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增訂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372-539
    【優惠價】
    233-337
    【作者】 熊春錦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研究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ISBN】97875117327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32712
    作者:熊春錦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9月 

        
        
    "

    編輯推薦
      本書*的特色是以大眾耳熟能詳的節氣為紐帶,深入解析了傳統節氣修身明德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將農事與修身進行對照,將身內之“國”與身外之自然界進行闢喻,詳細講解了修身明德過程中的相應重要規矩法度,以及修身的重點領域和方法要領。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增訂本)一書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繫列學術性專著之一。本書將春季立春、啟蟄、古雨水、春分、古谷雨和古清明六個節氣以及宵節、二月二龍抬頭和清明節四個節日的天文、歷法、農事、民俗、養生、文學等知識,與傳統修身文化相結合,揭示節氣文化的深層內涵,並給出可以致用的修身、養生、治事方法體繫。本書不僅具有較強的學術創新性,而且緊扣當前國人文化和生活需求,具有較高的實踐應用價值。


        本書將每個節氣的內容分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養生篇”“民俗篇”四部分,節日部分則單獨列一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點,而以文化將其融貫成為一個整體。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繫列書籍的一個重要旨趣,在於將節氣的修身內涵,以其本來面貌呈現給現代讀者,幫助廣大修身養生愛好者,順四時之度,掌握健康和智慧的主動權,並以此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


       在此基礎上,本書還重點梳理了古人總結出的春季每個節氣裡居家、出行、辦事的準則性內容,總結了每個節氣的養生要點,介紹了古人具有代表性的節氣養生方法,並結合現代營養學知識,講解了節氣飲食知識,附以特色養生食譜。另外,還彙集了全國各地春時各個節氣的主要特色民俗活動和節氣諺語,簡要分析了一些特色活動的文化內涵。

    作者簡介

    熊春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現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戰略研究培育基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2009年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授予“中華國學公益形像大使”稱號。2014年,先後被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等機構主辦的第十一屆教育家大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家年會授予“教育創新先進個人”和“2014年度中國教育領袖人物”榮譽稱號。


    主要著作:帛書《老子•德道經》校注、帛書《黃帝四經》(注音版)、《簡帛<五行經>釋解》、《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夏》、《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鼕》、《東方治理學》、《中華國學道德根》、《國學道德經典導讀》、《道德復興論修身》、《道德教育貴修身》、《德慧智慧性圖文思維教育》、《龍文化的文明與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醫學》、《太極修身》、《幼兒教育概論》等專著,以及《黃帝四經·道法》、《老子思想在當代》、《五德益智養生》等音像作品。


    主編著作:《德道行天下》(叢書)、《德慧智經典誦讀教材》(上下冊)、《小篆入門指導》《小學經典讀本6+1》、《德慧智經典誦讀操作指導手冊》、《德慧智教育輔導答疑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方法與實例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幼兒經典讀本》、《中華德慧智經典楷篆對照本》,中華德慧智教育經典讀本繫列等。
    目錄
    目 錄


    總序
    概述
    立春
    文化篇
    一、立春簡述 / 011
    (一)立春的時與度 / 011
    (二)立春天氣氣候 / 012
    二、立春的尋根探源 / 014
    (一)“立”的字源與字義 / 016
    (二)“春”的字源與字義 / 020
    (三)立春的詞義 / 022

    目 錄


    總序
    概述
    立春
    文化篇
    一、立春簡述 / 011
    (一)立春的時與度 / 011
    (二)立春天氣氣候 / 012
    二、立春的尋根探源 / 014
    (一)“立”的字源與字義 / 016
    (二)“春”的字源與字義 / 020
    (三)立春的詞義 / 022
    三、立春的天文內涵 / 023
    (一)天文古籍 / 023
    (二)立春物候 / 029

    修身篇
    一、立春修身順四時 / 034
    (一)立春的能量卦像 / 034
    (二)立春農事與龍事修身 / 040
    二、身國內的立春修身 / 044

    治事養生篇
    一、立春運氣與治事 / 049
    (一)運氣古籍 / 049
    (二)立春全息兆像 / 050
    (三)立春治事 / 053
    二、立春的正善治養生 / 057
    (一)立春養生要點 / 062
    (二)身識養生 / 066
    (三)口識養生 / 068
    三、立春治事養生宜忌 / 071
    (一)治事養生之宜 / 071
    (二)治事養生之忌 / 072
    四、立春采藥與制藥 / 073
    (一)采藥 / 073
    (二)制藥 / 075

