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敬慎謙和天地寬:張英與張氏家風/名人家風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39-201
    【優惠價】
    87-126
    【作者】 楊陽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大像出版社 
    【ISBN】97875347828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4782893
    叢書名:名人家風叢書

    作者:楊陽
    出版社:大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1月 


        
        
    "

    編輯推薦
    ★ 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
    秀圖書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第26屆書博會新品力作搶鮮知/社科類(8種)
     



    百道網書訊·書摘·書評(2016年7月)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閱讀的力量·薦書
     



    百道網書訊·書摘·書評(2016年3月)
     



    第三屆中國讀友讀品節推薦讀品名單(其它類)
     



    第三屆中國讀友讀品節家風家教主題書單/家風類(50種)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閱讀的力量·薦書

     
    內容簡介


    《敬慎謙和天地寬:張英與張氏家風》作為“名人家風”叢書的一種,詳細梳理了清代桐城著名人物,素有“父子宰相府”、“五裡三進士”、“隔”之稱的張英家族治家的理念以及整個張氏家族的家規、家訓、家風,從另外一個側面讓人了解到張英張廷玉家族嚴謹、有序的家訓、家風,對今天的和諧的家庭建設以及整個社會道德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鋻意義。

    作者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成員


     

    目錄
    章 影響張英的前輩 1
    節 張淳傳奇 3
    第二節 “官二代”的平穩過渡 26
    第三節 同鄉何如寵 33
    第四節 “抗清”與“降清” 44
    第二章 邁向權力中樞 59
    節 打鐵聲中好讀書 61
    第二節 科舉路上的風雨 81
    第三節 華蓋之下有翰林 99
    第三章 進退間的機緣 113
    節 心腹是怎樣煉成的 114
    第二節 紫禁城中歲月長 119
    第三節 龍眠山悠閑生活 131
    第四章 行走在峭壁邊上 141


    章 影響張英的前輩    1



    節  張淳傳奇    3



    第二節  “官二代”的平穩過渡    26



    第三節  同鄉何如寵    33



    第四節  “抗清”與“降清”    44



    第二章 邁向權力中樞    59



    節  打鐵聲中好讀書    61



    第二節  科舉路上的風雨     81



    第三節  華蓋之下有翰林    99



    第三章 進退間的機緣    113



    節  心腹是怎樣煉成的    114



    第二節  紫禁城中歲月長    119



    第三節  龍眠山悠閑生活    131



    第四章 行走在峭壁邊上    141



    節  登頂險峰    142



    第二節  高處不勝寒    155



    第三節  再回龍眠山    171



    第五章 傳承家風的後人    181



    節  漢臣人    182



    第二節  “冤屈”的張廷璐    190



    第三節  雛鳳清聲張若靄    195



    參考文獻    201

    前言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氣質,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性格。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氣。這樣一種看不見的風尚習慣、摸不著的精神風貌,以一種隱性的形態存在於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
    “家風”一詞,早見於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嶽的詩中。與潘嶽有“雙璧”之稱的夏侯湛,自恃文纔超群,將《詩經》中有目無文的六篇“笙詩”補綴成篇。潘嶽為與友人唱和,寫作了《家風詩》。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歌頌祖德、稱美自己的家族傳統以自勉。
    “家風”又稱“門風”,這個詞語在西晉出現並在隨後流行,顯然和“士族”“世族”“勢族”“大族”“世家大族”成為社會上的統治力量有關。無論是以宗族為根基、以武力為特質的地方豪族,還是以官宦為標志、以文化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們政治上累世貴顯,經濟上廣占土地,文化上世傳家學,壟斷了全社會的主要資源。除通過九品中正制和婚姻關繫來維護門閥制度之外,他們還自矜門戶、標樹家風,用以抵御皇權和寒人的侵漁。正因為如此,兩晉以後,這個詞語漸次流行。從發軔之初,“家風”就往往和“門風”互用。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家庭的風氣,將它看作一個家庭的傳統、一個家庭的文化。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氣質,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性格。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氣。這樣一種看不見的風尚習慣、摸不著的精神風貌,以一種隱性的形態存在於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



    “家風”一詞,早見於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嶽的詩中。與潘嶽有“雙璧”之稱的夏侯湛,自恃文纔超群,將《詩經》中有目無文的六篇“笙詩”補綴成篇。潘嶽為與友人唱和,寫作了《家風詩》。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歌頌祖德、稱美自己的家族傳統以自勉。



