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周原漢唐墓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
    【市場價】
    1081-1566
    【優惠價】
    676-979
    【作者】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周原博物館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文物考古  遺址/陵墓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4260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30426031
    叢書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報告第69號

    作者: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周原博物館著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編輯推薦
    《周原漢唐墓》適合從事秦漢、隋唐考古及歷史研究的專業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文物研究者閱讀與參考。 
    內容簡介
    本報告介紹了2005年發掘的紙白墓地、七裡橋墓地及歷年在周原遺址範圍內搶救性清理的秦漢、隋唐時期的墓葬資料。報告按照秦、西漢、東漢、隋唐時代差異繫統介紹了墓葬位置、數量、墓向、形制、葬具、葬式及出土器物等信息,在此基礎之上探討了墓葬年代及分期。周原秦漢、隋唐時期墓葬的發掘與研究不僅對探討秦漢時期京畿周圍地區普通民眾喪葬習俗及社會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而且還有助於了解周原地區商

    周以後的聚落形態演化。
    作者簡介
    章概述
    節地 理 位 置
    周原遺址位於扶風縣、岐山縣北部,是自周太王遷居岐下至周文王遷灃期間的周王朝都城所在,其範圍大致包括了扶風縣的法門、黃堆、岐山縣的京當三鄉所轄的大部分自然村落及岐山縣青化、祝家莊兩鄉的一部分,總面積逾30平方千米。《詩經?大雅?綿》生動地描述了周族先祖艱難跋涉而居於岐下的歷史畫面,所謂“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詩經》中提到的止於“岐”下,一般認為即是指古公亶父建都於此的周原遺址。周原曾經是周代先王都邑,文王遷都之後,這裡仍然是西周貴族聚居之地,一度被認為是王室宗廟所在地。終西周一代,周原遺址一直是西周王朝為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彩版一)。
    周原遺址內西周遺跡分布異常密集,已發掘的遺跡包括宮室(宗廟)建築基址,青銅器窖藏,制陶、制骨、制石、冶銅等手工業作坊以及數以千計的商周時期墓葬a。章概述

    節地 理 位 置

    周原遺址位於扶風縣、岐山縣北部,是自周太王遷居岐下至周文王遷灃期間的周王朝都城所在,其範圍大致包括了扶風縣的法門、黃堆、岐山縣的京當三鄉所轄的大部分自然村落及岐山縣青化、祝家莊兩鄉的一部分,總面積逾30平方千米。《詩經?大雅?綿》生動地描述了周族先祖艱難跋涉而居於岐下的歷史畫面,所謂“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詩經》中提到的止於“岐”下,一般認為即是指古公亶父建都於此的周原遺址。周原曾經是周代先王都邑,文王遷都之後,這裡仍然是西周貴族聚居之地,一度被認為是王室宗廟所在地。終西周一代,周原遺址一直是西周王朝為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彩版一)。

    周原遺址內西周遺跡分布異常密集,已發掘的遺跡包括宮室(宗廟)建築基址,青銅器窖藏,制陶、制骨、制石、冶銅等手工業作坊以及數以千計的商周時期墓葬a。

    a 例如: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7期;周原扶風文管所:《扶風齊家村七、八號西周銅器窖藏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5年1期;周原扶風文管所:《陝西扶風強家一號西周墓》,《文博》1987年4期;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鑽探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8期;羅紅俠:《扶風黃堆老堡西周殘墓清理簡報》,《文博》1994年5期;《扶風黃堆老堡三座西周殘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94年3期;周原博物館:《1995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4期;周原博物館:《1996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4期;巨萬倉:《陝西岐山王家嘴、衙裡西周墓發掘簡報》,《文博》1985年5期;羅西章:《扶風齊家村西周墓清理簡報》,《文博》1990年3期;羅西章:《扶風齊家村西周石器作坊調查記》,《文博》1992年5期;周原考古隊:《1999年度周原遺址ⅠA1區及ⅣA1區發掘簡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原考古隊:《1999年度周原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獲》,《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總第4期,2000年;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縣雲塘齊鎮西周建築基址1999—2000年度發掘簡報》,《考古》2002年9期。2002年周原考古隊對雲塘齊鎮建築基址進行了再次發掘,成果見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雲塘齊鎮建築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3期;周原考古隊:《2001年度周原遺址(王家嘴、賀家地點)發掘簡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雲塘齊鎮建築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3期;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齊家村)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3年4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周原——2002年度齊家制玦作坊及禮村遺址田野考古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0年。

