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葛劍雄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隨筆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146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5914603
    作者:葛劍雄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特色一:
    50載思想精華 完整展現:讀書與治學、做人與處世、學習經驗與心路人生……
    呈現五十年歷史地理研究成果
    新增《我們今天如何讀書》《鹿死誰手》《崖山之後》《理想與現實之間》等文章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特色二:
    傳授讀書方法,探尋書中佳妙,分享治學體悟。本書收入的是葛劍雄教授關於讀書治學的隨筆,其中包括對讀書生涯的回顧、對學界同人著作的品評、對古代經典的解讀、對學術研究的介紹……讀者既能從中體悟到文史學科的一般入門途徑,亦可感受到一代學者對學術的真誠與崇敬。葛劍雄教授談讀書,深入淺出,平實樸素,謙虛誠懇,他用自己豐富的經驗與歷練,將人生的喜怒哀樂化於筆下,娓娓道出,給人以無限的啟迪和潛移默化的指導。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特色三:
    對於著名學者葛劍雄來說,書既是他通向學術殿堂的必經之路,也是他深厚修養和豐富靈魂的重要源泉。讀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葛劍雄是如何讀書的:
    讀書與書: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想無非是三種目的:尋求知識,獲得情趣,進行研究。
    讀前人的書:
    作為歷史學者,必須守住一條底線——一切證據必須來自可靠的史料。
    讀他人的書:
    記錄歷史事件、發揮主導或決定性作用的人,處於重要或關鍵地位的人,親身經歷或掌握原始資料、證據的人,他們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讀地圖: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特色一:


    著名學者、歷史地理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的讀書之道


    60篇讀書筆記 分類結集:讀歷史、讀地圖、讀經典……

    50載思想精華 完整展現:、、學習經驗與心路人生……


    呈現五十年歷史地理研究成果


    新增《我們今天如何讀書》《鹿死誰手》《崖山之後》《理想與現實之間》等文章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特色二:


    傳授讀書方法,探尋書中佳妙,分享治學體悟。本書收入的是葛劍雄教授關於讀書治學的隨筆,其中包括對讀書生涯的回顧、對學界同人著作的品評、對古代經典的解讀、對學術研究的介紹……讀者既能從中體悟到文史學科的一般入門途徑,亦可感受到一代學者對學術的真誠與崇敬。葛劍雄教授談讀書,深入淺出,平實樸素,謙虛誠懇,他用自己豐富的經驗與歷練,將人生的喜怒哀樂化於筆下,娓娓道出,給人以無限的啟迪和潛移默化的指導。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特色三:


    對於著名學者葛劍雄來說,書既是他通向學術殿堂的必經之路,也是他深厚修養和豐富靈魂的重要源泉。讀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葛劍雄是如何讀書的:


    讀書與書: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想無非是三種目的:尋求知識,獲得情趣,進行研究。


    讀前人的書: 


    作為歷史學者,必須守住一條底線——一切證據必須來自可靠的史料。


    讀他人的書: 


    記錄歷史事件、發揮主導或決定性作用的人,處於重要或關鍵地位的人,親身經歷或掌握原始資料、證據的人,他們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讀地圖: 


    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臺;如果找不到舞臺,哪裡看得到戲劇!


     


    讀萬卷書:葛劍雄自選集》特色四:


    精裝珍藏版,文章由葛劍雄先生親自選定,囊括了迄今多年的讀書和研究心得,其中關於歷史地理學、人口學等方面的內容更是相關領域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和資料。深厚的學識,獨到的眼光,葛劍雄教授與君一道讀萬卷書,剖析古今。

     
    內容簡介

    對於著名學者葛劍雄來說,書既是他通向學術殿堂的必經之路,也是他深厚修養和豐富靈魂的重要源泉。本書收入的是葛劍雄教授關於讀書治學的隨筆,其中包括對讀書生涯的回顧、對學界同人著作的品評、對古代經典的解讀、對學術研究的介紹……讀者既能從中體悟到文史學科的一般入門途徑,亦可感受到一代學者對學術的真誠與崇敬。葛劍雄教授談讀書,深入淺出,平實樸素,謙虛誠懇,他用自己豐富的經驗與歷練,將人生的喜怒哀樂化於筆下,娓娓道出,給人以無限的啟迪和潛移默化的指導。

