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極致審美:晚明南方士人風雅錄(華文好書特別大獎、央視《讀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趙柏田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明清史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594676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467690
    作者:趙柏田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內容精彩,可讀性強
    作者趙柏田曾榮獲“十月”散文獎、全國大紅鷹文學獎等。他長期浸淫於歷史虛構和非虛構寫作。他的歷史散文既充滿故事的趣味性,又有歷史的厚重感,給人以生命的哲思。


    2、重新認識這些好玩的明朝文青
    這是一部晚明南方士人潮玩筆記,全書出場30多位耳熟能詳的名人汴、湯顯祖、柳敬亭、陳洪綬、柳如是等,真實披露他們的人生履歷、日常私密生活,展現出晚明江南士人極致的審美情趣和生命追求。


    3、再現一場藝術的盛宴
    晚明南方士人寄情於物,涉及鋻藏、戲劇、焚香、制墨、篆刻、造園、飲酒、品茗、說書、雅集等,讓我們看到原來古人的生活竟是這樣的優雅從容。
    4、榮獲多項大獎,央視推薦
    本書榮獲第14屆華語文學傳媒年度散文集家大獎、2015年度“騰訊·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大獎等,中央電視臺《讀書欄目》推薦。


    5、古典時代的風雅,撫慰現代人的靈魂
    明末士人從權力場中退隱,寄情於物,打開另一重生命空間,實現了人性的自由。本書雖寫的是古代的人和事,但可以幫助人們從俗世中解脫出來,使靈魂獲得安寧。


    6、提升生活格調指南
    品味古人的風雅,用藝術滋養人生,提升我們的生活格調,重建我們時代的風雅,享受美的生活。


    7、裸脊鎖線裝訂,上百幅名畫,極致審美體驗
    圖文結合,精選上百副與文相應的古代珍品名畫名帖;裸脊鎖線裝訂,可以180°平攤,帶你進入晚明南方風雅世界。


    8、封面專色印刷,燙金、起鼓雙重工藝,給讀者極致審美體驗。


    8、封面展開即《韓熙載夜宴圖》,圖文設計充滿情懷,是閱讀、收藏、饋贈的佳品。


    9、隨書附贈《聽阮圖》折頁,1:1原大復制,完美展現古代士人的風雅生活。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晚明南方士人的風雅生活史。全書以時間為經、人物為緯,通過大量趣味橫生的史料和筆記小說,上下勾連、左右牽扯了三十餘位命運各異的晚明奇人,他們寄精神於器物,融風雅於日常,從一幅畫、一方墨、一盞茶、一爐香中獲得生命的滋養,展現了中國古人極致的審美情趣和生命追求。
    書中所寫的雖是古代的人和事,卻能撫慰當下人們的迷茫和焦慮,豐富和安定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把生活過得自由、浪漫。

    作者簡介

    趙柏田
    當代作家,人文學者,從事中國思想史研究十餘年,主要涉足方向有明清江南文化、近代口岸城市現代性研究、日常視野中的現代知識分子研究。著有長篇小說《赫德的情人》《買辦的女兒》,文集《歷史碎影》《岩中花樹》《帝國的迷津》等。

    目錄
    001 / 古物的精靈
    ——時光收汴和他的時代
    093 / 曇花一夢,遍地虛空
    ——“愛河”難回頭的屠長卿
    121 / 終為水雲心/
    ——湯顯祖的情幻世界
    179 / 墨·俠·寇
    ——墨工羅龍文的海上傳奇
    217 / 與古為徒
    ——魔鬼附體的畫商吳其貞
    247 / 感官世界
    ——芳香年代的偽風雅史
    273 / 南方庭園
    ——祁彪佳和他的“寓”園

