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解讀敦煌·佛國尊像(精裝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376-545
    【優惠價】
    235-341
    【作者】 羅華慶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469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7546950
    叢書名:解讀敦煌

    作者:羅華慶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5月 


        
        
    "

    編輯推薦
    敦煌研究普知型讀物,學術大咖奉獻給大眾讀者的傳世經典。
    敦煌的全方位呈現,再現千年文明。

     
    內容簡介

    為什麼尊像畫可誘導信仰?

    為什麼佛國諸尊妙相莊嚴?

    為什麼菩薩表現出饒益有情?

    為什麼護法尊者羅漢長駐人間?

    為什麼佛弟子是佛陀的衣缽傳人?

    為什麼有眾多神眾護佑佛法?

    《解讀敦煌·佛國尊像》敘述敦煌每尊(佛、菩薩)塑像、畫像的規制、色彩及藝術特點和成就,有的還有關於尊像的背景故事。是研究敦煌佛像的讀物。

    作者簡介

    敦煌研究院:敦煌學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保護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單位。

    樊錦詩: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自196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已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40餘年,被譽為“敦煌女兒”。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

    羅華慶,敦煌研究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石窟考古、佛學圖像學、博物館學研究。主編過《敦煌石窟全集•再現敦煌》,《敦煌石窟全集•尊像畫卷》,《敦煌石窟鋻賞叢書》輯的第七、九分冊,第三輯的第六分冊,發表敦煌研究論文數十篇,獨著或合著有《玉門關與陽關》、《中國敦煌學史》、《敦煌學入門》等學術著作。

    目錄
    前言
    章 妙相莊嚴的佛陀
    1.為什麼釋迦牟尼是佛國聖尊? 19
    2.早的佛陀造像起源於何時? 24
    3.佛教造像為什麼能在中國扎根? 28
    4.說法圖如何表達佛陀的慈悲精神? 32
    5.阿彌陀佛構建的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樣? 42
    6.為什麼阿彌陀佛在中國深入人心? 46
    7.信仰藥師佛是為了利益現世嗎? 52
    8.藥師佛造像如何表現濟世救人? 54
    9.人們為什麼企盼彌勒菩薩成佛? 60
    10.為什麼說彌勒佛代表法統承傳? 64
    11.三世佛與十方諸佛如何體現了時空對比? 70
    12.為什麼敦煌石窟內千佛圖像千年不衰? 74

