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臨水照花人--色戒中的鄭蘋如與張愛玲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172-251
    【優惠價】
    108-157
    【作者】 蔡登山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近現代史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679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3467982
    作者:蔡登山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6月 

        
        
    "

    編輯推薦
    蔡登山先生為了寫好張愛玲,“偵探”般不斷“重返現場”,幾度走訪了張愛玲在上海住的常德公寓等地,去體悟張愛玲的隱秘心曲,並以此為媒介,以考證為基礎,來彌縫歷史的罅隙。 
    內容簡介


    本書是臺灣文化名人蔡登山對張愛玲和其小說《色戒》的歷史背景的考證和評價。作者通過對張愛玲小說《色戒》的史料鉤沉,層層剝離出小說虛構的原型,認為張愛玲寫易先生和王佳芝,其實是了斷自己與胡蘭成之間一段失敗的情緣。作者掘隱發微,如偵探斷案,探究了張愛玲的隱秘心曲,有助於更好了解張愛玲和她筆下的作品《色 戒》。

    作者簡介


    蔡登山,1954年生,淡江大學中文繫畢業。曾任高職教師、電視臺編劇、年代及春暉電影公司企劃經理等職。1993年起任《作家身影》繫列紀錄片制片人及編劇,該繫列榮獲1999年“廣播電視教育文化金鐘獎”。2002年起制作《大師身影》繫列紀錄片。著有《電影問題·問題電影》《往事已蒼老》《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百年記憶》《魯迅愛過的人》《臨水照花人——<色·戒>中的鄭蘋如與張愛玲》《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鼕》《民國的身影》《那些纔女們》《名士風流》《洋場纔子與小報文人》《重看民國人物》等。

    目錄
    “穿、插、藏、閃”看張愛玲(代序)
    一 張愛玲的海上舊夢
    二 一篇寫了二十多年的小說--《色·戒》
    三 “七十六號”的兩大魔頭--丁默邨與李士群
    四 一山難容二虎--丁、李的反目成仇
    五 一個不尋常的女人--鄭蘋如
    六 重尋《色·戒》的歷史場景
    七 刺丁案的幾種描寫
    八 張愛玲的偷梁換柱
    九 從《色·戒》看張愛玲的愛情投影
    十 平心論《色·戒》
    附錄一 《色·戒》故事梗概
    附錄二 陳霆銳筆下的鄭蘋如
    附錄三 難忘兩代情


    “穿、插、藏、閃”看張愛玲(代序)



    一 張愛玲的海上舊夢



    二 一篇寫了二十多年的小說--《色·戒》



    三 “七十六號”的兩大魔頭--丁默邨與李士群



    四 一山難容二虎--丁、李的反目成仇



    五 一個不尋常的女人--鄭蘋如



    六 重尋《色·戒》的歷史場景



    七 刺丁案的幾種描寫



    八 張愛玲的偷梁換柱



    九 從《色·戒》看張愛玲的愛情投影



    十 平心論《色·戒》



    附錄一 《色·戒》故事梗概



    附錄二 陳霆銳筆下的鄭蘋如



    附錄三 難忘兩代情



    附錄四 一篇散佚半世紀的《郁金香》再度飄香



    張愛玲未完(後記)