    001 / 古物的精靈
    ——時光收汴和他的時代
    093 / 曇花一夢,遍地虛空 
    ——“愛河”難回頭的屠長卿
    121 / 終為水雲心/ 
    ——湯顯祖的情幻世界
    179 / 墨·俠·寇
    ——墨工羅龍文的海上傳奇
    217 / 與古為徒
    ——魔鬼附體的畫商吳其貞
    247 / 感官世界
    ——芳香年代的偽風雅史
    273 / 南方庭園
    ——祁彪佳和他的“寓”園
    313 / 夢醒猶在一瞬間
    ——萬鏡樓中的董若雨
    339 / 雨打風吹絮滿頭
    ——“制造”柳敬亭
    381 / 九煙
    ——黃周星的幻想花園
    411 / 醉眼青山
    ——古心如鐵陳洪綬
    469 / 不繫之舟
    ——巨商汪然明的西湖夢尋
    513 / 一個時代的藝文志
    ——周亮工的記事珠
    558 / 《極致審美》人物小傳
    571 / 跋:我的南方想像
    574 / 參考征引書目

    前言
    新版自序
    我曾經寫下這樣一個中國,一個古雅靜好的中國。我的南方想像,我對好的中文的期許,都在這本書裡。在我寫作這本書之前許多年,書名隻是沉睡在意念裡,偶爾它們會跳將出來,如同美妙的音符。沒有人知道我在暗中積蓄力量,要把這本書寫出來。
    寫作的過程,如同一個孩子在沙地上畫畫,先是無所用心,而後,樹、鳥、雲與花朵、樓閣與人影,都一一呈現了。也像是往道旁隨手丟下一粒果核,它就長成了一棵樹,當你回頭,突然就枝葉相連,有了綠意,有了鳥鳴。
    二十多年緩慢、遷延的寫作生涯裡,每一部作品的起始,都隻是一個小小的念頭,或者是一次談話,一幅畫面。然後它們以一種恣肆的力量生長,直至生長出視野之外。我想這正是文學的神奇。寫作是神秘的,這種神秘感召著我一次次投身其中。

