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浮生:水上人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1192-1728
    【優惠價】
    745-1080
    【作者】 賀喜、科大衛 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中國通史 
    【出版社】中西書局 
    【ISBN】97875475181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518175
    作者:賀喜、科大衛主編

    出版社:中西書局
    出版時間:2021年06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拋開“陸上”視角的束縛,從“水上人”本身的視角出發,闡述水上人的歷史。
    ☆溝通文獻材料與田野材料,多維度展現水上人的歷史記憶。
    ☆研究視野開闊,內容豐富,覆蓋政治、經濟、制度、禮儀等多個維度。
    ☆《浮生》是關注“水上人上岸”歷史的開創性研究。

     
    內容簡介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的沿海、沿江、沿湖生活著大量的水上人。這些人或被稱為“疍”,或被稱為“九姓漁戶”,等等。這些稱呼的背後往往交織著陸上人與水上人之間的權力關繫。歷史上,水上人往往不被允許上岸建屋居住,他們也很少掌握文字,因此撰寫水上人歷史的,幾乎都是陸上人,采取的是陸上人的眼光。本書即試圖去理解這樣一個文字記錄很不全面的社會歷史,解讀其與“陸上人”的聯繫與交流。


     

    作者簡介

    賀喜,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繫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人類學、明清史、中國社會經濟史。論著包括:Lineage and Community in China, 1100-1500: Genealogical Innovation in Jiangxi、《亦神亦祖:粵西南信仰建構的社會史》等。 


    科大衛(David Faure),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曾任教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繫榮休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以及中國商業史研究。論著包括:《明清社會和禮儀》《皇帝和祖宗:華南的國家與宗族》《近代中國商業的發展》等。

    目錄
    目 錄
    節邊緣身份的社會邊界
    第二節文字記錄:登記與特權
    第三節田野記錄的宗教儀式所見的社群和身份
    第四節把船居、寮居視為異態社會的近代變化
    結 語
    引言
    節籍民入所與裁所歸縣
    ——明前期漁民管理體制的變遷
    第二節明中期後沿海漁課征納方式的新趨向及其影響
    第三節動亂中的澳甲與漁兵
    第四節以舟繫人:清代漁船管理規制的形成
    第五節漁課攤派與近岸經界
    第六節漁稅的征收與梁頭的多重作用

    目 錄


    緒 論 地緣結構中的浮生社會 ◎賀喜、科大衛
    節邊緣身份的社會邊界
    第二節文字記錄:登記與特權
    第三節田野記錄的宗教儀式所見的社群和身份
    第四節把船居、寮居視為異態社會的近代變化
    結 語


    從文獻看制度、組織與權力


    章 從“籍民入所”到“以舟繫人”:明清華南沿海漁民管理機制的演變 ◎楊培娜
    引言
    節籍民入所與裁所歸縣
    ——明前期漁民管理體制的變遷
    第二節明中期後沿海漁課征納方式的新趨向及其影響
    第三節動亂中的澳甲與漁兵
    第四節以舟繫人:清代漁船管理規制的形成
    第五節漁課攤派與近岸經界
    第六節漁稅的征收與梁頭的多重作用
    結語


    第二章 明清舟山群島的遣徙與展復 ◎謝湜
    引言
    節從平海籍軍到海島遣徙
    第二節從南明據島到清初遷界
    第三節從倭窟賊巢到勝國忠魂
    第四節島嶼之漸復與制度重建
    結語


    第三章 捕撈權的爭奪:“私業”“官河”與“習慣”——對鄱陽湖區漁民歷史文書的解讀 ◎梁洪生
    引言
    節蓼花池的治理與“三張”的權益
    第二節 “私業”的喪失與“習慣”捕撈場所的爭奪
    結語


    第四章 區域社會中的民事法秩序:以湖北漢川汈汊黃氏的《湖案》為中心 ◎張小也
    引言
    節湖分的來歷:權利觀念的背景
    第二節糾紛與爭訟
    第三節官府的角色
    第四節宗族建設
    結語


    在田野中與水上人相遇


    第五章 流動的神明:硇洲島的祭祀與地方社會 ◎賀喜
    引言
    節硇洲
    第二節北港與南港
    第三節陸地的居民
    第四節輪祭的神
    第五節從罟棚到紅衛
    結語水上人上岸的概念是否可以說明沿海村落的歷史?


