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新民說·手藝之道:18種覺醒與新生(《荒野上的大師》作者張泉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張泉,新民說出品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民間工藝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471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47140
    作者:張泉,新民說出品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4月 

        
        
    "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三度“亞洲卓越新聞獎”得主張泉,歷時9年多,采訪18位傑出設計者和手藝人,點亮國潮復興背景下的時代脈絡。
    上篇我之深處
    陶瓷、茶筒、緙絲、印染、漆器、制琴、毛氈
    七位資深手藝人的守望與創新
    中篇·設計的尺度
    木作、器皿、書籍、文創開發、品牌塑造、空間規劃
    六位國際一線創作者分享手藝與設計的共生關繫,反思當代設計的力量與尺度
    下篇·重塑公共生活
    美食、攝影、教育、展覽、文物保護與傳承
    五位行業巨擘視野下,探索手藝的跨界傳播及公共空間塑造的可能性
    本書與通常的手工藝類書籍的區別在於,不是單純地展示手藝之美,而是介紹手藝在當代的生存境遇,以及為它的存續和發展而努力的人的故事。他們從傳統中汲取力量,又希望重估傳統的價值。他們勇於創新,也承受著創新引發的困惑與迷惘。他們懷抱著極大的野心,試圖顛覆時代的規則,卻又極度謙卑。他們不斷突破想像的極限,卻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寸。他們沒有被多變的風潮裹挾,努力恪守著自身的選擇。他們沒有被凡庸的激情淹沒,甘願沉潛於造物的時光。他們所恪守的,即所謂的“手藝之道”。
    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創作者——陶藝家、緙絲家、印染家、漆藝家、制琴師、產品設計師、書籍設計師、紡織設計師,也有科學家、博物學家、攝影家、藝術家、音樂家、美食家——面對現實的困境,率先醒來,努力發現癥結所在,並以孜孜不倦的創作作為回應,不僅完成了對自我的超越,更為手藝的存續與迭代拓出新的空間。這些探索涉及手作、教育、研究、收藏、展覽、空間規劃、生活體驗、文創開發與品牌塑造。手藝從傳承、革新到傳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從這些對話中發現端倪,獲得啟迪。
    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如實記錄了當今設計界對傳統的反思與再造。妙手匠心,令傳統手藝與當代語境接軌,重獲新生——這並非一場單方面“拯救”,而是彼此成全。

    本書賣點



    • 三度“亞洲卓越新聞獎”得主張泉,歷時9年多,采訪18位傑出設計者和手藝人,點亮國潮復興背景下的時代脈絡。

    • 上篇我之深處


    陶瓷、茶筒、緙絲、印染、漆器、制琴、毛氈


    七位資深手藝人的守望與創新


    中篇·設計的尺度


    木作、器皿、書籍、文創開發、品牌塑造、空間規劃


    六位國際一線創作者分享手藝與設計的共生關繫,反思當代設計的力量與尺度


    下篇·重塑公共生活


    美食、攝影、教育、展覽、文物保護與傳承


    五位行業巨擘視野下,探索手藝的跨界傳播及公共空間塑造的可能性



    • 本書與通常的手工藝類書籍的區別在於,不是單純地展示手藝之美,而是介紹手藝在當代的生存境遇,以及為它的存續和發展而努力的人的故事。他們從傳統中汲取力量,又希望重估傳統的價值。他們勇於創新,也承受著創新引發的困惑與迷惘。他們懷抱著極大的野心,試圖顛覆時代的規則,卻又極度謙卑。他們不斷突破想像的極限,卻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寸。他們沒有被多變的風潮裹挾,努力恪守著自身的選擇。他們沒有被凡庸的激情淹沒,甘願沉潛於造物的時光。他們所恪守的,即所謂的手藝之道”

    • 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創作者——陶藝家、緙絲家、印染家、漆藝家、制琴師、產品設計師、書籍設計師、紡織設計師,也有科學家、博物學家、攝影家、藝術家、音樂家、美食家——面對現實的困境,率先醒來,努力發現癥結所在,並以孜孜不倦的創作作為回應,不僅完成了對自我的超越,更為手藝的存續與迭代拓出新的空間。這些探索涉及手作、教育、研究、收藏、展覽、空間規劃、生活體驗、文創開發與品牌塑造。手藝從傳承、革新到傳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從這些對話中發現端倪,獲得啟迪。

