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古代文化論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張崇琛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研究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850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85073
    作者:張崇琛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

    編輯推薦

    讀者對像:中國傳統文化、國學領域教師、學生、研究者、愛好者


    編輯推薦:深入淺出地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經典的精髓和主要特征

     
    內容簡介

    《古代文化論叢》全書分五個欄目,收入文章三十三篇,共約30萬字。


    *個欄目是&ldqu一體的中國古代文化”,有文章五篇。該欄目是對中國古代文化來源與特點的總體認知,以及對古代文化與國學研究方法的簡要論述。


    第二個欄目“遠古文化追尋”,有六篇文章。它們通過對伏羲、女媧、黃帝、倉頡、蚩尤及舜的文化探源,來揭示和探討我國上古社會人們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精神面貌。


    第三個欄目是“《周易》文化探微”,由五篇文章組成,一方面對《周易》所蘊含的思維形式做了較繫統的探討,另一方面對後人對《周易》的具體運用進了個案研究。


    第四個欄目是“古代文化要義解讀”,由八篇文章組成,主要是對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及古代文化的一些重要思想範疇如中庸之道、慎獨精神、和諧觀念的解讀。


    第五個欄目是“地域文化摭談”,包含九篇文章,是有關地域文化及方言、方俗方面的研究,比如瑯邪文化、“宋人”現像、諸城方言等,以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和方法。

    作者簡介

    張崇琛,1943 年生於山東諸城,1967 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繫,後師從著名國學大師姜亮夫先生。蘭州大學教授、古代文學研究所原所長。兼任中國屈原學會名譽會長、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榮譽會長、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及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古代文化及楚辭學、聊齋學、諸葛亮研究專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文化史》、《古代文化探微》、《楚辭文化研究》、《聊齋叢考》、《諸葛亮之人生與人格》、《中華家教寶庫》(主編)、《名賦百篇評注》、《鶴園隨筆》等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曾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目 錄

    古代文化概說一、考古學與古人類學所揭示的中國文化起一體性 ........... 3
    二、遠古傳說所保存的中國文化起一體跡像 ....................... 5
    三、古代史籍所記載的中國文化起一體事實 ....................... 8
    中國古代文化的五大特征.............................................................................. 14
    一、天人合一,以人為本 ..................................................................... 15
    二、諸家兼容,以儒為主 ..................................................................... 18
    三、多神並敬,無神為常 ..................................................................... 19
    四、德能統觀,以德為重 ..................................................................... 21
    五、述作共倡,述為號召 ..................................................................... 23
    大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26

    目 錄


     


    古代文化概說


    <一體的中國古代文化................................................................................ 3


    一、考古學與古人類學所揭示的中國文化起一體性 ........... 3


    二、遠古傳說所保存的中國文化起一體跡像 ....................... 5


    三、古代史籍所記載的中國文化起一體事實 ....................... 8


    中國古代文化的五大特征.............................................................................. 14


    一、天人合一,以人為本 ..................................................................... 15


    二、諸家兼容,以儒為主 ..................................................................... 18


    三、多神並敬,無神為常 ..................................................................... 19


    四、德能統觀,以德為重 ..................................................................... 21


    五、述作共倡,述為號召 ..................................................................... 23


    大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26


    國學及其研究方法.......................................................................................... 31


    改革開放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 37


    一、優秀傳統文化可為當今的改革開放提供經驗與借鋻 ................. 37


    二、優秀傳統文化可使改革開放永遠保持中國特色 ......................... 41


    三、優秀傳統文化可抵御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負面影響 ..................... 44


     


    遠古文化追尋


    大地灣文化


    ——中華文明的曙光 ............................................................................. 49


    一、黍與油菜籽的發現:原始農業的起源 ......................................... 49


    二、原始建築:開中國傳統建築之先河 ............................................. 50


    三、彩陶與骨針:人類早的生活用具 ............................................. 52


    四、地畫與陶符:原始藝術與文字雛形 ............................................. 53


    伏羲文化是中國原始的和諧文化.................................................................. 55


    一、伏羲文化與天人和諧 ..................................................................... 56


    二、伏羲文化與人際和諧 ..................................................................... 58


    三、伏羲文化與人的身心和諧 ............................................................. 61


    女媧神話的文化蘊涵...................................................................................... 65


    黃帝戰勝末代炎帝及蚩尤的紀功之辭


    ——《倉頡書》試釋.............................................................................. 76


