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捫虱談鬼錄(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276-401
    【優惠價】
    173-251
    【作者】 欒保群漢唐陽光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研究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5940347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403476
    作者:欒保群,漢唐陽光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7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荒腔野調說鬼事,嬉笑怒罵論人情。


     


    以偵探般的眼光爬梳典籍,搜羅異事,揪出那些可悲可笑、可怕可愛又可嘆的鬼!


     


    “其實有些虛妄的東西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某些供於廟堂、昭示天下的一本正


    經的東西本來就是虛妄一樣。”

     
    內容簡介

    活著的時候,我們可能看不穿滾滾紅塵,死了,就一定能釋然於人間的溫情冷暖、名利欲望嗎?由文字和故事築就的鬼世界到底是何種景像?冥界的生死薄籍由誰掌管,鬼的*如何解決……鬼的世界,依然是人的世界。作者用幽默的筆觸和旁征博引的考據,令讀者洞窺中國傳統民間傳說中光怪陸離的幽冥世界!

    作者簡介

    欒保群,讀過中文,聊識之無,改學歷史,粗知漢魏。本職鼕烘先生,忝充出版編輯。為人做嫁之餘,尚有邊角廢料,垂老投閑,補綴成衲,雖捉襟而見肘,卻寧短而不斜。無虱可捫,有鬼可談,湊成一編,共慶升平。

    目錄
    小序 / 01
    也談“水裡的東西” / 001
    (夾帶一章·梁上的東西)
    說僵 / 017
    避煞之謎 / 034
    哀倀 / 055
    那一邊的喫飯問題 / 068
    陰山八景 / 091
    鬼門關 / 奈河橋 / 剝衣亭 / 望鄉臺
    惡狗村 / 破錢山 / 血污池 / 孟婆店
    恩仇二鬼 / 128
    髑髏的幽默 / 151
    (外一章·髑髏與巫術)
    鬼的死亡 / 165

    小序 / 01


    也談“水裡的東西001


    (夾帶一章·梁上的東西)


    說僵 / 017


    避煞之謎 / 034


    哀倀 / 055


    那一邊的喫飯問題 / 068


    陰山八景 / 091


    鬼門關 / 奈河橋 / 剝衣亭 / 望鄉臺


    惡狗村 / 破錢山 / 血污池 / 孟婆店


    恩仇二鬼 / 128


    髑髏的幽默 / 151


    (外一章·髑髏與巫術)


