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國之大臣——王鼎與嘉道兩朝政治(全新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卜鍵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普及讀物  中國古代史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5342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4153422
    作者:卜鍵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5月 

        
        
    "

    編輯推薦

    本書不能說是一本單純的王鼎傳記,筆者所力圖呈現的,還有嘉靖兩朝中樞的政治運作,也有與王鼎同時的一些大臣。


    作者卜鍵具有關於清代學術研究的全面深厚素養,雖然寫此書隻用了兩年多時間,但其學養的積累可能是兩年的十數倍,沒有二三十年的學術積累,是寫不出這本書的。


        

     
    內容簡介

    《國之大臣——王鼎與嘉道兩朝政治》一書以清代名臣王鼎為引線,以軍國大事為節點,帶寫出清代嘉道兩朝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描繪出清代中晚期的政治圖景。作者卜鍵以史家之嚴謹,文學家之妙筆,鉤沉各類史籍,終成此書。本書內容厚重、言之有據,是一本扎扎實實寫清代歷史人物及其政治環境的著作,具有察古鋻今的價值。本書在《國之大臣》初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修訂。刪減了原版冗長難懂的部分,保留其主干、精華,增加了歷史資料圖片,讓本書更適合大眾普及閱讀。 

    作者簡介

    卜鍵,文學博士,研究員,文史學者,專欄作家。原國家清史辦主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已出版學術著作22種,發表論文與文章300餘篇,主持《清史•邊政志》,主編《清代教育檔案文獻》等。

    目錄
    引言 軍機處別院    1

    第一章  早年艱辛    7
    第一節 備極苦況   9
    第二節 進入新朝   15
    第三節 清貧中的苦讀   19
    第四節 會試的兩連敗   24

    第二章  恩科進士    33
    第一節 新帝的登基恩科   35
    第二節 初入庶常   38
    第三節 慈母病逝   43

    第三章  嘉慶帝親政   49

    引言 軍機處別院    1


     


    第一章  早年艱辛    7


    第一節 備極苦況   9


    第二節 進入新朝   15


    第三節 清貧中的苦讀   19


    第四節 會試的兩連敗   24


     


    第二章  恩科進士    33


    第一節 新帝的登基恩科   35


    第二節 初入庶常   38


    第三節 慈母病逝   43


     


    第三章  嘉慶帝親政   49


    第一節 以“守成”為旗幟   51


    第二節 留級的庶吉士   62


    第三節 甲子重開玉堂宴   72


    第四節 紛紛離去的老臣   78


     


    第四章  學政也是大政    87


    第一節 詹事府歲月   89


    第二節 出任江西學政   95


    第三節 癸酉之變   108


    第四節 攻入紫禁城   115


    第五節 兩種清剿   121


     


    第五章  猝然而至的帝位更替    133


    第一節 大臣之“體”與“用”   135


    第二節 忽左忽右   140


    第三節 未能舉行的秋狝   152


    第四節 又一次改朝換代   160


     


    第六章  有多少“事件”要查辦    173


    第一節 弊案叢雜   175


    第二節 從湖南江西查到湖北河南   190


    第三節 儀封河工大案   196


    第四節 浙江的驚天大案   207


     


    第七章  平定南疆叛亂    223


    第一節 國喪期的襲擾   225


    第二節 烽煙相連西四城   233


    第三節 舉國之力的反擊   243


    第四節 敉平叛亂   255


     


    第八章  鹽政與邊政    267


    第一節 為何是那彥成   269


    第二節 長蘆鹽區的積欠   276


    第三節 變革兩淮鹽務   287


     


    第九章  從禁煙到銷煙    299


    第一節 鴉片困擾清廷   301


    第二節 “先乎品行”   314


    第三節 大禁煙   322


    第四節 “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   333


     


    第十章  張家灣大決口    349


    第一節 國家危難之際   351


    第二節 天災與人禍   369


    第三節 水困開封   376


    第四節 開工何艱難   386


     