    前言   

    章  妙相莊嚴的佛陀

    1.為什麼釋迦牟尼是佛國聖尊? 19

    2.早的佛陀造像起源於何時?    
    24

    3.佛教造像為什麼能在中國扎根? 
    28

    4.說法圖如何表達佛陀的慈悲精神? 32

    5.阿彌陀佛構建的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樣? 42

    6.為什麼阿彌陀佛在中國深入人心? 46

    7.信仰藥師佛是為了利益現世嗎? 52

    8.藥師佛造像如何表現濟世救人? 54

    9.人們為什麼企盼彌勒菩薩成佛? 60

    10.為什麼說彌勒佛代表法統承傳? 64

    11.三世佛與十方諸佛如何體現了時空對比? 70

    12.為什麼敦煌石窟內千佛圖像千年不衰? 74

    13.誰是過去七佛? 78

    第二章  慈悲怡然的菩薩

    1.為什麼菩薩表現出饒益有情? 83

    2.為什麼說觀音、大勢至菩薩慈悲垂憫? 98

    3.文殊、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 110

    4.地藏菩薩是超生冥界的護佑者嗎? 120

    第三章  羅漢與弟子的世態風貌

    1.護法尊者羅漢為何長駐人間? 127

    2.為什麼佛弟子是佛陀的衣缽傳人? 134

    第四章  威猛剛毅的護法神眾

    1.神威剛勁的力士來自何方? 143

    2.天王形像是世俗武士的再現嗎? 150

    3.天龍八部來自何方? 162

    附錄  敦煌大事記

    前言
    慈顏妙相 感召信眾
    敦煌地處瀚海大漠邊緣,扼居陽關、玉門關,西通蔥嶺,東接中原,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這裡自古是多民族的聚居區,具有深厚的佛教基礎,中原早是通過這一地區接觸佛教的4世紀開鑿石窟以來,歷時千年不絕。尊像畫即為石窟壁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佛教繪畫中,佛的說法圖和說法像,以及各類菩薩、聲聞、佛弟子、諸天護法神像等,被稱作尊像畫。它與石窟、佛寺中的佛教故事畫、經變畫相比,具有形式簡約,內容單純的特點,在一個洞窟的整體布局中,既獨立成幅,又彼此關聯呼應,與其他主題的壁畫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獨立的佛國世界。使人步入其間,猶如走進佛國,“人佛交接,兩得相見”,在潛移默化中,“動人心志”,喚起信眾對理想與現世的企盼,從而實現佛教藝術的目的。觀像猶如見佛。對於僧侶來說,修禪是其重要功課,而修禪必先觀像,如《坐禪三昧經》所雲:“若初習行人,將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而對於一般信眾來說,觀像是為了禮拜、供養等宗教儀式,或為了修福田、修功德,乃至發願和滿足要求。

    慈顏妙相  感召信眾

    敦煌地處瀚海大漠邊緣,扼居陽關、玉門關,西通蔥嶺,東接中原,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這裡自古是多民族的聚居區,具有深厚的佛教基礎,中原早是通過這一地區接觸佛教的4世紀開鑿石窟以來,歷時千年不絕。尊像畫即為石窟壁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佛教繪畫中,佛的說法圖和說法像,以及各類菩薩、聲聞、佛弟子、諸天護法神像等,被稱作尊像畫。它與石窟、佛寺中的佛教故事畫、經變畫相比,具有形式簡約,內容單純的特點,在一個洞窟的整體布局中,既獨立成幅,又彼此關聯呼應,與其他主題的壁畫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獨立的佛國世界。使人步入其間,猶如走進佛國,“人佛交接,兩得相見”,在潛移默化中,“動人心志”,喚起信眾對理想與現世的企盼,從而實現佛教藝術的目的。觀像猶如見佛。對於僧侶來說,修禪是其重要功課,而修禪必先觀像,如《坐禪三昧經》所雲:“若初習行人,將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而對於一般信眾來說,觀像是為了禮拜、供養等宗教儀式,或為了修福田、修功德,乃至發願和滿足要求。

    敦煌石窟的尊像畫,是各個時期壁畫表現的首要題材,不但出現時代早,而且延續時間長、繪制數量眾多,形成了龐大的尊像畫繫統。根據其特點,從北朝的萌發期,經隋、唐、五代進入消亡期,可以把敦煌尊像畫的發展分為六個時期。

    北朝萌發期。敦煌現存早的洞窟,開鑿年代可考的大約是5世紀初的北366~439年),經歷北439~534年)、西535~556年)、北557~581年)等朝代,歷時215年。北朝時期的尊像畫中,除釋迦牟尼佛為四眾演說妙法的說法圖外,還有三世佛、無量壽佛、千佛、過去七佛等說法圖和說法像,以及作為佛脅侍的菩薩、弟子、護法神像等。這時尊像畫的題材,與當時北方地區流行的佛教有密切的關繫。南北朝時期由於國家的分裂,南北方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使佛教也有南、北之分,南方重義理,北方重禪法。敦煌東臨禪法重地涼州,出現過一些著名的禪師,莫高窟的創建就是由禪僧樂僔、法良主持開鑿的,因此,敦煌石窟北朝時期的尊像畫題材,多與禪觀有密切關繫。北朝流行的中心塔柱窟,表現了修持禪法所需的造像、觀像、禮佛、供養的主題。這也是當時開窟造像的目的。

