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王陽明全集(全三冊 簡體精裝)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881-1278
    【優惠價】
    551-799
    【作者】 明王守仁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集部  總集類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563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2556373
    作者:(明)王守仁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 

        
        
    "

    編輯推薦
    權威學者與一流專業出版社聯手打造的**部現代整理本。
    陽明學專家浙江社科院的吳光、錢明研究員、浙江大學董平教授(央視百家講壇《傳奇王陽明》主講人)等共同整理編校,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中國大陸**部現代整理本《王陽明全集》。
    歷史*權威版本 軼文增補 傳記資料
    王陽明兩代弟子編纂完成的明代隆慶本《王文成公全書》,為傳世的*完整*權威刻本,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即以此為底本整理編校而成。除底本內容全部保留以外,編排次序也基本維持底本原貌;並將當時海內外能夠搜集到的底本未刊或新發現的陽明詩、文、語錄及相關題跋、祭文、傳記資料,分類增補或附錄在相應卷次之下,共計78篇。這樣的編排一方面保留了歷史權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盡量吸收了當代的研究成果,便於讀者參考使用。
    二十多年不斷修訂,三代編輯精心打磨,質量*好的版本
    上古版《王陽明全集》,以各時期印行的各種刻本、排印本、標點本,以及臺灣地區和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作為參校本,歷經數年編校而成,首次出版後,迅速在學界和讀書界產生了強烈的影響,為當時中國大陸學界**引用的《王陽明全集》。此後的20多年間,收集各方反饋意見,不斷進行局部修訂,又於2011年進行了全面修訂,並更新了版式和裝幀。經過“全面升級”的上古新版《王陽明全集》掃清了此前存在的錯訛,為各方公認的“質量**”、學界*常引用的和*權威的版本,並成為古籍出版的一個品牌像征。
    歷代名人高度評價王陽明
    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黃宗羲(明末著名學者)
    王文成公為明**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王士禎(清初傑出詩人、學者、文學家)
    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魏禧(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曾國藩
    王陽明對儒學所做貢獻同德國的馬丁· 路德對基督教所做的貢獻一樣深刻;在理論和實踐這兩個方面都閃耀著燦爛光芒的儒學宗師,中國歷史上唯有王陽明一人。
    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杜維明(哈佛大學教授)

    權威學者與一流專業出版社聯手打造的**部現代整理本。


    陽明學專家浙江社科院的吳光、錢明研究員、浙江大學董平教授(央視百家講壇《傳奇王陽明》主講人)等共同整理編校,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中國大陸**部現代整理本《王陽明全集》。


    歷史*權威版本 軼文增補 傳記資料


    王陽明兩代弟子編纂完成的明代隆慶本《王文成公全書》,為傳世的*完整*權威刻本,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即以此為底本整理編校而成。除底本內容全部保留以外,編排次序也基本維持底本原貌;並將當時海內外能夠搜集到的底本未刊或新發現的陽明詩、文、語錄及相關題跋、祭文、傳記資料,分類增補或附錄在相應卷次之下,共計78篇。這樣的編排一方面保留了歷史權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盡量吸收了當代的研究成果,便於讀者參考使用。


    二十多年不斷修訂,三代編輯精心打磨,質量*好的版本


    上古版《王陽明全集》,以各時期印行的各種刻本、排印本、標點本,以及臺灣地區和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作為參校本,歷經數年編校而成,首次出版後,迅速在學界和讀書界產生了強烈的影響,為當時中國大陸學界**引用的《王陽明全集》。此後的20多年間,收集各方反饋意見,不斷進行局部修訂,又於2011年進行了全面修訂,並更新了版式和裝幀。經過“全面升級”的上古新版《王陽明全集》掃清了此前存在的錯訛,為各方公認的“質量**”、學界*常引用的和*權威的版本,並成為古籍出版的一個品牌像征。


    歷代名人高度評價王陽明


    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黃宗羲(明末著名學者)


    王文成公為明**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王士禎(清初傑出詩人、學者、文學家)


    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魏禧(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曾國藩


    王陽明對儒學所做貢獻同德國的馬丁· 路德對基督教所做的貢獻一樣深刻;在理論和實踐這兩個方面都閃耀著燦爛光芒的儒學宗師,中國歷史上唯有王陽明一人。


    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杜維明(哈佛大學教授)


    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高瀨武次郎(日本近代著名哲學家)