    • 本書以訪談錄的形式,如實記錄了當今設計界對傳統的反思與再造。妙手匠心,令傳統手藝與當代語境接軌,重獲新生——這並非一場單方面“拯救”,而是彼此成全。

    • 本書采用線裝裸脊工藝,展現手藝的質樸與純真;內文使用日本工藝雪莎櫻花紙156幅彩圖,高清細膩還原藝術之美。


     


    手藝之道,始於覺醒,成於踐行。


    上篇的七位資深手藝人,他們沉潛於造物的時光,恪守自身的選擇,是一代代默默付出的手藝人的縮影;中篇的六位國際一線創作者,他們從現代設計的視野出發,賦予傳統手藝以新的形態、質地和內涵,他們努力跨越文化的邊界,卻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寸;下篇的五位行業領袖,憑借多年的積澱與反思,回答了關於“手藝”人們關心的話題:在手藝革新之後,又該往哪兒走?


    以“過渡的一代”自稱的我們時代的柳宗悅們,不僅完成了對自我的超越,更為手藝的存續與迭代拓出新的空間。他們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在反哺國家當代工藝和設計。


    身份的焦慮、風格的定位與探索、使命的認知、風土人情的印像、文化的差異與融合、手藝的演變等等這些引起當今時代熱議的話題,都可以在本書中尋根溯源。在這18篇訪談中,我們看到了國潮復興背後,工匠精神的延續和匠心的多種可能。

     
    內容簡介

        手藝是一種生活方式。傳統的手藝頑強地代代相傳,如同太陽朝升夕落,人間晨鐘暮鼓。看似單調、重復的勞作,賦予手藝以神性之光。這本訪談錄想要呈現的,並不隻是沉默的堅守,更是在時代洪流中,在面臨“民藝與設計”“傳統與創新”“消亡與重生”等等這些宏大命題時,所謂的手藝,還有哪些空間和可能。


     


        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創作者,面對現實的困境,率先醒來,努力發現癥結所在,並以孜孜不倦的創作作為回應,不僅完成了對自我的超越,更為手藝的存續與迭代拓出新的空間。書中收錄了18篇訪談,更是18種覺醒與新生之路。手藝從傳承、革新到傳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從這些對話中發現端倪,獲得啟迪。作為回報,傳統技藝與器物,同樣給設計界帶來了反思、沉澱與重新出發的契機。

    作者簡介

    張泉


    曾任《生活月刊》雜志主編。主要作品有《城殤:晚清民國十六城記》《中華文明訪談錄》(獨著)、《敦煌:眾人受到召喚》(合著)、《陶藝美學錄:尋訪當代陶藝名家》(主編)。參與創作紀錄片《辛亥》(撰稿)、《五大道》《大上海》(總撰稿),曾多次獲得“金鷹獎”“星光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中國紀錄片年度作品”等獎項。其在《生活月刊》雜志主持策劃的專題報道,曾多次獲得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頒發的“亞洲卓越新聞獎”。

    目錄
    前言:手藝之道

    上篇:我之深處
    安田猛(Takeshi Yasuda)
    在“中間地帶”發現自我
    八木隆裕(Takahiro Yagi)
    頭文字K
    王金山(Wang Jinshan)
    經緯時光采藍
    菱田賢治(Kenji Hishida)
    我的信條是不和別人較量
    李伯蒼(Lee Boa-Tsang)

    前言手藝之道


     


    上篇:我之深處


    安田猛(Takeshi Yasuda)


    在“中間地帶”發現自我


    八木隆裕(Takahiro Yagi)


    頭文字K


    王金山(Wang Jinshan)


    經緯時光


    <新(Wu Yuanxin)


    采藍


    菱田賢治(Kenji Hishida)


    我的信條是不和別人較量


    李伯蒼(Lee Boa-Tsang)


    我的客人是琴,不是人


    伊格拉·露西娜·奧帕拉(Igora Lucyna Opala)


    羊毛書寫者


     


    中篇:設計的尺度


    呂永中(Lv Yongzhong)


    如何馴服一匹野馬


    殷九龍(Yin Jiulong)


    無法告別的告別


    朱哲琴(Dadawa)


    民藝啟蒙眾生


    呂敬人(Lu Jingren)


    中國設計的覺醒


    蔣瓊耳(Jiang Qiong Er)


    “上下”求索


    丁念祖(Peter Ting)


    時代的敲門人


     


    下篇:重塑公共生活


    歐陽應霽(Craig Au-Yeung Ying Chai)


    味道ING


    阮義忠(Juan I-Jong)


