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傳奇與故事裡的中國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坎貝爾·布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近現代史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ISBN】97875699390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9939026
    作者:坎貝爾·布朗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時間:2021年03月 

        
        
    "

    編輯推薦

    1893年,布朗和他的妻子路易絲從英國遠渡重洋來到泉州,常住西街達18年之久。他熱愛中國文化,辦教堂,辦學校,在傳教過程中著書立說,傳播中國文化。創作《傳奇與故事裡的中國》一書在倫敦出版。這個譯本的文字表達簡煉,遣詞造句高雅、精煉,有時譯文難以準確表達,譯者另加尾注幫助讀者理解。

     
    內容簡介

    英國傳教士布朗( C.CAMPBELL BROWN )編寫、出版於1907年的專著《傳奇與故事裡的中國》


    ( CHINA IN LEGEND AND STORY )


     


    講述的是中國南部的一個地區——福建。在那兒佇立著古老的泉州城,遙望著金門島,闡述著“愛拼纔會贏”的精神。在中國居住了十年,作者把當地的色彩精確地描述出來,和人們一起分享那裡的風土民情、地方文化……並試圖給出一些真實的圖片來展示當地人的想法和特征。


     


    令人驚喜的是,該書收入的10餘張關於泉州古城的老照片,歷經百年依然清晰。

    作者簡介

    ( 英 )坎貝爾·布朗(1860 — 1924 )  


    中文名“文高能”,是19世紀末“西學東漸”中活動在泉州的的文化傳播的使者之一。1893年,他與妻子遠渡重洋來到泉州,在西街一住就是18年。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他籌建了位於市區西街208號的西街基督教堂。隨後還創辦了一所家庭式小學堂,招收附近男童入學。1904年,在他的努力中學在泉州創立,劍橋大學畢業生、英國人安禮遜(A.S.Moore.Anderson)被聘為校長,該中學在此後的百年育人無數、英纔輩出。


     


    楊德權


    福建師範大學英語教育專業文學學士,廈門大學翻譯碩士,黎明職業大學國際商務專業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語言學、翻譯學。近年來,主編翻譯教材1部、新加坡英語閩南語彙釋1部,參與外貿英語口語教材1部,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主持省教育廳課題1項,參與各級課題10餘項。

    目錄
    目錄
    CONTENTS
    原書前言........................................................................... 001
    部分信教前的世俗百態
    章少女獻禮............................................................. 003
    第二古寺............................................................. 011
    第三章“鱸鰻”文士...................................................... 029
    第四章情比金堅............................................................. 049
    第五章金無足赤............................................................. 059
    第六章青銅古董............................................................. 071
    第七章道臺之印............................................................. 079
    第八章仁者之心............................................................. 089
    第九章神奇福音............................................................. 095
    第十章臨終時刻............................................................. 105

    目錄


    CONTENTS


    原書前言........................................................................... 001


    部分信教前的世俗百態


    章少女獻禮............................................................. 003


    第二古寺............................................................. 011


    第三章“鱸鰻”文士...................................................... 029


    第四章情比金堅............................................................. 049


    第五章金無足赤............................................................. 059


    第六章青銅古董............................................................. 071


    第七章道臺之印............................................................. 079


    第八章仁者之心............................................................. 089


    第九章神奇福音............................................................. 095


    第十章臨終時刻............................................................. 105


    第二部分受浸之後的俗世人間


    第十一章洗心革面......................................................... 115


    第十二章洗禮之路......................................................... 127


    第十三章巡回布道......................................................... 141


    第十四章百名門徒......................................................... 155


    第十五章健步勇士......................................................... 173


    第十六章誠心銀匠......................................................... 189


    第十七章蛻變小販......................................................... 215


     


    後記         229

    前言
    序言
    徐振忠
    《傳奇與故事裡的中國》()是英國基督教傳教士坎貝爾·布朗(C. Campbell Brown)撰寫的。說起西方傳教士,人們總把他們看成是西方殖民者對外進行文化侵略的工具,這是有失公允的,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誠然,一部分西方傳教士確是為殖民者侵略服務的。他們把傳教作為鴉片煙,為侵略服務,同時否認了東方國家的傳統文化,把它看得一文不值,不值一提,或如何如何落後。但也有一些西方傳教士卻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們的任務雖然主要是傳教,但也給東方國家帶來了西方文藝復興以後的科學與文化,並幫助建立新型的學校與醫院。這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這叫作“西學東漸”。例如,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明代萬歷年間到中國傳教,同時學習中國文化,把傳教與儒學相結合,謂之“合儒”,還把一些西方的科學技術書籍傳到中國。“西學東漸”為中國人打開了窺視西方的窗口,令其大開眼界。布朗就屬於像利瑪竇這種人,對中西文化交流是有貢獻的。

    序言


    徐振忠


    《傳奇與故事裡的中國》()是英國基督教傳教士坎貝爾·布朗(C. Campbell Brown)撰寫的。說起西方傳教士,人們總把他們看成是西方殖民者對外進行文化侵略的工具,這是有失公允的,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誠然,一部分西方傳教士確是為殖民者侵略服務的。他們把傳教作為鴉片煙,為侵略服務,同時否認了東方國家的傳統文化,把它看得一文不值,不值一提,或如何如何落後。但也有一些西方傳教士卻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們的任務雖然主要是傳教,但也給東方國家帶來了西方文藝復興以後的科學與文化,並幫助建立新型的學校與醫院。這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這叫作“西學東漸”。例如,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明代萬歷年間到中國傳教,同時學習中國文化,把傳教與儒學相結合,謂之“合儒”,還把一些西方的科學技術書籍傳到中國。“西學東漸”為中國人打開了窺視西方的窗口,令其大開眼界。布朗就屬於像利瑪竇這種人,對中西文化交流是有貢獻的。


    1893年,布朗和他的妻子路易絲從英國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泉州,常住西街達18年之久。他不但參與創辦西街基督教堂,還創辦了一所小學和參與創辦了著中學。他熱愛中國文化,傳教過程中還著書立說,傳播中國文化,著有《中國兒童》《傳奇與故事裡的中國》等書,在倫敦出版。後者全書共分為兩章,十七節。書中所述事件都發生在中國泉州,早至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近至清朝末年,有歷史事件的文人逸事、趣事傳說名勝古跡的創建等內容,反映了對無私奉獻的贊揚對貪污腐敗的鞭撻對包庇婚姻的控訴和對追求婚姻自由的謳歌。這些內容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因作者是傳教士,也有約一半的內容是對基督教的褒揚,這些大都是作者自己杜撰的故事,不屬民間傳奇。