    隋發展期。隋581~618年)統一全國,結束了近300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隋朝的皇帝篤信佛教,大寫佛經,廣造寺塔,奉佛之風猶勝前代。在敦煌短短的30餘年間,石窟數量聚增,開有70餘窟,出現了大量以大乘經典為依據的尊像畫和經變畫,突破了北朝佛教的局限。隋代的尊像畫,上承北朝餘緒,下啟唐朝新風,在敦煌尊像畫的發展歷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隋代佛教提倡“定慧雙弘”,要求坐禪觀像,懂得佛教義理。所以隋代尊像畫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就是淨土思想的流行和日益追求現世利益。淨土信仰主要有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藥師佛的東方淨土、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反映在尊像畫中則是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菩薩說法圖的出現和流行,追求淨土的無上勝景和美妙成為淨土信仰的重心。這時觀像的目的,已漸漸由深入禪定、對彼岸成佛的要求,轉為對現世的消災祛難、益壽延年等的渴望和需求。

    有唐一代,佛法大興,佛教藝術異彩紛呈。習慣上以唐建中二781年)敦煌淪陷吐蕃為界,把唐代分為前期(初盛618~781年)成熟期和後期(中晚781~907年)持續期。

    唐前期國勢臻於極盛,陸海交通暢達,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富有生命力。在此期間,佛教得到空前蓬勃發展,從內容到形式,從制度到義理都形成了自已的風貌。敦煌的佛事活動,也進入了高潮,寺院、石窟營造十分興盛,繪塑空前,不斷創新,風格多樣,許多成熟於此期的尊像畫題材和布局,影響後世。同時,也有部分此期成熟的尊像畫題材,隨著經變畫的擴展而彙入其中。

    唐後期,包括吐蕃統治時期的中唐和歸義軍張氏政權統治時期的晚唐。吐蕃原本信仰佛教,在統治敦煌的67年間,寺院林立,僧尼日增,開窟造像之風猶盛。晚唐歸義軍張氏家族篤信佛教,尊禮名僧,佛事興盛,世家豪族紛紛以“報恩”、“慶寺”為名,營造了不少大型洞窟。唐後期的尊像畫題材與唐前期相比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唐後期新經變畫不斷湧現,密布洞窟四壁,這樣就打破了唐前期以來形成的尊像畫布局格式,把尊像畫排擠出洞窟內的顯要位置,已不再作為壁畫表觀的重點。其次,由於經變畫的日益成熟和定型,唐前期流行的各類佛說法圖,到此時基本消失,僅存簡化了的佛說法圖。其三是獨立成幅的尊像畫日益減少。以後的尊像畫,多遵循唐後期形成的格局。可以認為,唐代前、後期是敦煌尊像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分界線。

    五代、宋復興期。五907~960年)初,沙州長史曹議金接替了張氏政權,自此以後曹氏統治敦煌百餘年,跨越五代、北宋兩時期。曹氏把佛教視為“聖力”,認為要社會安定,必須“虔誠佛理,仰仗慈門”,所以邀請僧人“開貝葉之金文,誦真言之寶偈”。在此期間,沙州境內所建寺院數量超過了唐代,並開鑿了為數眾多、規模巨大的洞窟。為了更好地營造寺院和石窟,曹氏政權還仿照中原設立畫院,由於有一批技藝純熟的畫師統一規劃,集體繪制,所以這時期的石窟,具有較統一的風格。五代、北宋時期敦煌的尊像畫題材,在整體繼承唐後期的基礎上,又出現了許多新題材,擴展了敦煌尊像畫的內容,形成一個復興的高潮。

    消亡期。11世紀初,曾是歸義軍政權附屬部落的沙州回鶻崛起,1036年西夏擊敗回鶻,攻陷沙州。沙州回鶻由於長期受“善國神鄉”的薰陶,較早地信奉佛教,“奉釋氏盛”。在敦煌活動期間,重修重繪洞窟,其藝術風格深受高昌回鶻佛教藝術的影響。

