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梅山食光解鄉愁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436-632
    【優惠價】
    273-395
    【作者】 巴陵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飲食/茶酒文化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398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9239800
    作者:巴陵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8年05月 

        
        
    "

    內容簡介









    《梅山食光解鄉愁》的作者以“各地百姓的貢獻,普天下人的口福”為宗旨,記錄了兒時的珍肴美味,這些珍肴並非珍稀動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間很少流行,很難喫到的媽媽做的美食。這些美食集中在作者的家鄉——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鎮。作者不隻在書中談品味和口福,還把它的風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飪、味道都呈現給了讀者。



    作者簡介









    方八另,筆名巴陵。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民族食文化委員會會員,職業書評人,旅遊美食專欄作家,湖南省科技翻譯協會常務理事。曾出版《嘗遍大中國》《一本書喫遍中國》《食全酒美》《媽媽的味道》《遍地炊煙》《村莊散記》《浮生物語》等。*出版圖書《尋茶中國》。



    目錄
    序 守望鄉味 王稼句
    自序 味道在美的食光裡覺醒

    輯 梅山名肴
    梅山雷打鴨,緣起蚩尤時代/2
    新化三合湯,原名“霸王湯”/5
    新化過年臘肉,遙想過年的味道/8
    鼕筍炒臘牛肉,感念思鄉之情/11
    新化酒蒜花,過年纔見真容/14
    寶塔黃鱔,梅山美食代表作/17
    鐸山牛席,花橋村鄉土大餐/22
    年夜砧板肉,古老的年俗/25
    新化辣子粑,令人思鄉入骨/28
    剁辣椒炒牙白,鼕季素菜/31

    序 守望鄉味 王稼句


    自序 味道在美的食光裡覺醒


     


    輯 梅山名肴


    梅山雷打鴨,緣起蚩尤時代/2 


    新化三合湯,原名“霸王湯”/5 


    新化過年臘肉,遙想過年的味道/8 


    鼕筍炒臘牛肉,感念思鄉之情/11 


    新化酒蒜花,過年纔見真容/14 


    寶塔黃鱔,梅山美食代表作/17 


    鐸山牛席,花橋村鄉土大餐/22 


    年夜砧板肉,古老的年俗/25 


    新化辣子粑,令人思鄉入骨/28 


    剁辣椒炒牙白,鼕季素菜/31 


    水車魚凍,講究的瑤苗美食/33 


    米粉肉,魂牽夢繞/36 


    煨豆腐,幾乎絕跡/40 


    霉豆腐,特殊的存在意義/45 


    油豆腐,葷宴素席兼用的佳品/49 


    鹽胡蔥,追憶童年/55 


    紅糖水臥雞蛋,媽媽的味道/58 


    一個香茶杯子十樣菜,愛酒之人的下酒菜/61 


    奉家筍粑,探訪神秘奉家山/65 


    五加皮豬腳,家鄉的藥膳/68 


    王爺山的豆皮,尋找鄉土痕跡/71 


    剁辣椒裡的醬洋姜,激發口水的爽脆/75 


    紅燒肉,母親的拿手好菜/79 


    家庭扣肉,湖南家常菜/81 


    豬血丸子,講究的喫法/83 


     


    第二輯 食在菁華


    狗蛋清明,緬懷爺爺/88 


    品味南瓜,非常想念/90 


    涼藷滿月,父母愛情證物/92 


    麻糖,童年的甜蜜滋味/94 


    愛似菠蘿,想念父母/97 


    獼猴桃,童年的深刻記憶/100 


    故鄉的 子,三十年的心結/103 



    秋雨送爽,故鄉的樅菌爬上心頭/108 


    山胡椒,梅山人親密的調味品/111 


    剁辣椒,湖湘鄉村的一處景致/114


    豆腐腦,為了一種溫暖/117 


    白溪煨豆腐,話說乾隆微服私訪/120 


    鐵山楊梅,梅雨季節的惦記/123 


    一個柑橘的思想,在食味中解悟/126 


    玉米粑,新化老家的習慣/128 


    臍子油,尋找茹毛飲血的飲食蹤跡/132 


    資氮嗦螺,美味經久不衰/134 


    酸肉 ,傳承母親的做法/138 


    鹽煮花生,情有獨鐘/142 


    撿花生和花生芽,農村喜事的難得食材/145 


    奉家山的苦籐,難於忘卻/149 


     


