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在一杯茶中安頓身心:李玉剛,安意如傾情作序,行者、一音禪師等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唐公子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飲食/茶酒文化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198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8119885
    作者:唐公子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探討茶與當代人心靈的書。在這本書中,記錄了作者與朋友們喝茶的一些心得與體悟。他們中,有藝術家、設計師、琴者、著名作家,也有在深山中的隱居者。他們談生活,談創作,更談飲茶與心靈:


    如何在浮躁與焦慮的世界裡覓得一處清涼?


    如何讓我們勞頓的身心哪怕得到片刻的安頓?


    如何讓奔波的身影暫時棲止?


    端起一杯茶吧!爐下煙火起,此間茶味恍若禪意。暫且在一杯茶中覓得一份清靜,真正地與自己相知相遇,也讓我們的身心安頓於當下茶間。

     
    內容簡介

    茶既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生活,一種心境,被當下讀者大為推崇。本書的精妙之處不在於教讀者基本的認識茶的品種和講述粗淺的茶道,而是從更高的文化和審美意蘊層面來為讀者展現茶的魅力,從跨界的角度談中國茶文化之美,著名藝術家李玉剛、琴人行者、作家安意如、一音禪師等十幾個領域的名家從不同角度談茶美學、茶生活。

    作者簡介

    唐公子,曾用名安思明,知名作家,資深創意人,文化美學生活的推廣者與踐行者。曾任職於法國樺榭傳媒集團等著名媒體公司,出版作品包括《越南星空下》《明星正能量》等。

    目錄
    序言
    序言
    一枕鳥聲殘夢 半窗花影獨飲中 / 安意如 1
    生命中的一杯茶 / 李玉剛 5

    自序
    訪茶終南7

    部分
    No.1 美的體悟,在當下一杯茶中14
    No.2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24
    No.3 一碗茶湯的奧義35
    No.4 岩骨花香是真味44
    No.5 飲茶,一切如空56

    序言


    序言


    一枕鳥聲殘夢 半窗花影獨飲中 / 安意如 1


    生命中的一杯茶 / 李玉剛 5


     


    自序


    訪茶終南7


     


    部分


    No.1 美的體悟,在當下一杯茶中14


    No.2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24


    No.3 一碗茶湯的奧義35


    No.4 岩骨花香是真味44


    No.5 飲茶,一切如空56


    No.6 在安靜中守候一碗茶湯70


     


    第二部分


    No.1 物件的能量場84


    No.2 對話天地身心92


    No.3 喝茶是一個修心的過程102


    No.4 開悟如同茶杯的開片般自然114


    No.5 春煙寺院茶一杯124


    No.6 經由茶尋找內心的自己132


     


    第三部分


    No.1 一盞琉璃茶時光150


    No.2 禪茶一味是清歡160


    No.3 知白守黑的茶之道172


    No.4 彈琴飲茶,守心如一 186


    No.5 通往心靈的幽徑198


    No.6 眼前的每一杯茶,都千載難逢208


     



    訪水終南214

    前言
    序言 生命中的一杯茶
    ——安意如
    打動我的,是唐公子這本新書的名字:《在一杯茶中安頓身心》。茶與現代中國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精神和心靈上的契合。
    中國人的飲茶文化漫長,但是直到唐代茶聖陸羽的出現,纔將飲茶之道上升為一種極為講究的,更堪稱是藝術化的、浪漫化的行為。
    也是在唐代,盧仝的《七碗茶歌》為人稱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唯覺兩腋習習輕風生。”
    這幾年,我愛上了喝茶,國內國外的演出,空中飛人一樣的生活,坐下來喝一杯茶時,纔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內心的自在與從容。
    我與唐公子,則也是真正意義上的以茶結緣的朋友。印像裡,在他北京的寓所,除了各種茶具和茶,便是一摞又一摞的書。空間雖然不大,但是自有一股清氣和雅致之意。書與茶,幾乎是我對唐公子直觀的感覺。

    序言  生命中的一杯茶


    ——安意如


    打動我的,是唐公子這本新書的名字:《在一杯茶中安頓身心》。茶與現代中國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精神和心靈上的契合。


