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上古的記憶——苗族(中華民族文化大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446-646
    【優惠價】
    279-404
    【作者】 石朝江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民族文化 
    【出版社】光啟書局 
    【ISBN】97875452192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5219296
    作者:石朝江

    出版社:光啟書局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

    編輯推薦

    苗族與伏羲、蚩尤是什麼關繫?苗族服飾美在哪裡?苗族古歌唱些什麼?石朝江先生領銜一流民族學者,帶你走進多彩的苗族。結合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歷史學、文藝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運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手法,全方位解讀苗族族在生產、生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特點、亮點與成就,以及與中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內容簡介

    《上古的記憶——苗族》是"中華民族文化大繫"中的一種。全書彙集一流苗族研究學術成果,從地理、歷史、民俗、農業、宗教、教育、藝術、語言文學等方面,采用主題論述、典型分析、延展閱讀、田野調查報告,以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分析苗族文化,為各民族讀者了解、認識苗族打造一張"文化名片"。

    作者簡介

    石朝江,苗族,貴州省社會科學院二級研究員,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顧問、西南民族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苗族歷史文化研究,出版有《中國苗學》《中國苗族哲學社會思想史》《世界苗族遷徙史》等10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調研報告40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貴州省社科一等獎1項、貴州省社科二等獎2項。

    目錄
    前言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打造傳世文化精
    序言 苗族文化,悠長歲月譜寫的一曲贊歌
    民族概況 苗族
    本書導讀示意圖
    第1章 從遠古走來——歷史
    第2章 山為骨,水為脈,與自然相依——建築
    第3章 天底下美到極致的霓裳——服飾
    第4章 指引回家的路——民間信仰
    第5章 年節歡聚歲月如歌——節日與習俗
    第6章 因地制宜自成一體——生存智慧
    第7章 浩瀚如煙,以詩為長——語言文字與民間文學
    第8章 人神共歌舞,此身敬天地——音樂舞蹈

    前言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打造傳世文化精
    序言 苗族文化,悠長歲月譜寫的一曲贊歌
    民族概況 苗族
    本書導讀示意圖
    第1章  從遠古走來——歷史
    第2章  山為骨,水為脈,與自然相依——建築
    第3章  天底下美到極致的霓裳——服飾
    第4章  指引回家的路——民間信仰
    第5章  年節歡聚歲月如歌——節日與習俗
    第6章  因地制宜自成一體——生存智慧
    第7章  浩瀚如煙,以詩為長——語言文字與民間文學
    第8章  人神共歌舞,此身敬天地——音樂舞蹈
    第9章  大山深處的瑰寶——醫藥                                                                                                                                                                                                                                                                第10章 行走苗疆界,心靈不孤單——走進苗族

    前言
    苗族文化,悠長歲月譜寫的一曲贊歌 石朝江

    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又是一個人口眾多、支繫繁雜、分布區域廣闊的民族。數千年來,苗族與我國其他55個民族一道,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共同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
    根據史籍記載、考古發現以及苗族心史傳說資料,苗族發祥於我國黃河、長江、淮河的入海處,源自上古時期“東蒙”人的“兩昊”集團(太昊、少昊)。6000多年前,他們北渡黃河,挺進中原,形成了名曰“九黎”的原始部落。誠如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的:“九黎族早進入中部地區。九黎當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又各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

