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梁衡三色經典(全三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952-1379
    【優惠價】
    595-862
    【作者】 梁衡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文化隨筆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239027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23902772
    作者:梁衡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1月 

        
        
    "

    編輯推薦
    作者梁衡先後有《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選中學和大學課本。 他的文章可以作為經典範文來仔細品讀。 
    內容簡介
    什麼是經典?常念為經,常數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復。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

    依照我對經典的理解,在寫作中,我總是努力選擇那些不朽的人、事、景、情、理。《紅色經典歲月留痕》的時間跨度有近百年,贊頌的是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犧牲和貢獻的人,他們堪稱不朽;《藍色經典仰望星空》的時間跨度以千年計,記述的是一大批為中國和世界文化作出貢獻的文化名人及經典名作,他(它)們已經退入歷史成為深邃的藍色星空中的星辰;《綠色經典名山大川》的時間跨度有上萬年,描寫的是祖國大地上的名山秀水,歷代以來它們已不知為多少人所吟誦。

    希望這些從過去歲月中打撈出來的經典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並由此享受文學的美感。


    作者簡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原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記協特邀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

    著有散文集《覓渡》、《洗塵》、《把欄杆拍遍》,科學史章回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寫作研究集《為文之道》,政論集《繼承與超越》等。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提名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全國好新聞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選中學和大學課本。


    目錄
    紅色經典歲月留痕——政治散文選

    藍色經典·仰望星空——文化散文選

    綠色經典·名山大川——山水散文選
    前言
    序言

    這套書名為“經典”,不是書中的文章經典,是文章所寫的人、事、景、情、理堪稱經典。
    什麼是經典?常念為經,常數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復。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


    序言



    說經典



    這套書名為“經典”,不是書中的文章經典,是文章所寫的人、事、景、情、理堪稱經典。

    什麼是經典?常念為經,常數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復。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

    常言道:“話說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話多說幾遍人就要煩。但經典的人和事,人們一次又一次提起,一代代地說;經典的美景,人們一遊再遊,一看再看;經典的書,人們一遍遍地讀,一代代地讀。一首好歌,人們會不厭其煩地唱;一首好曲子會不厭其煩地聽;一副好字畫掛在牆上,天天看不夠。許多人都在夢想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作品成為經典,好讓歷史記住,實現永恆。但這永恆之夢,總是讓可怕的重復之手輕輕一拍就碎,它太輕太薄,經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許多事,無心插柳柳成蔭,不經意間成了經典。說到“柳”,想起至今生長在河西走廊上的“左公柳”,100多年前,左宗棠帶著湘軍去平定叛亂,收復新疆。他一路邊行軍邊栽柳,現在這些合抱之木成了歷史的見證,成了活的經典,凡遊人沒有不去憑弔的。“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這是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中國共產黨打天下的經典。1939年陝北公學的一批學生畢業要上前線,去講話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始天尊送他三樣法寶:打神鞭、杏黃旗、四不像。今天我也送你們三件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經典就這樣產生了。莎士比亞有許多話,簡直就是大白話,比如:“是生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還有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些話被人千百次地重復和模仿,還是感到新鮮。就是《蘭亭集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會上,王羲之一揮而就的。當然,經典也有嘔心瀝血、積久而成的。像米開朗琪羅的壁畫《末日的宣判》,一畫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還是苦修所得,總之,它達到了那個水平,後人承認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它如銅鏡愈磨愈亮,要是一隻紙糊燈籠呢?用不了三五次就破了。

    經典所以為經典原因有三:一是達到了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三是經得起重復。

    經典不怕後人重復,但它的造就絕不是對前人的重復。

    文化的發展總是一層一層,積累而成。在這個積累過程中要有個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超出前人的新創造。比如教師一遍一遍講數理化知識,如果他隻教書而不從事科研,一生也不會造就數學或物理科學方面的經典。因為隻有像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像伽利略發現了重力加速度,像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等纔算是科學發展史上的經典;創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理論,鄧小平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這都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經典。它是創新,不是先前理論的重復。唐詩、曲,書法的歐、顏、柳、趙,王羲之的行書、宋徽宗的瘦金書都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的經典。因為這些東西在以前還沒有過,它有“空前”的、新的高度,有裡程碑的效果。我們回望歷史,就會看到這些高峰,它們是一個個永遠的參照點。