    近年來的考古調查證明,這一區域也存在著豐富的秦漢時期文化遺存。但鋻於此前這一區域的考古發掘及調查工作多集中在商周遺址及新石器時代遺址方面,秦漢及隋唐時期遺存雖有零星發現,但多為在基本建設過程中的意外發現,或者墓葬本身遭到盜掘或破壞後進行的搶救性發掘。因此,有關周原遺址秦漢、隋唐時期遺存的分布狀況並不清晰。

    據目前所知,周原遺址及其方圍發現秦漢墓葬的地點包括扶風縣雲塘、劉家、齊鎮、馬家、張家、紙白、官務等以及岐山縣禮村、孫家等地點a(圖一)。其中,官務漢墓的發掘資料已有相關報道b。本報告重點介紹周原遺址及其方圍的發掘資料,包括2005年關中旅遊環線建設過程中發現的紙白墓地、七裡橋墓地,以及近年在周原遺址範圍內搶救性清理的秦漢墓葬資料。

    其中,紙白墓地位於法門鎮莊紙白組村北,東臨齊家溝與岐山孫家村相望,北與張家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4°27′44.6″,東經107°50′51.6″。七裡橋墓地位於法門鎮莊白村橋西組與橋東組,地理坐標為北緯34°27′50.7″,東經107°51′36.4″。報告還收錄了近些年來周原博物館在周原遺址保護範圍內清理的數座墓葬。這些墓葬分別位於劉家、馬家、雲塘、紙白、官務等地點。03雲塘磚廠M1位於雲塘村東南;01劉家M1與02劉家M1均位於法門鎮莊白村劉家組西南;02馬家M1位於法門鎮馬家村西北;05官務磚廠M1位於法門鎮官務村老堡子組。

    上述幾處墓地均位於山前洪積扇和黃土臺塬構成的平緩地帶,地勢平坦開闊。源自喬山南麓的地表徑流由北至南深度下切,形成溝壑縱橫的塊狀地貌。發現於周原遺址及周邊的紙白、七裡橋漢唐墓地及周原遺址內的幾處秦漢墓葬均位於七星河和美陽河形成的臺塬之上,其間河谷切深多在30~50米之間。

    第二節歷 史 沿 革

    周原遺址所處的扶風、岐山縣北部一帶歷史悠久,域內古文化遺跡極為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僅扶風縣就有古遺址953處,古墓葬群132處,古建築66處,其中以周原遺址、法門寺、漢伏波將軍馬援墓以及漢代史學家班固墓為有名。扶風縣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前五六千年這裡就孕育了發達的史前文明。商末周太王由豳遷居周原,從此扶風地處王畿之內,是西周王朝政治經濟及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秦孝公十二年,在今法門一帶設立美陽縣。兩漢時期,地屬畿輔,為三輔之一。

    a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

    b 周原博物館:《陝西扶風縣官務漢墓清理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1年5期。

    漢武年(前104)歸右扶風轄領。新莽時屬扶風縣都尉大夫府。東漢時,美陽縣轄區未變。南部邰縣改為武功縣。三國時,美陽、武功縣治未變,歸扶風郡轄領。

    西晉時,美陽縣屬扶風國,武功縣屬始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廢美陽縣。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縣,在武功縣治姜塬嘴設美陽縣,轄今縣南部、武功縣全部和太白、駱谷、邰亭等地,歸武功郡轄領。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陽