    民俗篇
    一、立春的民俗文化 / 079
    (一)立春文化歷史與民俗演變 / 079
    (二)感恩祭祀 / 080
    (三)民俗活動 / 082
    二、立春農諺 / 086

    春 節
    一、春節簡述 / 087
    (一)春節的時與度 / 088
    (二)春節探源 / 088
    二、春節的修身內涵 / 089
    三、春節的文化內涵 / 092
    (一)備年貨 / 092
    (二)過“年關” / 094
    (三)復興春節文化的精神內核 / 095
    四、春節民俗 / 097
    (一)年的傳說 / 098
    (二)過年的禮儀程序 / 099


    (一)&ldq宵”的本義 / 114
    宵節節 / 115
    宵節&ldq”之“明三” / 116
    (之節的道德內涵 / 118
    宵節的修身重點 / 120
    (四)&ldq明”於身國 / 122
    宵節特色活動 / 124
    宵時節話六藝 / 126
    附錄: 立春古籍參考 / 130
    啟蟄
    文化篇
    一、啟蟄簡述 / 135
    (一)啟蟄的時與度 / 135
    (二)啟蟄天氣氣候 / 137
    二、啟蟄的尋根探源 / 137
    (一)“啟”的字源與字義 / 141
    (二)“驚”的字源與字義 / 141
    (三)“蟄”的字源與字義 / 142
    三、啟蟄的天文內涵 / 143
    (一)天文古籍 / 143
    (二)啟蟄物候 / 144
    修身篇
    一、啟蟄修身順四時 / 146
    (一)啟蟄的能量卦像 / 147
    (二)啟蟄農事與龍事修身 / 149
    二、身國內的啟蟄修身 / 152
    (一)潛龍啟蟄順天時 / 152
    (二)響應身國之龍的蘇醒 / 153
    (三)把握信、智、禮三本 / 155

    治事養生篇
    一、啟蟄運氣與治事 / 160
    (一)運氣古籍 / 160
    (二)啟蟄全息兆像 / 161
    (三)啟蟄治事 / 162
    二、啟蟄的正善治養生 / 164
    (一)身識養生 / 164
    (二)口識養生 / 166
    三、啟蟄治事養生宜忌 / 169
    (一)治事養生之宜 / 169
    (二)治事養生之忌 / 171
    四、啟蟄采藥與制藥 / 171
    (一)采藥 / 171
    (二)制藥 / 173
    民俗篇
    一、啟蟄的民俗文化 / 174
    二、啟蟄農諺 / 176
    附錄: 啟蟄古籍參考 / 177

    古雨水
    文化篇
    一、古雨水簡述 / 181
    (一)古雨水的時與度 / 181
    (二)古雨水天氣氣候 / 182
    二、古雨水的尋根探源 / 184
    (一)“雨”的字源與字義 / 184
    (二)“水”的字源與字義 / 186
    (三)古雨水的詞義 / 188
    三、古雨水的天文內涵 / 189
    (一)天文古籍 / 189
    (二)古雨水物候 / 190

    修身篇
    一、古雨水修身順四時 / 193
    (一)古雨水的能量卦像 / 194
    (二)古雨水農事與龍事修身 / 198
    二、身國內的古雨水修身 / 202
    (一)身國內的春耕和水土治理 / 202
    (二)古雨水修身論水火 / 204
    (三)應泰卦修身進火 / 206

    治事養生篇
    一、古雨水運氣與治事 / 209
    (一)運氣古籍 / 209
    (二)古雨水全息兆像 / 211
    (三)古雨水治事 / 212
    二、古雨水的正善治養生 / 213
    (一)身識養生 / 215
    (二)口識養生 / 217
    三、古雨水治事養生宜忌 / 219
    (一)治事養生之宜 / 219
    (二)治事養生之忌 / 219
    四、古雨水采藥與制藥 / 220
    (一)采藥 / 220
    (二)制藥 / 222
    民俗篇
    一、古雨水的民俗文化 / 223
    二、古雨水農諺 / 225

