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國粹:人文傳承書(本書榮獲2017央視中國好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321-467
    【優惠價】
    201-292
    【作者】 王充閭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研究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8401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1284018
    作者:王充閭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7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國粹:人文傳承書》這本書可以說,是形像化的中國人文傳統史。它是一部可以流傳下去的大書。當代大作家以優雅美文寫傳統,學識淵博又極具激活力,中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奔湧而來,先祖、人文、大地、傳統的亮點一浪接著一浪如歷史長河呈現在面前。圍繞“傳承”這個關鍵點,寫中國傳統的文化情懷、精神世界、心靈空間,讓中國人有一顆中國心,重建斯文優雅,守住傳統這盞古燈,擁有共同的精神家園。《國粹》榮獲“中國好書”、“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節”(2017)* 、 “光明書榜”十佳圖書。中央紀委監察部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人民網、中國全民閱讀網、中國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作家網、《中國科學報》《光明日報》等近百家媒體推薦。
    中華文明一脈相承,與先賢同行,與國粹相見,在當代世界知道從哪裡來向何處去,增添中國人心靈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1)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從人文始祖祖、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英雄豪傑、學者、謀略家等仁人志士,到岩畫、周易、典籍、詩詞、姓氏、古琴等人文符號,到長江、江南、塞北、絲路等中華文明賴以生存的河山大地,到我們一代代流傳的生活智慧,應有盡有,一覽無遺。
    (2)新:是開風氣之先的形像*的中國人文傳統史,全新領悟中華民族的歷史滄桑,感受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傳播中國文化的現代魅力。
    (3)通: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打開一條通路,用歷史讓我們看到如何做人做事,用文學給我們展現做人的無限豐富*,用歷史傳統指向未來發展。
    (4)悅:這麼豐富的歷史文化,讀著難嗎?讀著累嗎?本書寫歷史傳統,用的形式卻是帶來閱讀愉悅的美文,有傳說、歷史、故事、詩詞等等,都是我們喜聞樂見的,讀著輕松愉悅,本身就是美的享受。
    (5)派:用中國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獨具中國氣派,儼然中國風格,優雅漢語書寫中國文化,在五四以後自成一家,有一定的影響力。
    (6)美:全書用美文的形式寫成,展現給您美輪美奂的文字,裝幀也莊重大氣,具有中國古典的質樸美,插圖少而精,在視覺泛濫的今天,提供的是值得收藏的高*價比的高清大圖,衝擊力還是極強的。
    (7)火:中國傳統文化很“火”,本書以獨特的散文形式、全新的領悟感發、獨一無二的視角、輕松好讀的特*,把這本“中國人文精神的史詩”奉獻給讀者,甫一問世,即受到各界讀者的喜愛、各級各類媒體的關注、學者文人的推薦。願大家能把它捧“火”。

    《國粹:人文傳承書》這本書可以說,是形像化的中國人文傳統史。它是一部可以流傳下去的大書。當代大作家以優雅美文寫傳統,學識淵博又極具激活力,中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奔湧而來,先祖、人文、大地、傳統的亮點一浪接著一浪如歷史長河呈現在面前。圍繞“傳承”這個關鍵點,寫中國傳統的文化情懷、精神世界、心靈空間,讓中國人有一顆中國心,重建斯文優雅,守住傳統這盞古燈,擁有共同的精神家園。《國粹》榮獲“中國好書”、“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節”(2017)* 、 “光明書榜”十佳圖書。中央紀委監察部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人民網、中國全民閱讀網、中國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作家網、《中國科學報》《光明日報》等近百家媒體推薦。
    中華文明一脈相承,與先賢同行,與國粹相見,在當代世界知道從哪裡來向何處去,增添中國人心靈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1)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從人文始祖祖、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英雄豪傑、學者、謀略家等仁人志士,到岩畫、周易、典籍、詩詞、姓氏、古琴等人文符號,到長江、江南、塞北、絲路等中華文明賴以生存的河山大地,到我們一代代流傳的生活智慧,應有盡有,一覽無遺。

    (2)新:是開風氣之先的形像*的中國人文傳統史,全新領悟中華民族的歷史滄桑,感受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傳播中國文化的現代魅力。

    (3)通: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打開一條通路,用歷史讓我們看到如何做人做事,用文學給我們展現做人的無限豐富*,用歷史傳統指向未來發展。

    (4)悅:這麼豐富的歷史文化,讀著難嗎?讀著累嗎?本書寫歷史傳統,用的形式卻是帶來閱讀愉悅的美文,有傳說、歷史、故事、詩詞等等,都是我們喜聞樂見的,讀著輕松愉悅,本身就是美的享受。

    (5)派:用中國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獨具中國氣派,儼然中國風格,優雅漢語書寫中國文化,在五四以後自成一家,有一定的影響力。

    (6)美:全書用美文的形式寫成,展現給您美輪美奂的文字,裝幀也莊重大氣,具有中國古典的質樸美,插圖少而精,在視覺泛濫的今天,提供的是值得收藏的高*價比的高清大圖,衝擊力還是極強的。

