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唐之變:安史之亂與盛唐的崩裂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袁燦興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古代史 
    【出版社】嶽麓書社 
    【ISBN】97875538161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3816104
    作者:袁燦興

    出版社:嶽麓書社
    出版時間:2022年06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知名歷史學者袁燦興重磅力作,朱學東、湖州老費、周明初誠摯推薦。


    2.深度融合歷史史料,以文學筆法展現安史之亂全過程,再現盛唐的繁華及崩裂,深入揭示人性的貪婪與戰爭的酷烈。


    3.人物形像生動,情節張弛有度,讀來令人忍俊不止,又驚心動魄、沉思再三。


    4.書中附十餘幅精修古圖及安史之亂形勢圖,再現盛唐的繁華與巨變之慘烈;書末附《安史之亂大事記》,歷史脈絡清晰可循。


    5.精致內外雙封設計,印金工藝,護眼純質紙,收藏級印裝品質。

     
    內容簡介

    它不僅讓大唐盛世戛然而止,直接導致唐帝國的衰落與亂亡;還深刻影響後世數百年的政局與歷史,成為中國歷史的分水嶺。


    本書是知名歷史學者袁燦興圍繞這一巨變全新創作的非虛構歷史作品。該書基於大量歷史史料,以文學筆法展現安史之亂全過程,再現盛唐的繁華及崩裂,生動刻畫出這一巨變中的一繫列大人物與狠角色,故事情節張弛有度,讀來令人忍俊不止,又驚心動魄、沉思再三。

    作者簡介

    袁燦興,江蘇靖江人,歷史學博士、副教授,知名歷史學者,中央電視臺“法律講堂”主講嘉賓,先後出版《軍機處二百年》《大清內務府》《明人的率性生活》《湘軍征戰史》《晚清裱糊史》《北洋戰史》等暢銷作品。

    目錄
    第yi章生在長安太平時
    長安鬥雞大賽 3
    險惡的朝堂 7
    李林甫的心事 12
    安祿山之宴 17
    大唐洗兒會 21
    楊國忠的富貴夢 26
    青門酒局 30
    贅婿的煩惱 36
    第二章神仙眷侶同為樂
    老神仙的奇方 45
    酷吏吉溫 50
    楊玉環的醋意 54
    長生殿的誓言 58

    第yi章生在長安太平時


    長安鬥雞大賽 3


    險惡的朝堂 7


    李林甫的心事 12


    安祿山之宴 17


    大唐洗兒會 21


    楊國忠的富貴夢 26


    青門酒局 30


    贅婿的煩惱 36


    第二章神仙眷侶同為樂


    老神仙的奇方 45


    酷吏吉溫 50


    楊玉環的醋意 54


    長生殿的誓言 58


    怛羅斯之敗 62


    安祿山的遠征 67


    草原上的雄鷹 74


    京城惡少 78


    一手遮天 83


    皇帝的許諾 90


    李林甫之死 96


    天門街賭局 100


    反目成仇 104


    酒肆風波 108


    構陷李林甫 112


    楊氏當國 118


    第三章漁陽鼙鼓動地來


    風聲滿長安 125


    安祿山入朝 128


    勤政樓獻俘 134


    安祿山的走狗 139


    叛跡已彰 144


    杜甫的背影 149


    杖殺家僕事件 154


    安祿山的反擊 158


    後的試探 164


    大亂突臨:安祿山起兵 169


    第四章四海煙塵老臣死


    致命的自負 179


    腰斬安慶宗 185


    血洗陳留 190


    洛陽失陷 195


    親征鬧劇 200


    高仙芝之死 204


    臨危受命 210


    顏杲卿的氣概 215


    陛下英明! 220


    第五章楊妃香消馬嵬坡


    常山大捷 227


    嘉山之戰 232


    潼關大潰敗 251


    玄宗的背影 269


    馬嵬驛之變 274


    北上:太子的抉擇 293


    長安亂 298


    陳陶大敗 304


    第六章突報官軍收兩京


    叛軍的裂痕 313


    皇室相殘 318


    安祿山之死 323


    清渠之敗 328


    決戰香積寺 333


    收復長安 340


    直取洛陽 345


    一路向北 350


    忠臣與叛臣 355


    史思明“求降” 361


    第七章胡塵飛揚薊北門


    史思明的反心 371


    邺城之圍 376


    河陽保衛戰 382


    李輔國的張狂 388


    烽火揚州路 393


    北邙山之戰 398


    史思明之死 403


    幽州修羅場 408


    第八章舊業已隨征戰盡


    二聖歸道山 417


    史朝義敗亡 422


    “糊塗”的郭子儀 427


    田承嗣的野心 432


    長安的暮色 436


     


    安史之亂大事記 441


    後 記 446

    前言
    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總有一些事件、一些人物,因其當時當日曲折離奇,而為後世所思所憶,津津樂道,傳誦不休。其中,受歡迎的如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迄今猶不斷出現在各種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之中。其實,圍繞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在唐代便有諸多作品,有名者當為白居易的《長恨歌》。帝王將相、纔子佳人的故事在李隆基與楊貴妃身上得到完美體現,以故千古傳頌不衰,且走出國門,在東瀛也廣受歡迎。
    與此故事密切相關的便是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事件之一:安史之亂。它的發生乃是各種因素合力造成的。
    李隆基時期,為了應對邊疆戰事,特意設置了九節度使,其中平盧、範陽、河東三節度使皆歸於安祿山之手。天下格局,李林甫遙領朔方,河西為安思順,隴右為哥舒翰,安西為高仙芝,劍南則為鮮於仲通。安祿山實力為強大,且靠近關中與中原,一時有雄踞一方之勢。安祿山手握三鎮精兵,李隆基對他信任至極,其原因也頗為復雜。

    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總有一些事件、一些人物,因其當時當日曲折離奇,而為後世所思所憶,津津樂道,傳誦不休。其中,受歡迎的如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迄今猶不斷出現在各種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之中。其實,圍繞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在唐代便有諸多作品,有名者當為白居易的《長恨歌》。帝王將相、纔子佳人的故事在李隆基與楊貴妃身上得到完美體現,以故千古傳頌不衰,且走出國門,在東瀛也廣受歡迎。


    與此故事密切相關的便是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事件之一:安史之亂。它的發生乃是各種因素合力造成的。


    李隆基時期,為了應對邊疆戰事,特意設置了九節度使,其中平盧、範陽、河東三節度使皆歸於安祿山之手。天下格局,李林甫遙領朔方,河西為安思順,隴右為哥舒翰,安西為高仙芝,劍南則為鮮於仲通。安祿山實力為強大,且靠近關中與中原,一時有雄踞一方之勢。安祿山手握三鎮精兵,李隆基對他信任至極,其原因也頗為復雜。


    後人常雲,唐代的文明是開放的文明,這種開放乃是中原文明對遊牧文明(胡文化)的開放。唐代的文明正是在魏晉以降漢胡文化融合的基礎上而獲得蓬勃生機的。安祿山是遊牧文明的代表人物,大唐對其敞開大門,熱烈歡迎,李隆基親昵地稱他為“胡兒”。憑借著大唐盛世的光輝,李隆基自信坦蕩地對待這個胡兒,對其毫無防備,不斷加以撥擢。當然,李隆基寵信安祿山,不單單是看重他所謂的忠心和單純,更重要的是,他想借助安祿山的胡人背景與軍事實力穩固東北邊疆,同時牽制西北各鎮的軍事力量。陳寅恪曾經分析,年間,河朔地區已經胡化,居住於這一區域的是東北及西北的諸胡種。面對異質文明體,唐代中央政府想要加以羈縻統治,必須有一實力與權術兼具之人纔能對其加以控制,此時,“拓羯與突厥合種之安祿山者,實為適應當時環境之上選”。唐玄宗將東北諸鎮付之安祿山,雖另有他故,而安祿山的出身背景及其實力、權術兼具的特征,乃是主因。


    就安祿山而言,他對大唐和李隆基是頗有感情的。他曾使出全力搜羅異域奇珍討好皇帝,甚至拜楊貴妃為“阿娘”。他也曾不斷出兵塞外,想要立下軍功博取皇帝歡顏。君臣二人相交歡愉,祿山之寵,益固不搖。可終安祿山還是反了,他為什麼要謀反?