    媒體評論


    有些歷史,永遠也還原不了。但蔡登山先生希望研究時做足夠的田野調查,能把自己“逼近”歷史現場。



    ——澎湃新聞

    在線試讀
    張愛玲的海上舊夢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應該是銅錢般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前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
    ——張愛玲《金鎖記》
    半世紀後,中秋後的某個夜晚,走在南路步行街上,看到朵雲軒的招牌,不禁想起張愛玲的句子,今晚月圓如舊,遊人如織,朵雲軒和鄰近的時裝店相比,是有些冷落了,步行街上遊覽的觀光車,取代了老式的有軌電車,自然,電車的叮當聲是早已聽不到了。張愛玲的上海畢竟是過去了。
    早在十三年前為拍攝《作家身影》紀錄片,就曾穿梭在上海的弄堂裡,名作家穆木天認為北京的“胡同”、廣東的“裡”、和上海的“弄堂”,各自有著不同的情趣,他這麼形容:“弄堂”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裡面是一排的房子。二層樓的、三層樓的,還有四層樓的單間或雙間的房子,構成了好多好多的小胡同子。可是,那座小城的圍牆,同封建的城垣不一樣,而是一些朝著馬路開門的市房……弄堂房子中間那些密集的房間,是有一些美麗的名稱的:前樓、後樓、閣樓、亭子間……亭子間倒不像個亭子,而像一個水門汀的套槨。閣樓隻是棚板上的一塊空間,更是徒有虛名了。亭子間是蓋在廚房【上海人稱為“灶披間”】上面的一間面積一百尺左右的房間,與前後樓有一條短通道隔開,倒是“獨門獨房”的,也是全屋房租便宜的。弄堂裡的人家十之九都是習慣在後門出入的。後門進去就是廚房,那是主婦經常活動的地方……弄堂的房子是一排一排的,每排相隔之間的通道也叫“弄堂”,一般弄堂不會很寬,住在房子裡任何房間的人,從窗口望出去,必需仰頭到四十五度角纔能看見天空。第二天一覺醒來,首先聽到的是整個弄堂裡不調和的合奏樂。其中之一是上海弄堂特有的竹刷子洗馬桶的聲音。上海那時雖有“東方巴黎”之稱,但絕大多數的弄堂房子還沒有水廁的設備。晚上各家把馬桶排列在家門口,大清早有糞車來掏去,主婦們就把空桶洗刷干淨,竹條制成的刷子,踫著木桶,處處可聞,形成弄堂裡的特有聲響。另一種交響樂是餛飩擔子、油炸豆腐、酒釀和兒童玩具等各種叫賣聲,使弄堂變為特有的小天地。然後是東家的主婦、西家的女傭在弄堂口,後門口,互相交換和傳播聽來的新聞。到了夏夜,弄堂裡更是擺滿了小凳,隨處是搖著鵝毛扇納涼的人……


                                                                                     張愛玲的海上舊夢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應該是銅錢般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前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                                 



                                                                                   ——張愛玲《金鎖記》



    半世紀後,中秋後的某個夜晚,走在南路步行街上,看到朵雲軒的招牌,不禁想起張愛玲的句子,今晚月圓如舊,遊人如織,朵雲軒和鄰近的時裝店相比,是有些冷落了,步行街上遊覽的觀光車,取代了老式的有軌電車,自然,電車的叮當聲是早已聽不到了。張愛玲的上海畢竟是過去了。



    早在十三年前為拍攝《作家身影》紀錄片,就曾穿梭在上海的弄堂裡,名作家穆木天認為北京的“胡同”、廣東的“裡”、和上海的“弄堂”,各自有著不同的情趣,他這麼形容:“弄堂”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裡面是一排的房子。二層樓的、三層樓的,還有四層樓的單間或雙間的房子,構成了好多好多的小胡同子。可是,那座小城的圍牆,同封建的城垣不一樣,而是一些朝著馬路開門的市房……弄堂房子中間那些密集的房間,是有一些美麗的名稱的:前樓、後樓、閣樓、亭子間……亭子間倒不像個亭子,而像一個水門汀的套槨。閣樓隻是棚板上的一塊空間,更是徒有虛名了。亭子間是蓋在廚房【上海人稱為“灶披間”】上面的一間面積一百尺左右的房間,與前後樓有一條短通道隔開,倒是“獨門獨房”的,也是全屋房租便宜的。弄堂裡的人家十之九都是習慣在後門出入的。後門進去就是廚房,那是主婦經常活動的地方……弄堂的房子是一排一排的,每排相隔之間的通道也叫“弄堂”,一般弄堂不會很寬,住在房子裡任何房間的人,從窗口望出去,必需仰頭到四十五度角纔能看見天空。第二天一覺醒來,首先聽到的是整個弄堂裡不調和的合奏樂。其中之一是上海弄堂特有的竹刷子洗馬桶的聲音。上海那時雖有“東方巴黎”之稱,但絕大多數的弄堂房子還沒有水廁的設備。晚上各家把馬桶排列在家門口,大清早有糞車來掏去,主婦們就把空桶洗刷干淨,竹條制成的刷子,踫著木桶,處處可聞,形成弄堂裡的特有聲響。另一種交響樂是餛飩擔子、油炸豆腐、酒釀和兒童玩具等各種叫賣聲,使弄堂變為特有的小天地。然後是東家的主婦、西家的女傭在弄堂口,後門口,互相交換和傳播聽來的新聞。到了夏夜,弄堂裡更是擺滿了小凳,隨處是搖著鵝毛扇納涼的人……