    (7)火:中國傳統文化很“火”,本書以獨特的散文形式、全新的領悟感發、獨一無二的視角、輕松好讀的特*,把這本“中國人文精神的史詩”奉獻給讀者,甫一問世,即受到各界讀者的喜愛、各級各類媒體的關注、學者文人的推薦。願大家能把它捧“火”。

    中華五千年文明奔湧而來,先祖、人文、大地、傳統的亮點如歷史長河一樣呈現。中國人的人文情懷、精神世界、心靈空間及中國文化的理念、氣度、神韻,一覽無遺,領悟立命之道、人生理念、生活智慧,中華文明在當代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內容簡介

    國粹是一個國家特有的民族精髓、文化特質、人生價值、生活理念,它是一個民族在物質、精神、思想方面對人類的重要貢獻,而這種貢獻又是有意義、有價值、有影響,並一直在現代生活中繼續發展的。
    《國粹:人文傳承書》是一部形像化的中國人文傳統史,也是一部中國人的心靈精神史。它以優美的散文闡釋中國人文傳統、講述中華五千年波瀾起伏的往事,通過對先祖、人文、河山、傳統的認知和感悟,寫出了中國傳統的人文情懷、精神世界、心靈空間及中國文化特有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民族的滄桑正道,領悟日常的安生立命之道、斯文優雅的人生理念、生存處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國人心靈深處的文化自信和自豪,讓古老的中華文明在當代呈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本書把人文傳統與優雅漢語完美結合,富有詩情畫意又極具激活力,讓我們在守住中華國粹的同時,又能在當今世界明辨從哪裡來向何處去,擁有一顆永遠的中國心。

    作者簡介

    王充閭,中國當代散文大家。遼寧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南開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曾任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部長、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並任魯迅文學獎散文評獎委員會主任。早年接受繫統的國學教育,大學畢業後做過教師、記者、官員,人生閱歷、社會經驗極為豐富,是當今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的“通纔”,著作多部,翻譯成多種文字,影響廣泛。享有“南秋雨,北充閭”之譽。

    目錄
    目錄
    序章 傳承:文化自信
    **篇 中國心

    **章 祖先:人生命脈
    第二篇 始祖
    第三篇 道家智者
    第四篇 士君子
    第五篇 始皇
    第六篇 和親者
    第七篇 千古文人心
    第八篇 達人境界
    第九篇 纔人真絕代
    第十篇 女傑

    目錄
    序章 傳承:文化自信
    **篇 中國心

    **章 祖先:人生命脈
    第二篇 始祖
    第三篇 道家智者
    第四篇 士君子
    第五篇 始皇
    第六篇 和親者
    第七篇 千古文人心
    第八篇 達人境界
    第九篇 纔人真絕代
    第十篇 女傑
    第十一篇 平常心
    第十二篇 性情生活家
    第十三篇 苦味人生

    第二章 人文:生命符號
    第十四篇 鴻蒙開
    第十五篇 生生之為易
    第十六篇 盡信《書》不如無《書》
    第十七篇 廣陵散
    第十八篇 詩詞密碼
    第十九篇 聯趣
    第二十篇 姓氏文化
    第二十一篇 座次格局

    第三章 河山:文明大地
    第二十二篇 三峽氣像
    第二十三篇 徽文脈
    第二十四篇 江南傳奇
    第二十五篇 古晉北
    第二十六篇 涼山雲和月
    第二十七篇 絲綢之路

    第四章 傳統:生活智慧
    第二十八篇 賢母品格
    第二十九篇 邯鄲道
    第三十篇 隱士
    第三十一篇 文明融合
    第三十二篇 家天下
    第三十三篇 情是何物
    第三十四篇 科舉
    第三十五篇 歷史周期率

    媒體評論
    《國粹》《文化苦旅》:中國歷史文化散文的“雙璧”。《國粹》全民閱讀推薦:“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節”(2017)* 、 “光明書榜”十佳圖書
    《光明日報》重磅書評隆重推薦。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人民網、中國文明網、中國全民閱讀網、求是網、中國網、中國圖書網、中國作家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科學網、中國青年網、中青在線、檢魂網、中國期刊網、今日頭條、360“今日爆點”、江蘇大講堂、西部網、西北在線、*新聞、搜狐網、網易、鳳凰網、中華網、百道網、中國產經信息網、北京廣播網、大眾網、膠東在線、王充閭研究會、《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科學報》《文藝報》《華夏文明導報》《齊魯一點》《石家莊日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惠州日報》《衢州日報》*時間新書推薦。
    “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月”(2017)*

    《國粹》《文化苦旅》:中國歷史文化散文的“雙璧”。《國粹》全民閱讀推薦:“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節”(2017)* 、 “光明書榜”十佳圖書



    《光明日報》重磅書評隆重推薦。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人民網、中國文明網、中國全民閱讀網、求是網、中國網、中國圖書網、中國作家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科學網、中國青年網、中青在線、檢魂網、中國期刊網、今日頭條、360“今日爆點”、江蘇大講堂、西部網、西北在線、*新聞、搜狐網、網易、鳳凰網、中華網、百道網、中國產經信息網、北京廣播網、大眾網、膠東在線、王充閭研究會、《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科學報》《文藝報》《華夏文明導報》《齊魯一點》《石家莊日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惠州日報》《衢州日報》*時間新書推薦。