    作者簡介

    葛劍雄,祖籍浙江,1945年12月15日出生於浙江湖州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校務委員、博士生導師,被、*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曾任所所長、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館長,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現任委員、館員。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中國移民史》《往事與近事》等。

    目錄
    讀書與書
    《開講啦》:讀書永無畢業
    讀書二題
    上網與讀書
    讀書的“名堂”
    與書無緣——故鄉童年的回憶
    偶涉經典亦受益無窮
    搬家
    我的書和書房
    我的新書房
    一本使我的人生轉折的書
    ——讀《第三帝國的興亡》
    沉重的“感動”
    江陵焚書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

    讀書與書


    《開講啦》:讀書永無畢業


    讀書二題


    上網與讀書


    讀書的“名堂”


    與書無緣——故鄉童年的回憶


    偶涉經典亦受益無窮


    搬家


    我的書和書房


    我的新書房


    一本使我的人生轉折的書


    ——讀《第三帝國的興亡》


    沉重的“感動”


    江陵焚書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


    《永樂大典》正本下落依然成謎


    楊守敬收藏之日本古文書


    藏書的歸宿(一)


    藏書的歸宿(二)


    未建成的施堅雅文庫


    圖書館的難題


    我為藏書找到了歸宿


     


     


    讀前人的書 


    “約法三章”的誤讀


    鹿死誰手——楚漢之爭的勝者


    貨殖何罪──商人和商業的地位


    “輪臺罪己”:漢武帝的晚年


    理想與現實之間


    ——東漢黨人的兩難選擇



    亂世的兩難選擇——馮道其人其事


    厓山之後


    重讀《明史·海瑞傳》


    要是世界上隻有中文


    世界上不止有中文


     


    讀他人的書


    《周有光百年口述》讀後


    願閣樓裡永遠有這盞燈


    ——讀瀋昌文《閣樓人語》


    讀史閱世皆求真


    ——讀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


    讀《中國反貪史》


    讀姜鳴新書《天公不語對枯棋》


    成吉思汗影響著今天的世界嗎


    ——介紹《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


    學術著作的生命力


    普及歷史的魅力


    讓歷史為更多人所喜愛


    何為經典  何以永存


    輯佚的新境界


    我心目中理想的歷史小說


    ——讀錢寧《秦相李斯》


    讀錢江《秘密征戰——中國軍事顧問團援越抗法紀實》


    在歷史和社會中認識家譜


    慎用家譜


    答編者和西安劉海明先生


    答安希孟教授


    “蠻夷長官司正長官”不可能是謝安後裔


    百花齊放總比一花獨艷強


    ——答施雪鈞先生


    《光明之城》不“光明”


    評《1421:中國發現世界》


    ——兼論真實史料的重要性


    傳記還是神話


    ——評傅朗雲《史壇怪傑何光嶽》


     


     


    讀地圖


    歷史地圖研究 (Studies of historical maps )


    左圖右史,以圖識史


    ——以歷史地圖認識歷史


    地圖是誰用的


    古地圖何以絕跡


    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來自外國的制圖知識


    對中國歷史疆域的敘述應該嚴格按照歷史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卷問世


    《山西歷史地圖集》導讀


     


