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文化通識課(五位大師,五堂好課——餘秋雨、馮友蘭、朱光潛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489-710
    【優惠價】
    306-444
    【作者】 餘秋雨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650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665027
    作者:餘秋雨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跟隨大師們腳步,從五個不同維度撥開知識的迷霧
    餘秋雨、汪曾祺、王安憶、朱光潛、馮友蘭,5位中國文化史上不可避開的大師授課精選集。
    收錄大師們課堂講義,或是對外普及中國文化的演講稿。由點到面,沉淺易懂,在這裡,用碎片化的時間,也能輕松讀懂中國文化,輕松享受大師的面對面單獨授課。

    ◆5位大師,52篇經典作品,涉及文化、小說、美學、哲學、寫作,多維度共享跨越時空的精神財富
    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小書,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從五個不同的維度,讓你無門檻領略中國文化魅力所在,徹底愛上中國文化!
    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中國文化,以導師漫談的方式講述中國文化,繫統化地論述了何謂文化,何謂中國文化的本性等等問題。

    ◆百萬級暢銷書大家為打造屬於我們共同的“中國文化圖騰”集合,致敬中國文化
    徹底了解中國文化底層邏輯,深度挖掘文化內核,激發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以寬廣的全球視野梳理中國文化,打造屬於我們共同的”中國文化圖騰,建立起文化自信,搭建一條精神家園的回歸之路。
    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名家經典,優質文本;短小精煉,輕盈便攜
    國內知名設計師朱鏡霖操刀設計。專色印刷,精美函套。色彩豐富,顏值爆表。
    小小的書,大大的能量,精致小開本口袋書,成為通勤路上的不二選擇。快節奏的生活中,讓你不管地鐵上,公交車上,亦或是枕邊,都能隨時隨地得以享受獨屬於你的閱讀小世界!

    跟隨大師們腳步,從五個不同維度撥開知識的迷霧


    餘秋雨、汪曾祺、王安憶、朱光潛、馮友蘭,5位中國文化史上不可避開的大師授課精選集。


    收錄大師們課堂講義,或是對外普及中國文化的演講稿。由點到面,沉淺易懂,在這裡,用碎片化的時間,也能輕松讀懂中國文化,輕松享受大師的面對面單獨授課。


     


    5位大師52經典作品涉及文化小說、美學、哲學、寫作,多維度共享跨越時空的精神財富


    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小書,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從五個不同的維度,讓你無門檻領略中國文化魅力所在,徹底愛上中國文化!


    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中國文化,以導師漫談的方式講述中國文化,繫統化地論述了何謂文化,何謂中國文化的本性等等問題。


     


    百萬級暢銷書大家為打造屬於我們共同的“中國文化圖騰”集合,致敬中國文化


    徹底了解中國文化底層邏輯,深度挖掘文化內核,激發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以寬廣的全球視野梳理中國文化,打造屬於我們共同的”中國文化圖騰,建立起文化自信,搭建一條精神家園的回歸之路。


    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名家經典,優質文本;短小精煉,輕盈便攜


    國內知名設計師朱鏡霖操刀設計。專色印刷,精美函套。色彩豐富,顏值爆表。


    小小的書,大大的能量,精致小開本口袋書,成為通勤路上的不二選擇。快節奏的生活中,讓你不管地鐵上,公交車上,亦或是枕邊,都能隨時隨地得以享受獨屬於你的閱讀小世界!


     


    點亮你的指路明燈,你的信仰之火


    干貨滿滿的大師文化課堂,何謂文化?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美的理論與實際人生有何關繫?


    讓你堅定為此不斷奮鬥的畢生追求,獲得生活的信心。讓人生中所有的暗淡時刻皆有一束光為你照亮,讓你明白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獨一無二之處。

     
    內容簡介
    餘秋雨《文化課》汪曾祺《寫作課》王安憶《小說課》朱光潛《美學課》馮友蘭《哲學課》。

    1,餘秋雨:文化課
    “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
    文化究竟是什麼?在《文化課》中,作者在深邃的觀察之後,用親身經歷和鮮活的感受來解讀這一根本的問題。
    繫統化地論述了何謂文化,何謂中國文化的本性等等問題,針對社會心理的浮躁,和作家本人的深邃思索,用罕見的直言不諱的批評,揭示了各階層對文化本源的迷失,響亮提出文化重建的要義在於回到真善美。可謂發聾振聵。