    穿越了多少的弄堂,我們來到了靜安路【現名南京西路】和赫德路【現名常德路】口,看到一幢坐西朝東的七層西式公寓——常德公寓,它原名Edingburgh
    House,雖已蒼老斑駁,但仍然鶴立雞群地屹立於路邊,慣看秋月春風。它是張愛玲和姑姑張茂淵住得久的公寓【一九三九年她們住在五十一室,同年夏天她遠赴香港大學深造,一九四二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她輟學返滬,又與姑姑搬入六十五室,直到一九四八年纔遷出】,張愛玲的重要作品幾乎都在這裡寫成,包括小說集《傳奇》及散文集《流言》等等。張愛玲對這公寓有著很深的感情,我們看她那篇幽默風趣的《公寓生活記趣》即可得知一二。張愛玲說她聽見門口賣臭豆腐干的過來了,便抓起一隻碗來,噔噔奔下六層樓梯,噔噔前往,在遠遠的一條街上訪到了臭豆腐干擔子的下落,買到了之後,再乘電梯上來。對於這事,後來成為張愛玲姑丈的李開第說:“我常去那裡看她們,一次,我在公寓門口遇到愛玲,我說,怎麼啦,愛玲說,姑姑叫我給伊買臭豆腐。那個時候,張愛玲已經蠻紅了。”



           一九〇七年上海就有電車了,條有軌電車的起點站就在常德公寓的靜安寺路上,因此張愛玲說,我們的公寓鄰近電車廠。她在陽臺上看“電車回家”——“一輛接著一輛,像排了隊的小孩,嘈雜、叫囂,愉快地打著啞嗓子的鈴:‘克林、克賴、克賴、克賴!’吵鬧之中又帶著一點由疲乏而生的馴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著母親來刷洗他們。車裡得燈點得雪亮。專做下班的售票員的生意的小販們曼聲兜售著面包。有時候,電車全進了廠了,單剩下一輛,神秘地,像被遺棄了似的,停在街心。從上面望下去,隻見它在半夜的月光中袒露著白肚皮。”她在這裡完成了小說《封鎖》:在大太陽底下,電車軌道向兩條光瑩瑩的,水裡鑽出來的曲鱔,抽長了、又縮短了,抽長了、又縮短了,就這麼樣往前移——柔滑的,老長老長的曲鱔,沒有完、沒有完……開電車的人眼睛盯住了這兩條蠕蠕的車軌,然而他不發瘋。如果不踫到封鎖,電車的進行是永遠不會斷的。封鎖了。搖鈴了。“叮鈴鈴鈴鈴鈴”每一個“鈴”字是冷冷的一小點,一點一點連成一條虛線,切斷了時間與空間……



