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德娜塔莎˙沃丁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世界史  其他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29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3342988
    作者:[德]娜塔莎˙沃丁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9個年榜,3個入圍,N家書單推薦


    豆瓣年度圖書(社科•紀實類)、年度高分圖書,《中華讀書報》、搜狐文化、2021人文社科、綠茶書情、鳳凰網讀書、探照燈書評人(非虛構)、持微火者•女性文學年度好書;新浪好書、深圳讀書月好書、《作家文摘》年度好書入圍;界面文化編輯部年度推薦書單、十點書店2021年度選書、“清單”年度熱門好書……


    *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災難縮影


    *20世紀東歐災難實錄,填補二戰東方勞工史出版空白


    *堪與溫弗雷德˙塞巴爾德媲美的作家,用文字搶救逝去的生命與記憶之書


    *重寫東歐史,拼接歷史的碎片,完整還原悲慟個人史。12000000名東方勞工,絕非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之外的歷史注腳,展示歐洲文明悲劇的全景,揭示烏克蘭人不為人知的命運


    *斬獲德語第二大文學獎“萊比錫圖書獎”(非虛構類)、德布林獎,德語文學在線、《明鏡周刊》、《德國時代周報》、《法蘭克福彙報》、《南德意志報》等高度贊譽


    *一出版即譯為法國、意大利、日本、黎巴嫩、立陶宛、荷蘭、西班牙、烏克蘭、阿拉伯等文字,長期踞於德國圖書榜首

     
    內容簡介

     


    “如果你看見過我曾見到的。”母親總是一再重復這句話。


    “親愛的上帝,請讓我感覺她感覺到的,隻要一瞬間就好。”多年之後,女兒這麼說道。


    娜塔莎·沃丁十歲的某天,母親出門,再也沒有回來,後來纔得知母親自沉雷格尼茨河,沒能留下隻言片語;父親則酗酒,終日埋首俄語書籍。——在那之後,作者纔意識到自己對她一無所知,*知道的是她來自馬裡烏波爾,1943年作為強制勞工被驅離烏克蘭,前往德國。憑借少得可憐的線索,娜塔莎·沃丁一點一點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發現,這個家族的過往是一個巨大的謎,是一則關於東歐苦難的歷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還原了一部母親的個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紀動蕩史。雖然這是一部非虛構作品,卻比虛構作品更魔幻,更戲劇化,也更驚心動魄。

    作者簡介

    作者


    娜塔莎·沃丁,德語作家,德俄翻譯家。蘇聯強制勞工之女。1945年生於德國戰後“流人營”,母親自殺後,被一所天主教女孩收養所收養。從語言學校畢業後,從事俄語翻譯並暫住在莫斯科。1983年,她的部小說《玻璃之城》問世,後又相繼出版了《我曾活過》《婚姻》以及《黑夜中的兄弟姐妹》《暗影中的人》。曾獲黑塞獎、格林兄弟獎以及沙米索獎。


    因《她來自馬裡烏波爾》一書,娜塔莎·沃丁被授予萊比錫圖書獎、德布林獎。目前生活在柏林和梅克倫堡。


     


    譯者


    祁沁雯,德籍華人,德國卡塞爾大學教育學和日耳曼學雙專業碩士。曾任德國哥廷根大學駐華代表,從事中德高校交流工作近十年,現就職於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業餘愛好旅遊、觀影及譯書。已出版譯作《海德格爾與妻書》(2016)、《奧斯維辛的攝影師》(2018)。

    目錄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媒體評論
    以家族史展現了世紀全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明鏡周刊》

    ……隻有通過個人性的敘述,我們纔能知道歷史事件是怎樣影響了一個人的經歷,當下的事件是怎樣從根本上形塑了一個人的生命。這部作品讓人看到了德國偉大的記憶藝術家塞巴爾德從遺忘中搶救逝去生命的影子,這絕非偶然。
    ——勒夫勒(Sigrid Löffler),2015年德布林獎頒獎詞

    關於遺忘的重要文本。……這部扣人心弦的傑作,已經遠遠超出了尋找個人家族之根的範疇。
    ——德語文學在線

    以家族史展現了世紀全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明鏡周刊》


     


