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誰共我醉明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257-372
    【優惠價】
    161-233
    【作者】 鄭培凱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隨筆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19071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8190718
    作者:鄭培凱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5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著名學者鄭培凱先生的文化隨筆,全書共分五輯:“湖山信是神州好”“詩詞歌賦吾家事”“生也有涯知無涯”“品茗與聽曲”“陶淵明與文征明”。書中既有關於神州風物、鄉土景觀的隨筆,也有關於文史知識鉤沉和隨想。因為閱歷既豐,加之讀書所積者多,故作者每能涉筆成趣,道人所未道,即使人們耳熟能詳的典故,也能翻出新意,引人入勝,故而行文中不乏睿智幽默的靈光。

     
    內容簡介

    ■ 劉再復這樣評價鄭培凱:“知識性可比周作人,但不像周作人那樣愛抄書,所有的史實、知識、人物都融入他的清雅澄明的文字。他的散文經緯度,恐怕是中國當代散文家首屈一指。”


    ■ 他生在孔孟之鄉,長在寶島臺灣,學在美國,輾轉於東西文化之間,在學術裡漂泊,天命之年歸根,倡導傳統文化。這些年來,他寫詩、習字、品茶、賞曲、談美食、觀園林、玩陶瓷,在喧囂浮躁的現代尋找傳統文化裡的雅趣與韻味。

    作者簡介

    鄭培凱,臺灣大學外文繫畢業,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臺灣大學、新竹清華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學創立中國文化中心。現任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咨詢委員會主席,香港集古學社社長,浙江大學客座教授,臺灣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2016年獲頒香港政府榮譽勛章。


    著作三十餘種,所涉學術範圍甚廣,以文化意識史、文化審美、經典翻譯及文化變遷與交流為主。近作有《湯顯祖:戲夢人生與文化求索文化與審美情趣》《歷史人物與文化變遷》《文化審美與藝術鋻賞》《遨遊於藝》等;主編《九州島學林》季刊、《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合編)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A Documentary Collection》(合編) 、《中國文化導讀》(合編)。策劃主編“青青子衿”名家學術繫列,以及“史景遷作品”叢刊、“近代海外漢學名著譯叢(百種)”等。

    目錄

    甲編 詩詞歌賦吾家事


    雅與俗之間


    啊呀也是詩


    讀《詩經》


    中學讀《詩經》


    仲子是男是女?


    古詩難懂嗎


    鳥鳴山更幽


    獨釣寒江魚


    獨釣寒江雪


    王孫累不累


    沉舟側畔千帆過


    烏衣巷


    白居易的青梅竹馬


    山苗與澗松


    馬上彈枇杷


    懶起畫蛾眉


    畫屏金鷓鴣


    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


    李白的《菩薩蠻》


    花面交相映


    干卿何事


    “漁家傲”


    此西湖非彼西湖


    誰的西湖好


    歐陽修的西湖


    燕子樓空


    李清照跋


    紅酥手,黃縢酒


    女性情懷


    斷章取義


    朱熹的詩


    《千家詩》


    雲南風光


    夾竹桃


     


    乙編 陶淵明與文徵明


    陶淵明的飲酒詩


    形夭無千歲


    弱女雖非男


    弱女喻薄酒


    今朝有酒(陶淵明)


    種地與寫詩


    陶淵明的生死觀


    陶淵明乞食


    文徵明與城市山林


    文徵明的祖父


    文徵明祖先是贅婿


    文洪的詩


    《歸得園二十八詠》


    文徵明的父親


    文林的宦途


    文徵明九次落第


    離群的孤雁


    欲讀已茫然


    《桃源問津圖》


    文震亨的《長物志》


    停雲館


     


    丙編 品茗與聽曲


     


    茶的起源


    河姆渡有茶文化?


