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巨變與突圍:踫撞中的清帝國:1644—1840(清朝為何衰落於近代的前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李曉鵬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明清史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7745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5577457
    作者:李曉鵬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李約瑟難題並不難?探尋東西方近代大分流的核心根源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所著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問道,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為什麼科技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本書作者李曉鵬,從明清換代歷史和明清生產對比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從“明清換代”到“康雍乾盛世”,審視清初盛世的治理政策與真實效果
    自定鼎中原到康雍乾三代治理,清廷逐漸穩固了統治基礎,終於將帝制推向巔峰,也締造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盛世。清初時期面臨了哪些不同於以往王朝的新問題?采取了哪些治理政策?當時人們的真實生活又如何?作者一一給出回答。


    ★從“康雍乾盛世”到“嘉道中衰”,探尋帝國制度下盛世的衰落原因
    自嘉慶繼位開始,清帝國的財政連年虧空,官僚日益腐敗,百姓民不聊生,白蓮教起義聲勢浩大。盛世仿佛崩塌於一夕之間。作者指出,清朝後期的危機肇始於王朝建立之初,根源是一繫列政策沒能真正解決帝國的治理問題。


    ★政治經濟學方法與戰略史觀相結合,追問文明振興的一般規律
    生產技術、組織能力、思想觀念、地緣戰略,從政治經濟學方法與戰略史觀回看清王朝,總結帝制衰落的核心原因,總結文明復興的一般規律與歷史教訓,為今天的中國提供新的歷史思考。

     
    內容簡介

    自嘉慶繼位開始,清帝國的財政連年虧空,官僚日益腐敗,百姓民不聊生,白蓮教起義聲勢浩大。自此,帝制的榮光漸趨暗淡,清帝國由盛轉衰,中國也逐漸落後於西方。直至1840年,英軍陳兵珠江口,中國開始了積貧積弱的近代歷史。


    但是,近代的危機並非突如其來,而是早已潛伏於清帝國的統治之中。自定鼎中原,到覆滅南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治理,清廷逐漸穩固了統治基礎,終於將帝制推向巔峰,卻未料世界形勢已悄然巨變。清帝國的統治面臨哪些挑戰?從“康雍乾盛世”到“嘉道中衰”,清帝國的盛世基於哪些治理之道,又為何驟然而衰?在近代的前夜,清帝國為何落後於西方?本書作者李曉鵬,運用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從生產技術、組織能力、思想觀念、地緣戰略等角度,審視帝制時代最後的巔峰,帶我們重新走過這段轉折之路。

    作者簡介

    李曉鵬,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研究員(Research Fellow),著有《城市戰略家》《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等作品,擅長從經濟和戰略的視角探究歷史問題。

    目錄
    引子精準預言:對大清帝國覆亡結局的猜想
    第一章 天下浩劫:文明視角下的明清換代
    一、億萬生靈:明朝末年人口數量與明清換代的人口損失
    二、底線戰爭:明清換代的三方交戰模式
    三、四川慘屠:誰是川渝人口滅絕的主兇
    四、文明三問:明清換代大屠殺的根源辨析
    五、剝繭抽絲:多維度視角下的明清換代史
    第二章 南明悲歌:階級局限與必亡的命運
    一、闖王之死:“聯虜平寇”戰略下的兩敗俱傷
    二、隆武皇帝:鄭芝龍海商集團的政治投機
    三、五省督師:李成棟反正與湖南的再喪失
    四、忠貞餘響:堵胤錫之死與忠貞營的敗落
    五、假封秦王:大西軍聯合南明抗清的曲折傳奇
    六、桂林大捷:李定國西征與孔有德敗亡