    ……隻有通過個人性的敘述,我們纔能知道歷史事件是怎樣影響了一個人的經歷,當下的事件是怎樣從根本上形塑了一個人的生命。這部作品讓人看到了德國偉大的記憶藝術家塞巴爾德從遺忘中搶救逝去生命的影子,這絕非偶然。


    ——勒夫勒(Sigrid Löffler),2015年德布林獎頒獎詞


     


    關於遺忘的重要文本。……這部扣人心弦的傑作,已經遠遠超出了尋找個人家族之根的範疇。


    ——德語文學在線


     


    人類的生命是如此渺小又如此豐富,在歷史的粉碎機裡消逝得又是如此悄無聲息。這就是《她來自馬裡烏波爾》所講述的,作者在虛構和研究、重構和記憶中遊走,尋找。……作者的語言樸實無華,但這再合適不過。……非常偉大、極富影響力的藝術。


    ——猶克?瑪根瑙(Jörg Magenau),德國廣播電臺文化臺


     


    不可預知和令人大跌眼鏡的線索盤根錯節,活像一部犯罪懸疑片,每個細節都增添了張力,偶然又衍生出了一連串不可思議……《她來自馬裡烏波爾》是二十世紀災難史的縮影,其影響至今綿延不絕。


    ——赫爾穆特·伯蒂格(Helmut Böttiger),《德國時代周報》


     


    近年來有好幾部關於二十世紀夢魘的作品,它們與暴力相關,如檔案中記錄般遙遠。雖然娜塔莎·沃丁僅展示了正在發生的故事的一小部分,但她的講述是如此拉近了讀者,我們在當中看到了我們自己。


    ——《法蘭克福彙報》


     


    娜塔莎·沃丁確立了一種既古典又非凡的寫作範式。


    ——漢斯-彼得·庫尼施(Hans-Peter Kunisch),《南德意志報》


     


    革命,饑餓,世界大戰,內戰,古拉格,這是一個更富戲劇性的家族故事。……娜塔莎·沃丁繼承了歷史學家似乎無法接續的使命:將強制勞工和戰俘的歷史曝光在公眾的視野中。


    ——德意志廣播電臺


     


    這本書引人入勝,讀開頭*句話就把心提溜到了嗓子眼,悲壯,震撼,很難停下翻動紙頁的手指。……屬於赫塔·米勒和凱爾泰斯·伊姆雷一脈。


    ——《科隆城市報》


     


    ……一部偉大的書,對抗沉默。那是一段鮮活的,生動的,發出叩問的,絕望而又動人的歷史。當然,也充滿了痛苦。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書,是多重線索和尋找下的個人史書寫。


    ——巴伐利亞州第二電臺文化頻道


     


    憑借有限的信息,沃丁小心翼翼地把謎一般的家族史碎片拼接起來,於是便有了這部飽受贊譽的深情傑作,堪與W. G. 塞巴爾德媲美。……《她來自馬裡烏波爾》填補了文學領域的空白,通過對母親家族的深情追溯,為成千上萬東歐人民樹立了紀念碑。


    ——New Books in German


     


    這本書呼吁人們關注那些鮮為人知且往往不是焦點的歷史議題,納粹德國的東方勞工史即其中之一。有時候它像一本推理小說,在這本書面前你根本停不下來,因為你不知道娜塔莎·沃丁還要往窟窿裡填充什麼。許多東西浮出歷史地表,但還有許多沒有說出來。這就是書寫家族史的意義。


    ——Beyond History


     


    此書再次揭開了德國歷史上的一塊傷疤。許多檔案材料被刻意銷毀,記憶隨著當事人的去世而蕩然無存,即便尚有知情人在世也大多緘口不言。……相信隨著該書的傳播,這段被遮蔽和遺忘的歷史會重新進入公共記憶之中。