    茶之為用


    峽州碧澗茶


    誰謂荼苦


    有女如荼


    七碗茶


    蘇州虎丘茶


    利瑪竇說茶


    碧螺春


    《感天動地竇娥冤》


    從《西廂記》到《牡丹亭》


    世間何物似情濃


    牡丹亭上三生路


    戲詞太典雅


    《牡丹亭》與澳門


    牡丹亭上留活路


    肉不如小蜜蜂


    《西園記》


    《西園記》的刪節


    燒刀子和蒜包兒


    馬前潑水


    覆水難收


    昆曲清唱


    不打不成材


    說大話


     


    丁編 湖山信是神州美


    魏源詠揚州


    揚州的茶肆


    揚州鼕晨小喫


    揚州炒飯


    揚州的浴池


    清明時節的蘇州


    沒有石公的石公山


    西山碧螺春


    蘇州的勝景


    丁香空結雨中愁


    滄浪亭的記憶


    蘇州古城


    網師園的記憶


    魚肉雙交面


    大熱天出遊


    江南名園


    後花園的美學


    四大名園大中小


    靈隱風光


    九溪十八澗


    白堤不是白公堤


    陳老蓮盯梢


    殺風景


    城隍老爺


    陽明講學處


    餘姚中天閣


    北京的風沙


    再談北京的風沙


    蒼山洱海


    徐霞客登山涉險


    滇中花木


    大理蝴蝶泉


    大理喜洲鎮


    老舍在昆明


    民家話


    大理的風花雪月


    娘娘叫狗山


    天寶萬人塚


    菌中之王


     


    戊編 生也有涯知無涯


    給學生的座右銘


    如何培養子女


    一千兩百歲


    面對死亡


    仁者樂山


    啟蒙讀本


    丑人多做怪


    病態美


    三年蒲柳


    神童詩


    中國的噩夢


    拍馬屁與擦鞋


    周有光返老還童


    方言難懂


    教學相長


    吾從周


    秦王掃六合


    黃苗子的書法


    火腿豆芽


    城市山林


    中國文化精髓


    骸骨的迷戀


    痖弦的異國情調


    《如歌的行板》


    陳映真的新小說


    時代曲與流行歌


    揚名海外


    人生道路


    目送歸鴻


    曲終奏雅





     


     


     

    在線試讀

    雅與俗之間


    漢代的賦,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很有特色的。劉勰的《文心雕龍》說賦的特性,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就是長於鋪陳事物,用誇張的筆墨形容物體。


    一般而言,漢賦文辭華美堆砌,多用不常見的字,令讀者感到深奧艱難。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班固的《兩都賦》,有些段落就像辭典中的《難字表》,難以卒讀。


    1993年,在連雲港市東海縣尹灣村發掘的漢墓中,發現了竹簡《神烏賦》。這篇賦不見文獻記載,是過去完全不知道的一篇漢代作品。風格也與我們熟知的“鋪采摛文”大不相同,用詞淺近通俗,而且以敘述故事為主。有些學者指出,《神烏賦》是寓言文學;也有人稱之為“白話賦”,還有人干脆稱之為“民間文學”。


    不管《神烏賦》從內容與文字風格上如何歸類,它確確實實是篇漢賦,而且是篇通俗的賦,與我們過去所知的漢賦性質不大相同。所以,我們隻能修正對漢賦的看法,承認漢代還有“俗賦”,而且不可能隻有這一篇。


    可能的情況是什麼呢?是大文士如司馬相如、班固、張衡,寫著典麗華藻的“雅賦”,聲名赫赫,有所傳承。小文人也不甘寂寞,運思遣詞,寫出《神烏賦》一類的作品,隻是不登大雅之堂,文獻不載,後世就不知道了。


    《神烏賦》的作者是誰,現在已經難以推斷,但總是西漢的小文人。是屬於社會底層的呢,還是官吏呢?寫《神烏賦》是否隻是偶一為之的遊戲筆墨,也無從得知了。


    可以得知的是,文化的,連漢賦也不例外。


     


    啊呀也是詩


    總是有人批評現代詩,說用字太俗,太白話,不夠典雅。批評者心目中早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有一個清楚的典範,那就是古典詩詞的修辭,平仄對仗的規律。