    “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月”(2017)*

    推薦理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王充閭的一部主題性散文——《國粹:人文傳承書》,讓我們有機會集中領略了王充閭與“國粹”的對話、思考和文學表達。這種對話、思考,就是王充閭與“國粹”的當代性關繫。祖先崇拜、思想文化、人文地理以及生活哲學等,這些主題也是歷史學家、思想史家要處理的對像。王充閭的文化歷史散文為什麼還有獨特的價值,這就是王充閭散文的文學性。王充閭散文內容的豐富性,與《史記》《左傳》《資治通鋻》等中國典籍有譜繫關繫,這些中國古代典籍是華夏話語。我們可以將其作為歷史著作來讀,也可以將其作為文學著作來讀,當然,那裡也蘊含著中國特有的哲學智慧。王充閭的散文繼承了這一傳統。他的筆下有歷史,有中國哲學的智慧,同時也更具文學性。他談論的是歷史的人與事,但常常枝蔓開去,或聯想、或抒情、或狀物,天上人間信馬由韁。既撒得開也收得攏,既鮮活又形像,他深得中國傳統文章神韻和作法。他的文字用“庾信文章老更成”形容,是再貼切不過了。

    充閭先生是當今中國作家中,少有的幾位有大學問的人。

    ——中國當代劇作家、作家,《中國讀本》主編 蘇叔陽


    論起充閭散文的情感,那則是屬於寄意於廣闊社會人生的仁人與高士的大情感,既有悲天憫人的博愛情懷,也有參透世態的大徹大悟,其前者得益於儒家,後者來源於莊禪。

    ——知名**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王向峰


    王充閭的散文是散文困境中的一座豐碑。他獨立的思想和情懷,在溫和從容的書寫中恰恰表現出一種錚錚傲骨,在貌似散淡的述說中堅持了一種文化信念。王充閭對高貴文化更傾心和意屬。值得強調的是,王充閭的文化散文在文壇上獨樹一幟,可以看作是這個時代散文創作的標志性成就。

    ——著名**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孟繁華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文化散文”,以其詩性思維和辯證邏輯的和諧統一,反思生命存在和關注生命個體及其哲學、文學、歷史、宗教等方面的內涵。呈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地域上,南方以餘秋雨為代表,北方則以王充閭為代表。後者的“歷史文化散文”空靈飄逸。以詩意的思想、冷靜超脫的靈感、精巧瀟灑的結構、典雅雋永的敘述獲得了對歷史的新的文化語境的闡釋。其獨特的美學魅力領一時之藝術風騷。 

    ——**家、西南大學教授 傅德岷


    充閭先生試圖將歷史的任何一個局部放大到*。而將自己隱藏起來。他的姿態越是平樸。就越是和他所表達的重大主題形成反差,也越會形成語言張力,令讀者感受到他與苦難對質的勇氣和深刻的思索。 

    ——著名散文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祝 勇


    王充閭的歷史散文的文史含量著實令人喫驚,作家胸中若無幾百本書的閱讀積累,無論如何是寫不出的。他的作品*深地打動我的,首先是洋溢在作者心中,並透過文字傳遞給讀者的一種來自讀書的單純而巨大的快樂。 

    —— 知名**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李潔非 


    充閭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有那麼精深的研究和體悟,又有那麼高超的寫作技巧,完成這麼一本難寫的書的是基本有保障的。我的師兄孫郁先生早就對我說,充閭先生對中國歷史的研究之深、之廣,甚至是很多專攻於此的歷史學教授所不及的。我對充閭先生如期、高質量地完成這本書充滿信心。

    ——出版人、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 臧永清


    王充閭是與餘秋雨、梁衡等大家齊名的當代著名散文家,其作品被海內外各界大眾讀者所歡迎,素有“南餘(秋雨)北王(充閭)”之稱。作者既在私塾接受過繫統的傳統國學啟蒙,又進入學校接受新式教育。其作品因厚實的文化底蘊及情感深度被屢屢選入多省市中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試題及語文讀本。提筆落句宛若信手撚來,情感深摯自然毫無矯揉造作。