    編後記

    前言
    今天我們如何讀書
    ——在天津“海津講壇”的演講
    謝謝大家,在雙休日來這裡與我交流。既然是交流,應該大家都說,聽說主辦方在網上征集了一些問題,待會兒我也可以就我所知來回答。但是既然我來了,總得先講一部分,所以我想先談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走進這個會場,從圖書館方向進來,我感到很親切,因為我也當過七年的圖書館館長。盡管我們的圖書館遠沒那麼好,很破舊,畢竟都是圖書館,所以很親切。今天要談這個題目我很樂意,因為我們這些人沒有其他的本事,隻有一點,看書的時間比較長。我這一輩子都在學校,從來沒有離開過,從六歲上小學然後一直到高中畢業,然後做教師,以後做研究生,又做大學教師,都在學校裡邊,到現在還沒有退休。還沒進學校時,纔四五歲吧,看見比我大的孩子在看書,我也隨便拿一本翻翻,到現在60多年了,可以說沒有哪一年的生活與書沒有關繫。正因為這樣,無論是經驗也好,教訓也罷,我都可以談談自己是怎樣看待讀書的,也許可以供大家參考。

    今天我們如何讀書


    ——在天津“海津講壇”的演講


    謝謝大家,在雙休日來這裡與我交流。既然是交流,應該大家都說,聽說主辦方在網上征集了一些問題,待會兒我也可以就我所知來回答。但是既然我來了,總得先講一部分,所以我想先談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走進這個會場,從圖書館方向進來,我感到很親切,因為我也當過七年的圖書館館長。盡管我們的圖書館遠沒那麼好,很破舊,畢竟都是圖書館,所以很親切。今天要談這個題目我很樂意,因為我們這些人沒有其他的本事,隻有一點,看書的時間比較長。我這一輩子都在學校,從來沒有離開過,從六歲上小學然後一直到高中畢業,然後做教師,以後做研究生,又做大學教師,都在學校裡邊,到現在還沒有退休。還沒進學校時,纔四五歲吧,看見比我大的孩子在看書,我也隨便拿一本翻翻,到現在60多年了,可以說沒有哪一年的生活與書沒有關繫。正因為這樣,無論是經驗也好,教訓也罷,我都可以談談自己是怎樣看待讀書的,也許可以供大家參考。


    今天怎麼讀書,照理說我是不應該談的,因為我一直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其他人是沒有資格去說三道四的。因為你說這樣讀不好,他認為這樣讀很好。另外,讀什麼書完全是他個人的事,為什麼現在大家覺得成了社會問題呢?我想這是因為現在讀書也社會化了,社會化有一個毛病,往往千篇一律,主流的主張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所以我覺得對讀書來說,每個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必須弄明白你今天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看這本書,比如在座有好多家長,你得考慮為什麼要讓你的孩子看這本書,既然你要孩子看這本書,這個問題就要弄明白。


    讀書是為什麼呢?我把它分一分,無非是三種目的。不同的目的要有不同的選擇,要有不同的標準,不要上人家的當,你自己打定主意。


    我們讀書的個目標是為了求知識,簡稱是求知,大多數人都是這一目的。我這裡講的書包括紙本圖書,也包括今天的通過網絡、手機傳遞的那些電子文本、數字化產品。無論是紙,還是屏幕、數字化信息,或者今後還可能出現的各種數字化、虛擬的媒體,對知識來說都是一種載體,所載的知識纔是關鍵。為了求知的時候讀書要注意什麼呢?重要的是要注意選擇,要學會選擇。什麼原因呢?到了今天,世界上知識的積累已經太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都學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夠你學一輩子了,我作為圖書館館長就更明白。我當館長的後一年統計下來,在過去一年裡面我們買進了12萬種圖書。統計單位是種,不是本,因為的一種本身就有一千多本。那麼中國一年新出的圖書有多少種呢?大概30萬種吧。那麼多的書不要說讀,光編目就是很大的工作量。我不知道天津圖書館怎麼樣,高校的大多數館都已經將編目外包了。一年間在網絡上面傳輸的論文更是天文數字,動不動以千萬篇來計算。如果擴大到世界,你說如果不選擇的話我怎麼看?所以以前講開卷有益,這句話今天已經不適用了。你不信,每天什麼事都不干,就看書,如果不加選擇的話,不要說你讀不完以前的書,就是每年新出的書你都讀不過來。就是剔除非知識性的、虛構類的書,隻看其中“純知識”的書和文章,你也看不過來,所以一定要學會選擇。為什麼有些孩子整天看書,後一事無成呢?我曾經有個研究生,我問他,你進來一個學期了,在干什麼?“老師,我天天在圖書館看書。”我說你看什麼書,“哎呀!復旦大學的書真多,我沒有看過的太多了。”我說明天起你不許再進圖書館了,否則不要說學位論文寫不出,畢業都成問題了!你就那麼點時間和精力,你想什麼都學會,都學得會嗎?不可能的!