    其他尊崇王陽明的大人物,還有


    徐階、徐渭、李贄、劉宗周、張居正、紀曉嵐、張廷玉、左宗棠、章太炎、康有為、嚴復、梁啟超、孫中培、蔣介石、陳獨秀、*……


    陽明心學活潑有用,人人可學,是現代人的良藥


    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西鄉隆盛(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之首)


    陽明學*有東方文化的特點,它簡易樸實,不僅便於學習掌握,而且易於實踐執行。在人類這個大家庭裡,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之學。 ——岡田武彥(日本著名學者)


    王學為今日學界獨一無二之良藥。子王子(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為**之頭腦,是千古學脈,超凡入聖不二法門。 ——梁啟超


    *談傳統文化,數次贊頌王陽明,認為應該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學中汲取源泉動力


    今年兩會期間,*參加了貴州省代表團全體會議,會議期間*有感而發。


    *說,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


    *認為,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而這已經不是*首次贊頌王陽明了,早在2011年,*視察貴州大學和學生們交流的時候就表露過對王陽明的欽慕。


    *說,他很景仰龍場悟道的王陽明先生,貴州的文化傳人對王陽明先生的學習更應該有深刻的心得。我們的古代優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變成一種內生的源泉動力,作為我們的營養,像古代聖賢那樣格物窮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內容簡介

    《王陽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舊刊《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的基礎上增補編輯的。


           一、本書以浙江圖書館藏明隆慶六年謝廷傑刻《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簡稱“原本”)為底本標點,以《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四部備要》本、《國學基本叢書》本、中華圖書館本及臺灣、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本為參校本。


           二、本書編校、統稿及重印本的修訂編目工作,由吳光主持負責。錢明負責舊本未刊詩文的搜集整理。各卷點校分工如下:吳光點校卷一至三,卷四十一;董平點校卷四至十一,卷十九至二十五;姚延福點校卷十二至十八,卷三十七至三十九,錢明點校卷二十六至三十六,卷四十。


           三、本書繫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繁體豎排版重校排印的簡體橫排版。因是面向普通讀者,所以刪除了繁體字版的校勘記,但據原版校勘結論直接修改了相關正文。同時,改正了繁體字版的若干標點或文字錯誤。

    作者簡介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子、陽明山人,世稱陽明先生,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軍事家。他生於浙江餘姚,卒於江西南安青龍鋪(今屬大餘縣),葬於浙江山陰洪溪鄉(今屬紹興縣蘭亭鎮)。卒後三十八年,即年,追贈新建侯,謚“文成”。


          王陽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說影響,不僅遍於中國,而且波及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成為東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目錄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陽明的生平事功與思想學說簡介?? 吳光
    編校說明……吳光
    卷一語錄一
    傳習錄上
    卷二語錄二
    傳習錄中
    答顧東橋書
    答周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陽明的生平事功與思想學說簡介?? 吳光
    編校說明……吳光
    卷一語錄一
    傳習錄上
    卷二語錄二
    傳習錄中
    答顧東橋書
    答周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教約
    卷三語錄三
    傳習錄下附朱子晚年定論
    〔附錄〕朱子晚年定論
    朱子晚年定論
    答黃直卿書
    答呂子約
    答何叔京
    答潘叔昌
    答潘叔度
    與呂子約
    與周叔謹
    答陸像山
    答符復仲
    答呂子約
    與吳茂實
    答張敬夫
    答呂伯恭
    答周純仁
    答竇文卿
    答呂子約
    答林擇之

    答梁文叔
    答潘叔恭
    答林充之
    答何叔景


    答林擇之
    答楊子直
    與田侍郎子真
    答陳纔卿
    與劉子澄
    與林擇之
    答呂子約
    答吳德夫
    答或人
    答劉子澄
    卷四文錄一
    書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與辰中諸生己巳
    答徐成之辛未
    答黃宗賢應原忠辛未