    新版自序
    我曾經寫下這樣一個中國,一個古雅靜好的中國。我的南方想像,我對好的中文的期許,都在這本書裡。在我寫作這本書之前許多年,書名隻是沉睡在意念裡,偶爾它們會跳將出來,如同美妙的音符。沒有人知道我在暗中積蓄力量,要把這本書寫出來。
    寫作的過程,如同一個孩子在沙地上畫畫,先是無所用心,而後,樹、鳥、雲與花朵、樓閣與人影,都一一呈現了。也像是往道旁隨手丟下一粒果核,它就長成了一棵樹,當你回頭,突然就枝葉相連,有了綠意,有了鳥鳴。
    二十多年緩慢、遷延的寫作生涯裡,每一部作品的起始,都隻是一個小小的念頭,或者是一次談話,一幅畫面。然後它們以一種恣肆的力量生長,直至生長出視野之外。我想這正是文學的神奇。寫作是神秘的,這種神秘感召著我一次次投身其中。
    讀者諸君要打開的,乃是一本“無用之書”,十三章四十萬言,寫了大時代裡旁枝逸出的一群人,他們花花朵朵、壇壇罐罐的事。這也是一本沉重之中見輕逸的書。沉重的是時代,輕逸的是美學。它就像一串記事珠,記錄了一個風華而又奢靡的年代裡,花是精華,人又如何成為精華,南方的珍異世界裡,人與人如何遇合,人與物如何相安於世,成就一段絢爛的文明。
    本書故事時間,約在明嘉靖至明朝覆亡的百餘年間,主要聚焦於16世紀晚葉至17世紀初的半個世紀,即史稱的晚明。那是一個與西方踫撞前的中國,寧靜得如同一個夢,一首田園詩。那個時期的中國,溝口雄三[溝口雄三(1932—2010),著名日本漢學家、中國思想史家。著有《作為方法的中國》《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等。
    ]叫“前近代社會的中國”,柯律格[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當代研究中國物質文明史的重要學者,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繫講座教授。著有《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雅債》《長物》等。
    ]叫“早期現代中國”,都是突出它們的相對閉鎖和獨立性。 
    是以,它又是一場大夢,繁華落盡,美人塵土,管你是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到頭來不過是細數同聲一個無,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淨。我是把這本書當作古典中國的一個夢來寫的,想要寫出它的繁華,和終到來的衰敗與蒼涼。讓萬歷女子薛素素和一方“脂硯”出現在書中首章,以江寧織造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對周亮工的一段童年回憶殿後作結,有心的讀者自會看到,《紅樓夢》如一條隱約的長線貫起全書。說到底,這也是作者多年讀《紅樓夢》的一點心跡流露。
    寫作這本書之前,我曾醉心於王陽明,寫過一本王陽明自敘傳口吻的長篇小說,讓這個16世紀的哲學家以人稱的語氣,說他的軍功、疾病、家人、朋友和講學生涯。後來我還寫過一本串講整個明朝的講史類讀物。大概是看多了一代代文人精英在權力角力場中被碾碎的遭際,八年前,我起意要寫一種藝術滋養的人生,寫藝文對人性的救贖,它就是這本《極致審美》。用世與叛世,事功與逍遙,本就是中國傳統的兩翼。
    《南華錄》[《南華錄》為本書首版時的書名。
    ]出版七年來,讀者感興趣、談論得多的話題是“風雅”。著名報人孫小寧在一次對話中說,《南華錄》的好,就在於不單說某一個,而是以不同線索帶起一串的風雅。小寧說的“一串的風雅”,就是一種氣韻了。書中人物,不管什麼行當,造園的、說書的、作畫的、唱戲的,有了這氣韻,就像李漁說的,如火之有焰、燈之有光,整個人都靈動了,連帶著一整個時代,也變得搖曳多姿起來。
    人與物的相宜,正是晚明風雅的基石。畫家文徵明的曾孫文震亨,萬歷末年寫過一本叫《長物志》的書,書中所寫,全是當時世家所用器物的制式及擺放方法。他常用的語調,就是什麼是宜的,什麼是忌的。明人以古為美,一個人得到了一件夢寐以求的器物,還要懂得怎麼去使用它,方為真風雅。在那個時代,如何使用物、消費物都是有定規的,這些定規,則是“區隔”精英和普羅大眾的一個依據。
    一個世代的士人,就在這些“長物”之上,建構起了一整個精神世界。他們飲茶、焚香、造園、宴飲、玩古、制墨、鋻藏、聽曲,把精神寄寓於器物。他們沉浸在綺麗的夢境中,把天地當作一場大夢,把自己都做成夢的主角。而後,1644年給了他們攔腰一刀。這一年,是書中許多人物命運的終結,對一部分人來說則是轉折。一種驚人的美消失了。“半為踐踏,半為灰燼”,大雅終是風流雲散。
    以後幾百年間,許多時間節點上,這個國家與精致文化傳統的鴻溝越來越大。風雅關涉時代文化的豐厚與稀薄,說到底就是一種文化的沉積。陳之藩先生有句話說得好:“要有許多許多的歷史,纔可以培養一點點傳統,許多許多的傳統,纔可以培養一點點文化。”
    “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這話是寫《陶庵夢憶》的張宗子說的。他嘆的是繁華靡麗過眼皆空的自家身世,也未始不可以看作對總成一夢的時代宿命之自嘲。或許,讀者諸君遍賞風雅後,更過眼不忘的,是羅汝芳、湯顯祖、真可和尚這類人,總覺得他們是亂世之中,懂得風雅之外別有境界的人。而這另一種境界,還是對世界和人心的觀照,對人生意義的一份探尋。
    ——是以,如果真生活在那個年代,我不做張宗子,不做董若雨,也不會像九煙那樣給自己造一個想像中的花園,我更有可能像我的同鄉黃宗羲那樣,先奔走呼號,然後撤到書房裡以文章、學術為職志。物比人長久,但文章事業比起物,更虛無,也更永恆。
    我的初期望中,這本書是博物志和藝文志的合體,它應該有著百科全書式的包羅萬像,像我喜歡的福樓拜的《布瓦爾與佩居榭》和埃柯的《玫瑰之名》一樣。大約五百本閱讀和參考過的書籍,幫助我掃除了知識上的障礙。更大的障礙來自寫作本身,我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好的結構。而一個四十萬字體量的非虛構作品,沒有一個好的結構是很難立起來的。
    一直到寫鋻汴,一個時光收藏者的故事時,我纔找到這個早就暗伏著的結構汴一人為關節,我串起了一部晚明江南鋻藏小史。王世貞、安國、文徵明、李日華、董其昌、瀋德符、馮夢禎,一個個人物競相登場,藝術家、隱士、纔女、騙子、享樂主義者與市儈投機者自動走到前臺。我一下子明白了,我隻需要寫好人物關繫就可以了。
    有時候,歷史就是一部非虛構小說,歷史邏輯安排了這部史詩性小說的起承轉合。人物關繫,就是這部小說的天然結構。人物和關繫,是打開《極致審美》這個秘室的兩把鑰匙。我很高興在這本書裡實踐了這個樸素的方法論。