    ――光明日報
    在線試讀
    第三篇
    道家智者

    1
    如果以初級算術來設喻,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大致可以找到三種類型的人物:一類人專門做加法;一類人善用減法;還有一類人,加法、減法混合用,有的前半生做的是加法,後來跌了跟頭、喫了苦頭,紅塵覺悟,改用減法。當然,這隻是比喻,而“一切比喻都是蹩腳的”,也就是都有缺陷,這是列寧經常引用的一句德國諺語。這種加減法的比喻,同樣也有缺陷,不過是表達一種看法而已。
    現在先說使用加法的。一般認為,崇儒者居多,信奉墨家的也不少,並且舉出儒家的祖師爺孔夫子和墨家創始人墨子為證——孔子周遊列國,“席不暇暖”,整日奔波,“知其不可而為之”,“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墨子為了推行他的主張,也是“摩頂放踵”“突不得黔”。這些都是事實。可是,若貼上儒、墨的標簽,那麼,上古時代治水的大禹,十三年如一日,奔波於山川、田野之間,“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又是什麼家?還有後世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般地說他是法家。
    其實,與其用什麼“家”來分,我覺得,倒不如從人性上,從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上判斷,可能更切合實際一些。大別之有兩類。一種人欲望無窮,貪得無厭,總要奪取一切、征服一切、占有一切,那就一輩子做加法,個人欲望特強,從來不會知止知足,直到生命的*後一刻,也不肯把雙手松開、貪心放下。*典型的是兩個封建帝王:“千古一帝”秦始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如果覺得單調,還可以再配上一個洋皇帝,那個放言要征服全世界的法國的拿破侖。他們都是雄心勃勃,也是野心無限膨脹的。——雄心、野心,漢語中這兩個含義不同的概念,在英語中卻是同一個詞。還有一種人,為了實現崇高的理想、宏偉的目標,懷抱著人生使命、社會責任,同樣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體現出可貴的進取意志與犧牲精神。前面說的孔夫子、大禹王都是令人肅然起敬的,足資彪炳千秋、垂範萬世。用唯物史觀來看,欲望也好,進取也好,確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不可一概否定;關鍵是看出發點,是為了滿足一己的需要,還是為了社會進步、歷史發展。