    不要因為看了有些傳記和報道,羨慕哪位大師什麼都懂,某人懂多少門外語,某人一輩子出了多少本書。這些人有天賦優勢,不是人人都能學會的。而且就是你選擇了自己求知的範圍或領域,還得明白自己處於什麼階段。如果是剛剛入門的,不要馬上去看什麼經典,你看不懂的!什麼階段看什麼層次的書,不一定需要的、的、好的,這些未必適合你。有的知識太新,還沒有成形或穩定,如果沒有特殊的需要,沒有必要趕時髦搶著學,至多看一篇介紹性的文章就夠了。


    同樣,求知也要在什麼“知”裡面選擇。傳授這門知識的書大多不止一本,往往良莠不齊,甚至有錯誤百出的,你不選擇的話往往從一開始就把基礎打壞了。一開始就接受了錯誤的概念,可能永遠都糾正不過來!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家長要孩子學外文,有的還親自教,完了!將來老師說這個孩子如果沒有學過,我可以教他標準的外語口語,現在從小學了一口山東英文、河北英文,我已經沒辦法糾正了。比如說現在好多人的知識都是通過手機上面來的,網絡上面來的,或者隻是因為作者名氣大,或者這本書看起來“厚重”。我是研究歷史和歷史地理的,有的時候我看到一些文章或片段,有的是斷章取義,有的甚至是胡編亂造,由於有故事,有的還編得很吸引人,或者很符合主流價值觀,實際卻是錯的。由於不知道選擇,他認為這不是講的歷史嗎,自以為已經學了不少歷史。如果你一開始把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基本知識有了,以後即使看那些似是而非,或者錯誤的東西,就容易識別了。


    如果為了求知,在讀書的過程中間好有人輔導。輔導的人不一定是什麼名家、大師,也不一定是家長、班主任,就是你求哪一方面知識,那麼讓這方面比較懂的人給你指導,而且應該是對你有一定了解的人,告訴你這一階段應該看什麼書。一方面不至於浪費時間,因為人的時間精力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不至於接受了錯誤的知識,形成錯誤的概念,這很重要!


    比如說有的人喜歡歷史,那麼我就勸他先看一兩本大家認為比較可靠的、比較真實的書,不要一開始就看戲說的文章,更不能先看亂七八糟的聳人聽聞的東西。有的材料題目跟內容是不符的,你隻看題目造成這個印像往往是錯誤的。我剛纔講讀書不是非要看紙本的,但是相對來講,紙本的書還比較正規。為什麼呢?因為你要出版一本紙本書不是容易的,出版社為了自己的信譽,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會也不敢出得太隨便,但是網上發布是非常容易的,特別在非實名情況下,連底線都沒有。倒不是網絡這個媒體不好,也不是我瞧不起什麼草根作者,實際上網上有很好的文章,有些無名的作者在網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觀點和信息。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網絡資源中完全適合某一方面的總是少數,所以必須學會選擇。我想大多數人都需要,就像我今天想考個什麼方面的執照,或者要通過什麼方面的考試,我總得找合適的書來看著學,不能隨便什麼書拿來就看。你要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識達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就要找合適的書,這是種。