    該書原版在1907年出版。記得1960年本人到上海讀大學,偶然在母校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發現本書的英文原版,扉頁上貼著“上海聖約翰大學圖書館藏書”的標簽。聖約翰大學原是一所著名的教會學校,後因院校合並,部分院繫並入母校,連同圖書一起轉入。我立即順籐摸瓜,查該書是否有漢譯版,結果查不到。六十年過去了,我喜知我們黎明大學年輕的英語教師楊德權剛把它譯出初稿,梁麗娜審校。他們要我為譯本寫序言。


    該譯本基本上能按嚴復提出的“信、達、雅”標準進行漢譯,忠於原文、表達通順、遣詞造句準確。進一步深入研究,本人認為該譯本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優點,該書英文書名,譯為《傳奇與故事裡的中國》,這個譯名很好,因為legend和story兩個單詞的意義有明顯的區別。Legend是民間傳說,傳奇,它是地方歷史文化的產物,搜集的作者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杜撰、虛構而story是故事,作者自己可以虛構編寫。例如,書中“少女獻禮”一節,按中國傳統的習俗,絕不可能要求一位少女赤身裸體在公眾面前去獻祭。這當然就不是民間的傳說,而是作者按照西方人的想像來加以編寫的。還有,書中有一部分是有關傳教的故事,顯然也是作者杜撰的,這些更不是民間傳奇。所以,這樣翻譯更忠實於原名第二,該譯本的文字表達簡練,並善於使用漢字的“四字詞組”,這一點在該書小標題的譯文中體現為突出。這裡舉其中幾個例子少女獻古寺、“鱸鰻”文士、情比金堅、道臺之印、神奇福音、洗禮之路、健步勇士、蛻變小販等第三,書中的譯文,遣詞造句高雅、精練,常使用一些漢語的成語和四字詞組,免使句子冗長或平淡無味,如“塵埃落定,這片土地雖失之東隅,卻收之桑榆”第四,像這種塵封百年的英文原著,涉及許多有關英漢語及閩南語古近代時期的表達方式,當時的背景知識及風俗習慣,以及基督教《聖經》《聖詩》中的有關知識,有時譯文難以準確表達。譯者采取另加尾注的方式以幫助讀者能較準確地理解。當然,譯者的每條注釋往往必須查閱許多資料,甚費力氣。


    序言不是評論,筆者未能細論,隻能蜻蜓點水式簡要提一提。


    是為序。


     


     


    (本序言作者徐振忠教授,原籍北京大興區,1940年出生於福建泉州市,1960—1965年就讀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繫,畢業後分配往四川任教英語多年。歷任中國職業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泉州市外國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建省高級翻譯職稱評委,黎明大學外語繫繫主任,華僑大學及廈門理工學院兼職教授等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出版著作七部,個人文集三部。其生平事跡曾在《福建人》《桂壇驕子》登載,也載入網絡“百度”,並分別載入中、英、美國家編撰出版的《當代高校教授大典》《世界名人錄》和《世界名人傳記詞典》。)


     


     


    原書前言


    本書故事來源於中國的一座城市。記憶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臉龐,活靈活現的姿態,婉轉起伏的語調,以及細致入微的手部動作,均無法呈現於紙上更遑論此處人們的生活背景,某座房屋或寺廟庭院的一角,某段塵土飛揚的道路,抑或是穹蒼下清晰無比的遙遠天際線。那些講故事的人,那些在我面前討生活的人,因無記錄設備,而不能向大家一一展示。也由於並沒有這樣富有魔力的鏡頭,那些故事講述者就無法借助電影放映的方式,讓聽眾看到那些人,目睹那些事。因此,本書中的故事盡可能講得通俗易懂,希望這些故事原本的趣味,不至於因本人的講述而喪失殆盡。


    本書收錄的所有故事均發生於福建南部山區,也就是著名的“舊世界”城市泉州《情比金堅》一篇所提及的金門島,則位於福建省東邊。


    本人在泉州居住長達十年之久,因而有理由相信,在敘事過程中,故事原本的風貌得到了極大的保留。故事中的民眾及文化賦予了這方水土無比迷人的魅力。起初,景像較為陌生,然而隨著場景的深入,印像則會隨之加深。人們可以看到南部山脈兩旁布滿了蔥茏的草木成片的稻田隨季節不同而變化顏色,有時嫩綠淡青,有時卻暗棕深褐,還帶著熟透發霉的味道。同時映入眼簾的還有泉州城內的堵堵灰牆、道道橋梁及座座寶塔,供奉神像的山中農莊,陳埭鎮上的紅磚村落及“健步勇士”離世前的那間屋子。


    下面對這些故事本身說上一兩句吧。開篇《少女獻禮》非常引人注目,因為講述者出身書香門第,其所在的家族曾是泉州城裡古老的家族。《“鱸鰻”文士》《情比金堅》《道臺之印》這三篇故事直接源自民間傳說。《青銅古董》則由該物件購買者的兒子親自敘述。《金無足赤》出自一位朋友之口,他對泉州當地的家族歷史非常感興趣道臺之前的一位僕人親自對此予以確認,稍加潤色並詳細描述了道臺的具體相貌古寺》一篇描繪了異教的中心,有泉州“巴黎聖母院”之寺。該文試圖讓讀者對該寺的景致有個大體了解,無論是肉眼看得見的,或者看不見的。這些引用的傳說,來自形形色色的人,有文人、工匠、掌櫃等。其中更有“羅馬牛皮圈地”傳說的中國版本,這對研究民俗的人來說,其獨特價值不言而喻。從各類碑文,懸於正門的牌匾(刻有“紫雲”兩字),以及東西塔底斑駁的石作,都可以追尋到本地民俗的蹤跡,這些也都有助於該故事的成篇。在《臨終時刻》一篇中,本人試圖將留於記憶深處鮮活靈動的印像再現出來。所有對話都以西方人熟悉的思維形式來記錄,這樣讀者就不會因不熟悉真實語境的方言詞彙,而使注意力受到干擾。《洗心革面》一篇的講述者名叫英伯(Eng-peh)。當他還是個小孩時,曾領著滿身污垢的乞丐穿過安海街道,因而受到老師嚴厲斥責。這位很有意思的講述者,是福建基督教早的“守衛者”之一,他家房子早是宋伯(Song-peh)和其他泉州朋友一起居住的,隨後卻被洗劫一空,他後背的衣服也被弄得破爛不堪。現在也不可能有機會讓這位老人家重復這個故事了,因為那竟然是他和朋友們在人世間所見的後一面。這故事太過於吸引人,聽者恨不得馬上記錄下來,之後又有一些人再次確認了故事情節,因為他們之前對主人公還算有些了解。《健步勇士》一篇的素材來自主人公本身,以及他的朋友竹書伯(Tek-tsu-peh),後者是該隊伍的第二名成員,他們曾經爬過山頂,領略全城風貌。故事中其他更詳細的情節來自杜嘉德牧師(Dr. Carstairs Douglas)的信函,這位牧師是該故事中出現的那名外國友人。剩下八篇的主要人物都與本人私下熟識,且直接來源於現實生活。