    “家
    風”又稱“門風”,這個詞語在西晉出現並在隨後流行,顯然和“士族”“世族”“勢族”“大族”“世家大族”成為社會上的統治力量有關。無論是以宗族為根
    基、以武力為特質的地方豪族,還是以官宦為標志、以文化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們政治上累世貴顯,經濟上廣占土地,文化上世傳家學,壟斷了全社會的主要資
    源。除通過九品中正制和婚姻關繫來維護門閥制度之外,他們還自矜門戶、標樹家風,用以抵御皇權和寒人的侵漁。正因為如此,兩晉以後,這個詞語漸次流行。從
    發軔之初,“家風”就往往和“門風”互用。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家庭的風氣,將它看作一個家庭的傳統、一個家庭的文化。




    統作為人類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從過去延傳到現在的事物。沒有經過較長時間的過濾和沉澱,就形成不了傳統。在《論傳統》的作者希爾斯看來,至少要持續三
    代人,纔能成為傳統。盡管世代本身的長短不一,但無論是信仰還是行動範式要成為傳統,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兩次延傳。家風作為特定家庭的傳統,是該家庭長時期
    歷史汰選、傳統沉澱的結果,是一輩又一輩先人生活的結晶。在歷史文獻中,“家風”或與“世德”共舉,或與“世業”並稱,足見家風有別於時尚,而與“世”即
    很多年代、好幾輩子緊密關聯。在時間上持續的短暫性是時尚的特征,而家風則是歷經延傳並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孫後代身上一再出現的東西。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歷史文獻中提及“家風”一詞,往往蘊含對傳統的繼承。如比比皆是的“不墜家風”“世守家風”“克紹家風”“世其家風”及“家風克嗣”等,無不體現了這一特
    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家風必須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否則,不能稱之為家風。實際上,
    這隻是說者的一種期許、一種渴盼,家風本身並不蘊含這樣的意味。否則,“良好家風”就是毫無意義的同義反復。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間表現出差異性的東
    西,時時表現著一個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樣,家風作為家庭的文化和傳統,表現的也是一個家庭的氣質和風習,反映出一個家庭與其他家庭的不同之處。它完全是一
    個中性的概念,並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義。有的家風可能是勤奮儉樸、為人忠厚、待人有禮,也有的家風可能是狡詐刻薄、遊蕩為非、跋扈兇橫。如同一所學校、一
    個班級的風習我們稱之為學風、班風,而學風有好壞之分,班風有高下之別,並不總是值得弘揚一樣,家風同樣也有不良的,並不都是傳家寶。正因為如此,對家風
    或門風則就既有稱譽,也有貶損。即便是在傳統社會,被視為傳家久、繼世長的,也隻有耕讀、忠厚、清廉這樣一些美好的品質。




    確,家風的特征在前現代、在鄉村社會、在大家庭中表現得十分鮮明,格外生動,而在現代城市家庭中卻不那麼明顯。但是,隻要一個組織存在,就會有這個組織的
    文化,特別是這個組織如果有歷史的厚重,有傳統的積澱,就更是如此。作為家庭的文化,家風是附麗於家庭而存在的,隻要有家庭,就會有家風。家風並不必然會
    因為農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喪失,或者說,隨著歷史的演進,社會情勢的變化,家風的具體內容肯定會有變化,但家風仍然會存在。我們可以這樣
    認為,沒有家風,本質上也是一種家風。在社會結構和家庭結構都發生了革命性變革的當今社會,人們感嘆“家風”的蕩然無存,其實是指家庭所秉持的“隻耕田,
    隻讀書,自然富貴;不欠債,不健訟,何等安寧”這樣一些古典原則的式微,是指“耕讀兩途,讀可榮身耕可富;勤儉二字,勤能創業儉能盈”這樣一些傳統內容的
    淪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詩書教子;心存裕後,莫如勤儉傳家”這樣一些舊時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風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風不同於家規。雖然這兩個詞都與家庭教育相關,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差異。




    規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規矩,是家人所必須遵守的規範或法度,是父祖長輩為後代子孫所制定的立身處世、居家治生的原則和教條。它是借助尊長的權威,加之於子孫
    族眾的又一重道德約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訓、家誡、家儀、家教、家法、家約、家矩、家則、家政、家制等名義,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孫、慎婚
    嫁、務本業、勵勤奮、尚節儉等多方面的內容,是行於口頭、針對性強的具體教誡,是見諸家書、目的明確的諄諄訓誨,是載諸家譜、可供諷誦的文本規條。家規可
    以有多種分類,如:根據其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教誡活動的家規和文獻形式的家規兩種;根據內容,則可以分為針對一人一事、起因明確、內容具體、結果顯豁的非
    規範性家規和針對整個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規範性家規。有的家規,著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養,教授為人處世要法;有的家規,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義
    莊、學塾等的管理規條。但無論如何,相對於家風,家規一個總的特點是有形的,是可視可見的。




