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故都風物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陳鴻年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研究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2588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0125887
    作者:陳鴻年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故都往事回憶錄,一本寫給北京人聽的鄉思小文。
    著名歷史學者定宜莊作序推介。
    鋼筆畫家武金生手繪藏書票。
     
    內容簡介

















    本書涉及老北京的社會生活範圍之寬、內容之龐雜,足以當得起一本描述老北京市井風俗的百科全書。作者陳鴻年久居北京,對老北京的一草一木皆懷有真摯的感情。全書共分五章,記錄了老北京的風情、業態、市肆、廟會、貨聲、習俗、遊樂、飲食等諸多內容,為讀者展示了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堪稱一幅民國時期北平風俗的清麗畫卷。本書*獨特之處在於作者通篇使用北京人獨有的語言——北京話,這是一本居住異鄉的北京人用自己的話寫給自己聽的、用來消解自己鄉思的諸多小文構成的著作。
    作者簡介

















    陳鴻年,世居北京,為燕都望族,20世紀40年代末遷居臺北,任職於臺北市政府。公務之餘,寫作大量回憶老北京風物的文章,曾在多家報刊開專欄連載。
    目錄
    章 和氣的鄉風——故都的生活 1
    敦厚的人情味兒 6
    清早兒件事——喝茶 8
    蓋碗兒茶 13
    擺設兒 15
    水煙袋 17
    鼻煙壺兒 19
    揉核桃 22
    養鴿子 23
    美的吆喝聲 25
    市聲 29
    喜事的餘興 36
    黑風帕 39
    洋燈罩兒 40
















    章 和氣的鄉風——故都的生活 1
    敦厚的人情味兒 6
    清早兒件事——喝茶 8
    蓋碗兒茶 13
    擺設兒 15
    水煙袋 17
    鼻煙壺兒 19
    揉核桃 22
    養鴿子 23
    美的吆喝聲 25
    市聲 29
    喜事的餘興 36
    黑風帕 39
    洋燈罩兒 40
    抖空竹 42
    關錢糧 44
    撿煤核兒 46
    老媽媽論兒 47
    好聽的 49
    縱鷹獵兔 51
    遛鳥人 55
    私塾 57
    救命大學 61
    太保學生 63
    賣報的 65
    北平的警察之一 67
    北平的警察之二 72
    北平的廟會 75
    書棚子 79
    說書 84
    鬥蛐蛐兒 86
    買賣人兒 93
    小徒弟 99
    底子錢 102
    貼靴 104
    女招待 106
    叫條子 109
    打茶圍 111
    二道壇門 113
    公寓風光 119
    招募 122
    北平馬玉林 123
    北平的戲園子之一 125
    北平的戲園子之二 130
    票房 135
    東安三戲園 141
    跟包 143
    看座兒的 145
    手巾把兒 146
    聽蹭戲的 148
    抱大令 150
    北平的暗角 152
    涕淚話故鄉 159

    第二章 裡九外七——故都的名勝 162
    哪吒城 164
    故宮博物院 166
    北海小白塔 169
    天安門懷舊 176
    金鑾寶殿 178
    太廟聽蟬讀書 179
    國子監 181
    天壇 183
    壇根兒素描 186
    中山公園·社稷壇 192
    北海之濱的團城 194
    新華門 196
    雍和宮 198
    九十兒隆福寺 200
    東安市場 201
    城南遊藝園 209
    天橋八大怪 215
    東交民巷 220
    樓 222
    花兒市集 224
    肉市東廣 229
    三月三蟠桃宮 231
    蟠桃宮 236
    太陽宮 239
    八大胡同 240
    陶然之亭 242
    萬牲園 244
    美的胡同名兒 246
    黑胡同兒 248
    頤和園 250
    萬園之園 256
    西山八大處 258
    西山晴雪 262
    西山碧雲寺 264
    金頂妙峰山 266
    鷲峰山道 268
    戒臺寺 270
    盧溝橋 272
    南口居庸關 273
    櫻桃溝 276