    其實,詩律是總結詩體的規律,是個概律,並不是詩的本質。古人寫詩,用字粗俗的不少,有些尚且成為千古不朽的詩篇。


    古樂府《上邪》,一開頭就是“上邪”兩個字,也就是“天啊”,真是再俗也不過。漢鐃歌十八曲中《有所思》,寫情郎變心引起的憤慨,結尾用了感嘆詞“妃呼豨”。現代人讀古樂府,隻覺得艱澀古樸,卻沒想“妃呼豨”是表示感嘆的聲音,也就是相當於“啊呀呀”“嗚呼呼”之類的。


    假如說古樂府是民歌,“啊呀”“嗚呼”是記載民間質樸的感情,與真正的詩歌創作不同,不是大詩人的手筆,那麼,杜甫的名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怎麼算呢?這首詩流傳千古,詩的結尾:“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難道杜甫的“嗚呼”與老百姓的“嗚呼”不同?也有詩的本質的差別嗎?


    也不止是杜甫。李白的《蜀道難》,一開頭就是“噫吁嚱!危乎高哉!”有人說“噫吁嚱”是四川的方音,也就是用方言寫“啊呀呀”,那就要比普通話的“啊呀呀”更俗了。四川眉山人蘇東坡的《後赤壁賦》,也用了“嗚呼噫嘻”,或許可以作為方言感嘆的佐證。


    李白、杜甫、蘇軾,都在詩文中嗚呼啊呀過,而且都是千古名篇,所以,用字俗白,也不一定壞。


     


    讀《詩經》


    一對男女睡在被窩裡,恩恩愛愛。


    女的說:“雞叫了,該起床了。”


    男的說:“天還沒亮呢,等一會兒。”


    “你起來看看天色,啟明星已燦爛在天邊了。”


    “鳥群都要翱翔飛動了,是該起來去射野鴨、打大雁了。”


    “射到了鳥,我就做成好菜。好菜好酒,跟你過一輩子。你彈琴,我鼓瑟,日子多麼美好。”這可不是肥皂劇的臺詞,而是《詩經·鄭風》裡的一篇《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沒讀過《詩經》的,大概總以為這種經典一定枯燥無味,講一堆道德修養,如何做人、孝敬父母、忠黨愛國之類。其實,並不然。《詩經》大部分都是講日常生活的,特別是《國風》,生動反映了兩三千年前各階層的起居生活及喜怒哀樂,讀來十分親切。像這首《女曰雞鳴》,就是典型的例子。


    讀《詩經》,先讀白文,千萬不要先讀漢唐學者的詮釋與引申,否則一旦陷入他們所設的“微言大義”圈套,可就萬劫不復了。《毛詩序》說這首詩:“刺不說(悅)德也。陳古義,以刺今不說德而好色也。”鄭玄箋:“德謂士大夫賓客有德者。”孔穎達疏:“以莊公之時,朝廷之士不悅有德之君子,故作此詩,陳古之賢士好德不好色之義,以刺今之朝廷之人,有不悅賓客有德而愛好美色者也。經之所陳,皆是古士之義,好德不好色之事。”


    朱熹的解釋,稍微好一點,沒搬出“朝廷之士”:“此詩人述賢夫婦相警戒之詞。”但還是強調勸誡向德之義,讀來大義凜然。


    讀《詩經》,好就是讀“文本”,先別去管古人那些高頭講章。


     


    中學讀《詩經》


    《詩經·鄭風》有一篇《將仲子》,有趣極了,是少女的口吻,求她心愛的“二哥”(仲子),稍微收斂一點,不要讓人發現他們的私情,使她難以做人。這首詩分三段,反復詠唱,是典型的民歌形式:


     


    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這首兩三千年前的民歌,不但容易讀,而且很有現實意義,與當前少男少女面臨的感情問題與處境十分相近。那懷春的少女對“仲子”的愛戀,是如此強烈,但又怕家人的指責、鄰居的閑話,隻好求求仲子,不要在她家附近出沒,引得她心神不寧,魂不守舍。


