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戰爭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美)伊恩·莫裡斯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世界各國和地區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20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52009
    作者:(美)伊恩·莫裡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8月 

        
        
    "

    編輯推薦


    戰爭,推動社會進步,還是阻礙社會發展?



    穿越人性荒漠 挑戰人類歷史的**悖論



    《西方將主宰多久》作者潛心力作,橫跨15 000年戰爭史

     
    內容簡介
    幾萬年來,戰爭一直被視作人類*的夢魘,但在這本罕見地融合了客觀的學術研究和驚人的智慧的書中,《西方將主宰多久》的作者伊恩?莫裡斯進行了顛覆性的思考,他向我們展示了令人不快但又無法否認的事實:從長期來看,盡管戰爭帶來了殺戮和血腥,卻使人類更安全、更富庶。
    這本書涵蓋了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進化生物學,以及科技和軍事知識,講述了令人毛骨悚然卻又引人入勝的戰爭故事,歷數從類人猿到機器人的15 000年的爭鬥和暴力,從原始社會到古代文明,再到“美利堅帝國”。莫裡斯犀利地指出在石器時代,人們生活在爭鬥不休的小社會中,有1/10甚至1/5的可能會死於暴力。與之相反,在20世紀,盡管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等大小戰亂,每100個人卻隻有不到1個人死於暴力。這都是因為戰爭,也隻有戰爭打造出的利維坦式的大型中央集權國家,纔能夠確保穩定,從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富庶。
    這本書對15 000年人類戰爭史的研究更表明,接下來的半個世紀將是人類有史以來危險的時期。如果我們可以度過這一階段,那麼自古以來一直存在的終結戰爭的夢想或許就可以實現。但莫裡斯認為,要想知道戰爭接下來會把我們帶向何方,必須先明了戰爭究竟意味著什麼。


    幾萬年來,戰爭一直被視作人類*的夢魘,但在這本罕見地融合了客觀的學術研究和驚人的智慧的書中,《西方將主宰多久》的作者伊恩?莫裡斯進行了顛覆性的思考,他向我們展示了令人不快但又無法否認的事實:從長期來看,盡管戰爭帶來了殺戮和血腥,卻使人類更安全、更富庶。



    這本書涵蓋了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進化生物學,以及科技和軍事知識,講述了令人毛骨悚然卻又引人入勝的戰爭故事,歷數從類人猿到機器人的15 000年的爭鬥和暴力,從原始社會到古代文明,再到“美利堅帝國”。莫裡斯犀利地指出在石器時代,人們生活在爭鬥不休的小社會中,有1/10甚至1/5的可能會死於暴力。與之相反,在20世紀,盡管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等大小戰亂,每100個人卻隻有不到1個人死於暴力。這都是因為戰爭,也隻有戰爭打造出的利維坦式的大型中央集權國家,纔能夠確保穩定,從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富庶。



    這本書對15 000年人類戰爭史的研究更表明,接下來的半個世紀將是人類有史以來危險的時期。如果我們可以度過這一階段,那麼自古以來一直存在的終結戰爭的夢想或許就可以實現。但莫裡斯認為,要想知道戰爭接下來會把我們帶向何方,必須先明了戰爭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本書無疑將永遠改變我們看待戰爭的方式,並改變我們在未來應對衝突的選擇。對於那些認為戰爭是普世災難的人來說,這本書將改變他們看待歷史的角度;而對於每一個參與戰爭與和平的事業,或是在任何一方面會影響人類命運走向的人,都應當讀讀這本書。

    作者簡介


    伊恩·莫裡斯,全球著名歷史學家、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和古典文學教授。中信出版集團2014年度致敬作者。已出版《西方將主宰多久》《文明的度量》等多部著作,得到學術界和讀者的一致好評。其中,《西方將主宰多久》榮獲《紐約時報》年度傑出圖書、《經濟學人》年度圖書、國際筆會/福克納獎圖書、“益得書摘”國際圖書獎、英國奧威爾圖書獎(入圍)、FT中文網年度薦書等,入選首期“解放書單”;《文明的度量》入選“中國大眾好書榜”等。