    二月二龍抬頭
    一、龍抬頭日的度與數 / 226
    二、龍抬頭日解謎龍文化 / 227
    (一)龍文化產生與失落的原因 / 227
    (二)天地人三纔的本質結構 / 229
    三、龍在天地人三纔之中的功用 / 235
    (一)修身再造性命得一聚能之龍 / 236
    (二)龍抬頭日身國龍騰飛 / 237
    四、二月二的運氣與治事 / 239
    (一)春耕生產拉開序幕 / 239
    (二)把握時機驅蟲預防疾病蟲害 / 240
    (三)治事宜忌 / 241
    (四)二月二制藥 / 241
    五、二月二民俗文化 / 242
    (一)二月二剃龍頭 / 242
    (二)龍抬頭的飲食民俗 / 242
    (三)二月二與寒食 / 242
    附錄: 古雨水古籍參考 / 245

    春分
    文化篇
    一、春分簡述 / 249
    (一)春分的時與度 / 249
    (二)春分天氣氣候 / 250
    二、春分的尋根探源 / 252
    (一)“春”的字源與字義 / 252
    (二)“分”的字源與字義 / 252
    (三)春分的詞義 / 254
    三、春分的天文內涵 / 255
    (一)天文古籍 / 255
    (二)春分物候 / 257
    (三)春分是地球村文化 / 259
    (四)春分龍像 / 259
    修身篇
    一、春分修身順四時 / 262
    (一)春分的能量卦像 / 263
    (二)春分農事與龍事修身 / 265
    二、身國內的春分修身 / 268
    (一)心腎能量的升降 / 270
    (二)聖人貴精 / 272
    (三)脊柱上的春分 / 273
    (四)春分之“中”的奧秘 / 275

    治事養生篇
    一、春分運氣與治事 / 280
    (一)運氣古籍 / 280
    (二)春分全息兆像 / 282
    (三)春分治事 / 283
    二、春分的正善治養生 / 284
    (一)身識養生 / 285
    (二)口識養生 / 287
    三、春分治事養生宜忌 / 290
    (一)治事養生之宜 / 290
    (二)治事養生之忌 / 290
    四、春分采藥與制藥 / 291
    (一)采藥 / 291
    (二)制藥 / 293
    民俗篇
    一、春分的民俗文化 / 295
    (一)感恩祭祀 / 295
    (二)民俗活動 / 296
    二、春分農諺 / 298
    附錄: 春分古籍參考 / 299

    古谷雨
    文化篇
    一、古谷雨簡述 / 309
    (一)古谷雨的時與度 / 309
    (二)谷雨清明時序考 / 310
    (三)古谷雨天氣氣候 / 314
    二、古谷雨的尋根探源 / 314
    (一)“谷”的字源與字義 / 314
    (二)“雨”的字源與字義 / 317
    (三)谷雨的詞義 / 318
    三、古谷雨的天文內涵 / 319
    (一)天文古籍 / 319
    (二)古谷雨物候 / 320

    修身篇
    一、古谷雨修身順四時 / 323
    (一)古谷雨的能量卦像 / 324
    (二)古谷雨農事與龍事修身 / 326
    二、身國內的古谷雨修身 / 328
    (一)古谷雨時節修身火候 / 330
    (二)古谷雨的核心是水 / 331
    (三)掌握“浴得一以盈”的能量沐浴 / 331
    (四)打開身表之“谷”主動沐浴 / 332
    (五)古谷雨之水灌心身 / 334