    不同種族、文化的衝突並不是安祿山謀反的根本原因,在安祿山反叛之後,仍有大量胡人效忠唐廷,如哥舒翰、僕固懷恩;此時,也有相當數量的漢人效忠安祿山,如嚴莊、高尚、田承嗣。安祿山的部屬主要來自靺鞨、匈奴、契丹、奚等各部,當然漢人也被大用。他們經由安祿山提撥任用而獲得高位,早已與安祿山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形成利益集團,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他之謀反,是權力與野心迸發的結果。隨著利益集團的壯大,安祿山的權力與野心也在逐漸膨脹,哪怕他不想造反,他身邊的一群謀士良將已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爭雄天下。在當時的情勢下,安祿山內部希望他反叛,唐廷內部如楊國忠等人也希望他造反。在楊國忠看來,皇帝的恩寵隻能集於他楊氏一門,如何能分給胡兒呢?每次安祿山入京,所獲寵幸和賞賜都讓他妒心大發。楊國忠不過中人之資,能居高位是因為皇帝寵愛楊貴妃,連帶著讓楊家富貴起來。楊國忠為得皇帝專寵曾使盡手段,他希望安祿山造反,然後再以雷霆手段加以鏟除。不想安祿山一反,卻發現自己原來是頭猛虎,而大唐正如待宰的羔羊,於是不斷進逼,迫使李隆基棄長安而逃命,終釀成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驚天巨變。


    安祿山發動兵變之後,將遊牧民族的戰鬥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批虎狼之將帶領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城略地。對安祿山而言,戰爭就是單純的戰爭,沒有太多政治鬥爭的羈絆。而此時唐廷內部卻陷入權力惡鬥之中,是故初期節節敗退。至放棄長安、逃至馬嵬驛時,唐廷內部的權力衝突再也無法掩蓋。太子一派聯合宮中宦官發動兵變,誅殺楊國忠,逼死楊貴妃。此後太子李亨率部出奔靈武,登基稱帝。也正是在靈武,李亨脫離太上皇李隆基後,重新打造了戰爭機器,減少了政治鬥爭對戰爭的牽絆,使唐軍開始不斷收復失地。而安祿山集團則犯下大錯,在控制兩京之後,他們並無繫統的政治建設,而單純依靠戰爭機器、徒恃武力並不能取得全面勝利,此後形勢逆轉,安祿山、史思明集團在戰場上節節敗退。


    安史之亂是一場殘酷血腥的戰爭。在經歷漫長的戰事之後,安史之亂在名義上告終,但其全面深刻地改變了大唐的政治、軍事、地緣格局。從政治上而言,皇權開始弱化,宦官權力、地位上升,乃至可操控朝政、廢立皇帝。如代宗李豫由宦官擁立登基,順宗李誦被宦官逼迫退位,憲宗李純被宦官所殺,穆宗李恆由宦官擁立登基,宦官為患劇烈,史上罕見。從軍事上而言,戰亂之後,各地軍閥割據,河朔諸鎮擁兵自重,彼此廝殺爭雄。軍閥田承嗣絲毫不把唐廷放在眼裡,乃至敢為安祿山、史思明立祠祭祀。從地緣格局上而言,由於內戰牽涉,唐廷放棄了安西等地,在戰略上處於收縮狀態,廣闊的中亞地區此後與儒家文明絕緣,其影響直至今日。


    安史之亂深刻地影響了後世中國的走向。錢穆認為:“唐中葉以前,中國經濟文化之支撐點,偏倚在北方(黃河流域)。唐中葉以後,中國經濟文化的支撐點,偏倚在南方(長江流域)。這一個大轉變,以安史之亂為關捩。”長期戰亂導致北方生產力大受破壞,大批北方民眾四處流徙。而由於許遠、張巡死守睢陽,使安祿山一直未能南下,南方得以保全,生產力未受破壞。未被戰火燃及的南方成為北方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為南方帶來了大量寶貴的勞動力,也將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入南方,使江南的經濟日益發達,並終凌駕於北方之上。隨著南方經濟的不斷發展,南方與北方的差異越來越大,終通過中央王朝的調控和運河資源的調配,以及儒家思想的同化纔融合在一起。不獨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安史之亂還導致了長安、洛陽的衰落,中原王朝的政治重心也開始轉移,五代之中隻有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後的各個王朝均不再定都於長安、洛陽。


    安史之亂中湧現出無數精彩的人物,諸如李隆基、楊貴妃、楊國忠、李林甫、哥舒翰、安祿山、史思明、高力士、李白、杜甫、郭子儀、李嗣業、高仙芝、賈季鄰等等。他們的故事是何其精彩,他們的影響又是何其深遠。當日唐人就曾歌頌:“北庭送壯士,貔虎數尤多。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妖氛擁帥待雕戈。莫守邺城下,斬鯨遼海波。”安史之亂後,圍繞著這一巨變曾演繹出無數精彩的故事。在今日,若能以紀實的手法,以生動的筆調,揭開歷史的迷霧,展現大唐帝國的巨變與紛爭,揭示這一變亂中人物的心理和命運,想必也將是十分精彩的。這也是我在本書之中想努力展示給讀者朋友們的。

    媒體評論

    翻讀同鄉友人袁燦興博士所著歷史小說《大唐之變》,隻有佩服。袁博士日常頗有魏晉之風,研習歷史卻正襟危坐。而《大唐之變》以正史為基,佐以稗官野史,以小說形式敘說歷史巨變,可讀性強,亦寓教於小說。舊說六經皆史,小說又何嘗不是歷史的另一種表達?


    ——資深媒體人  朱學東


    在實際史實與歷史記錄間,一字之差亦有天壤之別,故太史公著《史記》,文史兼具,雄深雅健。袁燦興博士的《大唐之變》,大膽予以文學假設,小心付諸史學求證,深得太史公遺風。


    ——湖州老費


    袁燦興博士由歷史而入文學,由現代而入古代,由明清而入唐宋,一發而不可收矣。其大作《大唐之變》,也歷史,也文學,歷史是皮,文學是骨,開創了一個歷史小說流派,其文也秀,其筆也趣,其識也妙。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周明初

    在線試讀
    險惡的朝堂

    鬥雞賽上,太子李亨滿臉笑容,不時隨著內宦們一起助威吶喊。他是李隆基第三子,素以忠厚聞名。之前李隆基所立太子李瑛被廢殺,他末年被立為太子。冊封當日,他就主動請求,將服色、待遇、稱謂之類,全部降一等。被立為太子至今已有近十年,他時刻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逾越。
    鬥雞賽後,李亨隨侍父皇李隆基共用御膳。平日裡太子府中費用有限,日常飲食也不過平民之家的水平。今日御膳豐盛,自然要大快朵頤一番。午膳後,李亨又隨侍在側,大氣也不敢出,聽著父皇與群臣處理朝政。到了黃昏時分,李亨纔回到皇城之東與掖庭宮相對的東宮別院。氣派的東宮平日被用來接見群臣、舉辦宴會、商議國政,但李亨不住東宮,而住東宮別院。
    太子原本權勢極大,統領東宮官署、左右衛率府,掌管北衙禁軍等。可李亨當了太子,卻是苦不堪言。他這個弱勢太子地位並不穩固,隨時面臨被廢的威脅。右相李林甫初始就反對立李亨為太子,主張擁立壽王李瑁,至李亨被立後,仍然對其不斷加以打擊,試圖廢掉他。楊國忠此時緊抱李林甫大腿,也跟著一起對付太子。
    為了打擊太子李亨,李林甫操控了數起牢獄,將太子的親信及妻子的親戚下獄。太子李亨幾次面臨危險,不得不與太子妃離婚纔得以脫身。僥幸老臣張九齡、內宦高力士等從中出力,給了他一些幫助,纔抵制了李林甫、楊國忠的攻擊。
    天寶十載,太子李亨四十歲,可他已是滿頭白發,未老先衰,人也已開始發福。面對皇帝、貴妃、右相等人的時候,他總在忠厚的神情中帶著恭維的笑容。在長期的壓抑環境下,他面色焦黑,眼中缺乏神采,生氣時鼻子總是有些歪。他貪上了美酒,在美酒之中緩解壓力。他也喜歡女色,可東宮之中並無什麼美女。前些年高力士知道東宮的情況,與皇帝說了。李隆基動了惻隱之心,特意讓高力士給他挑了三名嬌艷無比的美女。這美女雖好,可他總是有些戰戰兢兢,不知道父皇賞賜美女給他是什麼意思,哪敢享用。於是他推卻再三,後高力士不得不將這三名美女轉賜給了右相李林甫。

    險惡的朝堂


     


    鬥雞賽上,太子李亨滿臉笑容,不時隨著內宦們一起助威吶喊。他是李隆基第三子,素以忠厚聞名。之前李隆基所立太子李瑛被廢殺,他末年被立為太子。冊封當日,他就主動請求,將服色、待遇、稱謂之類,全部降一等。被立為太子至今已有近十年,他時刻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逾越。


    鬥雞賽後,李亨隨侍父皇李隆基共用御膳。平日裡太子府中費用有限,日常飲食也不過平民之家的水平。今日御膳豐盛,自然要大快朵頤一番。午膳後,李亨又隨侍在側,大氣也不敢出,聽著父皇與群臣處理朝政。到了黃昏時分,李亨纔回到皇城之東與掖庭宮相對的東宮別院。氣派的東宮平日被用來接見群臣、舉辦宴會、商議國政,但李亨不住東宮,而住東宮別院。


    太子原本權勢極大,統領東宮官署、左右衛率府,掌管北衙禁軍等。可李亨當了太子,卻是苦不堪言。他這個弱勢太子地位並不穩固,隨時面臨被廢的威脅。右相李林甫初始就反對立李亨為太子,主張擁立壽王李瑁,至李亨被立後,仍然對其不斷加以打擊,試圖廢掉他。楊國忠此時緊抱李林甫大腿,也跟著一起對付太子。


    為了打擊太子李亨,李林甫操控了數起牢獄,將太子的親信及妻子的親戚下獄。太子李亨幾次面臨危險,不得不與太子妃離婚纔得以脫身。僥幸老臣張九齡、內宦高力士等從中出力,給了他一些幫助,纔抵制了李林甫、楊國忠的攻擊。


    天寶十載,太子李亨四十歲,可他已是滿頭白發,未老先衰,人也已開始發福。面對皇帝、貴妃、右相等人的時候,他總在忠厚的神情中帶著恭維的笑容。在長期的壓抑環境下,他面色焦黑,眼中缺乏神采,生氣時鼻子總是有些歪。他貪上了美酒,在美酒之中緩解壓力。他也喜歡女色,可東宮之中並無什麼美女。前些年高力士知道東宮的情況,與皇帝說了。李隆基動了惻隱之心,特意讓高力士給他挑了三名嬌艷無比的美女。這美女雖好,可他總是有些戰戰兢兢,不知道父皇賞賜美女給他是什麼意思,哪敢享用。於是他推卻再三,後高力士不得不將這三名美女轉賜給了右相李林甫。