    經典又是絕後的,你可以重復它、超越它,但不能復制它。

    後人時時想起、品味、研究經典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借鋻它,以便去創造自己新的經典。就像愛因斯坦超越牛頓,愛翁和牛頓都不失為經典。齊白石談到別人學他的畫說:“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因為每一個經典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時代和環境的個性烙印。哲學家講,人的一生不能兩次跨過同一條河流。比如我們現在寫古體詩詞,無論如何也不會達到李白、李商隱、李清照的效果。豈但唐宋,就是郭小川、賀敬之也無法克隆。時勢異也,條件不再,經典是它那個時代個性化的標志,你隻能創造屬於你自己的高峰。唯其這種“絕後”性,纔使它高標青史,成為永遠的經典。

    我們對經典的重復不隻是表面的閱讀,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經典所以總能讓人重復、不忘、總要提起,是因為它對後人有啟示和指導價值。“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經典不隻是一雙錦繡鴛鴦,還是一根閃閃的金針。凡經典都超出了當時實踐的層面而有了理性的意義,有觀點、立場、方法、思想、哲理的內涵,可以指導以後的實踐。理性之樹常青。隻有理性的東西纔經得起一遍一遍地使用、印證,而它又總能在新的實踐中釋放出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鈾礦一樣,有釋放不完的能量。範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鄧小平說:“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都是永遠的經典,早超出了當時的具體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恆。就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朱自清《背影》中父親的飽經風霜的背影,小提琴曲《梁祝》中愛的旋律,還有畢加索油畫中的哲理,張旭狂草中的張力也都遠遠超出自身的藝術價值而有了生命的啟示。

    總之,經典所以經得起重復使用是因為它有豐富的內涵,人們每重復它一次都能從中開發出新的能量,就像一塊糖,能嚼出甜味。同樣一篇文章、一幅畫或一個理論,能經得起人反復咀嚼而味終不淡,這就是經典與平凡的區別。一塊黃土,風一吹雨一打就碎掉了;而一顆鑽石,歲月的打磨卻讓它愈見光亮。

    依照我對經典的理解,在寫作中,我總是努力選擇那些不朽的人、事、景、情、理。《紅色經典歲月留痕》的時間跨度有近百年,贊頌的是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犧牲和貢獻的人,他們堪稱不朽;《藍色經典仰望星空》的時間跨度以千年計,記述的是一大批為中國和世界文化作出貢獻的文化名人及經典名作,他(它)們已經退入歷史成為深邃的藍色星空中的星辰;《綠色經典名山大川》的時間跨度有上萬年,描寫的是祖國大地上的名山秀水,歷代以來已不知為多少人所吟誦。

    希望這些從過去歲月中打撈出來的經典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並由此享受文學的美感。




     

