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小學菁華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683-990
    【優惠價】
    427-619
    【作者】 徐梵澄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國學啟蒙讀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494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74948
    作者:徐梵澄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6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會通中西印三大文化,“隻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師”
    精通八種古今語言,以精神哲學重釋古典


    融會古典—現代語言學習法,彰顯漢語之特殊價值與兼容並收
    指事、像形、形聲、會意,略述漢語簡史,追溯六百餘漢字本源
    閱讀、臨摹、思索,初窺書法門徑,夯實理解古籍的基礎工具

     
    內容簡介

    徐梵澄先生是中國現當代著名的精神哲學家、翻譯家和印度學專家,被譽為“現代玄奘”,“隻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師”。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加入中印文化交流計劃,赴印度泰戈爾國際大學任教;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羅頻多學院,任華文部主任。1960年代是徐先生對於中國傳統學術菁華的宣揚期,《小學菁華》為其於1963年編輯而成的一部漢英字典,後於1976年晚出版於南印度;2006年以《徐梵澄文集》卷二在中文世界出版;今經漢譯,以中英對照單行本出版。徐先生力圖融會古典—現代語言學習法,彰顯漢語之特殊價值與兼容並收,像初學和熱愛漢語言文字的讀者提供閱讀、臨摹、思索乃至初窺書法的門徑,夯實理解古籍的基礎工具。此書序後,是漢語史的一個簡略概說;正文部分,追溯六百餘漢字本源,在指事、像形、形聲、會意等分類之下,根據每個漢字所屬的偏旁、部首,給出其原形和拼音,字形三體並列:印刷楷體、小篆、楷書;在對應之英文名詞及其漢譯下,又給出同一字之篆體的不同寫法;其下是英文注解及其漢譯;書末為現代(文字改革之前)的語音符號繫統,亦給出一些書寫方法的規範示例,讀者可依此作字帖加以臨摹;“索引”經編者重新編制,以便利讀者查閱。

    作者簡介

    徐梵澄
    1909.10.26—2000.3.6
    原名徐琥,字季海,又名徐詩荃,湖南長沙人。著名精神哲學家、翻譯家和印度學專家,詩人、書畫家、藝術鋻賞家和評論家,被譽為“現代玄奘”,“中國新興版畫第一人”。
    1927年入武漢中山大學歷史繫,1928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西洋文學繫,同年與魯迅結下深厚的師生情誼。1929—1932年赴德修藝術史專業,分別就讀於柏林大學和海德堡大學。回國後寄寓上海,撰寫雜文和短篇小說,並受魯迅之囑有規模地翻譯尼采著作。1940年底入中央圖書館,並授課於中央大學。1945年抗戰勝利,加入中印文化交流計劃,赴印度泰戈爾國際大學任教。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羅頻多學院,任華文部主任。1978年底回國,次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員,直至歿世。

    目錄
    目 錄
    拓 片
    序 言
    漢語簡史
    I.指事
    II.像形
    III.像形並指事
    IV.會 意
    V.會意並像形
    VI.形聲
    VII.形聲並指事
    VIII.形聲並像形
    IX.形聲並會意
    X.會意並形聲並像形

    目 錄


    編者說明
    拓 片
    序 言
    漢語簡史
    I.指事
    II.像形
    III.像形並指事
    IV.會 意
    V.會意並像形
    VI.形聲
    VII.形聲並指事
    VIII.形聲並像形
    IX.形聲並會意
    X.會意並形聲並像形
    附錄
    規範的書寫示例
    音標
    讀音示例
    索引
    譯後記


    CONTENTS


    Plates
    Introduction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 Indicatives
    II. Pictographs
    III. Pictographs cum Indicatives
    IV. Ideatives
    V. Ideatives cum Pictographs
    VI. Harmonics
    VII. Harmonics cum Indicatives
    VIII. Harmonics cum Pictographs
    IX. Harmonics cum Ideatives
    X. Ideatives cum Harmonics cum Pictographs
    Appendix
    Indications for Correct Writing
    The Phonetic Signs
    Indications for Pronunciation
    Index

