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儒家文學史綱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黃玉順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5507285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728585
    作者:黃玉順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

    編輯推薦

    《儒學文學史綱》以儒學為行文脈絡重新梳理中國文學史,並對儒學與文學的未來進行展望,是開風氣之先的著作。

     
    內容簡介

    《儒家文學史綱》先以緒論與導論兩部分內容,明確儒學、儒學審美理論以及中國文學三者之界定;其中導論部分,分別從儒學的審美德性論、審美活動論以及審美教化論等三個層次來概述儒家的文學理論與思想,這是書稿梳理中國文學史的理論基礎,亦是中國文學史或明或暗所呈現出來的美學面貌。 與學界“三古七段”的文學史時代斷限劃分不同,此書將整個中國文學史劃分為先秦時代之文學、經學時代之文學、玄學佛學時代之文學、理學時代之文學、近代以來之文學等五部分,這顯然是基於儒學思想史的劃分,如先秦時代之文學與經學時代之文學,二者之不同根本在於原儒向漢儒之轉變,所以呈現出不同的文學面貌;又如玄學佛學時代之文學,屆時漢儒式微而玄學佛學興盛,所以學界論述此斷限之文學時,重點無不置於玄學佛學之語境下,但黃玉順先生則指出,且不說建安風骨表現出強烈的儒家關注現實之精神,就連田園詩代表陶淵明,在其充滿道家思想《歸去來兮辭》之中無不儒家思想的影子;*為典型的無疑是理學時代之文學,直接打出“文以載道”的旗幟,這不僅呼應原儒時代的“文質之辨”,而且深化了質在文先、道(儒家思想)為文本的文論思想;等等。

    作者簡介

    黃玉順,1957年生於成都,漢族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師先生。現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同時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儒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等職。 先生長期致力於儒家哲學、儒學與現像學比較研究、中國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等三大研究領域,並取得了學界公認的學術成就,如創立當代儒學重要學派“生活儒學”、發現“《易經》古歌”、哲學研究領域“儒學與現像學比較研究”開拓者之一、中國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研究領域“中國正義論”提出者等。先生曾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一百七十餘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共二十餘篇次。曾出版著作有《易經古歌考釋》(巴蜀書社1995);《超越知識與價值的緊張——“科學與玄學論戰”的哲學問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學——黃玉順“生活儒學”自選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等等。

    目錄
    目  錄
    緒  論 …………………………………………………………………………… 2
    一、我們今天對儒學所應持的態度 ………………………………… 2
    二、儒學的本質 ……………………………………………………… 4
    三、儒學的要義 ……………………………………………………… 5
    四、“儒學”與“中國文學”的界定 ……………………………… 8
    五、儒學與中國文學的關繫 ………………………………………… 11
    導  論 …………………………………………………………………………… 14
    節 儒學的審美德性論 ………………………………………… 14

    目  錄


    緒  論 …………………………………………………………………………… 2


    一、我們今天對儒學所應持的態度 ………………………………… 2


    二、儒學的本質 ……………………………………………………… 4


    三、儒學的要義 ……………………………………………………… 5


    四、“儒學”與“中國文學”的界定 ……………………………… 8


    五、儒學與中國文學的關繫 ………………………………………… 11


    導  論 …………………………………………………………………………… 14


    節 儒學的審美德性論 ………………………………………… 14


    一、得天為性 ………………………………………………………… 15


    二、愛美之情 ………………………………………………………… 20


    三、賦詩作樂 ………………………………………………………… 23


    第二節 儒學的審美活動論 ………………………………………… 29


    一、率性為道 ………………………………………………………… 29


    二、求美之意 ………………………………………………………… 33


    三、興詩成樂 ………………………………………………………… 38


    第三節 儒學的審美教化論 ………………………………………… 43


    一、修道為教 ………………………………………………………… 43


    二、審美之知 ………………………………………………………… 48


    三、詩教樂化 ………………………………………………………… 52


    章  先秦時代的儒家文學……………………………………………… 60


    節 儒學的醞釀與文學的興起 ………………………………… 60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中國文學的誕生 …………………………… 60