    媒體評論
    作為散文大家的梁衡總是能將枯燥的政治材料、艱深的哲理處理得有聲有色、有形有味,讓你在他的書中流連忘返,不忍合卷。

    ——米博華,《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
    在線試讀
    大自然給人的賜予有兩種。一是物質,空氣水分,糧食蔬果,給人生存的條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圓,明山秀水,給人享受的環境。自有人類以來,我們就向自然索取物質,創造了無窮的物質財富,從茹毛飲血到現在的電氣化、原子能。和這個物質開發相同步的是向自然進行的精神索取和藝術開掘。一棵樹、一片石、一竿竹、一株蘭,千百年來硬是那樣地看不夠、品不盡、說不完、畫不厭。人類在還沒有文字之前就懂得欣賞自然的美。原始人就知道用彩石、貝殼制成項鏈、耳墜。從那時起,我們就這樣一天一天、一遍一遍、一代一代地觀察自然,汲取自然,就有了山水文章、山水畫卷,有的《小石潭記》,有了姚鼐的《登泰山記》。人們向自然索取物質精神是兩個相同步的過程,正是這兩個永無休止的過程支撐著兩個文明的創造,支撐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我在雲南看到過一塊平光如鏡的大理石,白色的底面上有黑色的圖案,是一隻貓,正伸出前爪去撲一隻翻飛的蝴蝶,線條之清晰、神態之逼真,簡直就是一幅人工的素描。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你想地層深處的岩漿在晝夜永無休止地滾動,裡面有多少個點、多少條線、多少種色塊,它們在運動中排列組合,一朝噴出地面凝為岩石就千姿百態,應有盡有。再加上那地面上的水、空中的風,對著山石一下一下地切割、一遍一遍地打磨,這石頭又會再變出多少圖案、現出多少花紋。隻這一塊小小的石頭就有如此多的文章,其他還有水,有樹,有雲霧、虹霓,有高山、大漠,有林海、雪原,所有這一切的組合搭配又將會有多少無窮的變化呢?就像一個龐大的交響樂團,本來任取一件樂器來獨奏便夠迷人的,更何況再把它們組合起來,那將創作出多少偉大的樂章!一位科學家說:把一隻貓放在打字機上,隻要給它足夠的時間,也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亞式作品。無窮的組合總會出現的選擇。自然的偉大在於它所包藏的因子無窮多,它每日每時不停地變,而且又擁有無盡的時間。這是任何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生命所無法企及的。且不要說單個的人,就是整個人類加起來也不過是它懷裡的一個小寶寶。所以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既“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又終於明白,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大自然給人的賜予有兩種。一是物質,空氣水分,糧食蔬果,給人生存的條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圓,明山秀水,給人享受的環境。自有人類以來,我們就向自然索取物質,創造了無窮的物質財富,從茹毛飲血到現在的電氣化、原子能。和這個物質開發相同步的是向自然進行的精神索取和藝術開掘。一棵樹、一片石、一竿竹、一株蘭,千百年來硬是那樣地看不夠、品不盡、說不完、畫不厭。人類在還沒有文字之前就懂得欣賞自然的美。原始人就知道用彩石、貝殼制成項鏈、耳墜。從那時起,我們就這樣一天一天、一遍一遍、一代一代地觀察自然,汲取自然,就有了山水文章、山水畫卷,有的《小石潭記》,有了姚鼐的《登泰山記》。人們向自然索取物質精神是兩個相同步的過程,正是這兩個永無休止的過程支撐著兩個文明的創造,支撐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我在雲南看到過一塊平光如鏡的大理石,白色的底面上有黑色的圖案,是一隻貓,正伸出前爪去撲一隻翻飛的蝴蝶,線條之清晰、神態之逼真,簡直就是一幅人工的素描。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你想地層深處的岩漿在晝夜永無休止地滾動,裡面有多少個點、多少條線、多少種色塊,它們在運動中排列組合,一朝噴出地面凝為岩石就千姿百態,應有盡有。再加上那地面上的水、空中的風,對著山石一下一下地切割、一遍一遍地打磨,這石頭又會再變出多少圖案、現出多少花紋。隻這一塊小小的石頭就有如此多的文章,其他還有水,有樹,有雲霧、虹霓,有高山、大漠,有林海、雪原,所有這一切的組合搭配又將會有多少無窮的變化呢?就像一個龐大的交響樂團,本來任取一件樂器來獨奏便夠迷人的,更何況再把它們組合起來,那將創作出多少偉大的樂章!一位科學家說:把一隻貓放在打字機上,隻要給它足夠的時間,也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亞式作品。無窮的組合總會出現的選擇。自然的偉大在於它所包藏的因子無窮多,它每日每時不停地變,而且又擁有無盡的時間。這是任何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生命所無法企及的。且不要說單個的人,就是整個人類加起來也不過是它懷裡的一個小寶寶。所以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既“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又終於明白,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人類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自然是一面索取,一面研究——研究這個神秘體是怎樣不斷地釋放物質、釋放美感,然後借此指導人工的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的。我們在物質文明方面已經從與自然的相似中得益不淺。飛機與鳥相似,埃菲爾鐵塔的結構與人的小腿骨相似,核裂變聚變與太陽這個大火球相似……在藝術創造中,人類也是在苦苦地向自然求著相似。劉海粟十上黃山,“搜盡奇峰打草稿”,文與可胸有成竹,蘇州園林濃縮山水,都是師法自然。我們經常把好的東西稱為“天然”、“天工”、“天衣無縫”。自然中永遠有我們難以企及的作品,誰能向自然求得一點相似,誰能摸住一點自然之脈,得到一點自然之靈,誰就是那個突然撞開了藏有維納斯的山洞的頑皮牧童,他的作品,包括詩、詞、文、畫、音樂、建築、雕塑等便有新意、有創造,就會突然躍上一個新的高峰。如李白、蘇東坡、辛棄疾,當局把他們推出政界,推入山水,終日行無定所,穿行奔波,終於有機會叫他們撞開了某一個機關,文章就有了雄健之氣。而王維、陶淵明隱居山中,終日與青松、相悟禪,文章便得了恬淡之神。大自然總是將它的藝術之靈傳給那些親近它、想和它求相通的人。