    2、汪曾祺:寫作課

    餘秋雨《文化課》汪曾祺《寫作課》王安憶《小說課》朱光潛《美學課》馮友蘭《哲學課》。


     


    1餘秋雨:文化課


    “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


    文化究竟是什麼?在《文化課》中,作者在深邃的觀察之後,用親身經歷和鮮活的感受來解讀這一根本的問題。


    繫統化地論述了何謂文化,何謂中國文化的本性等等問題,針對社會心理的浮躁,和作家本人的深邃思索,用罕見的直言不諱的批評,揭示了各階層對文化本源的迷失,響亮提出文化重建的要義在於回到真善美。可謂發聾振聵。


     


    2汪曾祺:寫作課


    “一個作家形成自己的風格大體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摹仿;二、擺脫;三、自成一家。”


    寫作的目的並不是成為一名作家,而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文字表達者,不管是在學習中,工作中,會寫作的人總會帶來一些優勢。


    通過汪曾祺《寫作課》中,我們明白了,寫作也並非僅是天賦的事情,也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完完全全可以通過學習得到的,讀完會讓你恍然大悟,發現寫作並非自己想像中的艱難。


     


    3王安憶:小說課


    “我們一直在證明,小說是一個獨立的心靈世界。”


    《小說課》基於王安憶課堂講義整理而成,全書綴滿閃光的創作真知,並保留了親切淺白的表述風格。


    從文字本身出發,用手術刀一般凌厲的眼光,直抵虛構類寫作的本質。從靈剖到肉,把小說的本質、目的、材料、結構、語言全面攤開,展示給有志寫作者,以及更廣大的文學鋻賞愛好者。


     


    4朱光潛:美學課


    “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後所產生的嬰兒。”


    《美學課》是朱光潛以書信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順著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以及美的特點等問題層層展開,提出了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


    朱先生以一種對老朋友的語氣娓娓而談,將他對藝術與人生關繫的深刻體悟滲透在質樸清新的文字中,“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


     


    5馮友蘭哲學課


    “哲學上之大問題,並不是人生之真相之“如何”——是什麼,而乃是人生之真相之“為何”——為什麼。”


    在《哲學課》中,馮友蘭闡釋的是一種獨特而圓潤的人生哲學——在統攬古今中外各種人生哲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認為較正確的人生哲學。闡釋的是一種獨特而圓潤的人生哲學——在統攬古今中外各種人生哲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認為較正確的人生哲學。


    同時此書也是一部別開生面的中西簡明哲學史,以人生哲學為切入點,對中國古代哲學、西方古典哲學以及歐美現代哲學等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


     


    五位大師,五堂好課。歷經反復推敲與修改,多年積累的思想荟萃整理而成。


    ……

    作者簡介

    餘秋雨,作家、學者。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內地年輕的高校校長,並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目錄
    "目錄:
    1.文化課
    章何謂文化——在接受澳科大榮譽博士稱號後的學術演講
    第二章利瑪竇說——在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上的主題演講
    第三章世界報告——對話博科娃
    第四章身上的文化
    2.哲學課
    章人生哲學
    第二章人生哲學之比較研究
    第三章對於人生問題的一個討論——在中州大學演講會講演稿
    第四章哲學與人生之關繫(甲)
    第五章哲學與人生之關繫(乙)
    第六章人生術
    第七章論命運

    "目錄:
    1.文化課
    章何謂文化——在接受澳科大榮譽博士稱號後的學術演講
    第二章利瑪竇說——在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上的主題演講
    第三章世界報告——對話博科娃
    第四章身上的文化
    2.哲學課
    章人生哲學
    第二章人生哲學之比較研究
    第三章對於人生問題的一個討論——在中州大學演講會講演稿
    第四章哲學與人生之關繫(甲)
    第五章哲學與人生之關繫(乙)
    第六章人生術
    第七章論命運
    第八章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第九章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第十章人生成功之因素
    3.小說課
    章小說是什麼?
    第二章處女作
    第三章小說的感情問題
    4.寫作課
    章思想·語言·結構
    第二章談風格
    第三章短片小說的本質——在解鞋帶和刷牙的時候之四
    第四章小說的思想和語言
    第五章關於小說的主題問題
    第六章揉面——談語言運用
    第七章文學語言雜談
    第八章小說筆談
    第九章成語·鄉談·四字句
    第十章小說的散文化
    第十一章小說陳言
    5.美學課
    章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第二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第三章“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第四章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第五章“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第六章“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
    第七章“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
    第八章“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第九章“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遊戲
    第十章空中樓閣——創造的想像
    第十一章“超以像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第十二章“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第十三章“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第十四章“讀萬破卷書,下筆如有神”——天纔與靈感
    第十五章“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在線試讀

