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四人幫”上海餘黨覆滅記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08-302
    【優惠價】
    130-189
    【作者】 李海文,王守家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3191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331911
    作者:李海文,王守家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4月 

        
        
    "

    編輯推薦





    本書大量新材料的披露,無疑將有力促進當下對1976年10月至1979年10月這段歷史轉折期的縱深研究。



    本書是中共黨史研究領域資深研究員李海文,繼《》之後,與王守家合作推出的一部新作。



    王守家,作為1976年被派往上海的中央工作組成員之一,保存著記錄當時中央工作組如何在上海解決“四人幫”餘黨問題的工作日記,堪稱這段歷史的見證人。



    李海文以公開的王守家日記,蘇振華、倪志福、彭衝等人的講話和報告,以及清查資料和采訪記錄為基礎,更集多年研究心得,幾易其稿成書。



    黨史研究者、黨史題材愛好者,以及各大圖書館。

     
    內容簡介
    本書以豐富的手資料見長,紀實筆法,敘論結合,全面介紹黨中央決策“四人幫”問題,以及其後秘密、緊急派出工作組穩定上海形勢,一舉解決“四人幫”上海餘黨問題的全過程,以及在這過程中,上至黨中央領導華國鋒、葉劍英等的決策,下至工作組成員、“四人幫”上海餘黨涉案人員的不同反應及此後結局。
    作者簡介
    李海文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先後在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著作編輯委員會辦公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生平小組副組長、組長、周恩來研究組副組長、《中共黨史研究》副主編、《中共黨史資料》主編。出版專著:《在歷史巨人身邊——師哲回憶錄》(整理人),《周恩來年譜》(1898-1948,副主編),《世紀對話——憶法制奠定人彭真》(合著),《張浩傳》(合著)等。主編《周恩來家世》《周恩來之路》《中共重大歷史事件親歷記》《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親歷記》《中共黨史拐點中的人物與事件》等。



    王守家

    1926年9月生,遼寧海城人。1948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共青團。1953年加入共產黨。曾任國家經濟委員會袁寶華主任秘書,國家計劃委員會生產技術室組長,國家經濟委員會重工業局處長、副局長、局長等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88年6月離休。
    目錄
    目錄
    前言/1
    華國鋒運籌帷幄,決戰千裡之外
    粉碎“四人幫”36 小時後,谷牧奉令派出八人小組秘密飛往上海/7
    “四人幫”經營上海十年之久,餘黨黃濤、陳阿大嘴臉/16
    “四人幫”上海餘黨打探北京消息,策劃武裝暴亂,派人監視八人小組/26
    不辱使命,曹大澄拿到情報;華國鋒速調徐景賢、王秀珍到京/36
    及時傳出的情報讓中央迅速決策,預謀中的上海叛亂胎死腹中/41
    “四人幫”被粉碎的消息在上海傳開之後/44
    華國鋒主持政治局會議解決上海問題對解決“四人幫”問題,華國鋒說:“隻要把上海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各省市的問題就好解決。”/48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打招呼會議,華國鋒談對“四人幫”的批評/51
    馬天水臉漲得通紅,提出兩條要求。華國鋒派蘇振華、倪志福做馬天水工作/54
    華國鋒召徐景賢、王秀珍來京恰逢其時/58
    徐景賢、王秀珍到北京情緒抵觸,幾天後都坐不住了/61目錄

    前言/1

    華國鋒運籌帷幄,決戰千裡之外

    粉碎“四人幫”36 小時後,谷牧奉令派出八人小組秘密飛往上海/7

    “四人幫”經營上海十年之久,餘黨黃濤、陳阿大嘴臉/16

    “四人幫”上海餘黨打探北京消息,策劃武裝暴亂,派人監視八人小組/26

    不辱使命,曹大澄拿到情報;華國鋒速調徐景賢、王秀珍到京/36

    及時傳出的情報讓中央迅速決策,預謀中的上海叛亂胎死腹中/41

    “四人幫”被粉碎的消息在上海傳開之後/44

    華國鋒主持政治局會議解決上海問題對解決“四人幫”問題,華國鋒說:“隻要把上海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各省市的問題就好解決。”/48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打招呼會議,華國鋒談對“四人幫”的批評/51