    苗族文化,悠長歲月譜寫的一曲贊歌     石朝江

    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又是一個人口眾多、支繫繁雜、分布區域廣闊的民族。數千年來,苗族與我國其他55個民族一道,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共同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
    根據史籍記載、考古發現以及苗族心史傳說資料,苗族發祥於我國黃河、長江、淮河的入海處,源自上古時期“東蒙”人的“兩昊”集團(太昊、少昊)。6000多年前,他們北渡黃河,挺進中原,形成了名曰“九黎”的原始部落。誠如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的:“九黎族早進入中部地區。九黎當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又各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
    著名的涿鹿之戰,以黃帝戰勝蚩尤而告終。九黎族的一部分融入華夏族,一部分流向長江中下遊,開拓發展,又建立起著名的三苗國。後經堯、舜、禹三代的不斷征伐,他們又流向長江以南的荊州一帶,被稱為“荊蠻”或“南蠻”。 春秋戰國時,苗族成為楚國的主體居民。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苗族的楚國統一南方。”秦滅楚後,他們又流向武陵五溪地區,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漢朝不斷向武陵地區用兵,他們又順著五溪溯江而上,進入貴州、四川、雲南和明清時期,苗族人民為了生存,被迫不斷起義鬥爭,鬥爭失敗後又四處逃散,特別是明清時一部分甚至跨越國界,遷入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泰國和緬甸,一部分則流向海南。
    20世紀60至70年代,美國發動侵略越南戰爭,戰爭結束後,一部分東南亞苗族被迫漂洋過海,遠遷美洲、歐洲、大洋洲,苗族從東半球遷徙到了西半球。現國外有苗族人口200多萬人,分布在四大洲的10多個國家。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我國有苗族人口942.6萬人,僅次於漢族、壯族、回族和滿族,在全國56個民族中居於第5位。苗族主要世居在黔、湘、滇、渝、桂、鄂、川及瓊、陝、京10個省、市、自治區。其中:貴州省430萬,湖南省192萬,雲南省104萬,重慶市50萬,廣西自治區46萬,湖北省21萬,四川省15萬,海南省6萬,北京市5000多,陝西省1000多。除世居的以外,目前中國所有省、市、自治區都有苗族人口。其他省、市、自治區的苗族人口主要是由農村進城務工的人員,還有少量在機關、事業和企業工作的人員。隨著國家鼓勵農村人口流動和加快城市化建設等,可以預料,今後苗族人口分布還會不斷產生新的變化。
    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繫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經過漫長的發展演變已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苗族人民除少數改用漢語和其他民族語言外,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仍在使用母語作為交際工具,絕大部分人是苗漢雙語並用。幾千年來,苗族不斷地輾轉遷徙,各部分彼此隔絕,以致形成了許多方言和土語。據1949年以後我國語言學家的調查研究,苗語可分為三大方言(西部方言、中部方言和東部方言),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各地苗族的史歌和民間傳說,都說苗族古代曾有過文字,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傳了。近代以來,國內外專家學者搜集到關於苗族文字的一些資料,主要有五個階段即五種文字:古代表形文字、篆字體文字、方塊文字、石門坎文字和1949年以後創制的拼音文字。