    第十一章  口門與國門    403


    第一節 處處是國門   405


    第二節 堤上的星槎   418


    第三節 重回中原   429


    第四節 大工繁難   437


     


    第十二章  相國何必淚滂沱    449


    第一節 冰雪中的合龍   451


    第二節 河干之別   458


    第三節 國事紛繁   468


    第四節 浙東的大反攻”   474


    第五節 欽命“緩程來京”   490


     


    第十三章  國之殤    497


    第一節 圓明園暴亡   499


    第二節 皇恩與哀榮   513


    第三節 城下之盟   520


    第四節 來早與來遲   530


     


    主要參考書目    543


    原 跋    550


    修訂版後記    554

    前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三十日,序近仲夏,時已黃昏,京師西北 郊的圓明園湖光柳影,在夕暉映照下更見清幽。道光帝旻寧正與一眾樞機 大員在勤政殿議事,記載缺略,今天已無法知曉那場御前會議之具體情形。 而據次日所頒諭旨,可知研究了杭州灣與長江防御等重大軍情,以六百裡 急遞分別寄發,當無暇顧及外間的景致。
    旻寧素稱簡樸,既不像皇祖弘歷熱衷於南北巡幸,也不學皇父颙琰堅 持木蘭秋狝,卻像他們一樣地喜歡圓明園,每年有大量時間於此問理朝政。 英艦由浙東漸移向吳淞口外洋面,長江告急,道光憂心忡忡,連日與臣僚 商討對策,當天更是一撥撥召見臣工,再與樞機重臣問對定議。勤政殿, 全稱勤政親賢殿,後楹額曰“為君難”,出自雍正手筆;東西兩壁懸掛《創 業守成難易說》和《為君難跋》二文,為乾隆撰作。應是在最近幾年,他 纔愈益感受到其意蘊之深郁,再看看眼前的幾位樞臣,也是一個個面色凝重。 就這樣,君臣議至華燈初上,再至夜靜更深。

    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三十日,序近仲夏,時已黃昏,京師西北 郊的圓明園湖光柳影,在夕暉映照下更見清幽。道光帝旻寧正與一眾樞機 大員在勤政殿議事,記載缺略,今天已無法知曉那場御前會議之具體情形。 而據次日所頒諭旨,可知研究了杭州灣與長江防御等重大軍情,以六百裡 急遞分別寄發,當無暇顧及外間的景致。


    旻寧素稱簡樸,既不像皇祖弘歷熱衷於南北巡幸,也不學皇父颙琰堅 持木蘭秋狝,卻像他們一樣地喜歡圓明園,每年有大量時間於此問理朝政。 英艦由浙東漸移向吳淞口外洋面,長江告急,道光憂心忡忡,連日與臣僚 商討對策,當天更是一撥撥召見臣工,再與樞機重臣問對定議。勤政殿, 全稱勤政親賢殿,後楹額曰“為君難”,出自雍正手筆;東西兩壁懸掛《創 業守成難易說》和《為君難跋》二文,為乾隆撰作。應是在最近幾年,他 纔愈益感受到其意蘊之深郁,再看看眼前的幾位樞臣,也是一個個面色凝重。 就這樣,君臣議至華燈初上,再至夜靜更深。


    本書的主人公,身兼東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的王鼎,因為恩賜病休, 不在勤政殿中,卻也身穿朝服來園,默坐於不遠處的昨齋庭,像是在等待 首樞穆彰阿,又像是等候皇帝召見。王鼎是在下午略晚時分到的,軍機大 臣都不在,小章京告以去了皇上那裡,引他到昨齋庭稍做等候。該庭自成 小小院落,與軍機直房略有距離,被稱作軍機處別院,可供樞閣大員飲啜 小憩,甚為安靜。已是左副都御史、“仍留直”的陳孚恩聞訊趕來,其是“穆 黨”中堅,生性明敏,早瞥見王鼎身邊案上的大紅封套,知有緊要奏疏, 也不多問,陪聊了幾句,見王鼎神色淡然,也就借故離去。待穆彰阿、潘世恩等人終於退直,聞知後連忙到茶房與王鼎晤面,駭然見他掛於房梁之上,已是自縊身亡。