    馬天水臉漲得通紅,提出兩條要求。華國鋒派蘇振華、倪志福做馬天水工作/54

    華國鋒召徐景賢、王秀珍來京恰逢其時/58

    徐景賢、王秀珍到北京情緒抵觸,幾天後都坐不住了/61

    華國鋒主持政治局會議決定接管上海的中央工作組人選/64

    中央政治局再做工作,王秀珍、徐景賢交代策劃武裝叛亂問題/67

    “四人幫”上海餘黨再次預謀武裝叛亂,華國鋒不戰而屈人之兵/70

    華國鋒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研究解決上海問題的方針政策/80

    蘇振華、倪志福、彭衝組建中央工作組經過工農干部知識化的典型,有謀有勇的蘇振華上將/83

    1975年蘇振華反對“四人幫”奪軍權、奪政治局權/86

    蘇振華面見葉劍英、華國鋒,提出解決“四人幫”問題的四條建議/93

    工人領袖倪志福親自參與抓“四人幫”餘黨行動/98

    毗鄰上海,身陷復雜政治局面中的江蘇省委書記彭衝/101

    嚴佑民說:“責任由我一個人承擔。”華國鋒說:“我們要留你。”/109

    餘秋裡推薦林乎加,谷牧推薦韓哲一、王一平、楊西光加入中央工作組/112

    進駐上海前在人民大會堂的一次緊急會議/114

    中央工作組進駐上海,摧毀“四人幫”在上海幫派體繫中央工作組連夜找馬天水等三人談話,接管康平路上海寫作組/116

    蘇振華、倪志福、彭衝與廖漢生、張挺談話,向王一平、韓哲一了解情況/120

    華國鋒主持政治局會議聽取蘇振華、倪志福彙報。鄧小平說:“阿丕告訴我,你們干得很好。”/126

    曹大澄在張春橋辦公室發現槍支。中央工作組進入工交組摸底/129

    中央任命蘇振華、倪志福、彭衝為上海市委、二、三書記/136

    以深挖發動武裝叛亂的陰謀作為解決上海問題的突破口/139

    蘇振華、倪志福、彭衝召開中央工作組全體人員大會/142

    蘇振華微服私訪工人民兵情況。華國鋒批示:可以讓民兵遊行/150

    中央工作組成員在上海日常工作情況/155

    加強外事工作,派趙行志到上海/161

    次全市揭批、清算“四人幫 ”及上海餘黨反革命罪行大會在市委領導下成立領導小組,注意使用、團結上海當地干部/163

    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次做檢查/166

    小組會背對背,工交口 120人中型會議,當面揭批馬天水/184

    上海區縣局黨員干部大會對“四人幫”、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的更深揭發/189

    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繼續補充揭發、交代/201

    北京下發揭批“四人幫”的36件材料/215

    工交組揭批“四人幫”及黃濤、陳阿大。上海生產穩步上升對黃濤、陳阿大等人次面對面的揭發批判/218

    第二次面對面揭發批判黃濤、陳阿大/238

    依靠上海當地干部,起用韓哲一/240

    上海生產穩步上升/243

    清查“四人幫”上海幫派體繫,平反冤假錯案,調整領導班子清查工作全面展開/250

    貫徹中央第23、24號文件,嚴佑民負責,樹立三個平反冤假錯案典型/252

    清查同“四人幫”纂黨奪權陰謀活動有關的十二個大事件/264

    調整領導班子四原則/271

    華國鋒主持政治局會議,聽取上海工作彙報蘇振華、倪志福、彭衝的彙報。葉劍英與華國鋒的講話/275

    撥亂反正,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率先召開兩個座談會/283

    中央工作組成員陸續離滬。蘇振華回海軍,倪志福回北京市委/286

    倪志福、彭衝談蘇振華作風、品格/288

    進一步揭批“四人幫”,全面復查,否定“ 一月革命”1977年3月到1978 年5月,上海召開全市第二次至第五次揭批“四人幫”大會/292

    對受迫害的干部、群眾開始大規模復查/325

    1978年12月對“一月革命”做出否定/331

    尾聲

    蘇振華英年早逝,魂歸南海/334

    倪志福連選為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擔任全國

    總工會主席15年/335

    彭衝躋身於國家領導人,連任三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參與起草制定200部法律/336

    個離開上海市委的林乎加先後擔任天津、北京市委書記/337

    “一身正氣可驅邪,拳拳丹心總為民”的嚴佑民/338

    “一生正直護公平,兩袖清風感人心”的王一平/339

    “芝蘭生於深谷,不因無人而不香”的趙行志/341

    中央工作組其他成員後續情況/342

    “四人幫”及其上海餘黨被陸續判刑/347



    大事紀(1965年11月—1983年春)/351

    人名索引/376

    參考書目/391
    前言
    前言
    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寫了一本關於在歷史的轉折時期華國鋒與粉碎“四人幫”問題的專著(待出版)。為此收集並參閱了當時的文件、檔案、報紙、回憶錄,采訪了華國鋒等90多個當事人。華國鋒說:粉碎“四人幫”後,他重點解決上海問題。他認為:隻要制服“四人幫”在上海的餘黨,其他都是小玩鬧。因為各地的“四人幫”爪牙以上海強,張春橋、王洪文都來自上海,他們在上海經營了10年。上海又是中國城市,中國工商財政重地,在中國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我將中共中央的決策和中央工作組的工作情況作為一個重點,對“四人幫”上海餘黨覆滅歷史寫了8萬字。之所以能寫這麼多,是因為得到嚴佑民的支持。1976年10月,嚴佑民參加中央工作組,1976年10月20日到上海,負責公安、清查等工作,後任上海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在上海工作5年。2001年7月1日病逝上海。病重前,他將保存的資料全數交給我,要我將這段歷史真實地記錄下來,傳之後世。同時,介紹我順利地訪問到中央工作組、公安部的諸位領導和成員,如倪志福、彭衝、林乎加、趙行志、韓哲一等。但是有兩個遺憾,一是受篇幅所限,關於上海的這段歷史不能展開,許多資料沒有采用,隻能寫8萬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史實因缺乏材料而沒有寫清楚。前言

    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寫了一本關於在歷史的轉折時期華國鋒與粉碎“四人幫”問題的專著(待出版)。為此收集並參閱了當時的文件、檔案、報紙、回憶錄,采訪了華國鋒等90多個當事人。華國鋒說:粉碎“四人幫”後,他重點解決上海問題。他認為:隻要制服“四人幫”在上海的餘黨,其他都是小玩鬧。因為各地的“四人幫”爪牙以上海強,張春橋、王洪文都來自上海,他們在上海經營了10年。上海又是中國城市,中國工商財政重地,在中國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我將中共中央的決策和中央工作組的工作情況作為一個重點,對“四人幫”上海餘黨覆滅歷史寫了8萬字。之所以能寫這麼多,是因為得到嚴佑民的支持。1976年10月,嚴佑民參加中央工作組,1976年10月20日到上海,負責公安、清查等工作,後任上海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在上海工作5年。2001年7月1日病逝上海。病重前,他將保存的資料全數交給我,要我將這段歷史真實地記錄下來,傳之後世。同時,介紹我順利地訪問到中央工作組、公安部的諸位領導和成員,如倪志福、彭衝、林乎加、趙行志、韓哲一等。但是有兩個遺憾,一是受篇幅所限,關於上海的這段歷史不能展開,許多資料沒有采用,隻能寫8萬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史實因缺乏材料而沒有寫清楚。