    本書旨在向讀者展示中國人的生活日常和所思所想,首先展示信教之前的世俗百態,其次是受浸之後的俗世人間。本書還試圖對當地人的思想及性格進行詳細描述,從內心深處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說明。當中沒有偏袒,也沒有貶低。有人會說,或許書中所持的觀點對那些不信教的中國人過於友好又有人會說,這些觀點對他們還不夠公正。但是,不管是什麼,隻要是真相,總是能站得住腳,否則,會成為無根之木,隻要了解這些,就夠了。


    本人希望借此機會向劍橋大學的吉布教授(J. Gibb,D.D.)、奧德漢牧師(Rev. J.H. Oldham),以及愛丁堡大學的弗裡蘭·巴伯爾夫人(Mrs. Freeland Barbour)表示感謝,他們給予了非常中肯的批評與建議。本人還要感謝牛津大學的惠特維爾先生(R.J,Whitwell),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愛丁堡大學的喬治·史蒂文牧師(Rev. George Steven)為本書耐心訂正,還有好多朋友,都為本書無私提供多幅照片以做插圖之用。


     


    1907年寫於愛丁堡


     


     


    注釋


    [1]譯者注對應哥倫布發現美洲後的新世界,泛指亞非歐三大洲。


    [2]譯者注“牛皮圈地”的故事流傳極為久遠,同類故事中早見諸史冊的是迦太基建城的傳說。提爾統治者皮革馬利翁之妹狄多(Dido)率眾出海逃亡到非洲海岸時,因被本地居民所擊退,請求將一張牛皮所能夠包圍的土地作為住所。阿非利加人認為腓尼基人的請求微不足道,且拒絕如此渺小的恩惠頗為可恥,因此同意並宣誓保證他們的諾言。於是腓尼基人將一張牛皮剪成長細條,包圍起現在迦太基衛城所在之處,為此,該地得名柏薩(意為“一張牛皮”)。(參見阿庇安《羅馬史》第八卷節,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2月修訂第二版,第191—193頁)

    在線試讀
    部分信教前的世俗百態

    章少女獻禮
    泉州(Chinchew)城坐落在一片肥沃的平原中部。北部是清源山(Clear-spring Mountain)和雙乳山(the Breasts),巍峨挺撥,如同一道屏障西部則是對山(Tui Soa),峰巒清逸,映襯著藍天。從遠處就可見的城牆,威嚴矗立,在城市優美的風景中劃下鮮明的界線,而高聳於城牆之上的東西雙塔讓人不禁想起泉州悠久的歷史歲月。
    泉州新橋(The New Bridge)上面建有門道多條,設有堡壘、護牆和弔橋,還有若干船形墩臺、青石板,以及眾多欄杆和佛龕。行人通常由此進入泉州南門,而本篇故事發生時,新橋纔剛剛竣工。
    早動工築起的土牆,頂上設有荊棘護欄,過往屢有加寬,但由於人口增加,這些防護措施已遠遠不夠,現業已拆除,隻留下四扇大門,橫跨在加長的街道上,以作城市瞭望臺之用。大門外面遠處,有一堵四十米寬的石牆,可容一輛雙輪戰車在其頂部行駛,石牆長近十六千米,在外圍守護著泉州城。
    知州王十朋(Ong Sip-peng ),這位新泉州的締造者,此時正陷入困境之中。在他治下,城牆、廟宇、橋梁平地而起,道路平整,房屋井然,運河開通,排水體繫精心設計,各地衙門和帶有雕像的佛塔撥地而起,城市建設業已完備。然諸多障礙已清,功成業就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困難擺在了他的面前。城牆完工,大門立起,但“竣工”所需的獻禮祭品還沒找到。如果這古老儀式的祭品隻是牛或羊,那麼置備困難會小得多,但這個祭拜儀式需要的可不是這些。這古老的獻禮儀式要求有一名“一絲不掛”的少女,代表全城人民,作為祭品在城市神靈的祭壇上祭拜,隨後還要躺倒在新修的城牆下方。唉,哪裡找得到這樣的少女,又哪裡有人家願意獻上自己的女兒當祭品呢?
    知州很是沮喪,征召告示一直掛在衙門牆上,卻無人理會。而民眾們,惶恐不安又偏私利己,內心充滿掙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希望別人主動獻祭,自己好逃過一劫。受到怠慢的眾神定會施以懲罰。若無祭品,眾神將迅速展開可怕的報復行動。龍王攪動水脈,山泉湧動,河床沸騰洪水就此暴發,泛濫成災,淹沒平原,吞沒城市雷霆之怒將會降臨,毀滅之旗擲向熊熊燃燒的房屋攜帶死亡威脅的瘟疫將摧毀他們的家園。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人們各自躲在家中等待。
    然而,後還是有一位少女,為了這座城市的和平,願意裸露年輕的軀體,獻出自己的生命。王大人的難題終於得以解決,但悲傷卻侵入了王家,因為正是他的親生女兒要經歷那可怕的折磨。衙門一片寂靜,整座城市羞愧無聲,孑然無依。人們不再走街串巷,集市場所也少人問津。市井了無聲息,婦人也不再打扮。

    部分信教前的世俗百態


     


    章少女獻禮


    泉州(Chinchew)城坐落在一片肥沃的平原中部。北部是清源山(Clear-spring Mountain)和雙乳山(the Breasts),巍峨挺撥,如同一道屏障西部則是對山(Tui Soa),峰巒清逸,映襯著藍天。從遠處就可見的城牆,威嚴矗立,在城市優美的風景中劃下鮮明的界線,而高聳於城牆之上的東西雙塔讓人不禁想起泉州悠久的歷史歲月。


    泉州新橋(The New Bridge)上面建有門道多條,設有堡壘、護牆和弔橋,還有若干船形墩臺、青石板,以及眾多欄杆和佛龕。行人通常由此進入泉州南門,而本篇故事發生時,新橋纔剛剛竣工。


    早動工築起的土牆,頂上設有荊棘護欄,過往屢有加寬,但由於人口增加,這些防護措施已遠遠不夠,現業已拆除,隻留下四扇大門,橫跨在加長的街道上,以作城市瞭望臺之用。大門外面遠處,有一堵四十米寬的石牆,可容一輛雙輪戰車在其頂部行駛,石牆長近十六千米,在外圍守護著泉州城。


    知州王十朋(Ong Sip-peng ),這位新泉州的締造者,此時正陷入困境之中。在他治下,城牆、廟宇、橋梁平地而起,道路平整,房屋井然,運河開通,排水體繫精心設計,各地衙門和帶有雕像的佛塔撥地而起,城市建設業已完備。然諸多障礙已清,功成業就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困難擺在了他的面前。城牆完工,大門立起,但“竣工”所需的獻禮祭品還沒找到。如果這古老儀式的祭品隻是牛或羊,那麼置備困難會小得多,但這個祭拜儀式需要的可不是這些。這古老的獻禮儀式要求有一名“一絲不掛”的少女,代表全城人民,作為祭品在城市神靈的祭壇上祭拜,隨後還要躺倒在新修的城牆下方。唉,哪裡找得到這樣的少女,又哪裡有人家願意獻上自己的女兒當祭品呢?