    第三篇
    道家智者

    1
    如果以初級算術來設喻,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大致可以找到三種類型的人物:一類人專門做加法;一類人善用減法;還有一類人,加法、減法混合用,有的前半生做的是加法,後來跌了跟頭、喫了苦頭,紅塵覺悟,改用減法。當然,這隻是比喻,而“一切比喻都是蹩腳的”,也就是都有缺陷,這是列寧經常引用的一句德國諺語。這種加減法的比喻,同樣也有缺陷,不過是表達一種看法而已。
    現在先說使用加法的。一般認為,崇儒者居多,信奉墨家的也不少,並且舉出儒家的祖師爺孔夫子和墨家創始人墨子為證——孔子周遊列國,“席不暇暖”,整日奔波,“知其不可而為之”,“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墨子為了推行他的主張,也是“摩頂放踵”“突不得黔”。這些都是事實。可是,若貼上儒、墨的標簽,那麼,上古時代治水的大禹,十三年如一日,奔波於山川、田野之間,“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又是什麼家?還有後世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般地說他是法家。
    其實,與其用什麼“家”來分,我覺得,倒不如從人性上,從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上判斷,可能更切合實際一些。大別之有兩類。一種人欲望無窮,貪得無厭,總要奪取一切、征服一切、占有一切,那就一輩子做加法,個人欲望特強,從來不會知止知足,直到生命的*後一刻,也不肯把雙手松開、貪心放下。*典型的是兩個封建帝王:“千古一帝”秦始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如果覺得單調,還可以再配上一個洋皇帝,那個放言要征服全世界的法國的拿破侖。他們都是雄心勃勃,也是野心無限膨脹的。——雄心、野心,漢語中這兩個含義不同的概念,在英語中卻是同一個詞。還有一種人,為了實現崇高的理想、宏偉的目標,懷抱著人生使命、社會責任,同樣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體現出可貴的進取意志與犧牲精神。前面說的孔夫子、大禹王都是令人肅然起敬的,足資彪炳千秋、垂範萬世。用唯物史觀來看,欲望也好,進取也好,確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不可一概否定;關鍵是看出發點,是為了滿足一己的需要,還是為了社會進步、歷史發展。
    至於先用加法,後來改用減法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少年得志、紅紫紛呈,中年以後主動退隱的,像清代的袁枚,後來以《隨園詩話》名世;有的是躊躇滿志、欲望蒸騰之際,突遭劇變,被迫下馬的,像明楊升庵;有的是心存“烹狗藏弓”之懼,功成身退的,像春秋時的範蠡、漢代的張良、明代的劉伯溫等,晚清的曾國藩也可勉強算作一個。當然,也有人痴迷終生,至死不悔。比如,東漢的大將馬援。蘇東坡詩,有“不須更待飛鳶墮,方念平生馬少遊”兩句,說的就是馬援兄弟。伏波將軍馬援出征交趾歸來,被封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在慶功會上,他對下屬說:“吾的從弟少遊說過:‘人活一世,隻要衣食豐足,乘短轂車,騎緩步馬,為郡掾吏,鄉裡稱善人,也就可以了。何必貪求無度,徒招自苦!’我在出征交趾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鳥紛紛墜落水中,想起少遊所說的,又怎能做得到呢!”說明他對功名之累有所認識,心情是矛盾、復雜的。但時隔不久,湘西南“五溪蠻暴動”,年已六十有二的馬援又主動請纓前往討伐,結果遭遇酷暑,士兵多患疾疫,馬援也染病身死。*後卻遭到誣陷,妻兒驚恐萬狀,連棺材都不敢歸葬祖茔,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一大冤案。設想如果他能知足知止,見好就收,何至於此!坡公說,等到“飛鳶墮”纔想到從弟的勸告,為時已晚;而馬援卻是“飛鳶墮”後,再次自投“網羅”,實為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
    那麼,有沒有終生都在應用減法,善“忘”且又出於高度自覺的人呢?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隱士就是如此,但*典型的還是道家的莊子。
    莊子的用減法是全方位的,始終如一,毫不猶疑。在政治上,他的著名主張是“不做犧牛”。在那個“諸侯爭養士”,特別重視智慧、纔能的群雄競鬥、列國紛爭的時代,莊子如果有意飛黃騰達、高踞統治上層,原是不難如願以償的。可是,他卻避之唯恐不“遠”。他摒棄世間種種浮華虛譽,尤其拒絕參與政治活動,不同達官顯宦交往,即便偶涉官場,也要盡早抽身,辭官卻聘。《莊子》書中記載:他正在濮水岸邊釣魚,楚威王派遣兩位大夫見他,說:“我們國王希望將國家大事托付給先生。”莊子手持釣竿,頭也沒有回,說道:“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楚王特地用竹箱裝著,手巾蓋著,把它供奉在廟堂之上。你們說,這隻龜,是甘心死了,留下骸骨,受到尊貴待遇呢?還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地裡爬行呢?”兩位大夫答道:“它當然願意活下去,拖著尾巴在泥地裡爬行了。”莊子說:“那麼,你們就請回吧!我還是希望拖著尾巴在泥地裡爬行了。”
    《莊子本傳》記為:楚威王聞知莊子的賢名,專門派出特使,帶著厚重的禮金前往迎聘,許諾要請他出任卿相。莊子說:“千金,這是重利;而卿相,就更是尊貴的高位。可是,你看沒看見過祭祀用的犧牛啊?精心飼養了幾年之後,就被主人披上五彩繡衣,牽到了太廟裡,宰殺獻祭。到那時候,莫說是做牛,它即使想要做一頭孤弱的豬崽,能夠做得到嗎?我將終生不仕,以快心適志。”