    引子精準預言:對大清帝國覆亡結局的猜想
    第一章  天下浩劫:文明視角下的明清換代
    一、億萬生靈:明朝末年人口數量與明清換代的人口損失
    二、底線戰爭:明清換代的三方交戰模式
    三、四川慘屠:誰是川渝人口滅絕的主兇
    四、文明三問:明清換代大屠殺的根源辨析
    五、剝繭抽絲:多維度視角下的明清換代史
    第二章  南明悲歌:階級局限與必亡的命運
    一、闖王之死:“聯虜平寇”戰略下的兩敗俱傷
    二、隆武皇帝:鄭芝龍海商集團的政治投機
    三、五省督師:李成棟反正與湖南的再喪失
    四、忠貞餘響:堵胤錫之死與忠貞營的敗落
    五、假封秦王:大西軍聯合南明抗清的曲折傳奇
    六、桂林大捷:李定國西征與孔有德敗亡
    七、兩蹶名王:戰略性的勝利曙光
    八、孫李內訌:抗清運動最後希望的破滅
    九、三藩肇亂:降將主導的回光返照
    第三章  康熙皇帝:帝制的強化與被忽視的產業降級
    一、李約瑟難題:近代中國為什麼會落後?
    二、篳路藍縷:中華民族開發江南的千年歷程
    三、明亡英興:晉商南下與英國崛起
    四、御駕親征:反擊準噶爾叛亂
    五、博學鴻儒:籠絡漢族士大夫
    六、南山文禍:重啟文字獄
    七、九龍奪嫡:兩廢太子背後的皇族內鬥
    八、擇賢而立:雍正繼位的政治謎底
    第四章 雍正革新:從征戰到治理的戰略轉折
    一、革故鼎新:高薪養廉的“抄家皇帝”
    二、皇權之巔:清朝皇權背後的軍政權力結構
    三、模範督撫:“明星官員”的曲折仕途
    四、整治朋黨:殘酷鎮壓皇族黨爭
    五、大義覺迷:“出奇料理”的謀反大案
    六、聯合專政:對漢族士紳的打壓與拉攏
    第五章  千面乾隆:帝制盛極而衰的宿命
    一、由寬入嚴:乾隆執政風格的劇變
    二、痛下殺手:被激怒的皇帝和他的責任心
    三、平定西北:清王朝在新疆的治理
    四、“文治”風暴:精心布局的文字獄狂潮
    五、忠君理學:清朝對儒家道統的打擊與改造
    六、帶頭貪腐:晚年乾隆與寵臣和珅
    七、閉關鎖國:貿易的繁榮與思想的貧困
    八、盛世饑餒:英國人眼中的乾隆盛世
    第六章  歐洲崛起:現代轉型與外部衝擊
    一、千年黑暗:基督教統治下的中世紀
    二、十字東征:東方文明的光芒照進歐洲
    三、航海時代:全球貿易體繫形成
    四、合縱連橫:英國崛起的戰爭與謀略
    五、海權帝國:理解西方文明特質的一個重要視角
    六、工業革命:科學理論與產業實踐的成功融合
    七、羅馬法繫:來自遠古的西方王權與法制傳統
    八、文明三劫:軍事入侵對中華文明的巨大傷害
    九、北守南攻:中國古代地緣政治戰略變遷
    第七章  鴉片戰爭:帝制末期的危局時刻
    一、白蓮教起義:虛假盛世的落幕
    二、“仁宗”之治:又一個儒家聖君出現了
    三、嘉道中衰:道光新政與漢族士紳的崛起
    四、虎門銷煙:小心翼翼的禁毒行動
    五、一敗塗地:鴉片戰爭的進程與結局
    六、何以家國:清軍慘敗的意識形態根源
    七、漫漫征途:中國人民尋求民族復興的開始
    後記論文明史觀與戰略史觀