    目錄
    目錄
    推薦序對戰爭的長程觀察 // VII

    前言 送葬人之友 // XIII
    為我們時代的和平 // XVII
    戰爭締造國家,國家實現和平 // XXIV
    戰爭豬 // XXVIII
    進攻計劃 // XXXIII

    章不毛之地?古羅馬的戰爭與和平
    世界邊緣的戰鬥 // 003
    羅馬統治下的和平 // 007
    坐寇 // 017
    我們能不能都安然相處 // 020






    推薦序
    對戰爭的長程觀察 // VII







    言 送葬人之友 // XIII



    為我們時代的和平 // XVII



    戰爭締造國家,國家實現和平 // XXIV



    戰爭豬 // XXVIII



    進攻計劃 // XXXIII







    不毛之地?古羅馬的戰爭與和平



    世界邊緣的戰鬥 // 003



    羅馬統治下的和平 // 007



    坐寇 // 017



    我們能不能都安然相處 // 020



    我們就是怪獸 // 025



    怎樣纔能變成羅馬 // 035






    第二章
    將怪獸放入囚籠:建設性的戰爭



    並非西方式的戰爭 // 039



    為什麼一些帝國比另一些更幸運 // 041



    囚籠 // 048



    利維坦遇到紅桃皇後 // 053



    同一個充滿矛盾的假設 // 058



    烈火戰車 // 064



    推動一切的囚籠效應 // 070



    擴張,再擴張 // 078






    第三章
    蠻族的反擊:反建設性的戰爭(1~1415年)



    帝國的極限 // 083



    帝國跨上戰馬 // 086



    建設性與反建設性的血腥循環 // 094



    帝國的墳墓 // 101



    僵尸帝國 // 106



    沒有出路 // 109



    把世界裝入“囚籠” // 113



    自然試驗 // 118



    幸運的少數人 // 125






    第四章 500年戰爭:歐洲(幾乎)征服世界(1415~1914年)



    將成為國王的人 // 129



    為什麼歐洲人的火器良 // 131



    回報 // 139



    訓練啊,寶貝兒,訓練 // 146



    對世界開戰 // 152



    “看不見的拳” // 159



    戰爭與永久的和平 // 167



    日不落 // 172



    不列顛統治下的和平 // 181






    第五章
    鋼鐵風暴:爭奪歐洲的戰爭(1914年至20世紀80年代)



    有序世界重歸混沌 // 193



    未知的未知 // 195



    風暴來臨 // 202



    沒有勝利者的和平 // 211



    “世界警察”之死 // 214



    暴風驟雨 // 218



    學著愛上原子彈 // 225



    一路走向彼得羅夫的時刻 // 231






    第六章
    赤牙血爪:貢貝黑猩猩為何走向戰爭



    殺手人猿與嬉皮黑猩猩 // 241



    死亡博弈 // 246



    我的朋友們幫了一點兒忙 // 250



    人猿星球 // 253



    裸猿 // 256



    2.7 磅的魔法 // 262



    和平主義者的困境 // 268



    超越彼得羅夫 // 273






    第七章
    地球後的、好的希望:美利堅帝國(1989~?)



    從這兒到不了那兒 // 281



    金星與火星 // 288



    美國的布爾戰爭 // 293



    不可避免的類比 // 300



    打破鎖鏈 // 306



    前言
    對戰爭的長程觀察

    我很高興伊恩·莫裡斯的又一本簡體中文譯著《戰爭》出版,在此之前他已有《西方將主宰多久》、《文明的度量》在中國出版,且都引起了相當廣泛的關注。一如既往,這本書也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材料和激發我們思想的觀點,而其中挑戰性的觀點,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認為,從長程的觀點看,戰爭是好的,常常是建設性的,他並力圖展示為什麼說戰爭是好的理由和數據。
    這一“長程”的觀點是很“長”的,莫裡斯強調他看戰爭不隻是從近代500 年的觀點,也不是從人類有文字史以來5 000 年的觀點,而是他在前兩本書中也采取了的、人類近15 000 年來的歷史觀點,而且主要是從客觀結果來看。他認為,人類經過1 萬多年的進化,終於擺脫了部落與個人之間頻繁的互相殘殺,人類的暴力死亡率即便在激烈動蕩的20 世紀,也比在石器時代下降了90%。而戰爭在這一過程中起了莫大的作用。可以從史料清晰得知,人類幾千年來的戰爭,雖然有建設性的和反建設性的,但總體趨勢是建設性的。