    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想當藝術家,大多數人對自然隻是想求得一點精神的撫慰、一點藝術的享受,這時大自然也表現得一樣慷慨。大自然塑造了人,就像畫家畫好了一幅畫。不管這幅畫是冷調還是熱調,是單色還是多色,畫家的胸中卻是儲著所有的調子、所有的顏色。如果你不滿意這一幅,還可以求他修改調整。人是一團不穩定的矛盾:我們的性格有內向、外向;情緒有歡樂、憂傷;工作有緊張、松弛;事業有時春風得意,有時沉沙折戟;理想忽如旭日東升,忽又日暮途窮。幸虧人不是一張凝固的油畫,老黑格爾的一大貢獻就是在《精神現像學》中揭示了人的這種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辯證關繫。所以,當我們對自己感覺到有什麼不滿意時,就可以跳到大自然中去打一個滾。就像山坡上的一頭牛犢,在微風中撒一陣歡,跑到泉邊喝幾口水,再斜著身子到石頭上蹭幾下癢。細想,我們這一生要在大自然中作多少次的調整、多少次的治療,要作多少次環境的轉換與心靈的補給呢?泰山之雄可使懦夫頓生豪勇,武夷之秀可使宦臣頓生歸心。大江東去讓人不由追慕英雄偉業,楊柳依依卻叫你享受幸福人生。唐太宗說處世有三面鏡子,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見興替,以人為鏡可知得失。其實他還少說了一面,以自然為鏡可調身心。

    近年來人與自然和諧的理論不但已經上升到國策,而且已經成了全球的話題。生態平衡、環境保護、遺產保護,逐漸成了人類的共識。旅遊已成了各國的一大產業,也成了現代人生活的一大內容。我自己在長期的記者生涯中得與山水為伍,磨鬟廝鬢,深深感受到這種天賜之福與天教之悟。多少次我登上高山,見層林盡染,波起濤湧,真想化作一塊石頭永立於斯;多少次在海邊看大潮起落,萬馬奔騰,真想化作一朵浪花隨波而去。這時我纔體會到為什麼杜牧要“停車坐愛楓林晚”,陸遊欲“一樹梅花一放翁”,其與自然相通相融之心多麼急切。我變不成石,也變不成浪,但我可以采一塊石,擷一朵浪,借此來完成與自然的交流,同時也想把這份美感傳達給如我一樣熱愛自然的人。我生怕自己不能理解它的真諦,所以這種文字總是想得多,寫得少;筆記多,成品少。有時一個地方去多次而不敢著一字,一篇文章改一年、兩年也不敢送出去,所以產品極少。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寫山水文字到現在纔結成這麼一個專集,還不知道是否摸準了自然的脈搏。謹獻於讀者,以期指正。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