    治事養生篇
    一、古谷雨運氣與治事 / 335
    (一)運氣古籍 / 336
    (二)古谷雨全息兆像 / 336
    (三)古谷雨治事 / 336
    二、古谷雨的正善治養生 / 339
    (一)身識養生 / 341
    (二)口識養生 / 343
    三、古谷雨治事養生宜忌 / 345
    (一)治事養生之宜 / 345
    (二)治事養生之忌 / 346
    四、古谷雨采藥與制藥 / 347
    (一)采藥 / 347
    (二)制藥 / 349
    民俗篇
    一、上巳節民俗 / 353
    二、古谷雨民俗 / 355
    三、古谷雨農諺 / 356
    清 明 節
    一、清明節簡述 / 358
    (一)清明節的度與數 / 358
    (二)清明節探源 / 359
    (三)清明節與介子推的故事 / 360
    二、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 361
    (一)清明節與感恩祭祀文化 / 363
    (二)清明節與寒食節 / 369
    三、清明節民俗 / 372
    附錄: 古谷雨古籍參考 / 375
    古清明
    文化篇
    一、古清明簡述 / 379
    (一)古清明的時與度 / 379
    (二)古清明天氣氣候 / 380
    二、古清明的尋根探源 / 381
    (一)“清”的字源與字義 / 381
    (二)“明”的字源與字義 / 384
    (三)清明的詞義 / 388
    三、古清明的天文內涵 / 389
    (一)天文古籍 / 389
    (二)古清明物候 / 390
    修身篇
    一、古清明修身順四時 / 393
    (一)古清明能量卦像 / 394
    (二)古清明農事與龍事修身 / 398
    二、身國內的古清明修身 / 401
    (一)內雨生成滌心身 / 401
    (二)陽水與陽土促進心火光明 / 402

    治事養生篇
    一、古清明運氣與治事 / 404
    (一)運氣古籍 / 404
    (二)古清明全息兆像 / 406
    (三)古清明治事 / 406
    二、古清明的正善治養生 / 408
    (一)身識養生 / 408
    (二)口識養生 / 411
    三、古清明治事養生宜忌 / 412
    四、古清明采藥與制藥 / 413
    (一)采藥 / 413
    (二)制藥 / 415
    民俗篇
    一、古清明的民俗文化 / 416
    (一)感恩祭祀 / 416
    (二)民俗活動 / 419
    二、古清明農諺 / 421
    附錄: 古清明古籍參考 / 422
    參考文獻/424
    後記/432

    前言
    總 序

    春啟雨春谷清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鼕雪雪鼕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多相差一二天。

    一首《節氣歌》,五十六個字,將時間之數與空間之度以及曲韻動態之信高度濃縮,隱藏著二十四個節氣的信息。世界上用如此簡潔而生動的文字來記錄一年的變化、解讀天地自然與人類關繫的,是中國人。

     


     


    春啟雨春谷清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鼕雪雪鼕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多相差一二天。


     


    一首《節氣歌》,五十六個字,將時間之數與空間之度以及曲韻動態之信高度濃縮,隱藏著二十四個節氣的信息。世界上用如此簡潔而生動的文字來記錄一年的變化、解讀天地自然與人類關繫的,是中國人。


    簡潔並不意味著簡單。現代人提起二十四節氣,都知道與氣候、農業生產,或者起居、飲食、生活等諸多方面有關。但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尤其是重視修身養生的人,就不能不掌握古人創立“節氣文化”的意義。所理解的意義不同,則對於節氣文化的重視程度和應用方法,亦將隨之不同。就節氣本身而言,在中國古代是與歷法緊密結合,滲透在中國人文化、政治、軍事、經濟、日常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節氣文化的本來意義,隻注重在某一方面來研究節氣文化的應用,往往會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甚至將歷史流變中的錯誤當作效法的對像。倘若由此產生了差池,人們反倒會將帽子扣到節氣文化甚至傳統文化的頭上,這不僅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利,而且也辜負了祖先創立這一文化時寄予子孫後代的殷忱之意。


    不過,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我們這裡所引用的《節氣歌》,句與大家所熟知的版本有很大不同。這一句裡,“啟”是指“啟蟄”,是驚蟄這個節氣的本名,漢代為避漢景帝諱被改稱驚蟄。啟蟄原本在雨水前面,但是在東漢時卻被調整到了雨水之後。谷雨和清明這兩個節氣的順序,原本是谷雨在前,清明在後,其順序的顛倒也發生在東漢。中國人歷來重視歷法,節氣是歷法的重要內容,對於節氣名稱和順序的更改,是文化生活中的大事,背後必有重大原因。本書的一個重要宗旨,就是還原節氣修身文化的本來面貌,因而為節氣正名正位,是其中的關鍵內容之一。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繫列書籍,其基礎是熊春錦先生自2013年鼕至到2015年古清明(即現代的谷雨節氣)期間所做的30餘次講座。熊先生選擇從鼕至開始講授,是為了讓大家從起步時,即了解節氣文化的本來意義。


