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劉小新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理論 
    【出版社】江蘇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40044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8400442
    作者:劉小新

    出版社:江蘇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7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書中收錄50篇論文涉及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美學、文藝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全方位地探討了三坊七巷歷史人物與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關繫,力圖向內深入挖掘三坊七巷的文化內涵和當代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書中收錄50篇論文涉及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美學、文藝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全方位地探討了三坊七巷歷史人物與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關繫,力圖向內深入挖掘三坊七巷的文化內涵和當代意義。
    目錄

    — — —論嚴復對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推動 / 林怡 / 0 3 3
    — — —論冰心與五四文學中母性意識的復雜性 / 朱立立 / 0 6 3
    智者長樂
    — — —歷史群像中的文化地方志與智慧詮釋學 / 黃螓 / 0 8 5
    — — —以福州三坊七巷開發保護為例 / 管寧孫菲 / 1 0 1
    三坊七巷書家個案批評二則/ 許偉東 / 1 0 8
    嚴復與斯賓塞的“ 社會有機體論”/ 周紅兵 / 1 1 4
    壟斷地租、 集體符號資本與迪斯尼化
    — — —空間批評視野下的三坊七巷 / 李長生 / 1 2 4
    琉球詩人的中國情結
    — — —以清代琉球旅閩詩人漢詩為例 / 夏敏 / 1 3 0
    被塑造的“ 他者”
    — — —近代中國文化轉型時期的美國想像 / 賀昌盛黃雲霞 / 1 4 1

    坊會世界/ 潘叔明 / 0 0 3

    嚴復對科學的引進與中國文化現代轉型/ 俞兆平 / 0 1 5

    八閩碩儒梁章鉅及其子梁恭辰筆記四種/ 郭丹 / 0 2 8

    “ 自由” 視域中的語言與性別
    — — —論嚴復對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推動 / 林怡 / 0 3 3

    論中國現代女作家文論的存在意義/ 胡明貴楊健民 / 0 4 4

    傳統與現代的糾葛
    — — —論冰心與五四文學中母性意識的復雜性 / 朱立立 / 0 6 3

    生態美學視野下的冰心寫作/ 戴冠青 / 0 7 5
    智者長樂
    — — —歷史群像中的文化地方志與智慧詮釋學 / 黃螓 / 0 8 5

    城市與文化遺產共生模式研究
    — — —以福州三坊七巷開發保護為例 / 管寧孫菲 / 1 0 1
    三坊七巷書家個案批評二則/ 許偉東 / 1 0 8
    嚴復與斯賓塞的“ 社會有機體論”/ 周紅兵 / 1 1 4
    壟斷地租、 集體符號資本與迪斯尼化
    — — —空間批評視野下的三坊七巷 / 李長生 / 1 2 4
    琉球詩人的中國情結
    — — —以清代琉球旅閩詩人漢詩為例 / 夏敏 / 1 3 0
    被塑造的“ 他者”
    — — —近代中國文化轉型時期的美國想像 / 賀昌盛黃雲霞 / 1 4 1
    閩南語流行歌中的女性圖像與日據臺灣社會變遷/ 施沛琳 / 1 5 2

    第二輯

    光祿派與清代福州閨閣文學研究/ 鄭珊珊 / 1 6 5
    明清福州玉尺山房的文采風流/ 吳可文 / 1 7 2
    葉向高與明代臺閣體的復振/ 趙瑩瑩 / 1 8 1
    黃任的詩、 硯及其在閩臺的影響/ 陳名實 / 1 9 2
    現代性視角下的“ 林譯” 小說美學/ 劉桂茹 / 2 0 0
    兩顆星星
    — — —從冰心翻譯的《 先知》 談起 / 陸芸 / 2 0 8
    冰心《 關於女人》 的主體性研究/ 陳祖英 / 2 1 5
    廬隱小說與現代性/ 王茹 / 2 2 2
    該如何拯救你, 我的愛人
    — — —析廬隱情戀小說中的孤獨感 / 蔡榕濱 / 2 2 9
    歷史之外的瑣碎與鮮活
    — — —讀南帆散文《 宮巷瀋記》/ 王偉 / 2 3 3
    當歷史遭遇感性: 文類與經驗的雙重解放
    — — —從《 浦之上》 到《 宣傳隊》/ 練暑生 / 2 3 6