    對戰爭的長程觀察






    我很高興伊恩·
    莫裡斯的又一本簡體中文譯著《戰爭》出版,在此之前他已有《西方將主宰多久》、《文明的度量》
    在中國出版,且都引起了相當廣泛的關注。一如既往,這本書也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材料和激發我們思想的觀點,而其中挑戰性的觀點,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認為,從長程的觀點看,戰爭是好的,常常是建設性的,他並力圖展示為什麼說戰爭是好的理由和數據。



    這一“長程”的觀點是很“長”的,莫裡斯強調他看戰爭不隻是從近代500 年的觀點,也不是從人類有文字史以來5 000 年的觀點,而是他在前兩本書中也采取了的、人類近15 000 年來的歷史觀點,而且主要是從客觀結果來看。他認為,人類經過1 萬多年的進化,終於擺脫了部落與個人之間頻繁的互相殘殺,人類的暴力死亡率即便在激烈動蕩的20 世紀,也比在石器時代下降了90%。而戰爭在這一過程中起了莫大的作用。可以從史料清晰得知,人類幾千年來的戰爭,雖然有建設性的和反建設性的,但總體趨勢是建設性的。



    而戰爭之所以在總體上起了這種好的作用,莫裡斯認為,是因為通過戰爭,人類創造出了更龐大、組織更完善的社會。這樣的社會減少了社會成員死於暴力的風險。政府的統治者采取措施,維持和平,雖然不一定出於心中的善意,但即便在不經意間,這樣的舉措也達成了創造更大、更和平的社會這一目標。戰爭創造出更大規模的社會,這一社會由更強有力的政府統治,而這樣的政府用強制力確保了和平,並為繁榮奠定了基礎。簡單地說就是,“戰爭塑造國家,國家締造和平”。戰爭創造出強大的國家—利維坦
    ,而利維坦讓人們更安全、更富有。戰爭雖然在有些條件下可以走向建設性的反面,讓更大、更富有、更安全的社會倒退回更小、更窮困、更暴力的社會,但從長期的總體趨勢來看,戰爭使人類更安全、更富庶。我們不難看到,作者還是在肯定生命和反對暴力的基礎上贊揚戰爭的。他說戰爭是好的,恰恰是因為他認為戰爭從長遠來說可能比和平還更有效地保障了生命。戰爭促進了大的政治社會的建構,而一種大的政治社會往往能夠更有效地維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換言之,少數大戰代替了頻繁的小戰,一次短暫的劇痛代替了持久的小痛,“坐寇”代替了“流寇”,而前者比後者反而更能保護人們。作者並不美化國家及其統治者的“善意”,但十分強調國家的“善果”,強調國家相對無政府狀態的優越性,甚至也強調大國相對小國的優越性。