    前言
    引子精準預言:對大清帝國覆亡結局的猜想三年前,這個湖南出生的漢族文人,破天荒地被清政府授予了一等侯爵,並世襲罔替。其他如太子太保、大學士等榮譽頭銜更是不一而足。這些驚人的榮譽,當然都是為了表彰他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功勞。
    不過,朝廷的寵幸看起來總是那麼反復無常。就在前一年,因為鎮壓北方的捻軍起義長期未見成效,曾國藩還被嚴旨責備,丟掉了剿捻督師、欽差大臣的頭銜。但朝廷念其勞苦功高,未再追加其他更嚴厲的處罰,讓他回任鎮壓捻軍之前擔任的兩江總督,管理中國最為富庶的江南地區。
    曾國藩不僅戰功赫赫,而且知人善任。他在鎮壓太平天國期間提撥了一些將領,有很多在仕途上走得不錯,其中不乏擔任巡撫、總督等職位的封疆大員,可謂“門生故吏遍天下”。甚至有坊間議論,曾國藩若是舉旗一呼,召集門生故舊、湘兵楚勇,想要推翻清朝廷、恢復漢人江山、自己當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引子精準預言:對大清帝國覆亡結局的猜想
    三年前,這個湖南出生的漢族文人,破天荒地被清政府授予了一等侯爵,並世襲罔替。其他如太子太保、大學士等榮譽頭銜更是不一而足。這些驚人的榮譽,當然都是為了表彰他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功勞。
    不過,朝廷的寵幸看起來總是那麼反復無常。就在前一年,因為鎮壓北方的捻軍起義長期未見成效,曾國藩還被嚴旨責備,丟掉了剿捻督師、欽差大臣的頭銜。但朝廷念其勞苦功高,未再追加其他更嚴厲的處罰,讓他回任鎮壓捻軍之前擔任的兩江總督,管理中國最為富庶的江南地區。
    曾國藩不僅戰功赫赫,而且知人善任。他在鎮壓太平天國期間提撥了一些將領,有很多在仕途上走得不錯,其中不乏擔任巡撫、總督等職位的封疆大員,可謂“門生故吏遍天下”。甚至有坊間議論,曾國藩若是舉旗一呼,召集門生故舊、湘兵楚勇,想要推翻清朝廷、恢復漢人江山、自己當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與這些聳人聽聞的傳言不同,曾國藩本人並沒有什麼野心,一心一意要做個忠臣,為清廷鞠躬盡瘁。到任兩江後,他便立刻投入造輪船、辦鐵廠的“洋務運動”中,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和工業設備,使出渾身解數挽救這個在內憂外患中千瘡百孔的大清帝國。
    公務倥傯之外、茶餘飯後之間,曾國藩有一大愛好,就是與脾氣相投的幕僚閑談古今人物、指點天下大事。
    六月二十日這天晚上,曾國藩又來找他的心腹幕僚趙烈文敘談。他對趙烈文說:“最近北京那邊有朋友過來,講了京城的一些新聞。說現在北京很亂,搶劫殺人之類的大案時常發生,已經到了明火執仗的地步;大街上乞丐成群,有些窮人家的婦女甚至連褲子都穿不起。京師之地,竟然民窮財盡到了這樣的地步,恐怕天下會有異變。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趙烈文對曾國藩說:“天下一統已經很長時間了,盛極而衰、合久必分是必然之理,無法改變。現在朝廷權威猶在,各方勢力仍然不敢輕舉妄動,短期來看,國家應該不會很快土崩瓦解。據我觀察,將來真正的異變,肯定是中央政府先垮臺,然後天下無主,陷入軍閥混戰。這樣的劇變大約會在五十年內發生。” 
    這一番直白的預測大出曾國藩意料,他一時半會兒竟然不知道該說點兒什麼。曾國藩皺著眉頭愁了半天,纔憋出一句:“那是否可以效仿西晉和北宋的舊事,南遷避禍,延長國運呢?”
    趙烈文搖頭道:“恐怕隻會一次性覆滅,無法重復西晉和北宋的故事了。” 
    曾國藩仍不甘心,說道:“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本朝的歷任皇帝都工作努力、勤勤懇懇,對天下國家非常負責任,與前朝的皇帝不同,是不是可能避免這樣的命運?或者起碼國運比前朝更為長久一些?
    對這個“君德”之說,趙烈文毫不客氣地駁了回去:“本朝君德確實比較正,但也已經享國兩百多年,回報不可謂不豐厚。真正的問題在於本朝在建國初期,殺人太多,奪取天下的手法過於簡單粗暴。後來的皇帝雖然努力以德澤加以彌補,但相對於當年慘重的殺戮而言,還遠遠不足以彌補,不可能因此扭轉天道。” 
    這番話說得很露骨,把清朝政治中最敏感的話題拋出來了。話說至此,曾國藩無力再辯,隻得嘆氣道:“那我就隻能日夜憂嘆,希望自己早點死掉,以免親眼看到國家社稷覆滅了。” 
    這段對話被趙烈文記錄在當天的日記中。曾國藩死於1872年,趙烈文死於1893年,都未能看到清王朝最終的結局。直到1912年,清朝終於滅亡。覆滅的方式是清帝退位,清政權一夜滅亡,沒有再割據偏安的機會。此後,果然天下大亂,中國陷入了曠日持久的軍閥混戰之中。趙烈文的預言,精準得讓人喫驚。
    仔細回顧這次對話,趙烈文的預言有一個根本出發點:兩百多年前清朝統一中國之時,殺人太多,簡單粗暴,對王朝最終的命運有很大影響。這讓清廷統治的合法性相當脆弱,一旦中央權威垮塌,王朝就會迅速土崩瓦解,不可能還有機會偏安一隅、割據一方。
    趙烈文,江蘇常州人。常州位於揚州和嘉定之間,北距揚州約100公裡,南距嘉定約150公裡。明清換代之際,清軍南下,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為代表的大屠殺給江南人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後來的清朝統治者雖然不惜利用“文字獄”試圖徹底消滅關於那場大屠殺的一切文字記錄,但這樣的“努力”,終究還是失敗了……