    知州很是沮喪,征召告示一直掛在衙門牆上,卻無人理會。而民眾們,惶恐不安又偏私利己,內心充滿掙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希望別人主動獻祭,自己好逃過一劫。受到怠慢的眾神定會施以懲罰。若無祭品,眾神將迅速展開可怕的報復行動。龍王攪動水脈,山泉湧動,河床沸騰洪水就此暴發,泛濫成災,淹沒平原,吞沒城市雷霆之怒將會降臨,毀滅之旗擲向熊熊燃燒的房屋攜帶死亡威脅的瘟疫將摧毀他們的家園。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人們各自躲在家中等待。


    然而,後還是有一位少女,為了這座城市的和平,願意裸露年輕的軀體,獻出自己的生命。王大人的難題終於得以解決,但悲傷卻侵入了王家,因為正是他的親生女兒要經歷那可怕的折磨。衙門一片寂靜,整座城市羞愧無聲,孑然無依。人們不再走街串巷,集市場所也少人問津。市井了無聲息,婦人也不再打扮。


    “完工獻禮”的那一天還是來了,傍晚時分,人們動身了,一會兒工夫整座城市的居民都湧上了街頭。


    在一隊士兵陪同下,官員們護送著這位少女從衙門走向城牆,人群慢慢地在擁擠的干道讓出了一條路。這原本是一個讓人們心花怒放的景像陽光掠過士兵的武器和盔甲官員的服飾和徽章,觸摸著騎兵的戰袍、馬背上的雕飾,一排排的彩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然而,人們的淚水卻悄然滑落。


    王十朋大人和隨從在城牆上的祭壇旁就位站好。城牆的左右兩邊,附近的街道,房屋廟宇屋頂,到處都擠滿了人。


    這時號角聲響起了,火盆點燃,青天中升起了輕煙,那少女走上前去,渾身除了私處,幾乎一絲不掛,羞面見人,雙腳因粗糙石面而有了瘀傷。少女彎腰曲背,在無數目光注視下瑟瑟發抖。對一個東方少女而言,從兒時開始就極力減少拋頭露面,這一痛苦的時刻簡直就是恥辱的折磨。少女四肢赤裸,又起了水泡,就好像身披傳說中荊棘織就的連衣裙一樣。她來到祭壇,眼神發光,手指卻顫抖著,開始按照禮節擺放瓜果花卉,虔誠敬香,還將各份祭品整齊排放。所有一切都準備好了,她停了下來,周圍的人都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一丁點聲音。她轉過身來,四處張望,好像要逃離這裡渾身顫抖著,夾雜著恐懼和莫名的悲傷,她感到一陣頭暈目眩,一頭黑發垂在她那圓潤的肩膀上,讓人心生憐憫同情。婦人們捂著臉哭了起來。隨後,女孩膽戰魂驚,躺在牆邊,聽天由命,任由上蒼處置。


    號角聲又再次響起,獻祭已經結束,但少女突然羞愧難當,再也無法忍受這一切,她衝上城垛,從高高的城牆上一躍而下。當人們在城下找到其碎首糜軀時,這柔弱的年輕軀體早就沒了生命跡像。救贖業已完成,這位城市締造者的使命也圓滿達成,但他卻傷心欲絕,再次回到家中時,一蹶不起。


    王十朋就像那唐太宗(the princely Tangs)和宋太祖(the“fire-led house of Sung”)一樣,永遠離開了塵世。


     


    琉璃冰罩轉玲瓏,巧鏤山河大匠工。


    中有光明燈一盞,紙人泥馬影憧憧。


     


    但這座灰暗的城市,曾經也那麼美麗,不禁讓人想起遠古往昔,這位締造者的傳說常縈繞在那殘垣斷壁,而在城垛坍塌之後,那處子之身的救贖少女,其無比哀愁將會長存。


    人類在無邊苦海裡風霜嘗遍,幾個世紀以來,其歷史浪潮,流過古老的街道,永不停息。而人生若寄,迎來送往的所有生命中,再沒有誰比這位少女更為哀哀欲絕、忍辱含垢了。許多人來來往往,時間都已將他們遺忘,但在這異教徒的黑夜之中,一位無名少女的亭亭身影孤特自立,漫長歲月裡,她的痛苦仍然召喚著遙遠的客西馬尼(Gethsemane。


     


     


    注釋


    [1]譯者注原文篇名為JEPHTHAHS DAUGHTER,字面意思為耶弗他的女兒,指耶弗他遵照自己所許之願將女兒獻祭給耶和華。聖經《士師記》第11章29至40節記載,耶和華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他……來到基列的米斯巴,又……來到亞捫人那裡。耶弗他就向耶和華許願,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於是耶弗他往亞捫人那裡去,與他們爭戰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他手中。他就大大殺敗他們,……亞捫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耶弗他回米斯巴到了自己的家。不料,他女兒拿著鼓跳舞出來迎接他,是他獨生的,此外無兒無女。耶弗他看見她,就撕裂衣服,說“哀哉,我的女兒啊,你使我甚是愁苦,……我已經向耶和華開口許願,不能挽回。”他女兒回答說“父啊,你既向耶和華開口,就當照你口中所說的向我行,因耶和華已經在仇敵亞捫人身上為你報仇。”……父親就照所許的願向她行了。女兒終身沒有親近男子。此後以色列有個規矩,每年以色列的女子去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兒哀哭四天。


    [2]譯者注本書成書於1907年,在此之前已有多套閩南語注音方案問世。這些注音方案多采用羅馬字母注音,字典有麥都思的《福建方言字典》、戴爾的《漳州方言詞彙》、羅啻的《翻譯英華廈腔語彙》、麥嘉湖的《英華口纔集》、杜嘉德的《廈英大辭典》、衛三畏的《漢英韻府》、麥嘉湖的《英廈辭典》、馬偕的《中西字典》,以及打馬字的《廈門音的字典》。經過比對,本書所標注的人名、地名多采用閩南語注音方案,還有個別地名采用了郵政拼音式拼音,比如Ningpo(寧波)。後文不再贅述。


    [3]譯者注王十朋,浙江溫州樂清人。乾道四年(1168年)起知泉州,鼕十月到任乾道五年(1169年)鼕除敷文閣直學士,翌年春離泉。


    [4]譯者注此處原文為“Swift and terrible would be their vengeance if no substitute were found. The fountains would burst among the hills and the springs deep in the river-bed would boil as the Dragon of the flood stirred up the watersthen the river would overflow,covering the plain and sweeping the cityor thunderbolts would fall,flinging the red banner of destruction over the flaming housesor plague,the flail of death,would strike their homes.”