    第二個目的可能更專門了,是為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比如在座的大學生、研究生或者研究人員,或者我們要應用什麼技術的,我要看有關這些的書,目的就是解決問題、研究問題。什麼是研究呢?將別人的文章或成果綜合起來叫研究嗎?不是。研究的話首先你得明確要解決什麼問題,深入的研究無非是幾種:種是糾正了前人的錯誤;第二種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新的進步,這纔談到研究啊,這纔談得上是研究成果。至少要對前人的研究做出一個綜合評價,多少對其他人的研究有用。要達到這些目的而讀書,千萬注意一點,就不是選擇了,要做到窮盡,要把你能夠找到的這方面的書、論文,這方面的資料統統都看,都要研究,這樣纔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比如有的方面已經有50本書、50篇論文,你看了49本、49篇就以為有新發現了,偏偏這些內容在第50本書、第50篇文章裡,這個結論人家已經有了,你這算是研究成果嗎?說得好一點是你書沒有看全,說不好聽的話就是剽竊人家的成果。為什麼?人家早就發表了,你怎麼能說是自己研究的成果呢?窮盡就是在你可以找到的範圍裡面找遍了,以前往往隻在國內找,現在我們進口外國的圖書資料多了,圖書館有了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特別是有了互聯網,你得全世界找。窮盡到什麼程度呢?一本書、一篇論文如果有不同的版本或轉載,你都得找一遍。有的人拿到20世紀90年代出的書,以為可以糾正他一個什麼錯誤,再一查,人家在近幾年重版的書中已經糾正了,你不是白做了嗎?你作為自我訓練、實驗可以,作為研究成果或解決問題的方案就不行。


    還有一些問題的研究,需要在盡可能大的範圍內收集資料,包括間接的,或者未必完全正確的,或者僅僅是一條啟發性的線索的資料。屠呦呦他們發現青蒿素,當時是交代下來的任務,全國要大協作,為越南軍民抗瘧疾找簡便的新藥、草藥。屠呦呦就是因為窮盡文獻,纔在晉朝葛洪的醫書中發現了這條線索。如果她隻在當代醫學資料體繫中找,肯定不會有結果。當然按照書中的辦法將一把青蒿擠絞後放在水裡是煮不出青蒿素的,屠呦呦團隊的貢獻正在於解決了用溶劑低溫萃取的辦法,但如果不是找到這條記載,或許就會在大海撈針中與青蒿素失之交臂,或者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在屠呦呦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以後,如果有什麼人進行同類研究,卻漏查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因而重復他們的研究過程,值得嗎?


    又比如說要研究天津的問題,以前有人說天津本地的方言怎麼跟周圍河北、北京都不同呢,怎麼好像外來的一樣,你如果研究這個問題就要查資料,一查纔明白了,原來天津早的人是外來的。那時沒有什麼天津府,是天津衛,是明朝設立的衛所。再查資料,明朝的衛怎麼設立的呢?都是從外地調兵到這個地方來的,而且比較多的都璋的老家江淮一帶,不但派到天津來,也到雲南、貴州去。一個衛就是五千將士,加上家屬,就有一兩萬或兩三萬人。明朝是從1368年開始的,這些將士和家屬難道不流動嗎?你再研究,纔知道他們在整個明朝還真的不流動。原來當時的制度規定這些衛所的人員是固定從一個地方派出的,如果出現了缺位,比如說士兵死了或者士兵跑了,一定要到原籍去補,所以一個衛所的人的來源是始終不變的。而且裡面的人也不跟外人通婚,所以他們始終在小範圍裡面生活,自然都保留著原籍的方言。盡管這制度清朝已經廢了,但是外來方言的影響依然存在。你窮盡了史料,這類問題的原因是找得到的。但是如果你不窮盡,接觸點皮毛,就以為找到了答案,或者輕易否定了一種說法,結果就不可能正確。比如我隻查了明朝初年天津衛駐軍的來源,卻不了解衛所必須從原籍勾補缺額的制度,就不能理解為什麼衛所駐軍的方言還產生那麼長時間的影響。所以,出於研究的目的,讀書一定要窮盡。