    王鼎是來上疏的,大紅封套中裝的即其長篇奏疏。他要等穆彰阿等人說話,還是要等待皇上召見?真的很難說清。由上一次陛見時的交鋒,王鼎更清楚地意識到:穆彰阿就是琦善等議和派的後臺,皇上也已坐到他們一邊。數日來,他從焦灼憤慨中漸漸平靜下來,或沉思冥想,或奮筆疾書,將心中要說的話彙成最後一折,再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呈獻給皇上。這就是“尸諫”,陳尸以諫,一死以向皇上諫諍……


    一位樞閣大臣的暴亡,且自縊在軍機處別院,帶來的震驚是可以推想的。逝者當能預想到這種震驚,要的也正是其震撼效果,卻難以想像事態的走向——


    有人連忙解下王鼎,安放在輿車上,錦被遮蓋,送往其園邸“救治”;


    有人飛騎往城內,要王鼎唯一的兒子、翰林院庶吉士王沆火速趕來;


    有的速召朝中幾位王鼎的陝西同鄉,前來料理喪事;


    更為重要的是要另外造作一份“王鼎遺疏”,還要由其子王沆親筆謄寫……


    是誰指揮調度著這些?雖無記載,亦可推想為穆彰阿。一切都在嚴密封鎖消息的狀況下運作,軍機處之外,包括不在現場的軍機處人員,皆被瞞過。經過一個不眠之夜,待次日向皇上奏報王鼎病重去世,呈上“王鼎遺疏”,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大紅封套還是那個,文字則已重新調整,王鼎本人所寫的主要內容,據說約有三千餘言,魏源詩中稱為萬言,已被焚為灰燼,飄向浩渺夜空。


    聞聽此訊,道光帝也覺驚愕。幾天前,這位老臣還在御前激切言事,爭持嘶喊,怎會一下子就沒了呢?他派近侍去弔唁慰問,希望了解到真實情況,然而一切早被遮掩得停停妥妥,就是一個久病而逝。偽作的“王鼎遺疏”詞意摯切,訴說對先皇和皇上的感恩戴德,訴說久治不愈的病況,大有君恩難舍之義。旻寧讀後感傷,諭令加贈太子太保,賞給陀羅經被,派成郡王載銳帶領十名御前侍衛前往祭悼,復派軍機大臣何汝霖“代朕賜奠”。


     王鼎長逝矣,東南沿海的形勢更加惡化。


    僅僅幾天後,五月初八日,英軍悍然發動新一波侵華攻勢,吳淞之戰打響,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兩江總督牛鋻倉皇逃命,長江門戶大開。再兩個多月,欽差大臣耆英等在炮艦脅迫下,接受英方的全部苛刻條款,簽署《南京條約》。耆英是奉旨行事,時人記述旻寧之復雜心境:年已花甲的他,在殿外平臺上徘徊竟夜,不斷地唉聲嘆氣,至東方熹微始回至御案前,提筆在條約上批朱,並囑近侍直接交給穆彰阿,不要讓祁寯藻看到。王鼎雖死,軍機大臣中仍有反對議和之人。


    不管是活著還是死去,王鼎都左右不了,甚至影響不了國家大局。天朝獨尊的觀念,閉關鎖國的政策,庸人行政的局限,從上到下的貪腐,致使清朝的軍事實力已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踫撞和挨打是必然的。而強盜在家門口耀武揚威,四處燒殺擄掠,殘破城闕,毀損田廬,安能觍顏事敵、不加抵抗!鴉片戰爭以來,不斷有文武官員為國獻身,如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如定海三總兵,如金華協副將朱貴和江南提督陳化成,皆能率眾擊敵,戰死沙場。然水陸清軍,更多的是一觸即潰,乃至望風而逃。人民將銘記為國捐軀的英雄,也不會忘卻那些臨陣脫逃的敗類。陳化成壯烈犧牲後,當地百姓為之繪制遺像,幾乎家家供奉,有一首流傳甚廣的《題陳軍門遺像詩》:


    一戰甬江口,督臣死,提臣走;再戰吳淞口,提臣死,督臣走;三戰乃及金陵城,江濤寂靜噤不聲。陳將軍後誰敢兵?君不見走者棄諸市,死者長如生,長如生,尸祝遍我東南氓。


    鎮海之戰,兩江總督裕謙殉國,浙江提督餘步雲畏怯逃走;吳淞之戰,江 南提督陳化成死戰不退,兩江總督牛鋻倉皇而逃;而當大批英艦開至金陵 城外江面,則一派風平浪靜,沒有人死戰和戰死,也沒有人逃走。


    昔齊人欲侵魯國,孔子對弟子說:“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二三子者,君子之謂,仁人志士之謂也。孔夫子命弟子於家國危難時挺身而出,是儒學精神和道德的呈現。清朝豈無 慷慨赴國難之士?有。如林則徐、鄧廷楨,如姚瑩、達洪阿,此時皆已流 遣邊荒。舉朝喑畏啊,王鼎奮身而起,以衰病之軀,以七十五歲之高齡, 以樞臣閣老之尊,為了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為喚醒庸碌怯懦的君王和同僚, 毅然就死,以尸相諫!


    不管怎樣掩飾遮蔽,王鼎之死的真相還是很快傳播開來。人們痛惜之 餘,將王鼎比作衛國大夫史魚,比作楚大夫屈原和晉上卿範燮,他們都是 諍諫不從、以死報國的古大臣,是弘毅篤實、擔當道義的典範。秦漢以來, 職位高峻優崇如王鼎者,因事誅戮、爭權奪利而亡的可謂多矣,若說到為 國家民族甘願捐軀,以死諍諫,真也找不到幾人。


    康熙之後,歷代清朝帝王,包括道光,對儒家學說浸潤頗深,經筵日講, 朝乾夕惕,奉為立身治國之圭臬,豈不知城下之盟的恥辱,而以憂患交並, 影響到皇權穩定,所不顧也。穆彰阿、潘世恩等重臣皆出身翰林,飽讀聖 賢書,兼上書房總師傅和庶常館總教習,豈不知禮義廉恥,以大富大貴在茲, 所不顧也。王鼎起身寒素,位極人臣,在京有一個美滿溫馨的家庭,在故鄉有眾多仰仗資助的族人親友,豈不知愛惜身家性命,以大節大義在上, 所不顧也!吳宓先生論顧炎武,提出“殉情殉道” 一說,極有見地。其所 說的道,即中華傳統的道德義理、儒家統緒。王鼎是中華文化的殉道者, 平靜從容地選擇了死,一死以警醒世人,以報國殉國。


    本書本來是要以“王鼎大傳”作為書名的,改擬今名,實由於寫作重 點的稍稍轉移。王鼎形像,隻有在與同時大吏的比較中,纔更能凸顯其價值。 與傳主的決絕赴死相映襯的,是更多位高權重者的弄權營私和尸位素餐, 他們都是“國之大臣”。大臣,國家之棟梁也,既指官職之尊崇,亦內蘊 著道德品行的要求,關乎體和用、守與為。《左傳·年》曰:


    國之大臣,榮其寵祿,任其大節。 


    乃今知較早對於大臣品節的論述,意為君主對大臣要尊重禮遇,取其品性 纔具等大端。寵祿:寵幸和富貴。大節:既指品德操守,指臨難不苟之精神, 又指國家安危存亡的大局。而在敉平南疆之亂後,道光帝曾為王鼎親撰像贊, 亦以“國之大臣,重在品行”開首,重點則在“言謹事敬”,見出與前者 的明顯差異。從乾隆以迄道光,常可見清帝訓諭中有“二三大臣”,以及“得大臣之體”“失大臣之體”等字樣,期望甚殷,要求多不外“言謹事敬”。 其也是大臣的應有之義,卻非大節。