    前言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陽明的生平事功與思想學說簡介
    吳光
    八、王陽明的思想學說
    王陽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而對儒學的理論貢獻尤其卓著。其學遠承孟子,近繼像山,而自成一家,影響超越明代而及於後世,風靡一時而傳播中外。下文謹對陽明學的理論結構、根本精神以及陽明學的當代意義作一概述。
    (一)陽明學的理論結構
    什麼是陽明學?我個人的理解是:所謂陽明學,就是形成於明代中葉,由王陽明所奠定、其弟子後學所傳承發展,而興盛於明代末葉、轉型於明清之際、開新於近現代的良知之學。這個良知之學,以良知為德性本體,以致良知為修養方法,以知行合一為實踐工夫,以經世致用為為學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義哲學。它和陸九淵心學乃至孟子心性之學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是良知學。我們可以把陽明心學定義為陽明良知學。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陽明的生平事功與思想學說簡介
    吳光
    八、王陽明的思想學說
    王陽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而對儒學的理論貢獻尤其卓著。其學遠承孟子,近繼像山,而自成一家,影響超越明代而及於後世,風靡一時而傳播中外。下文謹對陽明學的理論結構、根本精神以及陽明學的當代意義作一概述。
    (一)陽明學的理論結構
    什麼是陽明學?我個人的理解是:所謂陽明學,就是形成於明代中葉,由王陽明所奠定、其弟子後學所傳承發展,而興盛於明代末葉、轉型於明清之際、開新於近現代的良知之學。這個良知之學,以良知為德性本體,以致良知為修養方法,以知行合一為實踐工夫,以經世致用為為學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義哲學。它和陸九淵心學乃至孟子心性之學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是良知學。我們可以把陽明心學定義為陽明良知學。
    陽明良知學的理論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
    一是良知本體論。孟子心學可以說是“仁心”本體論,但他是從孔子那裡繼承而來的,叫仁學。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說:“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孟子·離婁上》)又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孟子·盡心上》)到了陸九淵心學是理學之“心即理”派,是“心”本體論。陽明心學則是“良知”本體論。王陽明的“良知”本體論主要有兩層含義:,“良知”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是統一主觀與客觀的認識主體。如他所說:“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第二,“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識心”,又是“知善知惡”的“道德心”,但主要是指道德心。如他所說:“良知隻是個是非之心,是非隻是個好惡。隻好惡就盡了是非,隻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同上。“良知隻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隻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故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以從兄便是弟……以事君便是忠:隻是一個良知,一個真誠惻怛。”這裡所謂“是非”、“好惡”、“真誠”、“惻怛”也即孟子的“四端”之心,在根本上是一個“仁心”(道德心),這“仁心”便是“良知”,這“良知”便是“天理”。
    二是致良知的方法論。他對《大學》的“致知在格物”一語,作了與朱熹很不相同的解釋。他說:
    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又如王陽明送給門人的幾首《詠良知》詩所表達的:“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隻是良知更莫疑。”“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諸如此類,生動地概括了王陽明哲學的本體論和致良知的方法論思想。如果我們將其中“萬化根源總在心”一句改為“萬化根源在良知”,也許更能揭示陽明心學的本質特色吧!
    三是知行合一的工夫論。他說: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隻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今人學問,隻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嘗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概括地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有三個要點:,知行隻是一個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謂“工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第二,知行關繫是辯證的統一: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隻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這實質上是個道德修養與實踐的過程。就本質而言,王陽明所說的“知”隻是“吾心之良知”,或曰“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謂“行”隻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的道德實踐。後一個是關於陽明“四句教”的問題。這引起了弟子後學的許多紛爭。劉宗周和黃宗羲對四句教提出了一些批評。也有不少人認為,四句教反映了王陽明思想的成熟。我覺得四句教應該說是王陽明的精神所在,是王陽明對致知與格物、本體與工夫關繫的疏解。
    (二)陽明學的根本精神
    陽明學的根本精神到底在哪裡?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認為,明代理學的精神在陽明,而陽明的根本精神在“良知”。這個“良知”精神表現在如下四點:
    是道德理想主義。前述王陽明詩中所說“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隻是良知更莫疑”、“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二字是參同”、“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這些都是概括王陽明道德理想主義根本精神的話語。所以“良知”是心之本體,是進入聖門的秘訣,是知是知非的知識心,又是知善知惡的道德心。這正是陽明學的道德理想主義精神。
