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人纔決定事業:讀懂《曾文正公全集》,跟曾國藩學用人!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作者】 清遠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ISBN】97875568276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6827626
    作者:清遠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正能力十書》套裝是擷取古人經典著作的智慧精華,加以翻譯,附以古今中外案例,予以評述,在輕松的閱讀中掌握成功的密鑰。



    打開該書,您會輕輕松松地豐富國學知識,提升內在管理氣質;合上該書,您會感受到古人偉大的管理智慧,人生經驗,猶如醍醐灌頂般通徹明亮。

     
    內容簡介
    《正能力十書》之《人纔決定事業》:
    在現在這個時代,聚集人纔,廣布人脈更是有著非凡的作用。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懂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而企業管理者也必須要懂得廣納
    人纔為我所用的道理。

    領導不一定要有多麼高深的專業知識,但識辨人纔,發現人纔為己所用,並能合理調配卻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治國也好,治企也好,得人者成事,失人者敗事,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


    目錄
    廣攬卷 / 001
    慎用卷 第二 / 035
    勤教卷 第三 / 073
    嚴繩卷 第四 / 089
    自御卷 第五 / 113
    明強卷 第六 / 157
    誠待卷 第七 / 195
    法矩卷 第八 / 219
    清污卷 第九 / 247


    在線試讀
    廣攬卷
    觀古今成大事之人,無不有人相助相輔,力單者無以成大業。(《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看那些古今成大事的人,無不有人鼎力相助,無不有人盡力相扶,力單勢薄者是不會成就大事業的。
    解讀
    一個人要想成事,廣泛的人際關繫不可少,“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但如果很多人一起來辦,那事情成功的幾率就會無限增加。
    在現在這個時代,聚集人纔,廣布人脈更是有著非凡的作用。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懂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而企業管理者也必須要懂得廣納人纔為我所用的道理。
    企業要做大,沒有人纔是不行的。修長城,人纔就是基石,要是修大廈,人纔就是棟梁,而做企業,人纔就是成功的保證。領導不一定要有多麼高深的專業知識,但識辨人纔,發現人纔為己所用,並能合理調配卻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治國也好,治企也好,得人者成事,失人者敗事,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

    案例
    劉邦的隊伍
    一個小小的伍長,看到秦始皇的巡遊派場,不禁發出“大丈夫就當如此”的感慨,而他日後還真有了始皇帝那樣的地位,開闢了一個大漢朝,他就是劉邦。
    僅僅憑借自己的力量,就算本事有如“力撥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也僅僅曇花一現,敗在了劉邦的手上。而劉邦呢?他為何得到了天下,這就得看看他的隊伍,他這支隊伍,如果換一個稍微懂管理的人,說不定也能成就一番王侯霸業。
    劉邦的一個特點就是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短處在哪裡,也知道自己有什麼長處,而有著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也有知人之明,因為一個連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很難了解別人的。而劉邦還有一個的優點,就是他對人纔的使用不拘一格的態度,隻要你有所長,劉邦就能用你所長,這樣他的隊伍越來越強大,裡面什麼人都有,在這支隊伍裡,有貴族張良,有遊士陳平,有小縣吏蕭何,還有殺狗的樊噲,有賣衣服的灌嬰,有駕車的婁敬,還有強盜彭越,吹鼓手周勃,還有不出名但是脾氣很大的韓信。可以說什麼人都有。
    就是這麼一支隊伍,在劉邦的帶領下,成為了強大的倒秦力量,劉邦也是靠著這支隊伍,終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奪取了天下。

    廣攬卷


    原文

    觀古今成大事之人,無不有人相助相輔,力單者無以成大業。(《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看那些古今成大事的人,無不有人鼎力相助,無不有人盡力相扶,力單勢薄者是不會成就大事業的。

    解讀

    一個人要想成事,廣泛的人際關繫不可少,“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但如果很多人一起來辦,那事情成功的幾率就會無限增加。

    在現在這個時代,聚集人纔,廣布人脈更是有著非凡的作用。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懂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而企業管理者也必須要懂得廣納人纔為我所用的道理。

    企業要做大,沒有人纔是不行的。修長城,人纔就是基石,要是修大廈,人纔就是棟梁,而做企業,人纔就是成功的保證。領導不一定要有多麼高深的專業知識,但識辨人纔,發現人纔為己所用,並能合理調配卻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治國也好,治企也好,得人者成事,失人者敗事,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