    中國人的飲茶文化漫長,但是直到唐代茶聖陸羽的出現,纔將飲茶之道上升為一種極為講究的,更堪稱是藝術化的、浪漫化的行為。


    也是在唐代,盧仝的《七碗茶歌》為人稱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唯覺兩腋習習輕風生。”


    這幾年,我愛上了喝茶,國內國外的演出,空中飛人一樣的生活,坐下來喝一杯茶時,纔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內心的自在與從容。


    我與唐公子,則也是真正意義上的以茶結緣的朋友。印像裡,在他北京的寓所,除了各種茶具和茶,便是一摞又一摞的書。空間雖然不大,但是自有一股清氣和雅致之意。書與茶,幾乎是我對唐公子直觀的感覺。


    除了在北京時常茶聚外,我們也曾經有過一起外出訪茶的經歷。次是去雲南的西雙版納,探訪古樹普洱茶。第二次則是去福建的武夷山,探訪武夷岩茶與桐木關的紅茶。跋山涉水,行走雲水之間,讓我更加感受到了唐公子對茶的熱情與熱愛。


    唐公子的整個人是安靜通透的,就像一杯清茶。也許是有了書與茶的滋養,他的文字也是別具一種靈動之氣。不緩不疾,讀來讓人有一種內心的安定感。我想,那是因為他在每一篇文字中都融入進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吧!


    重要的,他的淡定與安然更是因為他在眼前的這杯茶中找到了自己。印度的大文豪泰戈爾曾在《吉檀迦利》中寫道:“旅客要在每一個陌生人門口敲叩,纔能找到自己的家門。人要在外面到處飄流,後纔能走到深的宮殿。”


    生命中的每一杯茶,都是唐公子的廟宇,也是他的殿堂。


     


    自序 訪茶終南 


    終南山在愛茶人的心裡,實在是一個理想的飲茶去處。


    或許,每個人愛茶人的心裡,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終南山。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終南何有,有紀有堂。”早令我對終南山產生一種精神意義上的向往的,還是美國作家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受到寒山與拾得兩位僧人詩句的影響,身為美國人的比爾·波特在終南山開啟了他尋找中國傳統隱士的旅程。他在寺院、道觀、山岩、陡峭的窄路,尋王維手植的那棵銀杏樹。終,他在終南山尋找到的是什麼呢?一種根植於生活中的獨處的樂趣,“不是離群索居,而是因為更深的覺悟與仁慈。”


    張劍鋒的終南之尋則更為具像,他寫《尋訪終南隱士》一書,相信也是受了比爾·波特的某種啟迪。渭河、炊煙、茅屋、菊花、松樹、采藥人、白雲、山林、斷壁、洞穴。“某個黃昏,我坐在群山中的某個孤峰上看霜橋鳥跡,水流花深。”“山中的泉水從五千年以前流過來,我是河邊行走的路人,山中歲月如長溝流月,當月亮起來了,終南山的大小百千山谷裡的百千河流映著百千明月……”


    詩一樣的文字,充滿靈動感,如同雲朵在山崖間升起。


    在寫作此書時,我內心有一個念想,能去終南山喝杯茶,將喝茶的感覺融入文字中,應該是一件妙事。起心動念未及多久,我便受到盛世甘霖老朋友王振國的邀請,去終南山喝茶訪水。


    “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好茶需要用好水泡,已經是飲茶人的共識。茶與水的關繫,陸羽在《茶經》裡即早有提及,他言,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愛茶之人,於泡茶用水極為講究。“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即“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激勿食之”,“江水取至人遠者,井水取汲多者”。


    宋代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他認為,直接影響茶湯品質的是水的清潔度。


    明朝的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提到:“清,朗也,靜也;澄水之貌。”隻有清潔透明之水,纔能使茶色完全顯現出來。甘甜為口感,這是因為泉水中有微量的碳酸氫鈣,古人不懂得這個道理。高濂在《遵生七箋》也曾講:“凡水泉不甘,能損茶味。”


    我飲茶數年,對於茶與水的奧妙已然領悟,遂踏上了前往終南山的旅程。我們的目的地是牛背梁,距離西安市有58公裡的車程。


    我們下榻的翠微宮也頗有來歷。終南山下,翠微留名。在唐代,翠微宮是唐太宗的避暑行宮。從天竺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亦曾隨唐太宗在此暫住,並譯出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史料記載,唐太宗生命中的後一段時光,便是在此度過的。太宗駕崩,翠微宮漸趨荒蕪,一度曾為密宗古剎,又消逝於荒野中。