    二、《詩經》與《書經》 …………………………………………… 71


    三、儒家哲學的原始文本與儒家美學的初步孕育 ………………… 77


    第二節 儒學的誕生與文學的早期發展 …………………………… 86


    一、春秋思潮與文學潮流 …………………………………………… 86


    二、孔子與儒學 ……………………………………………………… 92


    三、孔門高徒與儒家文學 …………………………………………… 96


    第三節 儒學的早期發展與文學的初步繁榮 ……………………… 99


    一、諸子的百家爭鳴與文學的百花齊放 …………………………… 99


    二、子思、孟軻與文學 …………………………………………… 102


    三、荀卿與《易傳》的文學成就 ………………………………… 109


    第二章  經學時代的儒家文學…………………………………………… 118


    節 儒學的時代轉換與文學的時代特征 …………………… 118


    一、學術的嬗變 …………………………………………………… 118


    二、經學的興起 …………………………………………………… 119


    三、儒學的變換 …………………………………………………… 122


    第二節 儒學與漢代文學理論 …………………………………… 123


    一、儒學與漢代詩學 ……………………………………………… 123


    二、儒學與漢代美學 ……………………………………………… 126


    三、儒學與漢代文論 ……………………………………………… 131


    第三節 儒學與漢代文學創作 …………………………………… 137


    一、儒學與漢代散文 ……………………………………………… 137


    二、儒學與漢代辭賦 ……………………………………………… 143


    三、儒學與漢代詩歌 ……………………………………………… 147


    第三章  玄學佛學時代的儒家文學 …………………………………… 154


    節 魏晉玄學與文學 ………………………………………… 154


    一、玄學與儒學 …………………………………………………… 154


    二、玄學與文學理論 ……………………………………………… 156


    三、玄學與文學創作 ……………………………………………… 161


    第二節 南北思潮與文學 ………………………………………… 179


    一、南北學風 ……………………………………………………… 179


    二、南北文學理論 ………………………………………………… 181


    三、南北文學創作 ………………………………………………… 189


    第三節 隋唐文學 ………………………………………………… 197


    一、儒學與佛學 …………………………………………………… 197


    二、隋唐文學理論 ………………………………………………… 198


    三、隋唐文學創作 ………………………………………………… 205


    第四章  理學時代的儒家文學…………………………………………… 234


    儒學與文學 ………………………………………… 235


    儒學與理學 ……………………………………………… 235


    儒學與文學理論 ………………………………………… 238


    儒學與文學創作 ………………………………………… 245


    第二節 明代儒學與文學 ………………………………………… 260


    一、明代儒學 ……………………………………………………… 260


    二、明代儒家文學理論 …………………………………………… 264


    三、明代儒家文學創作 …………………………………………… 268


    第三節 清代儒學與文學 ………………………………………… 281


    一、清代理學與樸學 ……………………………………………… 281


    二、清代儒學與文學理論 ………………………………………… 282


    三、清代儒學與文學創作 ………………………………………… 287


    第五章  近代以來的儒家文學…………………………………………… 300


    節 儒學與近代文學 ………………………………………… 300


    一、洋務時期的儒學與文學 ……………………………………… 300


    二、維新時期的儒學與文學 ……………………………………… 307


    三、民主革命時期的儒學與文學 ………………………………… 314


    第二節 儒學與現代文學 ………………………………………… 323


    一、“五四”時期的儒學與文學 ………………………………… 325


    二、“五四”以後的儒學與文學 ………………………………… 331


    三、抗戰以來的儒學與文學 ……………………………………… 335


    第三節 儒學與當代文學 ………………………………………… 340


    一、中國的儒學與文學 …………………………………………… 340


    二、中國港臺地區及海外的儒學與文學 ………………………… 341


    三、儒學與文學的未來展望 ……………………………………… 341


    主要參考書目 ……………………………………………………………… 343


    後  記

    在線試讀
    章  先秦時代的儒家文學
    節  儒學的醞釀與文學的興起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中國文學的誕生
    中國文學的起源與中華文明的誕生是同時發生的,正如瀋約所說:“歌詠
    所興,宜自生民始也。”[1] 或者更確切地說,中國文學的起源與中華文明的誕
    生是同一的。所謂同一,是說人類文明在其發軔之初是渾然一體而不可分割的,
    不僅文學、藝術、道德、宗教、“科學”、技術等等所謂精神文化是尚未分化
    的同一體,而且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也是尚未分化的同一體。人類文明的進步
    的一個體現,就是文明形式的逐漸分化,猶如從一條主根生長出繁復的根繫。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一部分人可以專事精神生產活動了,精神文化形式纔漸次