    圖一發掘地點地理位置示意圖

    縣治崇正鎮。建德三年(574),移周城縣治於眉城,在原周城縣址設三龍縣;撤美陽縣,縣地歸岐山。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改三龍縣為岐山縣,治地在岐山(今箭括嶺)南十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長寧鎮始設扶風縣(俗稱東扶風)。太年(627),撤扶風縣,貞觀八年(634)改緯川縣為扶風縣,在今法門鎮設置岐和三年(808)撤岐陽縣。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扶風縣設置未變,歸鳳翔府轄。北宋時,縣置未變。南宋初(1127),金人統治北方,更名扶興縣。後又復原名,歸鳳翔府轄。
    <、明、清時,縣名和治城均未時屬陝西行中省鳳翔府轄,明清歸陝西布政使司鳳翔府轄。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歸寶雞第九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轄。

    1949年7月13日解放,扶風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寶雞專員公署。1958年12月並入興平縣。1961年8月從興平縣分出至今,隸屬寶雞市a。

    第三節發 掘 經 過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基本建設蓬勃發展。基本建設中的考古發掘工作日益頻繁,任務日益繁重;與此同時,當地居民的生產活動導致了一些古代遺存特別是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本報告共報道37座墓葬,其中紙白墓地和七裡橋墓地32座墓葬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為配合關中旅遊環線公路的建設工程而進行的考古發掘;其餘5座墓葬為農田基本建設中寶雞市周原博物館進行的搶救性發掘。

    關中旅遊環線是陝西省規劃的“一線三橫兩環”次骨架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關中地區主要風景名勝景區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路線全長480千米,環繞西安、渭南、咸陽、寶雞四市。該項目路線全長105千米,起於咸陽市乾縣與寶雞市扶風縣交界,經召公鎮、法門鎮、岐山縣祝家莊、鳳鳴鎮、蔡家坡、五丈塬、曹家鎮、安樂鎮、眉縣齊鎮、湯峪鎮,止於眉縣與周至縣交界的青化鄉,穿越法門寺、野河森林公園、周原博物館、崛山森林公園、周公廟、諸葛亮廟、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紅河谷森林公園等景區。這一項目的建設對關中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和旅遊資源的開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次考古工作發掘的紙白及七裡橋墓地位於扶風縣北部,關中旅遊環線從墓地中

    a 陝西省扶風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扶風縣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間穿過,墓地緊鄰周邊村落,屬於周原遺址核心保護區的南緣。2005年3月20日~5月2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寶雞市周原博物館組成關中環線考古隊,對環線途經的重點地段進行了詳細的勘探,對勘探發現的紙白墓地25座墓葬及七裡橋墓地7座墓葬進行了全面發掘。與此同時,考古隊還對關中旅遊環線穿越的岐山縣趙家臺遺址進行了發掘a。

    此項發掘由孫周勇擔任領隊,參加發掘者有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劉軍、夏楠,周原博物館李亞龍、楊水田、魏興興,技術工人齊軍、呂龍、齊文軍、史吾善、李文輝、劉德平、賀世民、王志榮等。現場照片由孫周勇、劉軍拍攝。

    紙白墓地發掘墓葬25座,編號05FZM1至05FZM25;七裡橋墓地發掘墓葬7座,編號05FQXM1至05FQXM7。其中“05”表示發掘年份,“F”表示扶風縣,“Z”表示發掘地點為紙白,“QX”表示發掘地點為橋西,“M”後面加數字表示墓葬編號。如“05FZM1”表示05年發掘的扶風縣紙白一號墓葬。

    在資料整理過程中,得知周原博物館近年來也在此區域清理了一些秦漢時期的墓葬。為了對周原遺址及其方圍秦漢時期的墓葬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也為了探討周原遺址在西周之後的文化格局及文化面貌,經過雙方協商,決定將以往周原博物館發掘的5座墓葬一並收錄於此。

    為避免混亂,這些墓葬編號按照年度、地點及墓葬編號排列,如05官務墓葬編號為“05FGM1”,其中“05”表示發掘年份,“F”表示扶風縣,“G”表示官務村,“M1”表示墓葬編號;其餘四座墓編號循此類推。其中,劉家01FLM1於2001年5月進行發掘,參加這次發掘的人員有魏興興、陳亮、李亞龍、李治凱。劉家02FLM1於2002年8月進行發掘,參加本次發掘的人員有李亞龍、李永忠。03雲塘磚廠03FYM1於2003年11月進行發掘,參加本次發掘的人員有李亞龍、齊東林。馬家02FMM1於2002年11月進行發掘,參加發掘的人員有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孫周勇以及周原博物館魏興興、李亞龍等。2007年在紙白清理墓葬1座,編號07FZM1。

