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蝴蝶忽然滿芳草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179-259
    【優惠價】
    112-162
    【作者】 劉勇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隨筆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122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5912234
    作者:劉勇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3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2011年以來撰寫的文化時評、隨筆的結集,以古衡今,以溫柔敦厚之心來對待文化,以辛辣的筆調批評文化亂像,每一篇文章,都蘊含作者的思想與溫度。在世風澆薄、爭相蔑古的時代,希望通過文字喚醒人們對傳統的溫情與敬意,故文章有力量、有眼界、有學識。

     
    內容簡介
    《蝴蝶忽然滿芳草》
    本書是作者2011年以來撰寫的文化時評、隨筆的結集,以古衡今,以溫柔敦厚之心來對待文化,以辛辣的筆調批評文化亂像,每一篇文章,都蘊含作者的思想與溫度。
    作者簡介
    劉勇,廣東吳川人,2008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繫,愛好詩詞、古文,文章以“論”“孟”為宗,作品散見於《南方人物周刊》《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等。

    目錄
    嘉南集
    目錄
    上、時評
    1、要使芸香萬世傳
    2、向上纔是文學的力量
    3、文言是文化傳承之根
    4、為何不信感情偏信“邪”
    5、中山大學可提倡讀更好的經典而非《弟子規》
    6、通識教育挽救中國文科
    7、申遺鬧劇可休矣
    8、事之以禮葬之以禮
    9、清明有感
    10、讓惡劇《釣魚城》回家釣魚
    11、孔子誕辰增進教師節內涵
    嘉南集
    目錄
    上、時評
    1、要使芸香萬世傳
    2、向上纔是文學的力量
    3、文言是文化傳承之根
    4、為何不信感情偏信“邪”
    5、中山大學可提倡讀更好的經典而非《弟子規》
    6、通識教育挽救中國文科
    7、申遺鬧劇可休矣
    8、事之以禮葬之以禮
    9、清明有感
    10、讓惡劇《釣魚城》回家釣魚
    11、孔子誕辰增進教師節內涵
    12、揭開王財貴追隨者之虛偽面紗
    13、為人之學與為己之學
    14、京劇裡的傳統情懷
    15、見不到畫工的高妙
    16、繼承纔是好的傳承
    17、花香縹緲書香襲
    18、復旦,你又要“剝洋蔥”?
    19、邯鄲學步需謹慎
    20、惡俗猛於虎
    21、毒品合法,獻媚群氓
    22、傳統文化復興的先兆
    23、纔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24、博物館應發揮文化傳承功能
    25、《趙氏孤兒案》注定“孤獨”
    26、《紅樓夢》並非文學的典範
    27、“東亞病夫”你造嗎?
    28、“崇高”的宣洩物
    29、陷阱重重的國學教育
    30、死後是非誰管得
    31、孝:始於修身終於為國
    32、易延友不配為人師
    33、新時期的騙子狂歡
    34、著史豈能流俗化?
    35、家風之根在德行
    36、喫出道理更重要
    37、藥王難治無知病
    38、自由是書籍出版的意義
    39、書法教育不宜專主一家
    40、孝道永不過時
    41、觸摸厚重的歷史
    下編:隨筆
    42、狳獐法列傳
    43、戲說“戲妻”
    44、姜夔填詞謝神恩
    45、《唐詩三百首》題解
    46、京劇雜感(一)
    47、京劇雜感(二)
    48、玉帶生傳奇
    49、南海百靈朝神廟
    50、《帝女花》奇緣
    51、朱棣險死濟南城
    52、唐德宗祭祖被阻
    53、皇帝與方士
    54、苌弘化碧深意多
    55、秦國祭祀的政治野心
    56、唐文治遇匪遇盜傳奇
    57、武聖的變遷
    58、任力與倡禮
    59、生日
    60、讀《尚食志》
    61、也說說“壓卷詩”
    62、一冼萬古凡馬空
    63、陳煥章:進士?博士?孔教士
    64、宋仁宗的仁