    第三章四季分明——故都的節令 278
    北平的天氣 278
    北國之鼕 280
    故都的鼕夜 285
    冰與雪 289
    溜冰 292
    大棉袍兒 294
    煤球爐子 296
    大銅爐子 298
    毛兒窩 300
    冰船兒 301
    鼕蟈蟈兒 303
    暖房燠室 305
    蜜供會 308
    臘八蒜 311
    年終加價 313
    書春攤兒 315
    畫兒棚子 317
    窗戶花兒 318
    糖瓜祭灶 320
    掃屋子 322
    送財神爺的 324
    踩歲常青 326
    除夕包餃子 328
    三十兒熬夜 330
    爆竹除歲 332
    您過年好 334
    新春·風車·糖葫蘆 335
    逛廠甸 337
    打金錢眼 339
    跑旱船的 341
    街頭遊藝 343
    煙火·花炮 346春日之聲 350
    琉璃喇叭 352
    春餅慶新春 354
    解凍開江 355
    放風箏 357
    春遊憶故鄉 360
    端陽在故都 361
    北平之夏 365
    夏季的天棚 370
    夏日談樹 373
    天河掉角 376
    蓮花兒燈 378
    八月節 379
    兔兒爺 384
    團圓餅 386
    秋高蟹肥 388
    養菊名家隆顯堂 389

    第四章五行八作——故都的行業 392
    曉市·夜市·鬼市 392
    掛幌子 398
    櫃房重地 400
    切面鋪 402
    油鹽店 405
    豬肉杠 411
    羊肉床子 414
    點心鋪 417
    茶葉鋪 420
    茶香說古城 423
    煙兒鋪 426
    檳榔鋪 433
    燕都大酒缸 435
    大茶館兒 437
    溫熱四池 445
    澡堂子 447
    拉洋車的 448
    當當車 455
    趟趟車 459
    車 461
    剃頭棚兒 463
    倒水的 467
    倒土的 469
    倒泔水 471
    換大肥子兒 472
    打鼓兒的 474
    紅白事兒 476
    棚匠·杠夫 484
    一撮毛兒 489
    收生婆 491
    杆兒上的 493
    要飯兒的 495
    拉洋片 496
    玉器行 498
    紙扎匠 500
    裱糊頂隔 502
    王麻子刀剪 504
    模子李 507
    煙壺葉 512

    第五章 爆·烤·涮——故都的食物 514
    燒餅·麻花兒 521
    羊頭肉 524
    豆汁攤兒 525
    爆肚攤兒 528
    小棗兒切糕 529
    棗兒 531
    半空兒 532
    山裡紅 534
    什錦雜拌兒 536
    果子干兒 538
    餛飩攤兒 539
    糖炒栗子 541
    會仙居 543
    盒子菜 545
    黃花兒魚 547