    通過看原始的資料來發現問題,而不是投機取巧用人家的資料冒充原始資料,我們學校有一位教授被人逮住了,說他學風不端,找據,那麼找了什麼證據呢?其中有一條,他在一篇文章中用了人家已經翻譯好的文章,那也不丟臉呀,寫上根據某某人翻譯的什麼書就行了。他大概要冒充看過原書,注解裡面不注翻譯本,而寫上外文的原書。但是翻譯者犯了一個小錯誤,因為他沒有對照原文,他也不知道,什麼錯誤呢?海峽的英文叫strait,翻譯的人看錯了,看成street,街道,原文是指英國、法國之間的多佛爾海峽,譯成了多佛爾大街,那位教授也照抄了。其實這是個小錯誤,無論是看錯了原文,或者照抄了譯文,都算不上學風不端。問題就出在明明沒有查過原文,卻不注明自己真正的出處是別人的譯文,纔出了洋相。就是你承認自己的英文水平連strait和street都分不清楚,也說不過去呀,那麼巧,你與譯者犯同樣的錯誤嗎?或者承認根本沒有看過原文,冒充看過原文,那不是學風不端是什麼?


    還有一個例子,我當初在研究移民史的時候發現,中國農業史的著作都說東晉的時候已經開始在江西種小麥,我看了就不相信,東晉的時候怎麼會將小麥引種到江西去呢?因為當時北方南遷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間和長江下遊,遷到江西的移民並不多呀!我不相信,但是翻了幾本書都這麼說。我找到本提出這個觀點的書,還好是有出處的,根據《晉書》的記載。這就好辦了,我書架上就有,拿來一看,哎呀,一個很低級的錯誤!原來原文是“江之西”,位研究的人把這個“之”字看漏掉了。那麼看是指哪條江呢?對照上下文,是指浙江,就是今天的錢塘江。所以這裡的“江之西”就是指錢塘江以西,今天的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而今天的江西那時還被稱為江南,唐宋以後因為有了江南東道、江南東路,纔簡稱江西。


    這個前提明確了,就順理成章,得到了合理的解釋。東晉時很多北方人南遷,皇室、貴族、官員集中在首都建康(今南京)、京口(今鎮江)一帶,他們以前在北方喫慣了面食,不習慣南方的米食。他們有權有勢,也有一批人為他們服務,所以就引種小麥。南京、鎮江附近是丘陵地帶,往東的地方當時地勢低,水利沒有開發,隻能種在浙江湖州、嘉興一帶。


    所以研究問題時讀書要窮盡,不僅是方法問題,也是態度問題。我們現在提倡原創,什麼叫原創?就是人家沒有過的。你沒有窮盡看前人的書,你怎麼知道你就是原創?


    讀書的第三個目的也可以說沒有目的,就是把讀書看成人生的享樂、人生的需求,其實這纔是我們讀書的境界,可惜現在受到種種條件制約,很多人做不到。為了這個目的讀書要什麼方法呢?自己認為怎麼好,隻要自己愉快,自己得到滿足就可以了,看什麼書你自己選,願意看一半就看一半,願意倒過來看也可以,翻幾頁不看了都可以,沒有任何壓力,沒有任何任務。其實這纔是我們要追求的,把它作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作為自己其他所不能替代的享受。


    但是沒有辦法,一個人要食人間煙火,要解決生存,所以不可能都這樣讀書。現在往往是兩段時間,一段就是退休了,一段就是業餘,可惜業餘的時間往往越來越少。其實還有一段時間是很合適的,就是兒童剛剛開始看書時,可惜現在這段時間往往也被剝奪了。


    這種讀書有什麼好處呢?對一個小孩子來講,這樣一種無目的的、自由的閱讀可以培養他人生的樂趣,對真理的追求,對形成他今後的興趣是非常好的手段。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天賦,這個天賦是相對的,每個人都有他的天賦,可以表現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當然真正的天纔是少有的,沒有什麼道理,天纔是培養不出來的。天纔怎麼纔能成功?就是不要壓抑他,讓他自由發展就可以了。如印度一位早逝的數學家是公認的迄今為止水平的數學天纔,他從來沒有上過正規學校,他的論文是被英國教授發現的,他的成功講不出什麼其他理由,但到現在都沒人超過,這就是天纔。