    第四節資料整理與報告體例

    2007年7月,關中環線墓葬的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工作正式開始。資料整理工作由孫周勇全面負責,參加人員包括劉軍、夏楠、李亞龍等。器物修復主要由技術工人史吾善、齊麗華等承擔;器物繪圖工作由趙賦康、齊麗華完成。西北大學2006級碩士研究生王山、程婷參加了紙白及七裡橋墓地基礎資料的整理工作。至2008年4月,完成了

    a 資料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孫周勇:《趙家臺遺址》,《陝西文物古跡大觀》(第三輯),三秦出版社,2006年。

    基礎資料整理。2014年1~5月,孫周勇對基礎資料進行了繫統梳理和核對,撰寫了第二章、第三章中關於墓地分期與年代問題等章節及第五章結語,並繫統核校了全稿,對部分章節作了修改。夏楠制作了文中線圖、表格及附表,並核對全部文稿。

    在對關中環線墓葬資料進行整理的過程中,為了繫統地將這批材料提供給研究者,采用了將發掘地點和時代相結合的辦法,即首先按照發掘地點的不同把本批墓葬分為紙白墓地和七裡橋墓地兩個部分。周原博物館發掘的五座墓葬,除07紙白M1歸入紙白墓地外,其他地點墓葬另闢一章單獨介紹。每章內則分別按照秦、西漢、東漢、隋唐等時代差異逐次進行闡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報告中所界定的秦墓的年代範圍包含戰國秦與秦帝國時代,而不僅局限於秦統一中國十五年的範圍內。

    每章之內,按照時代差異分為不同小節。在對不同時代墓葬介紹之前,先進行概述,介紹墓葬的位置、數量、墓向、形制、葬具、葬式等整體特征,然後按照編號順序,逐次將每個墓葬依照墓向、形制、葬具葬式、隨葬品的順序進行描述。每一節的後進行小結,對該期墓葬的年代及分期進行探討。鋻於紙白墓地發掘墓葬相對數量
    目錄
    章概述
    節地理位置
    第二節歷史沿革
    第三節發掘經過
    第四節資料整理與報告體例
    第二章紙白墓地
    節西漢墓
    一?墓葬概述
    二?墓例介紹
    (一)05FZM1
    (二)05FZM2
    (三)05FZM3
    (四)05FZM5
    (五)05FZM6章概述