    從物質文化形式當中分化獨立出來。
    但這種從同一的文化中分化獨立出來的精神文化形式,本身也還是尚未分
    化的、渾然一體的形態。這種的精神文化形式既是人們賴以支配自然力的
    “科技”,也是賴以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繫的政治倫理、道德規範、宗教信仰,
    又是寄托情感的文學藝術。若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它什麼都是,也可以說它
    什麼也不是。例如《呂氏春秋·古樂》記載:
    [1] 《宋書·謝靈運傳論》。
    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惟天之合,正風乃行,其音
    若熙熙淒淒鏘鏘。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

    章  先秦時代的儒家文學


    節  儒學的醞釀與文學的興起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中國文學的誕生


    中國文學的起源與中華文明的誕生是同時發生的,正如瀋約所說:“歌詠


    所興,宜自生民始也。”[1] 或者更確切地說,中國文學的起源與中華文明的誕


    生是同一的。所謂同一,是說人類文明在其發軔之初是渾然一體而不可分割的,


    不僅文學、藝術、道德、宗教、“科學”、技術等等所謂精神文化是尚未分化


    的同一體,而且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也是尚未分化的同一體。人類文明的進步


    的一個體現,就是文明形式的逐漸分化,猶如從一條主根生長出繁復的根繫。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一部分人可以專事精神生產活動了,精神文化形式纔漸次


    從物質文化形式當中分化獨立出來。


    但這種從同一的文化中分化獨立出來的精神文化形式,本身也還是尚未分


    化的、渾然一體的形態。這種的精神文化形式既是人們賴以支配自然力的


    “科技”,也是賴以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繫的政治倫理、道德規範、宗教信仰,


    又是寄托情感的文學藝術。若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它什麼都是,也可以說它


    什麼也不是。例如《呂氏春秋·古樂》記載:


    [1] 《宋書·謝靈運傳論》。


    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惟天之合,正風乃行,其音


    若熙熙淒淒鏘鏘。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


    以祭上帝。


    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 瞽叟乃拌五弦


    之瑟,作以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


    初的這種音樂是“以祭上帝”的,與宗教有關。又載:“昔陶唐氏之始,


    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郁閼而滯者,筋骨瑟縮不達,故


    作為舞以宣導之。”這裡的舞蹈乃是作為一種疏導水道、治療民疾的巫術。又


    如《禮記·王制》載:“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國語·周語》記召公說:


    “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


    獻曲,……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所以《漢書·藝文志》載:“古


    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這講的是政治功能了。


    中國早期的這種整一的精神文化形態就是所謂“禮樂”文化。“禮樂”往


    往合稱,如孔子說:“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1] 荀子說:“貴禮樂而賤邪


    音。”[2]“禮樂”之所以合稱,是因為它本來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這“一


    個東西”也就是中國先民的物質生活之外的精神生活;而其“兩個方面”,即


    “禮”和“樂”。“禮樂”合稱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儒家看來,它們具


    有一致的政治倫理功能。例如《禮記·樂記》認為:“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


    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漢


    書·禮樂志》說:“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這就是說,一切政治


    的當務之急就是“禮樂”。又說:“人函天地陰陽之氣,有喜怒哀樂之情。天


    稟其性而不能節也,聖人能為之節而不能絕也,故像天地而制禮樂,所以通神明、


    立人倫、正情性、節萬事者也。”這就是說,禮樂是對天生性情的節制。


    當然,禮和樂畢竟是有所不同的。區別在於:禮以別異,樂以和同。但兩


    [1] 《論語·子路》。


    [2] 《荀子·樂論》。


    者又須臾不可離異,這就正如阮籍所說:“刑教一體,禮樂外內”;“刑弛則


    教不獨行,禮廢則樂無所立。”[1] 禮和樂既有區別的一面,又有共通的一面,


    我們先來看以下一些比較典型的說法: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2]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3]