    的確,在莫裡斯那裡有一種清醒的現實主義,他對無政府狀態的後果極其擔心。他引愛比克泰德的話贊揚“羅馬統治下的和平”說羅馬“為我們帶來了偉大的和平,不再有戰爭、打鬥、巨寇或是海盜;從日出到日落,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隨意出行”。同此,他也贊揚曾經的英國乃至今天的美國作為“世界警察”在維護世界秩序與和平方面的作用。他後的一個觀點是:戰爭正在自我終結。他將21 世紀上半葉和20 世紀上半葉進行比較,認為未來的40 年將是危險的40 年,正像德國曾經挑戰英國的霸權,而事實上卻是美國取代了英國的霸權一樣,現在也有對美國霸權的挑戰。而有些奇特,甚至有點兒反現實主義的是,莫裡斯後把希望寄托在一種硅基生物的技術發展上,說傳統的人的碳基智能和電子技術的硅基智能將合並為一個全球意識,其思維能力將讓歷史上出現過的一切相形見絀。他認為這種“技術統治的世界”如果及時地取代“美國統治下的世界”,世界就會有希望。萬事萬物的計算機化進程發展得越快,我們就越有可能在“世界警察”衰微而引發新的鋼鐵風暴之前實現從“美國統治下的和平”到“技術統治下的和平”的轉變。但是,將希望寄托在一種技術成就上,期望政治的問題通過目前看來還相當渺茫的科技奇點得到解決,這是否也是一種比較奇特的樂觀期望?



    莫裡斯為戰爭辯護的主要理由是:戰爭造就了強大的國家,創造了大規模的、組織完善的政治社會。但我們或許可以質疑說:,國家,包括強大的國家是不是隻是由戰爭造就的?還有沒有其他的、同等重要的,甚至更重要的原因?第二,即便我們承認國家,尤其是強大國家主要是戰爭推動造成的,那是不是也並非是戰爭直接造成的,而是經過了人們對戰爭的反省,接受戰爭的教訓而采取了防範戰爭的措施和建設維護持久和平的制度,包括推廣反戰的意識與觀念,如此纔造就了強大且長治久安的國家?這也就引出了第三點質疑,即國家,包括強大的國家也有多種形態,而我們究竟要哪種強大的國家?是要短期強大的國家,還是要可持續的強大國家?而可持續的強大國家是不是恰恰要優先考慮全民的安全與福祉,而不是把戰爭放到首位?而現代意義上可持續的強大國家是否恰恰要通過反戰、維權、法治和憲政建設?人類是否應當主要是通過“數人頭”而非“殺人頭”取得進步和發展?第四,在今天的核武器時代,戰爭是否還能推動造就強大的國家?大國、強國之間的戰爭,是不是更有可能造成其同歸於盡甚至人類的滅亡?



    也就是說,我們可能很難贊同一種在戰爭與國家之間的單因論和直接論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上萬年來人類社會暴力事件的減少,但即便這一減少的趨勢的確存在,它也不是直線型的,不是單一因素促成的;而在戰爭因素對這一趨勢的影響方面,看來也更多的是因為反省和吸取戰爭的教訓而出現的制度與觀念的努力起了作用,而不是戰爭直接起了作用。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當我們在事後談論一場戰爭或一繫列戰爭所帶來的客觀上的好結果的時候,我們是否也將這作為日後事先選擇戰爭的理由(自然隻能是一種結果論的理由)?事後評價和事先選擇是有區別的,而莫裡斯似乎沒有清晰地意識到這種區別。比如他談到戰爭是地獄,但又說從長期來看,其他選擇可能更糟糕。他甚至直接批評丘吉爾的話“吵吵總比打打好”說,在古代歷史的記載中,很難找到一個令人信服的例證,表明人們自願組成一個更大的社會,而不是被實際或潛在的暴力迫使就範。那麼,這種對戰爭的事後評價會不會變成一種對戰爭的直接訴求?對隻是某一些戰爭所帶來的建設性後果的分析,會不會變成對一般的戰爭的普遍肯定?而如果變成這種普遍肯定的話,這種普遍肯定顯然就容易變成一種選擇戰爭的支持理由,或至少是催化這種態度:發生戰爭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或許還更好。因而不畏懼激化走向戰爭的因素,甚至不畏懼發動戰爭,從而真的帶來了大難。



    我們從道德的角度判斷戰爭,可以主要從三個方面觀察:是戰爭本身作為行為與活動的性質,即戰爭的本性;第二是發動戰爭者乃至介入戰爭的各方的意圖和動機,即所要達到的目標;第三是戰爭實際上促成的結果,這一結果可能會接近某一方的目標,但由於合力的作用,它絕不會完全滿足任何一方的願望,而且,由於戰爭其暴力相搏的本性,它一定要帶來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即便有長期的好的結果,也還是一定有戰爭中所付出的生命財產的代價。而且正如作者所承認的,還有一種完全是反建設性、純粹破壞性的戰爭,不僅造成社會停滯,而且造成社會倒退很多年。