    前言
    要使芸香萬世傳

    我來深工作已經四年了,工作地點與深圳圖書館僅有一街之隔,卻不知道該館藏有一萬一千冊明清古籍善本。古籍為蜀中一代哲醫張太無教授所藏,其夫人依遺言捐給深圳圖書館。張教授懸壺濟世,讀書悟道,廣求文物古籍,以備文獻之需。雖然歷經“文革”的荼毒,藏書損失慘重,但他仍割愛,毅然捐與年輕的深圳。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張太無先生之義舉、之德行,許石林先生的《文化天下公道長興》已備述,是為繼往者也,筆者不敢再贊一辭。然則,深圳市應如何善用這些珍貴的文獻,使之嘉惠學林,則嘗試論之。
    孔子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漢、宋學者將“文”解為典籍、“獻”解為賢人,既要取證於書本記載,又訪尋耆舊言論,纔能了解過去的歷史真相。所以文獻是中國文化得以保存發展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非常重視文獻的保存與整理。

    要使芸香萬世傳


     


    我來深工作已經四年了,工作地點與深圳圖書館僅有一街之隔,卻不知道該館藏有一萬一千冊明清古籍善本。古籍為蜀中一代哲醫張太無教授所藏,其夫人依遺言捐給深圳圖書館。張教授懸壺濟世,讀書悟道,廣求文物古籍,以備文獻之需。雖然歷經“文革”的荼毒,藏書損失慘重,但他仍割愛,毅然捐與年輕的深圳。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張太無先生之義舉、之德行,許石林先生的《文化天下公道長興》已備述,是為繼往者也,筆者不敢再贊一辭。然則,深圳市應如何善用這些珍貴的文獻,使之嘉惠學林,則嘗試論之。


    孔子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漢、宋學者將“文”解為典籍、“獻”解為賢人,既要取證於書本記載,又訪尋耆舊言論,纔能了解過去的歷史真相。所以文獻是中國文化得以保存發展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非常重視文獻的保存與整理。


    早在春秋戰國兩漢,民間藏書也極盛,竟可以補國家中央圖書館的不足,民間對藏書獻書也抱有高度的熱情。自宋以後,印刷術漸趨發刻本極為精審,藏書讀書日益為學者所重。晁公武有《郡齋讀書記》、盧文弨校刻《抱經堂叢書》等都是熱愛藏書進而有益於學術。我們可以說,藏書往往是與讀書、校書,提高自身的學養水平,進而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分不開的。


    因此藏書家也是有高下之分的,洪亮吉在《北江詩話》中評論說:得一書必求其本源,是正得失,是謂考訂家。如錢少詹大昕、戴吉士震是也。次則辨其版本,注其錯訛,是謂校讎家。如盧學士文弨、翁閣學方綱是也。次則搜采異本,上則補石室金匱之遺亡,下可備通人博士之瀏覽,是謂收藏家。如鄞縣範氏之天一閣、錢塘吳氏之瓶花齋、崐山徐氏之傳是樓是也。次則第求精本,獨嗜宋刻……又次則……宋本蜀本,一不得欺槧,見而即識,是謂掠販家……


    以此為準的,張先生之藏書精神確實得古之遺風。藏書之中有清雍正時期果親王胤(允)禮朱筆點定的武英殿抄本文約選》一部二十四冊;有國內僅見的康熙年間殿刻本《全唐詩》一部120冊;有果親王府藏明內刻本三色套印《蘇長公(蘇軾)集》全集十二冊一部;有清初鄭親王吉爾哈朗親筆題簽、大學士查升手書的《內景經》,可稱得上“補石室金匱之遺亡”。


    然而,藏書入庫已27年,縱可供有識之士查閱之用,但其影響所及之範圍,大約也不出鵬城一地。這種情況,筆者竊以為是深違張太無先生之初衷的。“所去之書,如有璧歸之日,家可分,人可散,書不可離。有力則自專,無益珍藏,亦應將之奉藏於祖國需要的地方珍視之;為業肇岐黃,振興祖國中醫學事業,啟富華夏而派上用場”,張先生一則希望“文革”中失去之書可以完璧歸趙,再則希望所存之書能發揮振興中醫、啟富華夏之功用。司馬遷作史記時所謂“藏之名山,傳之其人”之意也類此。因此,筆者不揣譾陋,提出幾點建議:


    一曰編書目,寫敘錄。組織人力編寫深圳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以彰收藏之富美;並附上封面、扉葉、正文為古籍善本提供鋻賞依據。同時擇其尤善而希見者撰寫敘錄,考其源流內容,版本變遷,以備學者按圖索驥。


    二曰輯善本,惠學林。濟先生主持商務印書館時,廣購善本,親自主持輯印《四部叢刊》及其《續編》、《三編》,和《百衲本二十四史》諸種,荟萃精華,學林至今蒙其霑溉。張太無先生之藏書國寶級善本亦復不少,如能影印流傳於世,使我們既能睹其真容,又能欣賞書的版式裝幀,更能正流行書籍之失,並影印書具有一定收藏價值。