    [5]譯者注耶穌受難時頭戴荊棘王冠,該比喻即來源於此。


    [6]譯者注此處原文為“Ong Sip-peng,like the princely Tangs and all the‘fire-led house of Sung,’has passed away.”因趙宋自稱以火德王,故稱炎宋,以此“fire-led house of Sung”來指代“宋太祖”。


    [7]譯者注此處原文為


    “We are no other than a moving row


    Of magic shapes that come and go


    Round with the sun-illumined lantern held


    In midnight by the master of the show”


    此譯文版本選自黃克孫《魯拜集》譯本。


    [8]譯者注據基督教義,世人因無耶穌的救贖,未信教之前,都為異教徒,其生活黑暗無比。


    [9]譯者注客西馬尼,為基督被猶大出賣而被捕之地,意為蒙難地,比喻像耶穌那樣蒙受苦難。


     


     


    第二古寺


    幾百年前,曾有一股熱潮在泉州城裡湧動。僧人不遠萬裡自西方而來欲尋地建寺。這些遠道而來的陌生人看上了黃守恭(Mr.Nng)的園子,這一點黃守恭和城裡的百姓都很清楚。然而,黃守恭自然不肯將自己的產業拱手讓人。當時,皇帝禮待僧侶,篤信佛教。僧人們則巧舌如簧,深諳遊說之道。


    為首的禪師花費數日,舌燦蓮花,循循善誘,極力推行主張,勸說守恭,隻有放棄塵世身外之物,纔能獲得自身升華,並終實現永久價值。要是東漢明帝(the Emperor Ming-ti)沒有夢見金人出現在他面前,預示將有西方聖人降臨東土,那又會怎麼樣呢?難道佛陀之僕的到來不就是這幅場景的直接體現嗎?這典故選得真是巧妙,但黃守恭仍然不為所動。


    “好吧,”有一天禪師大聲說道,“對於此事,我也不再多說了,但你要知道,拒絕了我,你將會自食其果。”他從座位上起身,抖了抖滿是補丁的僧袍,又說道“我走了,你肯定很開心,但記住,等你改變心意,真心悔改之後,再次請我,我纔會回來。”


    “尊駕何必再臨寒舍呢?”黃守恭輕聲說道,“再次光臨,如此榮耀,鄙人實在承擔不起。”


    黃守恭本來就不情願在此事上糾纏太久,隻是禪師離開黃家不久之後,一股奇特的愁緒就湧上他的心頭。不止情緒低落,身體也開始出現不適。不久,肚子襲來一陣陣絞痛。大夫問診過後,藥方效果卻不明顯,疼痛仍在加劇。黃守恭越發痛苦,隻好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苦不堪言之時,他忽然想起禪師的警告。難道這些菩薩有力量掌控生死,有能力懲罰藐視眾神之人,就像懲罰我一樣?要真是這樣,那這位遠方來客的威脅還真不是空穴來風他現在已經命在旦夕了。疼痛無休無止,恐懼隨之而來,傲氣蕩然無存,隻剩下苦惱萬分。絕望之餘,後黃守恭大聲疾呼“大師啊,回來救救我吧!”他呼叫僕人,“阿水(Sui-ah)、阿尾(Be-ah)、阿郎(Long-ah),趕緊派人去請禪師回來!”門口出現一道人影,禪師走了進來,臉上神情和以往一樣,泰然自若,但眼瞼抬起時,眼神卻閃閃發光。


    “施主,您找我什麼事呢?”禪師平靜地問道。


    “救救我,我實在受不了了。”守恭氣喘吁吁,痛不欲生。


    “你真心懺悔嗎?”禪師又問。


    “我心意已改,為自身罪行真心懺悔。”可憐的守恭跪在床上,哭喊道。


    “那麼施主,喝了這個。”禪師說道,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陶瓶,把裡面的東西倒進床邊桌上的茶杯裡。


    黃守恭一口喝下,不一會兒,痛苦就消失不見了。


    “我就知道你會來請我的,施主。”禪師開口說道,拉過一把椅子自己坐下。那不幸的黃家主人喃喃地說了些貴客光臨寒舍,實在是不勝榮幸之類的話語。


    不久,話題還是轉到黃家大院上來了,顯然這個話題黃家並不願意提起。黃守恭雖然如鳥入樊籠,為了自家利益卻還是奮力爭取。禪師言辭懇切、溫和有據,但背後之意昭然若揭。其既畀以恩典,當有回報。此外,守恭內心之恐懼,禪師了然。守恭亦知其了然。


    “施主怎樣纔肯將土地舍予菩薩?”禪師問道。


    “敝人怎能違背祖先意願,將土地讓給沒聽說過也沒服侍過的神呢?堯舜(Yao and Shun)並沒有教我們供奉神像的。”


    “但就像漢明帝遇見菩薩真身一樣,假如菩薩顯靈,施主又該如何?”


    “敝人對此深表懷疑。”黃守恭漫不經心,一笑置之。


    禪師沒有回答,神情冷漠,就好像一尊佛像一樣。


    黃守恭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無法直視那面無表情的禪師了,對方那張原本平靜安寧的臉龐,如今也因冷漠疏遠變成了嘲弄譏諷。


    當晚,黃守恭夜不能寐,睡臥不寧,一直在做夢。夢裡禪師緊追不放,而各種景像天馬行空、紛亂如麻,菩薩金身似乎也在其中,在向他索要黃家大院。隔天一早,禪師前來詢問夜裡睡眠如何,其語氣雖有所節制,卻更像是特意強調。大病初愈的主人遵循古訓,彬彬有禮,向其言謝,但卻惴惴不安。這禪師看起來溫文爾雅,卻是言辭犀利,又高深莫測,黃守恭實在招架不住。好是像聖人所教導的那樣“敬而遠之”。隨後的交談中,對那個夢境絕口不提,心下卻更關注那老謀深算之人的真實意圖。禪師現在卻改柱張弦,沒有像以前那樣要整片大院,而隻要一小塊土地。