    翠微宮建在山野間,臨窗而立,便可見青山綿亙,白雲繚繞其間。夜深人靜,可聽聞水聲潺潺。白日裡,我們沿山路而上,踏尋秦楚古道。車轔轔,馬蕭蕭,千年歷史如煙雲,隻有窄窄的秦楚古道可供後來者追憶當年。沿著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石板臺階一路行來,冷杉、杜鵑、冰川、草甸,白雲飄搖,山風陣陣。我們花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到達南草北甸的分界線處,瞬間霧靄四合,風中夾雜著雨點,席卷而來,寒意逼人。我們擔心山巔的閃電霹靂,未做太久停留,便折身回返。眼前一片蒼茫,確有“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的氣像。同行的朋友唱誦著《心經》,內心方覺安定。


    另一日,我們去山中訪泉。徒步而行,漫步翠色山中,竹林環繞,四處泉水汨汨,溪水聲聲,白色瀑布如練如緞,自山崖落下。我們駐足觀水,水清澈無比,涼意襲來。我們到了深山的一處草坪,卻聽聞人聲。原來,是幾位從西安開車過來的茶友來此山中品茗靜心。


    皆是愛茶之人,他們便邀我們坐下來喝杯茶。茶臺是天然的石頭,煮茶的水是旁邊的山泉水,茶是普洱熟茶。他們以酒精爐的小鍋煮水,待水冒泡時關掉火,又以素雅白色青花瓷壺泡茶,杯子也是小瓷杯。酒紅色茶湯在白色瓷杯裡顯得格格外澄澈透亮,我隻覺入口回甘細綿,喉部如湧泉。


    終南山之行,我原本還要拜訪一位在此修行的出家人法清法師,去探訪他的茅棚禪寺,討一杯茶喝。那座建築在水邊的禪寺,古樸明朗,深得我心。但是不巧,在我們出發的頭一天,他便要飛往廣州弘法。緣分就此錯過,我心中略生憾意。


    有缺憾,或許纔圓滿。


    他日,再續茶緣。

    在線試讀
    美的體悟,在當下一杯茶中
    楊智深曾以“穆如”為名,開了一家茶室。這間茶室,與眾多咖啡店、畫廊、精品店比鄰,門口種植著數株修竹,完全是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穆如”之名,源自《詩經·大雅》中“吉甫作頌,穆如清風”的句子。
    推門進去,裡面別有洞天。門的右手邊的石磨樣淨手池,應該是來自日本茶道飲茶前先淨手的靈感。看腳下,室內挖了水渠,清水流轉,數尾紅黃相間的錦鯉遊弋其間。牆上掛著充滿當代藝術風格的油畫作品,長條幾案上則放著一匹奔放的青銅馬、一塊仿佛宋畫裡的假山石。茶席的布置,則是從黑金色大漆的干泡茶臺到考究的雕花薄胎白瓷杯、藍色鈞瓷水洗、精致的紫銅香爐,所用的蓋碗也是他親自監制,上面繪著童子嬉戲的圖案。
    “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哪怕一個角落,來承載中國的傳統文化。”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繫古典文學專業念書的楊智深,與茶淵源甚深。他生命中品飲的泡茶,是父母自故鄉帶來的烏龍茶,鳳凰單叢,珍重如故園舊雨,隻有在親朋串門時纔會被拿出來分享。
    或許與喜歡文學專業一脈相承,楊智深迷上了京劇與茶事,並且拜一位名為顏禮長的老先生為師。後來,他的大學老師葉明媚又引薦他到霍韜晦先生創辦的法住文化學院開辦茶事課程,更得到潮汕泰鬥饒宗頤先生之鼓勵。
    早在26歲,年紀尚輕的楊智深就與朋友合開了一家名叫“真茶軒”的茶館,地點就在尖沙咀的一個僻靜處。面積雖然隻有一百多平方米,租金卻頗為昂貴。兩年後,他又獨立開了一家新的茶店,取名為“水雲莊”,地點同樣在尖沙咀。這兩家茶店都成為香港文化界人士愛的去處,導演、編劇甚至明星,紛紛在此現身喝茶。
    “一度,香港的茶餐廳裡風靡香片、普洱、水仙和壽眉。”楊智深告訴我,“後來隨著飲茶人日益增多,作為綠茶的龍井也開始流行起來。”講起香港人飲茶的掌故,他滔滔不絕。“以普洱茶中的宋聘為例,多少人都是一直聽聞卻從來不曾喝過。後來我收了一批新中國成立前生產的老普洱,發現了有龍馬雙標的老字號同慶號。”後來,他把自己收的那批老普洱茶賣到了臺灣,包括幾個現在說起來在兩岸茶界都聞名遐邇的茶人,皆是他當年的主顧。
    抗戰期間,不少包括上海人在內的內地名流和權貴階層逃至香港,也帶去了講究的飲茶方式,老六安和老普洱是其中代表。“在過去,尤其是民國時期,老六安是講究的大戶人家纔喝的茶。飲茶如同出身,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但是現在,世易時移,它已經沒落了。”