    前言
    序言
    首先,作為此書之序言,不妨先談談語言學習本身。近年來,由於對漢語知識需求的增大,外國人對漢語學習的困難抱怨亦多。據我所知,中國學生過去學習外語也有類似的抱怨。克實而論,學習何種語言都不是簡單的。即便是英語,這門使用廣泛且在當今世界極為重要的語言,要熟練掌握也非易事,於中國人尤其如此。語言是鮮活的,隨時代不斷地發展和變化。除了極少數天纔的詩人、散文家、戲劇家和語言學家之外,一般人單是完全掌握並使用好自己的母語都十分困難。設若論及希臘語、拉丁語、梵文等古老的語言,學習就更加煩瑣了。各種名詞的詞形變化、動詞變位以及冗長的復合詞(如梵文),一開始就讓學習者如臨深淵。
    印歐語繫語種繁多,彼此關繫密切,在過去雖無一種印德語實際存在過,但這些語言從基礎結構來看,皆具有共同的語音繫統、語法以及句法,猶如開闢鋪就好的路徑,可供學習者摸索前行。以英語和法語為例,這兩種語言極為相似,約有6000詞幾乎相同,唯有拼寫和含義上略有差異,正是因為這些詞多屬同一拉丁詞源。特別是如今英語和法語皆使用廣泛,英國人學習法語自然容易,法國人學英語亦然。現在約有1.3億人使用法語作為官方語言,此一事實不禁讓人想起法語輝煌的過去——自17世紀開始,法語一直是外交和高雅文化的主流語言。然今之趨勢已然是,英語不斷擴張並愈加占優。根據最新統計,除了普通話之外,全世界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語言。