    何謂文化
    ——在接受澳科大榮譽博士稱號後的學術演講


    尊敬的許敖敖校長,兩岸三地前來祝賀的教育界賢達,各位教授和同學,下午好!
    感謝澳科大授予我榮譽博士稱號。這份榮譽,不僅僅來自稱號本身,更來自於一起獲得這個稱號的其他名字。
    這中間,有名震國際的水稻專家袁隆平先生,有指導全國抗擊了 SARS 災難的醫學專家鐘南山先生,有領導繞月飛行而被稱為“嫦娥之父”的航天專家歐陽自遠先生,有很早被聘為美國大學校長的華人科學家吳家瑋先生,有個被聘為英國大學校長的華人科學家楊福家先生……這些科學家,有的我早就熟識,有的則是新交的朋友,幾天來有機會長時間交談,很是興奮。
    我歷來認為,人生的享受,不是華宅美食,而是與高人相晤。但是,科學高人們總是極其繁忙,又星散各地,很不容易暢敘。為此,我要再一次感謝澳科大為我們創造了這個機會。
    與這些科學家不同,我這次獲頒的是“榮譽文學博士”,因此我今天的演講也就推不開文化的話題了。但是在這裡我首先要向科學家們叫幾句苦:講文化,看起來好像比你們講科學容易,其實並不。原因是——
    ,科學有定量定性的指標,文化沒有;
    第二,科學有國際標準,文化沒有;
    第三,科學家很少受到非專業的評論,但在當前中國文化界,非專業的評論者在人數上是文化創造者的幾百倍,在言論上都非常激烈。


    何謂文化


    ——在接受澳科大榮譽博士稱號後的學術演講


     


     


    尊敬的許敖敖校長,兩岸三地前來祝賀的教育界賢達,各位教授和同學,下午好!


    感謝澳科大授予我榮譽博士稱號。這份榮譽,不僅僅來自稱號本身,更來自於一起獲得這個稱號的其他名字。


    這中間,有名震國際的水稻專家袁隆平先生,有指導全國抗擊了 SARS 災難的醫學專家鐘南山先生,有領導繞月飛行而被稱為“嫦娥之父”的航天專家歐陽自遠先生,有很早被聘為美國大學校長的華人科學家吳家瑋先生,有個被聘為英國大學校長的華人科學家楊福家先生……這些科學家,有的我早就熟識,有的則是新交的朋友,幾天來有機會長時間交談,很是興奮。


    我歷來認為,人生的享受,不是華宅美食,而是與高人相晤。但是,科學高人們總是極其繁忙,又星散各地,很不容易暢敘。為此,我要再一次感謝澳科大為我們創造了這個機會。


    與這些科學家不同,我這次獲頒的是“榮譽文學博士”,因此我今天的演講也就推不開文化的話題了。但是在這裡我首先要向科學家們叫幾句苦:講文化,看起來好像比你們講科學容易,其實並不。原因是——


    ,科學有定量定性的指標,文化沒有;


    第二,科學有國際標準,文化沒有;


    第三,科學家很少受到非專業的評論,但在當前中國文化界,非專業的評論者在人數上是文化創造者的幾百倍,在言論上都非常激烈。


    這三個原因,已經造成文化話語的煙霧迷茫。本來,社會轉型的終極目標是文化轉型,但是,正當社會各部門紛紛向文化求援的時候,原來處於滯後狀態的文化領域反過來充當起了老師。結果就產生了一繫列反常現像,例如,需要改革創新的時代卻推崇起復古文化,需要科學理性的時代卻泛濫起民粹文化,需要大愛救災的時代卻風行起謀術文化,需要發掘人纔的時代卻重撿起咬人文化,等等。正是這些反常的文化現像,使國際上和我們的下一代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更多的誤讀。


    這種誤讀的後果是嚴重的。


    我想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問題。現在的中國就像一個巨人突然出現在世界的鬧市區,周圍的人都知道他走過很遠的歷史長途,也看到了他驚人的體量和腰圍,卻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氣,於是大家恐慌了。闡釋中國文化,就是闡釋巨人的性格和脾氣。如果我們自己的闡釋是錯亂的,怎麼能夠企望別人獲得正見?