    在線試讀
    《富春山居圖》
    王廷賓這一回沒有看走眼,這半卷還帶著火燒的痕跡的“剩山圖”,果然是世所罕見的藝術珍寶,此圖到達他手上之前,已經在世上沉浮了三百餘年,走過了一段堪稱離奇的經歷。
    時間閃回到1347 年,這年秋天,畫家黃公望與僧人無用法師同遊富春山。這裡是他五十歲開始就隱居的地方,對著滿山秋色,他興致勃發,答應作一幅《富春山居圖》送給無用。但黃公望是個閑不住的人,一年中大半日子都在外面跑,這幅他答應的畫,直到三年後他回到松江纔畫成。
    作此畫時,黃公望已年近八旬。他學畫雖晚,卻出手不凡,師法董源、巨然,又出乎其上,藝術史家公認他的一手山水“千丘萬壑,愈出愈奇,重巒疊嶂,越深越妙”。這件晚年的作品聚集了他畢生功力,畫卷為六接的紙本,即由六張紙連綴而成,展卷但見樹木蒼蒼,峰巒疊翠,沙汀、村舍、平坡、亭臺、漁舟、小橋等皆疏密有致,把初秋時節浩渺連綿的南方山水以一種魔力般的筆觸表現得淋漓盡致。原來,黃公望輟筆不畫的三四年間,這幅畫一直在他胸中醞釀、發酵,終竟噴薄而出了。
    這樣一幅嘔心瀝血之作,無論布局、筆墨,還是行家稱道的以意使法的運用上,都堪稱無上妙品,它散發的光芒焉知不會招來射利者貪婪的目光。所以,當1350 年的某一日,無用法師從黃公望手中接過此畫卷時,就對畫家說出了他的憂慮,他擔心這幅畫將來的命運,有朝一日可能會淪落到巧取豪奪者之手至正十年(1350),七十九歲的黃公望在松江夏氏知止堂為自己的這幅畫自題卷末:“至正七年(1347)僕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於南樓援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布置如許,逐旋填剳,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雲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奪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十年青龍在庚寅(1350)歇節前一日,大痴學人書於雲間夏氏知止堂。”]
    無用在世之日,這樣的事沒有發生。此後一百餘年入明,皇帝換了一茬又一茬,不管是在血腥的洪武、永樂朝,還是天下承平的宣德年間,這幅畫都沒有再出現,就好像它在這個世上徹底消失了一般。直到明中葉成化年間,它終於驚鴻一現,在輾轉多人之手後,這幅畫落到了蘇州名畫家瀋周手上。無用當年擔憂的事開始應驗了。
    瀋周的畫藝承自家學,又,這個從未被考試制度所延攬的傑出畫家乃是畫壇“吳門派”的領袖,一向視繪畫為性命。自從得到素所仰慕的黃公望的這幅真跡,瀋周秘藏於室,反復欣賞、臨摹,畫上的每一處景致,畫筆的每一處轉折和細微的變化,也都了然於心。但看著看著,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樣一幅曠世名作,除了畫家的卷末自題,竟然沒有一個名家的題跋,這也與黃大痴先生在畫壇的名望太不相稱了!