    早在1977年春,江小華江小華:(1942-2012)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人,1961年入伍,1968年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師副參謀長,武警水電指揮部副參謀長,大校。告訴我,在粉碎“四人幫”之初,中央派國務院的一些同志到上海了解情況,中央掌握上海的動向。後來,在陳錦華發表的回憶文章中得到印證。2005年陳錦華在《國事憶述》一書中說,10月6日粉碎“四人幫”後,在中央工作組到達上海之前,中共中央決定由國務院各部委派一些人到上海去,以研究、準備1977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名義,了解社會動向,了解“四人幫”餘黨有什麼新動作,及時報告北京。谷牧副總理親自同這些同志談話。但是派出的批同志有多少人、具體姓名、什麼時間到達上海、他們到上海收集到什麼情報等情況卻無從查起,隻好闕如。

    2008年初在山東八路軍研究會主辦的學術討論會上,我見到谷牧的長子劉念遠大校,機會難得,向他請教。他說:奉黨中央命令,1976年10月8日,谷牧派秘書曹大澄等八同志到上海。他侃侃而談,介紹了谷牧與王一平的關繫,曹大澄如何到王一平家取得上海“四人幫”餘黨策動武裝叛亂的情報。他強調:這些同志冒著生命危險,深入虎穴,為解決上海武裝叛亂、穩定上海乃至全國局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是有功之臣,應載入史冊。

    寫歷史要有手的資料。我迫不及待地問:曹大澄在哪?他說:1986年曹大澄帶了幾位青年到深圳、香港創辦華藝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定居香港,曾在香港的報刊上發表過回憶文章。什麼時間發表在什麼報刊上均不清楚。

    2010年5月,在山東八路軍研究會的會議上,再次見到劉念遠。他當場介紹楊培青大姐,說:她與曹大澄住一個樓裡。會後,我從楊培青處得到曹大澄的電話。我喜出望外,經聯繫,急匆匆去采訪,受到曹大澄熱情接待。他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及他當年寫的5萬多字的《餘黨末日》及回憶材料,詳細講述了當時的情況。

    《餘黨末日》登在1977年5月13日新華社的《內部參考》,這是《內部參考》破天荒頭一次發表紀實文學。同時,編者按評價:這篇文章“有助於加深我們對揭批‘四人幫’的這場鬥爭的嚴重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原中宣部副部長、理論界的前輩於光遠在2002年8月16日個人網站上發表文章《我關心曹大澄的〈餘黨末日〉》。於老寫道:



    在我個人檔案當中,一直保存有“本報通訊員曹大澄”寫的《餘黨末日》。它從上世紀80年代初起,一直保存在那裡。可是時間一長,就記不起是誰和為了什麼原因送來的了。隻是覺得其中有些史料,而且同1975—1976年我們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工作和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運動”有些關繫,所以沒有處理掉。由於我對粉碎“四人幫”前後的情況比較熟悉,我敢判斷,文章中所寫,基本上符合我所知道的事實。至少同我所知道的事實沒有不一致的地方,而且寫得比較具體,我想應該找到一個地方把它發表出來。否則它就會湮沒,如果那樣,我就覺得很可惜。



    我當即決定和曹大澄合寫一篇文章。

    曹大澄又介紹一起到上海的戰友王守家。王守家至今保存著派遣到上海時的4本工作日記,共13.5萬字。曹大澄、王守家已是耄耋之年,回想起當時的情況仍然記憶猶新,頗有幾許“地下”活動的手段,驚心動魄。

    花了數年的時間,終於找到谷牧派出的批8位同志中的兩位,找到歷史當事人,得到手資料,大大豐富了我所寫的關於解決上海問題的那段歷史。我的喜悅如同久旱逢甘雨。當即決定根據這些資料及回憶,由我執筆和曹大澄、王守家合著一本口述歷史,所涉內容是從1976年10月8日到1977年1月底王守家離開上海時為止。著手寫章,即他們8人到上海的活動,從10月8日到20日,蘇振華、倪志福、彭衝所率中央工作組到上海之前。在送曹大澄修改時,他提出不署名。章主要內容2011年8月在河南黨史研究室辦的《黨史博覽》發表。

    但是寫完章後,寫作難以為繼。一是,曹大澄於1976年11月初離開上海回到北京。我費盡周折又找到當年同去上海的陳裴章。他因病失憶。二是,王守家的上海出差工作筆記多是會議記錄。他在工交組工作,到眾多工廠、企業調研,記的是大量數字及專業用語。如何解讀枯燥的會議發言、數字成為重要的課題。三是,章是敘事體,共3萬多字,照此寫法,目前資料難以支撐後面幾章。四是,僅憑王守家的上海出差工作筆記,難以反映出上海“四人幫”餘黨覆滅的全過程。

    躊躇月旬,幾經考慮,下決心寫一本歷史專著而不是資料彙編。從前述書稿中我拿出相關的7萬字,將書中內容由1977年1月延長到1979年底清查工作基本結束。有了基本框架,再將王守家上海出差工作筆記及以前收集到的其他資料補充進去。蘇振華的秘書丑運洲讀完後,評價:當年的情節歷歷在目。

    增加附錄《大事記》,將王守家的上海出差工作筆記所記載的活動盡量列出。接受曹大澄的建議,增加了尾聲,對書中人物歷史全貌做一介紹。

    王守家的上海出差工作筆記本很小,字跡小,難以辨認。我邊錄入,邊寫作,進展緩慢。在朋友的幫助下,請人輸入電腦。、二稿錯誤百出。王守家冒著酷暑和嚴寒,以耄耋之年,一共校對了三次。在此基礎上,我又校對一遍。隨著校樣越來越清晰,寫作的速度也加快了。

    本以為自己對這段歷史基本脈絡已經掌握,設想用一年半載即可完成,沒有想到稿竟寫了21個月的時間。其原因我對經濟不熟悉,如何理解枯燥的數字頗費心思。其次,本書所涉及的是重大史實,時間長,頭緒繁雜,變化快,人物眾多。有的人經歷曲折、起伏;有的關繫錯綜復雜、情況變幻莫測;有的名不見經傳,難以查證。歷史是群眾創造的,沒有眾多人物難以表現歷史轉折中的波瀾壯闊。再者,我患直腸癌手術後初愈,每天隻能工作兩個小時。即使這樣工作周期從初的兩三個月,逐漸縮短,甚至到十幾天,就不得不休息數日。看材料,熟悉情況,謀篇布局,苦思冥想,絞盡腦汁。寫作的狀態是一氣呵成。因體力不支,不能痛快淋漓地寫出而糾結,不斷加重病情,不得不停筆。直到寫作快結束,身體纔漸漸好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寫出的作品是比較粗糙的。