    歷史敘事與文化空間的建構
    — — —從長篇小說《 劍問》 看三坊七巷與現代性的歷史書寫 / 林秀琴 / 2 4 2
    巨變時代及其意義之問
    — — —《 劍問》 與三坊七巷的當代重述 / 陳舒稢 / 2 5 0
    縈繞於一座城市時空中的精魂
    — — —林那北《 三坊七巷》 之文化詩學管窺 / 蕭成 / 2 5 7
    傳播學視野下的地域文化散文研究
    — — —以林那北的《 三坊七巷》 為例 / 陳致烽江少英 / 2 6 2

    第三輯

    論嚴復“ 含混的啟蒙” 之當代意義/ 季曉峰 / 2 7 1
    間性對話: 嚴復翻譯理念的當下新釋
    — — —“ 信、 達、 雅” 的後現代解釋學重訪 / 王偉 / 2 7 9

    知識分子的職責與擔當
    — — —嚴復對中國社會學的歷史貢獻和當代影響 / 羅愛玲 / 2 8 7
    論郁達夫“ 情緒文學” 的“ 審美張力結構” 及現代性審美空間發生/ 任一江陳長利 / 2 9 3
    文韻與商脈: 三坊七巷文化傳承的財政支持刍議/ 尚光一 / 3 0 5
    三坊七巷文化傳承與海西文化生態共榮圈的建設/ 朱盈蓓 / 3 1 2
    莆陽鏡像/ 鄭龍騰 / 3 2 2
    黃?的人格美學思想初探/ 姜家君 / 3 3 5
    論三坊七巷的存在美學/ 王世海 / 3 4 3
    三坊七巷的歷史沿革與文化精神譜繫/ 林朝霞 / 3 5 4
    三坊七巷中的海洋文化/ 張帆 / 3 6 6
    淺談三坊七巷文化的挖掘與傳播/ 鄭政 / 3 7 1
    三坊七巷名人影響臺灣文化歷史/ 陳榕三 / 3 7 7
    三坊七巷與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李慧芬 / 3 8 3
    傳統文化的審美經濟效能與當代美學建設
    — — —以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為例 / 田軍 / 3 8 9
    試論用福州茉莉花茶文化提升三坊七巷文化旅遊品質/ 郭莉 / 3 9 5
    淺論三坊七巷知識分子的復雜性及其轉型/ 李欣池 / 4 0 2
    保守與革新
    — — —試論“ 中體西用” 觀的無效性 / 葉蔚春 / 4 0 8
    林紓
    — — —中國文化現代轉型過程中的犧牲者 / 趙利華 / 4 1 3

    傳統與現代, 鐵骨與柔情
    — — —讀林覺民《 與妻書》/ 杜婷婷 / 4 1 9


    前言
    在“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研討會上的講話(一)
    馮潮華
    各位專家、 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由福建省美學學會、 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東南學術》 雜志社、 《 領導文萃》 雜志社聯合承辦的福建省社會科學界 2 0 1 4年學術年會“ 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 分論壇。首先, 我謹代表福建省社科聯向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 向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在“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研討會上的講話(一)

                                                                          馮潮華

    各位專家、 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由福建省美學學會、 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東南學術》 雜志社、 《 領導文萃》 雜志社聯合承辦的福建省社會科學界 2 0 1 4年學術年會“ 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 分論壇。首先, 我謹代表福建省社科聯向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 向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今年, 福建省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的主題是: “ 打造福建文化品牌·大力建設文化強省” 。今天, 福建省美學學會舉辦的這個分論壇, 以“ 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 為題, 符合省社科聯學術年會的主題。2 0 1 3年6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 “ 歷史是好的教科書。 ”書記在今年1 0月份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 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 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三坊七巷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 這個題目, 正是歷史和文化的一個很好的結合點。辦好這次研討會, 對深入發掘福建文化魅力、 弘揚福建優秀傳統文化、 推動福建文化影響力的提升、 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坊七巷是福州乃至福建省重要的文化品牌, 三坊七巷文化包含了傳統的精英文化, 也深度參與了波瀾壯闊的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 影響了現代中國的歷史面貌與歷史走向。從歷史上來看, 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是一個復雜而深遠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來自福州三坊七巷的先輩們開時代風氣之先, 他們的開創之功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現代性進程。今天, 現代中國的文化轉型還在進行中, 所以, 我們有必要認真回顧三坊七巷的先賢們走過的道路。

