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日本文化史研究(漢譯名著本16)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316-459
    【優惠價】
    198-287
    【作者】 日內籐湖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世界各國文化  東方文化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653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65327
    叢書名: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第十六輯)

    作者:[日]內籐湖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

    編輯推薦

    內籐湖南先生是日本著名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涉獵廣泛深入,在多方面卓有建樹。收入本書的文章均譯自《內籐湖南全集》(築摩書房1969年版),多為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演講稿,主題涉及神社、香道、城市、風景觀、文學、繪畫等多方面。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內容簡介

    本書為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和漢學家內籐湖南的論文及文章集成,主題涉及神社、香道、城市、風景觀、文學、繪畫等多方面,全面詳盡地論述了日本歷史與文化的脈絡,見解獨到,有學術價值。 在內籐湖南的日本文化研究中,他始終把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關繫放在*重要的位置,認為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日本文化是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作者簡介

    內籐湖南(1866—1934),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日本近代中國學的重要學者。其學說多有創見且自成體繫,故有“內籐史學”之稱。日本築摩書房出版有《內籐湖南全集》。


    劉克申,京都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並在上海中醫藥大學供職多年,長期從事中日醫學史和日本文化研究。譯有《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學》(商務印書館2004年)等。譯作曾獲《譯林》首屆外國文學翻譯獎。

    目錄
    何謂日本文化(一)
    何謂日本文化(二)
    日本遠古時代的狀態
    近畿地區的神社
    聖德太子
    弘法大師的文學藝術
    平安時代的漢文學
    日本的肖像畫與鐮倉時代
    日本文化的獨立
    關於應仁之亂
    大阪的町人與學問
    關於維新史的資料
    關於飛鳥時代中國文化的傳入
    關於古抄本《日本書紀》

    何謂日本文化(一)
    何謂日本文化(二)
    日本遠古時代的狀態
    近畿地區的神社
    聖德太子
    弘法大師的文學藝術
    平安時代的漢文學
    日本的肖像畫與鐮倉時代
    日本文化的獨立
    關於應仁之亂
    大阪的町人與學問
    關於維新史的資料
    關於飛鳥時代中國文化的傳入
    關於古抄本《日本書紀》
    唐代文化與天平文化
    關於香料的原產地
    日本國民的文化素質
    日本文化的獨立與普通教育
    日本風景觀
    朝鮮攻守的形勢
    唐朝文化與天平文化
    正倉院的書道
    空海的書法
    同智證大師相關的文牘及其書法

    附錄
    關於日本南畫的鋻賞
    古代中國貿易與絲織物
    倭面土國
    關於九州古墳之瞥見
    《日本美術史》序
    《日本古建築菁華》序
    卑彌呼考

    前言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方式,是一個民族與生俱來之物。現代考古學的發現已經證實,生活在日本列島上的人們早在他們的民族形成時期就已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創造。日本文化是在日本列島的自然風土中萌發的,盡管後來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受到大陸(其中主要包括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文化的影響,但就其本質而言,日本文化仍然是一種自發生成的文化,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原始神道。原始神道是在日本列島的自然風土中孕育出來的宗教信仰,這種宗教信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祖先崇拜和各種祭祀活動,與古代社會生活中的咒語、歌謠、祝詞、神話、傳說乃至後來人們所說的言靈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繫,其根本的特征就是體現了日本民族固有的本土思想。日本民族在其文化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尤其是古代中國文化,為了吸收、消化這些外來文化,使其能夠契合日本的風土,日本民族做出了不可盡數、堅韌不撥的努力。外來文化與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過程。從衝突到調和、融入,幾經波折,反反復復,日本人的思想價值體繫中的許多重大建構,如神佛融合、儒學日本化、老莊思想變異、禪宗世俗化,無一不是這種努力的結果。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同時,日本民族仍不斷地致力於民族文化的創造,文學方面的和歌、俳句、物語、浮世草子等,戲曲方面的謠曲、狂言、能樂、淨琉璃、歌舞伎等,繪畫方面的大和繪、浮世繪等,這些文化成果無一不具有獨特的日本民族特色。日本文化孕育於日本列島的自然風土,伴隨著日本民族的成長而發展,必然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在其發展過程中,外來的文化特別是古代中國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都對它的發展產生過深刻影響,但這些都不曾,也不可能改變日本文化固有的民族特性。這種民族特性也就導致產生了日本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差異性。日本人在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識中很早就對這種文化差異性予以了關注。平安時代,菅原道真早提出來的所謂“和魂漢纔”不僅僅是主張日本本土文化精神的固守,其中也包含著對日本文化與外來的大陸文化即“和”與“漢”的差異性的自覺。日本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無論對大陸文化的吸收、消化,還是對西方文化的受容、變容,“和魂”始終如影隨形,消長與共。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方式,是一個民族與生俱來之物。現代考古學的發現已經證實,生活在日本列島上的人們早在他們的民族形成時期就已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創造。日本文化是在日本列島的自然風土中萌發的,盡管後來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受到大陸(其中主要包括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文化的影響,但就其本質而言,日本文化仍然是一種自發生成的文化,代表性的就是日本的原始神道。原始神道是在日本列島的自然風土中孕育出來的宗教信仰,這種宗教信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祖先崇拜和各種祭祀活動,與古代社會生活中的咒語、歌謠、祝詞、神話、傳說乃至後來人們所說的言靈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繫,其根本的特征就是體現了日本民族固有的本土思想。日本民族在其文化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尤其是古代中國文化,為了吸收、消化這些外來文化,使其能夠契合日本的風土,日本民族做出了不可盡數、堅韌不撥的努力。外來文化與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過程。從衝突到調和、融入,幾經波折,反反復復,日本人的思想價值體繫中的許多重大建構,如神佛融合、儒學日本化、老莊思想變異、禪宗世俗化,無一不是這種努力的結果。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同時,日本民族仍不斷地致力於民族文化的創造,文學方面的和歌、俳句、物語、浮世草子等,戲曲方面的謠曲、狂言、能樂、淨琉璃、歌舞伎等,繪畫方面的大和繪、浮世繪等,這些文化成果無一不具有獨特的日本民族特色。日本文化孕育於日本列島的自然風土,伴隨著日本民族的成長而發展,必然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在其發展過程中,外來的文化特別是古代中國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都對它的發展產生過深刻影響,但這些都不曾,也不可能改變日本文化固有的民族特性。這種民族特性也就導致產生了日本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差異性。日本人在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識中很早就對這種文化差異性予以了關注。平安時代,菅原道真早提出來的所謂“和魂漢纔”不僅僅是主張日本本土文化精神的固守,其中也包含著對日本文化與外來的大陸文化即“和”與“漢”的差異性的自覺。日本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無論對大陸文化的吸收、消化,還是對西方文化的受容、變容,“和魂”始終如影隨形,消長與共。
    江戶時代的國學家本居宣長是“和魂”的積極倡導者,本居宣長主張“清除漢意,堅固和魂”,他強烈批判日本在大陸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下養成的崇拜中國文化的“唐心”,主張要從古道,特別是萬葉世界中去尋找“大和心”,他認為這種“大和心”是遵循自然法則的“清淨之心”,也是日本人的傳統精神之源。本居宣長鼓吹一種自己的國家所特有的品性,強調日本文化的特異性,本居宣長可以說開了後來所謂的“日本文化論”的先河。