    黨項族建立的西夏(1038~1227年),大力提倡佛教,以“佛國安疆”。在西夏統治敦煌的百餘年間,開鑿、重修和妝鑾了許多前代洞窟。

    寶義二年(1227年)蒙古成吉思汗滅西夏,占據代置沙州總管府管理朝的統治者崇信密教,開鑿和重修了部分洞窟。

    沙州回鶻、時期的敦煌尊像畫,多承襲前代傳統,在其發展過程中,數量逐漸減少,題材的選擇範圍日趨狹小,表現內容和形式較單調,隨著石窟開鑿的結束,源遠流長、延續千年的敦煌尊像代後不再繪制。為數代壁畫正是敦煌尊像畫藝術的絕響。

    0-1  北朝中心塔柱窟內的尊像畫

    北周  莫高窟428窟

    0-2  唐代殿堂窟內的尊像畫

    初唐  莫高窟57窟

    0-3  五代中心佛壇殿堂窟內的尊像畫

    五代  莫高窟61窟

    在線試讀
    主編寄語
    眾所周知,中國的佛教與儒家和道教曾經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中國佛教美術藝術與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國佛教美術藝術應佛教需要而成長,應佛教發展而發展,對弘揚佛教教義和佛教思想起過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佛教美術藝術也是中國古代美術藝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中國古代美術的發展。
    中國佛教美術留下了無數的遺跡、遺存和遺物,但歷史上諸多古剎名寺因戰火、天災、人禍而灰飛煙滅,寺廟建築中的佛教藝術也隨之消失殆盡。唯開鑿於山崖的佛教石窟寺雖歷經滄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商業貿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餘個民族文化的融彙之處,在敦煌適宜的土壤上,輝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藝術應運而生。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了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檐。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現存規模的佛教石窟寺遺址,是世界上歷史延續悠久、保存完整、內容豐富、藝術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代3至14世紀中國佛教美術藝術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這處千年佛教聖地,由於歷史原16世紀以後,竟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它的豐富內涵和珍貴價值長期鮮為人知。
    清光緒二十六1900年)發現的藏經洞,出4至10世紀的文書、刺繡、絹畫、紙畫等文物5萬餘件。其中文書,大部分是漢文寫本,少量為刻印本。漢文寫本中佛教經典占90%以上,還有傳統的經史子集和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官私文書”等。除漢文外,還有古藏文、範文、回鶻文、粟特文、於闐文、龜茲文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
    藏經洞及其文物的發現,引起了學界的震驚,中外學者以藏經洞文獻研究為發端,開始關注敦煌莫高窟,從而引發了對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區石窟佛教藝術研究的熱潮。在這個敦煌研究的熱潮中,1944年,一個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五個廟石窟)的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誕生了。
    六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離開了繁華的都市,來到了西部邊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家創業。他們住土房、喝咸水、點油燈,嚴寒酷暑,大漠風沙,孤獨寂寞,磨滅不了他們心中神聖的追求,為了保護敦煌石窟,為了研究和解讀敦煌石窟藝術,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獻著青春、智慧、家庭,乃至人生。

    主編寄語

    眾所周知,中國的佛教與儒家和道教曾經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中國佛教美術藝術與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國佛教美術藝術應佛教需要而成長,應佛教發展而發展,對弘揚佛教教義和佛教思想起過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佛教美術藝術也是中國古代美術藝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中國古代美術的發展。

    中國佛教美術留下了無數的遺跡、遺存和遺物,但歷史上諸多古剎名寺因戰火、天災、人禍而灰飛煙滅,寺廟建築中的佛教藝術也隨之消失殆盡。唯開鑿於山崖的佛教石窟寺雖歷經滄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商業貿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餘個民族文化的融彙之處,在敦煌適宜的土壤上,輝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藝術應運而生。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了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檐。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現存規模的佛教石窟寺遺址,是世界上歷史延續悠久、保存完整、內容豐富、藝術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代3至14世紀中國佛教美術藝術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這處千年佛教聖地,由於歷史原16世紀以後,竟成為被歷史遺忘的角落,它的豐富內涵和珍貴價值長期鮮為人知。