    在中華文明序列中,苗族先民曾經處於領先的位置,他們率先發明刑法、武器和宗教。《尚書》雲:“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曰法……”《周書·呂刑》曰:“蚩尤對苗民制以刑。”《尸子》雲:“造冶者,蚩尤也。”《管子·地數篇》雲:“蚩尤受金作兵”,“蚩尤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蚩尤受葛盧之金而作劍鎧矛戟。”《龍魚河圖》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古代人們將蚩尤與天、地、日、月諸神並列,稱其為“兵主之神”。王桐齡在《中國民族史》中說:“當時苗族文化相當發達,發明刑法,第二發明兵器,第三發明宗教,後來漢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冑,所信奉之鬼神教,大概皆苗族所創,而漢族因襲者。”宋文炳先生在《中國民族史》也說:“苗族文化,在現代似無可稱述,惟於上古時期,極為發達,影響於漢族文化亦很大。”
    苗族先民率先進入農耕生活。考古學資料告訴我們:一萬年前的東南方民族,就已經在“口朝黃土背朝天”地經營稻作農業了。日本佐佐木喬主編的《稻作綜合研究》曾說:“盛永氏(1940)認為中國稻的真正起源……應當追溯太古時生活於揚子江與黃河之間的苗族所寫的歷史中。”
    苗族醫學,是我國史書記載發源早的醫學。《孔叢子·連叢子下》:“伏羲始嘗草木可食者,一日而遇七十毒,然後五谷乃形。”《太平御覽》引《帝國世紀》:“伏羲嘗味百藥,而制九針,以拯夭枉焉。”上古“東蒙”人就有“不死民”“君子不死國”之稱。《補史記·三皇本紀》也有神農“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的描述。西漢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說:“吾聞上古之為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菅為席,以刍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範文瀾在《中國通史》中說:“這個苗父就是苗黎族的巫師(即巫醫)。”苗族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一個藥王,身在四方,三千苗藥,八百單方”,“千年苗醫,萬年苗藥”。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記述了大量藥用植物名,如澤蘭、菖蒲、蔥、芷、苣、辛夷等都是苗語記錄的藥草。
    苗族歷史上有自己獨特的社會組織。鼓社、議榔、理老是苗族古代社會結構的“三根支柱”。苗族鼓社由共同源於一個男性祖先而結合起來的人們的集團,是一個祭祀、親屬、政治、經濟與教育的氏族外婚制團體。苗族還生活在江漢地區時就開始了“祭鼓社”的活動。傳說西遷時每個宗支(氏族)都置有一面木鼓,敲鼓前進以作聯絡,遷到新地方又按宗支“立鼓立社”。鼓社實質上就是父繫氏族公社或父繫大家族公社。苗族議榔是不同宗的家庭組成的地域性組織,它是由鼓社組織發展演變過來的,即農村公社組織。一個議榔實際上就是一個農村公社。苗族理老極受尊敬。他熟悉古理古規,主持公道,辦事認真,能言善辯。在調解糾紛時,誠如律師。由於理老在人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譽和威望,對維護苗族社會的生產、生活秩序,曾起到過十分積極的作用,被譽為“自然領袖”。
    苗族遷徙至西南山區後,由於開發較晚,人們少受商業的洗禮,文獻上就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衣著行動,都極忠誠樸實,絕少有欺騙狡詐及虛偽行為”的記載。苗族《古歌》《理歌理詞》《古老話》《議榔詞》《巫詞》《諺言》《格言》等,都訓導人們要忠誠正直、重誠重善。歷史上,苗族除了反抗封建統治者的壓迫剝削外,從來沒有與任何民族鬧翻過。任何一個民族,隻要尊重苗族的風俗習慣,誠心與他們交往,他們都視之為朋友。
    苗族創造出璀璨奪目、浩如煙海的民間文學作品。主要有古歌、史詩、古老話、神話、敘事詩、傳說、故事、歌謠、諺語、格言、謎語、說唱等。其數量之浩繁,內容之豐富,藝術之精湛,形式之多樣,容量之宏大,令世人矚目。
    苗族是一個特別喜歡體育運動的民族。主要項目有:武術、射弩、賽馬、賽龍舟、摔跤、登山、爬花杆、跳棍、踩鼓、擲石、擲雞毛球、踢腳架、踢草球、踢“老虎”、打花棍、打草蛇、扭扁擔、梭扁擔、接龍舞、舞獅、互蹬、搶水鴨、撥鼓、拉鼓、蕩秋千、跳蘆笙、蘆笙拳、蚩尤拳、耍刀、上刀梯、射背牌、金錢棍、走竹杆、踩雞蛋、鬥牛、鬥馬、鬥雞、布球、踢跳、體育舞蹈等。