    鬼的死亡 / 165


    新鬼大,故鬼小 / 鬼死為聻


    無債不成父子 / 178


    紙灰飛作白蝴蝶 / 193


    羅酆山的沉沒 / 212


    野調荒腔說冥簿(上) / 234


    野調荒腔說冥簿(中) / 254


    野調荒腔說冥簿(下) / 270


    尸變——續《說僵》 / 290


    黃泉無旅店 / 309


    入土也不安 / 326


    修訂版後記 / 341

    前言
    小序

    小序


    虱子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捫虱”寫到字面上卻被人視為一件雅事,那起因自然在於王景略的“捫虱而談,旁若無人”,此時用到本書做了書名的一部分,便有些讓人感到酒鬼自附於李白似的。但細想此生,也不是完全與虱公無緣。四十多年前的一個鼕天,我隨著串聯大軍北返時,身上起碼擁有江浙皖三省的虱公,如果加上從外省學生身上串聯過來的,那麼除臺灣以外二十九省市自治區的虱族可能就齊聚一堂了。但當時並沒有感到有什麼騷擾,或許是濟濟於藐爾一身的諸虱們此時開始爭王爭霸,正忙於內鬥而無暇顧及活人,但更可能是那時我們“階級鬥爭的弦”繃得正緊,時刻準備被“觸及”的靈魂極為敏感,於是皮肉軀殼就高度麻木了。可是一進家門,母親便讓立刻把衣服脫下,然後煮了幾大盆開水,狠狠地把衣服燙了幾遍,此時隻見浮虱千百,順流而下,二十九省市自治區的虱族就這樣“聚而殲旃”了。——記得當時就有些悵惘,而現在想起,則更多了一層遺憾:雖然與虱公有了肌膚之親,竟連那一捫之緣也錯過了!所以“捫虱”一詞在這裡隻是借了二十個世紀一位自稱“捫虱談虎客”先生的冠冕,做裝點門面語,其實完全是吹噓的。真實的則是“談鬼”。但鬼又“談何容易”!蘇東坡謫於黃州,喜與人談鬼,那是厭聞人事,更是怕說人事。文與可曾與東坡詩曰:“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郭功父贈詩更好:“莫向江邊弄明月,夜深無數采珠人。”詩不能吟,月不能賞,形勢如此,不說鬼還干什麼!但那時竟無說鬼之禁,沒有搞出一個“烏臺鬼案”,也是舒亶之流失於疏忽吧。這“疏忽”拖了近千年,終於到了二十世紀補上了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禁鬼戲,是簡單的破除迷信,並沒有更深刻的用心,往好處想,是頗有“愛民如子”的美意的。我記得小時候看奚嘯伯的《九更天》,嚇得我一夜沒有睡好,隻要一閉眼,就見無頭鬼跑來告狀。所以禁了這些戲,也是考慮到老百姓智如孩提,不要嚇出個好歹甚至中了邪吧。但後來好像也顧不得這些了,一九五七年“反右”之後,舞臺上出現了《聊齋》裡的《畫皮》,多少劇種一齊上陣,各劇場中幾乎全是這出戲(剩下的就是不那麼叫座兒的《百丑圖》了)。看了之後,夜裡再閉眼就是青面獠牙的妖怪撲上來,比無頭的鬼魂更可怕。但那是用披著美女人皮的惡鬼來影射“右派分子”,大約老百姓被嚇上幾嚇就更能體會“右派分子”生喫人心的兇殘吧。