    做如是選擇,自然是取決於莊子的人生追求、價值取向。屈身做吏,觍顏事人,是他所鄙棄不屑的,他也完全沒有飛黃騰達、榮宗耀祖、立功立德的打算。應該說,這種生存方式,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就其較低層次來說,確是出於自我保護意識,明哲保身,全生免害;而其至高層次,則是追求生命的自覺,自由自在,逍遙遊世,保持人生的個性本色。作為生於亂世的弱者的一種生存智慧,與一般意義上的利己主義、悲觀厭世迥然不同;它往往能夠提供一種絕處逢生的新路徑,使你在遭遇挫折、瀕臨困境時,能夠從中悟解出超越現實、解困身心、振作精神的道理。這就不難理解,歷代那些失意、失敗、失路之人,何以會那麼傾心莊子、選擇莊子,且多有相識恨晚之憾了。
    莊子用減法表現在生活上,是自甘清苦,甚至忍饑挨餓。他與那些“先加後減”,即早年躋身社會、後來急流勇退者不同。那些人或有祖上的庇蔭,或有餘祿、餘威足以自恃,即便退隱田園,仍然衣食豐足,可以優遊度日;而莊子*直接的困阨,便是衣食無著,饑寒交迫,面臨著生命難以存續的嚴重威脅。他住在偏僻、狹窄的裡巷中,靠著編織麻鞋、釣魚、捕鳥謀生。這裡有個如何認識苦樂、對待苦樂的問題。莊子的苦樂觀,有其超越的視角和獨特的標準,他著眼於精神世界,把精神解放、心靈自由看作是人生之至樂。
    表現在心態上,莊子善於化苦為樂,客觀地對待無可奈何的現實,從一己的小天地中超撥出來,也就是自覺地解除困苦與焦慮,從而達到心境曠達、心態寧靜、心情愉悅。
    在思想上,他崇尚自由,擺脫各種羈絆、浮雲富貴、秕糠功名,表現為高度自覺、充滿理性的逍遙。就是說,他用減法純粹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在世界歷史上,像莊子這樣終生奉行減法的哲人也數不在少。比莊子出生整整早了一百年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長年光腳赤足,穿著一件破爛不堪的長袍,在雅典街頭演說。經過市場時,看到商品琳瑯滿目,布滿街頭,他感慨地說:“這裡竟有那麼多的東西,是我根本用不著的!”他長得很丑陋,像個胼手胝足的腳夫,卻被雅典美少年崇拜為神祇。他說:“是的,一無所需*像神。”
    還有一位識機在先的東方智者,當建立了橫跨歐非亞的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進行浩蕩東征,經中亞進入印度的恆河流域時,他在路邊不停地在原地跺腳。亞歷山大不解其意,便派人前去問個究竟。這位智者的答復,竟是冷冷的一句話:“即使你征服了整個世界,*後得到的也不過是腳下這一點點。”
    《莊子》中也講過:“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曰:‘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廣廈千間,夜眠七尺”這句俗語恰好是“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的注腳;而那位東方智者告誡亞歷山大大帝的格言,與此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當年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年薪為一萬,他主動要求減至,人們大惑不解。他解釋說:“每件多餘的財產,都是人生的絆腳石;唯有簡單的生活,纔能給我以創造的原動力!”“簡單的生活,無論對身體還是精神,都大有裨益。”他在彌留之際,立下遺囑:不發訃告,不搞葬禮,不建墳墓,不立紀念碑。這樣,什麼墓地呀,故居呀,紀念碑、紀念館呀,統統都與他無緣。可是,又有誰不承認他的蓋世勛勞、偉大精神、永恆價值呢!
    聽說,倫敦的著名醫院湯普森急救中心的接待大廳裡,鐫刻著這樣一句話:“你的身軀很龐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說這句話的是美國好萊塢影星利奧·羅斯頓。1936年,他在英國演出時,因過於肥胖導致心力衰竭,被送進了這所醫院。盡管醫生竭盡全力,但這位影星的生命還是沒能挽救過來。臨終前,他留下了這句遺言。
    後來,這家醫院又為美國石油大亨默爾治療心力衰竭,取得了成功。出院後,默爾將價值幾十億的公司賣掉,所得全部捐獻給社會慈善及衛生事業,自己則到蘇格蘭一處鄉間別墅,頤養天年。在回答記者“這是出於何種考慮”的問題時,他說:“是利奧·羅斯頓那句話提醒了我。”原來,他從中領悟到,巨額財富跟肥胖的軀體沒有什麼兩樣,都是獲得超過自己需要的一種東西。對多餘財富的追逐,隻會增加生命的負擔。人要想活得健康,活得自在,就必須舍棄多餘之物。
    看得出來,所謂用減法,也就是佛禪所說的“放下”:舍棄多餘之物;凡事放得開,不計較。“放下”不是放棄,任何東西都不要,而是要有所選擇,放棄多餘之物,卸掉背上沉重的負擔。“放下”,既是一種解脫的心態、豁達的修為,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其實,即便不是多餘之物,而純屬需要的東西,如果處置不當,也同樣會產生莊子所說的“累人之害”。蘇東坡在《寶繪堂記》中有一段話講得很好:“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所謂“寓意”,就是借客觀事物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在這種情況下,再微小之物,也可以產生審美愉悅;再珍奇之物,也不致帶來得失的痛苦。而“留意”,亦即出於自身利害關繫而產生的占有欲,則有別於審美欣賞的“寓意”,無論其為尤物還是微物,都足以為病。——“物之所以累人者,以吾有之也。”
    這使我想到法國女作家加尼哀的一篇小說。一個生活窮困、默默無聞的年輕畫家,那天他和妻子散步,發現林中有一棟小房子,充滿了唯美、浪漫情調;可是,房價太貴:一萬法郎!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天價。本來,應該是“事到無成意轉平”,可是,他們卻真正“留意”了,醒裡夢裡放置不下:想像著買下之後,該如何裝修它、美化它,甚至連小屋的名字都起出來了,在不著邊際的期盼中,貪享著占有的樂趣。夏去秋來,收獲的季節到了,畫家的畫作也有了買主,這樣,一萬法郎便到了囊中。歡快之餘,他們便籌畫著這筆錢如何使用。妻子說,我們買那棟房子。於是,他們便再次前往林中探看。可是,不看則已,看了竟大失所望,入眼的景色完全變了樣,干枯的黃葉散布在周圍,夏日明亮的陽光不見了,代之以陰暗、潮濕與沉悶。原來,當初小夫妻是以審美的心情來觀賞房屋,此刻,則是以買主(占有者)的身份來看的,幻夢、憧憬統統被蒸發掉了。他們默默地踏上了歸路。料想不到的是,兩人愛情的熱度竟也隨之而驟減,似乎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2