    有一個對比,我每次想起都心情沉重。你看,德國發動過兩次世界大戰,本來國際形像很不好。但是,當貝多芬、巴赫、歌德等人的文化暖流不斷感動世人,情況也就發生了變化。中國在世界上,並沒做過什麼壞事,卻為什麼反而一直被誤讀?


    我想,至少有一半原因,在於文化的阻隔。


    既然問題出在文化上,我們也就應該完整地對它做一些思考了。


     


    一、文化到底是什麼?


    你們如果到辭典、書籍中尋找“文化”的定義,一定會頭疼。從英國學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開始,這樣的定義已出現兩百多個。那兩百多個定義,每一個都相當長,我敢擔保,你們即使硬著頭皮全部看完,還是搞不清楚文化到底是什麼。請記住,沒有邊界的國家不叫國家,沒有邊界的定義不是定義。


    文化定義的這種毛病,讓我想起了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洛威爾(A.Lawrence Lowel,1856—1942)發出的嘆息: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比文化更難捉摸。我們不能分析它,因為它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它,因為它沒有固定的形狀。我們想用文字來定義它,這就像要把空氣抓在手裡:除了不在手裡,它無處不在。


    文化確實很難捉摸。因此,我們的傳媒在講述文化的時候,也隻是說它有可能發揮的效果,如“凝聚力”“軟實力”“精神家園”等等,都是比喻,至於文化本身是什麼,還是沒說明白。近來又有不少地方把文化等同於“創意產業”,這又把兩個不同的概念混淆了。因為文化中那些經典、尚的部位,早在千百年前就完成了“創意”,更難以變成“產業”。


    按照我的學術經驗,對於那些難下手的大題目,可以從它的裂縫處下手。你看,文化在這裡就露出了它的一條裂縫:我們身邊有很多跨國婚姻一一離散,離散的原因大多是“文化差異”。然而仔細一問,男女雙方既不在“文化界”,也不是“文化人”。可見,“文化”的含義遠遠大於文化部門和文化職業。這條裂縫,可以讓我們窺知文化的真正奧秘。


    我們現在所關注的文化,既不能大到無限廣闊,又不能小到一些特殊的部門和職業,那它究竟是什麼呢?看來,還要想辦法給它一個定義。三年前,我在香港鳳凰衛視的《秋雨時分》談話節目中公布了自己擬訂的一個文化定義。我的定義可能是全世界簡短的——


    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


    對於這個定義中的幾個關鍵詞需要解釋一下。我前面說到不少跨國婚姻因“文化差異”而離散,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作為丈夫的華人每年清明節必須從美國的公司請假回故鄉掃墓,使他的美國妻子覺得難以理解。這就在“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上,說明了“文化差異”是什麼。


    文化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但也有責任通過“引導”而移風易俗。在這個動態過程中,漸漸積澱成一種“集體人格”。中華文化的重要成果,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說:“一切文化都沉澱為人格。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他在這裡所說的“浮士德”,已經不是一個具體的人名,而是指德意志民族的集體人格,也就是德意志文化的像征。這種集體人格早就存在,歌德隻是把它表現了出來罷了。


    在中國,自覺地把文化看成集體人格的是魯迅。他把中國人的集體人格,稱作“國民性”。


    他的作品《阿 Q 正傳》《孔乙己》《藥》《故事新編》等,都在這方面做出了探索。因此,直到今天,他還是高出於中國現代的其他作家。


    當文化一一沉澱為集體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靈魂。必須注意的是,民族的靈魂未必都是正面的,從歌德到魯迅都曾經深刻地揭示過其間的負面成分。


    按照我所擬訂的文化定義,今天中國文化在理解上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偏差:



    • 太注意文化的部門職能,而不重視它的全民性質;


    第二,太注意文化的外在方式,而不重視它的精神價值;


    第三,太注意文化的積累層面,而不重視它的引導作用;


    第四,太注意文化的作品組成,而不重視它的人格構成;


    第五,太注意文化的片斷享用,而不重視它的集體沉澱。


    所以,大家看出來了吧,我的定義雖然簡短,內涵卻是不小。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文化在本性上的必然訴求。