    三曰電子化,謹收藏。紙是纖維聚合物,容易受到氧化損毀。以古籍善本之稀見,如損失則不可再見,應該謹慎收藏,勿使毀壞。現在的電子掃描技術已非常成熟,正好可以以電子化手段彌補紙張保存期不長之缺點,而且電子化也可以增加書籍的流通度。如河南圖書館50萬本古籍如廢紙一般,真叫人痛惜不已。


    四曰輯遺言,彰先賢。古人常表彰鄉賢,整理遺著,以充實鄉邦文獻。張太無是為一代哲醫,對醫道、詩詞、學術均有深湛之理解,其著作必有可觀之處、而言談必有驚人之論,也可說其本身就是一部極具價值的大書。他雖然不是鵬城土著,卻晚年屬意鵬城,以一生珍藏相托。我輩人正應廣求其遺著,輯其言行學術,編著成書,一則慰張先生在天之靈,再則謝張公子思父之情,三則富鵬城文獻。人物事跡易泯,著作易佚,時不我待!


    深圳現正建設文化城市,正好充分利用這豐富的資源,使古籍重光,芸香永傳。雖然編述任務艱巨,卻正是吾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媒體評論

    劉勇是個有傳統之心的人,在世風澆薄、爭相蔑古的時代,希望通過文字喚醒人們對傳統的溫情與敬意,故文章有力量、有眼界、有學識。


    ——許石林(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


    文以載道,道以修身,文章中可以讀懂作者對文化的珍重、對生命的思考。


    ——王國華(《寶安日報》編委、知名作家)