    回到東宮別院,院內一片冷清,忙碌了一日,逢迎了一日,李亨極為疲憊。此時有兩名侍女上來,幫他解下煩瑣沉重的朝服,先是替他解下遠遊冠、金博山,再除下簪,脫下纖紗袍、紅裳,換上簡單的白裙、短上衣、烏皮鞋,他頓覺渾身舒服。李亨躺在圈椅之上,兩足垂下,疲憊感稍退。閉目仔細想了這一日的表現,李亨睜開眼,問在一邊逍遙座上的侍講李泌:“今日我可曾有失態之處?我看陛下心情甚好哩。”當今太子弱勢,身邊的侍講也是不得志的文人,這李泌乃是李亨的幾名心腹之一。李泌思索片刻後,抬頭道:“太子今日食羊臂臑,有些過多了。酴醿酒也飲得多了些。”李泌七歲能文,素有“神童”之稱,隻是與李林甫不和,在官場上被打壓多年,到太子身邊做了個侍講。


    李亨咂了咂嘴,舌頭舔了舔唇邊,呵呵笑道:“這嘴上還有些油哩。平日裡我這裡沒甚好喫的,這羊臂臑肥美,酴醿酒酣甜,一時忍不住,就多喫了些。今日喜慶,陛下不會介意的。”李泌拍腿道:“你隻顧著拿刀分羊肉,可曾聽得哥奴怎麼說?”哥奴,乃是右相李林甫的小字。


    李亨問道:“他說了什麼?”李泌道:“哥奴說,願天下之人皆如今日殿中之人一般,能豐衣足食。此言險極。”


    李亨奇道:“這話如何險了?”李泌嘆道:“殿下當時拿刀分食羊臂臑,食罷之後,你可曾記得你做了什麼?”李亨回憶了下中午的美味,打了個飽嗝:“將羊肉喫光了啊。”李泌不由得氣道:“你拿了刀分羊臂臑,刀割肉後,沾了剩肉。此時哥奴說了這句話,陛下卻是聽進去了,盯著你看哩。”


    李亨頓時心中一緊,仔細思索再三,纔拍著胸口道:“好險,好險。我將羊肉割了,取了張餅,將刀上的肉抹了,將餅喫光了。若不將刀上剩肉喫了,有哥奴那句話,我豈不是個不愛惜食物浪費之人?”


    “正是,正是。當時我心中甚急,看著殿下用餅拭去剩肉,再將餅喫了,纔放下心來。”李泌又問道:“殿下今日怎的如此巧妙,讓那哥奴也很是無奈?”


    李亨撫了撫腹,笑道:“我那是多日不曾喫得好食物,飲得美酒了,腹中饑著,自然如此行為哩。”李泌用掌拍額道:“好險,好險,聖上看你喫完了,後來倒是說了一句,福當如是愛惜。這是提醒殿下,要安心本分,不要有是非之心。”


    李亨苦笑道:“這朝中如此險惡,哥奴、雜胡、唾壺,哪個我都招惹不得,怎敢有不安分之心?”


    李泌滿臉好奇:“哥奴是右相李林甫,雜胡是安祿山,這唾壺卻是誰?我怎的不知?”


    李亨笑道:“唾壺是楊國忠了。這裡頭卻有個故事哩,說是哥奴某日要吐痰,身邊卻無唾壺,一口老痰含在喉頭,進退不得。你猜這楊國忠,卻如何做了?”


    李泌道:“我哪裡能知曉他?”


    李亨嘴角一斜,滿臉鄙視道:“他將嘴巴張開,用手指了指,讓哥奴吐他嘴裡,這不是唾壺嗎?他那時剛剛入朝,沒人關照,自甘為唾壺。現在唾壺極得勢,我看哥奴早晚要和他鬥上一場。”


    李泌正色道:“朝堂復雜,殿下更得謹慎。太子的本分,不過是每日裡視膳問安,不宜議論朝內之事,更不可與大臣交往過密。陛下在位日久,一旦懷疑太子收買人心,則何以自解?”


    李亨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自當如此。”


    二人又說了些長安市面上的故事,不知不覺間已到了黃昏。李亨留下李泌,同用晚膳。晚膳備好,送了上來,李亨看了,都是些日常菜肴,葷腥也有,不過是些尋常魚肉。李亨知道府中供應不多,日常各種開銷又不能減少,正月裡待客確實寒酸了些,不由得面露尷尬之色。


    在一旁服侍的宦官李輔國察覺到太子的心意,趕緊道:“這過年時節,太子府開銷自然大些,過了正月,手頭就舒緩了。”李亨呵呵一笑道:“我中午羊臂臑喫得多了,菜寡淡些沒什麼,隻是苦了李先生了。”李泌一筷子夾起盤中的苜蓿,對李亨笑道:“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李亨笑道:“雖沒甚菜,酒卻是存了些,有鄭州出的酒,口味頗佳,李中人且去取上一壇來,我陪先生飲上幾杯。”李輔國去抱了壇酒過來,將封泥拍了,找了個銅壺盛好,放在熱水裡溫了。此時東宮內侍衛拿來了一籠餅餤,剛剛蒸好,熱氣騰騰。


    李亨用鼻子嗅了嗅,喉頭動了一下:“這是羊肉餅餤,熱騰騰正好喫,我一次能喫五個哩。李先生、李中人,一起取了喫。”不一會,酒熱得燙了,李輔國取了三個銀杯滿上,三人就著餅餤開始暢飲起來。李亨喝得痛快了,不由長嘆:“奈何若奈何,且飲一杯酒。鬢角今已白,功業未曾就。”


    李泌勸道:“陛下且忍耐,必有龍騰之時。”李輔國雖是宦官,卻有些豪勇之氣,在李亨面前不是單純的卑躬屈膝,也敢直言進諫,聞言大笑道:“現在受些氣算得了什麼,早晚這江山還得殿下來坐。”


    三人夜飲,均喝得大醉。李輔國帶著醉意,問道:“殿下今日去哪裡過夜?”李亨想起嫵媚的張良娣每每讓自己舒暢無比,當即道:“就到張良娣那裡過夜。”


    李泌打了個飽嗝,哈哈一笑:“就不打攪殿下了,春宵一刻值千金,祝殿下再誕個小公主出來。”李亨笑道:“為何不是王子?”李泌含糊道:“殿下已有嫡長子,多幾個公主,自然更好。&rdqu十四年(726),李亨與吳妃生下嫡長子李俶,三年之後,吳妃即去世。李泌此時話中另有所指,隻是李亨已醉,卻未曾聽出。


    李泌出了房,走到外面,天色微寒,長安夜空之中,半輪明月高掛蒼穹,他哈哈一笑,一路行到書房中,借著酒意,在牆上揮毫潑墨:“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當夜張良娣已經入睡,迷迷糊糊之中,卻被李亨摸上床來,兩人一番巫山雲雨。次日起來,張良娣摸著左肋,皺眉道:“昨夜夢裡,我夢到有神持劍從左肋刺入,卻不知何來此夢。”李亨咧嘴一笑道:“昨夜可不是神仙持劍刺入,乃是我挺杵直入,送你一場快活哩。”張良娣卻是含羞,一頭鑽入李亨懷中,弄得李亨又是春心大動。


    過了兩日,李亨在東宮看書時,突然有小黃門過來,拿出一封信道:“陛下有封信給殿下。”李亨接過信,展開一讀,信紙上隻有二十個字:“啄木觜距長,鳳凰毛羽短。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李亨讀了,回味再三,不知父皇何意,遂將信給了李泌。


    李泌看了,拍額叫道:“想來是前幾日酒醺,在書房題了那首歪詩,肯定是被人傳入宮中去了。陛下的意思,是不想看到我在殿下身邊。請殿下安心,我這幾日稱病辭歸,當不致牽累殿下。日後殿下還得更加謹慎,靜待機會。”


    李亨知道自己現在處境艱難,無法回護李泌,也不再挽留。不幾日,李泌稱體虛,告病返回原籍,休養身體。臨行之前,李泌對前來送行的李亨道:“日後遇到大事,若殿下猶豫不決,可找張良娣商量,我觀她個性果決,可當大任。不過殿下已有嫡長子,張良娣頗有心機,日後殿下當謹慎處置。”李亨連連點頭稱是,一番客套之後,李泌告辭遠去。


     


     


    潼關大潰敗



     


    六月初一日是楊玉環的生日。往日此時,宮中格外熱鬧,長生殿起舞作樂,金石並奏,簫管間響,行酒令,玩雙陸。長安城百戲雜陳,山車旱船、尋撞走索、丸劍角羝、雞馬鬥戲,熱鬧無比。席上盛陳各種珍饌,更有楊玉環愛的荔枝。酒酣之時,李隆基也隨樂起舞。楊玉環則到後出場,舞姿蕩漾,占據所有光環,更博得天子無限恩寵。