    1/125秒以後


    張清淵(Ching-yuan Chang)


    學院之光


    汪蕪生(Wang Wusheng)


    天域黃山,如何進入公共生活


    周功鑫(Kung-Shin Chou)


    新生


     


    後記:好吧,我們不再一起漫遊

    前言
    【前言】
    手藝之道


    |一|

    過去十幾年尋訪手藝人的過程中,有些數字一直讓我心生敬畏。
    在龍泉,鑄一把劍,為了更好地去除雜質,增加劍身的強度和韌性,需要反復折疊鍛打32000次;在蘇州,緙絲作品要呈現出立體的色彩層次,往往要動用數十萬根絲線通經斷緯;在尼木,制作木刻版《甘珠爾》*幾乎是一生的修行,整個村子的匠人們已經雕刻了24年……

    【前言】


    手藝之道


     


     


    |一|


     


    過去十幾年尋訪手藝人的過程中,有些數字一直讓我心生敬畏。


    在龍泉,鑄一把劍,為了更好地去除雜質,增加劍身的強度和韌性,需要反復折疊鍛打32000次;在蘇州,緙絲作品要呈現出立體的色彩層次,往往要動用數十萬根絲線通經斷緯;在尼木,制作木刻版《甘珠爾》*幾乎是一生的修行,整個村子的匠人們已經雕刻了24年……


    這些數字時常讓我想起推動滾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或者從西藏各地磕長頭去拉薩的朝聖者。看似單調、重復的勞作,賦予手藝以神性之光。


    這本訪談錄想要呈現的,並不隻是這些沉默的堅守。我更想知道,經過這些龐大的數字洗禮之後,所謂的“手藝”還有哪些空間與可能。


     


    |二|


     


    2014年,我和當時《生活月刊》雜志的同事們在景德鎮前後待了幾十天。景德鎮的緯度與耶路撒冷相當,它被視為另一座朝聖之城。


    我們先拜訪的,並不是真真假假的大師,而是一架孤獨的水車。它立在三寶村進山的路上,在茅棚下晝夜不息地運轉。鐵錘砸著釉石,粉塵彌漫。四望無人,仿若荒原上殘留的神跡。每天清晨5點和黃昏5點,老胡纔會騎著助動車出現,讓水車休息片刻,把反復捶打的釉土收集起來,再擺好新的釉石。


    那架孤獨的水車就像千年瓷都的縮影,或者,一個隱喻。傳統手藝仍然頑強地代代傳遞,如同太陽朝升夕落,人間晨鐘暮鼓。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或許都很難再找到另一個景德鎮——制瓷分工的細化程度驚人,傳說中的“七十二行當”有條不紊地運轉著——拉坯、修坯、做釉壺、制釉、噴釉、制筆、畫青花、題款、燒窯把樁、推板車……許多匠人終其一生隻從事一種職業,這種近乎工業流水線的分工合作,促成了技藝的不斷超越,瓷都得以歷經千年綿延不絕。然而,也正是這種模式,讓景德鎮不斷地自我重復,終陷入困境。


    從春天到夏天,我們拜訪了幾十位不同行當的匠人、形形色色的大師,以及風格迥異的年輕人。安田猛先生的工作室“紅房子”,逐漸變成大家歇腳的地方。我們不時去蹭杯咖啡,喝幾杯茶,摸摸他在青瓷上捏出的稜角與鋒芒,或者請他再推薦幾個值得一見的年輕人。


    在景德鎮年輕一代陶瓷創作者眼中,安田猛是一個教父式的人物。他生於日本,19歲轉行制陶,29歲移居英國,經過對傳統的反思與再造,終成為令世界矚目的陶藝家。2004年,他應邀擔任香港樂天陶社創意總監,定居景德鎮,逐漸成為一面精神旗幟。他讓許多曾走投無路的年輕人知道,還有另一種未來可供想像。


    安田猛與樂天陶社的到來,改變了景德鎮的創作生態。許多國際著名陶藝家紛至沓來,年輕人有機會向他們請教,與他們切磋,可以申請駐場創作,燒制自己的作品,到創意市集上尋求關注,贏得支持。有人會在中途迷失、退場,但也有人堅持下來,耐心地摸索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的創作風氣,讓一些業已成名的陶藝家也備受鼓舞。幾代人的覺醒,終於讓千年瓷都衝決羅網。