    媒體評論

    歷史,不隻是認知的學問,更是思考的學問。讀史,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思考為什麼。作者的一些結論極具顛覆性,足以令人振聾發聵,但細細讀來又覺其無不有理有據,順理成章。閱讀本書,必將大大拓展我們思考的疆界,增長我們的智慧。
    ——毛佩琦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繫教授


    對中華文明浩瀚史料與古籍的精準把握,以及政治經濟學獨到的眼光,為李曉鵬的史學分析提供了高屋建瓴的視角和平臺,讓他的歷史分析能夠插上經濟邏輯的翅膀,在過去與現實的浩瀚領空翱翔。
    ——文一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前講席教授


    現在我們又到了重新認識歷史的時刻。近代的屈辱讓國人對自己的歷史失去了信心,國學被西方變成了文學,歷史又被養人打扮了一次。我們當今找回中國自信,看清中國道路,還是要從釐清歷史開始。帶著觀點重塑歷史是當今新一代學者的覺醒。本書作者以自己的邏輯,對中國歷史真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張捷  評論員、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

    在線試讀
    一、李約瑟難題:近代中國為什麼會落後?
    明朝崩潰和南明抗清運動不斷失敗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清朝興起和清軍節節勝利的過程。中華核心文明慘遭破壞和大幅度倒退的過程,也就是滿族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
    在征服中原的過程中,滿族迅速從落後的漁獵部族文明進化到農耕帝國的文明水平。由於沒有受到理學思想影響,且內部特殊利益集團尚未發育成熟,這個處於上升期的民族表現出旺盛的活力,諸多優秀的帝王將相不斷出現,並且他們善於任用漢民族的優秀人纔,使用先進的政治制度,這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大約相當於秦漢時期的國家治理能力——在某些方面超過了秦漢,比如他們延續了選撥官員的科舉制度;在某些方面則要落後於秦漢,比如思想文化遠遠不如漢朝開明自由,但總體上是差不多的。秦漢時期,也是漢族積極進取、建立帝國體制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快速開疆拓土的時代。
    清朝的建立對滿族來講是一個極大的進步,相比300多年前征服中原的蒙古,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滿洲勛貴們成功地克服了所謂“胡人無百年國運”的魔咒,建立全國性政權長達268年,讓清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三長命的大一統王朝,僅次於唐朝和明朝。就其陸地疆土的廣闊程度而言,清朝大於漢朝和明朝,跟朝在伯仲之間。
    我們繼續從文明的視角來思考這個問題。
    就目前為止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來說,我們有兩個基本的判斷:第一條,從遊牧和漁獵文明走向農耕文明是一種巨大的進步;第二條,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也是一種巨大的進步。這兩個判斷已經是學界的共識。
    中華文明從遊牧和漁獵文明走向農耕文明,這個過程領先於全世界。不僅是進入農耕社會的時間領先,更重要的是在農耕時代建立了古代社會最發達的政治體制、最輝煌的經濟成就、最長久的和平穩定,並供養了數量最龐大的人口,開拓了廣闊的疆域。這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的。
    不過,在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的過程中,中華文明卻大大落後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工業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傳統經濟最繁榮的中國?這就是很多人喜歡討論的所謂“李約瑟難題”——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此問題,其核心是:“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這個所謂的難題其實一點也不難。之所以會成為難題,是因為它的答案,很多人出於利益原因不願意講,甚至還想辦法不讓別人講。
    隻要講清楚明清換代之際,中國人所遭受的人類文明史上空間絕後的大屠殺 ,這個難題其實就不是難題了。