    第六章 太湖上小船漁民中的香社 ◎夏一紅
    引言
    節百年社會變遷下的漁民社區
    第二節王家的歷史
    第三節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
    第四節徐家的興隆社


    第七章 太湖流域漁民“香頭”的職責與承襲:以若干“社”“會”為例 ◎太田出
    引 言
    節扮演“神漢”“神職”的香頭
    第二節香頭的職責之一:演唱贊神歌
    第三節作為香頭傳承記憶載體的神像與神像畫
    結語太湖流域漁民香頭的職責與繼承問題之整理


    第八章 從“敬神”到“祭祖”:微山湖湖區漁民宗族文化的建構 ◎刁統菊、佘康樂
    引言
    節微山湖與微村
    第二節老祖與明堂:特殊的宗族文化結構
    第三節續家譜儀式的名實之辯:漁民如何建構宗族?
    結語宗族實踐與群體歷史建構


    近代國家的社會與身份


    第九章 土地養育“漁民”:民國初年湖南洞庭湖“漁民”初探 ◎黃永豪 
    引言
    節洞庭湖的漁業
    第二節“遊動的漁民”和“固定的漁民”
    第三節漁民乎,農民乎?
    結語


    第十章超越邊緣身份:19世紀末以來福州地區的水上人 ◎黃向春
    引 言
    節地理與背景
    第二節水上區、土地改革與民族劃分
    第三節堅韌的傳統


    第十一章疍民之“家”及其關繫之延伸 ◎曾惠娟
    引言
    節“寮居疍家”之穩定性
    第二節“家”之延伸——父繫親屬關繫
    第三節“家”之延伸——母繫親屬關繫
    結語


    第十二章 九姓漁戶的近現代:從口述看錢塘江流域水上人的生計與生活 ◎曾惠娟
    引言
    節圍繞九姓漁戶生活空間的地理特征
    第二節近代九姓漁戶與生業:漁業
    第三節近代九姓漁戶與生業:航運業
    第四節作為“賤民”的九姓漁戶
    結語


    代結語 訪談:如何找尋沒有“歷史”的“水上人” ◎受訪人 賀喜、科大衛 訪問人 劉詩古

    附 錄
    附錄一宗教節日劉王會附《禁止賽會》
    附錄二機械化、市場和遷移上岸 ◎賀喜、科大衛

    前言
    中 文 版 序
    賀喜
    兩年前,中西書局的編輯伍珺涵女士對我說,希望能出版本書的中文版。作為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這也是我們的期待。本書的作者都一致同意和支持這一計劃。這本書經歷了從中文到英文再回到中文世界的曲折路線。它的這一歷程,說明了我們正在兩個世界傳遞聲音,我們也恰恰感受到在兩個文化背景之中往來之困難。
    本書每一章都在反思文字中的權力關繫及其在形塑歷史中的復雜角色。每一章都盡量透過有限的文字了解在文字中失勢者的歷史,這是我們作為歷史人類學學者的努力所在,務求通過文字以及建築、圖像、儀式等非文字的文本從水上人的觀點記錄他們的處境,引起更多學者關注水上人上岸定居的長時段歷史。
    2016年我們在勞特裡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了本書的英文版,它是“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繫列叢書(“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Society”series)中的一種,整套叢書希望將我們卓越計劃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中文為母語的學者的研究介紹給英語學術世界的讀者。因此在編寫的時候,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在遙遠的國度,人們如何可以明白千萬裡之外的疍歌漁火、水上人家。在敘述上,我們進行了許多鋪墊,盡量打通時空和歷史背景的區隔。

    中 文 版 序


    賀喜


    兩年前,中西書局的編輯伍珺涵女士對我說,希望能出版本書的中文版。作為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這也是我們的期待。本書的作者都一致同意和支持這一計劃。這本書經歷了從中文到英文再回到中文世界的曲折路線。它的這一歷程,說明了我們正在兩個世界傳遞聲音,我們也恰恰感受到在兩個文化背景之中往來之困難。