    ——中國《文藝報》

    在線試讀
    在俄羅斯互聯網的搜索引擎上輸入母親的名字,不過是一場無意義的消遣。過去的幾十年中,我總是一再嘗試尋找她留下的足跡。我給紅十字會和其他尋人組織寫過信,給相關檔案館和研究機構寫過信,甚至給烏克蘭和莫斯科素不相識的人也寫過信,我甚至在各種褪色的犧牲者名單和登記卡中翻找過,可是從來都徒勞無功,沒有找到哪怕任何一條線索的一丁點蛛絲馬跡。我找不到任何一個模糊的證明,證明她在烏克蘭生活過,證明她在我出生前的確存在過。
    “二戰”中,她二十三歲,和我的父親一起,被從馬裡烏波爾運送到德國服強制勞役。我隻知道,他們二人被分配到萊比錫弗利克康采恩下屬的一家軍工廠。戰爭結束後的十一年中,她居住在西德的一座小城市,離無家可歸的外國人聚居地不遠。“無家可歸的外國人”,當時就是這樣來稱呼曾經的強制勞工的。除了妹妹和我,這個世界上可能再也沒有其他人認識她。而就算妹妹和我,其實也並沒有真正了解過她。1956年10月的一天,她一言不發地離開家時,我們還隻是小孩子。我十歲,妹妹纔剛滿四歲。她再也沒有回來。在我的記憶中,她隻不過是一個模糊的形像,我對她的感覺多過回憶。
    幾十年了,我早就放棄了尋找她。她是九十多年前出生的,隻活了三十六歲。短短三十六年中,她飽經坎坷,經歷了蘇聯的內戰、大清洗和饑荒,之後是“二戰”和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殘酷歲月。她掉入過兩大獨裁者的粉碎機裡,先是斯大林在烏克蘭的,然後是希特勒在德國的。數十年後,在被遺忘的戰爭受害者的茫茫人海中找尋一位年輕女性的足跡,無異於幻想。除了姓名,我對她的了解所剩無幾。
    2013年的一個夏夜,我無意間在俄羅斯的互聯網上輸入她的名字,搜索引擎迅速出來了一個結果。我的驚愕隻持續了幾秒鐘。尋人的困難在於,我母親的姓氏是個再普通不過的烏克蘭姓氏,和她同姓的烏克蘭女性成千上萬。雖然屏幕上顯示的人和母親有著相同的父姓,且全名也叫葉芙根尼婭·雅科夫列芙娜·伊瓦申科,但是因為和我外祖父同姓雅科夫的人太多,我的發現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我打開鏈接讀道:伊瓦申科·葉芙根尼婭·雅科夫列芙娜,1920年生於馬裡烏波爾。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條顯示結果,它仿佛也在盯著我。即使我對母親所知甚少,但我知道她的確是1920年在馬裡烏波爾出生的。當年的馬裡烏波爾,那麼小的城市,難道同年有兩個同名同姓的女孩降生人間,並且父親都叫雅科夫?
    俄語是我的母語,我從來沒在生活中徹底丟掉它,而且,自從我搬到兩德統一後的柏林以來,我幾乎每天都說俄語。盡管如此,我還是不確定屏幕上顯示的是不是母親的名字,或者這名字隻不過是俄羅斯互聯網裡的海市蜃樓。互聯網上的俄語對我來說幾乎是外語,一種飛速發展的新興語言,經常出現混合了大量美式外來語的全新詞彙,即使轉換成西裡爾文音標也幾乎難以辨認。而且,我現在正在瀏覽的網頁名字是英文,叫“亞述的希臘人”。我知道馬裡烏波爾地處亞述海邊,但是“亞述的希臘人”從何而來?我從來沒聽說過烏克蘭和希臘之間有任何關聯。如果我是英國人,我倒是能很應景地說一句:這些都是希臘文!

    在俄羅斯互聯網的搜索引擎上輸入母親的名字,不過是一場無意義的消遣。過去的幾十年中,我總是一再嘗試尋找她留下的足跡。我給紅十字會和其他尋人組織寫過信,給相關檔案館和研究機構寫過信,甚至給烏克蘭和莫斯科素不相識的人也寫過信,我甚至在各種褪色的犧牲者名單和登記卡中翻找過,可是從來都徒勞無功,沒有找到哪怕任何一條線索的一丁點蛛絲馬跡。我找不到任何一個模糊的證明,證明她在烏克蘭生活過,證明她在我出生前的確存在過。