    “施主可否將吾身袈裟所蓋之地盡數獻出?”這隻不過是小事一件,但這獻禮將給施舍者帶來持久的恩惠。權衡利弊之後,智者肯定會毫不遲疑,欣然接受的。人一旦被狗咬傷,對狗就會有一絲敬畏之心。正因如此,黃守恭對佛陀的力量已有敬畏之意。敬畏之意一起,判斷已受嚴重干擾。重壓之下,其理智漸失,心神極度不安。隨後他曲意遷就,指著庭院一棵枝繁葉茂的桑樹說道“若汝敬拜之神至高無上,請讓桑樹開滿蓮花,並以此為證。”


    翌日清晨,桑樹果真開滿潔白蓮花。黃守恭見到這一聖跡,心中頗為不快,於是篤定說道“喔,白蓮再現輕而易舉,不算什麼。假如菩薩能將花變紅,佛法無邊,自然一目了然。”隔天破曉,守恭望向他的花園,那些紅潤的花兒,累累滿枝、艷麗奪目。絕望的感覺如鯁在喉,逐漸使其感到窒息。自家土地正慢慢離他遠去,而意想不到的奇跡異像接踵而來,個中緣由他百思不得其解。隨後,禪師據此奇觀提出不同以往的全新要求,這位不幸的黃家主人無可奈何,隻得勉強答應。


    “大師隻需袈裟所蓋之地?”


    “隻需如此。”禪師回答。


    “絕不超過?”黃守恭追問道,似業餘訟師般如履如臨,謹小慎微。


    “絕不超過。”禪師摸著身上袈裟回復道。他輕言輕語,按行自抑,但眼瞼抬起時,眼裡卻有光芒。


    袈裟鋪於地面,但安放後卻動了起來,緩緩上升,浮在空中,好像一片紅雲一般,投下的影子將整片莊園盡數覆蓋,還略有盈餘。黃守恭又驚又怒、涕泗交下,朝禪師撲了過去。可禪師已經開始準備丈量陰影,測算面積了。


    “不可如此,”黃守恭喊道,“那麼大的土地我絕不會獻出。大師,這純屬鬼蜮伎倆。我們說好的,隻獻袈裟所蓋之地,並非陰影所及之處。”禪師一言不發,隻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冷得侵入骨髓。他靜靜將手抬起,袈裟又再飄浮下來,隨後停在地面。接著禪師雙手抓住袈裟邊角開始向外扯拽,嘴中念念有詞,黃守恭和侍從一句也聽不懂,站在一旁,渾然不知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禪師越是拉扯,袈裟越是延伸,越伸越大,黃守恭看得目瞪口獃,隻見袈裟終將陰影之處盡數蓋住。


    塵埃落定,這片土地雖失之東隅,卻收之桑榆。神靈庇佑之下,黃守恭原本的莊園之上,這座名寺的先期廟宇撥地而起。佛教各大宗派在泉州不斷興寺也時不時得到擴建。唐朝滅亡之後,為寺於動蕩時期落入新晉軍閥之手,眾多富貴人家捐錢出人,助其擴張。大量金玉貨賂由此湧入寺廟,大殿數目大幅增加,高牆之內,殿堂竟有百餘來座。


    面向泉州西街,寺廟門廊處有四尊黑面護法,分列兩邊,半隱於陰暗之處。門廊遠處,庭院寬廣無際,悄然無聲千百年來,灰色石板上人跡罕至,在炎炎夏日下,滿目蒼涼。回廊兩旁綠樹成蔭,翠綠欲滴的桑樹枝附影從,路面上光影斑駁經過兩排古色古香的石質燈籠,還有蔥蔥茏茏的蓮花,一處大石鑿成的平臺映入眼簾,平臺之上,大雄寶殿正處於寺廟中央,高高聳立於其他殿堂之上。寶殿之內供有五尊佛像,位於金蓮寶座之上,臉上現出涅槃永恆的虛無恬淡。巨大佛像旁邊,侍神站立侍奉,而金光閃閃的塑像後面,木雕屏風環繞,頭像頂上也飾有雲彩花邊。中尊佛像前,油燈昏暗,香火不斷,而當朝皇帝的萬歲牌匾,就矗立在稍遠之處的祭壇上。條條彩帶從祭壇上的刺繡帷幔上垂下,上方刻有經文,透出白色光芒將昏暗驅逐。每根柱子都取自一棵帝王樹,因采伐數目之多,致整片森林消失殆盡柱子底部是綠岩臺座,往上與黯淡無光的房梁相接。大柱之上,雕刻著眾多天使,號角經卷。交替執握,將彩色藻井高高托起。莊嚴的大雄寶殿後面,介於一座灰色石砌庭院之間,是觀音聖殿,菩薩寶座後面的木器鑲嵌著無數的頭像,雕刻和繪畫藝術的奧秘盡在其中。


    從高牆深院,再到座座殿堂,無論東寺引以為豪的還是巍然聳起的兩座寶塔。寶塔初采用木材建造,隨後改為磚塊,終選用巨大青石修建。東西雙塔高聳雲霄,俯瞰整座城市,即使數千米之外的鄉間也一目了然。兩座寶塔都以八角平臺作為塔座,平臺四周護有石欄,再與以相同石材鋪就的橋道相連。與西塔塔座相比,東塔塔座制作工藝更為精湛,塔座雕刻有早期佛教傳播場景,出自一位學徒之手。學徒心存宏圖,且青出於藍,卻因自身極力並驅爭先而遭受師父百般折磨。每一塔層門廊左右兩側,都雕刻有神祇英雄,成淺浮雕狀。雙塔塔身均有五層,塔剎由銅鏈將翹檐角脊和高聳的銅頂相勾連,以作支柱。


    <寺及東西雙塔,自落成以來,已經過去了幾百年。話說當朝皇帝急需守護延承其新建國度,於是派遣一位極負盛名的堪輿術士穿越疆土,察形定位,四處找尋那些風水寶地,以免出現問鼎逐鹿之人威脅天子寶座。術士一遊歷歸來,皇帝馬上召他進宮面聖,張本繼末。


    “卿家,王土之內,篡位奪權之地有否發現?”無道暴君詢問道。


    “寺內,一個侍奉天神之子的低微奴僕找尋到了這樣的處所。其附近山脈走勢、流水走向,以及紅壤沃土,無不預示此為大福大貴之地。再加上東西雙塔,此地舉足輕重,不可估量。毋庸置疑,未來君王將於此地出世。”


    “那吾國境內可有極兇之地?”皇帝追問道。


    “泉州東門外郊,有一處所,逆風逆水,其地之形,猶如鉸刀。”術士答道,“任一人家,選葬於此,不出一代,必將覆巢破卵。”


    “那此處將賜予卿家,為汝之塚。”這位迷信不已的皇帝說道,唯恐術士會偷偷為自己選取“帝王處所”作為身後之地,以封妻蔭子、名利雙收。


    皇帝據此下令摧毀雙塔,而在大宇中傾、王朝更迭期間,大量房屋被洗劫一空,由此殘餘的眾多破舊房木,堆放在塔底四周,放火焚燒,以讓磚瓦破碎、塔樓坍塌。塔樁熊熊燃燒,全城如墮煙海。