    戰爭有哪裡好?除了作者所說到的,其實還可以補充一些。當然,這還是隻能主要是指戰爭的客觀結果。除了一場大的統一戰爭結束了連年的、相持不下的混戰,終於帶來了強大的國家與它統治下的地區和平,甚至推進了世界和平。戰爭還可能推動科技的發展。由於雙方在戰爭中集中了人力物力,極力想戰勝對方,從而帶來了技術的突破,這種突破的成果常常可以從軍用領域向民用領域轉移,我們實際看到的許多科技發明初都是在戰時出現的。近代以來,戰爭還可能推動了社會平等,包括階級、階層和兩性的平等,緩解了階級衝突,或者松動了意識形態的禁錮,有時富人和窮人、地位高的人和地位低的人,乃至男人和女人來到了同一戰壕,站到了同一戰線。戰爭甚至還引發了一些不無好處的革命,一些和平時期不易解決的沉痾終於得到了解決。戰爭還可能刺激了經濟,長遠來說帶來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像核武器的威懾遏制了核大國之間的戰爭等。戰爭對精神和道德也不無起到錘煉作用,面對生死和平時很難戰勝的困難,戰時卻通過極大地調動人的精神和道德潛力而戰勝了這些困難。但我想,我們無論如何還是要重申:這隻是戰爭一個方面的結果,還有另一方面的、更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家破人亡,對經濟的直接摧殘甚至毀滅性的打擊,多少年都很難恢復過來,還有廣泛和持久的心靈創傷和道德傷害,為下一場戰爭醞釀的持久的敵意和復仇心等。而問題還在於,前述的種種戰爭好處,在核武器時代一旦戰爭爆發,可能都要化為青煙。



    以上是從戰爭的結果方面分析,如果從戰爭的意圖方面觀察呢?一場戰爭必定涉及不隻一方,而且,發動戰爭一方的意圖是主導性的,這種意圖是否有好的呢?對此可能要有極嚴格的限制,有人甚至否認今天有任何“發動正義戰爭”的可能性。不過,莫裡斯看來也沒有從這方為戰爭辯護,相反,他充分認識到人們發動戰爭的自利乃至邪惡意圖。



    後從戰爭的屬性來說,我們一定不要忘記,戰爭的本性就是人類的相搏,就是成建制的、大規模的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廝殺。戰爭不僅本身就是殘酷,還助長殘酷,它容易把殘忍的習慣從戰場帶到非戰場,從戰時帶到戰後。戰爭無論如何都不是人之為人的驕傲。而且,我們不僅要持一種人類的觀點,還要持一種個人的觀點,因為生命實際是在一個個具體的個人那裡真實存在的,我們因此也就不僅要持一種長期的觀點,還要持一種短期的觀點。這是由戰爭的本性決定的。某一場戰爭可能會帶來長遠的好的結果,但我們是否還要念及和哀悼這場戰爭中死去的人們呢?他們死去就是死去了,那就是他們全部生命的結束。而沒有這場戰爭,他們本來是可以不死的。世界上也沒有誰能夠活15 000 年,大多數人的壽命也就是50~100 年。所以,我們總是要優先考慮盡量減少戰爭,包括減少戰爭中的傷亡;我們還要盡量優先考慮不是通過戰爭,而是通過和平談判和相互妥協的方式解決衝突。



