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王陽明全集(隆慶初刻本增補全本,簡體橫排)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832-1206
    【優惠價】
    520-754
    【作者】 (明)王陽明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經部  總類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ISBN】97875149138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4913804
    作者:(明)王陽明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明朝隆慶初刻本,增補全本,簡體橫排!



    陽明先生畢生的講學語錄和詩文著作,由其門人陸續整理並刊行。*初門人徐愛等刻印了傳習錄;明嘉靖年間,錢德洪、鄒守益、歐陽德、王畿等人又陸續刻印了陽明先生的文錄、文錄續編、年譜;隆慶六年,御史謝廷傑巡按浙江時,*終彙集了傳習錄、文錄、別錄、外集、續編、世德紀,以及年譜、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書》,公三十八卷。這是首版權威的陽明著作的合集。本次出版的簡體版,就是以這一版《全書》為底本編校的。在編校上完全遵從了原版體例和文本。



    明末至今,王陽明散遺一些詩文和語錄被陸續發現。為盡可能完整的呈現陽明思想,本書將這些內容單獨編輯成兩卷“補編”,附於書尾。這套全集因此可以說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王陽明全集》。



    梁啟超:要真正理解王陽明的學問,宜讀《王陽明全集》!



    梁啟超在《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中寫道:“讀此(指《傳習錄》)可知王學梗概。欲知其詳,宜讀《王陽明全集》。因陽明以知行合一為教,要合觀學問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經過,具見集中各文,故陽明集之重要,過於朱、陸諸集。”



    本套《王陽明全集》不僅收錄了王陽明畢生語錄和文章,還收錄了明代以來關於王陽明的各種傳記、年譜、祭文,以及關於王陽明著作的各種序跋。對於讀者充分了解王陽明,以及理解陽明心學,實在是必不可少。



    明代以來的重要歷史人物,全都讀過這套書!



    徐階、黃宗羲、劉宗周、張居正、何心隱、張廷玉、曾國藩、左宗棠、章太炎、康有為、嚴復、梁啟超、孫中培、陳獨秀、*……



    *對王陽明很有興趣



    2015年*會見日本學者福山和青木昌彥時說:“他講的是心學,我對王陽明很有興趣!這幾年我能抽空堅持讀書,不容易。我腦海裡浮現王陽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兩句話。可以說,王陽明心學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融合造就了明治維新的精神世界。”

     
    內容簡介


    陽明先生的門人徐愛、薛侃、南大吉刻印了《傳習錄》。其後錢德洪、鄒守益、歐陽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間又陸續刻印了陽明先生的《文錄》《文錄續編》《年譜》等。隆慶六年(1572),御史謝廷傑巡按浙江時,彙集了《傳習錄》《文錄》《別錄》《外集》《續編》《世德紀》,以及《年譜》《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書》,刊行於世。全書共三十八卷,分為《語錄》《文錄》《別錄》《外集》《續編》《附錄》,附錄又包含《年譜》《年譜附錄》《世德紀》《世德紀附錄》。這是*部陽明先生的全集,以後刊行的各種全集,基本都是依據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簡體版,是以民國《四部叢刊》所影印的明隆慶刊本《王文成公全書》為底本。並參考了《四庫全書》本、中華圖書館本等版本,以及從明朝至今關於王陽明的眾多研究成果。



    隆慶本《王文成公全書》總共三十八卷,本書在編校上完全遵從原版體例和文本。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舊本未刊語錄詩文補編》和第四十卷《舊本未刊祭文傳記序跋補編》,均為編者在前人搜集基礎上整理而成。全套書名改成《王陽明全集》。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9)



    字伯安,別號陽明,謚文成。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或王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浙江省寧波市)人。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書法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寧王之亂等軍功而封新建伯,隆慶時追封新建侯。是明朝中後期因軍功而封侯的文官。



    王守仁精通儒家、道家、佛家,開創了“陽明心學”。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
    “陽明心學”不僅風靡中華,而且遠播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影響至今。

    目錄


    王文成公全書序徐階
    誥命(原版影印)
    新建侯文成王公小像(原版影印)
    姪子正愚百拜贊(原版影印)
    陽明先生手跡三幅(原版影印)
    傳習錄序徐愛
    陽明先生文錄序鄒守益
    陽明先生文錄序錢德洪
    重刻陽明先生文錄後語王畿
    陽明先生文錄續編序徐階
    刻文錄敘說錢德洪
    卷一語錄一傳習錄上

     



    冊 



    王文成公全書序徐階 



    誥命(原版影印) 



    新建侯文成王公小像(原版影印) 



    姪子正愚百拜贊(原版影印) 



    陽明先生手跡三幅(原版影印) 