    節地理位置

    第二節歷史沿革

    第三節發掘經過

    第四節資料整理與報告體例

    第二章紙白墓地

    節西漢墓

    一?墓葬概述

    二?墓例介紹

    (一)05FZM1

    (二)05FZM2

    (三)05FZM3

    (四)05FZM5

    (五)05FZM6

    (六)05FZM7

    (七)05FZM10

    (八)05FZM11

    (九)05FZM12

    (十)05FZM13

    (十一)05FZM14

    (十二)05FZM15

    (十三)05FZM16

    (十四)05FZM17

    (十五)05FZM18

    (十六)05FZM19

    (十七)05FZM20

    (十八)05FZM21

    (十九)05FZM22

    (二十)05FZM24

    (二十一)07FZM1

    第二節東漢墓

    一?墓葬概述

    二?墓例介紹

    (一)05FZM8

    (二)05FZM9

    (三)05FZM23

    (四)05FZM25

    第三節隋唐墓

    第四節分期與年代

    第三章七裡橋墓地

    節墓葬概述

    第二節墓例介紹

    (一)05FQXM1

    (二)05FQXM2

    (三)05FQXM3

    (四)05FQXM4

    (五)05FQXM5

    (六)05FQXM6

    (七)05FQXM7

    第三節分期與年代

    第四章其他地點秦漢墓葬

    節秦墓

    一?墓葬概述

    二?墓例介紹

    (一)01FLM1

    (二)02FLM1

    三?年代推斷

    第二節西漢墓

    一?墓葬概述

    二?墓例介紹

    (一)02FMM1

    三?年代推斷

    第三節東漢墓

    一?墓葬概述

    二?墓例介紹

    (一)03FYM1

    (二)05FGM1

    三?年代推斷

    第五章結語

    節秦漢墓葬所見葬俗與特征

    第二節關於秦漢美陽縣的探討

    (一)秦漢美陽城沿革

    (二)秦漢美陽地望蠡測

    (三)東漢時期少數民族移居美陽城的考古學線索

    附表一2005?2007年紙白墓葬統計表(插頁)

    附表二2005年七裡橋墓葬統計表(插頁)

    附表三周原遺址其他地點墓葬統計表

    附錄周原遺址及其南緣漢唐墓葬出土銅器分析報告

    後記

    Abstract
    媒體評論
    ??
    在線試讀
    章概述
    節地 理 位 置
    周原遺址位於扶風縣、岐山縣北部,是自周太王遷居岐下至周文王遷灃期間的周王朝都城所在,其範圍大致包括了扶風縣的法門、黃堆、岐山縣的京當三鄉所轄的大部分自然村落及岐山縣青化、祝家莊兩鄉的一部分,總面積逾30平方千米。《詩經?大雅?綿》生動地描述了周族先祖艱難跋涉而居於岐下的歷史畫面,所謂“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詩經》中提到的止於“岐”下,一般認為即是指古公亶父建都於此的周原遺址。周原曾經是周代先王都邑,文王遷都之後,這裡仍然是西周貴族聚居之地,一度被認為是王室宗廟所在地。終西周一代,周原遺址一直是西周王朝為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彩版一)。
    周原遺址內西周遺跡分布異常密集,已發掘的遺跡包括宮室(宗廟)建築基址,青銅器窖藏,制陶、制骨、制石、冶銅等手工業作坊以及數以千計的商周時期墓葬a。
    a 例如: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7期;周原扶風文管所:《扶風齊家村七、八號西周銅器窖藏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5年1期;周原扶風文管所:《陝西扶風強家一號西周墓》,《文博》1987年4期;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鑽探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8期;羅紅俠:《扶風黃堆老堡西周殘墓清理簡報》,《文博》1994年5期;《扶風黃堆老堡三座西周殘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94年3期;周原博物館:《1995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4期;周原博物館:《1996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4期;巨萬倉:《陝西岐山王家嘴、衙裡西周墓發掘簡報》,《文博》1985年5期;羅西章:《扶風齊家村西周墓清理簡報》,《文博》1990年3期;羅西章:《扶風齊家村西周石器作坊調查記》,《文博》1992年5期;周原考古隊:《1999年度周原遺址ⅠA1區及ⅣA1區發掘簡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原考古隊:《1999年度周原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獲》,《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總第4期,2000年;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縣雲塘齊鎮西周建築基址1999—2000年度發掘簡報》,《考古》2002年9期。2002年周原考古隊對雲塘齊鎮建築基址進行了再次發掘,成果見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雲塘齊鎮建築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3期;周原考古隊:《2001年度周原遺址(王家嘴、賀家地點)發掘簡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雲塘齊鎮建築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3期;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齊家村)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3年4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周原——2002年度齊家制玦作坊及禮村遺址田野考古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0年。
    近年來的考古調查證明,這一區域也存在著豐富的秦漢時期文化遺存。但鋻於此前這一區域的考古發掘及調查工作多集中在商周遺址及新石器時代遺址方面,秦漢及隋唐時期遺存雖有零星發現,但多為在基本建設過程中的意外發現,或者墓葬本身遭到盜掘或破壞後進行的搶救性發掘。因此,有關周原遺址秦漢、隋唐時期遺存的分布狀況並不清晰。章概述