    本書每一章都在反思文字中的權力關繫及其在形塑歷史中的復雜角色。每一章都盡量透過有限的文字了解在文字中失勢者的歷史,這是我們作為歷史人類學學者的努力所在,務求通過文字以及建築、圖像、儀式等非文字的文本從水上人的觀點記錄他們的處境,引起更多學者關注水上人上岸定居的長時段歷史。


    2016年我們在勞特裡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了本書的英文版,它是“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繫列叢書(“Th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Society”series)中的一種,整套叢書希望將我們卓越計劃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中文為母語的學者的研究介紹給英語學術世界的讀者。因此在編寫的時候,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在遙遠的國度,人們如何可以明白千萬裡之外的疍歌漁火、水上人家。在敘述上,我們進行了許多鋪墊,盡量打通時空和歷史背景的區隔。


    沒有想到,當我們試圖把英文的文章轉成中文的時候,再一次經歷了通過文字溝通兩個世界的種種困難!珺涵提議出版中文版的時候,原本我們打算出版翻譯版。珺涵也請專人翻譯了初稿。翻閱譯稿以後,我們發現本就浮動而漂流的社會經過多次的轉述而愈加斑駁。文字的力量在於方便作者透過讀者自身的知識背景演繹某些經驗與理解。寫給英文世界的書籍,未必適用於中文世界的讀者。譯稿難以精確表達出作者們的學術思想,亦難以全然地顯示出中文的優雅暢達。與中文世界的讀者討論中國歷史,我們沒有語文的隔膜,可以更具體地透過原來的詞彙、引文甚至地方語音進行討論,可以比用英文書寫的文章更加深入。我們感謝譯者的工作,這並非譯者的責任;而是當我們在面對不同讀者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在撰寫不同的書。


    於是我們再與珺涵商量,還是想出版中文版,而不是翻譯版。這一決定同樣得到珺涵的理解,也得到了各位作者的積極響應。我們特意去函勞特裡奇出版社,說明我們關於中文版的設想,他們表示同意並非常支持。呈現給大家的這本書,是我們面對中英文世界的試探與努力。


    這本書的形成經歷了多次會議、工作坊、田野調查,它不是論文集,而是我們在共同工作的基礎上形成的整體成果。我和科老師,與團隊的成員一起,在不同的時間,走訪了微山湖、太湖、鄱陽湖、洞庭湖,以及浙江、廣東、福建和海南的海岸,在深刻理解彼此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與整合,希望可以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圖景。用回熟悉的語言,尋求讀者的共情。


    在英文版出版後,《澎湃新聞》委托劉詩古老師對科老師和我進行了一次比較詳細的訪談。詩古從讀者,同時也是研究者的角度,對這本書進行了提問,既針對書中觀點,也包括科老師和我的研究經歷。我們將這個訪談加入中文版中,作為對於英文版意猶未盡處的補充。在編輯過程中,有若干文章已經發表於其他刊物,我們再一次和作者確認,征得同意。在該文章的文末,亦會加以說明。


    水上人研究團隊還包括劉志偉、廖迪生、趙世瑜、曹樹基、張侃、徐斌、陳瑤、李敏等學者,他們在不同的場合與我們分享和討論,感謝他們的支持。我們的研究還得到了林敬智、潘威等老師的支持,在此一並致謝。


    在華南史研究領域,幾代學者都在面對如何從水上看中國的議題,弗裡德曼(Maurice Freedman)提出了水上人上岸以後社會演變的問題,我也曾翻閱過華德英(Barbara Ward)老師留下的關於漁船機械化的未竟書稿。在三角洲流域以及文中涉及的所有湖區,水陸消長、滄海桑田就是日常。變化永不止息。水網將人、物與土地連接在一起,將中國與世界連接在一起。我希望我們這本小書,也是對於前輩學者的致敬。