    清光緒二十六1900年)發現的藏經洞,出4至10世紀的文書、刺繡、絹畫、紙畫等文物5萬餘件。其中文書,大部分是漢文寫本,少量為刻印本。漢文寫本中佛教經典占90%以上,還有傳統的經史子集和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官私文書”等。除漢文外,還有古藏文、範文、回鶻文、粟特文、於闐文、龜茲文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

    藏經洞及其文物的發現,引起了學界的震驚,中外學者以藏經洞文獻研究為發端,開始關注敦煌莫高窟,從而引發了對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區石窟佛教藝術研究的熱潮。在這個敦煌研究的熱潮中,1944年,一個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五個廟石窟)的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誕生了。

    六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離開了繁華的都市,來到了西部邊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家創業。他們住土房、喝咸水、點油燈,嚴寒酷暑,大漠風沙,孤獨寂寞,磨滅不了他們心中神聖的追求,為了保護敦煌石窟,為了研究和解讀敦煌石窟藝術,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獻著青春、智慧、家庭,乃至人生。

    經過幾代敦煌學者對敦煌石窟長期深入細致的調查、整理、考證、研究,敦煌石窟壁畫的尊像畫(指大徹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菩薩,虔誠修行、以求自我解脫的弟子、威武勇猛、守護佛法的天王、力士,輕歌曼舞的伎樂飛天等等佛教眾神),釋迦牟尼故事畫(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生前救度眾生的種種善行故事,今生誕生宮廷、犬馬聲色的太子生活、出家修行、降魔成道、教化眾生的傳奇故事)、經變畫(指隋唐時期中國藝術家根據大乘佛教經典創作繪制的大幅壁畫)、佛教東傳故事畫(指宣揚佛教東傳、佛法威力、佛跡靈驗等等神奇故事)、神怪畫(指佛教接納的中原漢地流行的傳統神話和神怪形像)、供養人畫像(指為祈福禳災而出資開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屬的禮佛畫像)、圖案紋樣(指裝飾各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的圖案紋樣)等七類專題性如同天書般的內容逐漸得以認識、揭示和解讀。

    通過研究,學者們不僅解讀了作為敦煌石窟主體的佛教的題材內容、思想、教義及其演變發展,而且還揭示出壁畫表現的人間所沒有的佛教眾神和他們所居住的佛國世界,其素材無不取自於現實人間世界。揭開佛教教義的神秘面紗後,可以看到,敦煌壁畫中名目繁多的佛國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們眼前的不隻是虛幻的佛國世界,而且是
    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像歷史,是一千年豐富多彩的古代社會生活,是一千年內涵博大的文化,是一千年壁畫和彩塑藝術的發展史。因此,敦煌石窟被譽為“佛教藝術寶庫”和“中世紀的百科全書”。今天,當歷史圖像資料已經成為鳳毛麟角的時候,通過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認識中國古代歷史和社會,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出版的“解讀敦煌”繫列叢書,是由敦煌研究院的資深專家和攝影師共同完成的一套內容詳備、體例新穎、面向廣大讀者的通俗讀物。本繫列叢書具有三大優勢:

    一、全面涵括了敦煌石窟的建築、壁畫、彩塑以及出土文書的內容,體繫浩大、內涵豐富;

    二、由敦煌研究院資深專家組成的作者隊伍,將他們數十年的研究成果,以佛教、藝術、社會三大類多專題的形式,深入淺出地向讀者解析敦煌石窟的奧秘;

    三、由敦煌研究院資深攝影師拍攝的兩千副精美照片,向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藝術。

    本叢書將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傑出藝術成就和東方古代文化的輝煌,向全世界講述歷史留在敦煌的繁華和一個個悠遠的故事。

    好,我們通過出版“解讀敦煌”繫列叢書,以紀念藏經洞發現110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66周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4周年。

    樊錦詩

    2010年6月20日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