    苗族人民勤勞、勇敢、正直、善良。1951年,費孝通先生參加中央訪問團到貴州訪問,撰寫了《勤勞的苗家,悠久的歷史》一文。他寫道:“一到苗族地區,我感受深的是勞動……在苗族中,幾乎找不到喫閑飯的。苗家男女都熱愛勞動,視勞動為光榮。”還寫道:“一提到苗家,誰也不會不聯想到他們美麗的服飾,活躍的舞蹈,動人的歌唱。到處是歌聲決不是一句過分的話。我有一次被一位苗族婦女硬邀去喫飯,剛坐下,歌聲就開始了。主人唱了一曲,客人就得喝一杯;客人唱了一曲,主人也得喝一杯。唱來唱去,一直唱到散席。”他感慨地說:“不虛此行。”
    苗族的音樂,內容豐富,曲調委婉,節奏明快,格調清新,風格獨特。有獨唱、對唱、合唱、說唱等形式,有民歌樂曲、蘆笙樂曲、木葉樂曲、簫琴樂曲等。每類樂曲又各有若干種,同種類又存在地區差別,同一地區又因歌詞內容、演唱場合和歌唱方式有所不同,又有不同的曲調。苗族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苗族情歌又分為見面歌、青春歌、贊美歌、求愛歌、相戀歌、成婚歌、鬧婚歌、分別歌、離婚歌、單身歌,等等。
    苗族舞蹈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笙之舞、鼓之舞和擺手舞。每一類又包括數十種。笙之舞是以蘆笙、瓢笙、胡琴等為伴奏的舞蹈。除湘西以外,蘆笙舞遍及其他苗族地區。瓢笙舞和胡琴舞隻在一些地方流行。
    苗族是一個富於創造力的民族,其工藝美術馳名國內外。銀飾、蠟染、刺繡、挑花、織錦、建築是苗族著名的六大工藝。
    苗族普遍喜戴銀制品。明代郭子章《黔記》中就有苗族“以銀環銀圈飾耳”的記載。黔東南苗族婦女,頭戴銀花,項戴銀圈,“以多為富”。湘西和黔東北苗族婦女也是“耳戴大環,項戴銀圈自一二圍以至十餘圍不等”。苗族銀飾均為本族工匠所制。黔東南有銀冠、銀花、銀羽、銀泡、銀雀、銀索、銀鈴、銀羅漢、銀項鏈、圍腰鏈、實心項圈、實心手鐲等,湘西和黔東北有銀鏈、銀花、銀耳環、銀牙簽、銀鈴、銀蝴蝶、銀牌、銀披肩等。黔東南的銀冠,集銀飾工藝之精華,在面積不大的冠架上,焊接的銀花、銀鈴、銀雀、銀蝴蝶、銀針、銀簽等飾物,有數十件甚至百件之多,件件都是精工之作。
    苗族刺繡有著悠久的歷史。唐朝時期,東謝苗族“卉服鳥章”,即在服飾上繡許多花、鳥圖樣。清代清水江苗族刺錦衣、繡苗錦,今榕江縣平永一戶苗族人家至今還保存著一套乾隆年間的繡滿彩色花紋的男女服裝。苗族刺繡有平繡、辮繡、結繡、纏繡、縐繡、貼花、抽花、打子、堆花等10多種。圖案有視為吉祥的麒麟、龍、鳳和常見的蟲、魚、花卉、桃子、石榴,等等。挑花主要流行於黔中以西到雲南等地區。花線多用深藍色和水紅色,或橙黃色套以其他雜色。挑花針法與刺繡不同,是以平布作底,挑制時先用線勾出輪廓,再按圖案隔一根紗或幾根紗插針,不能錯亂,且多是背面挑、正面看。花紋多呈幾何圖形,常常是紋形不同的幾小朵花拼成一大朵,外套菱形方格,外觀美麗大方。織錦在苗族中也很盛行。
    苗族建築工藝尤以弔腳樓為。弔腳樓大多依山而築,建在斜坡面上,後部與坡坎相接,前部用木柱架空,形成“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或“天地都不平”的格局。這些剖面的形成是采用架空、懸挑、掉層、疊落、錯層等手法進行處理所致。先把山坡削成一個“廠”字形土臺,土臺下用木柱支撐,鋪上樓板,然後起房建屋,使臺上臺下連成整體。一般按三層建築:底層堆放雜物,中層住人,上層貯糧。弔腳樓是一種純木結構建築,無論梁、柱、枋、板、椽、檁、榫,都是木材加工而成。采用穿鬥式,不用一釘一鉚,全靠木尖鎖眼架牢,經得起風吹雨打,長年不壞。
    苗族的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捕魚節、喫新節、趕秋節、跳花節、九月蘆笙會等,其中以過苗年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肴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入夜,村寨中響起銅鼓聲,外村寨的男青年手提馬燈,吹著蘆笙、笛子來到村寨附近遊方(即男女青年的社交戀愛活動),村村寨寨歌聲不斷。龍舟節在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舉行,此時萬人盛裝,雲集江邊,參加龍舟出發前的獻祭活動。比賽開始,幾十條龍舟破浪前進,兩岸鑼鼓、禮炮齊鳴,觀眾吶喊聲驚天動地。岸上還舉行對歌、跳蘆笙舞等活動。入夜,餘興未盡,青年男女相聚對歌,傾訴真情。