    案例

    劉邦的隊伍

    一個小小的伍長,看到秦始皇的巡遊派場,不禁發出“大丈夫就當如此”的感慨,而他日後還真有了始皇帝那樣的地位,開闢了一個大漢朝,他就是劉邦。

    僅僅憑借自己的力量,就算本事有如“力撥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也僅僅曇花一現,敗在了劉邦的手上。而劉邦呢?他為何得到了天下,這就得看看他的隊伍,他這支隊伍,如果換一個稍微懂管理的人,說不定也能成就一番王侯霸業。

    劉邦的一個特點就是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短處在哪裡,也知道自己有什麼長處,而有著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也有知人之明,因為一個連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很難了解別人的。而劉邦還有一個的優點,就是他對人纔的使用不拘一格的態度,隻要你有所長,劉邦就能用你所長,這樣他的隊伍越來越強大,裡面什麼人都有,在這支隊伍裡,有貴族張良,有遊士陳平,有小縣吏蕭何,還有殺狗的樊噲,有賣衣服的灌嬰,有駕車的婁敬,還有強盜彭越,吹鼓手周勃,還有不出名但是脾氣很大的韓信。可以說什麼人都有。

    就是這麼一支隊伍,在劉邦的帶領下,成為了強大的倒秦力量,劉邦也是靠著這支隊伍,終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奪取了天下。

    劉邦發現了人纔的重要性,所以他可以卑躬屈膝地再三挽留張良,請他留下來為他出謀劃策,也可以將自己的全部家當無保留地給蕭何管理,甚至能聽取蕭何的意見,任命一個毫無名氣和戰功的韓信為大將軍,他把這些人都組合起來,讓他們各就其位,讓所有的人都能夠在這支隊伍裡限度地發揮作用,所有的力量往一處使,這是何等的氣魄。



    原文

    鄙人閱歷世變,但覺除得人之外,無一事可恃也。(《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我的閱歷雖然在不斷變化,但覺得除了求得人纔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事物可以依靠。

    解讀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唱不了一臺戲,隻有眾人拾柴纔會火焰高。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凡成就一番偉業者,無不把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吸引人纔上。

    在一個企業中,重要的也是挖掘人纔,利用人纔。一個人的纔干再高,也是有限的,而且大多還是某一方面的偏纔。而將眾纔為我所用,將許多偏纔融合為一體,就能組成無所不能的全纔,發揮出無限巨大的力量。

    “人多智慧廣”,唯有利用眾人的智慧,纔能發揮這種人類的偉大力量。

    畢竟人類是不能單獨生存下去的,而一個人獨居無友,也不會有什麼發展進步。所以,隻有彙集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全體纔能進步發展,人人也纔能過著富庶安樂的生活。企業也是一樣,充分利用公司裡的眾智,纔得以發展,使全體員工把所有的智慧,集中在經營上,纔能彙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纔能使企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



    案例

    孟嘗君食客三千

    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的王公貴族為了組織力量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他們向天下網羅人纔,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便擴充自己的勢力,養“士”之風盛行。因為他們都明白要成就一番偉業,必須要把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吸引人纔上。

    當時齊國的貴族孟嘗君是有名的一個,名叫田文。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向天下發布招賢令,臨淄一時間人纔濟濟,不管是官吏還是逃犯,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隻要是來的人他都會熱情接待,收留下來,供養他們。

    據說,孟嘗君門下一共養了三千個食客。

    而孟嘗君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的能人異士加入自己的隊伍,和他求纔若渴的態度是分不開的,他平時與門客閑談,都會讓隨從躲在屏風後面記錄,記下門客的家庭住址及生活情況。門客知道後深為感激,發誓報效知遇之恩。

    所以,他就吸引了成大器謀大事的蘇代、馮諼,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匡扶國家,以豐功偉績名載史冊。當然也有一些人憑一技之長傳流於世,比如當初幫助孟嘗君逃出秦國追殺的“雞鳴”、“狗盜”之徒。

    當時,孟嘗君率領自己的門客出使秦國。秦昭王當時覺得他很有纔華,又有這麼多的謀士輔助,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也不好意思違背秦昭王,隻好留下來。但是沒多久,秦王身邊的人說:“孟嘗君留在秦國是不好的,因為他是王族,有封地在齊國,他怎麼會一心侍奉秦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打算囚禁孟嘗君再找個借口殺掉。