    那次尋訪,讓我重新思考民藝與設計、傳統與創新、消亡與重生……這諸多略顯空泛的命題。面對同樣的高嶺土,總有人可以完成全新的作品,從釉色、器型、功能等角度出發,不斷拓展陶藝的邊界,讓千年巨木依然能發出新芽。


     


    |三|


     


    80多年前,在距離景德鎮兩百多公裡外的南昌,一個傘匠的兒子決定放棄的手藝,學習美術。他無法承擔留學的費用,所幸,經過徐悲鴻引薦,終於申請到資助,到日本“研究工藝、圖案,改進景德鎮陶瓷”。


    在日本的見聞讓他大開眼界。盡管工藝領域並非他的興趣所在,他還是對中日兩國的工藝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研究。在考察報告中,他寫道:“外國物品,遂奪國貨之席,而我國工藝美術幾無人問津,但各國多年來為爭奪遠東市場,加大了對我國工藝研究的力度。日本古代工藝,多借鋻我國技師,明治以後,吸收西洋文化,工藝美術得到新的發展。”


    這個年輕人名叫傅抱石。如今,許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傑出的畫家和美術史家,但他考察、研究中日兩國工藝的經歷,卻很少再被提及。而他的考察研究,也幾乎未能改變中國手工藝的命運。


    傅抱石抵達日本時,一場浪潮正在發酵。“民藝”這個概念在柳宗悅筆下誕生。富本憲吉、濱田莊司、河井寬次郎等陶藝家與他一拍即合,決定重新定義日常的奇跡。在《民藝的旨趣》中,柳宗悅寫道:“為迎來神的王國,必須使信仰廣泛地傳給眾生。同樣,為了在這片土地上迎來工藝時代,應該極其重視拯救日常用品。”從理論到實踐,從創作到收集,民藝運動(Mingei Folk-Art Movement)如火如荼。而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興起,與民藝運動相得益彰,不僅保護了文化遺產,也反哺了日本當代工藝與設計。安田猛正是這兩股風潮的受益者。


    20世紀60年代,當安田猛在益子*開始陶藝創作時,大洋彼岸的中國手藝人卻在經歷大悲大喜、跌宕浮沉。因國家力量的介入,原本在家族、門派、地域間各自秘密傳承的技藝,以大一統的方式得以整理和保全。然而,各種運動與風波如影隨形,覆手又將它們丟棄、碾碎。80年代,中國重返世界舞臺,商業化初露端倪,來自海外尤其是日本的大批訂單,促成了中國民藝的黃金時代,從工廠到作坊,手藝人的數量不斷攀升;但是與此同時,魚龍混雜。這場狂歡以復興國粹為名,以追逐財富為實,卻並未真正著力於提升品質,終倉促落幕。90年代末,各領域的工藝美術大師開始走出體制,創辦工作室,淤積的創造力得到釋放,並在21世紀的前兩個十年逐漸形成氣像。海內外文化藝術交流日益頻繁、深入,對非遺的保護與開發取得重要進展,教育在轉型,生活方式也不斷嬗變,促的創作風氣。一些原本岌岌可危的傳統技藝似乎找到了生路,但這或許也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沒有人知道,在權力的主導和利潤的刺激下,手藝又將走向何方。


    舉棋未定之際,我們或許可以將目光投向這個時代傑出的創作者們,看看他們所走的路,做出的抉擇、傳承與突破。


    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柳宗悅與濱田莊司。


     


    |四|


     


    這本書收錄了18篇訪談,而我更願意將它們視為18個覺醒的時刻。


    受訪者來自不同領域,有陶藝家、緙絲家、印染家、漆藝家、制琴師、產品設計師、書籍設計師、紡織設計師,也有科學家、博物學家、攝影家、藝術家、音樂家、美食家……他們的創作涉及緙絲、印染、木作、陶瓷、漆器、羊毛紡織、書籍設計、小提琴制作與維修、暗房、咖啡、茶、美食、空間規劃,涵蓋手作、教育、研究、收藏、展覽、空間規劃、生活體驗、文創開發與品牌塑造。手藝從傳承、革新到傳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從這些對話中發現端倪,獲得啟迪。


    面對現實的困境,他們率先醒來,努力發現癥結所在,並以孜孜不倦地創作作為回應,一點一滴改變時代。他們大多擁有國際化的視開放的思維方式,也願意與當下日常接壤。他們從傳統中汲取力量,又希望重估傳統的價值;他們勇於創新,也承受著創新引發的困惑與迷惘。他們懷抱著極大的野心,試圖顛覆時代的規則,卻又極度謙卑;他們被層出不窮的靈感蠱惑,又努力克制著想像力帶來的衝動。於是,他們不僅完成了對自我的超越,更為手藝的存續與迭代拓出新的空間。