    傳習錄序徐愛 



    陽明先生文錄序鄒守益 



    陽明先生文錄序錢德洪 



    重刻陽明先生文錄後語王畿 



    陽明先生文錄續編序徐階 



    刻文錄敘說錢德洪 



    卷一語錄一傳習錄上 



    卷二語錄二傳習錄中 



    卷三語錄三傳習錄下(附朱子晚年定論) 



    卷四文錄一書一 



    卷五文錄二書二 



    卷六文錄三書三 



    卷七文錄四序記說



    卷八文錄五雜著


     



    第二冊



    卷九別錄一奏疏一



    卷十別錄二奏疏二



    卷十一別錄三奏疏三



    卷十二別錄四奏疏四



    卷十三別錄五奏疏五



    卷十四別錄六奏疏六



    卷十五別錄七奏疏七



    卷十六別錄八公移一



    卷十七別錄九公移二



    卷十八別錄十公移三


     



    第三冊



    卷十九外集一賦騷詩



    卷二十外集二詩



    卷二十一外集三書



    卷二十二外集四序



    卷二十三外集五記



    卷二十四外集六說雜著



    卷二十五外集七墓志銘墓表墓碑傳碑刻贊箴祭文



    卷二十六續編一



    卷二十七續編二書



    卷二十八續編三雜著



    卷二十九續編四



    卷三十續編五三征公移逸稿



    卷三十一續編六


     



    第四冊



    卷三十二年譜一



    卷三十三年譜二



    卷三十四年譜三



    卷三十五年譜附錄一



    卷三十六年譜附錄二



    卷三十七世德紀



    卷三十八世德紀附錄



    卷三十九舊本未刊語錄詩文補編



    卷四十舊本未刊祭文傳記序跋補編

    媒體評論
    紀曉嵐:守仁勛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嚴復: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啟超:讀此(指《傳習錄》)可知王學梗概。欲知其詳,宜讀《王陽明全集》。因陽明以知行合一為教,要合觀學問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經過,具見集中各文,故陽明集之重要,過於朱、陸諸集。
    章太炎: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文成之術,非貴其能從政也,貴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錢穆: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


    紀曉嵐:守仁勛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嚴復: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啟超讀此(指《傳習錄》)可知王學梗概。欲知其詳,宜讀《王陽明全集》。因陽明以知行合一為教,要合觀學問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經過,具見集中各文,故陽明集之重要,過於朱、陸諸集。



    章太炎: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文成之術,非貴其能從政也,貴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錢穆: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



    俞敏洪:要相信每個人的良知,要學王陽明,相信心的力量比什麼都大。王陽明說:“致良知,心外無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變成中國教育常用詞,以至於中國有一個很著名的教育家叫陶行知,他的名字就來自於這個成語。

    在線試讀


    教條示龍場諸生 (摘自第三冊《續編一》第231頁)
    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其慎聽毋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學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苟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裡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於學矣。

    改過

     


     



    教條示龍場諸生 (摘自第三冊《續編一》第231頁) 



    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其慎聽毋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學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苟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裡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於學矣。 


     



    改過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於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於孝友之道,陷於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殆不至於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飭也。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於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於改過從善之心。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寇盜,今日不害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雖改過而從善,將人不信我,且無贖於前過,反懷羞澀凝沮,而甘心於污濁終焉,則吾亦絕望爾矣。 


     



    責善 



    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極詆,使無所容,彼將發其愧恥憤恨之心,雖欲降以相從,而勢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為惡矣。故凡訐人之短,攻發人之陰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責善。雖然,我以是而施於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師也,安可以不樂受而心感之乎?某於道未有所得,其學鹵莽耳。謬為諸生相從於此,每終夜以思,惡且未免,況於過乎?人謂事師無犯無隱,而遂謂師無可諫,非也。諫師之道,直不至於犯,而婉不至於隱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教學相長也。諸生責善,當自吾始。 


     


     



    (摘自冊《傳習錄上》第32頁) 



    愛問:“至善隻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愛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有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嘆曰:“此說之蔽久矣,豈一語所能悟?今姑就所問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隻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隻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愛曰:“聞先生如此說,愛已覺有省悟處。但舊說纏於胸中,尚有未脫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間溫凊定省之類,有許多節目,不亦須講求否?”先生曰:“如何不講求?隻是有個頭腦,隻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講求。就如講求鼕溫,也隻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間雜;講求夏凊,也隻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間雜:隻是講求得此心。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於孝親的心,鼕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凊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禮記》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須是有個深愛做根,便自然如此。” 


     


     



    (摘自冊《傳習錄下》第128頁) 



    先生曰:“‘先天而天弗違’,天即良知也;‘後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
    “良知隻是個是非之心,是非隻是個好惡,隻好惡就盡了是非,隻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又曰:“是非兩字,是個大規矩,巧處則存乎其人。” 



    “聖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賢人如浮雲天日,愚人如陰霾天日,雖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則一。雖昏黑夜裡,亦影影見得黑白,就是日之餘光未盡處;困學功夫,亦隻從這點明處精察去耳!” 