    作為對社會、人生的智慧反思與選擇,作為現實社會與精神結構的反映,莊子用減法,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又有些什麼理性的依據?下面從十個方面加以剖析——
    **,當時社會政治環境**惡劣,莊子不想往火炕裡跳。戰國中後期堪稱典型的亂世,由於伴隨著經濟社會、思想文化全面的轉型與裂變,因而呈現出社會整體的動蕩不安,險像環生,政治動亂,社會混亂,人心紊亂,思想淆亂。說是“天崩地坼”,不為過也。莊子所在的宋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以致被處死的人骸骨堆積,戴鐐銬的人相推相擁,遭刑戮的人隨處可見。個體生命處於無常狀態,危機四伏,命運殘酷,人心惶惶,到處都是陷阱與羅網;再加上,水、火、蟲、風、疾疫等自然災害頻仍,內憂外患綿延不絕,生民陷入水深火熱的痛苦深淵。
    《莊子》書中記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那天,他路過一個墳場,在草叢中發現一個死人的頭骨,遂順手操起短棍在頭骨上敲了敲,然後發問:“哎,你是怎麼致死的呢?是因為貪生悖理,遭到刑戮,而落到這種地步的嗎?還是由於國家敗亡,受到刀兵斧鉞的砍殺,而死於戰亂的呢?抑或是做了見不得人的錯事、丑事、壞事,給父母妻子丟了臉,而愧怍自盡的呢?還是遭遇饑寒凍餒,而置自身於死地呢?還是衰頹老邁,疾病纏身,年壽已盡,導致自然死亡的呢?”頭骨回答說:“你所說的那些,都是活在世上的人的拖累和負擔;人死了以後,哪還有這些說道呢?……人死了,上面沒有君主,下面沒有臣僕,不管你是做什麼的,一切都處於平等狀態了。也沒有四季的冷熱寒暑,更卸除了春種、夏鋤、秋收、鼕藏的勞苦。可以自在從容地與天地共長久。即便是南面稱王的皇帝,也沒有這樣快樂呀!”莊子說:“我想請掌管生命的神靈,給你恢復形體,補還給你骨肉、肌膚,再把你送回到父母妻子、故鄉朋友那裡,你願意這樣嗎?”髑髏聽了,顯露憂愁之狀,說:“我怎能拋棄國王般的快樂,而回到人間再去遭苦受罪呢?”在這則寓言裡,莊子借助死人之口,揭露了人世間的種種牽累與禍患,映襯出封建專制下普通民眾遭受剝削、壓迫的悲慘境遇。
    第二,君王殘暴,伴君如伴虎,莊子不想當那個“犧牛”,更不願為虎作倀。宋君偃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公開聲言:“寡人所悅者勇有力也,不悅為仁義者。”他驕縱無道,肆意辱罵勸諫的老臣,掊擊駝背人的背脊,砍斷清早過河人的腿骨,“所殺戮者眾矣”;“又多取婦人為淫樂,一夜御數十女”。為此,眾諸侯都稱他為“桀宋”,*後終於導致“國家殘亡,身為刑戮”。莊子生活在這個暴君肆虐的政治環境中將近半個世紀,耳濡目染,所獲得的都是*為真切的實際感受。
    第三,人性異化,精神痛苦,對於這個時代,莊子感到失望甚至絕望。比起社會動亂、環境險惡來說,更使莊子精神極度痛苦的,是人心險惡、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整個社會普遍存在著追逐財富與權力的精神沉淪。就是說,伴隨著社會分化、職業分工、貨財積累、貧富懸殊,造成了人的等級分化,機心、機巧愈演愈烈,世風、人性每況愈下,生態危機日益加劇。面對這種種“異化”現像,莊子慨然興嘆:“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倍感情懷抑郁,沮喪悲觀,煥發不出絲毫積極進取的精神。
    第四,從保護自身考慮,韜光養晦,藏鋒不露,凡事保持低調。莊子講過一個“驕猴中箭”的故事:吳王渡過長江,登上一座猴山。群猴看見人來,都驚慌地跑開,逃到荊棘叢林中。隻有一個猴子,從容地攀著樹枝跳躍,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的身手。吳王用箭射它,它能夠敏捷地一一接住。吳王便命令身旁的射手一起放箭。結果,驕猴中箭身亡。吳王說:“這隻猴子自以為靈巧,倚仗身軀敏捷來傲視我,纔落得這樣的下場。要引以為戒呀!”
    其實,許多野生動物是非常明智的,在人類的瘋狂捕獵面前,它們會機敏地保護自身。《左傳》記載,“雄雞自斷其尾”,預先做出防備,免得因為美麗的尾羽而遭人捕殺;西域產犛牛,尾長而勁,當有人射獵時,它便忍痛自斷其尾;蚺蛇被人取過膽後,幸而未死者,見人便顯示它的創處,以示無膽可采。生而為人,作為“萬物之靈”,就更應該警醒了。
    第五,認識人生的有限性,這構成了知足、知止的內在根據。人從本質上講,是有限的存在,必然要受到空間、時間的拘縛和種種社會環境、傳統觀念的約束。莊子有言:“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任何人的作用都是有限度的,沒有理由無限度地期求、無限度地追逐、無限度地攀比。懂得了這一點,可以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多用減法,少做加法,除掉嫉妒、猜疑、貪婪、驕縱、恨怨、攀比等心靈上的毒瘤,給心靈減去種種愁煩、般般痛苦。一個人的追求應該是有限度的,必須適可而止;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貪得無厭,緊追不舍。否則,讓名韁利鎖盤踞在心頭,遮蔽了雙眼,那就會陷入迷途,導致身敗名裂的悲劇下場。
    第六,與主動的自覺性的知足、知止相對應,是被動的帶有強制性的戒貪、戒得、戒奢、戒欲。欲望不可放縱,否則必遭制裁。道理在於,貪,逆天悖理,定會觸犯刑法;得就是失,定須付出代價;欲,將蝕損本性,縱不身敗名裂,也會墮志損真——現實的聲色貨利,正在吞噬著人的本性與良知。所以,老子有“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的警告。莊子在《盜跖》篇中,也曾借助知和之口,告誡世人:“平為福,有餘為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也。”莊子提出,要警惕名累、勢累、情累、物累,保持身心自由,防止“人為物役”“心為形役”,特別要擺脫名韁利鎖的誘惑與折磨。為了身外之物,“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到頭來,煩惱叢生,心力交瘁;即便是僥幸到手了,也難免勞形苦心,身為形役,所謂“既患得之,又患失之”,仍然是苦不堪言。莊子那些警世恆言,有助於人們看清世事,厭棄浮華,變得清醒一些、聰明一些,從而自覺地做些減法,少往身上套幾條枷鎖。