          把這個研討會放在福州舉辦, 具有切實的意義。從三坊七巷中走出來的文化大家嚴復就說過: “ 吾聞學術之事, 必求之初地而後得其真, 自奮耳目心思之力, 以得之於兩間之見像者, 上之上者也。 ” 各位專家學者來到福州, 來到三坊七巷, 共同見證三坊七巷這塊充滿濃厚歷史文化氛圍的“ 初地” , 研討從這裡走出的那些名人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之間的關繫這樣一個課題, 將有助於拓展思維、 打開思路,把話題引向深入。

          福建人文積澱深厚, 歷史上名家大師輩出, 有著豐厚的學術資源。在今年福建省社科聯第七次代表大會上, 省委常委、 宣傳部長李書磊提出在當代復興“ 閩學” ,使福建的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走在全國前列的希望和要求。這裡講的“ 閩學” , 就是指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 當然也包括文學、 美學等學科領域。加強對福建歷史文化的研究, 知古鋻今, 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與自覺, 更好地推動福建當代學術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此次研討會彙聚了全國各地從事美學、 文藝學和歷史學研究的專家學者, 希望大家能夠暢所欲言, 就如何深入挖掘三坊七巷的歷史文化內涵、 廣泛探索三坊七巷文化在海外的傳播等問題展開學術研討, 為繁榮福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後, 我預祝本次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祝各位參會的專家學者身體健康、 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 作者繫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 黨組書記)

    在線試讀

    一、禹會諸侯

        據《 禮記·禮運》 , 禹在歷史紀年中屬夏代。禹為歷史的大轉折, 之前的中國是“ 大同” 之世, 之後的中國是“ 小康” 之世, 之前的中國是“ 天下為公” , 之後的中國是“ 天下為家” , 可見從一定程度上說, 歷史總是以“ 退步” 的形式實現著自己的進步。夏文化兼有“ 大同” 與“ 小康” 的特征, 有著巨大的歷史張力。很長一段時間,學者們將夏文化探索的重點放在二裡頭文化。但隨著中國考古區域從黃河、 長江到淮河諸流域逐漸推進, 《 左傳》 所說的“ 禹會諸侯於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 逐步得到考古材料的印證, 近年來在禹會村遺址的發現就是重要的印證材料。所謂“ 萬國” , 大概包括邦國、 酋邦、 部落等各種政治實體。誰能合之, 誰就是盟主。禹會諸侯於塗山、 會稽山之說, 說明禹是盟主, 他主要借助治水之法而不是征伐, 開九州、通九道、 陂九澤、 度九山, 有很強的統合能力。可見, 夏文化的歷史包容性極強。

        據史料記載, 夏桀暴虐無道、 荒淫無恥, 而夏朝末期諸侯昆吾氏為亂, 湯乃興師率諸侯伐桀, 先滅夏的屬國葛、 韋、 顧、 昆吾, 終滅夏, 建立商朝。湯以武力統一諸侯, 《 呂氏春秋》 說殷商盡有夏代之民、 之地、 之財, 但又不能把夏族成員吸收到自己的氏族團體中, 不能以氏族制度的機制召之, 隻能以國家機制治之。一些史家認為, 夏滅亡後, 夏族一部分北遷, 很可能即是《 史記》 所說的秦漢時的匈奴( “ 匈奴,其先祖夏後之苗裔也” ) ; 另一部分南遷, 很可能即是《 史記》 所說的江南之越民( “ 越王勾踐, 其先禹之苗裔也” ) 。夏屬國韋族北遷, 成此後遼、 、 清四代入主中原的諸夏苗裔。可見, 夏文化是早於商周文化成為中華文明之源的。