    第二是人文精神。陽明學的人文精神表現在哪裡?我覺得主要表現在王陽明對《大學古本》的修訂。因為朱熹《四書集注》中的《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王陽明就根據《大學古本》把“在新民”改為“在親民”。這個“親民”就像孟子所說的“親親而仁民”,親之即仁之,就是孔子所說的“安百姓”。這麼一種重民生的精神,集中反映了王陽明的人文精神。這種精神也貫徹在他的儒學實踐中。古往今來,王陽明確實是一個“真三不朽”的大儒。孔子主要是講學,他的學說統治者不接受,他也無從發揮。朱熹也是以講學為主,一旦實踐人家把他當作偽學。王陽明文治武功,社會實踐顯著。比如說,平定寧王朱宸濠之叛,平定少數民族之亂。王陽明平亂之後,他向朝廷申請,在江西、福建設幾個縣。貴州龍場是蠻荒之地,王陽明去那裡辦教育,所以當今貴州學人一直在大力弘揚王陽明的豐功偉績。
    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陽明雖然與朱陸有差異,他也想折衷朱陸,會通佛老。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東西。我曾經在陳鼓應先生主編的《道家文化研究》上發表一篇文章,探討王陽明與道家文化的關繫。也有學者研究王畿,說其“四無”說很大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響。我覺得很有道理。盡管王陽明折衷朱陸、會通佛老受到很多人的批評,但我覺得這種折衷會通的精神卻是應當發揚的。它實質上是一種“和而不同”、&ldqu和諧”的精神。
    第四是力行實踐的精神。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可把“致良知”概括為“行良知”,因為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隻一個工夫”。黃宗羲對這種力行實踐的精神解說得更明確,說“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總理在2005年3月寫了一封關於黃宗羲思想的信,信中寫道:“我喜歡讀黃宗羲的著作,因為這位學問家的許多思想具有樸素的科學性和民主性,身為天下人,當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過於萬民之憂樂。我應謹記這些道理並身體力行。”這是一種親民的精神,力行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力發揚。
    (三)陽明學的當代意義
    我們可以從陽明學的根本精神體會其當代意義:
    ,陽明學確立以道德良知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義,對於救治當今社會道德滑坡、唯利是圖、物欲橫流的非人性化弊端無疑是一劑對癥良藥。現在很多人都開始認識到王陽明致良知的現代意義,重新加以解說。有人批評中國是重商主義,我看多少有點道理。比如,某些地方政府無限量發放汽車和發展房地產業,作為他們的政績,而不顧造成嚴重環境污染、交通堵塞的後果。政府官員們卻視而不見或麻木不仁,一味地追求高速發展。這就是重商主義的表現。還有就是以GDP作為衡量我們發展的標準,而不顧環境污染與生態失衡的弊端叢生,這也是重商主義的表現。如果說,在80年代中國落後的情況下“發展是硬道理”是正確口號,那麼在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情況下,就應該強調“適度的可持續性發展纔是硬道理”了。其實當前社會發展的更重要問題是要重視人文素質的提高。我們現在要多提倡一點“含文量”,而不是含金量,因為一提含金量就是GDP多高。GDP不是不要,但更要注重人文素質的提高。重商主義衝擊自然經濟,是進步的。可是在現代社會而言,可能就會產生很多弊病。因此我們對重商主義要辯證全面地看,在一定條件下要抵制重商主義。我們要提倡有節制地適度發展,提倡&ldqu和諧”發展觀,提倡“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與發展觀。尤其是當今人欲橫流、良知被障蔽的社會現狀下,作為弘道之士,更有責任去彰顯人人自具的良知,啟發人們的道德自覺,以求澄清吏治,淨化風俗。
    第二,陽明學提倡“親民”、重視民生的思想主張,在當下尤其顯得重要。我曾經接受香港《亞洲周刊》一位記者關於總理論黃宗羲思想的一封信的訪問,我請他把標題定為“中國現代民主的建設——從民本走向民主”。後來我策劃了“黃宗羲民本思想國際研討會”,我主編的論文集題目也是《從民本走向民主》。我們應當承認,民主是普世價值。儒學的傳統歷來強調以民為本,從民本走向民主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王陽明“心外無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論高揚主體性,啟發了明清之際以黃宗羲為代表的民主啟蒙思潮。黃宗羲的“君為民害”論和“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命題既批判了兩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危害性,同時確立了“民為主宰(主體),君為客卿(客體)”的民主啟蒙思想。我們這個時代實際上還處在後啟蒙時代,需要強調人性解放與思想解放,需要高揚人民的主體作用,中國特色的民主道路就是從民本走向民主的道路。毫無疑問,王陽明、黃宗羲的“親民”、“民主”思想對於現代中國走向仁政愛民、發展民主的政治改革也是有借鋻作用的。我在當代儒學創新問題上提出了新體新用的“民主仁學”論,主張建立“以民主仁愛為體,禮法科技為用”的新體用論,其思想的源頭之一就是從孔孟的仁學仁政、王陽明的“致良知”、黃宗羲的“行良知”和“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繼承而來的。
    第三,陽明學折衷朱陸、會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體現了和諧的文化取向,為全球化時文化交流、溝通提供了歷史的借鋻。現在我們學術界比較活躍,有主張全盤西化,引進自由主義的學說;也有主張全盤東化的,認為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是東方文化的世紀。我是既反對“全盤西化”論的自由主義主張,也反對“中國世紀”論的民粹主義主張的。我們不要人家壓倒我們,為什麼我們要壓倒人家呢?我們求得和諧就可以了。西方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東方文化和它交流,溝通互補,共存並進,不是很好嗎?我提出&ldqu和諧”文化觀,也是從孔子的“和而不同”、王陽明的“折衷朱陸、會通佛老”的思想方法受到啟示的。
    第四,陽明學知行合一、力行實踐的精神為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改革開放的既定國策,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現在我們有些官員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與“行”完全脫節,其結果是失去民眾信任,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行良知”、提倡“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隊伍的道德人文素質。
    總之,我認為,陽明學並不是僵死的學問,而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實踐意義的鮮活文化。我們應當深入發掘並加以發揚光大。
    當此《王陽明全集》簡體字本出版之際,本人作為《全集》的主編者,謹依據《全集》所載錢德洪編《陽明先生年譜》,參考本書編校者之一的董平先生所撰《王陽明的生活世界》等著作資料對王陽明生平事跡的介紹,並概括本人對王陽明與陽明學研究的淺見,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王陽明的生平事跡、思想主旨以及陽明學的根本精神,庶幾有助於讀者深入了解王陽明的事功思想於萬一,作為今日文化建設的借鋻。