    今年的六月初一日,李隆基還是在長生殿舉辦宴席,請了朝中的重臣與宴,既算是籠絡、激勵,也算是共度時艱。宴席上有歌吹,有美酒,可歌吹入耳,卻未讓人歡愉;美酒入喉,也沒了那麼甜美。自從安祿山謀反之後,天下震動,朝貢多被斷絕。往日荔枝主要是南海與巴蜀進貢,今年南海的荔枝中斷,巴蜀還是有荔枝進貢來長安。可往日甜美的荔枝,此年喫起來卻有難言的苦澀。就連愛荔枝的楊玉環,今年也不大喫了,多賞給了宮女與小黃門。


    楊國忠強顏歡笑,頻頻舉杯,心中卻在大罵安祿山。這雜胡反了,本以為可以迅速平定,將他擒到京師受死,不想大半年打下來,卻絲毫沒有進展。又想起潼關前線的哥舒翰,楊國忠心中更是苦悶。自從哥舒翰坐鎮潼關之後,咄咄逼人,讓人心驚,楊國忠的依賴,就是掌握兵馬的心腹杜乾運。


    酒肉香味飄蕩,楊國忠抬眼看了一旁正在低頭狂喫的太子李亨,心中不無憤恨。楊玉環無後,李隆基雖然身體康健,可到底上了年紀,若是有個什麼閃失,李亨掌權,楊家的一場富貴就要到頭了。正胡思亂想之間,卻見高力士慌慌張張跑了進來,靠近李隆基耳語了幾句。李隆基手中拿著的金杯頓時懸在半空,殿內正在飲酒喫肉的人也停了下來。李亨沒留意到氣氛變化,還在埋頭狂喫,坐在他旁邊的左相韋見素偷偷扯了一下他的衣襟。李亨抬頭一看,覺察到氣氛沉悶,趕緊停嘴,將含著的一口肉費力地咽下。


    見李隆基臉色鐵青,楊玉環知道有大事發生,趕緊起身,由宮女們簇擁著返回後宮。氣氛沉悶了良久,李隆基一言不發,將金杯放在桌上,也起身返回後宮。楊國忠趕緊起來,走到高力士身邊低聲問:“高將軍,發生何事了?”高力士一跺腳,恨恨道:“哥舒翰今日早上將杜乾運處死了。”說罷轉身,尾隨李隆基往後宮去了。


    楊國忠渾身一顫,眼前一陣金星閃過,杜乾運乃是他心腹之人,特意讓他練兵,以應對手握大軍的哥舒翰。自從李隆基將杜乾運及其所練兵馬交給哥舒翰之後,在楊國忠的操作之下,杜乾運及其所部還是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未完全遵從哥舒翰命令。不想哥舒翰如此大膽,直接將杜乾運擒殺,楊國忠越想越害怕,兩腿發軟,捂住胸口,在幾名家僕地攙扶下,走出興慶宮,上車返回宣陽坊。


    回到宅中,已至薄暮,楊國忠被幾名家僕攙扶著到榻上躺下,口中呻吟道:“取洿林酒來。”須臾工夫,一名美艷婢女端來隻盛著美酒的玉杯,楊國忠飲了一口,有氣無力地吩咐道:“洿林酒滑色淺,乃是上品,飲此酒定要取些冰來。”馬上就有家僕去地窖中鑿取冰塊送了過來。楊國忠連飲了兩杯酒,臉色紅潤,心情纔松弛下來,讓家僕趕緊去將兒子楊暄找來。


    楊暄此時正在外玩耍,突有家僕尋來,說家主身體不適,於是急忙快馬趕回。楊國忠看著滿頭汗珠猶春風滿面的兒子,苦笑道:“雜胡未平,哥舒這賊子也急著要向我楊家下手了。我楊家死期不遠了。”楊暄奇道:“哥舒也反了?怎的從潼關到長安一路火炬都如平常?”每到夜間,從潼關至長安之間各驛站均會點燃火炬,火炬如常,則表示一切太平。


    楊國忠道:“哥舒擅殺大將杜乾運,豈不是反了?”楊暄道:“若隻是殺了杜乾運,倒不是反了,哥舒手握重兵,坐鎮潼關,內外皆有他的仇敵。他殺杜乾運,乃是告誡阿爹不要給他添麻煩。”楊國忠臉色鐵青道:“前日殺安思順,今日殺杜乾運,不知明日哥舒翰要殺何人?”楊暄道:“明日?明日逼他去殺安祿山就是了。他一直躲在潼關不肯出戰,阿爹可逼他出關與安祿山血戰。不管誰勝,都是去除一害。”


    楊國忠聞言很是寬慰,贊道:“吾兒所言極是,隻是明日得說動陛下。”楊暄將其父手中的玉杯搶過,一口飲盡杯中酒,這纔道:“阿爹你說過,潼關之外,逆胡所部不過四千老弱,你將軍情說與陛下聽,陛下自然會逼他出戰。”楊國忠滿心歡喜,拍榻贊道:“吾兒果然是大器。如你所言,明日我去向陛下進言。”


    第二日一早,楊國忠即去了興慶宮,在李隆基耳邊吹風,之後連續多批中使乘了快馬從宮內衝出,直奔潼關而去。潼關至長安,快馬一日可到。當夜哥舒翰在軍帳之中,正斜躺在榻上淺嘗著蘇合香酒。他很貪杯,可身體不適,不能多飲。在長安的曹莫遮不知從何處探知,飲蘇合香酒對哥舒翰的病情有幫助,就弄了好些送到潼關讓他喝著。哥舒翰在榻上想起少年時認識的裴六娘,音容儀範,世所未有,可惜去世得早。過了三十餘年,不知怎的,卻喜歡上了這沒姿色的曹莫遮,還聽由她使喚,想起來不由得暗笑。


    帳外突然有人通報,有中使來宣旨。哥舒翰急忙起身,讓軍士將中使帶入帳中。這名中使剛剛宣讀了旨意,走馬燈一般,連著又有三批中使趕來。四批中使傳來的旨意無一例外,都是命哥舒翰立刻出潼關,與安祿山大軍交戰。哥舒翰知道,這必然是楊國忠搞的鬼,心中不由暗恨。他當即寫了一道奏疏由中使連夜帶回長安,奏陳潼關一線的戰況,力陳不可出關正面作戰,而應據關固守。


    六月初三日,興慶宮內,高力士將哥舒翰所呈奏疏展開,朗聲念道:“祿山久習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且賊遠來,利在速戰。潼關天險,西連京師,糧運既易,形勢又得,官軍據險以扼之,以待援軍之集,賊糧之匱,不戰而可困敵。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而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征兵,尚多未集,請且待之。”


    楊國忠冷聲道:“賊將崔乾祐在陝郡,兵不滿四千,皆是羸弱之徒。哥舒翰有膽殺大將,卻無心去殺賊嗎?”左相韋見素聞言變色道:“陛下,萬萬不可出關野戰。郭子儀、李光弼已從常山報捷,將引兵北取範陽,一旦將其巢穴攻陷,眾賊黨憂慮妻子,聞訊必將潰敗。二將又請潼關大軍務必固守以拒敵,不可輕易出關。”


    楊國忠怒道:“逆賊此時無備,哥舒翰畏戰逗留,貽誤戰機。宜早日剿滅逆賊,聯絡交通,四海來貢,再開盛世。若是拖延下去,曠日持久,民生凋敝,如何是好?”李隆基點頭贊同道:“右相所言甚是。祿山小丑如何能擋我大軍?傳令哥舒翰,務必出兵潼關,剿滅逆賊。”當日,長安至潼關的官道上多批中使一路狂奔,項背相望。


    六月初四日,長安前來的中使接踵而至,傳達李隆基旨意,催哥舒翰出潼關會戰。哥舒翰因身體不適,在潼關不大問事,多交由屬下自行處理,不過他還是做了一件大事,在六月初一日殺掉杜乾運。為將之人怕牽絆,有楊國忠的心腹在身邊,哥舒翰難以安心,故不得不將之除掉。眼下局勢微妙,朝廷須遷就著他,之前他要挾朝廷殺掉安思順,現在擅殺杜乾運,朝廷捏著鼻子認了,還要好言好語安撫他。


    可他到底還是大唐的將領,還要遵守皇命,李隆基連續遣了中使,嚴旨命他速出潼關與安祿山大軍交戰。如果不從,他的選擇,隻能是被處死,或是干脆反了。他不想死,也不想反,隻好遵命。為了讓他出兵,李隆基很貼心地運來了大量物資供他賞賜將士,振起軍心。


    在中使接連不斷的催促下,當日哥舒翰無奈決定,麾下所有大軍,約二十萬人即刻出潼關。出兵之前,將士無不期待,既期盼能見到哥舒翰的英姿,也期待著出兵之前的賞賜。哥舒翰在當日所乘之馬號為“赤將軍”,所用之槍為半截槍,乃是軍中傳奇。不想今日,將士們既沒看到赤將軍,也未看到哥舒翰,而是由王思禮、龐忠等將領各自率兵出關。至於期盼的賞賜,也有消息傳來,陛下的賞賜已到,待此戰歸來,自有分賞。


    隨軍的御史中丞兼行軍司馬田良丘此時很是為難。大軍出征,作為主帥,自然要出來鼓舞士氣,不想大軍集合之後,哥舒翰卻在軍帳之中大哭,良久不肯出來。田良丘雖是文官,也知臨戰之前主將大哭乃是兇兆,當即囑咐將軍帳周圍封鎖了,不讓外人聽到哭聲,自己則趕來安慰。