但用鬼來“說事兒”從此就成了那時的“《春秋》筆法”,於是而用心深刻了:既然我用鬼來罵人,那麼別人倘若談鬼,怎麼知道不是在變著法兒罵我呢?到了一九五九年,為了反擊國內外反動派,一部《不怕鬼的故事》便奉旨而編了出來。但同時卻“不慎”給一些“離心離德”的知識分子開了天窗,於是《李慧娘》《謝瑤環》之類的大毒草也趁機冒出來了,因為李慧娘大罵賈似道,正如海瑞的罵皇帝,而這位半閑堂中的賈平章據說就是影射著什麼。更不能容忍的是,“有鬼無害”的歪腔邪調也唱起來了,這不是公然提倡用鬼來“反黨”嗎?原來鬼是隻能奉旨而談的。於是“旗手”初露崢嶸,一篇署名“梁璧輝”的文章發表在上海的《文彙報》上,“鬼禁”便正式地開始,時在一九六三年。有人認為這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發軔之作,批《海瑞罷官》的先聲。如此說來,“鬼”在政治鬥爭史中能占據這麼重要的位置,怕也是史無前例的吧。及至那“起於青萍之末”的大王之風“盛怒於土囊之口”的時候,鬼的禁令自然更形於嚴厲了。但好像那禁令並不大有效,因為即使是至高的革命權威,實際上對草民的基本物質和精神需求也起不了消滅或扭轉的作用。一九六八年以後我在農村,白天搞大批判,夜間說鬼故事,兩不相干,也是大革命中的鄉村一景。但老百姓沒有用鬼魂反“文革”的意思,(他們並不是怕什麼,而是一種下意識的輕蔑,一種新“精神”下來,說起來就是“又扯××蛋了”。)以我的淺薄之見,隻是因為他們有這種“精神需求”。自然也不是不說鬼就活不下去,更不是說了鬼就可以填飽肚皮,隻是學了一天大寨,與天與地鬥過,再搞一陣大批判,與人也算鬥了,但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其樂無窮”的感覺,於是就到鬼這裡找感覺,不僅有趣、刺激,而且比現實還多些人味兒,讓人總算有些短暫的快樂。可是也不知不覺地把中國的幽冥文化傳承下來,其中也難免有讓“四人幫”一流不愉快甚至恐懼的成分,比如冤魂的復仇之類。“鬼禁”的開放,當然是在“文革”之後了,雖然四兇既殲,百廢待舉,但要想公開地說鬼,卻還要等待一段時間,被束縛多年,血液已經僵滯了的頭腦,一時半會是不好舒展開的。在我的記憶中,好像過了將近十年,馮驥纔先生纔在一篇隨筆中試探性地提出,應該研究“鬼的文化”,然後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叫《鬼文化》的翻譯小書,雖然書裡談的西方的“鬼文化”與中國的“幽冥文化”並不是一樣的概念,但從此封閉的大門總算悄悄地打開。時至今日,鬼的禁令已經蕩然無存,隻要看一下網絡上的“蓮蓬鬼話”,就可以知道開放到何種程度了。我是自小就喜歡聽鬼故事的,聽了怕,怕了還要聽,到了識得一些字的時候,就要自己找來看。現在能勉強讀一些文言文,也正是少年時硬啃《聊齋》的結果。鬼故事看多了,便對中國的幽冥世界有了一些了解,多少能看出,哪些故事較能代表俗民的幽冥觀念,哪些更多的是個人化的創作,在紛纭眾說中,也或許摸索到一些共通的東西;而主要的感受,就是覺得曾經可怕的鬼故事其實並不比人世中的東西更可怕,認真琢磨起來,往往能得到會心的趣味。於是到了賦閑無聊的年紀,忽然就萌生了自己也談談鬼的念頭。
    媒體評論