    2012年4月稿完成後,停了11個月。這段時間既是等待、休整,也是讓自己從材料中跳出來,思索的過程。如同欣賞油畫一樣,不能隻是近看,要站得遠一些,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纔能看得更清楚,找出毛病,發現問題。從材料中跳出來,冷上一段時間,再將腦中的材料重新認識、組織,如同牛的反刍一樣,纔會有好的消化吸收。

    我認真地研究了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審讀意見,2013年3月開始第二稿的修改。這次一共改了4遍。遍,在再次研究材料的基礎上,割愛去掉枝蔓,刪去與本書主題關繫不大的內容,對材料進行提煉、精簡,重新組織。刪去章文學色彩濃的描寫,以保證全書行文的一致,基本是白描手法。同時,增加了對“四人幫”揭發批判的內容。第二遍,因各節是按專題寫的,修改大事記時,按時間順序,將全書過一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第三遍,前面的寫作,也是對材料、全局的再認識。再將材料從頭到尾過一遍。此時,原來沒有看到的,現在看到了;原來看到的而沒有引起重視的,此時發現了其價值;原來看到的而不知道該放在什麼地方的,現在找到了恰當的地方。將材料爛熟於心之日也就是書將成之時。第四遍,從頭到尾再順一遍。即使這樣,仍然會有掛一漏萬。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寫作是從微觀到宏觀、再由宏觀到微觀的反復過程。微觀材料要準確、細密。纔能保證基礎扎實,不會失去正確的方向。即使如此,常常苦於概況既要言簡意賅,又要準確,這就是功力。寫作是不斷思索的過程,隻有理解了這段歷史的內在聯繫,纔能寫出邏輯清晰、準確生動的歷史。看起來改動不大,下筆千斤重,字斟句酌。

    粉碎“四人幫”已過去近40年。在這近40年中,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粉碎“四人幫”,結束了十年的動亂。第二,由突出政治,政治,政治運動為主,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全黨工作的重點,改革開放。第三,由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第四,執政黨由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轉變為各階級的先進分子的集合體。變化之快令世人矚目。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政治、經濟局勢變化很大,連語境也不一樣了。現在40歲以下的人都不知道“文革”的復雜情況,難以想像曾發生過的種種事件,更不要說理解。有的不知道“四人幫”為何人,更不知道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為何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人不知道“四人幫”的罪行是罄竹難書,惡貫滿盈,本書所涉及的僅他們所犯罪行、錯誤的冰山一角。有人甚至對“四人幫”的錯誤、罪行提出質疑;不明白為什麼“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為什麼要對“四人幫”采取隔離審查的方法;不清楚群眾為什麼如此恨他們,十年來同他們做不懈的鬥爭,一撥又一撥,前僕後繼;也不知道粉碎“四人幫”後,為什麼會舉國歡慶,不用動員,群眾自發上街慶祝。因而,需要重新審視歷史,重新研究歷史,重新回顧歷史,以回答人們的疑惑。

    書要讓現在的人和後來者看懂。為此,需要相當篇幅介紹時代背景,為了便於讀者閱讀,對特定歷史的名詞和人物加以注釋。對當時的領導者蘇振華、倪志福、彭衝、林乎加、嚴佑民、王一平、趙行志、韓哲一作了簡要介紹,因篇幅所限,僅涉及與上海工作有關的內容。列舉上海“四人幫”餘黨策動武裝叛亂的罪行。這樣纔能看清與上海“四人幫”餘黨鬥爭之復雜、艱巨、殘酷,鬥爭之驚心動魄,並不是像有的研究者所說“四人幫”上海餘黨是稀裡糊塗就投降了傅高義:《鄧小平時代》,第184頁,三聯書店,2013年。。上海是“四人幫”發跡之地,他們在此經營了十年,將黨羽安插在各個部門,企圖把上海變成他們的根據地。當“四人幫”被抓捕的消息傳到上海,這些“四人幫”的黨羽絕不會束手就擒,一定會作亂。但是他們沒有成功。一個原因,上海在歷史上是一個具有革命傳統的城市,上海的工人,上海的人民,覺悟是高的,上海的絕大多數干部和工人群眾是好的。

    更重要,華國鋒領導的黨中央采取了正確的政策和方針。在1976年10月6日的政治局會議上,華國鋒提出“既要解決問題,又利於大局穩定”,“要破得徹底,立得正確”嚴佑民回憶,《關於上海市清查工作的情況報告(1978年,3月7日修改稿)》,第1頁。。葉劍英概括為十個字:“擴大教育面,縮小打擊面”。

    黨中央指揮得當,隻通知馬天水、周純麟到北京,同時派八位同志於9日清晨到達上海。中共中央及時掌握上海動態,將徐景賢、王秀珍叫到北京,做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工作。不費一槍一彈,沒有發生流血,就解決了“四人幫”上海餘黨策劃的叛亂問題,不失時機派出中央工作組穩定局勢。真是運籌帷幄,決戰於千裡之外,“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與黨中央的領導分不開,也與在上海的線領導及中央工作組全體同志掌握政策的水平、領導能力有關。“四人幫”及其上海餘黨在上海經營了10年,他們和林彪集團在全市立案審查305225人,由於迫害造成非正常死亡10407人。事實證明96%是錯案。蘇振華、倪志福、彭衝率領中央工作組到上海後在短短的三年內清查、批判“四人幫”,平反冤假錯案、消除派性,落實干部、知識分子政策,調整建立領導班子,發展經濟,工作量之大難以想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後人學習、借鋻。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28年處於秘密、地下、武裝鬥爭中,許多重要的當事人犧牲了。新中國成立後的許多領導人一直忙於政務,沒有機會寫回憶錄,即使寫了回憶錄,由於多年工作習慣,擅長做政治報告、工作報告、理論文章,所以很少有生動的歷史細節敘述。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段歷史已離現實政治越來越遠,黨史回歸中國歷史學傳統的時機已到。這本書根據回憶、采訪、查證資料、實地考察,在場景、對話等細節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嘗試,希望得到同行的理解和指教。