    在線試讀
    向上纔是文學的力量
    我還是初中生的時候,就讀了《紅高粱》。當時還不懂“文學”,頭腦滿是“學了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金科玉律。但是一種天然的反感油然而生,小說的血腥殘酷,令我毛骨悚然,難以卒讀,自此對當代小說家起了戒心。及至大學進入中文繫學習,在某本雜志上又讀了《檀香刑》的前幾章,莫言用如此精致細膩的筆法,描寫一種殘酷的肉刑,惡心之感又撲面而來。
    慢慢讀書多了,便知道當代文學的成就確是寒磣,即使是大行其道的小說與新詩,讀起來也索然無味。當中文繫大部分人高談新詩小說、以及西方文論,做著文學夢想時,我早已走到開,從心底否定他們。
    今天,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算得上新文學的重大勝利,但我絕不會改變對他的看法。在我的心中,中國文學的精華,不是莫言所代表的、向西方乞靈回來的新文學,而是一百年前被全國聲討的傳統文學。文言作品,纔能正統的,代表中華文學精華部分。
    文言作品,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吸引力。當我誦讀文言作品時,不自覺地得口誦手摹而心向往之,這些作品以無窮的魅力,使人心悅誠服地向其學習。我感覺得到作者的心靈跳躍,與我的血脈相連。當我能以拙劣的筆法,寫出一篇短短的文言散文、一首合乎格律的詩歌時,與古人相期於一瞬,內心欣然自得之感,絕不是獲得諾獎所能比擬的。
    中國傳統的文學觀念,可以用孔子的話來概括“思無邪”。思無邪,就是追求雅與正,雅是高雅,引導人積極往高處走;正是不偏不倚,源出於天性,動而皆中節。孟子說,學其上者得其中,中國文學雅正的傳統可以催人不斷完善,以臻大成。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讀書人不經過一番苦學,是掌握不了詩文的作法的。既然經過苦練詩文,至少性情裡中和的因素多了,放僻邪侈的因素少了,基本可以作到臨文必敬,作者的心魂會注入到文字,後人讀之,亦可想見其人。至於社會上的人,即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布衣百姓,莫不以雅正為宗。“附庸風雅”一詞,可見雅正的影響力,竟可協同社會向上。而“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被摒棄在主流之外,從來未爭得一席之地。
    當我讀當代小說、詩歌時,全然沒有如此親切的感受,從中見不到作者的靈魂,或許作者認為自己是懷著極度真誠進行創作,但給我的感覺就是心不在焉。他們的心,用在了技巧、方法、主題、人物上,恰恰失去了自我,今天所追求的人物塑造、敘述方法,恰恰是傳統文學觀念中以為是末的。
    向上纔是文學的力量
    我還是初中生的時候,就讀了《紅高粱》。當時還不懂“文學”,頭腦滿是“學了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金科玉律。但是一種天然的反感油然而生,小說的血腥殘酷,令我毛骨悚然,難以卒讀,自此對當代小說家起了戒心。及至大學進入中文繫學習,在某本雜志上又讀了《檀香刑》的前幾章,莫言用如此精致細膩的筆法,描寫一種殘酷的肉刑,惡心之感又撲面而來。
    慢慢讀書多了,便知道當代文學的成就確是寒磣,即使是大行其道的小說與新詩,讀起來也索然無味。當中文繫大部分人高談新詩小說、以及西方文論,做著文學夢想時,我早已走到開,從心底否定他們。
    今天,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算得上新文學的重大勝利,但我絕不會改變對他的看法。在我的心中,中國文學的精華,不是莫言所代表的、向西方乞靈回來的新文學,而是一百年前被全國聲討的傳統文學。文言作品,纔能正統的,代表中華文學精華部分。
    文言作品,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吸引力。當我誦讀文言作品時,不自覺地得口誦手摹而心向往之,這些作品以無窮的魅力,使人心悅誠服地向其學習。我感覺得到作者的心靈跳躍,與我的血脈相連。當我能以拙劣的筆法,寫出一篇短短的文言散文、一首合乎格律的詩歌時,與古人相期於一瞬,內心欣然自得之感,絕不是獲得諾獎所能比擬的。
    中國傳統的文學觀念,可以用孔子的話來概括“思無邪”。思無邪,就是追求雅與正,雅是高雅,引導人積極往高處走;正是不偏不倚,源出於天性,動而皆中節。孟子說,學其上者得其中,中國文學雅正的傳統可以催人不斷完善,以臻大成。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讀書人不經過一番苦學,是掌握不了詩文的作法的。既然經過苦練詩文,至少性情裡中和的因素多了,放僻邪侈的因素少了,基本可以作到臨文必敬,作者的心魂會注入到文字,後人讀之,亦可想見其人。至於社會上的人,即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布衣百姓,莫不以雅正為宗。“附庸風雅”一詞,可見雅正的影響力,竟可協同社會向上。而“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被摒棄在主流之外,從來未爭得一席之地。
    當我讀當代小說、詩歌時,全然沒有如此親切的感受,從中見不到作者的靈魂,或許作者認為自己是懷著極度真誠進行創作,但給我的感覺就是心不在焉。他們的心,用在了技巧、方法、主題、人物上,恰恰失去了自我,今天所追求的人物塑造、敘述方法,恰恰是傳統文學觀念中以為是末的。