    夜晚來臨,雙塔好似兩根火柱,聳立於塔座化身的石炭火海之中,四周火光燭天,仿佛青面惡魔揮舞著朱紅旗幟。但磚石強硬,毒燎虐焰也奈何不了,縱火之人極信怪力亂神之事,因此望而卻步,畏葸不前,不敢褻瀆神靈。


     


    雖然昔日輝煌已然遠去,但新年伊始這一天,古寺卻人聲鼎沸,離破曉還有幾個時辰,人群卻紛至沓來,聚在西街,將寺廟入口擠個水洩不通。門廊裡面,殿堂另一邊,竹簾隔開一大片空地,隻有兩列椅子並排放置。從屋頂到樓層,還有稍遠一點的庭院,到處暗無邊際,一片漆黑。深夜街上,空中彌漫著饑餓的氣息,隨處可見小販點著燭火,吆喝販賣著甜品小喫,弔起周圍人們的胃口。


    隻見這時來了一頂轎子,隨從提著燈籠在一旁護送,而轎夫也抬著轎子艱難地穿過人群,在入口處停了下來。人們伸長了脖子,在黑暗中推推搡搡、壓肩疊背,都想看看是誰來了,然而卻一無所獲。轎子向前傾斜,前杆壓低,一位官員走了出來,和隨從站在一起。人們的興奮感又消失了。黑暗中的等待,冷得讓人縮手縮腳,但卻沒人離開。見到又有人來了,人群又開始往前擠去,接著竊竊私語起來。幾名隨從拿著火把,停在門廊前,又將火把揮舞起來,火星四濺,圍觀者隻得退回原位。人群讓出一條路後,一頂官轎抬了進來,猛地一顛,停在路面轎中走出一位大人,隨從在前面開路,他慢慢走向廟宇,登上臺階,在門廊內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來。又一頂豪華官轎停在路面,而盛裝打扮的馬匹上面坐著的是品級較低的官員。朝廷要員們很快就坐滿了兩排椅子,新到官員就坐前一一作揖行禮,先到者就按照禮節,起身回禮迎接。


    人群迫不及待想看清楚這一切,擠得越來越近。同時,時間也悄然流逝,再過半個時辰,多一個時辰,姍姍的鼕日黎明即將到來。


    幾名侍從離開門廊,從主殿前庭開始,隔幾步放一塊墊子,排成兩排。西邊一排供平民百姓使用,東邊一排供武官使用。大殿前四十尺左右,寺廟臺基上有數個三足鼎,彼此間隔長短一致,鼎內放有易燃之物,火焰跳動不止。廟宇大門全部敞開,中央祭壇上方明燈高懸,而巨大的中央佛下方,供桌上放置著當朝皇帝的萬歲牌匾。


    西塔在昏暗的天空上方晃動,塔剎頂部一顆星星劃過,深藍夜空下,頂層的翹檐角脊好像雕刻過的烏木一般。離等待的人群不遠處,就是寬廣的路面,而在鼕日清晨,那裡寒氣暗藏,伺機襲人。回廊裡吹過一陣微弱的風,讓人心神不安。各種記憶,令人難以捉摸,又清冷淒涼,在寺廟走廊裡回蕩,而這些記憶隨水流花謝,又彷徨四顧,並不願讓人憶起。原本的空曠之地都擠滿了人,就好像那些遠古人群重新回到古老聖地一樣。人們聚在祭壇邊緣地帶,排成一圈,而大殿平臺上燈光閃爍,照在一張張忽明忽暗的臉上。


    後一批官員也終於到場了。明顯的信號是衙門隨從和文書將人們往回推,而大人們也起身,從門廊裡走到外面的露天庭院。他們各自來到墊子旁,官階越高,離祭壇越近三足鼎內再次加入助燃之物,火勢更猛,將前殿和臺基照得通亮,也照亮了大半部分的庭院。諸位大人一動不動在原地等待,一邊以知府為首,一邊則是將軍領頭,面向北方,對著寺內的萬歲牌匾,以及更北的京城。毫無疑問,此時院內高官正向天子他們敬重之人,表達自身的崇敬之情。


    這場慶典盛況空前,甚是壯觀高屋大殿內,原本昏暗的門廊裡,燈火通明寬闊石臺四周,火焰閃爍,光彩溢目路面人群錦衣華服,光線透過菩提枝葉,照在他們身上,使得官帽邊緣熠熠生輝光影縱橫交錯,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景像。


    祭典開始了。主祭長聲高呼宣告儀式啟動。官員們一排排磕頭跪拜,動作整齊劃一。另一聲號令發出後,動作馬上停止。號令再次響起,兩排隊列向前拜倒。人們隨著祭典議程拜倒磕頭,直至三重敬拜結束。陰暗中的人影跪得筆直,一動不動。大殿又傳來一個聲音。主祭重復號令,後一次莊嚴無比的磕頭過後,祭禮完成。


    號令又再響起,人們肅然靜立。對天子皇帝的敬意已然完成,稍後不久,在隨從下屬陪同下,知府和將軍起身,互敬新年祝福後作揖道別。富麗堂皇的官轎都已離去,灰蒙蒙的天空下,人群各自回家享用早點。舉國上下,每個城市年年都要舉行的祭天子儀式,終於結束了。


     


    好些年前,一些洋人前來寺,僧侶們以禮相待,並帶他們在這祭祀福地四處遊覽,客人們發現這裡的佛像碩大無比,寶藏也琳瑯滿目。知客僧將香茶奉送上來,主賓談笑風生,拜訪結束並相互道別之後,客人便離開寺廟。然而,剛從觀光處所回到城裡落腳之地,一位本地基督徒匆匆跑了進來,把他們嚇了一跳,那人雖然是黃皮膚,臉色卻顯得異常蒼白。


    “各位先生可有聽說?”他氣喘吁吁地問道,來不及作揖行禮。


    “聽說什麼,老兄?還是先坐下吧。”


    &ldqu寺大佛倒啦!”那人說道,並沒有就座。


    “什麼!那尊釋迦牟尼佛?”


    “正是!佛首佛肩都摔在地上,連帶手腳也各斷一肢。”


    “天哪!”


    “更為不妙的是,萬歲牌匾和供桌也破成碎片了。”


    “什麼時候發生的啊?”


    “就在你們離開寺廟半個時辰之後。”


    “您是怎麼得知此次大禍的?”


    “大家都說開啦。西街和附近街坊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他們大喊,要報復那些洋人,說是他們念動咒語,大佛纔會坍塌的。”


    “不是吧?沒人會相信是我們做的吧?”