    書中的人物不少是我尊敬的領導、先輩,也有人人痛恨的歷史罪人,因是歷史著作,按照學術規範一律直呼其名,既沒有尊稱,也沒有貶稱。

    歷史著作的生命力在於言之有據。為了便於讀者檢閱,凡是已公開的檔案,均注明公開書籍的出處。吸收別人的采訪、研究成果,都一一注明出處,以示對他們勞動的尊重。

    照片由嚴曉藕、嚴曉梅、蘇承業、蘇承軍、林新嬰、林大建、許海寧、曹大澄、王守家、趙霄洛、王時駒、朱通華提供。魯紀行、王竹、馬震平掃描、整理。

    丑運洲審閱稿,曹大澄、嚴曉江、蘇承業、蘇承軍、許海寧、許海星、林新嬰、林大建、趙霄洛、王時駒審閱稿部分內容。王守家審閱全書。得到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朱通華、韓鋼、嚴曉彬、孫立眾、周曉瑛、馮喬、陳菱的幫助。一並表示感謝。

    感謝一切關心、幫助、支持過我的人,感謝為我服務過的人們。有的知道姓名,有的不知道。

    後,感謝讀者。真誠希望他們能對我的書提出寶貴意見。因為終,一本書是在讀者那裡實現它的價值的。

    李海文
    在線試讀
    不辱使命,曹大澄拿到情報;華國鋒速調徐景賢、王秀珍到京

    10月9日下午3時左右,曹大澄匆匆來到武康路4號二層找王一平。進門便看見清瘦、儒雅的王一平正和一人在桌邊談話。王一平對曹大澄說:谷牧同志在今天你們所乘的飛機落地之後來過電話。我本想把10月8日晚上上海市委宣布全市進入一級戰備的情況,向他反映。他阻止我,說電話裡什麼都不要講,我派曹大澄找你去“接頭”。谷牧用山東榮成話拖腔說“接頭”兩字,王一平心裡已有數了。
    曹大澄拿出黃胃所作《四蟹圖》,畫上題詩句為“蟹肥酒香秋光好,看爾橫行到幾時”。王一平看罷此畫,笑笑說:“我明白了。”
    王一平介紹屋內那位客人:“自己人。”
    這位客人也笑瞇瞇站起來自我介紹:“我叫李庸夫,十八子李,庸庸碌碌的庸,人字捅破天的夫。”
    王一平介紹說:李庸夫同志是我們的人,他長期在上海市委秘書處工作,“文革”前他是原上海市委分管政法書記梁國斌同志的秘書,後留在市委秘書處,徐梓(1921—)女,河南滑縣人,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60年起任北京大學經濟繫副主任、哲學繫黨總支書記。1966年5月25日寫了大字報,成為北京大學文化革命委員會主任、革委會副主任、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將校繫200名干部、教授、教師、學生誣陷為走資派、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反革命,私設黑幫大院,對這些同志進行殘酷迫害。積極參與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陰謀活動。九大中央候補委員。1978年4月被開除黨籍,1983年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傳達《炮打司令部》即寫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梓的大字報是“全國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認為從6月中旬派工作組以來的50天“實行資產階級專政”。沒有點名,矛頭指向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鄧小平。大字報的矛頭所指,遂聚眾造反成立“造反兵團”,在上海市委“後院放火”。李庸夫參加徐景賢當頭頭的“造反兵團”,他憨厚老實,辦事踏實,話語不多,深得徐景賢信任。當他看到徐景賢、王秀珍一伙打倒陳丕顯、曹荻秋等一批為中國革命獻身的老革命,而上海灘的地痞流氓阿飛癟三,奪權竊居高位,感到“文革”是一場政變,是新版“升官圖”。李庸夫身為秘書處負責人,舉凡上海市委會議的原始記錄,張春橋的重要指示,都歸他負責整理存檔,他掌握上海馬、徐、王三書記和北京四首長的大量核心機密。2010年5月采訪曹大澄。
    王一平的介紹與李庸夫的真實情況並不完全相符,可見當時環境之兇險,形勢之緊張。稍有閃失,前功盡棄。
    曹大澄向王一平、李庸夫傳達了10月6日中央政治局決定逮捕“四人幫”事,扼要介紹自己前來的目的、任務。


    不辱使命,曹大澄拿到情報;華國鋒速調徐景賢、王秀珍到京







    10月7日晚,王一平接到谷牧電話之後,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推門來到陽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十年、十年,終於等到這一天。上海是“四人幫”經營十年之久的地方,他們一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會怎樣動作呢?他在陽臺上來回踱步,不停地思索。他想起兩個人,一個是長期在上海市委秘書處工作的李庸夫。李庸夫是華東局公安部部長梁國斌的秘書。1965年梁國斌任上海市委書記,李任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處處長,直接在秘書長王一平的領導下工作。“文革”後,張春橋將梁國斌抓了起來,1969年將李庸夫全家下放到黑龍江呼瑪縣帶上海知青。王一平分管知青工作,兩人一直有往來。下放干部互相稱戲為“荒友”。後來李庸夫想辦法從黑龍江回到上海,在一個區裡做調查員,住在淮海路,離康平路、武康路不遠。