    美的體悟,在當下一杯茶中


    楊智深曾以“穆如”為名,開了一家茶室。這間茶室,與眾多咖啡店、畫廊、精品店比鄰,門口種植著數株修竹,完全是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穆如”之名,源自《詩經·大雅》中“吉甫作頌,穆如清風”的句子。


    推門進去,裡面別有洞天。門的右手邊的石磨樣淨手池,應該是來自日本茶道飲茶前先淨手的靈感。看腳下,室內挖了水渠,清水流轉,數尾紅黃相間的錦鯉遊弋其間。牆上掛著充滿當代藝術風格的油畫作品,長條幾案上則放著一匹奔放的青銅馬、一塊仿佛宋畫裡的假山石。茶席的布置,則是從黑金色大漆的干泡茶臺到考究的雕花薄胎白瓷杯、藍色鈞瓷水洗、精致的紫銅香爐,所用的蓋碗也是他親自監制,上面繪著童子嬉戲的圖案。


    “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哪怕一個角落,來承載中國的傳統文化。”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繫古典文學專業念書的楊智深,與茶淵源甚深。他生命中品飲的泡茶,是父母自故鄉帶來的烏龍茶,鳳凰單叢,珍重如故園舊雨,隻有在親朋串門時纔會被拿出來分享。


    或許與喜歡文學專業一脈相承,楊智深迷上了京劇與茶事,並且拜一位名為顏禮長的老先生為師。後來,他的大學老師葉明媚又引薦他到霍韜晦先生創辦的法住文化學院開辦茶事課程,更得到潮汕泰鬥饒宗頤先生之鼓勵。


    早在26歲,年紀尚輕的楊智深就與朋友合開了一家名叫“真茶軒”的茶館,地點就在尖沙咀的一個僻靜處。面積雖然隻有一百多平方米,租金卻頗為昂貴。兩年後,他又獨立開了一家新的茶店,取名為“水雲莊”,地點同樣在尖沙咀。這兩家茶店都成為香港文化界人士愛的去處,導演、編劇甚至明星,紛紛在此現身喝茶。


    “一度,香港的茶餐廳裡風靡香片、普洱、水仙和壽眉。”楊智深告訴我,“後來隨著飲茶人日益增多,作為綠茶的龍井也開始流行起來。”講起香港人飲茶的掌故,他滔滔不絕。“以普洱茶中的宋聘為例,多少人都是一直聽聞卻從來不曾喝過。後來我收了一批新中國成立前生產的老普洱,發現了有龍馬雙標的老字號同慶號。”後來,他把自己收的那批老普洱茶賣到了臺灣,包括幾個現在說起來在兩岸茶界都聞名遐邇的茶人,皆是他當年的主顧。


    抗戰期間,不少包括上海人在內的內地名流和權貴階層逃至香港,也帶去了講究的飲茶方式,老六安和老普洱是其中代表。“在過去,尤其是民國時期,老六安是講究的大戶人家纔喝的茶。飲茶如同出身,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但是現在,世易時移,它已經沒落了。”