    《富春山居圖》
    王廷賓這一回沒有看走眼,這半卷還帶著火燒的痕跡的“剩山圖”,果然是世所罕見的藝術珍寶,此圖到達他手上之前,已經在世上沉浮了三百餘年,走過了一段堪稱離奇的經歷。
    時間閃回到1347 年,這年秋天,畫家黃公望與僧人無用法師同遊富春山。這裡是他五十歲開始就隱居的地方,對著滿山秋色,他興致勃發,答應作一幅《富春山居圖》送給無用。但黃公望是個閑不住的人,一年中大半日子都在外面跑,這幅他答應的畫,直到三年後他回到松江纔畫成。
    作此畫時,黃公望已年近八旬。他學畫雖晚,卻出手不凡,師法董源、巨然,又出乎其上,藝術史家公認他的一手山水“千丘萬壑,愈出愈奇,重巒疊嶂,越深越妙”。這件晚年的作品聚集了他畢生功力,畫卷為六接的紙本,即由六張紙連綴而成,展卷但見樹木蒼蒼,峰巒疊翠,沙汀、村舍、平坡、亭臺、漁舟、小橋等皆疏密有致,把初秋時節浩渺連綿的南方山水以一種魔力般的筆觸表現得淋漓盡致。原來,黃公望輟筆不畫的三四年間,這幅畫一直在他胸中醞釀、發酵,終竟噴薄而出了。
    這樣一幅嘔心瀝血之作,無論布局、筆墨,還是行家稱道的以意使法的運用上,都堪稱無上妙品,它散發的光芒焉知不會招來射利者貪婪的目光。所以,當1350 年的某一日,無用法師從黃公望手中接過此畫卷時,就對畫家說出了他的憂慮,他擔心這幅畫將來的命運,有朝一日可能會淪落到巧取豪奪者之手至正十年(1350),七十九歲的黃公望在松江夏氏知止堂為自己的這幅畫自題卷末:“至正七年(1347)僕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於南樓援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布置如許,逐旋填剳,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雲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奪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十年青龍在庚寅(1350)歇節前一日,大痴學人書於雲間夏氏知止堂。”]
    無用在世之日,這樣的事沒有發生。此後一百餘年入明,皇帝換了一茬又一茬,不管是在血腥的洪武、永樂朝,還是天下承平的宣德年間,這幅畫都沒有再出現,就好像它在這個世上徹底消失了一般。直到明中葉成化年間,它終於驚鴻一現,在輾轉多人之手後,這幅畫落到了蘇州名畫家瀋周手上。無用當年擔憂的事開始應驗了。
    瀋周的畫藝承自家學,又,這個從未被考試制度所延攬的傑出畫家乃是畫壇“吳門派”的領袖,一向視繪畫為性命。自從得到素所仰慕的黃公望的這幅真跡,瀋周秘藏於室,反復欣賞、臨摹,畫上的每一處景致,畫筆的每一處轉折和細微的變化,也都了然於心。但看著看著,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樣一幅曠世名作,除了畫家的卷末自題,竟然沒有一個名家的題跋,這也與黃大痴先生在畫壇的名望太不相稱了!
    瀋周決定請一位詩人朋友來題跋。他把畫送到這位朋友那裡。兩人相交多年,他這麼做很放心,就好像把畫從一個櫥子轉移到另一個櫥子裡一樣。但他送去題跋的那幅畫竟然失蹤了。日後纔得知,那位朋友的兒子,見畫這麼好就生了歹念,偷偷拿出去賣掉了。瀋周幾次上門討畫,開始這一家子還以各種理由搪塞,後來瞞不下去了,干脆說畫被人偷了。瀋周聽了將信將疑,但礙於故交情面,卻也無可奈何。
    1487 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機會,瀋周在市肆的一家書畫鋪看到了這幅不知轉賣了多少次的《富春山居圖》。對方出價很高,他沒帶那麼多現銀在身上,於是他讓書畫鋪老板替他留著畫,他趕緊回家去籌錢。可是等他籌夠了錢趕到市肆時,卻不見了那幅畫,老板告訴他,剛纔有位買主,出的價要高得多,已經早他一步買走了。瀋周跑出去一看,街市上人頭攢動,哪還有那位書畫客的影子?不由得蹲在當街,放聲大哭。
    他已經兩次失去了它。一次被巧取,一次被豪奪,無用的預言真的在他身上應驗了。他明白,餘生中他再也不會與之相遇。這六張紙的長卷,每一處山峰,每一株樹,甚至每一塊石頭,每一處雲霞的呼吸,都已經深深地刻在他的大腦裡,每一筆他都能背下來了。可以擁有它的方式,就是憑著記憶把這幅畫背臨出來。這年中秋,瀋周默寫出了這幅記憶中的畫,卷末的一段自識,還是掩不住的悵惘:


    大痴翁此段山水殆天造地設,平生不見多作。作輟凡三年始成,筆跡墨華當與巨然亂真,其自識亦甚惜。此卷嘗為餘所藏,因請題於人,遂為其子乾沒。其子後不能有,出以售人,餘貧又不能為直以復之,徒繫於思耳。即其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物遠失真,臨紙惘然。成化丁未中秋日。長洲瀋周識。


    讓瀋周飽受相思煎熬的這幅畫,猶如石沉大海,很長時間裡又沒有了消息。但隻要它一露面,必定牽動瀋周的視線。但無可奈何,這幅畫就像斷線風箏越飄越遠,並終離開了他的視野。以下幾十年裡,這幅畫的流轉路線是這樣的:先是被蘇州一個姓樊的畫商購得,1570 年,樊氏後人轉手賣與無錫人談志伊,又後歸於一位姓周的官員幕僚。1596年,經朋友華中翰居間說合,時在京師翰林院任職的董其昌購入了此卷。董其昌說,前輩大痴先生的作品,他之前見到過兩件,一件是嘉興項氏“天籟閣”所藏《沙磧圖》,長不及三尺,另一件是婁江王世貞所藏《江山萬裡圖》,長可盈丈,但這兩件作品筆意頹然,看上去並不像是真跡。唯有這幅長達三丈許的畫作,一派天真爛漫,展之令人心脾俱暢,必是黃子久生平得意的筆墨。狂喜中的董其昌在跋中連呼“吾師乎!吾師乎!”,表示要把此畫深藏畫禪室,與文人畫始祖王維的那幅《雪江圖》並置,時時觀瞻,“共相映發”,從中汲取山水和筆墨的靈氣。[ 董其昌在萬歷丙申年(1596)得到《富春山居圖》,欣喜之餘,寫下這樣的題跋:“大痴畫卷,予所見若檇李項氏家藏沙磧圖,長不及三尺,婁江王氏江山萬裡圖,可盈丈,筆意頹然,不似真跡。唯此卷規摹董巨,天真爛漫,復極精能,展之得三丈許,應接不暇,是子久生平得意筆。憶在長安,每朝參之隙,征逐周臺幕,請此卷一觀,如詣寶所,虛往實歸,自謂一日清福,心脾俱暢。頃奉使三湘,取道涇裡,友人華中翰為予和會獲購此圖,藏之畫禪室中,與摩詰雪江共相映發。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嶽,都具是矣。”張庚在《圖畫精意識》中記載了董其昌對此畫的贊譽:“子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韻超逸,體備眾法,而脫化渾融,不落畦徑。”]
    說來堪奇的是,三十一年後,瀋周那一幅仿作的《富春山居圖》也輾轉落到了董其昌手上。董同樣以歡快的筆調記下了這次奇遇:“餘以丙申鼕得黃子久《富春大嶺圖卷》(他一直把《富春山居圖》稱作《富春大嶺圖》),以丙寅秋得瀋啟南《仿痴翁富春卷》,相距三十一年二卷始合。”[ 董其昌:《容臺集》。
    ]他對前輩畫家瀋周憑著記憶默寫這幅名畫的藝術功力給予了激賞,稱之“冰寒於水”,因為在他看來,“背臨”的過程,既融合了前人技法,又加入了畫家的自我感悟,乃是一種藝術性的再創造。[ 董其昌跋瀋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今復見白石翁背臨長卷,冰寒於水,信可方駕古人而又過之。”]許是這一因緣湊巧觸發了他的藝術靈感,就在得到瀋周畫作後的次年,時年七十三歲的董其昌也參用黃公望的筆法,仿寫了一幅《仿大痴富春大嶺圖》。