        閩文化的起源是夏文化, 是中原的, 而不是當地的。夏之苗裔在數千年後的遼、 、 清時期, 復入中原, 這表明中國歷史、 文化的統一性與持續性起源於夏的歷史和文化之中。夏風的堅毅隱忍、 俠厲卓絕, 是閩文化骨子裡的東西。魯迅重禹, 不服舜, 寫《 理水》 , 寫禹把滿腳底都是栗子般老繭的大腳伸向大員們, 寫禹的理想是下民不再浸在水裡、 有好日子、 各地方成了個樣子的“ 每天孳孳” 。他想把夏風寫出來。

        西周以後, 中國文化不斷發展, 直至南宋纔開始有近世化的趨勢。兩晉時期,福州已有民居坊巷營造。大約於唐末五代形成三坊七巷的街區, 從此, 諸夏苗裔與南來漢人, 目極舜洞堯山而外, 人在鴻軒鳳舉之中。

    二、永嘉南渡

        永嘉二年( 2 0 8年) , 中原八姓( 林、 黃、 陳、 鄭、 詹、 丘、 何、 胡) 避亂入閩。八姓為衣冠家族, 其南渡給閩地帶來了中原文化。黃河流域的周文化, 經兩漢浸汨、 帶有魏晉風度的儒家文化, 南傳江左, 以至閩地。

        永嘉南渡實際上並不止於西晉惠帝, 而是延至南北朝對峙初期, 據說大約有2 0 0萬移民從中國北方遷到南方。來自中原的移民多為皇室、 世族、 士子, 文化素養較高, 對中國南方文化的發展影響很大。永嘉南渡, 使中國南方的哲學、 文學發展成就超過北方。先秦以來, 中國文化重心素在黃河流域。然而, 從永嘉南渡開始, 中國文化重心次轉移到了長江以南, 形成南方多樣化的地域文化空間。文史專家們已臚列出數個地域文化, 從閩地向北依次為: 以浙江會稽為中心的地區文化( 以王羲之、 謝安等為代表) ; 以江西江洲為中心的地區文化( 以陶淵明、 周續之等為代表) ; 以江蘇建康為中心的地區文化( 以孫綽、 劉勰等為代表) ; 以湖北江陵為中心的地區文化( 以陶侃、 庾亮等為代表) 。

        永嘉南渡, 八姓入閩, 肯定帶來文化影響, 惜無資料可以明晰地加以呈現。福州市方志辦編寫了《 三坊七巷志》 , 其中文苑類, 自唐始, 似不相干; 人物類首錄嚴高, 晉人, 然居子城, 似屬三坊七巷地望, 嚴高條目下亦無下文, 不詳, 隻是簡略提到八姓中的黃姓聚居於黃巷。所以八姓的社會構成和人數有待做進一步深入研究,如果平民較多, 那麼文化影響流於日用、 器物、 習俗者多, 而思想、 藝文、 創作方面的影響就難以突顯。但講哲學的玄風似乎與閩文化沒什麼關繫。及至兩宋, 閩文化中講哲學的人多了起來, 還出了大哲學家; 直到明清, 閩地又出了重要的哲學家, 影響非常大; 進入新中國, 又有兩位福州籍哲學家被收入《 中國大百科全書( 哲學卷) 》 。當然, 閩地文學和史學的成就是可觀的, 但就對全國文化發展的影響而言,似乎沒有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就劃時代的影響而言, 閩地的文、 史成就不如哲學成就。宋時, 閩地倒是完成了世界上部法醫學的著作, 是經世致用的, 有夏風。

        閩地文化規模化的發展應由唐始, 首先在軍旅方面, 其次在宗教方面。唐時,閩地在行政區劃上屬江南東道, 治所在蘇州。據史料記載十三年( 7 2 5年) ,閩州都督府改為福州都督府, 福州由此定名。軍旅入閩, 計有武後時河東陳政隨唐軍活動於泉漳一帶。乾符六年( 8 7 9年) , 黃巢軍隊入閩, 駐福州月餘, 進入閩南年( 8 9 2年) , 唐軍隊以王潮、 王審知為福建觀察正副使, 攻下福州。五年後王潮卒於福州, 王審知主閩。據《 三坊七巷志》 記載, 王審知年( 9 0 1年) 在福州砌羅城, 周長 4 0裡, 在城西、 城南闢三門, 建三大濠橋, 三坊七巷布局基本形成。