     


     



    飛報寧王謀反疏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摘自第二冊第87頁) 



    正德十四年六月初五日,節該欽奉敕:“福州三衛軍人進貴等脅眾謀反,特命爾暫去彼處地方會同查議處置,參奏定奪,欽此。”欽遵,臣於本月初九日,自贛州啟行,至本月十五日行至豐城縣,地名黃土腦。據該縣知縣等官顧佖等稟稱,本月十四日寧府稱亂,將孫都御史、許副使並都司等官殺死;巡按及三司、府、縣大小官員不從者俱被執縛,不知存亡;各衙門印信盡數收去,庫藏搬搶一空;見監重囚俱行釋放;舟楫蔽江而下,聲言直取南京,一面分兵北上。各官皆來沮臣不宜輕進。其時臣尚未信,然逃亂之民果已四散奔潰,人情洶洶,臣亦自顧單旅危途,勢難復進。方爾回程,隨有兵卒千餘已夾江並進,前來追臣。偶遇北風大作,臣亦張疑設計,整舟安行;兵不敢逼,幸而獲免。 



    本月十八日,回至吉安府,據知府伍文定等稟稱,地方無主,乞留暫回區畫。遠近軍民亦皆遮擁呼號。隨據臨江府並新淦、豐城、奉新等縣各差人飛報,寧府遣兵四出攻掠,拘收印信,及拿掌印官員,調取兵快,水兌糧船盡被驅脅而去等因。臣奉前旨,欲遂徑往福建。但天下之事莫急於君父之難,若彼順流東下,萬一南都失備,為彼所襲,彼將乘勝北趨,旬月之間,必且動搖京輔。如此,則勝負之算未有所歸,此誠天下安危之大機。慮念及此,痛心寒骨,義不忍舍之而去。故遂入城撫慰軍民,督同知府等官伍文定等調集兵糧,號召義勇。又約會致仕鄉官右副都御史王懋中、養病評事羅僑等,與之定謀設策,收合渙散之心,作起忠義之氣;相機乘間,務為躡後之圖,共成犄角之勢,牽其舉動,而使進不得前,搗其巢穴,而使退無所據。日望天兵之速至,庶解東南之倒懸。伏望皇上省愆咎己,命將出師。因難興邦,未必非此。 



    臣以弱劣多病,屢疏乞休,況此地方之責,本亦非臣之任。今茲扶病赴閩,實亦意圖便道歸省。臨發之前,已具哀懇。齎奏之人去纔數日,適當君父之急,不忍失此事機,姑復暫留,期紓國難。候區畫少定,各官略可展布,朝廷命師一臨,亦遂遵照前旨,入閩了事,就彼歸看父疾。進不避嫌,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於主,臣之心也。直行其報國之誠而忘其緩命之罪,求伸其哀痛之情而甘冒棄職之誅,臣之罪也。 



    竊照都御史王懋中,評事羅僑,忠義自許,纔識練達;知府伍文定,果捷能斷,忠勇有謀。累立戰功,皆抑而不賞,久淹外郡,實屈而未伸。今江西闔省見無一官,若待他求,緩無所及;乞遂將各官授以緊要職任,庶可責之拯溺救焚。其餘若裁革兵備副使羅循,養病副使羅欽德,郎中曾直,御史周魯,同知郭祥鵬,省親進士郭持平,驛丞李中、王思等,雖皆本土之人,咸秉忠貞之節,況亦見在同事,當多難之日,事宜從權,庶克有濟。 



    再照寧府逆謀既著,彼若北趨不遂,必將還取兩浙,南擾湖、湘,窺留都以斷南北,收閩、廣以益軍資。若不即為控制,急遣重兵,必將噬臍無及。 



    又照撫州府知府陳槐,臨江府知府戴德孺,贛州府知府邢珣,袁州府知府徐璉,寧都縣知縣王天與,豐城縣知縣顧佖,新淦縣知縣李美,奉新縣知縣劉守緒,泰和縣知縣李楫,南安府同知朱憲,贛州府同知夏克義,龍泉縣知縣陳允諧,及闔省各官今見在者,乞敕吏部就於其中推補本省方面知府兵備等官,庶可速令供職。其有城守之責者,亦各量升職銜,重其權勢,使可展布。 



    又照南、贛軍餉,惟資鹽商諸稅。近因戶部奏革,顧募之兵無所仰給,悉已散遣。今未兩月,即遇此變,復欲招募,將倚何資?輒復遵依敕旨,便宜事理,仍舊舉行。然亦緩不及濟,必須先於兩廣積儲軍餉數內量借一十餘萬,庶幾軍眾可集,地方有賴,國難可平。 