    清代,凡三品以上官員皆可稱大臣,出諸皇帝之口,主要指樞閣等貴 近重臣。嘉道兩朝,國家由盛而衰,內憂外患,其間的萬般滋味,近侍大 臣應先行感知,表現又因人而殊,清正與貪酷,明練與愚鈍,耿介與圓滑, 勤勉與怠惰,謹畏與恣妄,共同構成一幅墨分五色的政治畫卷。本書以王鼎為引線,以軍國大事為節點,帶寫出一些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或全須 全尾,或數筆點染,著力處在於信仰和擔當,品概與節操。


    古今中外的政壇,從來不缺少聰明睿智之大員,嘉道兩朝亦然。如曹 振鏞、潘世恩和穆彰阿,如琦善與伊裡布,都富於官場智慧,精擅趨避平 衡之術,也還算不得權奸佞幸。唯聰明纔智一旦與私欲相混合,便生圓滑 巧詐,先賢書中倡導的人生準則便被銷蝕。“下逮德衰,大道沉淪,智惠日用,漸私其親”,數語雖出於魏晉時嵇康之口,亦堪為嘉道兩朝寫照。然而有中華文化經典的存在,有二三讀書種子和清正大員的存在,華夏道統就不會泯滅斷絕,風骨、信仰與氣節就會因時激撞,愈抑愈強。


    王鼎就是一個例證。

    在線試讀
    第二章 恩科進士
    在一些文獻中,稱王鼎是恩科進士,有的則稱之為正科進士。
    所謂恩科,是朝廷格外施恩的特科,在皇帝登基、大婚、大壽之年, 特詔增加一次科舉,以示有恩於天下士子。而正科,指三年一屆,通例定於丑、 辰、未、戌年舉行的會試。王鼎年(1796)得中進士,歲在丙辰, 為正科應無疑義;又因此乃新帝的第一年,該科被明確定為恩科。 由是,王鼎便成為一名恩科進士。
    在清朝官員的仕途升黜中,看不出恩科與正科有什麼差異。但出於恩科者,似乎與當朝天子有那麼一點兒親近,或曰有了一個表忠心、套近乎 的由頭。王鼎則不然,入仕後一直默默無聞,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近在翰苑清貴,卻長期未進入皇帝的視野。直到有一天,嘉慶帝揀閱翰詹大考 試卷,驚喜地閱讀了他的文字……
    新帝的登基恩科
    在太上皇帝的傳位詔書中,特列一款:“每府州縣衛,各舉孝廉方正, 暫賜六品頂戴榮身,以備詔用。務期采訪真確,毋得濫舉。”王鼎的祖父 王夢祖受到舉薦,賜予六品頂戴。這類品級是沒有俸祿的,卻能給家人帶 來驕傲,能激勵後輩讀書應試的熱情。至於攜帶著祖父殷切期望的王鼎, 在京師參加恩科會試之際,聞知後自也倍感振奮——他是那樣愛戴自己的爺爺。
    用兵與衡文
    在禪讓後的特殊政治格局中,嘉慶帝對老爹自是惟敬惟謹。“敬承慈旨鴻禧迓,勉矢寅衷寶祚延”,是颙琰與弘歷唱和的詩句,讀著都覺得費勁, 卻是他對父皇的鄭重表態。對於乾隆的寵臣和珅,颙琰也保持謙遜,禮數 頗為周到。太上皇帝並不搬離養心殿,“歸政仍訓政”,抓住軍政大權不放, 可畢竟老了,一天天變得更老,說是不放手,日常事務實在沒有精力過問, 加上有意讓兒子歷練,軍政大事很快就落在嗣皇帝肩頭。三十六歲的颙琰 既重視用兵,也不忘衡文,顯現出很強的責任心。
    用兵,包括刻下的平定苗變,主要則是隨後的白蓮教起事。太上皇和嘉慶帝都為之深深焦慮,而密切監視教眾起事地域和進軍路線,具體指揮 和調度軍隊,多由嗣皇帝發號施令。