    上篇呈現的是7位手作者的歷程。無論是個體創作者,還是家族品牌繼承人,時至今日,他們仍堅持手作完成全部或絕大部分關鍵工序,凡事盡可能親力親為。因此,他們對材料的認知,對技術的把握,對變化與衝擊,都有著切身體會。他們中有的人,已經憑借一己之力將傳統技藝提升到空前甚至可能絕後的高度,也有的人經過磨礪與積累之後,選擇另闢蹊徑,讓奄奄一息的手藝絕處逢生。他們沒有被多變的風潮裹挾,努力恪守著自身的選擇;他們也沒有被凡庸的激情淹沒,甘願沉潛於造物的時光。


    中篇探討的是設計的力量及其尺度。6位受訪者,有的開創了獨立的設計品牌,有的打造出創作平臺。他們都從現代設計的視野出發,賦予傳統手藝以新的形態、質地和內涵。結合當代審美與生活習慣,他們努力跨越文化的邊界,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作品或產品,營造新的體驗。他們不斷突破想像的極限,卻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寸,“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一點尤為可貴。與此同時,他們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行動並不是設計對手藝的單方面“拯救”,而是一種相互成全。傳統技藝與器物,同樣給設計界帶來了反思、沉澱與重新出發的契機。


    手藝革新以後,又該往哪走?這是下篇聚焦的內容。5位受訪者或兼具多重身份,或涉獵多個領域,因此,他們更願意從教育、研究、生活、空間這些角度出發,探討手藝的跨界探索與傳播,尤其是對公共空間的塑造。他們或許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手藝人”,但他們人生中極其重要的部分,與“手藝”有著長久而深刻的關聯——在數碼攝影的時代,阮義忠先生和已故的汪蕪生先生都執著於暗房手放照片,阮義忠先生對咖啡的探索、對臺灣故事館的規劃,汪蕪生先生對影像、展覽與空間的種種跨界實踐與設想,都堪稱工匠精神的延續。張清淵先生既是陶藝家,又是教育家,他在短短十幾年間將臺南藝術大學打造成亞洲陶藝教育的中心之一,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年輕創作者,他的經驗顯然能帶來許多啟迪。歐陽應霽先生在美食、漫畫、寫作、空間等領域跨越自如,他的創作生涯所體現的,正是匠心的多種可能。周功鑫先生主持臺北故宮博物院期間,推出各種創新舉措,為文物保護與創意產業、博物館與社會之間搭建起橋梁,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經驗依然值得咀嚼和借鋻。


     


    |五|


     


    這些訪談斷斷續續地進行了九年多。訪談剛開始時,許多手藝行將就木,乏人問津,如今卻早已變成熱門話題。但我相信,這些問答並未過時。


    我們探討過身份的焦慮、風格的定位與探索、使命的認知、風土人情的影響、文化的差異與融合。受訪者們幾乎都談論過“手藝”的演變——不隻是書本上記錄的歷史,更是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由手及心所理解的真切的嬗變;他們大多慷慨地分享了各自思考的角度、嘗試解決問題的種種方法,也毫不避諱自己長期的糾結與彷徨、持續的挫敗感,以及由此換來的靈感迸發的瞬間;他們或多或少談論過“故鄉”——物理的或者精神的,一處空間、一個地方、一些記憶,獨特的聲音、觸覺、味覺或者感受。那往往是他們創作的精神根源,或者冥冥中難以解釋的情愫,他們因此終成為自己。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對年輕一代提出了期望與忠告——並非以前輩的口吻自誇,而是基於自身經驗的誠摯分享。事實上,盡管成名已久,他們大多仍謙遜地將自己視為“過渡的一代”。


    當年柳宗悅在《個人作家的使命》中提出過一繫列尖銳的問題:“這種個人的思考,能夠使作品的深度增加多少?特別是將來,這種走向對工藝界能有多大貢獻?個人創作者,有沒有作為社會人的責任?與僅需自己的作品美相比較,他們有沒有要為提高整個工藝水平而準備作品的使命感?他們是不是僅將工作停留在個人的內容上?”在這本訪談錄中,我們時代的創作者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希望少數先行者的絕地突圍,能夠激勵眾生,各自尋路,足跡交錯,終能走出通途。畢竟,手藝之道,始於覺醒,成於踐行。

    書摘插畫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