    緣繫飛報地方謀反重情事理,為此具本專差舍人來儀親齎,謹題請旨。 


     



     



    案行各分巡道督編十家牌(摘自第二冊《公移一》第199頁) 



    照得本院巡撫地方,盜賊充斥;因念御外之策,必以治內為先。顧蒞事未久,尚昧土俗;永惟撫緝之宜,懵然未有所措。訪得所屬軍民之家,多有規圖小利,寄住來歷不明之人,同為狡偽欺竊之事;甚者私通賊,而與之傳遞消息;窩藏奸宄,而為之盤踞夤緣;盜賊不靖,職此其由。合就行令所屬府縣,在城居民,每家各置一牌;備寫門戶籍貫,及人丁多寡之數,有無寄住暫宿之人,揭於各家門首,以憑官府查考。仍編十家為一牌,開列各戶姓名,背寫本院告諭,日輪一家,沿門按牌審察動靜;但有面目生疏之人,蹤跡可疑之事,即行報官究理。或有隱慝,十家連罪,如此庶居民不敢縱惡,而奸偽無所潛形。為此,仰抄案回道,即行各屬府縣,著落各掌印官,照依頒去牌式,沿街逐巷,挨次編排,務在一月之內了事。該道亦要嚴加督察,期於著實施行,毋使虛應故事。仍令各將編置過人戶姓名造冊繳院,以憑查考;非但因事以別勤惰,且將旌罰以示勸懲。 


     



     



    客座私祝丁亥 (摘自第三冊《外集 雜著》第189頁) 



    但願溫恭直諒之友來此講學論道,示以孝友謙和之行。德業相勸,過失相規,以教訓我子弟,使毋陷於非僻。不願狂懆惰慢之徒來此博弈飲酒,長傲飾非,導以驕奢淫蕩之事,誘以貪財黷貨之謀,冥頑無恥,扇惑鼓動,以益我子弟之不肖。嗚呼!由前之說,是謂良士,由後之說,是謂兇人。我子弟苟遠良士而近兇人,是謂逆子,戒之戒之!嘉靖丁亥八月,將有兩廣之行,書此以戒我子弟,並以告夫士友之辱臨於斯者,請一覽教之。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摘自第三冊《外集二》第102頁)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隻是良知更莫疑。 



    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別諸生(摘自第三冊《外集二》第104頁) 



    綿綿聖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欲識渾淪無斧鑿,須從規矩出方圓。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握手臨歧更何語?殷勤莫愧別離筵! 


     



     



    中秋 (摘自第三冊《外集二》第105頁)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發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摘自第四冊《年譜一》第4頁) 



    十有八年壬寅,先生十一歲,寓京師。 



    龍山公迎養竹軒翁,因攜先生如京師,先生年纔十一。翁過金山寺,與客酒酣,擬賦詩,未成。先生從傍賦曰:“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客大驚異,復命賦蔽月山房詩。先生隨口應曰:“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明年就塾師,先生豪邁不羈,龍山公常懷憂,惟竹軒公知之。一日,與同學生走長安街,遇一相士。異之曰:“吾為爾相,後須憶吾言:須拂領,其時入聖境;須至上丹臺,其時結聖胎;須至下丹田,其時聖果圓。”先生感其言,自後每對書輒靜坐凝思。嘗問塾師曰:“何為等事?”塾師曰:“惟讀書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為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龍山公聞之笑曰:“汝欲做聖賢耶?” 


     



     



    (摘自第四冊《年譜一》第10頁) 



    三年戊辰,先生三十七歲,在貴陽。春,至龍場。 



    先生始悟格物致知。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舊無居,始教之範土架木以居。時瑾憾未已,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 



    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而從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飼之;又恐其懷抑郁,則與歌詩;又不悅,復調越曲,雜以詼笑,始能忘其為疾病夷狄患難也。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臆說》。居久,夷人亦日來親狎。以所居湫濕,乃伐木構龍岡書院及寅賓堂、何陋軒、君子亭、玩易窩以居之。思州守遣人至驛侮先生,諸夷不平,共毆辱之。守大怒,言諸當道。毛憲副科令先生請謝,且諭以禍福。先生致書復之,守慚服。水西安宣慰聞先生名,使人饋米肉,給使令,既又重以金帛鞍馬,俱辭不受。始朝廷議設衛於水西,既置城,已而中止,驛傳尚存。安惡據其腹心,欲去之,以問先生。先生遺書析其不可,且申朝廷威信令甲,議遂寢。已而宋氏酋長有阿賈、阿札者叛,宋氏為地方患,先生復以書詆諷之。安悚然,率所部平其難,民賴以寧。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