    一、倉頡作書與《倉頡書》 ................................................................... 77


    二、《倉頡書》之文字考釋 ................................................................... 82


    三、《倉頡書》之內容初探 ................................................................... 91


    四、《倉頡書》之遠古韻文特征 ........................................................... 97


    《孟子》中所見之舜文化精神...................................................................... 103


    一、大孝終身 ....................................................................................... 103


    二、與人為善 ....................................................................................... 106


    三、允執其中 ....................................................................................... 108


    四、大舜之“大” ................................................................................. 110


    清初考辨舜生地的三篇重要文獻................................................................ 113


    一、張石民《諸馮辨》 ......................................................................... 114


    二、李澄中《漁村木芝庵記》 ............................................................. 116


    三、張石民《重建虞帝殿小引》 ......................................................... 119


     


    《周易》文化探微


    《周易》的文化精神及其當代價值.............................................................. 127


    一、整體意識 ....................................................................................... 127


    二、變化發展思想 ............................................................................... 129


    三、相反相成意識 ............................................................................... 132


    四、和諧意識 ....................................................................................... 134


    五、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 ................................................................... 135


    從《周易·家人》看中國早期的家規與家風............................................ 138


    《詩經·小雅》與《周易》卦爻辭之比較.................................................. 145


    諸葛亮與《周易》.......................................................................................... 169


    《聊齋志異·恆娘》與《周易·恆》卦...................................................... 176


     


    古代文化要義解讀


    談談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187


    一、孝悌 ............................................................................................... 188


    二、仁義 ............................................................................................... 192


    三、誠信 ............................................................................................... 197


    四、禮讓 ............................................................................................... 199


    中國古代家教的內容、方法與特點............................................................ 216


    談談孔子的教學方法.................................................................................... 224


    談談孔子的養生之道.................................................................................... 237


    一、健康的飲食 ................................................................................... 237


    二、良好的生活習慣 ........................................................................... 239


    三、高尚的道德 ................................................................................... 242


    談談儒家的“慎獨”精神............................................................................ 246


    中庸之道及其當代價值................................................................................ 256


    一﹑作為孔門看家本領的中庸之道 ................................................... 256


    二﹑中庸之道是處理人的本身及人與人關繫的準則 ....................... 263


    三﹑中庸之道可以把握社會和諧發展的平衡點 ............................... 269


    四﹑中庸之道是通往高明境界的途徑 ....................................... 272


    老子思想的當代價值.................................................................................... 274


    一、尊重客觀規律 ............................................................................... 274


    二、關注生態平衡 ............................................................................... 277


    三、提升領導藝術 ............................................................................... 278


    四、優化經營策略 ............................................................................... 281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發微.................................................................... 286


     


    地域文化摭談


    “宋人”現像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域偏見.............................................. 299


    談談天水的三國古戰場文化........................................................................ 311


    論瑯邪文化.................................................................................................... 321


    一、瑯邪之得名及其地望 ................................................................... 321


    二、瑯邪文化之形成 ........................................................................... 327


    三、瑯邪文化之特征 ........................................................................... 333


    四、瑯邪文化之演變 ........................................................................... 340


    蘇軾“格高千古”的《中秋詞》為何誕生在密州.................................... 346


    一、密州地區以儒為主、兼容各家的學術氛圍是蘇軾《中秋詞》


    產生的思想基礎 ........................................................................... 347


    二、密州地區古樸、淳厚、豪放的民俗是蘇軾《中秋詞》產生的


    情感土壤 ....................................................................................... 350


    三、密州地區盛行的“東州樂府”是蘇軾《中秋詞》產生的文學


    氛圍 ............................................................................................... 353


    意趣·情趣·理趣


    ——蘇軾與酒 ....................................................................................... 356



    • 獨飲得其意趣 ............................................................................... 357


    二、共飲得其情趣 ............................................................................... 360


    三、親釀得其理趣 ............................................................................... 364


    李清照畫像考辨............................................................................................ 368


    談談方言的文化價值


    ——以諸城方言為例 ........................................................................... 382


    一、諸城方言所保留的古音、古義 ................................................... 383


    二、諸城方言所保存的古老民俗 ....................................................... 387


    三、諸城方言所蘊含的傳統文化信息 ............................................... 391


    四、諸城方言所體現的諸城人個性氣質及為人處事準則 ............... 392


    五、諸城方言詞語的當代啟示 ........................................................... 394


    “六尺巷”故事的由來與演變...................................................................... 396