    孟嘗君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感到非常害怕,有門客為他出謀劃策,說隻要秦昭王寵愛的妃子幫忙說話,那麼秦昭王肯定會改變主意的。那個妃子還真的同意了,但是需要用狐白裘來換,但是孟嘗君剛到秦國的時候,那件狐白裘早就獻給了秦昭王。這時,有一個門客說:“讓我去把狐白裘弄來!”說完就走了。原來這個門客擅長的就是鑽狗洞偷東西。他摸清宮廷情況,找到了儲藏室。借著月光,逃過士兵的眼睛,輕易地從儲藏室將狐白裘偷出來。那個妃子非常高興,在秦昭王面前說不要殺孟嘗君,秦昭王答應了,還親自為他餞行。

    孟嘗君不敢再等了,當天晚上就偷偷溜走了,來到秦國東大門前剛好是半夜。按照秦國的法規,函谷關要等雞叫時纔開門,這大半夜的,雞怎麼可能叫呢?大家都犯愁了,隻聽人群中響起了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跟著打起鳴來。原來,一個門客會學雞叫,守關的士兵按照規定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嘗君就靠著平時的人纔積累,關鍵時候哪怕是雞鳴狗盜之士,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憑借這些人的幫忙,離開秦國,保全性命,逃回了齊國。



    原文

    無兵不足深慮,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後,忠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沒有軍兵,尚不足焦慮,沒有糧餉,也不足痛哭,隻有舉目當世,想求得一個見利不爭,義字當頭,忠摯耿直的人纔,不能立即得到,或者僅得到一個,卻又因地位卑下,往往因此而抑郁不舒,受盡挫折,終至罷官死亡。

    解讀

    沒有軍兵和沒有糧餉都不是什麼大事,隻有沒有人纔纔是值得焦慮的事。

    有了人纔,軍兵和糧餉自然而然就來了,所以說,一個企業,其他什麼沒有都不要緊,緊要之處是尋找適合企業發展的人纔。

    “千金易得,人纔難求”,這就需要管理者在招賢納士上必須多下一番功夫,對人纔要廣泛搜羅,要耐心陶鑄,要誠心待人,發現有纔的破格錄用,這樣纔能使各類人纔投入自己麾下,為自己所用。

    總之,領導者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學會善於發現人纔,網羅人纔,禮待人纔,並且大膽使用,因纔授職,盡其所長,這纔是領導者成就大事大業的核心。



    案例

    狄仁傑任用契丹將軍

    唐朝名相狄仁傑也以舉賢薦能而名垂青史,尤其是他舉用契丹降將的故事,更為時人所稱許。當時,武周天下是“千金易得,人纔難求”,沒有大將來對付契丹的進攻,而當時多次領兵侵擾唐朝邊境的契丹大將就是李楷固、駱務整,這兩個人驍勇異常,作戰章法有度,深為唐軍將士所忌恨。

    但是不久後,李、駱兩位因為主將李盡忠病死,迫於形勢所逼,他們率軍投降了唐朝。當時很多和李、駱打過仗的唐將義憤填膺地跑到武則天面前說:“這兩個逆賊不可留,留下來是養虎為患,”主張斬殺二人,以揚國威。

    還有一些文臣也紛紛諫言說:“這兩名賊將一直是我朝的心腹大患,一直以我朝為敵,在邊境斬殺我大量將士,占我土地,如果不殺的話,隻怕軍心不服,朝野起怨啊。”但是,武則天還是想聽取宰相的意見,當時狄仁傑明白這兩人是天生的戰將,是不可多得的將纔,如果就這樣斬殺,豈不是浪費了人纔。

    於是他力排眾議,準備保下這二人,為朝廷所用。

    於是他給朝廷上書說:“楷固、務整二將驍勇善戰,是不可多得的將纔,今日他們歸順我朝,可見其能識時務,若陛下能恕其不死,授其官爵,臣想他們二人必定會心懷感恩之心,為我朝南征北戰,掃平契丹賊寇,平息邊疆之患,將功補過。如若不分青紅皂白,斬殺降將,勢必逼迫敵將死戰,今後估計也不會有降將敢來歸附我朝,這樣一來,我朝克敵的阻力就加大了。”