    節地 理 位 置

    周原遺址位於扶風縣、岐山縣北部,是自周太王遷居岐下至周文王遷灃期間的周王朝都城所在,其範圍大致包括了扶風縣的法門、黃堆、岐山縣的京當三鄉所轄的大部分自然村落及岐山縣青化、祝家莊兩鄉的一部分,總面積逾30平方千米。《詩經?大雅?綿》生動地描述了周族先祖艱難跋涉而居於岐下的歷史畫面,所謂“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詩經》中提到的止於“岐”下,一般認為即是指古公亶父建都於此的周原遺址。周原曾經是周代先王都邑,文王遷都之後,這裡仍然是西周貴族聚居之地,一度被認為是王室宗廟所在地。終西周一代,周原遺址一直是西周王朝為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彩版一)。

    周原遺址內西周遺跡分布異常密集,已發掘的遺跡包括宮室(宗廟)建築基址,青銅器窖藏,制陶、制骨、制石、冶銅等手工業作坊以及數以千計的商周時期墓葬a。

    a 例如: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7期;周原扶風文管所:《扶風齊家村七、八號西周銅器窖藏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5年1期;周原扶風文管所:《陝西扶風強家一號西周墓》,《文博》1987年4期;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鑽探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8期;羅紅俠:《扶風黃堆老堡西周殘墓清理簡報》,《文博》1994年5期;《扶風黃堆老堡三座西周殘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94年3期;周原博物館:《1995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4期;周原博物館:《1996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4期;巨萬倉:《陝西岐山王家嘴、衙裡西周墓發掘簡報》,《文博》1985年5期;羅西章:《扶風齊家村西周墓清理簡報》,《文博》1990年3期;羅西章:《扶風齊家村西周石器作坊調查記》,《文博》1992年5期;周原考古隊:《1999年度周原遺址ⅠA1區及ⅣA1區發掘簡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原考古隊:《1999年度周原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獲》,《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總第4期,2000年;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縣雲塘齊鎮西周建築基址1999—2000年度發掘簡報》,《考古》2002年9期。2002年周原考古隊對雲塘齊鎮建築基址進行了再次發掘,成果見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雲塘齊鎮建築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3期;周原考古隊:《2001年度周原遺址(王家嘴、賀家地點)發掘簡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雲塘齊鎮建築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3期;周原考古隊:《2002年周原遺址(齊家村)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3年4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周原——2002年度齊家制玦作坊及禮村遺址田野考古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0年。

    近年來的考古調查證明,這一區域也存在著豐富的秦漢時期文化遺存。但鋻於此前這一區域的考古發掘及調查工作多集中在商周遺址及新石器時代遺址方面,秦漢及隋唐時期遺存雖有零星發現,但多為在基本建設過程中的意外發現,或者墓葬本身遭到盜掘或破壞後進行的搶救性發掘。因此,有關周原遺址秦漢、隋唐時期遺存的分布狀況並不清晰。

    據目前所知,周原遺址及其方圍發現秦漢墓葬的地點包括扶風縣雲塘、劉家、齊鎮、馬家、張家、紙白、官務等以及岐山縣禮村、孫家等地點a(圖一)。其中,官務漢墓的發掘資料已有相關報道b。本報告重點介紹周原遺址及其方圍的發掘資料,包括2005年關中旅遊環線建設過程中發現的紙白墓地、七裡橋墓地,以及近年在周原遺址範圍內搶救性清理的秦漢墓葬資料。

    其中,紙白墓地位於法門鎮莊紙白組村北,東臨齊家溝與岐山孫家村相望,北與張家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4°27′44.6″,東經107°50′51.6″。七裡橋墓地位於法門鎮莊白村橋西組與橋東組,地理坐標為北緯34°27′50.7″,東經107°51′36.4″。報告還收錄了近些年來周原博物館在周原遺址保護範圍內清理的數座墓葬。這些墓葬分別位於劉家、馬家、雲塘、紙白、官務等地點。03雲塘磚廠M1位於雲塘村東南;01劉家M1與02劉家M1均位於法門鎮莊白村劉家組西南;02馬家M1位於法門鎮馬家村西北;05官務磚廠M1位於法門鎮官務村老堡子組。