    節氣與修身,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關繫。“一陽來復在鼕至,心禮火發在小寒,五運六炁(氣)大寒始。”從中華傳統修身文化的角度來看,鼕至實際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個節氣,一陽初動的地炁能量在這一天發動。祖先們在研究中發現,人體之內同樣也有一番天地,稱之為內天地。內天地與外天地,遵循著相同的自然法則,原本是天然的同頻共率狀態。但就現代人而言,除了兒童和嬰幼兒,絕大部分成年人的身心由於後天意識非善非正的形成與固化,都已經失去了與天地同頻的素質,而處在錯時亂日之中。以身心之亂對抗自然的節律,這就是現代人亞健康和各種疾病高發的重要原因。與生存壓力、環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相比,這是影響健康的更根本性的因素。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中說:“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進入大寒節氣點的時候,天地之間能量升降的動機產生,古人將這種運動總結為“五運六炁(氣)”。人體內的天地之間,也同樣從大寒之日起,開始新一輪天德之炁下降、地慈之炁生升的交彙流布,新的一年中是否能夠實現生命體內的風調雨順、春華秋實,也就要看體內五運六炁(氣)與天地自然同步的狀況了。因此,《黃帝四經》中指出“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


    中國古人通過對自然和生命的研究認識到,人類要想實現與天地主動且充分地同步,而不是被自然拖著勉強蹣跚前進,甚至是遠遠落在自然節律的腳步後面,就必須進行以德修身的實踐。祖先們還認識到,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處在不斷的進化之中,這種進化並不同於西方現代進化論的理論概念,而是一種在“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總規律下的不斷升華。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本身具備通過以德修身自我提升而進化的基因,這是人類寶貴的優勢。修身而進化,也必然要因地而生,順天而成,更不能背離自然運轉的節律。


    由此可見,節氣文化與修身之間有著甚深的淵源。節氣就相當於人類應用五運六炁(氣)進行修身養生治事的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古人創立節氣文化,首先是用來指導內在的修身,讓人們把握“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的原則,明明白白、健健康康地活在天地之間,並通過以德修身來提升自己的品格、品質與品行;同時也用來指導外在的農業和工業生產,因此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農業,也懂得了對礦石進行煉制加工。可惜的是,由於歷史文化的變遷,導致了人們對節氣文化指導內在修身這一部分內容的疏離和陌生,在歷史上也就發生了顛倒節氣順序的現像,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化的悲哀。隻有將節氣這個坐標繫統調校準確了,我們纔能在修身、養生、治事中真正做到“順四時之度”,這是不言而喻的前提。


     


    在將講課錄音整理編纂成這一繫列書籍時,本繫列書籍以四時之春、夏、秋、鼕進行分冊,並將共性內容歸輯為一本《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簡稱《要略》),一共五本書。


    古人將立春、立夏、立秋、立鼕四個節氣稱為“四立”,可見四時的概念與節氣密不可分。在地球上,尤其是中國的中原地區,四季分明,景像各異,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中國古人的智慧就在於不僅僅研究表面的現像,而且還要探究產生這種現像的原因,並且按照“內取諸身,外證諸物”的路徑,通過內外一致的研究來確認節氣的時間節點。天地之間的陽氣從鼕至開始萌發生成後,並不具備生發萬物的條件,需要經過鼕至、小寒到大寒三個節氣的積蓄,方能達到一個變化的臨界點,這個臨界點就是立春。從立春開始,五運六炁(氣)中的仁德木炁能量開始廣為輸布,帶來萬物新一輪的生、長、收、成過程。就像人們習慣於從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開始記錄他的一生,以四時來為本繫列書籍分冊,符合人們對自然現像的觀察特點,也是為了便於現代讀者把握和應用。


    《要略》主要講解了節氣修身文化的繫統觀和基礎知識,其中包括節氣文化的誕生與傳承,易理在節氣修身文化中的應用,修身求真的繫統觀、重點領域、主要概念、基礎方法,以及節氣養生的重要原則等;四時之春、夏、秋、鼕,每一個季節都分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養生篇”“民俗篇”四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點,而以文化將其融貫成為一個整體。