    軍帳中,往日威武萬分的哥舒翰躺在氈毯上慟哭,面目枯槁、須發皆亂,毫無一軍主將的威勢。田良丘上去和聲問道:“今日大軍出征,將軍為何慟哭?”哥舒翰捶地大哭道:“旁人不知,我卻知曉,這軍中士卒多半是長安浪子遊俠,募集至今,未歷戰陣,操練不精,如何能出關浪戰?此番出潼關,黃河岸邊平添幾多枯骨,多少閨中人要咒罵於我。”


    田良丘張口道:“這是陛下旨意,如何會罵你?”話一出口,知道說錯了,田良丘立刻改口道:“我軍之中,雖大半是新募之人,可乃王師,征伐誅討來自王命,故為義戰。將軍受天子之命討賊,上達天子,得天地之正氣,將軍猛銳如虎,軍士強盛無敵,凡戰必勝。”


    聽著田良丘絮絮叨叨說個不停,哥舒翰頓時頭大,停了哭泣,搖晃著站了起來,拿起軍帳中的一杯美酒一口灌入,口中念道:“大動之地,我安其中。高景無氛,靈鶴在空。出生死阨,隨物有終。”田良丘趕緊恭維道:“將軍英氣凜凜,懾人心魂,若雷動地軸搖,似風行海水立,當大殲群丑,俾無遺類,廣收百姓,撫而安之。”


    哥舒翰看他開始掉書袋,頓覺頭痛,趕緊出了軍帳,帳外已備好赤將軍馬和無敵半截槍。哥舒翰披了皮甲,在一名士兵的攙扶下,翻身上了馬,接過他的招牌半截槍,頓時威風凜凜,頗有不可戰勝之勢,領了大軍,出關東去。


     


     



    六月初七日,靈寶西原(距今河南靈寶五十裡),人馬如龍,奔騰不絕,大批軍隊開至西原。西原綿延不絕,背山面河,乃黃河沿線黃土臺塬之一。千萬年的自然之力使黃河兩岸形成了綿延的階梯形臺面,由黃土覆蓋後成為黃土臺塬。一層層的臺面從處逐漸下降,直至黃河岸邊。


    西原是一條狹長的黃土臺塬,起自南山(今靈寶小秦嶺),由西南伸向東北,一直延伸到黃河邊。西原頂上平緩開闊,溝壑縱橫,林森樹密,因廣種桃樹,故又稱為“桃林塞”;向北則一直延伸,直入黃河,形成斷崖,因水浪侵蝕,斷崖崖土崩塌,形成梯形斜坡,此處的官道,乃是潼關至洛陽的重要通道。


    田乾真騎在馬上不斷呵斥、催促全軍加速,向西原之上前進。他好殺之名在外,士卒們戰戰兢兢,唯恐招惹他不快,紛紛加快腳步,向著原上行去。山中的樹木和強烈的陽光把山道打扮得明亮、翠綠。一陣陣草木清香隨著輕風飄來。桃樹上已掛滿桃子,靠近山道的桃子被采摘一空,士卒們胡亂擦了兩下,就朝著嘴裡塞去。


    通往西原頂上的道路狹窄,亂糟糟到處都是人,盔甲與武器的踫撞聲不絕於耳,喧嘩一片。田乾真騎馬擠在人群中奮力向前,盤算著到西原頂上再整軍,此時身後來路上突然寂靜,他回頭一看,見士卒們紛紛讓到道路兩側不再喧嘩,更有不少士卒將塞入嘴裡的桃子偷偷吐出。隻見天空恰好有一片烏雲飄過,烏雲之下一匹戰馬緩緩行來,馬上之人身著黑色鐵甲,沉穩如山,顧盼之間自有威儀,來人乃是主將崔乾祐。


    看到此人,一向狂妄的田乾真也噤若寒蟬,汗毛根根豎起,趕緊將馬停住,在馬上抱拳道:“見過崔將軍。”崔乾祐看了田乾真一眼,冷冷道:“阿浩,你隨我去查探地勢。”田乾真趕緊打馬上前,尾隨崔乾祐向上走去。上了西原頂,臺面層層起伏,往下望去,可見黃河水卷起的白沫,也能聽見黃河的怒吼。遠遠眺去,隻見滾滾黃河似銀白大蛇橫臥於中原,滔滔東流水,千裡揚洪波。


    崔乾祐在馬上看著西原周邊的地勢,口中道:“斥候來報,哥舒翰大軍已出潼關,分三路進軍。右路大軍約十五萬人,沿黃河南岸行進。左路大軍約三萬人,從黃河北岸行軍。另有一萬餘人乘船從黃河而下,船上裝載糧秣輜重。”崔乾祐聲如鐵石,田乾真聞言失聲道:“哥舒翰全軍約二十萬人,這次他是全軍出動了。我軍總共不過一萬二千人,如何是其敵手?”


    崔乾祐絲毫不為所動,揚起馬鞭,指著西原之下的地勢道:“阿浩,你看這地勢似什麼?”田乾真俯首仔細看著地勢,纔回道:“南薄山,北阻河,如同一隻大漏鬥。”崔乾祐沉聲道:“我等所在正是漏口處。哥舒手中兵再多,行到這裡也無法展開。我以一萬人守西原,他就是百萬雄兵也過不去。”


    田乾真贊佩道:“將軍高妙,此處地勢,西向潼關,極為廣闊,可容納大軍行進;東向靈寶,窄險難行,且南有西原,北有黃河,大兵一旦進入則無法展開,隻能在西原死戰以求突破。”崔乾祐如鐵石一般的面孔上突然擠出笑容道:“哥舒大軍明日必然來戰,此戰勝負決於阿浩。”


    田乾真聞言一愣,卻聽崔乾祐道:“明日我領大軍於西原之上與哥舒大軍決戰。阿浩你統領兩千曳落河精騎從南山山下繞至哥舒軍側翼隱蔽。至戰局為膠著之時,你領精騎衝陣,務必要將哥舒大軍衝散。衝散之後,不要殺傷,從側翼全力驅逐,將其趕入大河。”田乾真聞言頓時熱血沸騰,當即下馬抱拳:“阿浩當不負將軍厚望,必將二十萬哥舒大軍送入黃河。”


    六月初八日早晨,黃河南北兩岸,哥舒大軍旌旗招展,浩浩蕩蕩。黃河之中,百餘大船滿載輜重順流而下。行進在南岸的哥舒大軍分前後兩軍。王思禮統領河西、隴右、朔方邊兵,共五萬,乃精銳,為前軍。龐忠領兵十萬,主要是京師飛騎、騎及新募兵,戰力一般,為後軍。哥舒翰自領一路軍馬,在北岸行軍。


    南岸的官道並不寬闊,左側是黃河,右側是西原,大軍無法展開。行進之中,遙遙可見西原臺塬的高處,安祿山大軍的旗幟在迎風招展,此時要想東進,隻有強攻。南岸出現的敵軍同樣也被行進在北岸的哥舒翰觀察到,他當即騎馬至黃河邊,上船觀察敵情。哥舒翰剛剛上了一艘船,發現田良丘尾隨而來,兩人一起上了船。出兵以來,田良丘不放心哥舒翰,一路上始終相隨,不斷給他打氣。


    船靠近南岸時,突然聽到岸上唐軍陣中傳來陣陣爆笑聲。哥舒翰與田良丘面面相覷,不知何事引人發笑。正好奇時,有一艘小舟劃近,跳上來一名報信的校尉,哥舒翰也不待校尉開口,就問道:“岸上為何大笑?”


    校尉咧嘴一笑,將原委說來。原來唐軍行軍至西原,崔乾祐領兵在西原之下列陣,所部兵馬不過數千人,為精銳的陌刀手則被布置在後。整個大陣,什什伍伍散如列星,或疏或密,或前或卻,毫無章法。唐軍前軍都是邊軍精銳,通曉戰陣,看到崔乾祐所領之兵既少,又老弱充斥,主將還不通兵法,於是紛紛狂笑,自以為勝券在握,更有士卒紛紛相慶,準備破敵之後會食,痛飲三日。


    田良丘聞言,絲毫不顧及身份,也在船上抱腹狂笑,直笑得眼淚滿眶纔道:“某在此先為哥舒將軍賀,今日立下不世之功。”哥舒翰聽校尉報告了軍情,心情也舒緩下來,考慮再三之後,對校尉道:“你回去告知王思禮,領前軍攻擊西原。再告知龐忠,後軍務必跟上,前軍若有失,要全軍突進援助。”


    田良丘笑道:“哥舒將軍過於謹慎了,這逆賊不過萬人,哪是我前軍對手?”哥舒翰笑了一笑,也不多語。校尉領兵當即上了小舟,返回南岸傳令去了。哥舒翰對田良丘道:“我等也回北岸尋一高地,將軍中大鼓全數擺出,擂鼓為前軍助威。”


    隆隆的鼓聲在北岸一處高地上響起,就連停在北岸的船隻也拿出了船上的大小鼓瘋狂擂動。鼓聲雷動,響徹黃河兩岸,驚起山中獸、河中魚。黃河南岸的唐軍聽到鼓聲之後,也一起高舉手中刀槍,爆發出綿延不絕的狂呼,呼聲似狂風,席卷一切;似海浪,可吞千城。


    南岸的歡呼聲得到了北岸的響應,北岸的唐軍放開嗓門,揮舞著手中的武器,盡情狂吼。南北兩岸,狂呼如潮,呼嘯天地,聽著海嘯一般的呼號,在北岸臨時搭起的望樓之上,田良丘竟然老淚縱橫,舉起拳頭仰天狂呼:“軍心可用,我軍必勝。”吼罷,摸出方絲帕拭去老淚。在無數的呼號之中,哥舒翰在望樓上一聲不吭,他捏住手中的半截槍,死死看著南岸,浩大的攻勢即將開始。