    “很多人都認為就是你們做的啊,說在寺廟時,你們對那些大佛施了咒語。”那人繼續說道,“先生不要在此逗留了。很危險的。跑去衙門躲起來吧,讓府衙大人保你們的命。”


    “保我們的命?你也太誇張了吧!”


    “快點,快點!那些暴民隨時都會來砸房子的。”


    我們的朋友真的被嚇壞了。其中一個洋人對著位說話者用英文說道。“我們還是不要小題大做吧。如果恐慌蔓延到基督徒那裡,大家很快就會知道的。暴民會攻擊我們,肯定也會攻擊他們的。”


    “別擔心,老兄。”另一個洋人對那個中國人說道,“上帝會眷顧我們,也會眷顧你的,大家都會沒事的。”


    勸說了好大一會兒,見洋人都不去衙門躲避,那人後隻好無奈地離開。


    傍晚時分,那中國人又來了,喜形於色。


    “街道還是很多人,不過沒那麼危險了。”


    “你覺得沒那麼危險了?”


    “對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呢?”


    “大家沒那麼衝動,現在差不多都想通了。外面的人們爭論不休,主要有三種看法,那些洋人施展巫術,寺大佛,理應處死第二,洋人拜訪寺廟後,中央大佛馬上倒塌,預示著蠻夷即將占領中國第三,這些牧師跟人們說的都是真話。佛像腹中空空,大而無用,牧師隻是前往參觀一下,並無惡意,金身大佛卻都降心俯首而傾倒在地。”


    “這還叫沒什麼危險呀,我的朋友?”


    “對呀,好在第三種看法越來越受歡迎,毫無疑問,終會占上風。”


    嚴峻的危機已經過去。突如其來的一陣幽默感席卷全城,將憤怒情緒一掃而空,而在那之前憤怒一直左右著人們的思想,這種反轉特別有法國風範,人們在玩笑中已將惡意遺忘。這種輕松的態度迅速彌漫開來,大家都感受到了歡快和愉悅。一旦放開膽子,他們也開始開起大佛傾倒的玩笑了。“其實佛祖很謙虛,洋人一來,他隻是低了低頭,然後就倒啦,還把自己給摔壞了!”人群中又響起一陣笑聲。


    很長一段時間裡,那排金光閃閃的佛像中間,釋迦牟尼佛像一直缺失。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僧侶們募集了大量錢幣,經過多年等待,大佛終於在木質框架上重新施以泥塑,並貼滿金葉,顯得富麗堂皇。


    時光的重量慢慢沉澱,流逝的歲寺眾多殿宇隻剩下尺椽片瓦,但在城市中心,東西雙塔安如泰山,而大雄寶殿也依然屹立不倒,菩提葉仍像以往一樣,在路面上投下深深的影子,荒涼也在一旁靜靜等待。唯有搖搖欲墜的牆體顯示著來自古老歲月的詛咒、欺詐與不公。沒有誰能阻止這一切衰敗。華屋丘墟,其時亭臺樓閣,宮莊宅驛,隻要是公共建築,其破敗人們常視而不見,有時連皇宮及衙門也不能幸免。夜深人靜,烈風淫雨時分,噴雲吐霧者渴求大煙,便偷溜進來,拆下走廊上的支架,卸下橫梁,換取幾文銅錢,用以緩解他們貪得無厭的渴望。


    既無徙薪曲突,也無其他舉措,盡管信徒無數,但隨著時間流逝,廟宇日漸衰落,每況愈下。到處荒蕪凋敝,隻剩下青石路道,還有堅不可摧的雙塔,或許,重修廟宇在所難免事實上,除非人們改轅易轍,而黃守恭也在夢中夢見更榮光之物,並宣稱這古老廟宇為己所有,否寺將在廢墟上東山再起。


     


     


    注釋


    [1]譯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規模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二十六年(738年)寺。現存主要廟宇繫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占地面積78000平方米。1982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布局,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有紫雲屏、山門(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準提禪院西翼有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分置鎮國塔、仁壽塔兩石塔,俗稱東西塔。拜庭兩旁古榕參天,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是粱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在中國國內古建築中罕見。殿前月臺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後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同為明代修殿時從代古印度教寺移來。大殿內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撐殿堂,俗稱“百柱殿”,殿內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莊嚴,是漢地少有的密宗軌制。大雄寶殿之後的甘露戒壇,繫中國現存三大戒壇之一,壇之四周立柱鬥拱和鋪作間的24尊木雕飛天。


    [2]譯者注黃守恭(629—712),字國材,號一翁,唐貞觀三年(629年)生。方,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人,任東晉晉安郡太守,後隱居侯官(今福州)黃鄭巷(今黃巷)。黃守恭少習詩書,博通經史,聲蜚士林,時稱“郡儒”。娶司秦西人李氏,生四子,即曰肇經、肇紀、肇綱、肇綸。又配司馬氏,生有一子曰肇緯。初事貨殖,後務農桑,闢桑園周圍七裡,田參佰陸拾莊。成為名聞遐邇的莊園主。平時扶貧濟困,一生樂善好施。年(712年),黃守恭逝世,享年84歲,葬於泉州西郊(今北峰鎮招峰塔後村東側)。紫雲黃氏始祖。


    [3]譯者注漢明帝劉莊,本名劉陽,南陽蔡陽(今湖北省棗陽市)人。東漢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為光烈皇後陰麗華。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冊立為皇太二年(57年),正式即位。即位之後,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對內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嚴令後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範貴戚功臣勢力。對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命竇固帶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國,設置西域都護,將佛教引進中國。在位期間,招撫流民,救濟貧農,興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內安定,民安其業,戶口滋殖。劉莊及其子漢章帝劉炟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永平十八年(75年),駕崩於洛陽東宮前殿,時年四十八歲,在位十八年。廟號顯宗,謚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


    東漢明帝劉莊“感夢求法”常作為佛教初傳入中國內地的開始。此說早見於《牟子理惑論》,其述明帝夜間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頸項有日月光,飛在殿前。明帝看了很高興,第二天就問群臣“我昨晚看見的是什麼神?”有位通人傅毅就說“臣下聽說天竺(印度)有得道之人,叫作佛,輕舉能飛,大概就是那個神吧。”明帝於是就派了使者張騫等12人到大月氏國,寫取佛經42章(即《四十二章經》),藏於蘭臺石室(此為皇室圖書檔案館)第十四間。又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佛寺,於是道法流布,處處立佛寺,遠人伏化,國內清寧。


    [4]譯者注堯舜是古史傳說中的兩位聖明君主,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出自《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5]譯者注此處英文原文為“a spreading banyan”,原意為“菩提樹”寺內此樹為桑樹,故采用該解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