    出版說明 549
    前言
    一個紀念,一個見證
    ——我推介《故都風物》的幾點說明
    定宜莊



















    一個紀念,一個見證
    ——我推介《故都風物》的幾點說明
    定宜莊



    我手中持有一本《故都風物》,是臺北正中書局於1970年11月的正版書。2004年,我赴臺北“中央研究院”訪學數月,得以有機會拜訪當時任臺灣滿族協會秘書長的馬普東先生。馬先生出生於1923年,北京的鑲黃旗滿洲人,馬佳氏,時年八十一周歲。他在為我講述他從北京到臺北數十年復雜坎坷的經歷之餘,還惠贈我一份厚禮,是他保存多年的幾本舊書,其中值得珍惜的一本,是他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從臺灣各種報刊中收集剪貼的剪報簿,內容全部都是有關北京(當時稱北平)的民習、風俗、掌故等等懷舊說往的文字,大多出自唐魯瑜、郭立誠以及梁實秋的手筆,積聚日久,集腋成裘,遂成蔚然大觀的厚厚一部。 而另外幾本書中的一本,便是陳鴻年的《故都風物》。
    這本《故都風物》,因為年久已經泛黃,又因被經久不斷地翻閱而幾乎散頁,散見於書中各處的很少一些錯訛,也已經被讀者馬先生用心地、逐頁逐句地、幾乎不放過一個地挑出來並修改訂正,遂使得這樣的一本書,也變得像那本剪報簿一樣厚重。
    迄今難忘收到這份禮物的那一瞬間,我所受到的觸動。有多麼難以排遣的鄉愁,纔會讓一位當年已經年近六旬、去鄉卅年有餘的遊子,這樣一篇篇、一頁頁地反反復復地翻閱這些報刊書籍,再把它們細心地珍藏起來!坦率地說,這幾本舊書傳遞給我的信息,比任何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更多也更真切和豐富,這纔真的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了。
    陳鴻年這本書,所涉當時京城的社會生活範圍之寬廣、內容之龐雜,足以當得一本描述老北京市井風俗的百科全書,但我卻寧願將其視為他的一部回憶錄,這不僅因為他筆之所至,都是他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更因為他通篇所用的,都是北京人獨有的語言——北京話。許多當年赴臺的老人都與我談及初到臺灣時語言不通帶給他們的煩惱,我能理解京腔對於作者有多麼的重要。我甚至覺得,這不是一本用來向人介紹北京的著作,而是他用自己的話寫給他自己聽的、用來消解自己鄉思的諸多小文構成的書。
    我可以舉個例子證實這點,那部著名的《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曾在一篇名為《北平漫筆》的散文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她說:“我漫寫北平,是因為多麼想念她。寫一寫我對那地方的情感。情感發洩在格子稿紙上,苦思的心情就會好些……誰說沒有讀者呢?不過讀者並不是欣賞我的小文,而是借此也勾起他們的鄉思罷了。” 
    她說的正是這些撰寫被他們稱之為“故都”北京的作者,包括她自己,也包括陳鴻年;她說的也是那些借此勾起鄉思的讀者,馬先生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個。
    臺灣“解嚴”之後,馬普東先生終於有機會回到他苦苦思戀的京城,此後也曾常年往返於兩岸之間,思鄉之情自是衝淡許多。但陳鴻年先生於1965年即已病故,他不僅沒能再回故鄉,甚至也沒能看到《故都風物》這部由他的故友輯錄編成的作品問世,因為這部書在臺灣出版,已經是1970年了。
    在這裡,我沒去推介這部書,反而叨叨了這樣一堆閑話,是因為當一切的顛沛流離、悲歡離合都隨著這一代老人逐漸逝去的時候,當北京這座曾讓他們如此魂牽夢縈的故都也在一步步走向沉沒的今天,我願拿出這部繼馬先生之後又由我保存了十餘年的舊書,並向北京出版集團鄭重推薦它的原因,是想用這樣的方式,為這些老人們留下一個紀念,一個見證。也希望這些老人的後世子孫,不要把記載了這段如此滄桑歷史的人和書,僅僅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而等閑來看。
    我向北京出版集團的高立志先生推薦《故都風物》,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情了,他著手錄入編校這本書耗時頗長,其間,九州出版社將本書改名為《北平風物》在2016年率先再版了。據高先生說,版本的差異和讀者的分化使得《故都風物》仍有再出一版的價值。我注意到九州版書前有趙珩先生所撰序言,將該書來歷、作者身份、該書寫作的特定歷史背景尤其是該書與其他類似著作相比的獨特價值,都敘述得清楚詳盡,我已經沒有任何必要再寫什麼,隻是為北京出版集團此次再版該書,做幾點我的說明而已。感謝理解並支持我這些想法,並將其付諸實施的北京出版集團人文社科事業部的領導與同人們。

    2017年3月23日
    媒體評論

















    陳鴻年這本書,所涉當時京城的社會生活範圍之寬廣、內容之龐雜,足以當得一本描述老北京市井風俗的百科全書。但我卻寧願將其視為他的一部回憶錄,這不僅因為他筆之所至,都是他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更因為他通篇所用的,都是北京人獨有的語言——北京話……我能理解京腔對於作者有多麼的重要。我甚至覺得,這不是一本用來向人介紹北京的著作,而是他用自己的話寫給他自己聽的、用來消解自己鄉思的諸多小文構成的書……是想用這樣的方式,為這些老人們留下一個紀念,一個見證。也希望這些老人的後世子孫,不要把記載了這段如此滄桑歷史的人和書,僅僅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而等閑來看……
                                                                                                                                           ——定宜莊
    在線試讀
    章 和氣的鄉風
    ——故都的生活