    西原之下,唐軍前軍精銳甲士列成一條長而寬大的陣線,向在西原之下列陣的敵軍衝去。稀稀落落、不成陣形的敵軍沿著官道向西原之上逃去,一時間人仰馬翻,旗幟傾倒。唐軍人人興奮,見叛軍旗幟不斷倒下,這是軍心已亂的征兆。在上午的陽光中,唐軍全線鋪開,奔跑嘶吼,想衝上西原,大殺一番。


    唐軍的興奮沒有持續多久,衝近之後,就被早已備好的敵軍木石箭雨給砸飛。大量唐軍在正面各處展開,頂著紛飛的箭雨木石想要衝上西原近戰肉搏。黃土臺塬如巨大天梯,在黃河岸邊層層展開,看起來不高,可溝壑縱橫、植被密集,行進艱難。敵軍居高臨下,占據地利,用木石箭矢不斷予唐軍沉重殺傷。


    正面展開的唐軍無法取得突破,隻好在西原之下用弓箭拋射,雙方處於僵持狀態,但後隊的唐軍如潮水般往前奔湧而來,西原之下人馬越積越多。在寬大的正面,唐軍主力群集,卻被黃土臺塬天險所阻,無法突破。大批唐軍聚集在漏鬥之中,此時唐軍的選擇是打通官道,走出漏鬥。


    唐軍從西原之下的官道直撲而上,於漏鬥口中往前突破。從西原上看去,正從官道上發起攻擊的唐軍形成一條密集的長線,兩軍的嘶吼如風暴,讓人心驚。西原之上,崔乾祐抽出佩刀,大聲吼道:“今日擊潰唐軍,明日我領諸君殺入長安,天下多的錢財、美的女子,任由諸君自取。”聽了此語,軍心大振,紛紛振臂高呼,崔乾祐很是滿意,令將早已備好的裝滿干柴的十幾輛車推了過來,隨時準備將西原之上的道路堵死。


    官道狹窄,唐軍前列士卒密集排列,手中的槍槊在狹窄官道上無法展開。西原之上,木石滾滾,箭雨紛紛,唐軍雖披了重甲,但被擊殺者甚眾。未死的不顧一切,丟下手中槍槊,離開官道,向下滾去,哪怕滾入黃河。


    此時已至日中,唐軍心急火燎,想要一口氣攻上西原。唐軍之中,奔出十餘乘早已準備好的馬車,以厚氈蒙住馬匹,駕車者也身披厚氈,縱馬狂驅,想要從官道衝上,將叛軍一方的防守陣線衝開。馬車奔騰,飛馳而出,西原之上飛來的箭矢落在厚氈上,但無法射穿。馬車之後,士卒手持弓弩,跟著馬車一起往上衝鋒。


    眼看著馬車衝陣就要成功,突然西原之上十幾輛大車被推了下來,堵塞住道路。一支支火把扔了上去,頓時烈焰熊熊而起。突然出現的火勢,讓唐軍衝陣的馬車停滯,戰馬懼火,進退不得,隻能長嘶一聲,向著左側的黃河衝去。車上的車手大駭,各自掀開厚氈,從車上跳下逃命。此時刮起東風,濃煙陣陣滾來,完全遮蔽了唐軍的視線。前列的弓手、弩手無法後退,向前也無法視物,隻好聚集弓弩,對著濃煙拼命攢射。


    此時唐軍後軍已經會集,與前軍保持了適當距離,在後方寬大的平地上休息。看著前方西原之上火勢大起,前軍卻未能突破,士卒們坐在黃土地上發出各種咒罵,既罵叛軍狡詐,也罵前軍無用,苦戰良久卻沒衝上西原。前軍的弓手、弩手瘋狂攢射,煙霧之後,不知道落下多少箭矢。箭射光了,人射累了,就從擁擠的人群中退後,由新的弓手、弩手再來攢射。


    雙方又僵持了三個時辰,火勢已小了下來,唐軍仗著人多,衝過了火車陣,先用弩箭開道,再由勇士披掛雙層甲,手持刀斧,往前逐漸推進。唐軍在西原之上與崔乾祐軍已正面接觸,雙方開始肉搏,喊殺聲響徹西原之上。這讓北岸觀戰的哥舒翰稍微放松,隻要突進上了西原,憑借著巨大的人數優勢,此戰必勝。一旦從西原突破,往下就是靈寶、陝郡,之後一路無險可守,可以直撲洛陽。然而命運的天平,卻傾向了崔乾祐。


    一支兩千人的精銳曳落河騎兵在田乾真統領下,已繞道至南山,他們潛藏在密集的樹林之中,看著雙方在西原上肉搏。田乾真親自查看戰況,從高處望去,黃河南岸的唐軍分為兩支,一支前軍擁堵在西原之下的漏鬥中,拼命想要從漏口處突破而出。一支後軍,在漏鬥之外,正於平地上休整觀戰。田乾真如同獵人,已經進入捕獵位,隨時準備出擊。他的這番出擊,將直接改變這場戰局,改變大唐,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密林之中,馬銜枚,人無語,林風吹動,松濤陣陣,不時有小獸出沒,看到這支沉默隱蔽的騎兵,立刻遠遁而去。騎手們都下了馬,在林中安靜地等待,每隔半個時辰就有斥候從小道上鑽入林內,向田乾真報告戰局走向。到了午後申時,這個時段乃是人困乏的時候,有些騎手開始在草地上打盹。醒著的騎手則將銜枚取下,小心地給馬喂食豆料,有的拿了水袋喝水,再給馬喂水。


    又有斥候鑽入林內,滿頭大汗,著急萬分地向田乾真報告:“將軍,西原之上的火勢已全部熄滅,唐軍已有旗幟豎在西原之上。”田乾真一直蹲坐在一根爛木頭上,嘴裡嚼著根野草,臉上波瀾不驚,聽了斥候奏報,當即起身將褲子解下,對著一棵樹撒了泡尿,口中笑道:“憋了這麼久,兒郎們一起解手,上馬隨我去痛快廝殺。”此時已不再需要隱藏行蹤,林中頓時爆發出陣陣大笑聲與嘩嘩水流聲,驚起無數林鳥。


    解手完畢,騎手們紛紛翻身上馬,在各級將官的指揮下,列成陣線。田乾真在列,身後簇擁著大旗手,他一勒韁繩,對身旁十餘名射生手道:“你等衝陣之時,但凡見到唐軍旗手,都給我射翻了。”一名神射手笑道:“阿浩,我今日箭背得多,就怕旗手不夠我射。”田乾真吐了口口水罵道:“折巴,你就不要射旗手了,看到將官都給我一箭射下來,要是射不下來,我回頭將你扔進黃河。”神射手折巴將舌頭伸出,舔了舔嘴唇,已是迫不及待的模樣。


    兩千餘人列陣完畢後,各隊旗手將手中的旗幟向前舉起,田乾真夾緊馬腹,一馬當先衝出樹林,揮刀高呼:“殺去長安,一生富貴。”兩千餘人同時爆發出吶喊,如狼似虎,奔騰而出,鐵蹄陣陣,氣勢驚人。大旗在午後的陽光下獵獵作響,馬借風勢,似插上了翅膀,奔馳的馬蹄落下,帶起陣陣黃褐色的泥土,騎兵大陣不斷向前湧動,盔甲、刀槍在顫動中發出鏘鏘之音,似可鑿穿大山,刺破堅城。


    密林中殺出的騎兵如利刃刺向唐軍前軍兵力密集處。此時的唐軍前軍主力擁堵在漏鬥之中,突然發現地平線上湧出一條騎兵長龍如颶風般卷來,頓時大驚。可此時他們向前不能,左右兩邊又是黃河、山原,已是陷入死地。


    騎兵迅速衝入唐軍大陣,他們挺著長槍,奮力揮舞大食彎刀,此時箭矢漫天飛落,騎兵如龍,縱橫決蕩,所向披靡。騎兵不斷在唐軍之中奔突,往黃河南岸衝刺,唐軍前軍頓時被切為前後兩截,後列部分開始潰散,向著後軍退去,被騎兵一直擠壓的部分唐軍則向黃河岸邊退去。騎兵絲毫不肯放過,不斷逼迫,將唐軍向黃河邊擠壓。


    西原之上,正在猛攻的唐軍前列不知後方突起變故,正與崔乾祐所領部屬殊死苦戰。從午前戰到午後,崔乾祐所部死傷慘重,隻是懾於崔乾祐治軍之嚴,纔死戰不退。為精銳的陌刀手早已全部投入戰鬥,纔勉強穩住了陣線,可已無法攔阻唐軍不斷向前推進。崔乾祐的黑臉剛硬異常,雖有滴滴汗珠落下,但立於軍旗之下絲毫不為局勢所動。後的侍衛也被投入戰鬥,進行搏殺,崔乾祐沒有絲毫緊張,反而有輕松的笑容露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是大勝纔有的表情。此時望臺之上狂喜的聲音傳來:“將軍,騎兵已衝入唐軍並將其截斷。”