           而也由於這一篇短篇小說《封鎖》,讓當時遠在南京的胡蘭成從籐椅上不覺地把身體坐直了起來,細細地把它讀完一遍又一遍,除了贊好之外,仍於心不足。他寫信給小說的主編蘇青,問這張愛玲是誰?之後他從南京到了上海,他到了常德公寓來,但正如蘇青先前告訴他的,果然張愛玲並不見他,於是他從門洞裡遞進一張字條。又隔了一日,午飯後張愛玲卻來了電話,說來看胡蘭成,胡蘭成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的美麗園【現延安路三七九弄二十八號】,離她那裡不遠。



           秋天的午後,我們來到美麗園,弄堂裡散發出一種大戶人家的氛圍。三層樓的磚木結構,獨門獨戶獨院,顯示當年的主人是頗有來頭的。玲瓏有致的陽臺、八角形的大窗子,院中的玉蘭樹如今已高過樓頂,它們應該是見證了這對戀人的歡笑話語的。胡蘭成住在二樓,如今房間格局早已改過了,不變的是那木制的樓梯,仍有他們細碎的履痕。



    胡蘭成當時竟想和她鬥,他向她批評當時流行作品,又說她的文章好在哪裡,也問了她每月寫稿的收入。雖然那些顯得有些失禮,但珍惜之意也還是在關心她的身體與生活。張愛玲亦喜滋滋地隻管聽他說,在客廳裡她一坐就是五個小時,也一般的胡塗可笑。離開時,胡蘭成送她到弄堂口,兩人並肩走著,胡蘭成說:“你的身材這樣高,怎麼可以?”隻這一聲就把兩人說得這樣近,張愛玲很詫異,幾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



    美麗園的日子,終究是美麗的、兩情相悅的,在濃密的花木底下,自有一份纏綿與依戀氤氳在心頭。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裡寫道:“一日午後好天氣,兩人同去附近馬路走走,愛玲穿一件桃紅單旗袍,我說好看,她道,桃紅的顏色聞得見香氣。還有我愛看她穿那雙繡花鞋子,是她在靜安寺廟會上買的,鞋頭連鞋幫繡有雙鳳,穿在腳上,線條非常柔和。她知我喜歡,我每次從南京回來,在房裡她總要穿這雙鞋。”



           之後胡蘭成來到常德公寓看張愛玲,胡蘭成登門入室,這樣說:“她房裡竟是華貴到使我不安,那陳設的家具原簡單,亦不見得很值錢,但竟是無價的,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斷乎是帶刺激性。陽臺外是全上海在天際雲影日色裡,底下電車當當的來去。”四〇年代另一位“海派”男作家李君維也到過張愛玲的客廳,他說:“我有幸與張的好友炎櫻大學同學。一時心血來潮,就請炎櫻作介前往訪張。某日我與現在的翻譯家董樂山一起如約登上這座公寓大樓,在她家的小客廳做客。這也是一間雅致脫俗的小客廳。張愛玲設茶招待,虧得炎櫻出口風趣,衝淡了初次見面的陌生、窘迫感。張愛玲那天穿一件民初時流行的大圓角緞襖,就像《秋海棠》劇中羅湘綺所穿的,就是下面沒有繫百褶裙。”



           胡蘭成與張愛玲曾在這裡的陽臺上眺望紅塵藹藹的上海,西邊天上餘暉未盡,胡蘭成說:“時局不好,來日大難。”而張愛玲也曾感慨地寫下如下的心境,她說:“她【蘇青】走了之後,我一個人在黃昏的陽臺上,驟然看到遠處的一個高樓,邊緣上附著一塊胭脂紅,還當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宵的月亮,紅紅地升起來了。我想道:‘這是亂世。’晚煙裡,上海的邊疆微微起伏,雖沒有山也像是層巒疊嶂。我想起許多人的命運,連我在內的;有一種郁郁蒼蒼的身世之感。‘身世之感’普通總是自傷、自憐的意思罷了,但我想是可以有更廣大的解釋的。將來的平安,來到的時候已經不是我們的了,我們隻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我看蘇青》,一九四五年四月《天地》第十九期。】