    我覺得這首詩應當選入初中的語文課本,讓少男少女讀讀,讓他們了解兩三千年前的少男少女也有同樣的苦惱與困惑,讓他們了解《詩經》的吟詠與他們的心靈是契合的,讓他們了解原來讀古書不是讀死掉的、發霉的斷爛朝報,而是讀自己的心曲。


    假如中學老師覺得《詩經》用字太古雅,學生看不懂,那就先譯成白話說一遍,很容易懂的。此詩段是:“我的二哥呀,我求求你(將),不要跨進我家屋村,不要折我家柳樹。不是我愛惜柳樹,是怕我父母知道。我想念二哥,也怕父母說我。”第二段重復此意,求仲子不要爬過牆,不要折桑樹,因為怕幾個哥哥指責。第三段求仲子不要跨進後園,不要折檀樹,因為怕鄰居的閑言閑語。


    若有學者跳出來,說《毛詩序》認為詩旨是“刺莊公也,不勝其母以害其弟”。別去管他,那是上大學以後的學問,中學生不必知道。


    仲子是男是女?仲子是男是女?


    我曾說《詩經·鄭風》中的《將仲子》一篇,可以作為中學讀物,因為其中描寫少女情竇初開,想見情郎,又怕父母兄長干涉,還怕鄰裡指點的情態,寫得入情入理,栩栩生動。與今日少男少女成長過程所遭遇的心理挫折,頗有相通之處,必能引起共鳴。


    “將仲子”這個“將”字,是發語詞,可以勉強譯作“啊”“哦”“你呀”“嗨呀”,多少帶點乞求、希望的口氣。“仲子”是老二,就勉強可譯作“二哥”,用北方鄉下的語氣來說,可以用來指哥哥妹妹昵稱的情郎。所以,“將仲子兮”,可以解作“我的二哥呀”,帶點懇求的口氣。


    有讀者來信,說“仲子”不是男的,是女的,因此,通篇不能作為描寫少女心態的篇章。這篇詩章,是尹吉甫向仲氏求婚期間寫的,因此,“仲子”是女性,有李辰鼕《詩經通釋》的研究為證。


    李辰鼕的研究,基本上是《詩經》猜謎,我們暫且擱下,以後再談。這裡僅就詩文的內證,也就是內在邏輯,來看看“仲子”是男是女。


    假如照李辰鼕的索隱猜謎解法,仲子是女的,那麼這篇詩譯成語體,就是:我的二妹妹呀,別走進我家屋村,別折我家杞樹,豈是我愛惜杞樹呢,是怕我父母。心裡想著二妹妹,可是父母說話,我也怕啊。二妹妹呀,別爬過我家牆頭,別折我家桑樹,豈是我愛惜桑樹呢,是怕我兄長。心裡想著二妹妹,可是兄長說話,我也怕啊。二妹妹呀,別跨進我家後園,別折我家檀樹,豈是我愛惜檀樹呢,是怕別人。心裡想著二妹妹,可是別人講話,我也怕啊。


    男子畏頭縮腦,東怕西怕,少女則膽大潑辣,又爬牆,又折樹,像話嗎?寫的周代少女,完全沒有羞態,沒有顧忌,比《兒女英雄傳》裡的十三妹還要豪放不羈,可能嗎?當然有人會說,天下之大,沒有不可能的事。可是,文學作品可以流傳,可以不朽,總是因其相對的普遍性,而非不合情理的情態與現像。


    硬要說仲子是女的,周代就是有這麼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女,追求她心愛的男子,又爬牆,又折樹,把男子嚇得躲在屋裡不敢出去,隻好懇求她不要如此張揚,如此囂張,我們也沒辦法,隻好問證據何在?


    沒有證據,還要堅持說不通的怪論;不合情理,還要堅持天下就是有不合情理的情況。我們也隻能說,聊備一說,恕不從命。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