    ……

    媒體評論
    二十年打磨的大家精品——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出版歷程

    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簡稱“上古社”)的三冊本《王陽明全集》的封面上這樣寫道:“一代大儒王陽明……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之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不僅影響及於我國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遠播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其實對王陽明的高度評價並非始於現代,明代人即稱他是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集為一身的曠世大儒,曾國藩更是盛贊陽明先生“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在筆者看來,這些評價毫不過分,從歷史影響力來說,王陽明可稱為五百年來*人,如果沒有王陽明,整個中國,乃至東亞的歷史和文化進程都要改寫;從現實意義來說,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現代人亟需重新回到傳統汲取人生智慧和處世之道,其中陽明先生“致良知”的實踐方法無疑是*重要的途徑。

    二十年打磨的大家精品——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出版歷程


     


            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簡稱“上古社”)的三冊本《王陽明全集》的封面上這樣寫道:“一代大儒王陽明……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之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不僅影響及於我國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遠播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其實對王陽明的高度評價並非始於現代,明代人即稱他是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集為一身的曠世大儒,曾國藩更是盛贊陽明先生“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在筆者看來,這些評價毫不過分,從歷史影響力來說,王陽明可稱為五百年來*人,如果沒有王陽明,整個中國,乃至東亞的歷史和文化進程都要改寫;從現實意義來說,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現代人亟需重新回到傳統汲取人生智慧和處世之道,其中陽明先生“致良知”的實踐方法無疑是*重要的途徑。


            浙江省社科院的吳光、錢明、董平研究員(董平現為浙江大學教授)等,可以說是國內*早致力於陽明學研究的學者,那時中國大陸學界對王陽明的研究和認識並不深入,王陽明和他的心學還處在“主觀唯心主義”的教條籠罩之下。上述學者得風氣之先,較早地認識到王陽明對於中國文化的重要貢獻,並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著手整理《王陽明全集》。當時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正處在比較困難的時期,出版這類圖書需要較高的編輯人力和經費投入,且因其讀者範圍較窄,很難獲得市場效益,而當時要想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出版資助也是非常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時任上古社社長的李國章出於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感,決定出版該書,並由當時的歷史編輯室資深編輯鄭明寶、盛曉峰擔任責編。於是中國大陸*部現代整理本《王陽明全集》(以下簡稱“全集”)於1992年在上海古籍出版社順利出版。