    苗族婚姻的締結,從古至今,多是自由為主,除少數地區外,都是由當事人自己完成,父母不加干預。黔東南多是“先唱歌換帶而後聘娶”。黔中多半通過“跳月”選擇配偶。黔西北未婚男女通過“跳花”認識後,有了感情纔自訂終生大事,然後“通媒,議聘資”。雲南、四川、湖南、廣西苗族的婚姻,自由締結居多,父母包辦的隻是少數。苗族歷來實行一夫一妻制。
    苗族服飾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有“五溪衣服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300多種樣式。衣裙長可抵足,飄逸多姿;短不及膝,婀娜動人。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發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苗族服飾可歸為五大型:褶裙型主要分布在黔東南、黔南、黔西南、安順、廣西融水等地;大襟欄干型主要分布在湘西、黔東、渝東和鄂西;蠟染型主要分布在黔中南、桂北;幾何花衣披肩型主要分布在貴州西部、雲南、川南和桂西北;黛色對襟蠟染短袖型主要分布在海南的瓊中、保亭等縣。其中褶裙型大領左衽式主要分布在貴州臺江、凱裡、雷山、劍河、黃平、施秉、鎮遠一帶,款式是大領左衽或右衽半長衣,衣背、兩袖、領圍至前襟都繡花,著百褶裙。著盛裝時,佩戴銀飾多達二三百兩。
    從先秦時期直至中華民國,苗族數千年頻繁起義。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實行民族平等、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漢族離不開兄弟民族,兄弟民族也離不開漢族,各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是好成功的政策。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長期處於遷徙不定、饑寒交迫中的苗族人民站起來了。他們不但獲得了幸福和自由,而且還做了國家的主人。苗族先後建立了5個單一苗族自治縣,並與其他兄弟民族建立了6個聯合自治州、16個聯合自治縣。5個單一苗族自治縣的縣長都由苗族干部擔任,6個聯合自治州和16個聯合自治縣,苗族干部或者擔任州長、縣長,或者擔任州委書記、縣委書記,苗族干部還擔任州、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政協主席或副主席。苗族干部王朝文還擔任過貴州省省長、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等職。一大批苗族知識分子擔任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教師等,還出現了一批苗族作家、詩人、藝術家、歌唱家、音樂家、舞蹈家,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苗族地區努力發展工、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苗族地區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苗族人民生活安居樂業,蒸蒸日上。他們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豪情滿懷,信心百倍,干勁十足。他們正在按照黨和國家的統一部署,爭取在21世紀中葉全面建設成為小康社會。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上古的記憶——苗族》肩負著把苗族獨特而厚重的歷史文化展示於世人,把苗族與其他55個兄弟民族團結奮鬥、發展融合,共同締造偉大的祖國,創造偉大的中華文明展示於世人,我們深知責任重大。雖然盡到了努力,但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書中謬誤難免,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一個目的,就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凝結中華民族向心力,努力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