    我與莫裡斯教授曾在2014 11 月中旬中信書院舉辦的前沿論壇中見過面。當時對這本書的觀點,我當面提出過一些疑問,莫裡斯教授解釋說,他的意思其實是:戰爭並不是全無是處,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一點兒好處。如果是這樣,他的立論應當是建立在比較不易受批評和攻擊的立場上,但細看全書,似乎在有些地方又表達得過於強勢。我希望我的批評沒有太誤解他的意思,或者可視作一種對贊許戰爭的一般觀點的批評。我推薦人們讀這本書,因為它能夠提供一個我們澄清自己的反戰理由的機會,或者看清自己隱蔽的好戰“理由”的“緣故”。戰爭總是引人注目的,這不僅是因為戰爭中有各種偶然因素、劇烈衝突、戲劇性變化、勝者與敗者、英雄與梟雄……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戰爭是攸關千百萬人生死的事情。研究戰爭的文獻卷帙浩繁,但這本《戰爭》將以其獨特的觀點與方法,成為其中一部新穎的傑作。



    何懷宏
    北京大學哲學繫教授



    對戰爭的長程觀察






    我很高興伊恩·
    莫裡斯的又一本簡體中文譯著《戰爭》出版,在此之前他已有《西方將主宰多久》、《文明的度量》
    在中國出版,且都引起了相當廣泛的關注。一如既往,這本書也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材料和激發我們思想的觀點,而其中挑戰性的觀點,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認為,從長程的觀點看,戰爭是好的,常常是建設性的,他並力圖展示為什麼說戰爭是好的理由和數據。



    這一“長程”的觀點是很“長”的,莫裡斯強調他看戰爭不隻是從近代500 年的觀點,也不是從人類有文字史以來5 000 年的觀點,而是他在前兩本書中也采取了的、人類近15 000 年來的歷史觀點,而且主要是從客觀結果來看。他認為,人類經過1 萬多年的進化,終於擺脫了部落與個人之間頻繁的互相殘殺,人類的暴力死亡率即便在激烈動蕩的20 世紀,也比在石器時代下降了90%。而戰爭在這一過程中起了莫大的作用。可以從史料清晰得知,人類幾千年來的戰爭,雖然有建設性的和反建設性的,但總體趨勢是建設性的。



    媒體評論
    該書能夠提供一個我們澄清自己的反戰理由的機會,或者看清自己隱蔽的好戰“理由”的“緣故”。研究戰爭的文獻卷帙浩繁,但這本書將以其獨特的觀點與方法,成為其中一部新穎的傑作。
    何懷宏北京大學哲學繫教授
    也許你認為,你已經了解了在過去15 000年中所有大陸上所有民族的歷史。即便如此,你仍將從這本發人深省的書中得到全新的視角。憑借本書和此前的《西方將主宰多久》,伊恩·莫裡斯使他自己成了用有趣而易於理解的語言詮釋大歷史方面的領路人。
    賈雷德·戴蒙德普利策獎得主、《昨日之前的世界》《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戰爭是現代文明中我們所珍視的一切事物的對立面,這是一個罕見的在文明社會幾乎沒有人膽敢反駁的觀點,除了伊恩·莫裡斯。這部令人愉悅、內容廣博而發人深省的書籍挑戰了我們的一些核心信仰。莫裡斯頗具說服力地指出,戰爭絕不是人類文明的對立面,反而是人類文明的主要部分,而且戰爭還將繼續書寫人類的歷史。這本書將讓你感到驚訝、獲得啟發、收獲愉悅,更重要的是,挑戰你的常識。


    該書能夠提供一個我們澄清自己的反戰理由的機會,或者看清自己隱蔽的好戰“理由”的“緣故”。研究戰爭的文獻卷帙浩繁,但這本書將以其獨特的觀點與方法,成為其中一部新穎的傑作。



    何懷宏
    北京大學哲學繫教授



    也許你認為,你已經了解了在過去15 000年中所有大陸上所有民族的歷史。即便如此,你仍將從這本發人深省的書中得到全新的視角。憑借本書和此前的《西方將主宰多久》,伊恩·莫裡斯使他自己成了用有趣而易於理解的語言詮釋大歷史方面的領路人。