    滿朝文武看到狄仁傑的精闢分析,紛紛拜服,於是重新任命他們二人為將軍,數年後,李、駱二將奉命領軍北伐契丹,因為他們二人對契丹的地理及風土人情了如指掌,同時洞悉敵人的軍情和戰術,率領大軍勢如破竹,取得巨大勝利。武則天親自擺宴為二人慶功,之後,李、駱二人成為效忠唐朝的大將,屢立戰功。

    這件事就充分說明了將纔是戰爭勝利的重要基礎,領導者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善於發現人纔,網羅人纔,同時能大膽起用,因纔授職,這樣,纔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原文

    求人之道,須如白圭之治生,如鷹隼之擊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類相求,以氣相引,庶幾得一而可及其餘。(《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求人纔的方法,要像白圭治理他的生產那樣,像鷹隼襲擊食物那樣,不得到絕不罷休。又要像青蚨子母相依不離、家雞可招野雞,以類相求,同氣相引,這樣,就可以從得到一個人纔而得到別的許多人纔。

    解讀

    俗話說得好,“千金易得,一將難求”。這足以說明人纔的難得性。一個優秀人纔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求取人纔,如果看準了,就要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世間並不因為有能工巧匠的需要,山上就會長出又高又直的棟梁,也不會因為英明的君主有對人纔的渴求,老天就會造出出類撥萃的人纔。

    世界上德纔兼備的人纔是十分罕見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是有中等能力的人纔,也需要努力追求纔能得到。因此對於有用的人纔,一定要用心追求,或結以交情,或待之以誠,或激之以情,想盡一切辦法讓其為自己效勞。而且求得了一個人纔,還要注重人纔間的互相吸引,讓他們結伴而來,接踵而至,收得一而可及其餘之效。

    如果領導者能有這樣的精神,能讓人纔發自心底地覺得你需要他,那他就一定不僅自己來,還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為你所用。

    案例

    身在曹營心在漢

    在《三國演義》中,除了諸葛亮之外,徐庶也是經天緯地的人纔。當時劉備“仁德布於天下”,名聲較好,同時在廣攬天下人纔,徐庶受其感召,主動來投。先以言語相試,他為了看看劉備是不是一位賢主,就對劉備說:您現在的坐騎的盧馬會防主,我建議您還是換一匹坐騎。而劉備當時說:人定勝天,豈能是一匹馬能控制的。於是乎,徐庶便對劉備有了很好的印像,但沒投奔,可是心裡有了這個意思。

    後來劉備“拜”徐庶為軍師,凡事請教,言聽計從,與曹軍對戰,取得了幾場勝利,但是曹操心裡就不高興了,他打算將徐庶招募到自己的帳下,聽從了謀士程昱的計策。把徐庶的老母抓住,寫了一封徐母筆跡的信,打算將他騙到曹營。

    作為大孝子的徐庶當然不會置母親於不顧,看信後淚如泉湧,五內俱焚,隻得前往曹營。當劉備知道徐母被軟禁的情況後,就好像自己的母親遭難,大哭說:“子母乃天性之親,還有什麼說的?你去吧,不要擔心我,等你和老夫人相見之後,說不定哪天我還能得到先生指教。”劉備對人纔的渴望就如同一個痴情的人。當一個自己朝思暮想的人纔不能輔佐自己且要離自己遠去對方陣營,因為他一直抱有的宏圖大志,這個時候,他的感受不是平常人可

    以感受到的。後玄德以鞭指曰:“吾欲盡伐此處樹木。”眾問何故。玄德曰:“因阻直之目也。”

    一個領導者對自己的下屬能如此體諒,做下屬的怎麼會不竭誠以報。因此徐庶當即表示,我是因為母親的緣故不得已纔去曹操那裡,以後即便是曹操再怎麼逼我,也“終身不設一謀”。而徐庶到了曹營之後,根本就沒有給曹操出過什麼有用的計策,反而在三分天下關鍵的一役——赤壁之戰中冷眼旁觀,徐庶看破了孫劉聯軍的苦肉計、詐降計、連環計,但是沒有點破,而是帶領一隊人馬回許昌了。曹操幾十萬大軍在赤壁全軍覆沒。