    個家庭的家風有別於這個家庭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它是一個家庭的性格特征。雖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為教化的資源,對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響、沾溉
    浸濡的意義,但家風是一種不必刻意教誡或傳授,僅僅通過耳濡目染就能獲得的精神氣質,具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歷史文獻中的“漸漬家風”,就極為生動形
    像地詮釋了這一過程。通俗地說,我們可以把家規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書,而家風則是經由長期教化後的結果。




    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的“家風”繫列報道,引起了社會的熱烈反響和高度認同。這一報道對於引導人們自覺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風,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繫,夯實
    家庭這一社會的堡壘,進而培養全社會的良風美俗,療治現今社會的亂像,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用心,尋根雜志社主編鄭強勝代表大像出版社,
    約請我主編這套“名人家風叢書”。



    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  徐梓



    2015年1月


     

    在線試讀
    “官二代”的平穩過渡
    張淳一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張士維、張士縉、張士繡和張士
    。一般人認為,老子英雄兒好漢。誰知,張淳的兒子們,在正史上連個名字也沒留下,幾乎都很平凡。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張士維”那麼強悍,怎麼會說他不出名呢?
    “士維”非“四維”
    這樣發問的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出自江南,受當地方言影響,有時候平舌音和翹舌音不大分得清,常聽得“shì”,就以為是“sì”;二是張四維太有名氣了,而張士維相對又太沒名氣了,很多人不知道後者的存在,就誤聽成了前者。
    其實,張四維和張士維,都姓張,名字差不多,生活的時代也差不多,的確容易被弄混,我們有必要把二者做個區分。
    籍貫:張士維出自南方安徽桐城,張四維出自北方山西蒲州。二人差異極大。
    出身:張士維的父親是參政,張四維的父親是鹽商。雖然貌似“官二代”比“富二代”更容易出頭,但是張四維出身豪賈,舅舅是兵部尚書兼陝西總督,教導了張四維不少的邊防事務。這樣一比,張四維以微弱優勢獲勝。
    智力:這個不大好評判,二人肯定都是聰明人。不過還是有些硬指標可以比較。張士維在14歲時補了縣學生,很厲害。但是,張四維15歲就中了秀纔,還名列優等,人稱“生而穎異”。這麼看來,天纔的張四維優勝。
    職業:這個幾乎沒有什麼可比性。張四維可是繼任張居正的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累官加至少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要把他的職場生涯全寫出來,本書的主角張英都沒必要出場了。
    影響:這個就更不具備可比性了。張士維不過在地方志和一些筆記中有幾行文字的記載,而且提到他時,講他兒子、孫子、曾孫的字數比他本人更多。張四維可是在正史上留下大段大段記錄的。後人凡涉及他的研究,更是左圖右史、卷帙浩繁、汗牛充棟、書盈四壁。


    “官二代”的平穩過渡



    張淳一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張士維、張士縉、張士繡和張士



    。一般人認為,老子英雄兒好漢。誰知,張淳的兒子們,在正史上連個名字也沒留下,幾乎都很平凡。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張士維”那麼強悍,怎麼會說他不出名呢?



    “士維”非“四維”



    這樣發問的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出自江南,受當地方言影響,有時候平舌音和翹舌音不大分得清,常聽得“shì”,就以為是“sì”;二是張四維太有名氣了,而張士維相對又太沒名氣了,很多人不知道後者的存在,就誤聽成了前者。



    其實,張四維和張士維,都姓張,名字差不多,生活的時代也差不多,的確容易被弄混,我們有必要把二者做個區分。



    籍貫:張士維出自南方安徽桐城,張四維出自北方山西蒲州。二人差異極大。



    出身:張士維的父親是參政,張四維的父親是鹽商。雖然貌似“官二代”比“富二代”更容易出頭,但是張四維出身豪賈,舅舅是兵部尚書兼陝西總督,教導了張四維不少的邊防事務。這樣一比,張四維以微弱優勢獲勝。



    智力:這個不大好評判,二人肯定都是聰明人。不過還是有些硬指標可以比較。張士維在14歲時補了縣學生,很厲害。但是,張四維15歲就中了秀纔,還名列優等,人稱“生而穎異”。這麼看來,天纔的張四維優勝。



    職業:這個幾乎沒有什麼可比性。張四維可是繼任張居正的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累官加至少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要把他的職場生涯全寫出來,本書的主角張英都沒必要出場了。