    上述幾處墓地均位於山前洪積扇和黃土臺塬構成的平緩地帶,地勢平坦開闊。源自喬山南麓的地表徑流由北至南深度下切,形成溝壑縱橫的塊狀地貌。發現於周原遺址及周邊的紙白、七裡橋漢唐墓地及周原遺址內的幾處秦漢墓葬均位於七星河和美陽河形成的臺塬之上,其間河谷切深多在30~50米之間。

    第二節歷 史 沿 革

    周原遺址所處的扶風、岐山縣北部一帶歷史悠久,域內古文化遺跡極為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僅扶風縣就有古遺址953處,古墓葬群132處,古建築66處,其中以周原遺址、法門寺、漢伏波將軍馬援墓以及漢代史學家班固墓為有名。扶風縣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前五六千年這裡就孕育了發達的史前文明。商末周太王由豳遷居周原,從此扶風地處王畿之內,是西周王朝政治經濟及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秦孝公十二年,在今法門一帶設立美陽縣。兩漢時期,地屬畿輔,為三輔之一。

    a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

    b 周原博物館:《陝西扶風縣官務漢墓清理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1年5期。

    漢武年(前104)歸右扶風轄領。新莽時屬扶風縣都尉大夫府。東漢時,美陽縣轄區未變。南部邰縣改為武功縣。三國時,美陽、武功縣治未變,歸扶風郡轄領。

    西晉時,美陽縣屬扶風國,武功縣屬始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廢美陽縣。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縣,在武功縣治姜塬嘴設美陽縣,轄今縣南部、武功縣全部和太白、駱谷、邰亭等地,歸武功郡轄領。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陽

    圖一發掘地點地理位置示意圖

    縣治崇正鎮。建德三年(574),移周城縣治於眉城,在原周城縣址設三龍縣;撤美陽縣,縣地歸岐山。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改三龍縣為岐山縣,治地在岐山(今箭括嶺)南十裡。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長寧鎮始設扶風縣(俗稱東扶風)。太年(627),撤扶風縣,貞觀八年(634)改緯川縣為扶風縣,在今法門鎮設置岐和三年(808)撤岐陽縣。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扶風縣設置未變,歸鳳翔府轄。北宋時,縣置未變。南宋初(1127),金人統治北方,更名扶興縣。後又復原名,歸鳳翔府轄。

    1949年7月13日解放,扶風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寶雞專員公署。1958年12月並入興平縣。1961年8月從興平縣分出至今,隸屬寶雞市a。

    第三節發 掘 經 過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基本建設蓬勃發展。基本建設中的考古發掘工作日益頻繁,任務日益繁重;與此同時,當地居民的生產活動導致了一些古代遺存特別是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本報告共報道37座墓葬,其中紙白墓地和七裡橋墓地32座墓葬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為配合關中旅遊環線公路的建設工程而進行的考古發掘;其餘5座墓葬為農田基本建設中寶雞市周原博物館進行的搶救性發掘。

    關中旅遊環線是陝西省規劃的“一線三橫兩環”次骨架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關中地區主要風景名勝景區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路線全長480千米,環繞西安、渭南、咸陽、寶雞四市。該項目路線全長105千米,起於咸陽市乾縣與寶雞市扶風縣交界,經召公鎮、法門鎮、岐山縣祝家莊、鳳鳴鎮、蔡家坡、五丈塬、曹家鎮、安樂鎮、眉縣齊鎮、湯峪鎮,止於眉縣與周至縣交界的青化鄉,穿越法門寺、野河森林公園、周原博物館、崛山森林公園、周公廟、諸葛亮廟、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紅河谷森林公園等景區。這一項目的建設對關中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和旅遊資源的開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次考古工作發掘的紙白及七裡橋墓地位於扶風縣北部,關中旅遊環線從墓地中

    a 陝西省扶風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扶風縣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間穿過,墓地緊鄰周邊村落,屬於周原遺址核心保護區的南緣。2005年3月20日~5月2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寶雞市周原博物館組成關中環線考古隊,對環線途經的重點地段進行了詳細的勘探,對勘探發現的紙白墓地25座墓葬及七裡橋墓地7座墓葬進行了全面發掘。與此同時,考古隊還對關中旅遊環線穿越的岐山縣趙家臺遺址進行了發掘a。