    天賦呢,每個人都有,比如說這個人動手能力強,這個人耳朵特別靈、富有樂感,這個人語言水平比較高。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天賦,他的天賦怎麼發現呢?你要給他機會呀!我到農村去看,有的學校根本不開音樂課、美術課、體育課,沒這個條件。如果這個孩子有音樂的天賦,發現不了,他有體育特長也是發現不了的,沒有施展機會,甚至他們本人也感覺不到,這些天賦就都被浪費了,埋沒了。


    前幾年中央電視臺播過一位農民的表演,歌唱得很好,要上什麼大道。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說真想做歌唱家。介紹他到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一聽,問他多少歲,他說40歲。教授告訴他,你如果20歲,我也許還有辦法,你到這個歲數已經沒有辦法,教不好了。這樣的人很可惜呀!要盡早發現孩子的天賦,對家長來說,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就是從小讓他隨心所欲地找些書看看,看他興趣在哪兒。現在有的希望他學鋼琴,希望他彈古箏,或者學外語,練武術,這都可以。但是要讓他自由地看書,翻書,看他究竟對什麼有興趣。你不要一開始非要他背《三字經》,非要叫他背英文,也許恰恰抹殺了他的天賦。如果什麼書都不喜歡看,那麼你要考慮,他的天賦也許不在這些,也許在動手方面,今後可以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從另一方面講,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社會發展到今天,衣食住行的一般性需求都已經不成問題了。就是世界上窮的國家,即使依靠其他國家的幫助,也能保證他們不餓死。至於發達國家,別看它們經濟增長率低,一個百分點,兩個百分點,你別擔心,人家日子過得好好的。經過長期發展,它們的基礎設施和物資供應早已相當充分,現在人口還在減少,消費觀念也轉變了,要增長那麼快、生產那麼多干什麼?


    所以到了一定的階段,真正能夠給人帶來樂趣、帶來幸福的不再是物質而是精神,主要不是物質生活,而是精神生活。在物質方面,手裡提個什麼LV的包,戴一副名牌的太陽眼鏡,請問這個包提在手裡真的感覺就不一樣嗎?眼睛看出去真的更舒服嗎?有人調查過,LV包的原料成本,LV公司的發言人說我們不是賣原料的,賣的是品牌。絕大多數人提著這個包時是精神上感到愉快,有的希望看到別人向這個包,實際上也是向提包的人行注目禮。很大程度上人追求的不是物質,是精神。


    精神追求可以有各種途徑,有的人信仰某種宗教,欣賞某種藝術,崇尚某種生活方式,愛好某樣東西,比較起來讀書是簡單易行的,而且能夠得到限度的滿足。比如有的人喜歡跑步,有的人喜歡散步,有的人喜歡去野外旅遊,有的人喜歡探險,還有人喜歡什麼藝術,喜歡收藏,都很好,我不貶低哪一種,也不說哪一種特別好。但是比較起來容易做到的、不難堅持的,我認為還是讀書。比如說旅遊,我也很喜歡,我到過的地方比較多,但是打開世界地圖好多地方還沒有去過。其實我對外界的地理知識、旅遊點的歷史,甚至那裡的自然風光,大多是通過讀書得來的。有些地方你真的到了那裡,未必就能感受得那麼好,那麼深。在某種程度上,一個人的精神享受可以超越物質,讀書獲得的精神享受往往比親身經歷還全面。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餘暇時間越來越多。我們年輕的時候每個星期工作六天,一下子變成五天工作制了,光這一項,一年就多休息了52天。有些發達國家還有一個月的帶薪假期,有些發達國家每星期隻工作35個小時。另一方面,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全國平均70多歲,上海已經超過80歲了。今後大多數人一輩子工作的時間短,餘暇時間更長。餘暇時間干什麼呢?讀書是成本,而且容易享受的一種樂趣。


    既然明確了是為自己讀書,為人生的樂趣讀書,就不需要有任何附加條件,也用不著聽人家的,你自己讀就是,有這個過程就可以了。


    2016年3月26日於天津圖書館,據記錄稿節選整理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