    影響:這個就更不具備可比性了。張士維不過在地方志和一些筆記中有幾行文字的記載,而且提到他時,講他兒子、孫子、曾孫的字數比他本人更多。張四維可是在正史上留下大段大段記錄的。後人凡涉及他的研究,更是左圖右史、卷帙浩繁、汗牛充棟、書盈四壁。



    總之一句話,張士維在張四維面前,真沒什麼值得誇耀的,實在是太平常了。即便是跟同時期的同僚相比,他的履歷也是十分普通的,甚至沒有保留關於政績的記錄,反倒是他的閑情逸致在《續修桐城縣志》上留了幾筆。他很有閑暇,在獺橋湖畔修築了半畝園;他極有閑泰,在牆壁上自繪了《龍眠山莊圖》;他也有閑逸,在案牘之餘寫作了《半畝園詩集》。整體而言,他就像當時一些崇尚自然的士大夫一樣,過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生活。



    但是,跳出文字記述,我們不禁疑問:張士維有著聞名遐邇的父親,有著名標青史的兒子,有著名高天下的孫子,有著名垂後世的曾孫……他,真的是短短幾句話記錄的那麼平常嗎?



    “平常”不“平庸”



    張士維,字立甫,號恂所,是桐城張家的七世祖,張淳的兒子,張英的祖父。他的特點就是平常。平常卻不代表著平庸,透過古人記載的字裡行間,立足更長的歷史時段來分析,張士維的為人處世,隱隱透出幾分不平常來。



    是孝順。孔老夫子教導弟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也就是說,當某人父親活著時,要觀察他的志向;父親死了,要觀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要求長期地不加改變,可以說做到孝了。與張四維相比,張士維自然沒什麼成就。但是,他做官也做到了中憲大夫、撫州知府,不算辱沒了其父之名。對於父親的要求,張士維更是嚴格遵守。



    張淳曾經寫信告誡張士維:“盛極衰至,福過災生。”並要求兒子們“居家敦樸”。張士維就老老實實地聽話,踏踏實實地養德,扎扎實實地養福。他常常考慮的是利民濟人,而且越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越愛做有利於他人的事。漸漸地,他成為鄉民眼中有德行的長者,受到了同鄉的擁戴和禮遇。張士維能做到這一步,可見他對張淳的家訓實踐得有多徹底,完全符合孔老夫子對於“孝”的要求。



    第二是守成。古人曾用玉如意來打比方,表明“中興之主,是難為”。具體做法是:取一柄如意,伸出一根手指,先抬如意頭,再抬如意尾,都能很容易地抬起,但是,用一根手指抬起如意的柄身,就比較費力了。這時候,可以伸出五指,穩穩地握住如意的中間部位,用五指之力放到想要勸諫的人的面前。這傳達的意思是說,一個王朝、一個組織或一個家族,開創者或覆亡者,都相對容易做,辛苦的是中間的振興之人。說白了,就是“守業更比創業難”的意思。但凡處於“如意柄身”位置的人,比如“官二代”、“富二代”、繼承人、接班人,倘若不能守業,這個家的傳承基本就算斷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武則盛世能順利接盤貞觀之治嗎?如果沒有雍正皇帝,康乾盛世能持續115年嗎?如果沒有張士維,桐城張家能成就“父子宰相”的輝煌嗎?承前啟後的工作可不是任何人都做得了的,而且,這種處於中間位置的守業之人,不僅勞心勞力,往往還要承受更多的委屈。比如武則天,在歷史上就沒有唐太宗和唐玄宗招人待見;雍正皇帝也不如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那麼出名;張士維在老子和兒子的盛名之下,更顯得默默無聞。但是,我們細細思量,張士維的這種“平常心”,反而更適合一個大家族的興起和傳承。試想一下,倘或張士維像張四維一樣能干,像張居正一樣厲害,那歷史上還有張英什麼事嗎?要知道,張四維的後人表現平平,而張居正的後人過得淒慘,都不如張士維的後代們。這麼一比較,張士維的“不折騰”,倒頗有幾分“無為而無不為”的高明了。看來,張淳的長子、桐城張家此時的掌門人,在“守業”方面,不像孔門的弟子,倒像老莊的門徒了。能持“無名之樸”,張士維的“守成”自然是成功的。



    第三是教子。“養不教,父之過。”在教育子孫方面,張士維不僅無過,而且有功,對張氏一族來說,是不世之功。他的長子張秉文做到了山東布政使;次子張秉彝也是奇人一個,還培養出了張英這位宰相級人物。可見,張士維訓導子弟的功力之高。



    總之,在張氏家族的傳承歷史上,張士維是一位繼往開來的重要人物,他的作用不可小視。其實,對於一個大家族來說,培養一位人纔不難,培養一位“橋梁式”的繼承人也不難,難的是教導出一位拿捏有度的承上啟下的接班人。這一點,張士維的父親做得非常好。



    可是,我們知道,“張一包”張大人對工作是兢兢業業、鞠躬盡瘁。雖然稱不上日理萬機,但也是宵衣旰食、夜以繼日。他要如何來教導自己的孩子呢?