    抗戰勝利前夕,胡蘭成預感有朝一日,大限來時夫妻各自飛的日子來臨了。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東躲西藏的胡蘭成悄悄地回到上海,在常德公寓張愛玲的住處住了一晚。那是愛玲到溫州千裡尋夫,並傷心而別的八個月後。當時他們的感情早已是千瘡百孔,難以為繼了。當晚他們分房而睡。第二天天還未亮時,胡蘭成來到愛玲的房中,在床前俯下身去親吻她,她從被窩裡伸手抱住他,忽然淚流滿面,隻叫了一聲“蘭成”,不是纏綿緋惻,而是清堅決絕。在那殘鼕寒夜,她與他黯然相別,他也許想不到,這竟會是他們此生的後一別了。女作家淳子不無感慨地說:“淪陷的上海,有的革命,有的醉生夢死,充滿了世紀末的荒涼和瘋狂。也許是沒有了明天,便不肯放過今天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無可救藥地愛上,像《傾城之戀》的一雙男女,千百人的死,千百人的痛苦,隻為了成全她和他。”



           一九四八年張愛玲和她姑姑從常德公寓遷出後,就曾搬到華懋公寓小住,也就是現在位於茂名南路和長樂路交叉口的錦江飯店的北樓。在華懋公寓的街角有座蘭心劇院,它從一九三三年後專映外國影片,一九四〇年上演過於伶的《好公寓》、曹禺的《日出》等話劇。張愛玲的話劇《傾城之戀》就是在這裡排演的。而這四幕八場的大型話劇,後來在新光大劇院隆重首演,立即引起轟動,在此後的三個月中連演了八十場,幾乎場場爆滿。張愛玲從一位名小說家一下子又成為公眾注目的“新聞人物”,當時應該是她光彩奪目、輝煌耀眼的一刻。



           華懋公寓之後,他們又搬到南京西路梅龍鎮旁的重華新村小住。學者陳子善教授說在重華新村的窗口,張愛玲和她姑姑曾看著解放軍進城。



    一九五〇年到一九五二年,張愛玲搬到南京西路附近,黃河路上的卡爾登公寓【現名長江公寓】的三〇一室。在這裡張愛玲重拾舊筆,寫下後來喧騰一時的《十八春》【也就是後來依此改寫的《半生緣》】,隻是當時隻能用筆名“梁京”發表。當然後的一部中篇小說《小艾》也是在這裡完成的。上海解放初期,主管文藝的夏衍,極為看重張愛玲的纔華,他也很想安排她到自己兼任所長的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擔任編劇。然而因為有些人認為張愛玲在上海淪陷期間涉嫌“文化漢奸”的背景,而持否定態度。夏衍一時未能如願。而張愛玲當時雖然出席了上海屆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並在龔之方奉夏衍之命所辦的《亦報》上,發表了長篇小說《十八春》和中篇小說《小艾》,但張愛玲還是深感無處容身,於是在一九五二年的夏天,她以恢復在香港大學的學業為由,永遠地離開了上海,離開曾經讓她魂牽夢縈的地方。弟弟張子靜在她離去之前,曾經問她對未來有什麼打算?張愛玲默然良久,不做回答。張子靜後來回憶說:“她的眼睛望著我,又望望白色的牆壁。她的眼光不是漠漠,而是深沉的。我覺得她似乎看向一個很遙遠的地方,那地方是神秘而且秘密的,她隻能以漠然良久作為回答……”



    而到一九五二年八月間,張子靜從浦東過江來到卡爾登公寓找張愛玲,姑姑開了門,一見到他就說:“你姊姊已經走了。”是的,她走了,走到一個她追尋的遠方,此生再也沒有回來過。幾番風雨海上花,張愛玲這一走,真的是再也沒有回頭了!她揮別她心繫的上海,揮別她的親人,更揮別了她的愛情,讓它此情可待,讓它一切惘然。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