    古代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談談古代公文的寫作 ................................................................... 402

    在線試讀
    精彩試讀

    意趣·情趣·理趣
    ——蘇軾與酒

    一、獨飲得其意趣
    蘇軾不善飲酒,而且酒量也很小,然喜把盞。他在《和陶飲酒二十首》之《序》中說:“吾飲酒至少,常以把盞為樂。往往頹然坐睡,人見其醉,而吾中了然,蓋莫能名其為醉為醒也。”在《書東皋子傳後》中,蘇軾還明確地講到他的酒量:“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五合即半升。宋代一升合今664. 1 毫升,半升即332 毫升。如以重量計,則50 毫升酒約重一兩,332 毫升實當今0. 664 斤也。而且,蘇軾所飲之酒乃榨制酒即黃酒,並非今日之白酒(蒸餾酒)。黃酒的度數一般在12 度至18 度間,所以,倘按攝入的酒精量計,三斤黃酒纔能相當今日的一斤白酒。因此,蘇軾的0. 664 斤酒量,充其量也不過相當今日的二兩多白酒而已。而這卻是蘇軾一天的酒量。難怪他要說“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了。
    蘇軾“雖飲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盞為樂,殆不可一日無此君”,甚至“空杯亦常持”e,這是為什麼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要“得意忘味”,“內全其天,外寓於酒”。原來東坡也有點像他的前輩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也。那麼,蘇軾又要從飲酒中得到些什麼樣的意趣呢?
    …………

    二、共飲得其情趣
    蘇軾雖然喜歡飲酒,但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獨飲,而是與朋友共飲。他的朋友中,既有達官貴人、賢士大夫,也有漁夫樵民、僧道百姓。而在與朋友共飲時,又能顯出蘇軾的情趣。他在《書東皋子傳後》中寫道:

    精彩試讀


     


    意趣·情趣·理趣


    ——蘇軾與酒


     


    一、獨飲得其意趣


    蘇軾不善飲酒,而且酒量也很小,然喜把盞。他在《和陶飲酒二十首》之《序》中說:“吾飲酒至少,常以把盞為樂。往往頹然坐睡,人見其醉,而吾中了然,蓋莫能名其為醉為醒也。”在《書東皋子傳後》中,蘇軾還明確地講到他的酒量:“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五合即半升。宋代一升合今664. 1 毫升,半升即332 毫升。如以重量計,則50 毫升酒約重一兩,332 毫升實當今0. 664 斤也。而且,蘇軾所飲之酒乃榨制酒即黃酒,並非今日之白酒(蒸餾酒)。黃酒的度數一般在12 度至18 度間,所以,倘按攝入的酒精量計,三斤黃酒纔能相當今日的一斤白酒。因此,蘇軾的0. 664 斤酒量,充其量也不過相當今日的二兩多白酒而已。而這卻是蘇軾一天的酒量。難怪他要說“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了。


    蘇軾“雖飲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盞為樂,殆不可一日無此君”,甚至“空杯亦常持”e,這是為什麼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要“得意忘味”,“內全其天,外寓於酒”。原來東坡也有點像他的前輩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也。那麼,蘇軾又要從飲酒中得到些什麼樣的意趣呢?


    …………


     


    二、共飲得其情趣


    蘇軾雖然喜歡飲酒,但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獨飲,而是與朋友共飲。他的朋友中,既有達官貴人、賢士大夫,也有漁夫樵民、僧道百姓。而在與朋友共飲時,又能顯出蘇軾的情趣。他在《書東皋子傳後》中寫道:


     


    (予)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予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於客。閑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 若予者,乃日有二升五


    合,入野人、道士腹中矣。


     


    事實也確是如此。我們讀蘇軾的作品,便常見他與人共飲的篇章。如在徐州時,便留有他與蜀人張師厚及王姓二少年月夜同飲杏花下的一首詩:


     


    杏花飛簾散餘春, 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靜謐的春夜,明月當空,花影婆娑,清香沁人,蘇軾置酒花間,在洞簫聲中與友人一同賞月、品酒。這是多麼美妙的境界,又是何等高雅的情趣!更饒有興味的是,蘇軾還借酒而生遐想:“山城酒薄不堪飲,


    勸君且吸杯中月。”這既是與客的詩意調侃,更流露出蘇軾此刻的高興心情。而這纔是蘇軾的真性情。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