    家書抵萬金



    張淳教子,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突擊檢查,而是長期觀察、仔細分析後的提點。這從他寫給張士維的家書中就能看得出來。



    張淳的書信,開頭是這樣寫的:“聞汝兄弟居家敦樸,且勤讀書,甚慰。”意思是:“聽說你們兄弟日常在家時,為人敦厚、樸實,而且勤於讀書,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一個“聞”字,既表明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注,同時也說明了長輩對晚輩的提點是有據可依的,是針對已成事實的行為來說道的。接著,“甚慰”一詞,既傳達了做父親的喜悅之情,又表達了對孩子們的贊賞。



    然後,在信的中間部分,張淳開始啟發式教導:“此可以養德,亦可以養福。語雲:‘盛極衰至,福過災生。’”這是告訴張士維兄弟:“你們這樣,既能夠養德,也能夠養福。常言道:興盛至極就是衰退到來之時,福氣過去就是災殃產生之刻。”可見,在進一步對兒子的行為做了肯定的同時,張淳沒有簡單地說教,而是借助“引用”的方式,告誡兒子們不要到了“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的境地。



    後,張淳對兒子們做了暗示性的指點:“造物之定理,前哲之明訓;近世儒者若司馬君實、邵康節,尤惓惓言此,思深而慮遠矣。”大意是:“(這就是)自然造物不變的定理,前輩哲人智慧的訓示;北宋的儒者司馬光和邵雍,都誠摯懇切地談論盛衰禍福的道理。這是需要我們大家深思遠慮的事啊。”也就是說,張淳告訴孩子們,“盛衰相伴、福禍相依”的道理是先儒都很重視的,希望你們也能好好地考慮這些規律,並約束自己的言行。



    至此,這封信就結束了。整封家書隻有67個字,既不嘮叨得惹人煩躁,又把想說的話講明白了。



    顯而易見,張淳帶給張士維的,是鼓勵式的教育和殷切的期許。他先是肯定孩子們的居家作風,接著委婉地引用名言來做鋪墊。之後,他沒有用“別人家的兒子”來刺激自己的兒子,而是用先賢的例子來暗示、勉勵自己的孩子。這些教子方法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不會顯得過時。這封家書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家訓中的典範。



    那麼,這樣訓子的效果究竟怎麼樣呢?



    首先,張士維非常低調。他在做“縣學生”時,“雖席華冑,無上人之色”。意思是說,他雖然是個“官二代”,但是沒有用鼻孔看人的習慣,跟普通的學生沒什麼兩樣。那時候,他纔14歲,就已經知道“養德養福,低調做人”了,可見其家教之良好。



    其次,張士維極有風度。他的孫子張英曾經“聞諸長老言”,知道張士維“敦龐渾厚,嶷然如山嶽,挹其風度,可以挽澆振靡也”。也就是說,張士維為人敦厚老實,像大山般端正可靠,他的風采氣度有助於良好社會風氣的培養。我們今天猜測,大概是張家的老一輩們用張士維的事例來訓誡小輩,而張英很為自己的爺爺張士維感到自豪,所以,特意記下了這些話。在這方面,我們有時候不得不佩服血緣的神奇。這段話,如果去掉主人公,放在“張一包”身上,是很恰當的;放在張士維的兒子張秉文身上,也很恰當;放在張士維的孫子張英身上,同樣很恰當。由此可見,張家的家教是從長輩的以身作則開始的,而張家的家風也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培養出來了。



    後,張士維很得人心。他曾兩次被選舉為“郡邑大賓”。按古鄉飲禮﹐隻有年高德劭者纔能為賓,並且隻推薦一個,足見張士維在桐城的人氣之高。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他得到了張淳的真傳,所以有很深的“和鄉黨”的功夫。



    可想而知,如此善於處理鄉鄰關繫,“以利濟為事”的張士維,必定會為同鄉的喜事去上門道賀,特別是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科舉放榜之後。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