    (一)
    “不經高山,不顯平地”。從放下書本兒,衣食奔走,在這二三十年裡,使我們知道,故都好的一個“鄉風”是:和氣、敦厚。中國的地方,差不多都走遍了,若論對人的和氣,不欺生,哪兒也不勝北平。
    就拿新到一個地方,道兒不熟,向人打聽打聽怎麼個走法,或一時記不得了,向人問問路這件小事來說:
    在旁的地方,所踫見過的,也不用提是哪一省,有的對方連理也不理,就像沒聽見,有的三個字“不曉得”,就把您打發了。有的雖然告訴您了,可是論親切、熱情,比北平可差多了!
    在北平若有個外鄉人,因為路生打聽道兒,遇見知道的,他必詳細地:“您從這兒往東,一直走,見口兒往北拐,第三個橫胡同兒就到啦!”
    他能掰開了、揉碎了地告訴您,甚至帶著您走一段路,而指給您。
    比如您問路,正趕上他也不曉得,他會馬上告訴您:“我不在這溜兒住,左近我也很生,您問問把口兒的小鋪吧!”甚至他就:“掌櫃的,勞您駕!××胡同,在哪兒您哪?”
    至不濟,他也是答復您:“這塊兒,我也不大熟,您再跟旁人打聽打聽吧!”他絕不會不理您。
    有的鄉下人,一進崇文門,就打聽雍和宮在哪兒。人必告訴他:“嗬!走路去,這繃子可遠啦!前面的牌樓,是單牌樓,看見了吧!一直往前走,再一個和這個一樣的牌樓,是四牌樓。一直再走下去,到了北新橋,北邊兒不遠就是雍和宮了。”
















    章 和氣的鄉風
    ——故都的生活




    (一)
    “不經高山,不顯平地”。從放下書本兒,衣食奔走,在這二三十年裡,使我們知道,故都好的一個“鄉風”是:和氣、敦厚。中國的地方,差不多都走遍了,若論對人的和氣,不欺生,哪兒也不勝北平。
    就拿新到一個地方,道兒不熟,向人打聽打聽怎麼個走法,或一時記不得了,向人問問路這件小事來說:
    在旁的地方,所踫見過的,也不用提是哪一省,有的對方連理也不理,就像沒聽見,有的三個字“不曉得”,就把您打發了。有的雖然告訴您了,可是論親切、熱情,比北平可差多了!
    在北平若有個外鄉人,因為路生打聽道兒,遇見知道的,他必詳細地:“您從這兒往東,一直走,見口兒往北拐,第三個橫胡同兒就到啦!”
    他能掰開了、揉碎了地告訴您,甚至帶著您走一段路,而指給您。
    比如您問路,正趕上他也不曉得,他會馬上告訴您:“我不在這溜兒住,左近我也很生,您問問把口兒的小鋪吧!”甚至他就:“掌櫃的,勞您駕!××胡同,在哪兒您哪?”
    至不濟,他也是答復您:“這塊兒,我也不大熟,您再跟旁人打聽打聽吧!”他絕不會不理您。
    有的鄉下人,一進崇文門,就打聽雍和宮在哪兒。人必告訴他:“嗬!走路去,這繃子可遠啦!前面的牌樓,是單牌樓,看見了吧!一直往前走,再一個和這個一樣的牌樓,是四牌樓。一直再走下去,到了北新橋,北邊兒不遠就是雍和宮了。”
    若說您不知道的地方,向人打聽,而踫了一鼻子灰,在北平土生土長幾十年,不但沒有踫見過,也沒有聽說過,可以說沒有這回事。

    (二)
    一個地方住久了,左鄰右舍,都成熟人兒了,見面的稱呼,不像現在,張的張先生,李的李先生。到北平都是論著輩兒叫的。比如同事之間,自是稱兄道弟的。可是誰家一有長輩,一定是張的張大爺、張大媽(這兒所稱的“大爺”可不是普通的尊稱了,而是伯父的意思),李的李大叔、李大嬸兒。這點兒意思,便是住在一塊兒,便是一家人似的。
    像每天一清早兒,街裡街坊的,一見面,彼此都點頭哈腰的:“您早起來啦!您喝茶啦!”或者:“您去遛彎兒啊!”
    彼此見面,點頭不說話的,都很少見。若說住在一條胡同兒,誰也不理誰,從來沒有聽說過。不像現在住在一個院兒,一個大門口兒裡的同事,彼此見面,屬“龍井魚的——望天”,真是年頭兒趕的!
    在北平同院兒住街坊,女的有時帶著孩子,回娘家玩一天,在鎖上門走的時候,必對同院兒說一聲:“我帶孩子看他姥姥去,勞您駕,您給聽點兒門。”
    “是啦!您去吧!問姥姥好!大舅母好!好好玩一天吧!散散心!”
    等晚上回來的時候,一見面:“李大嬸兒!勞您駕,叫您看家!”
    “喲!看不到!姥姥好啊!”
    “都好!都好!都問您好!”
    故都的風俗,這樣的街坊鄰居,也許有人認為太“啰唆”。不管怎麼說吧!總比“王小過年——誰也不理誰”好點兒!
    現在有的大雜院兒,眼看剛會走的孩子,跌倒摔破了皮,誰也不肯多伸一把手,這倒是不啰唆,這還有點兒人情味兒嗎!
    比如在北平,孩子有點兒不舒服,老娘兒們拖著在門口兒遛遛,叫隔壁街坊看見了,必然問:“孩子怎麼啦?時令不正,可得多留神!趕緊抱他到西城小孩王那兒,一看準好!人家可是好幾代的名醫,小孩兒,不會說,不會道的,趕緊去看!”準有住街坊,休戚與共的一點兒意思!
    比如原來住街坊,許久不見,尤其像我們常出門的人,要是和老鄰居的老太太踫見,可就熱鬧了:
    “喲!這不是二爺嗎?老沒有見啦!老爺子好!你媽她們娘兒幾個好!孩子們都好!”差不多人人都問到了。
    “二爺還住那兒吧!我也忘啦,你們自個兒的房子啊!近年事由兒順心啊?”
    “李大媽!家裡都好!我在外頭,這年頭,總算不錯,托您的福。明兒您上我們家來啊!找我們老太太鬥四班兒,老牌友啦!”
    “好!我去!回去問你媽好,禿兒他媽好!”