    作者博聞強識,對於古書中的各種鬼故事頗有研究,典故信手撚來,很令人佩服。雖然這鬼的知識看起來毫無用處,但無用之用,未嘗不是*有用的呢?這看似禪理的話,其實毫無深意,不過是對作者的佩服和感謝,讓我得以一窺古代中國的鬼事。雖則說的是故鬼,作者筆鋒一轉,也常帶到今事,讀起來辛辣有趣,並非學究文章。


    ——魏小河(獨立書評人、青年作家)


    這些篇章裡,處處都有對人性黑暗的體會,對世道不公的認識,而*重要的是,這裡面有被郁悶情緒逼迫而出的絢爛神奇的文筆,還有上天入地隨心所欲的想像力。


    ——墨愚玩(豆瓣網友)


    其實作者對自己的每個論點,都下了很大的考證功夫,言必有據,語不妄發。從這些簡明扼要的考證中,可以看出作者讀書廣博,用心細,識見高,很可欽佩。


    ——段學儉

    在線試讀
    尸變——續《說僵》
    尸體發生異變,好好的一個紳士或淑女也許一下子就成了厲鬼,甚至釀成嚴重的後果,這責任究竟應該由誰來負?雖然平時人們都是信神信鬼的,到了此時卻認定“死者無知”,對自己的行為不能負責了。那麼像對待精神病患者那樣指責死者家屬看管不嚴吧,也說不過去,人家本來在那裡乖乖地躺著,總不能再用繩子捆上幾道吧。(雖然這種辦法也不是不可行,舊時北方有些地方喪葬禮俗有“絆腳繩”,就是把剛死停在靈床上的尸首用繩子捆住雙腳,而現在則流於形式,隻是在腳腕處搭上兩條紅絲繩。)所以一旦鬧出了事,就要找些緣由,既要為死者擺脫責任,更要維護死者聲譽,中國一向不缺這方面的人纔,於是而造
    出數說,其中有影響的則是“鬼物憑尸”說。
    尸變中的走尸,一般來說那尸體本身是無意識地追人,但也有一些例外,竟鬧出些別樣的事端,比如風流韻事來。東漢末年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就記載了這樣一種走尸:汝南郡汝陽縣西門的驛舍常鬧鬼,旅人在此住宿多有死亡,就是不死,也要被割去頭發,然後成了精神病。郡中有個小官員叫鄭奇的,乘車出外公干,行至距驛亭六七裡的地方,就遇到一個美婦人請求搭車。鄭奇裝模作樣地推托了一下,就讓她上了車。行至驛亭,他帶著婦人要上樓住宿。值守的吏卒說樓上太兇,不能上。鄭奇哪裡肯聽,硬是上了樓,當晚就和那美婦人成就了一夜情。天還未明,鄭奇就上路了,等到亭卒上樓打掃,隻見一具女尸橫在那裡,便趕忙報告亭長。亭長召集手下,一打聽,原來在亭西北八裡有家姓吳的人家,太太剛死,夜間臨入殯時燈火滅了,再點上燈,尸首就不見了。吳家把尸首領去不提,卻說那位鄭先生上路走了幾裡,就覺得肚子痛,及至到達南頓的利陽亭,病痛加劇,竟一命嗚呼了。
    與大量幽媾故事不同的是,這奔婦不是鬼魂,而是尸體,家人把她抬回去之後,除了為丟了面子而懊惱之外,估計也不會對她采取過激行動。鄭奇的死與這女尸肯定有關繫,但那驛亭的樓上本來就不清靜,說是樓上的鬼魅趁機害人,也未必無理,甚至可以根據文字的暗示來猜想,這女尸的脫離本位、求人寄載、與人苟合這一繫列行為,其實都是樓上鬼物操縱的結果。
    這就為人探討走尸的原因提供了一個“實例”,不是尸體本身作怪,而是其他鬼物利用這尸體來為祟,也就是“附尸為厲”。這實在是解釋尸變的絕好理由,以後便被人采用,而早揭出的似是南宋的洪邁。

    尸變——續《說僵》


    尸體發生異變,好好的一個紳士或淑女也許一下子就成了厲鬼,甚至釀成嚴重的後果,這責任究竟應該由誰來負?雖然平時人們都是信神信鬼的,到了此時卻認定“死者無知”,對自己的行為不能負責了。那麼像對待精神病患者那樣指責死者家屬看管不嚴吧,也說不過去,人家本來在那裡乖乖地躺著,總不能再用繩子捆上幾道吧。(雖然這種辦法也不是不可行,舊時北方有些地方喪葬禮俗有“絆腳繩”,就是把剛死停在靈床上的尸首用繩子捆住雙腳,而現在則流於形式,隻是在腳腕處搭上兩條紅絲繩。)所以一旦鬧出了事,就要找些緣由,既要為死者擺脫責任,更要維護死者聲譽,中國一向不缺這方面的人纔,於是而造


    出數說,其中有影響的則是“鬼物憑尸”說。


    尸變中的走尸,一般來說那尸體本身是無意識地追人,但也有一些例外,竟鬧出些別樣的事端,比如風流韻事來。東漢末年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就記載了這樣一種走尸:汝南郡汝陽縣西門的驛舍常鬧鬼,旅人在此住宿多有死亡,就是不死,也要被割去頭發,然後成了精神病。郡中有個小官員叫鄭奇的,乘車出外公干,行至距驛亭六七裡的地方,就遇到一個美婦人請求搭車。鄭奇裝模作樣地推托了一下,就讓她上了車。行至驛亭,他帶著婦人要上樓住宿。值守的吏卒說樓上太兇,不能上。鄭奇哪裡肯聽,硬是上了樓,當晚就和那美婦人成就了一夜情。天還未明,鄭奇就上路了,等到亭卒上樓打掃,隻見一具女尸橫在那裡,便趕忙報告亭長。亭長召集手下,一打聽,原來在亭西北八裡有家姓吳的人家,太太剛死,夜間臨入殯時燈火滅了,再點上燈,尸首就不見了。吳家把尸首領去不提,卻說那位鄭先生上路走了幾裡,就覺得肚子痛,及至到達南頓的利陽亭,病痛加劇,竟一命嗚呼了。