            全集是以隆慶六年謝廷傑刻38卷本《王文成公全書》為底本,以各時期印行的各種刻本、排印本、標點本,以及臺灣地區和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作為參校本。考慮到38卷本《王文成公全書》是明代*完整和流傳*廣的版本,上古的全集除了對於卷次順序略有調整以外,具體篇章編排次序則保持了底本原貌;並將當時海內外能夠搜集到的底本未刊或新發現的陽明詩、文、語錄及相關題跋、祭文、傳記資料,分類增補或附錄在相應卷次之下,共計78篇。這樣的編排一方面保留了歷史權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盡量吸收了當代的研究成果,便於讀者參考使用。這就是全集的*個版本,因為分為上下冊,可以稱為兩冊本。


            全集出版以後,迅速在學界和讀書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當時正處於一個傳統文化由冷轉熱的過渡時期,借著港臺新儒家思想和著作的被關注(順帶說一下:以牟宗三為首的港臺新儒家的著作也是在九十年代中期,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首先繫統引進出版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宋明儒學的研究逐漸受到學界的重視。而《王陽明全集》的出版恰逢其時,據筆者記憶所及,本書也是當時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的*位儒學大家全集,這在當時缺乏網絡資源的情況下,給學界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極大方便,並且對於普通讀者關注和了解儒學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許多讀者就是因為這部書而了解王陽明其人其學的。筆者大約在2000年前後(當時還在大學讀書)*次在書店裡見到此書,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種不期而遇的欣喜感覺,這成為我日後走上學習和傳播傳統文化之路的一個遠因。


            此後的十年間,全集兩冊本像大多數古籍圖書一樣,雖然陸續有少量重印,但基本保持著不溫不火的狀態。在此期間,得到了學界和讀者的一些反饋意見,比如發現一些整理和編校差錯,並且當時是鉛字印刷,因為技術原因後來重印的字跡也有些模糊。但由於銷量較小和版權即將到期等原因,雖然有局部的錯字挖改,但主要問題延宕下來一直沒有得到改進的機會。


            進入本世紀以後,隨著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研究的持續深入,以王陽明為代表的文化大家逐漸成為學界熱點。當時的社長王興康、總編趙昌平等十分重視全集的再版工作。而上古社的學者型編輯羅顥與吳光等學者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交往和深厚友誼,為此幾次前往杭州,與全集的幾位整理者商談,並續簽了出版合約。之後,上古社正式啟動了《王陽明全集》修訂工作,由當時的哲學編輯室主任童力軍主持,綜合了各方面的反饋意見後,先由整理者分頭修訂相關內容,後來又由年輕而編輯功力深厚的馬顥博士重新審讀全稿,筆者也有幸參與了部分審訂工作。全集的這次全面修訂,訂正了不少錯訛,並且重新設計了版式,放大了字號,調整了行間距,使得版面更為疏朗大氣,於2011年分為三冊出版。至此,上古版《王陽明全集》前後經歷二十年,經過老中青三代編輯的精心打磨,成為學界*常引用的和*權威的版本,並成為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個品牌像征。


            近年來,傳統文化熱持續升溫,也由於各種傳播媒體的催化作用(隨著《明朝那些事兒》成為超級暢銷書,王陽明“明朝*人”的形像深入人心;隨後董平教授也被邀請在百家講壇講《傳奇王陽明》,“王陽明”這個名字便借著這股春風,飛入尋常百姓家),王陽明仿佛突然進入了公眾視野,擁有了學界之外的大量的讀者和崇拜者。在這種文化背景之下,為適應不同層面的讀者需求,上古社又陸續推出了全集的簡體三冊本、繁體平裝四冊本。各品種累計銷售已超過七萬套。歷觀上古版《王陽明全集》的出版過程,可以說他見證了傳統文化從復蘇到復興的走勢。看到這個持續走高的上升曲線,作為以傳統文化為志業的出版者不是更可以提振信心嗎?


                                            


    上海古籍出版社 劉海濱   2015320

    在線試讀
    以下錢德洪錄
    何廷仁、黃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顧而言曰:“汝輩學問不得長進,隻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對曰:“珙亦願立志。”先生曰:“難說不立,未是必為聖人之志耳。”對曰:“願立必為聖人之志。”先生曰:“你真有聖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良知上留得些子別念掛帶,便非必為聖人之志矣。”洪初聞時,心若未服,聽說到此,不覺悚汗。
    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一友靜坐有見,馳問先生。答曰:“吾昔居滁時,見諸生多務知解,口耳異同,無益於得,姑教之靜坐。一時窺見光景,頗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