       從唐至北宋, 佛教及其文化對閩地影響極大, 在閩地, 幾乎不是儒釋並立, 而是儒縮釋盈。這體現在以下幾點: , 閩地僧尼人數居全國之首。王審知大力倡建寺院, 支持佛教發展, 在他執政期間, 動輒度僧數千人乃至數萬人。第二, 閩地寺院數量, 就人口比例而言, 亦應為全國之首。福州府的寺院長期保持在 1 5 0 0座至1 7 0 0座之間。所謂的“ 城中三山千簇寺, 夜間七塔萬枝燈” 便是寫照。此時的閩地不是“ 海濱鄒魯” , 而是“ 海濱佛國” 。其成就是高僧輩出, 佛學發展。王審知也在三坊七巷( 今光祿坊西段) 建五百羅漢寺, 如果僧眾寺大, 大概也是佛坊。

      三、理學道南

         先秦儒學後期, 孟子在學術思想上有新說, 實為重構一派, 於富國強兵方面則迂; 倒是荀子的學生李斯、 韓非務實, 研究推進新體制有成, 強秦崛起, 法自儒出, 重改革的為法家, 倡重構的為儒家, 對後世影響很大。不過重構派在富國強兵的經世致用方面多迂, 《 三朝北盟會編》 卷 5 1年( 1 1 2 6年) 八月三日引《 靖康遺錄》 : 不管太原( 重兵重圍) , 卻管太學; 不管防秋( 朔風封河, 軍馬長膘) , 卻管《 春秋》 ; 不管炮石, 卻管安石( 攻擊新學) ; 不管肅王( 趙樞為金人質) , 卻管舒王( 攻擊王安石改革) 雲雲, 結果北宋亡。當然重構派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上, 往往有創獲。程門立雪、 理學道南中的重要人物楊時有此兩重性。

        北宋理學道南起於楊時, “ 二程” 理學入閩後, 遂成閩地的宋學流派, 並有所發展。楊時的理學思想基本繼承“ 二程” , 但又自成一說: 以為人性至善是天理的體現, 率性就是循天理, 堯舜的萬世之法就是率性; 主客無分, 誠意正心推至治國平天下, 此內外之道合之; 理一分殊, 知其理一, 所以為仁, 知其分殊, 所以為義; 天理至道, 筆墨不能盡, 隻能默識心驗。他的貢獻主要在於整理“ 二程” 遺著和講學授徒。理學在閩地的弘揚, 有賴於此。

        宋代閩地書院共1 0 2所, 其中州一級有3 9所, 縣一級中以建陽居首, 有1 5所。書院起初基本上為民辦, 自聘山長, 至南宋後期纔出現官辦書院。鄉、 村為私學的天下, 出了不少理學人纔, 大人物幾乎均出自私學。理學主導閩文化發展, 主要是因為理學統治地位的確立。官學、 私學均講理學, 科舉考試也日益重視理學的內容。

        閩地的名士碩儒多在福州做官, 也助推了福州理學的興盛。慶歷年間, 蔡襄知福州;年( 1 0 6 8年) , 程師孟知福州; 政和六年( 1 1 1 6年) 至七年( 1 1 1 7年) ,陸蘊、 陸藻兄弟知福州;年( 1 1 9 0年) , 趙汝愚知福州; 紹熙四年( 1 1 9 3年) ,辛棄疾知福州兼安撫使, 留詞3 6首詠福州。有宋一代, 過往福州的大學者比比皆是, 朱熹一生來福州1 5次。朱熹年幼時來兩次, 2 3歲到福州拜訪以治《 詩經》 見長的李樗、 治《 尚書》 見長的林之奇和治《 周禮》 見長的劉藻、 任文茌等, 此後陸續到福州與汪應辰、 趙汝愚等討論儒釋之學, 協助編寫《 國朝名臣奏議》 等, 學禁、 黨禁關閉滄洲精舍之際, 還後來過福州。因朱熹來福州後相與之士多居三坊七巷, 所以後人在三坊七巷建朱文公祠, 林則徐撰祠聯: 道統闡薪傳, 洙泗真源今未墜; 儒型垂梓社, 滄洲精舍此重開。朱熹所創閩學踏踏實實地坐在了三坊七巷, 影響至深。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