    賈雷德·戴蒙德
    普利策獎得主、《昨日之前的世界》《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戰爭是現代文明中我們所珍視的一切事物的對立面,這是一個罕見的在文明社會幾乎沒有人膽敢反駁的觀點,除了伊恩·莫裡斯。這部令人愉悅、內容廣博而發人深省的書籍挑戰了我們的一些核心信仰。莫裡斯頗具說服力地指出,戰爭絕不是人類文明的對立面,反而是人類文明的主要部分,而且戰爭還將繼續書寫人類的歷史。這本書將讓你感到驚訝、獲得啟發、收獲愉悅,更重要的是,挑戰你的常識。



    達龍·阿西莫格魯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克拉克獎得主






    (這本書)行文保持節奏完美,內容豐富,遣詞流暢,幽默感橫溢……真是一本絕妙好書。



    《華爾街日報》






    莫裡斯的作品非同尋常……他比他的大多數同行都更有智慧,也更謙虛;他的目光更敏銳,能區分開事實真相和趣聞逸事,且從不得意揚揚地說大話……清晰、準確、反直覺,讀他的書總是讓人備感愉悅。”



    《星期日泰晤士報》






    這本書的內容令人不安,而又充滿革新性。這本書。



    《科克斯書評》






    一部雄心勃勃、劃時代的著作,研究廣闊時空中的暴力……精彩、刺激,讓那些對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和未來感興趣的讀者欲罷不能。



    《出版人周刊》

    在線試讀
    戰爭與永久的和平

    “1793年,一個新的力量出現,打破了所有的幻想。突然之間,戰爭變成了人民參與的事業。”
    在親歷了這一切的克勞塞維茨看來,這纔是 18世紀末的真正遺產。1787年,美國的開國之父們以“我們人民”作為其憲法草案的開篇詞,並非是隨意為之的:正是武裝了的人民,而非拿薪餉的職業軍人或是雇傭兵在獨立戰爭中站出來反對英國人。美國的革命者們缺少資金和組織,無力為軍隊支付薪餉,隻能靠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征召軍隊,並且率領他們圍著死板而緩慢的職業軍隊繞圈子。在開放的市場和政治之外,開放的秩序現在又帶來了有人民的力量參與其中的開放的戰爭。一場新的軍事革命開始了。
    起初,人們並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盡管他們本應想到。許多歐洲觀察家們堅持認為,美國獨立戰爭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他們認為,戰爭中的美國人根本不是一股團結一致的力量,而僅僅是一盤散沙:如果不是法國和西班牙的艦隊以及馮·施托伊本—一位來自德意志的軍官,他將大陸軍訓練得更接近於職業軍隊—參與進來,美國人很可能會輸掉這場戰爭。
    即便在歐洲人意識到美國人進行了一場新穎的人民戰爭之後,他們也對此不以為意。他們認為,獨立戰爭後的美國軍隊簡直微不足道。一直到 1791年,以寡敵眾的邁阿密印第安人還在沃巴什河的上遊附近殲滅了一支美國軍隊。印第安人殺死了 600名白人士兵,並且把土塞進他們的嘴裡,以滿足他們對土地的貪婪。很多歐洲人認為,如果這就是人民戰爭的結果,那麼不要也罷。
    美國獨立戰爭真正給歐洲人留下印像的,並非他們進行戰爭的方式,而是這個新興的共和國發布的關於超越戰爭的聲明。就連比大多數美國人都更稱得上知兵的喬治·華盛頓也對法國記者說“是讓騎士精神和瘋狂的英雄主義精神終結的時代了”,因為“商業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將取代戰爭和征服……就像《聖經》中所說,‘列國再也不學習戰事’”。
    在 18世紀 90年代中期,歐洲的文學沙龍中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有關世界和平的提議,其中很多都受到了美國人的啟迪。不過,影響力的還要屬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的小冊子《永久和平論》(Perpetual Peace)。康德或許是歐洲為著名的哲學家,他既以其出色而廣受爭論的專著而聞名[就連其他的哲學家起初也覺得他長達800頁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晦澀難懂],也以其嚴謹的生活方式而著稱(他餐後都會大笑:並非因為他喜歡笑,而是這樣有助於消化)。不過,《永久和平論》既不龐雜,也不嚴厲,康德甚至在其開篇還開了個小玩笑:他說,這篇文章的題目取自“荷蘭一家旅店標識上的諷刺文字,那標識上畫了一處公墓”。