    第三輯 懷舊之美


    魚擔上的家庭,挑起重擔/154 


    婚姻是一劑補藥,感同身受/156 


    豆腐年代,有豆腐就是肉/158 


    米糖擔兩頭的生意,尋找絕跡的記憶/161 


    雞蛋挑起的風光,生意難易由人/164 


    摸索生存資本,不斷醒悟的過程/166 


    裁縫鋪的窗臺,憶往昔物是人非/169 


    點起家家戶戶的燈,共享歡樂/172 


    嘴饞的記憶,敏感覺察特色口味/174 


    端午雨,糾纏的好事/176 


    端午的菜,端午節的雙重含義/178


    二伯賭肉,騙嘴巴的三賭三勝/181 


    臘豬腳,母親喜歡做的菜/185 


    年節裡的肉湯燜豆皮,豆之清香,肉之鮮美/190 


    田野的米花泡,田野的快樂與自由/194 


    就著泥土煨花生,香味濃烈的扛餓美食/196 


    缸豆子煮管粉,新化農村的私房菜肴/199 


    回到味覺新化,品嘗童年美食/204 


    一口冷菜,年少不知父愛如山/206 


    父親指間的那支煙,何以離苦得樂/209 


     


    第四輯 茶酒合歡


    雲臺山茶,探訪雲臺山秘境/214 


    保貢松針,世代傳承/218 


    月芽茶,蒙洱衝追根溯源/224 


    新化換茶,古老風俗/228 


    黑茶故裡,茶中感悟人生/231 


    蒙洱茶,緣起唐代/234 


    渠江薄片,中國黑茶鼻祖/237 


    奉家米茶,歷史上的皇家貢茶/239 


    七裡衝記事,十八橋曾經的繁華/241 


    一杯熱酒的溫度,溫酒言詩的小資生活/243 


    新化水酒,湖湘米酒的大宗/246

    前言
    序 守望鄉味
    王稼句
    巴陵先生《梅山食光解鄉愁》即將付梓,囑我寫篇小序,竟然又給拖宕了,本來答應年前交稿,想不到枝上的梅花,已快要在瀟瀟雨聲裡凋落了,再往後延遲,實在有點不好意思。這樣的事,似乎經常在發生,主客都很為難,他既不好窮追不舍地催促,我也很難說出敷衍的話來,確乎有點尷尬。其實,巴陵是不必在乎這篇小序的,即使書已印出來了,拙作成了無書的序,也不要緊,還可以給這本書鼓吹鼓吹。

    序 守望鄉味


    王稼句


    巴陵先生《梅山食光解鄉愁》即將付梓,囑我寫篇小序,竟然又給拖宕了,本來答應年前交稿,想不到枝上的梅花,已快要在瀟瀟雨聲裡凋落了,再往後延遲,實在有點不好意思。這樣的事,似乎經常在發生,主客都很為難,他既不好窮追不舍地催促,我也很難說出敷衍的話來,確乎有點尷尬。其實,巴陵是不必在乎這篇小序的,即使書已印出來了,拙作成了無書的序,也不要緊,還可以給這本書鼓吹鼓吹。


    前些時候,我去上海,在博雅講壇談飲食,提到晚近以來的“美食家”。關於這個頭銜,需要作點注釋。無論市樓庖人,村店伙夫,還是家中廚娘灶婢,雖然會燒會喫,口知味知,一般不會被稱為“美食家”,像李笠翁、袁簡齋,何曾下得廚房,卻被追授了這頂桂冠,因為他們除會喫懂喫外,寫出了《閑情偶寄》《隨園食單》。更有甚者,像陸文夫先生,既不善烹調,更不講究品味,隻是寫了小說《美食家》,借著喫的事,分析了人與社會的關繫,其中當然有好些關於喫的經驗和想像,就堂而皇之成為“美食家”了,雖然這並不是小說的初衷,但“美食家”這個詞的風行,卻是從他開始的。依我看來,所謂“美食家”應該稱為“美食寫家”纔是。


    文人好事,其中就有飲食一項。久遠的事,毋庸多說,及至民國年間,談喫的文章,不知多少,即使是偶然落筆的,閑閑寫來,也會讓讀者欣喜、向慕、緬想、喟嘆,雖都是回憶的瞬間,紙上的美味,卻讓人感覺到生活的真實存在。眾所周知,曾幾何時,喫也有限,更忌諱談喫,不管是青菜、蘿卜、紅燒肉,還是野菜、樹皮、觀音土,雖都是喫的題目,但哪有人會去做它的起承轉合呢。“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此固然矣,至少對我來說,那是一段灰暗、清冷的記憶。近三十年多來,社會嬗變,飲食生活與時俱進,燈紅酒綠,肥喫海喝,以至於佳饌滿前,食不知味者多矣。與酒樓飯莊同一繫統的茶館茶樓,也舉目皆是,還弄出種種名堂來,拿捧花生《畫舫餘譚》中的話來說,“豈肥腸滿腦者,饜飫既深,亦思乞靈於七椀耶”?這樣的繁榮景像,歷史上大概未曾有過。“美食家”則更得天時地利人和,不管喫多的喫少的,知味的不知味的,都在大顯身手。人間萬像,哪能少了喫喝呢,“美食家”多多,自然是好事。