    序言


    在過去6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期裡,中國知識分子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以期使漢字簡化,並消除各種方言使民族語言標準化,逐漸減少乃至最終消除文盲,至今成就已粲然可觀。然中國人口眾多,漢語復雜深奧,過去幾十年之種種成就皆隻可謂漫漫旅程之一初步。
    首先,作為此書之序言,不妨先談談語言學習本身。近年來,由於對漢語知識需求的增大,外國人對漢語學習的困難抱怨亦多。據我所知,中國學生過去學習外語也有類似的抱怨。克實而論,學習何種語言都不是簡單的。即便是英語,這門使用廣泛且在當今世界極為重要的語言,要熟練掌握也非易事,於中國人尤其如此。語言是鮮活的,隨時代不斷地發展和變化。除了極少數天纔的詩人、散文家、戲劇家和語言學家之外,一般人單是完全掌握並使用好自己的母語都十分困難。設若論及希臘語、拉丁語、梵文等古老的語言,學習就更加煩瑣了。各種名詞的詞形變化、動詞變位以及冗長的復合詞(如梵文),一開始就讓學習者如臨深淵。
    印歐語繫語種繁多,彼此關繫密切,在過去雖無一種印德語實際存在過,但這些語言從基礎結構來看,皆具有共同的語音繫統、語法以及句法,猶如開闢鋪就好的路徑,可供學習者摸索前行。以英語和法語為例,這兩種語言極為相似,約有6000詞幾乎相同,唯有拼寫和含義上略有差異,正是因為這些詞多屬同一拉丁詞源。特別是如今英語和法語皆使用廣泛,英國人學習法語自然容易,法國人學英語亦然。現在約有1.3億人使用法語作為官方語言,此一事實不禁讓人想起法語輝煌的過去——自17世紀開始,法語一直是外交和高雅文化的主流語言。然今之趨勢已然是,英語不斷擴張並愈加占優。根據最新統計,除了普通話之外,全世界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語言。
    漢語雖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卻仍局限於本國範圍之內。與諸印歐語不同,漢語不是拼音繫統的文字,沒有成文的語法。實際上,漢語的方方面面都是不同的。但不可否認,擁有近5000年歷史的漢字具有高度的文明,至今仍生氣勃勃。於此不妨一問:如果學習漢語真是困難重重,那麼它何以能經久流傳並被廣泛使用呢?
    學習漢語困難,原因紛繁復雜,但歸根結底與現代教育體制有關。通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時沒能遵循正確的方法。從心理學看,困難還不在語言本身,而在學習者的心態。人皆受到成見和習慣之束縛,形像地說,人極少能如器具那般地空淨自己,從而注入新的溶液。兒童學習新知識較成人容易,正是因其無知和自由。當大腦太過擁擠,陰雲密布,外部的光亮如何能照射進去,內中的光亮又如何能透射出來呢?
    其次,今之社會隨著時代的變化,生活愈加繁忙。有略通外語者亦無閑暇和耐心深入異域文化,浸潤熏陶。而語言一旦脫離文化背景,極易忘卻。橄欖樹乃雅典娜女神所賜之神樹,落地生根,30年後方纔結果,卻能百年果實不斷,至枯而方休。今人追求知識,雖談不上野心勃勃,卻不免急功近利;總希望縮短求知的過程,使之如尋常購物一般,更為輕松和舒適。此現像不難解釋,亦可以理解,因為現代文明的基本準則之一便是,人人追求更簡單、更快樂的事物。那麼我們學習外語之目的何在呢?當然是為了認識其他民族,了解彼邦的習俗、思想和文化,以及他們在物質和精神領域所取得之成就,以期能共同向著更高之生活目標邁進,最終為人類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通過語言,我們得以學習和吸收異邦民族之菁華,同時幫助落後的地區加快發展。正如室利·阿羅頻多在《未來詩集》中所言:“去了解其他國家,不會貶低我們自己的國家,反而幫助它變得更加強大。”而要實現這一切,語言是關鍵。然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能忽視——時間。科學家為了某一研究往往耗費畢生精力,而一些實驗的完成,如植物學,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學習外語亦是如此,必須從一開始就做好長年學習的準備,切不可急於收獲。學習漢語,尤其如此。
    學習外語的另一困難與教學方法有關。現代的教學方法大抵是成功的,但結果並非盡善盡美。通常是集中若干年齡相仿的學生於一室之內,由老師講授知識,有時亦采用教材。針對一些綜合性和專業性的課程,輔助以錄音磁帶和影像資料。學生須獨立完成大量功課,或撰寫論文,或閱讀補充材料。在一階段學習結束後,會組織考試。考試合格者頒發一證書或文憑,課程就此結束。這是現代的民主式教學,其優點是向大眾普及教育,使學習有所規範,此法實可稱道。不幸的是,其教學方法也是一張普羅克汝斯忒斯之床。設若老師學識淵博,循循善誘,且教法得當,則多數學生可以達到標準,但另一部分學生卻無法企及;而最優秀者原本可以超出平均水平許多,卻不能進一步發展。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這好比是朝某一方向無的放矢,隻能希望多數箭中的,但也明白肯定會有脫靶者。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教育機構的性質所決定的,別無良策。事實上,教育標準和考試方法皆有待完善。然而每年求學者數量眾多,僅考慮到這一事實就很難尋出更好的辦法。