    “二戰”中,她二十三歲,和我的父親一起,被從馬裡烏波爾運送到德國服強制勞役。我隻知道,他們二人被分配到萊比錫弗利克康采恩下屬的一家軍工廠。戰爭結束後的十一年中,她居住在西德的一座小城市,離無家可歸的外國人聚居地不遠。“無家可歸的外國人”,當時就是這樣來稱呼曾經的強制勞工的。除了妹妹和我,這個世界上可能再也沒有其他人認識她。而就算妹妹和我,其實也並沒有真正了解過她。1956年10月的一天,她一言不發地離開家時,我們還隻是小孩子。我十歲,妹妹纔剛滿四歲。她再也沒有回來。在我的記憶中,她隻不過是一個模糊的形像,我對她的感覺多過回憶。


    幾十年了,我早就放棄了尋找她。她是九十多年前出生的,隻活了三十六歲。短短三十六年中,她飽經坎坷,經歷了蘇聯的內戰、大清洗和饑荒,之後是“二戰”和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殘酷歲月。她掉入過兩大獨裁者的粉碎機裡,先是斯大林在烏克蘭的,然後是希特勒在德國的。數十年後,在被遺忘的戰爭受害者的茫茫人海中找尋一位年輕女性的足跡,無異於幻想。除了姓名,我對她的了解所剩無幾。


    2013年的一個夏夜,我無意間在俄羅斯的互聯網上輸入她的名字,搜索引擎迅速出來了一個結果。我的驚愕隻持續了幾秒鐘。尋人的困難在於,我母親的姓氏是個再普通不過的烏克蘭姓氏,和她同姓的烏克蘭女性成千上萬。雖然屏幕上顯示的人和母親有著相同的父姓,且全名也叫葉芙根尼婭·雅科夫列芙娜·伊瓦申科,但是因為和我外祖父同姓雅科夫的人太多,我的發現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我打開鏈接讀道:伊瓦申科·葉芙根尼婭·雅科夫列芙娜,1920年生於馬裡烏波爾。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條顯示結果,它仿佛也在盯著我。即使我對母親所知甚少,但我知道她的確是1920年在馬裡烏波爾出生的。當年的馬裡烏波爾,那麼小的城市,難道同年有兩個同名同姓的女孩降生人間,並且父親都叫雅科夫?


    俄語是我的母語,我從來沒在生活中徹底丟掉它,而且,自從我搬到兩德統一後的柏林以來,我幾乎每天都說俄語。盡管如此,我還是不確定屏幕上顯示的是不是母親的名字,或者這名字隻不過是俄羅斯互聯網裡的海市蜃樓。互聯網上的俄語對我來說幾乎是外語,一種飛速發展的新興語言,經常出現混合了大量美式外來語的全新詞彙,即使轉換成西裡爾文音標也幾乎難以辨認。而且,我現在正在瀏覽的網頁名字是英文,叫“亞述的希臘人”。我知道馬裡烏波爾地處亞述海邊,但是“亞述的希臘人”從何而來?我從來沒聽說過烏克蘭和希臘之間有任何關聯。如果我是英國人,我倒是能很應景地說一句:這些都是希臘文!


    當時,我對馬裡烏波爾一無所知。在尋找母親的過程中,我從沒考慮過要去了解這座城市,了解她的出生地。馬裡烏波爾長達四十多年被稱為日達諾夫,直到蘇聯解體後纔重新恢復舊稱。在我心中,從來沒有現實的光照進過這座城市。一直以來,在我對世界的認知和想像中,那裡是我的家。外界的現實會威脅這個內在家園的存在,所以我盡可能地逃避。


    我對馬裡烏波爾初的印像是,在我童年時,蘇聯內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區別,十五個成員國的所有居民全部是俄國人。這個印像根深蒂固。談起烏克蘭,我的父母就會提到俄國起源於中世紀的烏克蘭,起源於被稱為“俄羅斯的搖籃”的基輔羅斯。烏克蘭是俄國所有城市的母親。可他們說的卻好像烏克蘭源於俄國一樣,父親聲稱俄國是全世界的國家,一個強大的帝國,從阿拉斯加延伸到波蘭,占據了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與俄國相比,德國不過是地圖上的一個墨水點。