    黃河北岸,哥舒翰原本輕松的表情開始變得凝重,突然殺出來的騎兵將唐軍前軍切為兩段,唐軍前軍後列,部分向後軍潰逃,部分向黃河邊逃跑,不斷有潰兵跳入黃河之中。田良丘聞聽此狀心膽俱裂,帶著哭腔道:“這可如何是好?”哥舒翰冷冷地看著對岸,那奔騰如龍的騎兵摧枯拉朽,似神龍擺尾,將一波波唐軍掃入黃河,掃向後軍。


    騎兵一路破陣,殺到黃河邊時,此時黃河中已跳入大批唐軍士卒,身上鎧甲沒有解掉的當即沉入水中。騎兵在黃河邊簡單整隊之後,龍首一抬,向著東面直撲而去。東面乃是正在西原上與崔乾祐苦戰的唐軍前列。


    騎兵向唐軍前列衝陣之時,並不衝擊唐軍前列中線,而是向唐軍右側猛衝。在騎兵長龍衝擊下,唐軍右側的士兵隻能向左側退去,而左側乃是黃河,唐軍前列也是無路可退。


    哥舒翰臉色鐵青,將手中的半截槍扔入黃河,喝令道:“所有北岸船隻過河接人。”田良丘結結巴巴道:“將軍,這是敗了嗎?”哥舒翰長嘆道:“現在就看後軍了。後軍有十餘萬人,如果現在向前與前軍夾攻,尚能挽回戰局。”


    黃河南岸,唐軍後軍密集排列,看著前方如潮水一般退來的前軍潰兵,新近從軍的長安遊俠無賴兒無不驚慌,呼聲不斷響起:“前軍敗了。”後軍開始躁動,不斷有士兵想要逃跑,後軍將官開始大聲打罵,待幾個人頭落地之後,後軍方纔稍稍平靜。


    可不斷湧來的前軍潰兵已無法阻止。後軍將官指揮著弓箭手對著潰兵射箭,初幾箭隻是想驅逐潰敗的前軍士卒。可潰兵們怒罵著,瘋狂地奔跑著,絲毫不懼射來的箭矢。他們不顧一切衝入後軍,後軍大陣頓時陷入混亂,此時田乾真遣出的十餘名射生手已騎馬衝到唐軍後軍陣前不遠。


    射生手在唐軍陣前彎弓搭箭,隻聽弓弦聲不斷響起,唐軍後陣之中旗手瞬間倒下幾人,也有將官按著脖子突然倒下。這讓後軍恐慌萬分,不斷有人驚呼:“敗了敗了,快逃快逃,我要回長安。”此時,後軍陣腳大亂,統兵將官已無法控制後軍,瞬息之間,十餘萬唐軍開始奔逃,解甲聲、刀槍擲地聲不絕於耳,唐軍後軍全線崩潰,向著潼關方向逃去。


    西原之下,苦戰良久的唐軍前軍多為邊軍將士,戰力較強,此次雖遭騎兵突襲,但慌亂一陣後,紛紛開始結陣,與西原之上反撲而來的崔乾祐軍和不斷逼迫而來的騎兵苦戰,暫時穩定了陣腳。


    廝殺正酣時,突然後軍傳出陣陣哭叫聲,“敗了,敗了”之聲衝天而起。原本前軍還指望後軍前來接應,不想後軍先潰,不知戰局走向的前軍也立馬陷入慌張之中。此時黃河北岸大批船隻已開了過來,靠近黃河的士卒首先發現有船過來,當即解甲,向黃河岸邊逃去。逃亡的人越來越多,前軍漸漸開始放棄抵抗,紛紛向黃河岸邊潰逃,想要趕緊擠上船逃去北岸。


    此時的黃河沿岸,到處都是爭吵聲、打罵聲、哭喊聲,亂成一團。沿岸到處都是盔甲、盾牌、陌刀、旌旗,人流瘋狂地往船上撲去,很快幾隻船上就裝滿了人。有運糧船剛剛靠岸,就被潰兵瘋狂撲上來,小點的頓時被擠翻,人也被翻入河中,哭喊聲震天動地。上了船的潰兵用篙子戳、棍棒打,將想要上船的人趕下去。


    無法上船的人,有的找了十幾根長槍,用繩子急忙扎起,抱著跳入黃河,有的則撲在盾牌上向對岸劃去。黃河河面上漂浮著一點點、一條條、一塊塊、一撮撮的人,如繁星一般。哭叫聲、爭吵聲交織在一起,聲聲刺耳。那些想靠著盾牌、長槍劃到黃河中的人,隻見一個大浪洶湧撲來,人便消失在河面之上。


    未能上船的唐軍尚有萬餘人正堵在南岸之上,為爭奪上船機會,大打出手,狀況慘烈。為了爭奪上船的位置,渾身沾滿了鮮血、泥土的唐軍士卒們拿著刀、矛彼此刺殺,死者不斷掉入黃河,滾滾河水如同一鍋沸騰的水,尸體如餃子在鍋裡四處翻滾一般。過來接人的船隻,看著南岸一片混亂,也不敢多停留,紛紛起錨,往北岸疾行而去。


    西原之上,崔乾祐看著黃河岸邊無路可走的大批唐軍,大笑道:“過去傳令,降者不死,這些也是百戰健兒,收了正好為我所用。”


    南岸士卒看著船隻紛紛駛去,不再回來,知道已無機會逃跑,紛紛脫去甲冑、丟了武器,坐在黃河岸邊等待未知的命運。此時崔乾祐的屬下快馬奔來,傳令道:“降者不死。”黃河南岸未曾過河的唐軍精銳紛紛放下心來,隻要能活命,此後將為安祿山賣命矣。


    遠在黃河北岸觀戰的唐軍也多是未經訓練臨時招募之徒,今日看著戰局的多變,都是驚魂未定。至南岸唐軍被逼迫到黃河岸邊之後,唐軍山崩海嘯般哭嚎,未曾逃上船的士卒如下餃兒一般跳入黃河,再加上解甲坐於地上引頸就戮的將士,這一切都讓北岸唐軍心膽俱裂。潰兵上岸之後,向各處瘋狂逃跑,頓時也將北岸將士帶入混亂之中,紛紛跟著南岸過來的士卒一起棄甲逃竄。


    原先無數唐軍甲士雲集、旌旗飄揚的黃河兩岸,片刻之間作鳥獸散。望樓之上,哥舒翰長嘆一聲,不想二十萬人一戰即潰。田良丘臉色慘白,他滿懷激情領著大軍而來,本指望立下功業,不想慘敗如斯。


    黃河之中,無數尸體被一波波浪濤推著漂向下遊。浪花拍岸,發出壯闊的啪啪聲。落日的餘暉將黃河兩岸鍍上一層橙黃色,遠遠望去,山中的小村莊已升起縷縷青煙。西原日落戍旗黃,暮色人煙兩渺茫。誰倚秋風吹畫角,黃河崖上月如霜。


     


     



    看著黃河中無數尸體隨波流動,北岸之上人流奔逃,刀甲、旗幟遍地遺棄,田良丘立在望樓之上,渾身顫抖,仰天狂呼:“臣辜負陛下啊。”哥舒翰冷冷看了他一眼道:“辜負?你不過辜負了陛下一人,可我是主帥,卻又辜負了幾多父母幾多閨中人。”此言一出,田良丘如遭雷劈,眼前一黑,腿腳一軟,竟從望樓上跌了下去,頓時掉入黃河波濤之中,隨著無數尸體一起漂向浩瀚蒼茫中。


    看著田良丘消失在浪花之中,哥舒翰捂住胸口,原本疲憊的身體頓有油盡燈枯之感。一瞬間,他也想隨著田良丘一起跳入黃河,一了百了,可他不甘心。在侍衛攙扶下,哥舒翰下了望樓,此時已有侍衛在望樓下等候,簇擁著他向戰馬停留處而去。一路之上,哥舒翰看到士卒們為了馬匹大打出手,有士兵殺紅了眼,見了將官模樣的人便上去砍殺。早先一字排開,為北岸大戰助威的百餘面大鼓,也被一名渾身濕透靠一面木盾從南岸遊回來的潰兵奮力一個個劃開,他的口中則不斷在大罵:“讓你擂鼓,讓我送死。”


    行到馬匹停放處,大批侍衛已持刀嚴陣以待,以防潰兵搶馬。哥舒翰一到,百餘名護衛與他一起上馬,向著西面狂奔而去。路上靠兩腿逃命的無數潰兵見馬群奔馳而來,紛紛讓向兩邊,口中不斷謾罵。有一名潰兵頗為不平,持了長槍衝上來就刺,立馬被一名侍衛一箭射翻。幾名潰兵手中尚有弓箭,當即彎弓射箭,將侍衛射落於地。哥舒翰與眾侍衛無心理會潰兵,狂抽馬鞭,在暮色之中逃入即將來臨的黑夜。當日夜間,哥舒翰在百餘名侍衛簇擁下,馬不停蹄,取道首陽山之西,渡過黃河,再沿黃河南下,前往潼關。


    一日的苦戰,在黑暗降臨之後告終,黃河之水依舊湧動,可大唐王朝的命運在此日被徹底改變。


    六月初九日,天剛亮時,哥舒翰一行抵達潼關之外,卻被眼前的慘烈之景給震驚。為了應對安祿山大軍來攻,哥舒翰至潼關之後,在關外挖掘有塹壕兩道,廣二丈,深一丈。清晨陽光之下,騎馬奔跑了一夜的哥舒翰一行看到兩道塹壕已被密密麻麻的尸體填滿,遠處潼關大門洞開,城內已空無一人。