    第二章 恩科進士


    在一些文獻中,稱王鼎是恩科進士,有的則稱之為正科進士。


    所謂恩科,是朝廷格外施恩的特科,在皇帝登基、大婚、大壽之年, 特詔增加一次科舉,以示有恩於天下士子。而正科,指三年一屆,通例定於丑、 辰、未、戌年舉行的會試。王鼎年(1796)得中進士,歲在丙辰, 為正科應無疑義;又因此乃新帝的第一年,該科被明確定為恩科。 由是,王鼎便成為一名恩科進士。


    在清朝官員的仕途升黜中,看不出恩科與正科有什麼差異。但出於恩科者,似乎與當朝天子有那麼一點兒親近,或曰有了一個表忠心、套近乎 的由頭。王鼎則不然,入仕後一直默默無聞,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近在翰苑清貴,卻長期未進入皇帝的視野。直到有一天,嘉慶帝揀閱翰詹大考 試卷,驚喜地閱讀了他的文字……



    • 新帝的登基恩科


    在太上皇帝的傳位詔書中,特列一款:“每府州縣衛,各舉孝廉方正, 暫賜六品頂戴榮身,以備詔用。務期采訪真確,毋得濫舉。”王鼎的祖父 王夢祖受到舉薦,賜予六品頂戴。這類品級是沒有俸祿的,卻能給家人帶 來驕傲,能激勵後輩讀書應試的熱情。至於攜帶著祖父殷切期望的王鼎, 在京師參加恩科會試之際,聞知後自也倍感振奮——他是那樣愛戴自己的爺爺。



    • 用兵與衡文


    在禪讓後的特殊政治格局中,嘉慶帝對老爹自是惟敬惟謹。“敬承慈旨鴻禧迓,勉矢寅衷寶祚延”,是颙琰與弘歷唱和的詩句,讀著都覺得費勁, 卻是他對父皇的鄭重表態。對於乾隆的寵臣和珅,颙琰也保持謙遜,禮數 頗為周到。太上皇帝並不搬離養心殿,“歸政仍訓政”,抓住軍政大權不放, 可畢竟老了,一天天變得更老,說是不放手,日常事務實在沒有精力過問, 加上有意讓兒子歷練,軍政大事很快就落在嗣皇帝肩頭。三十六歲的颙琰 既重視用兵,也不忘衡文,顯現出很強的責任心。


    用兵,包括刻下的平定苗變,主要則是隨後的白蓮教起事。太上皇和嘉慶帝都為之深深焦慮,而密切監視教眾起事地域和進軍路線,具體指揮 和調度軍隊,多由嗣皇帝發號施令。


     戰事多有反復,奏章紛紛告急,嘉慶帝亦能不忘文事。自康熙帝開始, 清朝幾代帝王都十分重視皇子教育。颙琰自幼刻苦攻書,一直到繼位之前, 一直在上書房學習,工詩能文,對儒家典籍頗有知解。二月間,他揀閱了 廣東、四川等省進呈的鄉試各卷,見所出“四書”題、“五經”題多涉頌聖, 指出此類考題難以發現真纔實學,也不利於士習文風,要求“嗣後各省鄉 試派出試官,及各省學政所出題目,務將四書五經內義旨精深及詩題典重 者課士衡文,用副朕敦尚經義、崇實黜華至意”b。這些新舉措,必然為有心人覺察到。


     三月初六日,禮部尚書紀昀被定為會試正考官,以禮部左侍郎鐵保、 吏部左侍郎瀋初為副考官。紀昀曾任《四庫全書》總纂,自是衡文高手。 鐵保為滿大臣中的飽學之士,瀋初是乾隆二十八年榜眼,皆以能文著稱。 選定此三人主持新帝登基的恩科會試,亦稱允當。


    關於該科禮部會試,上皇在傳位詔中特有一款,命加恩增加一些名額:


      會試額數,俟禮部臨期奏明人數,請旨酌量廣額。


    對於來京會試的天下舉子,對於接連兩次考場失利的王鼎,無疑是一個福音。


    三月二十九日,緊張的閱卷已經基本結束,各房考官經過對初選之卷的比較討論,擬出提交各卷的卷次。正副主考仔細復核,每卷必需讀,對前列試卷更是斟酌再三。考卷上的試子姓名是密封的,籍貫則在卷首標明, 以便閱卷考官考量,為各省中額留出餘地。卷次排定後,禮部據以提出各省會試中額,最後由嘉慶帝欽定。這一類常規事體,上皇已基本不加過問了。 本屆會試,陝西和甘肅整合而一,共取中五名。雖無法與江浙相比,卻較去年大比例增加。


    該科禮部會為廣東人袁櫆。王鼎順利通過了會試,揭曉之日, 自是激動萬分。多年苦讀有了一個結果,但也隻是一個初步結果。接下來 還有復試和廷試,能不出意外,纔算得中進士。



    • 策試題


    四月二十日,以大學士和珅領銜,吏部尚書劉墉、戶部尚書董誥、工部瑞、吏部左侍郎瀋初和右侍郎胡高望、兵部左侍郎玉保、內閣 學士吳省蘭為殿試讀卷官。這是一種尊榮,也是一項苦差,要的是連夜閱卷,又不得出任何差錯。阿桂和王傑沒有參加閱卷,表面的理由是年歲太大,已熬不得長夜了,深層原因,應在讓和珅領銜新帝登基恩科的殿試閱卷,必出於上皇之意。


    次日,嘉慶親臨保和殿,策試天下貢士。當日一大早,新貢士袍服冠靴,由東華門魚貫而入,點名分撥,禮部和鑾儀衛已在試桌上貼好貢士名簽,大家各尋姓名,列坐於保和殿內。天剛放亮,新貢士出至殿外,在讀卷官引領下,沿丹陛分東西排立。待皇帝在眾官簇擁下來臨,作樂鳴鞭,升坐殿內, 和珅就黃案捧起策題,轉交禮部官員,敬置於丹墀黃案上,眾人向皇帝行禮, 而後纔是分發試卷,貢士一一跪領。這是大清鼎盛時期的廷試儀節,後來國勢衰落,皇帝不再親臨殿試,考場雖仍設在保和殿,場面則常常是一團混亂。 考試期間照例是不許點燃燈燭的,故先來的搶占光亮充足之地,後來者不願在黑乎乎的深處,便搬著桌凳到外廊之下,遇有風雨,更是狼狽不堪。


    時值湖北、陝西等數省白蓮教起事,清廷調集大軍圍剿,也難以迅速平息。殿試策題即由“人心道心”談起,曰“帝王所以與天下相見者心也”, 曰“享天心,肩一心,洽民心”,曰“心之用主乎敬”。人心道心,出於 《尚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是中華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強調居安思危,體悟大道,堅 守信念與理想。其時苗變未息,教亂又起,無論上皇還是嗣皇帝都深感焦 慮,要求與試者考諸史上之軍政體制,依據儒家經典和歷代典章制度,對現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解決思路。試題還特別要求秉筆直書,“毋隱毋膚”, 把想到的都寫出來。


    對參加殿試的貢士,朝廷也可謂關懷備至。每個試桌例賜宮餅一包, 殿前還備有茶水,參試者可隨時去那裡飲用歇息,不禁出入,不限時間, 如果嫌宮中試桌低矮,還可以自帶折疊桌。當然監試極嚴,由宮中侍衛盯著, 而到了這裡,作弊的人怕也早被一網一網打撈沒了。


    二十四日,嘉慶出御乾清宮,召見讀卷官,親自閱定進呈的前十卷, 欽定甲第,王鼎的在前十卷之中。第二天,皇帝御太和殿傳臚,賜一甲趙文楷、 汪守和、帥承瀛三人進士及第,二甲戴殿泗等四十人進士出身。王鼎列第 二甲第三名,是一個很靠前的名次,多年困窮和苦讀的他,終於迎來了一 段人生的幸福時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