    而重要的是,徐庶離開劉備走了一段,又趕回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而且不顧憂心如焚,還專門繞道去諸葛亮家裡推薦劉備。後來將自己的同門師兄弟諸葛亮推薦給劉備,讓這些經天緯地的人纔結伴而來,接踵而至,收到了一而可及其餘的效果。

    劉備和曹操都希望得到徐庶這樣的人纔,可就是因為兩人對待徐庶的方式大不相同,導致結果也大不相同。

    原文

    竊疑古人論將,神明變幻,不可方物,幾於百長並集,一短難容。恐亦史冊追崇之詞,初非預定之品要。以衡纔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無因寸朽而棄連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斯先哲之恆言,雖愚蒙而可勉。(《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我私下懷疑古人在任用將纔時,往往定義他們神明變幻,超過想像,幾乎所有優點集於一身,一點短處都不能容忍。這恐怕是史書上的溢美之詞,並不是選撥將纔之初就定下來的。其實,選纔應該不拘一格,評論事情不要過於嚴苛,不能因為一點短處就不用很有纔干的人,不能因為結了太細的網就漏了大魚。這纔是以前聖賢常說的話,就算是很愚昧的人,也可以此來勉勵。

    解讀

    領導者在選撥下屬的時候,不應該太注重他的小缺點,評論事情不能過於嚴苛,不能一味地講原則,要多開創一些新的思維、新的方法,從各種可能的地方去選撥人纔。

    用人不要去關注他的小小的那些缺陷,他的出身、背景、貧賤、資歷都不要去計較,甚至這人性格中一些小小的缺點也不要太去關注。隻要是這人身上有值得你任用的地方,就應該將它無限放大,忽略那些無關緊要的缺陷,讓他們的優點得到充分發揮,這纔是領導者用人時應該做的。



    案例

    韓信拜將

    淮陰人韓信,初的時候就是一個布衣百姓,但是祖上是貴族,所以他也還是有幾分貴族的習性,喜歡佩帶刀劍,他的父母早亡,自己沒有學到什麼手藝,每天就是讀讀兵書,然後在村子裡混喫混喝,惹得大家都很討厭他,當時下鄉南昌亭亭長一直覺得韓信不是普通人,有朝一日必會出人頭地的,韓信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喫閑飯,接連幾個月,每天在飯點的時候就出現了,亭長的妻子非常嫌惡他,所以就提前把飯煮好,在屋子裡就喫掉了。等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就沒有趕上飯點,韓信知道她的用意。

    一怒之下,再也沒有回去。於是他就去河邊釣魚,有一位漂母看他餓得可憐,就每天帶點飯來給他喫,一連幾個月都如此,韓信非常感動,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纔給你飯喫,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有個殺豬的非常看不慣韓信,跟他說:“你長得倒是壯實,又天天佩戴刀劍,你嚇唬誰呢?我看你就是個膽小鬼。”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有種,就拿劍刺我;如果你是膽小鬼,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瞧了他幾分鐘,然後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整個大街的人都瞧不起他。

    等項梁起義之後,韓信認為機會來了,於是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但是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在項羽手下的時候,也是個執戟郎中,他多次給項羽獻計,但項羽根本不作理睬。

    一直到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認識了蕭何,這時,他纔得到了一個機會。這倒也幸虧蕭何沒有計較他的沒落出身、蹭喫蹭喝的背景、胯下之辱的經歷,而隻看重他的軍事纔能,然後將這種纔能無限地擴大,報告給劉邦,善於識人的劉邦在蕭何的極力舉薦下,終於拜他為大將軍,統率全軍。

    識纔,用纔,惜纔,纔能得人心,也纔能治天下。具有真纔實學的韓信,終被劉邦識中,讓他的軍事纔能得到限度地發揮。



    原文

    概天下無無瑕之纔、無隙之交。大過改之,微瑕涵之,則可。(《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大抵天下沒有完美無缺的人纔,也沒有完全沒有縫隙的交情。隻要能將大的錯誤改正,小的錯誤包涵,也就可以了。

    解讀

    人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這是人性中潛藏的心理動機。而用人者就一定要懂得去欣賞別人,不要一點錯誤都包容不下。因為天底下沒有完美無缺的人纔,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陷和不足。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用人就要多盯別人的長處,如果老盯著別人的短處,心裡自然就會把這些短處無限放大,滿眼看到的都是缺點,從而可能導致從主觀上去否定一個很有纔能的人。