    晚年的董其昌因遭受奴變,一世清譽盡毀,他在華亭的家也幾乎遭受一場滅頂之災。災變後的董其昌依托門生、故舊,過了一段東飄西蕩的日子,經濟大為拮據,那幅《富春山居圖》也典押給了宜興收藏家吳正志。1636 年,董其昌去世,這幅抵押在吳家的畫未及贖回,從此成了吳家的鎮宅之寶。吳正志死後,這幅畫歸了二兒子吳洪裕。吳洪裕對這幅畫珍愛至極,專門闢出一室藏之,名“富春軒”,他的朋友曾不勝羨慕地感慨說:“名花繞屋,名酒盈樽,名書名畫,名玉名銅,全都環繞、拱衛著這一幅名畫,這日子過的,天上的仙人也不過如此了!”清軍南下時,吳洪裕夾雜在難民潮中出逃,家中的珍寶全都丟棄了,隨身隻帶了平生為珍視的兩件藝術品,一件是智永法師的千字文真跡,另一件就是這幅畫。
    轉眼到了1650 年,亂離之後回到宜興的吳洪裕已到了彌留之際,幾度昏睡過去的吳洪裕還兀自強撐著不咽下後一口氣,悠悠醒轉時,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住架上的寶匣,家人明白了,老爺臨死還念念不忘那幅心愛的畫呀!家人取出畫,展開,吳洪裕看了半晌,喫力地吐出一個字:燒。
    此前一日,吳洪裕已經把那幅智永的千字文真跡給燒了,親眼看著一個個字在火苗中一點點扭曲、變形,直至化為灰燼。可嘆的是,這麼一種極致的愛,竟然是讓心愛之物與自己一同毀滅,“焚以為殉”。
    他抖抖索索地點著了火,因病體難支又回到了床上。火光先從畫的中段躥起,像一張黑乎乎的嘴蠶食著山川、樹木和河流,室內蕩開了一股焦煳味。這味兒就是死亡的氣息。就在這幅畫即將淪於萬劫不復之境的當兒,有一個人悄悄離開了,快步奔到散發出火光的堂前,抓起火中的畫用力一掄,“起紅爐而出之”,撲滅了火星,愣是把這幅畫給救了下來。此人即吳洪裕的姪子吳子文。在飛快地卷起這幅殘卷的當兒,為了掩人耳目,這個機敏的年輕人又往爐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畫。
    畫是給救下來了,卻已斷為一大一小兩段,滿是火燒煙燎的痕跡,且畫的起首一段也已燒去。吳子文在重新裝裱時,將前半段燒焦部分細心揭下,他慶幸地發現,重新拼接後的一尺五六寸,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後拼接而成的,於是這部分被稱作《剩山圖》。原畫後半段,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於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被稱作《無用師卷》,一畫從此身首異處。
    這兩幅分開了的畫一直在尋找對方。吳其貞在1670 年前後送給王廷賓的,就是此畫的前半段《剩山圖》卷。這半幅圖卷此後很長時間絕跡於江湖,20 世紀30 年代流入江陰一戶陳姓人家,為上海汲古閣的曹友卿得到,拆開分售,找到的買家是畫家吳湖帆。吳湖帆是用了家藏的一件商周時代的古銅器換來了這幅殘卷,又找到這戶陳姓人家,撿回了被當作廢紙的王廷賓的題跋,吳湖帆從此把自家的梅景書屋稱作“大痴富春山圖一角人家”。後經沙孟海說合,吳湖帆的天價把此圖賣給了浙江省博物館。