    1976年8月下旬,馬天水根據王洪文指示,開始在上海發槍,他們也知道這是見不得人的,既不征求警備區司令周純麟的意見,也不敢讓其他人發覺,偷偷摸摸地進行。在市總工會工作的女同志張偉強發現後,將此情況告訴北大荒的“荒友”李庸夫。李庸夫立即與老領導王一平商議。李庸夫是張春橋注意的人,不便去北京,便找到在上海警備區的老鄉李興先,讓李興先的愛人顧宗芳以給孩子看病為名,連夜將情報送到北京,經王一平介紹交給谷牧。從此李庸夫更加注意收集市委動向。他找曾在黑龍江工作過的“荒友”了解情況。因為這些人都是從上海市各單位抽調的,回到上海後,又都分配在市委、革委會各個單位工作。1976年12月,李庸夫和嚴曉彬談話。2002年6月,嚴曉彬訪問李庸夫夫人郭淑芳。2002年6月,嚴曉彬、李少南訪問張偉強。王一平想起的另一個人,是市委常委、辦公廳主任張敬標。“文革”前張敬標曾任組織部的一個處長,在王一平領導下工作。他雖然投靠了“四人幫”,成為馬徐王的核心成員和骨干,但也尊重王一平,有時登門看望老首長。



    王一平密切關注著上海的形勢。10月8日深夜,徐景賢下了、二個叛亂的命令後,民兵開始集合、持槍上街巡邏。王一平很快得到消息,憑著豐富的政治經驗馬上斷定徐景賢、王秀珍已經知道“四人幫”被抓,有異動,可能要暴亂。他當機立斷拿起電話給康平路市委辦公廳打電話,找張敬標。此時徐景賢、王秀珍帶人已分別進入、二指揮部,隻有張敬標留守康平路市委辦公廳。張敬標一聽是王一平的電話,拒絕接聽。



    王一平從張敬標拒絕接聽的行動中,推測事態嚴重。要不要再打電話呢?再打電話可能惹禍上身,甚至是殺身之禍。王一平思考片刻,又一次拿起電話。他發了脾氣,張敬標纔不得不接。一開始對方很害怕,什麼也不肯說。在王一平嚴厲追問下。纔不得不承認是要暴動。王一平要求見面,不容回絕,張隻好同意,約在康平路100號李干輝家裡。張與李是兒女親家。李庸夫之子李少南轉述其父的回憶。李干輝是1925年的共產黨員,曾任上海組織部副部長、副秘書長,1974年3月病逝。王一平到他家不會引起別人注意。況且,100號內有幾棟公寓式的樓房,原是華東局的宿舍,住的老干部很多,離武康路很近,王一平的出入不會引人注意。



    大約9日上午,見面後,王一平曉以大義,陳明利害。張敬標不得不詳細地彙報了徐景賢、王秀珍10月8日以來的策動暴亂的內容,並將文件副本交給王一平。2008年年初采訪谷牧長子劉念遠;王時駒:《懷念父親王一平》。從此,張敬標的態度發生變化。在徐景賢、王秀珍到北京後,王洪文的小兄弟要叛亂,他提出等馬、徐、王回來再說。為此,後來清查時,張敬標得到寬大處理,經中共中央批準,給予留黨察看兩年和降低工資兩級(由11級降13級)處分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纂:《中共上海黨史大典》,第288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張敬標病重住院,特別想見王一平。王一平聞訊趕到醫院。張敬標握著王一平的手,感謝老首長當年的挽救政治生命之恩。



    王一平、李庸夫為人低調,從不炫耀自己當時的功勞。隨著他們去世,一些歷史細節已不復再現,絕非王一平所說“打了兩次電話”1984年12月12日王一平:《立此存照——1984年12月12日在市委整黨中的書面發言》。那麼簡單。筆者采訪過幾百個老干部,發現他們事後的回憶、描述,與職業、經歷有關。做大事的人、做決策的人,敘述起來往往如同他們做工作報告一樣,三言兩語,高度概況。而做具體工作的人,關注細節多些。搞文學創作的人觀察細致,講起過程來對各色人物的表現描述得活靈活現。




    10月9日下午3時左右,曹大澄匆匆來到武康路4號二層找王一平。進門便看見清瘦、儒雅的王一平正和一人在桌邊談話。王一平對曹大澄說:谷牧同志在今天你們所乘的飛機落地之後來過電話。我本想把10月8日晚上上海市委宣布全市進入一級戰備的情況,向他反映。他阻止我,說電話裡什麼都不要講,我派曹大澄找你去“接頭”。谷牧用山東榮成話拖腔說“接頭”兩字,王一平心裡已有數了。

    曹大澄拿出黃胃所作《四蟹圖》,畫上題詩句為“蟹肥酒香秋光好,看爾橫行到幾時”。王一平看罷此畫,笑笑說:“我明白了。”

    王一平介紹屋內那位客人:“自己人。”

    這位客人也笑瞇瞇站起來自我介紹:“我叫李庸夫,十八子李,庸庸碌碌的庸,人字捅破天的夫。”

    王一平介紹說:李庸夫同志是我們的人,他長期在上海市委秘書處工作,“文革”前他是原上海市委分管政法書記梁國斌同志的秘書,後留在市委秘書處,徐梓(1921—)女,河南滑縣人,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60年起任北京大學經濟繫副主任、哲學繫黨總支書記。1966年5月25日寫了大字報,成為北京大學文化革命委員會主任、革委會副主任、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將校繫200名干部、教授、教師、學生誣陷為走資派、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反革命,私設黑幫大院,對這些同志進行殘酷迫害。積極參與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陰謀活動。九大中央候補委員。1978年4月被開除黨籍,1983年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傳達《炮打司令部》即寫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梓的大字報是“全國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認為從6月中旬派工作組以來的50天“實行資產階級專政”。沒有點名,矛頭指向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鄧小平。大字報的矛頭所指,遂聚眾造反成立“造反兵團”,在上海市委“後院放火”。李庸夫參加徐景賢當頭頭的“造反兵團”,他憨厚老實,辦事踏實,話語不多,深得徐景賢信任。當他看到徐景賢、王秀珍一伙打倒陳丕顯、曹荻秋等一批為中國革命獻身的老革命,而上海灘的地痞流氓阿飛癟三,奪權竊居高位,感到“文革”是一場政變,是新版“升官圖”。李庸夫身為秘書處負責人,舉凡上海市委會議的原始記錄,張春橋的重要指示,都歸他負責整理存檔,他掌握上海馬、徐、王三書記和北京四首長的大量核心機密。2010年5月采訪曹大澄。