    由於文化是一種精神價值、生活方式和集體人格,因此在任何一個經濟社會裡它都具有歸結性的意義。十幾年前,在紐約召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各國學者達成了一繫列共識,值得我們參考。


    例如:


    “一個社會不管發達和不發達,表面上看起來是經濟形態,實際上都是文化心態”;


    “經濟活動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文化”;


    “經濟發展在本質上是一個文化過程”;


    “經濟行為隻要延伸到較遠的目標,就一定會踫到文化”;


    “賺錢,是以貨幣的方式達到非貨幣的目的”;


    “賺錢的終目的不是為了衣食,而是為了榮譽、安全、自由、幸福,這一些都是文化命題”。


    說這些話的人,大多是經濟學家,而不是文化學者。他們不深刻,卻是明白人。


     


    二、文化的終目標


    我們已經從定義上說明文化是什麼,但還沒有指出它的終目標。不管是精神價值、生活方式,還是集體人格,總會有一個正面、積極、公認的終極指向吧?它究竟是什麼呢?


    我剛剛引述的在紐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諸多經濟學家的發言,都強調了文化在經濟活動


    中的重要地位,卻都沒有說明他們追求的文化目標是什麼。


    他們所說的文化,如果按照上述定義來解析,那麼,在精神價值上,很可能是指理想、榮耀、成功;在生活方式上,很可能是指遊學、交際、冒險;在人格修煉上,很可能是指崇敬、反省、樂觀。諸如此類,都很不錯。但是,還缺少終極指向。“理想”的內容是什麼?“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反省”的基點是什麼?


    在這裡我想舉出美國企業家貝林先生的例子來說明問題。我曾為他的自傳寫過序言,與他有過深入的交談。


    他對我說,他原先為自己定下的文化目標是“展現個性的成功”。其中,又分了三個階段。


    階段,他追求“多”,即利潤多、產業多;第二階段,他追求“好”,即質量、品牌都達到國際一流;第三階段,他追求“獨”,即一切都獨一無二,不可重復。他說:“當這三個階段全都走完之後,我還不到六十歲。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無聊,甚至覺得連活著都沒有意義了。”


    直到二○○一年三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亞洲某地把一把輪椅推到一個六歲的殘障女孩面前,女孩快速學會運用後兩眼發出的生命光輝,把他的生命也照亮了。幾年後,在非洲,一個津巴布韋青年背著一位完全不認識的殘障老婦人,用幾天時間穿過沙漠來向貝林先生領輪椅。


    貝林先生看著這個青年獨自向沙漠深處走回去的背影想:“我一直以為有錢纔能做慈善。他讓我明白,我這一生把梯子擱錯了牆,爬到頂上纔發現擱錯了。”


    現在,貝林先生成天在世界各地忙碌,早已沒有一絲無聊之感。他在做什麼,我想大家一猜就明白。


    這是一位六十歲之後纔找到了文化的終目標的大企業家。


    他明白了,文化的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


    貝林先生與我們一樣,當然從小就知道愛和善良,並把它們看成道德之門、宗教之門,卻很少與文化聯繫起來。文化,似乎主要是來制造界限的:學歷的界限、專業的界限、民族的界限、時代的界限、高低的界限、成敗的界限、貴賤的界限、悲喜的界限、雅俗的界限……在這重重疊疊的界限中,人們用盡了纔華和智謀,編制了概念和理由,引發了衝突和談判。這一切,似乎全都歸屬於文化範疇。貝林先生原先爭取的“個性”“成功”“多”“好”“獨”,也都是因為一條條誘人的界限而被誤認為是“文化追求”。


    歌德的一句話,就把整個“局”破解了。他說——


    人類憑著聰明,劃出了一條條界限,後用愛,把它們全部推倒。


    因此,貝林先生在六十歲之後獲得的轉變,是他擺脫一重重“小文化”的界限之後所發現的“大文化”。這種“大文化”,居然是他從小就聽熟的詞:愛、善良。


    愛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沒有愛和善良,即便是勇敢的理想,也是可怕的;即便是巨大的成功,也是自私的。相反,如果以愛和善良為目標,那麼,文化的精神價值、生活方式和集體人格,全都會因為這個隱藏的光源,而晶瑩剔透。


    一個復雜的文化課題,立即變得不復雜了。


    中國儒家說:“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與人為善”“止於至善”。他們都把愛和善良看成德行,後原則。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