    這不禁使人想起中國古代之教育。舊的教育繫統固然不適合現代社會,但就民族語言的教學而言,仍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古希臘羅馬社會想必亦是如此。每逢文化繁榮,學者和文人便紛紛湧現——歷朝歷代皆有類似的繁榮期,或長或短——然其絕不可批量制造,如工廠之產品一般。集體主義在某種意義上一直存在,但每個人的個性也應受到尊重。教學的特點是,一位或幾位老師輪流或同時給一名學生獨立授課。這好比是開墾一片荒地,於學生為未知,於老師卻是熟悉的;學生扶著老師的手,盡可能向遠處探尋,而不受學年之限制。求學的過程中,也不必存有競爭和獎勵。一位名士門下可能有成百上千的弟子和門生,他會針對各人的情況單獨授課,或者有所選擇地分小組指導,而對於初學者,則指派年長的學生擔任私人教師。考試由國家統一組織。隱退的大臣和政府官員、知名的學士、考取功名以及落榜的讀書人,都可以成為塾師,給貴族和富家子弟授課。與古羅馬時代的希臘家庭教師不同,塾師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他可以在村莊創辦私學,招收少量學生,並受到民眾的尊崇,類似於印度婆羅門教的導師。政府在各城鎮和省份設有學府,最高一級的學府隸屬於中央政府。較大的城鎮或風景秀美的地區也普遍設有高等書院,在那裡每位學生有單獨的師傅指導,但同時也接受其他老師的授課。學生可以參加綜合課程,並開展獨立的研究,不定期撰寫論文以檢驗其學習進展。各書院的學習年份沒有限制,學術榮譽取決於師出何門以及個人成就。如此,青年人受到訓練、教育和熏陶,要之,他們接受的是獨立教育,並以個人發展為目標。這種教育體制在中國一直沿用,直到50年前纔被廢止。
    此法在現代社會卻很難通行,因為隻有極少數人能夠負擔私教的費用。而人天性喜歡群居,自覺或不自覺偏好數量眾多之事物。即使是百萬富翁,也寧願資助以大眾教育為目標的機構,並送子女前往就讀,而不願意花更少的錢讓子女接受私家教育。許多知名學者也不願出任私人教師,寧可給一群而非幾個學生授課。但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完全精通一門語言,必須接受單獨教育,由一良師采用恰當的方法,彌之以歲月,成之於無形,而不必以尋常標準為繩。此實為一貴族式的教育,亦是更為自由的教育。
    除了任意附加的標準,各類考試制度也應取消。全國性考試和學術性考試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此處不予討論。西方許多教育機構已經部分廢除考試制度,代之以其他必要之測試。於此,論及一歸旨性問題:學習中文的目的是為了切合當下之實際需要,如在商務領域;還是為了更高上之目標,當然最終亦有其實用價值。如前文所言,還必須考慮時間因素。克實而論,學習新知識是越年輕越好。一般而言,培養一名普通的梵語專家大致需要14年,於中文而言,因日常生活中仍在使用,時間可能稍短,也不少於10年。開始學習的時間以稍晚為宜,可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後。無論個人或民族都應先學母語,後習外語,外語終是第二位的。待之應如同賓客,不能喧賓奪主。學習外語之前,應先掌握母語,因為所學的新知識經由母語傳授,纔容易被本族人接受。年齡稍大的人理解力更強,正可以彌補記憶力之不足。
    某些人確有學習語言之特殊纔能,然則是極少數,不能期望人人有此天資,故不能作普遍情況考慮。也有不少優秀的漢學家,按照自創之特殊方法而掌握了漢語。但普通人最好還是遵循常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每個漢字的讀音、含義和書寫規範。漢語是單音節字,每個音節有少則四種、多則五種的聲調,學習時必加以區分。每個漢字都有特定的書寫規範,也是最便於書寫的方式。嚴格地說,正確的書寫規範與書法有關。書法是一門精妙的中國藝術,必須經年潛心練習(通常是臨摹一種或多種石刻拓片)——外國學習者倒不必在此用功,隻需掌握每個漢字的正確寫法,堅持練習方能熟練書寫。初學時如不加以訓練,則永遠無法知道這些點、鉤、折、橫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而字母a,b,c,d則無此困難,隻須連筆書寫即可。學習漢語若不能區分五種聲調,不了解基本的韻律知識,則無從欣賞詩歌和韻文;若沒有適當的書寫訓練,則無法辨認形近字;學習越深入,困難越多,最終不堪重負,徹底失去學習的興趣。筆者以為,多數學習者的抱怨都源於此——初學時沒能掌握此兩項基本技能。對於聲調變化,成年人一小時之內便可掌握,當然,每個字的讀音之後仍須單獨學習;對於漢字的書寫,以每天練習一小時計,則最多需要一年。那麼,學習中文真的很難嗎?當然,中文的音韻學,尤其是古代之韻律,詞源學以及古文字學皆可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窮盡畢生研究,然而初學者不宜在此用力。