    幸運的是,在楊智深的家裡,我與同行的朋友喝到了一款他收藏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老六安茶,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珍稀異常。茶就放在一個已經泛黃的竹籃中。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竹籃,裡面是一層顏色深沉的箬葉,打開箬葉,裡面纔是老六安茶。他抽出一張巴掌大的紅色內飛給我看,因為時間久遠,那張內飛早已經變得褶皺脆薄。“老六安裡面,有時多會放六張內飛用於防偽。一層茶葉,一張內飛,再一層茶葉,又一張內飛,不厭其煩,足見其珍貴。”內飛的顏色,除了常見的紅色,還有白色、粉色等。單看外形,棕褐色的茶芽如同普洱的宮廷料,但實際上,老六安茶屬於蒸青綠茶。“現在,許多人都在爭論有沒有老綠茶,老六安就是老綠茶啊。”他笑著說,“隻是大多數人不了解而已。”


    若是單單從健康的角度飲茶,楊智深認為自古以來,茶猶藥,要注意飲茶的時令性。就如當下,北方炎炎夏日,他為我泡了一杯黃山毛峰,微微苦澀,卻可以去除夏日的火氣與躁動。如若從品鋻的角度,他喜的還是老普洱和岩茶。尤其是後者,工藝復雜,內含物質豐富,啜一口茶,耐人百般尋味。


    “以岩茶中的水仙為例,向來有水仙十焙成金的說辭,這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記載的。”楊智深自己曾經有過品飲十焙水仙的經歷,至今回憶起來,依舊回味不已,“其中妙處,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身為香港代茶人,楊智深除了對茶有自己的鋻賞角度與品味,對於茶器與茶具也頗有研究。


    “茶文化從唐代開始,到明代,中國的茶文化一直在演變中,茶具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們現在的泡茶方式,即淹茶法,或稱之為瀹茶法,實則是延續自明代。”早些時候,香港的老茶多,老茶具也多,好東西看多了,加上自身的悟性,他對茶具之美有了自己的看法。二三十年下來,不論是對紫砂壺還是景德鎮的瓷器,他都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審美體繫。“自己先學會泡茶、品茶 ,感受完之後再去理解背後的東西。”他自己設計茶具,多次往返香港、北京、景德鎮,“一個東西能不能成型,原因是很復雜的,不光是形狀,還有材質和顏色,它呈現的是一種整體的感覺。”


    在研究茶具的過程中,他始終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度”。“度”是一種平衡,也是一種審美,甚至是一種哲學。“如果要做一把壺,或者做一個杯子,它們基本的功能首先是能被使用,不能背離這個原則。否則,設計得再美,也沒有價值。”


    “所謂真、善、美,為何把真排在位?那一定是有其道理的。中國文化之美有不可動搖的價值。對於茶具而言,美一定是要後考慮的,應該在確認它的功能性的基礎上,在到達格物的層面後,再去談美。”這就如同現代人飲茶時對建盞的過度迷戀一樣。“建盞的使用,是建立在宋代人飲茶方式的基礎之上的。宋人飲茶,由於茶的制作工藝的特殊原因,茶湯是白色的,並且上面有一層細膩的泡沫,需要用黑色或者其他顏色深沉的茶盞來襯托,以鋻賞茶湯的顏色和泡沫的細膩程度。我們現在所用的泡茶方法,延續自明清二代,茶湯的顏色偏清澈,所以用白色的瓷杯易鋻賞茶湯的顏色和茶湯的變化。喝茶是一件需要把色聲香味觸五感打開的事情,茶湯的審美是其中一個重要視覺體驗。飲茶方式在變革,茶器茶具當然也要隨之變化,不可因為審美的需要而忽視茶的滋味與口感。畢竟,茶纔是位的。”


    日本茶道專精醇美,傳承有序。韓國茶禮揖讓有度,情貌動人。中國茶文化卻一度斷層,令人嘆惋,無所適從。楊智深則推崇陸羽對茶的“精行簡德”的態度。楊智深祖籍閩南,長於香港,見識過好東西,也曾擁有過不少收藏之物。但是,現在的楊智深卻不收藏任何東西,包括自己手裡的那些珍藏多年的老茶,他也是抱著一顆隨緣自適的心,役物而不役於物。“哪一天能夠遇到真正懂得這些老茶的人,我願意將它們出讓給新的主人。”


    一切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美的體悟,隻在當下一杯茶中。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