夏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所長,包括高去尋——直至1981年夏天的臺灣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李濟還倡導並優先執行對安陽出土器物的研究,他的整套研究方法——首先是陶器和青銅器的命名和類型學方法——一直還在整個中國考古學界處於支配地位。在他本人的研究工作中,他樹立了一種高標準的科學品德——他的後繼者們都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中以之為榜樣。他既是一個認真守護中國的文化珍品、防範外國盜竊者侵犯的愛國者,又是一個熱心的國際主義者——他渴望接受西方所可能提供的技術和觀念,力求在世界背景下觀察和思考中國。他的後繼者中有許多人能做到他的一個方面或另一個方面,但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有韌性和眼光同時做到兩個方面。


    1937年7月爆發的中日戰爭,事實上結束了由李濟的考古組所進行的重要田野考古工作;1949年以後,隨著蔣介石政府的逃亡,李濟也去了臺灣。李濟從1937年直到1979年逝世,花去大部分時間用於保管、運送、研究和出版1928年至1937年期間安陽出土的資料。雖然因戰爭而造成的研究生活的不穩定,以及參加安陽工作的考古學家中有些人故去,有些人離去,給李濟管理商代遺寶的計劃造成不利的影響,但到他去世時,他看到在他的後一部著作《安陽》(1977年英文版)中撮要概述到的很大一部分資料都已經出版了。完整的報告並沒有出來,但是不利的因素已非李濟所能控制的了;他已經做到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強烈地意識到,李濟一生之所以一再拒絕美國一些大學提供職位的邀請,沒有移民過去,根本的原因是他感到自己必須留在國內看到安陽研究的全過程。


    除了安陽的發掘和研究外,李濟還從事了其他許多重要的學術活動,早是在抗戰時期的大西南,1949年以後在臺灣。這裡僅列舉其中的幾項。1934年他被任命為中央博物院的籌備主任,從此以後,他成為一個主張歷史博物館應是發掘的機關、研究的機關兼教育的機關的熱心宣傳者。他的這一理想在近三十年裡已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實現。1949年他在臺北的臺灣大學創辦了考古人類學繫,次在中國把訓練職業考古家列入大學計劃之內。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支持在“中央研究院”內成立一個中國古史編輯委員會,著手編寫一部多著者、跨學科的中國古史的長卷,這是中國史學編著中的首次。到李濟去世時,這一長卷的文章初稿已開始問世。


    ***


    我次見到李濟是在1950年秋季進入臺大他創辦的新繫的時候。這以後的29年裡,他是我的老師、導師、批評者、模範樣板和學術良心。當然,我時常感到,李濟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他給中國的考古學塑造成現在的形態;但對於我來說,他主要的價值就在於他體現了在中國歷史學和考古學研究中所能達到的的科學標準。他對在中國建立科學的學術事業懷有一種純摯的熱忱,並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個令他的後繼者渴望達到而又難以企及的榜樣。他的過世是世界上一切真正學人的一大損失。

    媒體評論

    李濟先生的學術隨筆,內容豐富,涵蓋自傳,書評,研究文章等,讀來頗為親切容易,值得一讀。李濟是中國的考古學之父,此書描寫了他的成長歷程,值得一讀。


     


    李濟是個儒雅的學者,但他的喫苦耐勞也絕非常人能比,在中國考古史上,“鋤頭考古學家”的雅號一直伴隨著他。


     


    李濟,是魯迅好友和徐志摩同學,一生“剛毅木訥,強力努行”,致力於考古事業,卻在大陸消失了幾十年,他的故事,很有可讀性。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