    於此,自然生出一問題:若中文全無字母繫統,每個漢字必須單獨學習,那麼需要學習多少個漢字呢?這當然因人而異。近年,有一項針對小學的調查,根據統計數據,以每天平均學習4到5個字計算(每周28字),4年後可掌握4864個字,其中包括3861個常用字,574個不常用字,以及429個生僻字。這對於任何實用之目的已是不可勝用。一間印刷廠,配備7000個漢字已可謂完備,隻須偶爾增鑄新字即可。有一部現代詞典名叫《辭海》,收錄了約13 000個漢字,其中許多為非常用字,還有許多已然廢用。
    其次,談談語法和句法。任何語言自創立之初必有其語法,漢語亦有一些基本的語法要素,但實際使用中並無成文的規定。漢語的名詞沒有陰陽性和單復數變化,動詞亦無變位,而是借用輔助詞來表達一個名詞或動詞的確切含義。梵語以語法繁復著稱,但佛經自梵文譯成漢語卻毫無障礙。然而,欲將漢語“復原”或回譯成梵文卻十分困難,因其在漢譯的過程中,原文一些精確的表達常被省略了。
    學習語法應配合文學欣賞,而不必另作一課程。上世紀末(約1875—1908年間),一位名叫馬建忠的中國學者被公派到法國留學。歸國後,他參照法語的模式,寫了一部中文語法書《馬氏文通》。此書名氣雖不大,卻勝在能以歐洲之語法繫統釋義中國之古典名著和歷史。此書對於學者是有所裨益的,但不適合教學之用。簡括言之,漢語或有不足和缺陷,至若語法體繫則無可詰難。較之拉丁文和希臘文,英語語法可謂松散,甚至較德語和法語亦然,但在實際使用中並不覺得含糊或不便。
    本文將對漢字的形成作概要說明,並列出一些示例。旨在闡明其基本原則,且僅限於適度的範圍,因為對漢字的過度闡釋有時反而讓人愈加困惑,何況許多漢字現在已經不使用了。17世紀末,有一位大學者顧亭林開始深入研究古代漢語。此項工作經過幾代學人之努力,持續了近300年,直至近幾十年纔聲勢漸弱,其結果引出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觀點,即研究古代文學應先識漢字,然而字典所錄之漢字不必盡數習之,這隻於語言專家為必要。本書收錄了現在最常用的漢字,注以古體寫法、讀音、字義及所屬類別。正文之前是漢字簡史,後面是現代音標。書中亦附有規範的書寫示例。所有字體皆可作字帖臨摹,久之方可掌握書法。
    至此,不應忽略,學習漢語盡管有上述諸多困難,但作為一種單音節語言,漢語自有其優勢。漢語訴之於口,簡潔而優雅,較之當下的任何流行語言毫不遜色。漢語中絕不會出現三個以上的輔音單獨發聲音相拼的情況;也絕音重復五六次之多——尤其是“a”音。漢語中甚至沒有德語的“r”音。但其最大的優勢一直被忽略了:在大多數語言中一個單詞由幾個音節組成,隻表達一詞之意;而漢語中幾個音節相拼可表示數個詞,傳達出一整句話的意思。顯然,漢語省時,並且省力。我們注意到,今人寫作有一傾向,偏好用三個音節以下的詞,此文風常被斥為不雅。盡管如此,社會關繫的日益復雜卻加劇了這一傾向,促使人們愈加惜字如金。字母本身並不傳達任何意思,一些前綴和後綴也隻能表示話語的形式。學習漢語應從最簡單、最基本的漢字入手,而不是字母。字與字可組合成復合詞或短語,含義即各部分相加之和。這對推廣基礎教育十分有利,特別是對於未受過教育之民眾,更容易理解新的復合詞。既已識得各個簡單部件,復合詞之義便一望而知,可省下不少學習新詞的功夫。這一簡單的語言之“化學反應”,下文將舉例說明:
    火、水、河、手、口、人、牛、馬等,皆為常用漢字,對於不會讀寫、未受過教育的成人,也是自然知道的。如若“火”和“水”合為復合詞“火-水”,則不難理解是指易燃之液體,如“石油”或“汽油”。反之,若言“水-火”,稍加思索便知是“相互敵對的”意思,因為水火自不相容。“河”和“馬”合為復合詞“河馬”(hippopotamus),與希臘詞源之“馬”(hipopo)和“河”(tamus)正好對應。若以英語“hippopotamus”一詞提問英國孩子,而他未曾學過,便會不知所雲;而對於中國孩子,“河馬”是一目了然的,根本不必費力去拼寫和記憶一長串的字母“h-i-p-p-o-p-o-t-a-m-u-s”及其重讀音節。“人”與“口”合為“人口”(population);“水”加“牛”即“水牛”(buffalo);“水”並“手”即“水手”(sailor);“人”和“馬”皆作復數,即“人馬”,指“部隊”(troops)等。以此類推,漢字由簡單的詞語組合,造出成倍的復合詞,卻無有混淆。這種造詞法與梵語之復合詞類似,卻無後者之極度冗長。由此可知,學習漢語是相對簡單和輕松的。中華民族世代的智慧凝結成漢語之一貫原則,言極簡而意深切。這正是漢語固有之特殊價值——高度的靈活性和兼容性;也是漢語流傳至今的原因。無論是新思想、新術語,抑或新法典,漢語皆兼容並收,從而適應科學之發展,是以為證。
    漢語省力,自然也省時。但漢字書寫另有一優點關乎空間。尋常是一漢字占據約1釐米見方的空間。較之英語,一個單詞往往由一串字母組成,從1到20個不等。假設每個單詞平均包含5個字母,此估算當然偏低,則單詞與字母之比為1∶5。如若印刷一漢字所占的空間同於一英語字母——事實亦常如此,則印刷英文所用的空間將遠遠超過漢語。此優勢常常被忽略,因為英語字母是橫向排列的。倘若換一種方式對比英語單詞和與之對應的漢語,例如:


     


    則英語和漢語所占空間之差異便一目了然。
    中文和英文的這種差別在印刷中更為明顯。尋常是一頁英文資料翻譯並印刷成法語,大抵也隻有一頁,反之亦然。而同一資料翻譯成漢語,無論是白話文還是今之口語,取相同字號印刷,如10.5,則漢語譯文往往不足一頁,大致可省下1/8到1/6頁。如若以文言文或古文翻譯,則字數還會減半。然而漢語與英語所占空間之比例絕不為1∶5,因為一個英語單詞往往對應2—3個漢字。盡管如此,漢語仍可出不少空間。印刷大部頭書籍時,漢語在紙張使用、銷售以及人工方面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漢語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常被忽視,即為保存人類知識之巨大貢獻。漢字作為一門語言,其書寫鮮有變化。同一詞在不同方言中的發音和讀音或有差別,但書寫和含義卻是一致的。在中國,閱讀兩千年前之古書與閱讀今之書籍無甚差異。然而,在歐洲欲就某一問題求得如此久遠之史實,必借助希臘文和拉丁文。這兩門語言因受聖經文化影響,多年來已極少使用。如若想了解中世紀之知識,除了學習現代英語和近代高地德語之外,必求之於古英語、中世紀英語、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古法語時期之“奧克語”(Language d’oc)和“奧伊語”(Language d’oïl)情形也差不多。以西方學術界眼光視之,此為高等教育和高雅文化必不可少者。克實而論,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語言障礙已頗受重視,然而極少人關注到母語自身之歷史障礙,每一代人為此額外耗費了(且不謂浪費)不少的精力和時間。將來又會如何呢?生活於30或40世紀之人類能否理解今之20世紀呢?以過去之發展看,一種基於構架和形式的語言會更有生命力。它猶如一永恆之舟承載著各種知識——物質的或精神的——不斷前行,駛向遠而愈遠的前方,可以是人類最好的守護者。由此,人類可望贏得我們永不停步的朋友——時間。
    在此有一詞源學上的門徑。本書的初衷並非作為漢語詞典或教材使用。讀者若能懷著愉快的心思閱讀、臨摹並思索書中的各種字體,可逐漸掌握漢字,而無須死記硬背。所謂哭喪著臉學習一門語言,隻能算成功了一半,因為學習任何語言原本不是痛苦的事,懷著快樂而自由的心思足矣。通習此書,可以減少許多背誦漢字的功夫,亦可了解漢字的本源。本書的初始目的在於幫助初學者學習漢語。如若有讀者對漢字的像形和像征特性感興趣,亦可資參考,但這是次要的,亦非本書之目的。書中的漢字均給出詞源學注釋,故而也是最為可信的,讀者可用作閱讀理解古籍的基礎工具,特別是哲學古籍。因為隨著歲月的流逝,一些文字的釋義逐漸變得含混不清了。此乃本書之高上目標,亦是其真正價值之所在。但這也隻合為通向更高層次學習之一初步,此外別無捷徑了。
    最後,謹以此書作為微薄之禮獻給我們的神聖母親,是她的遠見以及無上力量乃促成此書。願所有讀者皆榮享她的神聖恩慈。


    徐梵澄於琫地舍裡1963年7月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