    此項發掘由孫周勇擔任領隊,參加發掘者有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劉軍、夏楠,周原博物館李亞龍、楊水田、魏興興,技術工人齊軍、呂龍、齊文軍、史吾善、李文輝、劉德平、賀世民、王志榮等。現場照片由孫周勇、劉軍拍攝。

    紙白墓地發掘墓葬25座,編號05FZM1至05FZM25;七裡橋墓地發掘墓葬7座,編號05FQXM1至05FQXM7。其中“05”表示發掘年份,“F”表示扶風縣,“Z”表示發掘地點為紙白,“QX”表示發掘地點為橋西,“M”後面加數字表示墓葬編號。如“05FZM1”表示05年發掘的扶風縣紙白一號墓葬。

    在資料整理過程中,得知周原博物館近年來也在此區域清理了一些秦漢時期的墓葬。為了對周原遺址及其方圍秦漢時期的墓葬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也為了探討周原遺址在西周之後的文化格局及文化面貌,經過雙方協商,決定將以往周原博物館發掘的5座墓葬一並收錄於此。

    為避免混亂,這些墓葬編號按照年度、地點及墓葬編號排列,如05官務墓葬編號為“05FGM1”,其中“05”表示發掘年份,“F”表示扶風縣,“G”表示官務村,“M1”表示墓葬編號;其餘四座墓編號循此類推。其中,劉家01FLM1於2001年5月進行發掘,參加這次發掘的人員有魏興興、陳亮、李亞龍、李治凱。劉家02FLM1於2002年8月進行發掘,參加本次發掘的人員有李亞龍、李永忠。03雲塘磚廠03FYM1於2003年11月進行發掘,參加本次發掘的人員有李亞龍、齊東林。馬家02FMM1於2002年11月進行發掘,參加發掘的人員有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孫周勇以及周原博物館魏興興、李亞龍等。2007年在紙白清理墓葬1座,編號07FZM1。

    第四節資料整理與報告體例

    2007年7月,關中環線墓葬的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工作正式開始。資料整理工作由孫周勇全面負責,參加人員包括劉軍、夏楠、李亞龍等。器物修復主要由技術工人史吾善、齊麗華等承擔;器物繪圖工作由趙賦康、齊麗華完成。西北大學2006級碩士研究生王山、程婷參加了紙白及七裡橋墓地基礎資料的整理工作。至2008年4月,完成了

    a 資料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孫周勇:《趙家臺遺址》,《陝西文物古跡大觀》(第三輯),三秦出版社,2006年。

    基礎資料整理。2014年1~5月,孫周勇對基礎資料進行了繫統梳理和核對,撰寫了第二章、第三章中關於墓地分期與年代問題等章節及第五章結語,並繫統核校了全稿,對部分章節作了修改。夏楠制作了文中線圖、表格及附表,並核對全部文稿。

    在對關中環線墓葬資料進行整理的過程中,為了繫統地將這批材料提供給研究者,采用了將發掘地點和時代相結合的辦法,即首先按照發掘地點的不同把本批墓葬分為紙白墓地和七裡橋墓地兩個部分。周原博物館發掘的五座墓葬,除07紙白M1歸入紙白墓地外,其他地點墓葬另闢一章單獨介紹。每章內則分別按照秦、西漢、東漢、隋唐等時代差異逐次進行闡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報告中所界定的秦墓的年代範圍包含戰國秦與秦帝國時代,而不僅局限於秦統一中國十五年的範圍內。

    每章之內,按照時代差異分為不同小節。在對不同時代墓葬介紹之前,先進行概述,介紹墓葬的位置、數量、墓向、形制、葬具、葬式等整體特征,然後按照編號順序,逐次將每個墓葬依照墓向、形制、葬具葬式、隨葬品的順序進行描述。每一節的後進行小結,對該期墓葬的年代及分期進行探討。鋻於紙白墓地發掘墓葬相對數量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