    “文化篇”首先從尋根探源入手,通過對每個節氣名稱的咬文嚼字、天文和物候現像的介紹分析,來揭示節氣的特征和能量運動規律及其對人類養生、治事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釐清歷史上節氣名稱和排序變化的脈絡,為被錯誤改變名稱和位置的節氣正名正位,以使人們能夠按照正確的時序調整自己的行為。


    “修身篇”將農事與修身進行對照,將身內之“國”與身外之自然界進行譬喻,詳細講解了每個節氣的五運六炁(氣)特點和修身的重點領域以及方法要領。


    “治事養生篇”重點梳理了古人總結出的每個節氣裡居家、出行、辦事的準則性內容。人不能脫離天地而存在,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經絡竅穴等機能活動,無一不受節氣變化的影響。隻有不違天時,順道而行,纔能保證有好運相伴。《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在養生方面,本書總結了每個節氣的養生要點,介紹了古人具有代表性的節氣養生方法,並結合現代營養學知識,講解了節氣飲食知識,附以特色養生食譜。


    “民俗篇”彙集了全國各地二十四節氣裡的主要特色民俗活動和節氣諺語。自古以來,人們根據節氣來治人事天,形成了傳統民俗活動,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點。本書除了介紹民俗活動的特點,還簡要分析了一些特色活動的文化內涵。


    春、夏、秋、鼕四時,各有其整體性特點,同時每一個季節內的六個節氣,又各有其不同特征。從全年來看,四時又構成了年度周期律的穩定性。掌握的關鍵,是要在四時的繫統中了解每一個節氣的運氣變化、修身重點、治事要點;進而掌握這種變化是如何在四時之中進行更大變化的;再回歸到年度周期律這個大繫統上,掌握一年中諸項的完整變化過程。在此基礎上,纔能夠上升到更大的繫統中,在年與年之間,甚至更廣闊的時空繫統中,去進行研究、探索和實踐天人合一。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繫列書籍的一個重要旨趣,在於將節氣的修身內涵,以其本來面貌呈現給現代讀者。何謂修身?修身不是文字或口頭上往來的空言大道,也不是僅僅倫理教化上的陶冶規範,而是要在理論指導下,運用繫統的方法,在自己的生命體內進行一番淨化、改造、提升和再造的工程。譬如,首先需從體內的“水土”治理、“大氣污染”防控開始;具備一定基礎後,再從一名農夫做起,在內丹田裡精耕細作;進而再學習工人,在體內的鼎爐內進行冶煉生產,以提高生命體這個小國家的文明程度。老子用十二個字對修身實踐的要旨進行了概括,就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並告訴人們要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層級,實現“修之身,其德乃真”。


    在春秋戰國以前,中國社會主流文化是幾學之道的修身之法,是內求法的“守一法”;春秋戰國亂悠悠,幾學的修身文化也從此歷經滄桑,“守一法”隱,而在唐宋之際“金丹學”現。守一或丹道,因適應不同時代的需求而有異,但都是一脈相承的天人合一之學。當今時代,比之唐宋又有不同,修身學正在向“守一法”幾學回歸,回歸的方法,熊先生將其提煉為“得一法”。“得一法”融“守一法”的基礎理論與丹道學為一爐,與節氣文化水乳交融,幾學結合現代科學語境進行表述,幾學與科學圓融合一,很便於現代人理解和應用。


    關於節氣所涉及的天文、歷法、農事、養生、民俗等內容,現代學者都有所研究,但從修身入手,揭示節氣文化本身淵源及其對於人的根本用途的,卻鮮能見之。讀者若能始終不忘修身二字來閱讀本繫列書籍,自將可見中華文化實則是一部幾學“內文明”的生命文化,在農事、養生、民俗等等各項內容的背後,都有天人合一的修身文化背景。對於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自會形成更加清晰的見識。


     