    戰爭與永久的和平






    1793年,一個新的力量出現,打破了所有的幻想。突然之間,戰爭變成了人民參與的事業。”



    在親歷了這一切的克勞塞維茨看來,這纔是 18世紀末的真正遺產。1787年,美國的開國之父們以
    “我們人民”作為其憲法草案的開篇詞,並非是隨意為之的:正是武裝了的人民,而非拿薪餉的職業軍人或是雇傭兵在獨立戰爭中站出來反對英國人。美國的革命者們缺少資金和組織,無力為軍隊支付薪餉,隻能靠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征召軍隊,並且率領他們圍著死板而緩慢的職業軍隊繞圈子。在開放的市場和政治之外,開放的秩序現在又帶來了有人民的力量參與其中的開放的戰爭。一場新的軍事革命開始了。



    起初,人們並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盡管他們本應想到。許多歐洲觀察家們堅持認為,美國獨立戰爭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他們認為,戰爭中的美國人根本不是一股團結一致的力量,而僅僅是一盤散沙:如果不是法國和西班牙的艦隊以及馮·施托伊本
    —一位來自德意志的軍官,他將大陸軍訓練得更接近於職業軍隊—參與進來,美國人很可能會輸掉這場戰爭。



    即便在歐洲人意識到美國人進行了一場新穎的人民戰爭之後,他們也對此不以為意。他們認為,獨立戰爭後的美國軍隊簡直微不足道。一直到 1791年,以寡敵眾的邁阿密印第安人還在沃巴什河的上遊附近殲滅了一支美國軍隊。印第安人殺死了 600名白人士兵,並且把土塞進他們的嘴裡,以滿足他們對土地的貪婪。很多歐洲人認為,如果這就是人民戰爭的結果,那麼不要也罷。



    美國獨立戰爭真正給歐洲人留下印像的,並非他們進行戰爭的方式,而是這個新興的共和國發布的關於超越戰爭的聲明。就連比大多數美國人都更稱得上知兵的喬治·華盛頓也對法國記者說
    “是讓騎士精神和瘋狂的英雄主義精神終結的時代了”,因為
    “商業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將取代戰爭和征服……就像《聖經》中所說,‘列國再也不學習戰事
    ’”。



    18世紀 90年代中期,歐洲的文學沙龍中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有關世界和平的提議,其中很多都受到了美國人的啟迪。不過,影響力的還要屬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的小冊子《永久和平論》(Perpetual Peace)。康德或許是歐洲為著名的哲學家,他既以其出色而廣受爭論的專著而聞名[就連其他的哲學家起初也覺得他長達800頁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晦澀難懂],也以其嚴謹的生活方式而著稱(他餐後都會大笑:並非因為他喜歡笑,而是這樣有助於消化)。不過,《永久和平論》既不龐雜,也不嚴厲,康德甚至在其開篇還開了個小玩笑:他說,這篇文章的題目取自“荷蘭一家旅店標識上的諷刺文字,那標識上畫了一處公墓”。



    除了黑色幽默之外,康德指出永久的和平在當前就有實現的可能。他認為,原因在於開放的共和國比封閉的君主國更善於經營商業。“如果進行戰爭需要得到公民的同意”,就像在共和國裡那樣,那麼“公民們很可能會對進行這樣不高明的賭博持謹慎態度”。而一旦共和國棄絕了戰爭,那麼每個國家“都可能,也應當為其自身的安全考慮而要求其他國家一起加入一個類似於公民組織的組織之中,因為在這樣的組織中,每一個國家的安全都可以得到保證。如此就形成了國家聯盟”。這樣一來,就再也不會有戰爭了。



    直至今日,《永久和平論》仍然頗具影響力,經常在大學的課堂上被要求閱讀(有時候同《薩摩亞人的成年》一道)。但就在它問世的 179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