    真正的領導者知道,隻要這個人的長處對我有利,我就可以借其之力,來彌補我的不足,助我一臂之力,而對別人,是不會求全責備的。



    案例

    甘戊使齊與衛侯拜將

    每一個君王都期待能得到一個十全十美的臣子,這樣就能省不少的心,一旦發現臣子有過失,就不能容忍,那就有可能因為一點點缺點,損失一個能做事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每個人的能力都有短板,正如俗話所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在戰國時期,甘戊出使齊國,需要渡一條大河。停在岸邊的船夫說:“大人,這小小的河隻是一個小小的間隔,如果您自己沒本事渡過去,您還能去齊國的君主那裡去遊說嗎?”甘戊回答說:“您這樣說就不對了,難道您不知道嗎,這世間的事物各有所長。比如謹慎守節、誠懇老實的臣子可以讓他們去侍奉君主,但是卻無法上陣殺敵;而騏驥那樣的千裡馬,能夠日行千裡,但是把它們關在屋子裡,讓它們和小野貓比賽捉老鼠,那肯定是輸的,而干將那樣天下聞名的寶劍,用來做木工活的話,肯定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頭,現在,您劃著船,讓船順著水勢漂流著,我肯定不如您;可是說到去遊說各個小國大國的君主,您肯定不是我的對手了。”

    377
    年的時候,孔夫子的嫡孫子思向衛國的君王推薦苟變說:“這個人有做大將的潛質,他的纔干可以率領戰車五百輛與敵人作戰。”但是衛侯回答說:“我早就知道他是大將之纔,但是我一直沒有重用他也有我的理由,因為我曾經聽說他在做稅收小吏的時候,有一次到民間去收稅,趁公務的便利,喫了百姓的兩個雞蛋,對於這樣的人,我怎麼能重用呢?”

    子思說:“賢明的君王任用人纔,就和木工選用木材一樣,要取他的長處,拋棄他的短處。如果是合抱粗的杞樹和梓樹,就算有一些枯朽的地方,高明的木工也不會因此而將整根木頭都舍棄不用。而您如今正處在這征戰不已的亂世,正是急於選用將纔的時候,但是卻為了兩個雞蛋的緣故而舍棄了真正能征善戰的將纔,這樣的事可千萬不要被鄰國知道啊!”衛侯聽了這話,連連道謝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教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不足,而對想成大事者而言,能夠正確地對待人纔,取其所長,來彌補自己或者團隊的不足,那大業可成。



    原文

    竊惟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吏治之興廢,全繫乎州縣之賢否。安徽用兵十載,蹂躪不堪,人人視為畏途。通省實缺人員,僅有知府二人,州縣二人。

    即候補者,亦屬寥寥。每出一缺,遴委乏員。小民久困水火之中,偶得一良有司拊循而煦嫗之,無不感深挾纊,事半功倍。(《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我認為行政的重要任務,首先就是得人。吏治的興廢,全取決於州縣長官是否賢能。安徽用兵十年,被糟踏得不成樣子,人人以為那裡是可怕的去處。全省確實缺乏官員,隻有知府二人、州縣長官二人。即使是候補官員,也寥寥無幾。每次有了空缺,總是缺乏人員選任。平民百姓長期困迫在水火之中,偶爾遇上一位好官加以撫慰、給予溫暖,他們一定會備受感動,心裡感到熱乎乎的。這樣,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讀

    人纔是世間寶貴的財富,有了人纔纔能成事,所以說行政的首要之道,就是得人。

    家國興衰,事業成敗,均繫於用人。曾國藩用人不拘一格,隻要這個人有纔,哪怕是和他有嫌隙,他也一定會保薦。他有著罕見的發現人纔的天賦,也正因為此,曾國藩纔在晚清變局中邁到了一個無法逾越的高度。可以說,對於一個領導者而言,發現人纔的本領,其價值往往超過了發現人纔的價值。

    尤其是困局之中,就更需要人纔發揮作用了。安徽常年征戰,能在職者沒有幾人,就是有空缺,能候補的也不多,使人民遭受兵禍之苦。這時候如果能發現一個能給人民以撫慰,給予溫暖的好官,就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這些,都是需要領導者來做的,選對了人,人民逃離水火,沒選對人,人民陷入更深的水火之中。