    此畫後半段《無用師卷》吳其貞也曾過眼,那是在此畫剛經火炙後不久,已由丹陽張範我轉手泰興季寓庸收藏。1652 年春日某一天,吳其貞上門借觀了此畫,當時日已西落,面對著畫中清潤的筆墨,吳“猶不忍釋手”。[ 吳其貞《書畫記》卷三“黃大痴《富春山圖》紙畫一大卷”條:“……今將前燒焦一紙揭下,仍五紙,長三丈,為丹陽張範我所得……予於壬辰五月二十四日偕莊淡庵往謁借觀,雖日西落,猶不忍釋手。其圖揭下燒焦紙尚存尺五六寸,而山水一丘一壑之景,全不似裁切者。今為予所得,名為《剩山圖》。”]當時有一個叫程正揆的畫家曾不無天真地請求季寓庸,讓這前後兩段畫破鏡重合,以成畫史上一段佳話,季不知基於何種想法,拒絕了他的這一請求。
    此半幅殘卷的流轉線路據說是這樣的:先是由浙江平湖高士奇以六百兩銀子購得,後成為王鴻緒的藏品。王鴻緒在1723 年去世後,家道中落,家人持此卷在蘇州市面上出售,為瀋德潛所見,因索價過高,瀋德潛無力購入,悵惘莫名的他在卷後題寫了一段話:“計詹事(高士奇)、司農(王鴻緒),品地聲勢,極一時之盛,今不過三四十年,如春花飄零,雲煙解散,而山人筆墨,長留人世間,洵秾華難久,而淡寂者多味外味也。”後來王家人拿著這幅畫去揚州踫運氣,在那裡被收藏家安歧買走,具體出資金額不詳。到18 世紀40 年代中期,安家也敗落了,想把此畫和其他藏品一樣打包賣給大學士傅恆。傅恆是個毫無藝術眼光的人,喫不準此畫是不是該收,把它介紹給了雅好字畫的乾隆皇帝,於是,這位天底下的主顧以兩千兩銀子的出價把這批字畫全都買下收入了內府。
    其實此前一年,乾隆已經收進了一幅據稱出自黃公望之手的《富春山居圖》。此卷因自題中有“子明隱君將歸錢塘”句,又稱“子明卷”。這是出自明末無名畫家的仿制品,後人為牟利,將原作者題款去掉,偽造了黃公望題款,並且還偽造了鄒之麟等人的題跋。這幅偽作的漏洞是顯見的,比畫上作者題款都是在繪畫內容之後,而“子明卷”卻將作者題款放在了畫面上方的空白處,這顯畫的慣例。但乾隆認為它是真的,且在上面密密麻麻寫了幾十年的“御題”“御跋”,那些大學士們就沒一個敢說不是。1746 年鼕天,乾隆以不菲的出價把《無用師卷》買入,他的理由是此畫雖假,但畫得還是不錯的。為此他還把手下的大學士們請來,讓他們在真假兩卷畫上各自品鋻題跋。前來觀畫的大臣們無一不把得到邀請視作莫大的榮耀,他們紛紛稱頌今上熱愛藝術、不拘泥真偽的博大胸懷,在這出皇帝的新裝一般的鬧劇中,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點破:皇帝認為真的那幅畫是假的。
    被視作偽跡的《無用師卷》在乾清宮裡安靜地躺了兩百年。直到1933 年,日本人欲染指華北,戰事喫緊,它纔和故宮的萬餘箱文物一起運抵上海,再轉運至國民政府的首善之區南京。當這些文物在上海停留期間,一個叫徐邦達的文物鋻定專家在比照了兩卷《富春山居圖》後,終於糾正了這一流傳兩百餘年的謊言。他宣稱,乾隆御筆題說是假的那張,實際是真的,而乾隆題了很多字說是真的那張卻是假的。1948 年,內戰即將結束,此圖與2972 箱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一同運往臺灣。
    距此圖問世六百年、身首異處三百六十年後,亦即2011 年6 月,相互尋找了數個世紀的這兩幅圖終於找到了彼此,它們重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在這次名為“山水合璧”的展覽之後,有拍賣行人士做了一次估價,那無論如何都是一個讓當年的吳其貞們咋舌的數字。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