    昨日大戰之後,十餘萬潰兵沿著黃河南北兩岸逃跑,南岸的潰兵率先逃到潼關外,不顧一切想要入關。夜色中,無數人馬奔騰,你推我擠,彼此謾罵,混亂之中,一撥撥人被推入塹壕之中,片刻便將道塹壕填滿。然後無數潰兵向下一道塹壕逃竄,又彼此推搡,再將下一道塹壕填滿,之後人流奔湧,衝入潼關,向後方逃奔而去。塹壕的尸體堆中,有的尸體手向上舉起,尚保留著掙扎的姿勢,有的尸體已被無數人足馬蹄踐踏之後,已踩成扁平的肉餅。


    看著晨曦中塹壕內的慘狀,哥舒翰在馬上搖搖欲墜,身邊的護衛見了,打馬上前,牽著哥舒翰的戰馬往潼關內而去。哥舒翰此番出戰,將潼關大兵全數帶出,此時潼關門戶大開,已無兵可守。他當即領了侍衛從潼關急退,一路奔到關西驛方纔停下。


    哥舒翰從潼關剛剛逃離不久,就有大批追兵奔湧而來,為首將領正是昨日大勝的田乾真。終古高雲簇潼關,河流大野猶嫌束,巍峨險峻的潼關,現在已是城門大開,越過潼關,西望可見長安,田乾真興奮不已,意氣風發,領著騎兵直奔關門而入。


    哥舒翰走到關西驛,不顧疲憊,忙著收羅各路潰兵。南岸的潰兵昨夜多半已先向長安逃亡,此時陸續收留的多為北岸潰兵。到了午後時分,已在驛站周邊收容了將近八千人。見人馬漸多,哥舒翰愁眉稍展,隻要能收羅到萬人,即可回師潼關,依托關險固守。


    聽到又有大批潰兵騎馬過來,哥舒翰坐不住了,出驛站親自前去迎接。此批潰兵有近千人,由火撥歸仁統領,都是草原各部人馬,人人強悍,此時身染血跡,一看即是苦戰後退下來的。火撥歸仁本是突厥人,昨日在黃河南岸,他領著所部人馬在前軍苦戰,至全軍被擊潰之後,他又領著人馬利用夜色掩護,從包圍圈的空隙處逃了出來,突圍之後繞了個彎,一路逃亡到潼關,再逃到關西驛。


    火撥歸仁領了一支完整的騎兵而來,哥舒翰很是重視,此時一支千人騎兵已可影響到戰局。火撥歸仁見哥舒翰親自來迎,頓時頗受鼓舞,上來見了禮。哥舒翰再三誇贊火撥歸仁,良久之後,火撥歸仁纔問:“此戰潰敗如此,將軍之意如何?”哥舒翰看著聚集在西驛外的潰兵,長嘆道:“盡力收集殘兵,回師潼關。”火撥歸仁著急道:“此時軍心已散,雖是潼關天險也難守住,若去長安也是徒勞無益。”哥舒翰無奈道:“我若是不去潼關,這長安一破,戰死將士們的家人命運將如何?我又如何向已死將士交代?”火撥歸仁一言不發,拱手行禮告辭,先去安排士兵休整。


    哥舒翰剛剛回到關西驛,就聽到驛站之外馬嘶不斷,喧嘩聲大作。到了驛站門前一看,卻見火撥歸仁領了數百騎各執刀槍,已將驛站圍住。火撥歸仁拱手道:“賊軍將至,請將軍上馬速走。”一聽敵軍將至,哥舒翰無暇多想,當即由一名侍衛扶了,翻身上馬,在幾百騎護衛之下,奔出驛站。


    出驛站奔行了十餘裡,火撥歸仁一擺手,眾騎全部停下,哥舒翰正自納悶時,卻見火撥歸仁率眾翻身下馬,跪在面前道:“將軍率二十萬眾一戰而潰,西去有何面目再見天子?高仙芝、封常清可為將軍之鋻,我等請將軍東行。”請自己東行,哥舒翰明白,這是要去投降安祿山。


    哥舒翰騎在馬上,猶豫再三,還是搖頭道:“我寧可與高仙芝一般身首異處,也要回去長安。再說,我如何能偷生見安祿山這雜胡?”說罷哥舒翰就要將馬調轉,火撥歸仁一揮手,幾名手下衝上前用繩索將哥舒翰手足牢牢捆縛在馬上。隨行的幾十名侍衛見了,就要撥刀,火撥歸仁舉手道:“我等皆是草原男兒,來中土效力不外是求一場富貴。現在潼關已失,長安將敗,富貴在東不在西,我等不可互相廝殺。願隨我東去投降的可同行,不願同行的可自行西歸。”


    聽了此語,哥舒翰的侍衛們互相對視之後,有幾人從人群中離隊而出,向著關西驛馳去,其他人則加入火撥歸仁騎兵中。火撥歸仁翻身上馬,領了眾騎兵,帶著哥舒翰,直奔潼關而去。聽聞哥舒翰已被火撥歸仁擒往安祿山處,在關西驛的八千餘潰兵一哄而散,各自逃命。


    入了潼關之後,田乾真忙碌無比,既要整頓兵馬,繼續進軍,又要安排人手,處理關外密布的尸體。正自焦頭爛額時,火撥歸仁領兵來降,田乾真不由得大喜過望,當即安排人馬護送哥舒翰、火撥歸仁一行前往洛陽。


    六月初九日,靈寶大勝的喜訊一早就送到了洛陽,這讓憂慮了一夜戰事的安祿山臉放紅光,暴躁的脾氣也大為收斂,原本提心弔膽的幕僚們也放下了心。這一日安祿山設宴招待群臣,又從洛陽征調了大量金、銀、酒、肉運往潼關,犒勞前線將士。安祿山還特意囑咐讓大軍在潼關休整,不急於殺入長安。


    到了黃昏時分,快馬來報,哥舒翰已經被擒,正在送來洛陽的途中。聞訊之後,安祿山躺在榻上狂笑道:“這突厥往日輕視於我,不想也有今日。”嚴莊在旁恭維道:“陛下洪福齊天,明日哥舒翰解到東都之後,若是肯降服了,陛下大可設宴款待,予他官職,以示陛下寬宏。”安祿山笑道:“好好好。”


    六月初十日,洛陽紫微城之中,安祿山高居於上,俯視著跪伏於地上的哥舒翰、火撥歸仁,忍不住放聲大笑道:“哥舒,你這突厥平日常輕視於我,今日如何,可有什麼話說?”哥舒翰全無往日的桀驁不馴和快意恩仇,隻有疲憊,他伏地對道:“往日肉眼不識聖人,今天下未平,如李光弼等人原先皆是我屬將。求陛下留臣,以片紙尺書招之,若能歸降,不戰而下,則天下早日太平,萬民早脫苦海。”


    安祿山聞言大笑道:“哥舒,我以為你要如顏杲卿那書獃子一般,痛斥我為亂臣賊子,效忠李隆基老兒,再慷慨赴死哩。洛陽中橋之上,刑具都為你備好了。”哥舒翰無奈道:“在皇帝眼中,我等番將不過是他李家門下的走狗罷了,他許我等以富貴,我等許之以性命。我在來洛陽的路上,已是看清了。”


    安祿山大笑道:“看清就好,看清就好。我看清得早,故而起兵,能為天下之主。你看清得晚,終落敗,隻能是階下囚了。隻是我不解,依你往日的性格,哪怕是看清了也是不願降我的。”哥舒翰猶豫再三,纔開口道:“長安城內,尚有我想再見的婦人。”


    安祿山拍掌大笑道:“痛快痛快,那誰說的,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到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果然是突厥好男兒。今日起你也是我臣屬了,封你為司空、同平章事,也是一場富貴。”


    聽得哥舒翰被封為司空、同平章事,跪在一旁的火撥歸仁雙目火熱,抬頭滿是期待地看著安祿山。安祿山看出火撥歸仁的心意,臉上原有的笑容突然消失,寒著臉道:“你這人叛主,不忠不義,如何能留你性命?”火撥歸仁一愣,待要苦求時,已有兩名近侍上去將他拖了出去。不久人頭就被送上來了,安祿山、哥舒翰早已端起了金杯,正把酒言歡。哥舒翰在洛陽,安祿山雖待以貴賓之禮,卻仍將他囚禁於苑中,留待日後之用。


    自哥舒翰潼關大敗之後,大唐朝廷任命的河東、華陰、馮翊、上洛防御使皆棄郡逃走,所在郡縣守兵逃散,一時之間,安祿山已有收拾天下之氣勢。


     


     


     


    玄宗的背影


    六月初九日,長安各處城門緊閉,不時有飛騎從遠處奔來。城內各種消息紛飛,昨日哥舒翰大軍已與安祿山交戰,戰況如何不知。長安城內多有子弟隨軍,家家憂慮,人心不穩。到了傍晚時分,賈季鄰登上長安春明門城樓東望,哥舒翰至潼關後,每夜會在各處驛站點上火炬以報平安。今日入夜之後,賈季鄰在城頭上卻未等到火炬亮起。


    平安火沒有出現,到了夜間,卻有大批疲憊的人影在城下出現,他們向城頭呼號,央求著入城。賈季鄰在城頭仔細辨別出這些人乃是隨哥舒翰出征的長安子弟。原來,昨日戰敗之後,他們一路狂奔,闖過潼關,眼下正好回到長安城外。城下的央求聲未曾喚開城門,賈季鄰心中不安,囑咐人放下竹籃拉上來一人。一問,此人竟然是曾跟隨過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