    所以用人,就要發現那些賢明有纔的人,並且要恰當地使用之。

    案例

    於成龍治羅城

    父母官父母官,說的就是當地的官員相當於老百姓的父母,能夠給予老百姓照顧,給予百姓溫暖,讓百姓免於災患,免於受苦受難,所以,一個地方官員的選撥或者一個基層干部的任用,對於領導者來說,至關重要。

    被康熙皇帝稱為“天下廉吏”的於成龍少有大志,從小過著簡樸的農耕生活,接受著正式的儒家教育。但是他一直沒有得志,一直到了順治十八年,年近
    44
    歲的於成龍,得到了一個機會,接受朝廷的委派,不顧親朋的阻攔,拋妻別子,懷著“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負,去了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當七品縣令。

    羅城那個地方剛剛被清統治,還不到兩年的時間,當地的局勢動蕩,之前的兩任知縣一死一逃。當於成龍到達羅城時,隻見滿目蕭然,荒草叢生,就算是縣府中央,也隻有幾間破破爛爛的茅草屋而已,縣衙也是三間破茅房。

    他不得不去關帝廟中暫行安頓。面對這樣的困境,跟他前來的五名僕人全部逃走了,但是他堅持了下來,邁開廉政為民的步。

    當時,駐扎在羅城的清廷綠營兵,窮奢極欲,常常進村擾民,強行勒索,白喫白喝。於成龍見狀,馬上上書,要求部隊嚴令約束士兵。而當時縣衙裡的小吏下鄉辦事,當地的裡長就會強迫村民擺酒設宴招待這些官吏,讓村民苦不堪言,他下令取消,規定裡長隻要負責糧稅的征收,不要理會招待事宜,而除了正糧之外,對於其他的一些七七八八的攤派,於成龍也請求上司一律減免。而對於派工那些不能免的工作,他會提前制定正式派單,避免農忙時派工,嚴禁額外攤派。

    那時,每年的
    4 月至
    9
    月是官府催交糧賦的月份,剛好也是農忙時節。當時官家的鑼聲一響,面對沉重徭役的農戶都心驚膽戰。四處籌錢納糧,這樣就耽誤了農時;那些貧困湊不到的人,隻能丟荒田地,全家出去躲債。於成龍發現這種情況之後,馬上上書上司,建議不要在農忙季節征糧賦,免誤生產。對於那些確有困難的百姓,可以公布名單,實行減免。而對於那些無理刁難,多收百姓錢糧的情形,於成龍規定,凡是送糧來的百姓可以在官校砝碼上查驗,自行核對。對於那些欺騙百姓的人,一律嚴加懲處。他還經常親自去各收糧點查訪,監督執行。

    於成龍在減輕百姓賦稅的同時,也不斷地發展生產,重視勸教興學,移風易俗,革除舊習。設立養濟院,救養孤寡,修建孔廟,開館辦學。從此羅城文風昌盛,社會昌盛,都得益於於成龍的治理。

    康熙是中國古代少有的英明天子。他得知後,非常欣賞於成龍的社會聲望和人格魅力,他明白重用這樣的清官,可以肅清朝廷的官僚之風,也是百姓和地方之福。在康熙二十年,他親自召見於成龍,賞賜他白銀、良馬,鼓勵他保持氣節,稱其為“天下廉吏”。



    原文

    揀選將纔,必求智略深遠之人,又須號令嚴明能耐勞苦,三者兼全,乃為上選。(《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挑選將纔,必須要找有深遠智慧和謀略的人,而且要號令嚴明,能喫苦耐勞,這三個條件都具備了,纔是好的人選。

    解讀

    曾國藩挑選將纔,忽略了人際關繫的因素,而著重看他能不能號令嚴明、是否有智慧和謀略、能不能喫苦耐勞。曾國藩是很有見地的,歷史上有“一將難求”的說法,真正的將纔決定著國家的興亡和戰爭的勝負,所以不能苛求,當然也不能濫求,具備這三點硬性指標的都堪當大用。

    古代的將纔帶兵,現在的將纔帶人,這樣的將纔包括官員、企業領導、社團領袖等,挑選這樣的人也一定要看他們是否具備這三點因素。如果很難找到三者兼具的人,也要挑選無限接近的人。在此三點中,有堅強品質是前提,也是重要的,其次是要有遠見和智慧,再次就是要有紀律性,按照這樣的順序去挑選將纔,至少也能做到個八九不離十了。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