    在我看來,“美食家”大都各有勝業,寫點喫喝文字,隻是生活瑣碎的記錄,或是借題發揮,說些自己的想法。我讀過的這類文章並不多,像周作人、梁實秋、葉靈鳳、車輻、唐魯孫、王世襄、汪曾祺、鄧雲鄉、趙珩等先生,都是知味老饕,或更是有廚下經驗,有滿腹掌故,當然下筆確是了得,各擅佳妙之勝,就讓我既得以欣賞,又得以解饞。也有幾位先生,就有點“專業”了,真正是以“美食家”頭銜來影響讀者,如果說,蔡瀾是“旅食派”,瀋宏非是“新感覺派”,那麼巴陵則屬於“鄉土派”。蔡、瀋兩位沉究既久,受眾廣泛,故都兼著“廣告派”。惟巴陵有點例外,著述既多,筆致亦好,所取題材,也稱得上“僻壤絕域,莫不廣被”,寫過《嘗遍大中國》《一本書喫遍中國》《食全酒美》《覓食——從南向北,邊走邊嘗》《一簞食,一瓢飲,四方味好》《遍地炊煙》《媽媽的味道》《好的食光》等,但我乃將他歸入“鄉土派”,那是由於他那深入骨子裡去的鄉情,無時不在透露出來,正如戴復古《秋夜旅中》所雲:“旅食思鄉味,砧聲起客愁。”這就與蔡、瀋兩位不同了,巴陵既少海洋性飲食文化的熏陶,內陸封閉的飲食風尚,往往隻是更其深入,很難影響廣土眾民,如果再拳拳桑梓,又如何能趕上這個潮頭。


    我欣賞巴陵的,恰恰就是他那守望著的鄉情。鄉情是與生俱來的,飲食則是鄉情直接的聯繫,這個道理大概不必多說。如果長期生活在家鄉,口味固然久沿成習;離鄉背井,夢中也會再嘗家鄉的美味;年歲大了,更會憶念童年的喫食。就以知堂老人來說,他談蓮藕,談荸荠,談野菜,談腌菜,談炙糕,無不是故鄉的味道,更多是童年的記憶。如《兒童雜事詩》詠夏日食物曰:“早市離家二裡遙,攜籃趕上大雲橋。今朝不喫麻花粥,荷葉包來茯苓糕。”“夕陽在樹時加酉,潑水庭前作晚涼。板桌移來先喫飯,中間蝦殼筍頭湯。”巴陵年紀還輕,自然不會寫得這樣衝淡深粹,但故鄉情結,總歸是差不多的。


    巴陵是湖南新化人,十九歲以前,一直生活在大梅山腹地的圳上鎮上,這本《梅山食光解鄉愁》就是一本記憶家鄉飲食的散篇結集。他在前言裡介紹了那裡的人文地理,因為這是飲食文化形成的重要背景。他認為當地的飲食,受中原流民影響,乃是中原飲食與土著飲食結合而形成的,包括食材、烹飪、風味、習俗諸多方面。由於山水阻隔,時至今日,那裡仍是具有獨特飲食風尚的“孤島”。他將全書分成“梅山名肴”“食在菁華”“懷舊之美”、“茶酒合歡”四輯,共有七十八題,內容已作了明白的提示。相信讀者可以通過他的寫,更多地了解大梅山深處的風土人情、服食居處,還有社會變遷,以及人的生存狀態。


    我是喜歡讀巴陵文章的,當然不在喫食的滋味如何,更不在它們的烹飪手段。鐘叔河先生在《知堂談喫·編者序言》中說:“鄙人非美食家,從不看《名菜大全》《××食譜》,卻喜讀會寫文章的人偶爾談喫的文章,蓋愚意亦隻在從杯匕之間窺見一點前輩文人的風度和氣質,而糟魚與茵陳酒的味道實在還在其次。”於巴陵來說,取法乎上,總是應該的,再說這一本亦絕非純粹是喫的淵藪,我不想枚舉書中記述的一道道佳味,還是讓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領略吧。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