    與大量幽媾故事不同的是,這奔婦不是鬼魂,而是尸體,家人把她抬回去之後,除了為丟了面子而懊惱之外,估計也不會對她采取過激行動。鄭奇的死與這女尸肯定有關繫,但那驛亭的樓上本來就不清靜,說是樓上的鬼魅趁機害人,也未必無理,甚至可以根據文字的暗示來猜想,這女尸的脫離本位、求人寄載、與人苟合這一繫列行為,其實都是樓上鬼物操縱的結果。


    這就為人探討走尸的原因提供了一個“實例”,不是尸體本身作怪,而是其他鬼物利用這尸體來為祟,也就是“附尸為厲”。這實在是解釋尸變的絕好理由,以後便被人采用,而早揭出的似是南宋的洪邁。


    《夷堅丁志》卷五有“句容人”一條,建康府的一個衙役出外差,急於趕回,乘夜趕路。時正寒鼕,行至句容地面,見山腳下一園屋有火光,便走過去取暖。進屋後,見七八個村民守著地上的一個死尸,原來是縊死於此室,地方把他放下來,正等著官府來人驗尸。衙役見村民或睡或坐,便稍坐了一下,又繼續趕路。可是剛出門,就覺得屋裡有個人跟了上來。衙役走得快,後面那位也緊跟著。這樣一前一後走了有二裡多地,遇到前面有條溝,衙役一躍而過,而後面那位卻咕咚一聲,一頭栽進溝裡。衙役下溝把他攙出,竟然沒氣了。原來跟上來的是那個縊死的尸首!於是洪邁解釋道:“蓋強魂附尸欲為厲。”所謂“強魂”乃指另一個鬼魂,而不是尸體的原主。


    洪邁對走尸的這一見解,在另一則故事中繼續印證,見於《夷堅支志·丁集》卷六“證果寺習業”。明州士人王某,在證果寺租了間靜室,為準備應試讀書。寺裡隻有三四個和尚,這天夜裡到十裡外的一個村子做法事超度亡魂去了。到了半夜,王某便吹燈就寢。忽然有人敲門,王某一問,竟是老朋友,趕緊開門延入。老朋友說:“也是我圖趕路,錯過宿店,想借住一夜。”王某就留他同臥一榻,暢述別情。聊了一會兒,朋友笑道:“有一事不得不實言相告,請你別怕。我已經死了一年多了,今晚前來,實因有事相托。”王某登時嚇得冰涼,可是也沒辦法,隻好聽他說下去。朋友道:“我死後,妻子就改嫁了,撇下幼兒,無以為生。我活著的時候積攢下二百兩束脩,埋於某處,請你告訴我兒子。”說罷,便起身長揖而別。王某正慶幸鬼友離去,可是暗中隱隱覺得旁邊還睡著一人。他膽戰心驚,嚇得一夜不能入


    睡,好容易熬到天明,趕快拉開門跑了出去。正好和尚們也回來了,說起一件怪事:十遍經念過,要抬尸入殮了,可是一摸,布單下面是空的,尸首不知跑哪兒去了。王某領他們到自己的屋,再看床上挺著的,正是新死的那位爺。


    有朋自遠方來,哪怕是借人軀殼而來,歡若平生,也正應了“死友”之名。但囑托完畢,徑自離去,把借來的尸首扔在那裡不管了,這種不負責任的後果往往很嚴重,幸好尸體本身很乖,否則王某真要“不亦樂乎”了。而這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嵊縣山庵”,見於《夷堅志補》卷十六,那尸體可就不那麼安分了。那位朋友囑托完畢,也不打招呼就悄悄走了,不料留下的尸體卻還有靈氣,於是大惹麻煩:主人打盹發出微鼾,那訪客也打起鼾;主人倦極倚牆而坐,訪客也半坐半臥;主人揭起帳子往外吐唾,訪客也跟著吐了一口。真是亦步亦趨、如影隨形。主人這纔覺出不大對勁,悄悄溜下床急跑,那物也就追了上來。幸虧這位知道僵尸不能曲折而行,便繞了個彎子,僵尸踉蹌直前,抱著屋柱不動了。結論是:“蓋舊鬼欲有所憑,借新尸以來。語竟,魂魄卻還,新鬼倀倀無依,故致此怪。”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