    (三)
    在勝利那年,正好十年以上沒有回家了。在到家的頭一個月,嗬!左鄰右舍,街裡街坊,親的熱的,一見面,這一套,現在您叫我學,我都學不上來了,記得我去看我念《三字經》、上《論語》時的師娘,老太太快七十了。
    一見面:“嗬!陳家的老二啊!前兒個,我就聽說你回來了,這趟出門,可真夠瞧的,隔在外頭啦,十年來!你在哪兒發財哪?”
    “師娘!我一向在昆明!”
    “昆明是哪兒啊?”
    “在雲南。”
    “啊!雲南?萬裡雲南啊!聽說淨走,也得走半年纔能到,可真了不得!你們的腿,可真長!一走就是一萬地!可真開眼哪!
    “不用說,什麼都見過,什麼都喫過了,從小我就看你要強嘛!你媽有你這麼個兒子,可真造化呀!”
    “師娘!您倒硬朗啊!老師的事,正趕上我不在家,過兩天,我得到墳上,燒紙去!”
    “唉!什麼燒紙不燒紙的,我也一年不如一年啦!一把老骨頭,不定哪一天……兒子不爭氣,媳婦什麼也不會,你們都混好啦,我這個不成纔的兒子,你得設法給他弄碗飯喫,別叫他給你的老師丟人現眼啊!”
    講到北平的土著,對人的客氣,不用說旁的地方人不成,就是我這北平的“發孩兒”,想起來,自個兒也真恨自個兒!
    北平講究見人稱兄道弟,不笑不說話,有一點兒求人的事,先道“勞駕”,然後說話。比如說一不留神,踩人腳一下,趕緊的一臉的抱歉神態:“喲!沒有瞧見,踩了您啦!我給您撢撢土……”這樣雙方怎能發生打架、口角的事?怎麼能吵起嘴來?
    說到北平的和氣,和對人的義氣,肯幫助人,我總忘不了一件事:當舍間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赴開封為四舍弟完婚時,家中隻有弱妹及祖母二人,不料七七事變爆發,交通中斷,而家祖母亦恰於此時病逝,家中並無一人辦理喪事。
    不料隔壁街坊,德壽堂藥鋪掌櫃的李少甫先生,挺身而出,他說:“陳家正趕上家裡沒人,老太太喪事,沒有人辦,都是幾十年的老街坊,這件事,不能袖手旁觀,我做主意辦了,等陳家回來,有什麼沉重,我都擔了!”一拍胸脯,完全做主了!
    彼時家祖母的壽材壽衣,都是早準備好的,隻是“接接三”,念一棚經,反正照著北平差不多的喪事,又找到舍間幾位親故,一商量便辦完了。家祖母靈柩,暫停“夕照寺”,一切等我們回去再說。
    論關繫,舍間與李少甫先生,沒有一點兒親戚,隻是隔壁住街坊幾十年,彼此有“份子”,沒旁的,這是燕趙慷慨、義氣的風氣,隨時隨地可以發揮出來!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