    在線試讀
    前 言
    科大衛
    本書彙集了一群學者在中國不同地區的研究,意在探討中國社會史整體的地方經驗。在供稿人中,三位是人類學者,一位是民俗學者,其餘是歷史學者。本書的主題是居住在陸地社會的邊緣—在海邊、湖畔、河上生活的人,在以往的研究中,他們被稱為“水上人”或“漁民”。
    我的合作編輯賀喜,比我更早面對如何將“水上人”的社會納入宗族形態的研究。人類學者莫裡斯 · 弗裡德曼(Maurice Freedman),在他的華南宗族研究經典著作中審思“疍民”(華南“水上人”的稱謂)如果移居上岸,是否會采納宗族的定居模型。弗裡德曼的出發點,緣於他相信宗族的建構,不僅基於指認共同祖先,還受集體禮儀和共有財產支持。假如他是對的話,上岸的“水上人”也會采取宗族制度作為他們的定居模型。賀喜在忙於博士論文時踫到這個問題,但是她受1960年代和1970年代研究香港“水上人”的人類學者華德英(Barbara Ward)啟發,得出與弗裡德曼不大相同的答案。賀喜在她的《亦神亦祖:粵西南信仰構建的社會史》中報告了她在湛江地區觀察到的上岸“水上人”的祭祖儀式,他們原本既無宗祠亦無書寫宗譜的傳統;他們在模仿陸地習俗的同時,也保留其船居習俗。賀喜認為船居構成“家屋”社會,與陸地村莊宗祠和地權結合的宗族結構很不一樣。
    湛江隻是沿海沿江眾多聚集了“水上人”的地方中的一處,從湛江引發的問題是,假如將這類結論放到一個比較的環境,歷史學者與人類學者對“水上人”上岸定居,甚至“水上人”這個概念,可以有什麼了解?把湛江的觀察放到一個比較視野之內,就是本書的初心。
    但是,那些水邊社群沒有自發的文字記錄,而書面記載往往倚重從外向內的觀察。所以,在方法上,本書采取結合田野和文獻考據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去探討他們的歷史。文獻考證,包括在田野中收集資料,尤其是記錄在石碑上的書面文獻,是中國歷史學的支柱。田野考察包括對建築、宗教和民俗的記錄,也包括從宗教儀式追尋社會史和制度史的軌跡,這些資料保留了不少歷史的痕跡。這本書的目的是使得文獻面對田野。讀者會看到,水邊社群的歷史,好像一面鏡子,照亮長期定居陸地的社群的經歷。
    成功的田野研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鮮有研究者可以終其一生掌握多個地點的歷史。多者,也不過幾個地點。可是,地方研究隻有超越地理邊界的範圍,纔可以與非本地人對話。所以,地方研究必須置於比較的框架中。盡管跨地域的比較研究現在尚在起步,但是,運用文獻與田野相配合的研究辦法,是亟為需要的。

    前 言


    科大衛


    本書彙集了一群學者在中國不同地區的研究,意在探討中國社會史整體的地方經驗。在供稿人中,三位是人類學者,一位是民俗學者,其餘是歷史學者。本書的主題是居住在陸地社會的邊緣—在海邊、湖畔、河上生活的人,在以往的研究中,他們被稱為“水上人”或“漁民”。


    我的合作編輯賀喜,比我更早面對如何將“水上人”的社會納入宗族形態的研究。人類學者莫裡斯 · 弗裡德曼(Maurice Freedman),在他的華南宗族研究經典著作中審思“疍民”(華南“水上人”的稱謂)如果移居上岸,是否會采納宗族的定居模型。弗裡德曼的出發點,緣於他相信宗族的建構,不僅基於指認共同祖先,還受集體禮儀和共有財產支持。假如他是對的話,上岸的“水上人”也會采取宗族制度作為他們的定居模型。賀喜在忙於博士論文時踫到這個問題,但是她受1960年代和1970年代研究香港“水上人”的人類學者華德英(Barbara Ward)啟發,得出與弗裡德曼不大相同的答案。賀喜在她的《亦神亦祖:粵西南信仰構建的社會史》中報告了她在湛江地區觀察到的上岸“水上人”的祭祖儀式,他們原本既無宗祠亦無書寫宗譜的傳統;他們在模仿陸地習俗的同時,也保留其船居習俗。賀喜認為船居構成“家屋”社會,與陸地村莊宗祠和地權結合的宗族結構很不一樣。


    湛江隻是沿海沿江眾多聚集了“水上人”的地方中的一處,從湛江引發的問題是,假如將這類結論放到一個比較的環境,歷史學者與人類學者對“水上人”上岸定居,甚至“水上人”這個概念,可以有什麼了解?把湛江的觀察放到一個比較視野之內,就是本書的初心。