    對我來說,烏克蘭和俄國沒有兩樣,每當我想像母親在馬裡烏波爾的早期生活時,眼前總是她在俄國大雪中的畫面。她身穿那件老式的帶絲絨領子和袖子的灰色大衣,那件我見她穿過的一件大衣,穿過灰暗的布滿積雪的街道,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空間,那裡永遠刮著暴風雪。西伯利亞的大雪覆蓋了整個俄國和馬裡烏波爾,一個永遠寒冷的,由共產黨人領導的神秘國度。


    我在孩童時期對於母親出生地的想像,幾十年來被我封存在內心的暗室中。即便我早就知曉俄國和烏克蘭是兩個國家,而且烏克蘭和西伯利亞沒有絲毫關繫,這些還是並沒有觸踫到我心中的馬裡烏波爾——盡管我沒有一次能確認母親是否真的來自這座城市,或者我把她和馬裡烏波爾聯繫到一起,隻因為我非常喜歡馬裡烏波爾這個名字。有時我甚至無法確定,是不是真的有城市叫這名字,或者這根本隻是我的發明捏造,就像其他許多有關我出身的事情一樣。


    一天,我翻閱一份報紙的體育版,正想往後翻,瞥到一個詞——馬裡烏波爾。我接著往下看,一支德國球隊赴烏克蘭和馬裡烏波爾伊利奇維茨足球隊比賽。馬裡烏波爾還有支足球隊!光是這件事就讓我清醒過來,我心目中的馬裡烏波爾像一朵腐爛的蘑菇,頃刻間碎落一地。我對足球全無興趣,可偏偏是足球讓我次直面真實的馬裡烏波爾。我這纔得知馬裡烏波爾是一座氣候極其溫和的城市,全世界淺也溫暖的亞述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它有長而寬的沙灘,種植葡萄的山丘和無邊無際的向日葵田地。德國足球運動員們在夏日接近四十度的高溫下叫苦不迭。


    我覺得現實比我的想像更不真實。自母親去世後,她次成為我想像之外的另一個人。突然間,我眼中的她不在雪地裡,而是穿著輕薄的淺色夏款衣裙走在馬裡烏波爾的街上,露出手臂和腿,腳上穿著涼鞋。一位不是在世界寒冷黑暗的地方,而是在克裡米亞半島附近,溫暖的南部海邊,在可與意大利亞得裡亞海媲美的湛藍天空下長大的年輕姑娘。對我而言,沒有什麼比把母親和南方聯繫到一起更難以想像的事了,她和陽光還有大海也風馬牛不相及。我不得不把對她生活的所有想像轉移到另一種溫度、另一種氣候中。曾經的陌生人變成了新的陌生人。


    ……


    在我打開的網頁上,我還獲悉了馬裡烏波爾讓人詫異的信息。在母親出生的年代,這座小城還深受希臘文化的影響。18世紀,葉卡捷琳娜二世把小城送給曾經的克裡米亞汗國的希臘基督徒。直到19世紀中葉後,其他種族纔被允許到馬裡烏波爾定居。直至今日,仍有少數希臘人住在城裡。母親的姓氏讓我鬼使神差地進入了一個希臘裔烏克蘭人的論壇。我心裡有種隱約的懷疑在暗湧。對於母親講述過的她在烏克蘭的生活,我隻有一丁點記憶,極其微弱,幾乎想不起來,但在記憶中,我卻堅定地認為她的母親是意大利人。當然,這麼長時間後,我自己也弄不清楚,這到底是回憶,還是我大腦裡偶然留存的一點沉澱。也許,我覺得有可能的是,早在孩童時期我就虛構了一位意大利外祖母,並把她當成了我虛構的驚險故事的主人公。意大利外祖母也可能來源於我迫切的願望,用來對抗我的俄羅斯-烏克蘭裔出身,以此顯得與眾不同。而現在,我問自己,我是不是根本就記錯了,我的外祖母不是意大利人,而是希臘人?然而,這是不是鋻於我現在獲悉的馬裡烏波爾的真實情況方纔想到的?是不是因為意大利是我少年時一心向往的地方,所以隨著時間流逝,我記憶中的希臘人纔不知不覺變成了意大利人?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