    夫禮,所以整民也。[4]


    禮者,養也。[5]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6]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7]


    禮也者,理也。[8]


    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別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別仁義,所以


    治政安君也。[9]


    禮者,敬而已矣。[10]


    夫禮,人道之準,世教之主也。[11]


    禮謂之天理之節文者,蓋天下皆有當然之理,但此理無形無影,故作


    此禮文,畫出一個天理與人看,教有規矩,可以憑據,故謂之天理之節文。[12]


    故樂者,天下之大齊也,中和之紀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13]


    樂者,通倫理者也。[14]


    樂者,所以崇和順,比物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


    [1] 阮籍:《樂論》。


    [2] 許慎 :《說文解字·示部》。


    [3] 《左傳·隱公十一年》。


    [4]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


    [5] 《荀子·禮論》。


    [6] 《荀子·勸學》。


    [7] 《禮記·曲禮》。


    [8] 《禮記·仲尼燕居》。


    [9] 《禮記·禮運》。


    [10] 《孝經·廣要道章》。


    [11] 李覯:《禮論》。


    [12] 《朱子語類》卷四十二。


    [13] 《荀子·樂論》。


    [14] 《禮記·樂記》。


    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意也。[1]


    聖人之作樂也,將以順天地之體,成萬物之性。[2]


    可見禮和樂有許多共同的功能,兩者相輔相成。


    不論“禮”還是“樂”,都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精神、思想、觀念的層面;


    儀式、制度形式的層面;器物的層面。其中每一個層面,禮和樂都是有分有合的。


    從此表可見,中國文學藝術初的形式,就是內在於這種同一的“禮樂”


    精神文化形式中的:“樂的觀念”就是早的美學、文藝理論;“樂儀”就是


    早的文藝活動實踐;“樂器”就是早的音樂舞蹈器材。迄今所知的早的


    記載,見於《尚書·堯典》: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其中“直而溫……簡而無傲”就是樂的觀念;“詩言志……律和聲”“百


    獸率舞”就是樂儀;“拊石”就是樂器。此“石”既是樂器,也是一類禮器;


    而其歌舞既是樂儀,也是一種禮儀。顯而易見,此中與“文學”切近的就是“樂


    儀”當中的“詩”“歌”,與“音樂”切近的就是其中的“聲”“律”。


    《呂氏春秋·古樂》記載了一種早期的伴以舞蹈的組歌或者組詩:


    [1] 《白虎通·禮樂》。


    [2] 阮籍:《樂論》。


    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


    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


    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用今天的形式標準來衡量,我們可以從這種同一的精神文明形式中分析出


    的“文學”形式,明顯突出的就是歌謠和神話。


    中國初的神話傳說流傳下來的不多,保留在《山海經》《莊子》《楚辭》


    《淮南子》等書裡。這些神話傳說正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中所載的神話傳說一


    樣,並非我們今天所謂的一種“文學作品”。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活的教科書”。


    茲舉幾例:


    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


    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1]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


    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


    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2]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


    九嬰、大風、封豨、脩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


    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脩蛇於洞庭,


    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於是天下廣狹、險易、遠近,


    始有道裡。[3]


    [1] 《呂氏春秋·音初》。


    [2] 《淮南子·覽冥訓》。


    [3] 《淮南子·本經訓》。


    另外一種初的更為重要的文學形式或者精神文明形式,則是詩歌或者歌


    謠。它除了具有神話傳說一樣的功能,還有寄托、抒發思想感情的功能。


    我們今天尚能見到的初的歌謠已經很少了,它們散見於僅存的幾部古


    老的文獻當中。例如《尚書·益稷》記載:


    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後德


    讓,下管鼗(t1o)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


    鳳皇來儀。


    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


    帝(舜)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


    首起哉,百工熙哉!”


    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


    欽哉!”乃賡載歌曰:&ldq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又歌曰:&ldq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


    帝曰:“俞!往,欽哉!”


    這首歌總共有三節,句式相當整齊。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