    但是,那些水邊社群沒有自發的文字記錄,而書面記載往往倚重從外向內的觀察。所以,在方法上,本書采取結合田野和文獻考據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去探討他們的歷史。文獻考證,包括在田野中收集資料,尤其是記錄在石碑上的書面文獻,是中國歷史學的支柱。田野考察包括對建築、宗教和民俗的記錄,也包括從宗教儀式追尋社會史和制度史的軌跡,這些資料保留了不少歷史的痕跡。這本書的目的是使得文獻面對田野。讀者會看到,水邊社群的歷史,好像一面鏡子,照亮長期定居陸地的社群的經歷。


    成功的田野研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鮮有研究者可以終其一生掌握多個地點的歷史。多者,也不過幾個地點。可是,地方研究隻有超越地理邊界的範圍,纔可以與非本地人對話。所以,地方研究必須置於比較的框架中。盡管跨地域的比較研究現在尚在起步,但是,運用文獻與田野相配合的研究辦法,是亟為需要的。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委員會的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學的卓越學科項目“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意在對比較性的區域研究有所貢獻。通過田野工作、工作坊、會議以及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中心的駐訪,熟稔中國區域史研究的學者彙聚一堂,來比較田野所見並提出問題。我們的計劃和中心特別有價值的是為研究人員提供了相互參訪研究場地的機會和討論的平臺,從而發現其中所反映的區域社會的異同以及在中國大一統文化之下的相互作用。為此目的,該項目鼓勵參與者探索區域、跨區域或全球化與不同的地方經歷的關繫。本書便是其中的一項主題成果。我們想知道居於水邊—沿海、河邊、湖邊—的人們如何與陸上人互動,並且在一千年的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漸移居陸上(同時也有人移向水邊)。


    當然,我們不是提倡把區域史放到中國大一統歷史中的始創者。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在他的城市網絡研究中早已經奠定區域歷史研究這個目標。尤其自1970年代直至1990年代,他對整整一代的研究者影響甚深。然而,我們現在知道,就城市等級而言,無論考慮“宏觀區域”有多重要,城市網絡不過是區域研究眾多變量之一。從事區域研究,尤其是華南研究的學者提議,國家制度,例如稅收和禮儀,在區域上也引發了不盡相同但同樣是繫統性的反應,這個也是繼施堅雅後另外一個宏觀面向的歷史學問題。自宋代以來,中國歷史,在時間上跨越一千年,在空間上覆蓋半個大洲,還可能包括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沒有任何單一主題可以窮盡它的多種變化。但是,區域的歷史必須涵蓋區域所有參與者的歷史,所以,把邊緣人群也拉進歷史是我們的研究項目和本書的目標。


    我們如何可以把水邊社會住在船上或臨時棚屋裡的居民寫進更廣闊的中國歷史呢?我們可以怎樣去了解他們在上岸的過程中如何適應陸地宗族的習俗呢?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涉及這個變化的人口數量,但是可以估計,直到20世紀,生計繫於淺灘的人們,居住在沿海、河邊與湖邊的人們,何止千千萬萬。我們會認為打魚和運輸是他們的謀生手段,但是那些平淡的術語掩蓋著極大的變異。有些人從船上搬到淺灘上修建木樁棚屋和房屋,意圖永久居住,而有些人則被剝奪在陸地上居住的權利。正如明清時期三角洲大規模土地開墾造成有些人定居陸上,20世紀城市的發展與創造亦將居於河上的人納入城市環境下的“貧民窟”。正如本書部分章節所闡釋的,隻是在近幾十年,連家船居民和棚屋居民住在永久房屋中的權利,纔被承認,並且中國政府由此創造出實現這種權利的住房計劃。


    本書所重構的古往今來水邊居民的經驗顯示,他們追求跟陸地村莊不完全一致的生存策略,產生的結果至今仍在習俗上留下鮮明印記。本書研究他們社群演化的社會過程,使原本幾乎不可見的人的歷史為人所知,可以豐富的不僅是中國歷史,還有整個人類的歷史。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