    第七,核心問題在於堅守做人的基本準則,不失自我本色。莊子特別強調本分、本色,強調“順人而不失己”。他通過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故事,來寄寓其價值取向、人生準則。
    楚國有個名字叫“說”的隱士,以屠羊為業。當時,伍子胥為了報殺父之仇,幫助吳國攻打楚國,楚國一敗塗地,昭王棄國奔逃,到了隨國。屠羊說便也跟隨楚昭王出走,並在逃亡途中幫助昭王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待到楚昭王復國論功行賞時,想到了這個屠羊說。於是,派大臣去問他希望做個什麼官。屠羊說卻說:“皇上喪失了國土,我失去了屠羊的活計;皇上回國復位了,我也跟著回來,繼續干我屠羊的活。我的爵位利祿已經收回來了,還有什麼可獎賞的!”昭王還是堅持要給他以報答。屠羊說堅持不接受,說:“皇上失去國家,不是我的罪過,所以我不必承受懲罰;皇上回國復位,也並非我的功勞,所以我也不能接受獎賞。”昭王聽了彙報,便要親自接見他。屠羊說仍是予以拒絕,說:“楚國的法令規定,一定要是受過重賞、立過大功的人,纔能受到皇上接見。現在,我的智力不足以保存國家,勇敢不足以消滅敵人;當時吳國軍隊攻入郢都,我害怕危險而逃避敵人,並不是有心追隨皇上、護衛皇上的。現在,皇上卻要廢法毀約來接見我,這可不是我所願意傳聞天下的事。”聞聽此言,昭王認為,屠羊說不貪功、不邀賞,而且,雖然身處卑賤卻能陳述高明的道理,越發覺得人纔難得,便讓大臣司馬子綦親自出面奉勸,一定要他接受三公之位。屠羊說堅決推辭,說:“三公的職位,我知道它比屠羊的鋪子尊貴得多;萬鐘的俸祿,我知道它比屠羊的收入豪富得多。但是,我怎麼可以貪圖爵位利祿,而讓國君背上濫行封賞的惡名呢!我不敢接受,隻希望回到自己屠羊的鋪子。”*後,他還是沒有接受。
    第八,莊子主張無待、無恃的**自由;認為人應該過**逍遙的生活,達到“虛靜恬淡,寂寞無為”的人生境界。在他看來,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為人為物役,心為形役;要達到自由,就要不為世俗事務特別是政治事務所拖累,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一個人隻有棄絕名韁利鎖的束縛,不顧別人對自己的毀譽,精神上纔能感到是自由的。
    莊子認為,社會昏暗,使人喪失了“真宰”,迷失了自我,導致了人性的普遍異化。天下人“莫不以物易其性”,失卻了“至正”的“性命之情”,“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世俗之人盲目地被外物所牽引,甚至不惜犧牲生命達到逐物的目的:“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這些人,盡管“殉”的目的各不相同,價值追求也不—樣,但其重物輕生的取向都是一樣的。
    第九,從崇尚自然、順應自然的角度,認識用減法的必要性。莊子哲學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順應自然。這個“自然”是廣義的,既指本真的自然界,也涵蓋自然境界,並具有本性、本然的內蘊。我們日常所接觸的,大量屬於人化的自然。莊子反復論證人化、人為的危害,指出人的干預活動,諸如絡馬首、削其蹄、剪其毛、絆其足,把它拴綁起來,圈進槽櫪,整個破壞了自然形態,因而主張“無以人滅天”。
    為了使環境更適合於生存、發展,不斷滿足自身的需要,人類自始就極盡其重塑自然、改造自然之能事。而人類的行為決不是無影燈,光亮的背後總伴有一片黑暗。這樣,在獲致社會巨大進步的同時,由於過度的開發、攫取,也帶來了無窮的禍患。結果,在“人化”自然的過程中,也“物化”了自己。面對“以人害天”、放縱無度地干預自然的嚴酷現實,莊子大聲疾呼:“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智巧)滅命!”呼吁要擺脫狹小的視界,突破以人的標準為中心的框限,站在天地宇宙、自然萬物的高度,來看待事物的發展變化。對此,法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予以高度評價:“莊子是歷史上**個自覺而深刻地揭示人與自然關繫的美學家。”
    第十,從道家學說的本源來講,就是要善用減法。如果說,孔孟之道是“修、齊、治、平”;那麼,老莊之道就是“為道日損”,崇尚無為。老、莊都講:“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說,悟道就要不斷減去心靈的重負,纔可以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莊子也說:“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為政者應該盡量減少施行命令,不要實行使下屬負擔過重的政策,對下屬的各種活動盡量避免介入或干預。“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
    不過,老、莊雖然都講“無為”,但其側重點各有不同。老子說,“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名,弗為而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後來形成“無為而治”的政治理論,在本質上是致用的,亦即用以治世。而莊子的“無為”,著眼於“安時而處順”,主張逍遙處世。莊子的“無為”,作為自然的本體,人生的歸宿,是面對濁世的一種隱退和自守,“無為”往往是出於無奈。不僅此也,徐復觀還做過進一步地引申:“老子的人生態度,實在由其禍福計較而來的計議之心太多,故爾後的流弊,演變成為陰柔權變之術;而莊子則正是要超越這種計較、謀算之心,以歸於‘遊’的藝術性的生活。所以,後世山林隱逸之士,必多少含有莊學的血液。”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