    一、李約瑟難題:近代中國為什麼會落後?
    明朝崩潰和南明抗清運動不斷失敗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清朝興起和清軍節節勝利的過程。中華核心文明慘遭破壞和大幅度倒退的過程,也就是滿族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
    在征服中原的過程中,滿族迅速從落後的漁獵部族文明進化到農耕帝國的文明水平。由於沒有受到理學思想影響,且內部特殊利益集團尚未發育成熟,這個處於上升期的民族表現出旺盛的活力,諸多優秀的帝王將相不斷出現,並且他們善於任用漢民族的優秀人纔,使用先進的政治制度,這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大約相當於秦漢時期的國家治理能力——在某些方面超過了秦漢,比如他們延續了選撥官員的科舉制度;在某些方面則要落後於秦漢,比如思想文化遠遠不如漢朝開明自由,但總體上是差不多的。秦漢時期,也是漢族積極進取、建立帝國體制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快速開疆拓土的時代。
    清朝的建立對滿族來講是一個極大的進步,相比300多年前征服中原的蒙古,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滿洲勛貴們成功地克服了所謂“胡人無百年國運”的魔咒,建立全國性政權長達268年,讓清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三長命的大一統王朝,僅次於唐朝和明朝。就其陸地疆土的廣闊程度而言,清朝大於漢朝和明朝,跟朝在伯仲之間。
    我們繼續從文明的視角來思考這個問題。
    就目前為止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來說,我們有兩個基本的判斷:第一條,從遊牧和漁獵文明走向農耕文明是一種巨大的進步;第二條,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也是一種巨大的進步。這兩個判斷已經是學界的共識。
    中華文明從遊牧和漁獵文明走向農耕文明,這個過程領先於全世界。不僅是進入農耕社會的時間領先,更重要的是在農耕時代建立了古代社會最發達的政治體制、最輝煌的經濟成就、最長久的和平穩定,並供養了數量最龐大的人口,開拓了廣闊的疆域。這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的。
    不過,在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的過程中,中華文明卻大大落後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工業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傳統經濟最繁榮的中國?這就是很多人喜歡討論的所謂“李約瑟難題”——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此問題,其核心是:“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這個所謂的難題其實一點也不難。之所以會成為難題,是因為它的答案,很多人出於利益原因不願意講,甚至還想辦法不讓別人講。
    隻要講清楚明清換代之際,中國人所遭受的人類文明史上空間絕後的大屠殺 ,這個難題其實就不是難題了。
    明清換代,人口從4個億下降至不到1個億,尤其是在經濟文明最發達的江南、華南地區出現了大規模屠城,城市精英人口損失殆盡。面對野蠻暴政,稍有點反抗精神的人都會被全家老小一起殺掉,沿海50裡內的人民和城鎮被盡數毀滅。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可能爆發什麼工業革命呢?如果英國在18世紀剛剛發明珍妮紡紗機的時候,突然遭到北歐海盜的入侵並被征服,各大城鎮都被瘋狂屠城,損失一半以上的人口,英國還能爆發工業革命嗎?
    中國未能爆發工業革命的直接原因,如果隻挑選一條,那就是明清換代。一個處在工業革命爆發前夜的文明,突然遭到來自北方落後民族的軍事征服;諸多本土科技典籍因此失傳,《幾何原本》等西方科學名著的翻譯被迫中斷。被屠殺的人口中,也許就有類似於牛頓、笛卡爾、萊布尼茨這樣的人物,或者是可以啟迪他們發明創新的師友,還有很多可以發明諸如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的能工巧匠。總之,整個東南沿海的手工業創新體繫被徹底摧毀了。工業革命在短期內(一兩百年)爆發的可能性自然就消失了。
    當然,這隻是直接原因,它背後還有很多更深刻的間接原因。核心還是漢族內部精英的集體墮落。理學思想的僵化、官員的腐敗、財富階層的自私、農民起義軍的不團結和戰略失誤……這些都值得深刻反思。當然,也包括西方殖民活動帶來的白銀貨幣衝擊,中國背靠大陸、面向大海的地理特征等客觀因素。但最後所有原因彙總起來,導致北方少數民族入主成功,殺遍中國,這是一個總閥門——它最終切斷了、關閉了中華文明自主進入工業文明的發展路徑。
    我們分析歷史,無論如何強調各種間接原因、客觀因素,這個總閥門絕不能跳過去不講或者有意無意淡化。隻有把這個總閥門的前因後果講清楚,中國歷史的脈絡纔能說清楚、講透徹。也許會有人說我們記仇,或者煽動歷史仇恨。那畢竟是古代社會的事情,也過去好幾百年了,記仇是不應該的。關鍵在於,不講明白,就會有人不停地亂甩黑鍋,把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源甩到中華帝國的皇帝專制制度、科舉考試制璋殺功臣、明朝海禁、中國人的劣根性之類的原因之上。我們可以不記仇,但不能亂背鍋。這個鍋背錯了,我們反思歷史的方向就會發生錯誤,會對我們未來道路的選擇產生深遠的影響。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