    王一平的介紹與李庸夫的真實情況並不完全相符,可見當時環境之兇險,形勢之緊張。稍有閃失,前功盡棄。

    曹大澄向王一平、李庸夫傳達了10月6日中央政治局決定逮捕“四人幫”事,扼要介紹自己前來的目的、任務。

    王一平、李庸夫即向曹大澄提供了10月7、8兩日,上海市委書記徐景賢、王秀珍陰謀策劃反革命武裝叛亂的內容及行動細節。此時,距離徐景賢、王秀珍密謀武裝叛亂不到24個小時,材料即落入谷牧派出的上海先遣小組手中。

    曹大澄和王一平、李庸夫談話結束時,從屋裡走出一位年長者,上海交通局張局長。王一平問:你都聽到了吧。他笑著點點頭。上海多數同志 對“四人幫”的所作所為早就不滿,大家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都很高興。

    王一平對曹大澄說:“我這裡目標太大,你以後和李庸夫聯繫。”當即李庸夫和曹大澄商定了下次見面地點,就在附近延慶路的畫家程十發家。2014年6月6日采訪曹大澄。

    曹大澄立即趕回衡山飯店,向徐良圖彙報,李景昭也在座。形勢嚴重,刻不容緩,徐良圖對曹大澄說:“你今天就坐飛機回北京,當面向谷牧同志報告。”李景昭說:“我回北京。曹大澄對上海人熟,繼續了解情況。”

    王守家買好票,當晚送李景昭上了飛機。這天是1976年10月9日,星期日。

    李景昭回北京的事情馬上引起“服務員”的注意。第二天他們就問王守家:“你們剛來就回北京?上午來,晚上走,他回北京干什麼去了?”王守家回答:“他回去拿東西。來時,落下東西了。”

    李景昭乘晚上飛機回到北京,立即將王一平、李庸夫收集的情報交給谷牧,由谷牧秘書胡光寶編寫成《上海來信》號,連夜送交華國鋒、葉帥等中央領導。華國鋒、葉帥得到上海小組的報告,當晚決定速令徐景賢、王秀珍來北京。為了不引起他們的懷疑,華國鋒決定由馬天水打電話通知他倆,並派了中央辦公廳一人與周純麟一道坐車去京西賓館。來到京西賓館,中央辦公廳來人把中央批示給馬天水看。馬天水看完後,就與那人一道給上海掛了電話,讓徐景賢、王秀珍立即到北京來。周純麟:《周純麟回憶錄》,第575—576頁,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



    上海這邊,徐景賢、王秀珍接到北京開會的通知,連忙和馮國柱、王少庸、黃濤、張敬標4個常委與王洪文秘書廖祖康、蕭木開會研究。馮國柱,老謀深算,提出:可能有問題,是否不去人,或者去一個人。廖祖康、蕭木也說:不要去。果然正如華國鋒預料的那樣,徐景賢和王秀珍很聽馬天水的話。所以徐景賢、王秀珍商量後堅持要去,說:這是馬老通知的,(我們)兩人不去不好,去了一定打電話回來,如果沒有電話就是出事了。並說:我們走後,你們幾位就在康平路集體值班,注意各方面的動向,有問題在一起研究。王秀珍又打電話給市總工會副主任葉昌明:我和徐景賢要去北京開會,你那裡不要動,有事要請示王少庸、馮國柱、張敬標,要聽他們的指揮。我們去開會一二天回來。1976年11月6日王秀珍檢查材料。

    10日晚,徐景賢、王秀珍乘專機到了北京。華國鋒決定由周純麟、馬天水向他們傳達“四人幫”被隔離的情況。徐景賢、王秀珍聽了傳達,知道大勢已去,馬上要求與上海通一次電話,說“可能出事”。打電話的內容經過書面請示中央辦公廳同意後,徐景賢當晚即打了電話,告知馮國柱:“我們已經平安到達,一切等我們回來以後再定。”不讓黃濤、陳阿大等王洪文的小兄弟輕舉妄動。以後,11日、12日,每晚都由王秀珍、馬天水打一次電話給上海,告知“一切要等我們回來再定”。11日還通知上海的宣傳口徑要以《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為準。但是,黃濤和廖祖康、蕭木、陳阿大等王洪文的小兄弟繼續活動,12日再次布置武裝叛亂。1976年11月4日徐景賢檢查材料。

    因谷牧派出的八人小組,及時掌握了上海動向,使華國鋒、葉劍英能不費一槍一彈,一個電話調走徐景賢、王秀珍兩人,打亂了上海武裝暴亂的部署。

    12日,中央政治局決定派蘇振華、倪志福、彭衝接管上海。

    12日晚,中央政治局同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談話。經過幾日教育,馬天水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果斷措施。徐景賢、王秀珍交代在上海調動了民兵的數字。並說,堅決和“四人幫”劃清界限,決心在華國鋒同志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誓死保衛的革命路線。

    中央決定讓他們回上海,向干部群眾傳達中央解決“四人幫”問題的精神並表明自己的態度。這一招很厲害,一石四鳥:既給馬、徐、王一次機會,考察他們對中央的決定是真擁護還是假擁護;又可以穩住“四人幫”上海餘黨;更便於放手發動上海群眾起來揭批“四人幫”及其上海的餘黨;又為中央派工作組到上海爭取了時間。

    對此,1977年1月6日華國鋒說過:“我們采取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要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來京時,對他們進行耐心細致教育,給他們時間,等待他們覺悟。”王守家出差上海工作筆記。

    華國鋒決定讓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第二天回上海,但沒確定回上海時間。這要看上海的局勢變化。