    我們可以說,中外的文學經典雖然所重的形式不同,但對於人性的關懷則一。以彼代此、以彼代此,均是方枘圓鑿,行不通的。更何況,中國的文學在一百年前完全背叛了雅正的傳統,放棄了向上的力量,拾起了自己也弄不明白的西方模式。現在人們對諾獎的追捧,也就想得到西方對自身認同而已。諾獎的評委要理解中國,隻能通過翻譯,翻譯能傳達的文化信息,大概少得可憐。否則在考評中國作家時,就不會把獎評給小說這種文體了。
    先向前望望,再回過頭來看看。我相信,當我們認真讀過中國的經典之後,一定會選擇保守,一定會選擇向後看,孔子“述而不作”,道理大概在此——先聖的智慧,前人經驗,值得我們珍視和保護。當努力讀懂、並用文言寫作時,我們的性情和人格會不知不覺中得以升華,找回丟失已久的自信,放下現代化的焦慮。
    顧炎武推崇楊雪臣“讀書為己,探賾洞微”,在古人看來,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養,而不是為了其他。在這個大前題之下,傳統文學主流重情動於中,至於小說之流,始終不得入高明的法眼。至於以西方之標準為標準,以殘酷惡俗取勝,則更不是一個文學家應做的事情了。
    精彩書摘二:
    花香縹緲書香襲
    當桂子飄香之時,鵬城文化活動的重頭戲——深圳讀書月,依時拉開了序幕。讀書是一種樂趣、一種積累、一種提升,含英咀華,自然回味無窮,讀書月已經成為了深圳文化建設重要的標志。在深圳座年輕的城市中倡導閱讀,既能提高市民人文修養,又能增強城市的底蘊,可謂是一舉兩得。
    2012年讀書節已是13屆,主題是“每天閱讀一小時”,組委會對市民閱讀時間提出了期望,可謂用心良苦。人總不能每天都在忙忙碌碌,需要給自己營造一個寧靜的空間,每天抽出一個小時來看看書、發發獃,“蟬蛻於紅塵之外”,應該是件愜意之事。
    當年,顧炎武因避禍辭別家鄉,遠走華陰。一路上隻有兩頭驢,行囊中滿滿都是書。白天趕路時,亭林先生便在驢背上默誦經書;晚上到客店投宿後,他在昏黃的燈光下看書,檢討白天記憶是否有誤,孜孜不倦。每路經名山古寺巨鎮,亭林先生則尋訪當地的老兵,詢問關防地理情況,尋找斷碑殘垣的記載,與通行書本中的記載互證得失,校正被行本的不足。每當遇到朋友們有珍貴的藏書時,亭林先生便會親手抄錄,雖然是蠅頭小字,卻依然一絲不苟,每筆每劃都清晰分明。正因為亭林先生有著如此堅毅的讀書志道精神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責的精神,所以他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學問無所不包、無所不精,開創出有清一代三百年的學術氣像。
    亭林先生在《廣師》文章寫道:讀書為已,探賾洞微,吾不如楊雪臣。在他的心目中,讀書求學是為了提升自身的修養,以致人格的圓滿,性情的中和。古代學者讀書是為了堅守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學術宗旨與理想,本立道生,故此能做到不為外界的事情干擾。範仲淹在書院讀書時,皇帝正好出巡而過,大家都跑去看,他卻依然攻讀不輟,並說“將來再見也不遲”。皇帝是九五之尊,天下一人,竟也不能動搖一介寒儒的讀書心境,可見讀書確能使人意志堅定,不屈不撓。如果讀書為人,就不足取了,今天莫言獲得了諾貝爾獎,去讀他的書;明天某個名星作家出了暢銷書,又去讀他的書,隻不過為了獲取談資而已,對自己的性命養成沒有好處。
    “每天閱讀一小時”,使得我們必需直面自己的內心,不能有更多的推托。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在現代五光十色的社會中,我們目不暇給,隻有嚴格的準則、讀書的純粹,纔能抵御得了物欲的侵蝕,纔能使我們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筆者揣度,組委會撚出主題的原因也就在於此。
    筆者想進一步談談自己的閱讀經歷,願與大家交流。筆者生長於小山村,小時候看得多的是“公仔書”——即連環畫。與當下的喜羊羊與日繫漫畫相比,連環畫顯得簡陋許多,但它是以國畫的形式呈現中國傳統故事,潛移默化之功,是比今天的漫畫大得多的。小孩子都以此為無價之寶,大家互相借著看,從中認識了孫悟空、關雲長、姜子牙,並很喜歡用蠟紙蒙在上面,描繪圖畫,雖然不好看,心情卻是很愉快滿足的。年歲漸長,便不能滿足於連環畫的簡略,拿出了原著,一章章地看,讀不懂長篇的贊詩贊詞不要緊,讀不懂文言段落也不要緊,關鍵的是了解情節,一遍又一遍地讀。這樣的好處之一就是,讀過書記得特別清楚,至今在《西遊記》許多細節依然念念不忘。
    在中文繫學習時,很喜歡讀中國的經典,四書讀完了,五經讀了三經,還有其他的子史之書也讀過不少。越讀越感覺充實,而謙恭,低首前人。讀書的量大、時間長,必定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工作之後,自己覺得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放松了讀書的要求,人就頹喪了,無所事事。在朋友的激勵之下,重新讀書,重新寫文章,充實的感覺又重新回來。
    隻要你選擇了讀書、選擇了向上走,就不會擔心沒有時間。古人說,馬上廁上枕上讀書,雖是戲言,但也可見時間是擠得出來的。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或者,今天人們的心思更多放在了思的上面,思功名地位、飲食男女,容易陷溺其面而危殆。有志於學,學而時習之,從讀書中學做人,恭行前哲先聖的格言,纔能更好地安生立命,不至於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每天閱讀一小時,看似小事,但能堅持下來的人不是很多。如果能堅持一星期,便會感到有所提高;堅持一月,便感覺樂在其中。當閱讀帶來的喜悅代替生活的煩惱時,你便會不知不覺中放下了許多,又收獲了許多,提升自己,感染他人。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