    本繫列書籍介紹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目的不是復古,而是傳承和創新。


    節氣者,時空也;時空者,文明的立根之所和成長之機也。我們都知道,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被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陷入了被侵略被奴役的百年屈辱時期。孰不知這場戰爭其實早在鴉片戰爭之前就已經在文化界拉開了序幕。1811年,嘉慶皇帝嚴行禁止宗教,西方傳教士認識到,要想在中國傳教,首先非打破中國的“天下中心觀”和“夷夏觀”不可,要用西方的歷法代替中國的干支紀年、六十甲子,也就是要打破中國人的時空觀。為此,傳教士們通過在南洋辦報刊,暗地運回中國發行等手段,做了大量的文化宣傳工作,主要內容就是介紹西方的歷史和地理知識,傳播西方的時空觀念。這場起於時空觀的文化戰爭終落實為現實時空中的軍事戰爭。西方人自信地宣布:“我們現在作這個試驗,是在把天朝帶進與世界文明各國聯盟的一切努力失敗之後,天朝是否會在智力的炮彈前讓步,給知識以勝利的橄欖枝……我們歡呼這項事業的開始,並欣然參與這一場戰爭。我們必定是勝利者,而被征服者遇到的隻能是共同的雀躍與歡樂。”


    鴉片戰爭以後的中國情況人們大都有所了解,隨著領土上淪為半殖民地,文化上的全盤西化時代也終於來臨。雖然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人終於在國家層面站起來了,但是文化全盤西化的惡果,直到今天纔得以充分體現。這期間我們付出的代價,可謂刻骨銘心。


    那麼,我們的時空觀為什麼沒有抵擋住西方時空觀以堅船利炮開路的進攻?關鍵問題還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出在文化的傳承上。在中國五千年有文字記錄的文明史中,自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代起,文化的取向就開始從以修身內求“內文明”指導外向發展“外文明”,轉向丟失“內文明”而單純發展“外文明”。內文明的幾學全面被拋棄,外文明的科學卻長期未能建立。這種外向發展在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再次發生變異,不僅修身明德的文化靈魂被拋棄,外向物質文明創新發展的空間也被嚴重擠壓,節氣文化作為中國時空觀的現實化、生活化的載體,必然越來越空殼化,失去生機活力。隻是這種變化過程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很少有人能關注到它的嚴重程度。


    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節氣修身的文化知識,蘊藏在浩瀚如星海般的傳統文化海洋裡,距離今日已然遙遠,若無向導,很難準確而繫統地搜尋到關鍵性內容。節氣知識在經史子集中都有記載,如在《周禮》《左傳》《大戴禮記》《禮記•月令》《史記》《漢書》《白虎通義》等歷史著作中,以及《管子》《呂氏春秋》等先秦諸子的著作中,記錄都頗為豐富。漢代以後有《淮南子》《周髀算經》《通典》《荊楚歲時記》《演繁露》《蠡海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十四番花信風》《廣群芳譜》等,也都記載了節氣文化的內容。而與節氣修身有關的內容,則大部分記錄在《道藏》中收錄的道家典籍中。隻有兩相結合,我們纔能明白節氣文化的整體繫統。為了利於修身愛好者們及時查閱,本繫列書籍將相關古籍經典內容進行了整合,擇重點略作解析,大部分則原文附錄,留予讀者思悟空間。相信修身愛好者們能夠以本繫列書籍為星槎,通過自己的解讀,暢享遊弋星海之樂。


    文化的傳承,不僅要傳承方法和技術,關鍵是要有道。如唐代韓愈在《師說》中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是不可或缺的三個層級,其中“道”是生命力的源泉。通過“道理”的探索,我們纔能知道這一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這樣,從而明白我們該如何進行傳承和創新,做得比古人更好。


    人類能夠頂天立地而與天地並稱“三纔”,是因為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自然造化的精華,是自然規律的精微載體。要想使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更加健康長久,學習的榜樣,一是天地,再一便是我們的生命本身。節氣修身文化,便是華夏祖先向天地和生命學習而誕生的智慧結晶。這一智慧結晶作為文化基因,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之中,因而纔能歷經劫難而未消亡,激活它也並不困難。


    詩仙李白曾經天纔地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宋代陸遊也曾在《讀老子》詩中曰:“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強健輕年光!”凡有關修身二字,都貴在身體力行。讀者若能在讀書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應用實踐,則自然成為這一文化的傳承者和創新者。


    人之一生,就像天地之一年,也有四時之春夏秋鼕。不負年復一年的四時二十四個節氣,使我們的生命狀態都能夠從春暖花開起步,結出金秋的累累碩果,這是節氣修身文化繫列書籍寄予每一位讀者的美好祝願。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