    及時傳出的情報讓中央迅速決策,預謀中的上海叛亂胎死腹中

    曹大澄和李庸夫的見面地點都是雙方臨時約定。為了保證曹大澄的安全,徐良圖派王守家、陳斐章保護。他們三人坐一輛汽車,快到接頭路口時,提前下車,曹大澄走在前面,中間是陳斐章,王守家隨後,三人相隔十幾米。曹大澄一趟一趟出去和李庸夫聯繫。中央派人到上海來一事極大地鼓舞了李庸夫和市委反對“四人幫”的同志,他們源源不斷地將收集的材料提供給曹大澄。

    更難的是怎樣纔能將上海動向快速傳遞到北京?曹大澄、王守家等在衡山飯店試驗用密寫的方式寫信,到了北京那邊用碘酒一抹就顯出字來了。一次聽說上海四個市區輪流檢查郵件,徐良圖隻好派王守家和陳斐章坐火車到蘇州寄信,剛到火車站,王德瑛趕來叫他倆回去,說不用送了。回到衡山賓館纔知道時間來不及,已另想辦法找到可靠人打了電話。

    除曹大澄外,工作組其餘人也在執行“抓革命促生產建設調研和督促”的任務,分頭到各個工廠了解生產情況。一方面掩護秘密使命,麻痺、迷惑對方;另一方面突破“四人幫”上海餘黨的封鎖、監視,更廣泛接觸干部、群眾,直接觀察社會動向,了解更多政治、生產情況。王守家等12日上午到自行車三廠,下午件廠、新躍儀表廠。13日上午到汽輪機廠、下午到吳涇化工廠。14日上午到上海港口、港務局。15日上午參觀萬人體育館、普陀區中山北路住宅。16日聽冶金局彙報。一天跑幾個單位。王守家出差上海工作筆記。在路上見民兵持槍各處巡邏,街道上堆著沙包。工廠門口停著卡車,民兵持槍坐在卡車上,隨時準備出發。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10月13日清晨,大家正在喫飯,王一平、李庸夫突然來到衡山飯店。這是十分反常的。徐良圖急忙將他們迎進屋內。王一平、李庸夫告訴徐良圖,王洪文的小兄弟10月12日決定今天(13日)下午5時發動武裝叛亂。要逮捕一百名上海老干部和過去反對過“四人幫”的人,加上北京派來的徐良圖一行8人。武鬥暴動打響槍後,先槍斃這108人。2011年5月采訪王守家、曹大澄。

    情況萬分緊急,一旦武裝叛亂得逞,動了槍,開了火,對全國局勢必然發生重大影響,要速報中央。時間緊迫,隻剩七八個小時了,如何將這份重要情報送到北京呢?王一平在上海工作時間長,和各方面聯繫廣泛,提出可以借用部隊備戰的紅色電話機,用電話傳往谷牧辦公室。王一平同江灣路一號總後駐滬辦事處領導聯繫時。這邊曹大澄、陳斐章已將情報整理成簡報。隨後,李庸夫陪曹大澄去了江灣路一號。曹大澄在電話這邊念,谷牧秘書胡光寶在北京那邊記。

    谷牧10月13日的日記為證:



    今天發走了上海問題第三、四、五號,三號是曹大澄軍用電話打來的,四號是密碼來的,五號是(王)西萍親自跑回來的。李伯寧(水利電力部副部長)也坐飛機回來了,談的情況和西萍談的一樣,沒有另寫報告。谷牧:《谷牧回憶錄》,第284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



    中央接到三號上海緊急來信,於13日上午9點,立即派專機送周純麟、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四人回上海。將近中午,飛機在上海虹橋機場降落時,隻有馮國柱、王少庸、張敬標三人前來迎接。黃濤沒有到機場,因為他正忙著打電話通知區、局工會,要將“中央出了修正主義了。情況緊急。我們要做好一切準備”以吹風方式迅速擴散到基層工會去。

    馮國柱、王少庸提出要到丁香花園去開會。周純麟感到,此時要緊的事是要盡快掌握部隊情況,堅持要先回家。但是馮、王等並沒有通知警備區,警備區沒有派車來接周純麟。在周純麟的堅持下,他們纔用王秀珍的車把周純麟送回去。一到家,周純麟立即把政委請來,詢問部隊情況。政委說,南京軍區已傳達了粉碎“四人幫”的情況,警備區部隊已按南京軍區的指示,作了調整和部署。周純麟緊張的心情纔有所緩和。周純麟:《周純麟回憶錄》,第579頁,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

    下午,在錦江飯店召開市委常委和列席常委(指王洪文的小兄弟)會議。馬天水、徐景賢通報了中央打招呼會議的情況,然後表態。王秀珍也表態,說聽了中央傳達生前批評“四人幫”的指示後,認識有所轉變。

    還沒有等馬、徐、王講完,會場就亂成一片。有的放聲大哭。有的說這是宮廷政變,有的叫嚷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是叛徒,有的說這些材料都是假的。

    黃濤說:“就憑這些能夠把‘四人幫’打倒?”

    周純麟當即指出:“不能這樣說!中央講得很清楚,‘四人幫’是‘四人幫’,上海是黨的發源地,上海人民是聽中央話的,你們哪一個不聽中央的話,自己硬要往圈子裡面鑽,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是要負責任的!”

    他這一說,立刻引來一片叫罵,說你有什麼了不起,現在神氣了。有的甚至卷起袖子站起來要打他。

    周純麟一拍桌子,大聲喝道:“我不參加這個會了!出了事情,一切後果由你們負責!”說完警衛人員護著他就起身離去。周純麟:《周純麟回憶錄》,第579—580頁,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

    13日晚8時,在錦江飯店小禮堂,馬天水又向市總工會、市婦聯、團市委、市公安局、市民兵指揮部頭頭傳達中央打招呼會議主要精神。

    因為及時掌握了上海的動向,中央隻派回周純麟、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四個人,預謀中的武裝叛亂便胎死腹中,保障了上海的安全和穩定。這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