    在線試讀
    《日本文化史研究/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6》:
    日本文化的形成可以這樣來解釋,其就如植物,從一顆種子開始,得到養分後慢慢發芽,逐漸長大。或如豆腐的制作,初並沒有豆腐形狀,但已有了可以形成豆腐的成分,一旦加入鹽鹵,其成分便凝集起來而成為豆腐。在這兩種形式中,日本文化是以哪一種形式形成的,這也是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以鄙人之見,當為後者。在日本,並沒有文化的種子,而隻有可以形成文化的成分,借助其他國家文化的力量,逐漸凝聚起來,終形成了所謂日本文化的這個形狀。
    如果日本文化是這樣形成的,那麼其又是以怎樣的順序形成的呢?談到日本文化,如果單單隻考慮日本,那麼就會以日本為中心思考問題。任何人都往往容易會以自我為中心來考慮問題。在太陽繫理論還不為人所知的時代,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因此過去是天動說而不是地動說,認為所有的天體都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後來太陽繫學說漸漸發展起來,終認識到自己所置身的地方並非是中心。對日本文化的看法也可以說與此相似,如果以日本來考慮,就會以日本為中心,如果從東亞整體來考慮,那麼就不難理解日本文化其起源於何處,又經歷過怎樣的過程而形成的。如果從世界整體來考慮的話,那就更是不言自明了。
    我認為東亞文化自古以來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當然還有印度,但就與日本的關繫這一點來看,印度文化也並不是直接就從印度來到日本的,大部分是穿越中國來到日本的。例如佛教原來起源於印度,但今日日本的佛教並非印度本來的佛教,而是通過中國傳人的佛教,其也不是僅僅通過中國的土地,而是通過中國的文化傳人的,是經歷了中國文化洗禮的佛教。
    關於印度姑且就談這一點,那麼中國的文化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不言而喻,中國是一個幅員廣闊的國家,文化不可能在整個國家一蹴而就。我的看法是,文化早在黃河沿岸一帶萌芽,然後向西或向南發展,再漸漸轉向東北方面,終到達日本。這種文化逐漸向四面擴散,影響了各地方的民族,在這種影響下,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新的文化,這種影響後波及日本,日本也就形成了今日的文化。
    文化有自中心向終極方向發展的運動以及再由終極向中心反向發展的運動,在其反向發展的運動中,有源自權力關繫的運動與源自純粹文化的運動。例如,在中國早興起於古時三代①的勢力是以今日的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其影響波及長江沿岸,促使形成了新的勢力,漢高祖就在那一帶崛起並統一了中國。之後,其又影響到了北方匈奴遊牧的沙漠地區,當地又形成了一支新的強大勢力,這支勢力屢屢侵占中國的國土並建立國家。日本的權力影響又是如何波及中國的呢?由於同中國相距遙遠,權力影響的波及也相對遲緩,但晚在明朝時期,眾所周知的倭寇已經在中國的沿海一帶騷擾,這應該是日本的權力影響波及中國之始。近又有日清戰爭②以及其他種種事件,現在中國人非常擔憂,稱日本是軍國主義,這就是因為日本的勢力要影響到中國的緣故。

    《日本文化史研究/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6》:
    日本文化的形成可以這樣來解釋,其就如植物,從一顆種子開始,得到養分後慢慢發芽,逐漸長大。或如豆腐的制作,初並沒有豆腐形狀,但已有了可以形成豆腐的成分,一旦加入鹽鹵,其成分便凝集起來而成為豆腐。在這兩種形式中,日本文化是以哪一種形式形成的,這也是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以鄙人之見,當為後者。在日本,並沒有文化的種子,而隻有可以形成文化的成分,借助其他國家文化的力量,逐漸凝聚起來,終形成了所謂日本文化的這個形狀。
    如果日本文化是這樣形成的,那麼其又是以怎樣的順序形成的呢?談到日本文化,如果單單隻考慮日本,那麼就會以日本為中心思考問題。任何人都往往容易會以自我為中心來考慮問題。在太陽繫理論還不為人所知的時代,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因此過去是天動說而不是地動說,認為所有的天體都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後來太陽繫學說漸漸發展起來,終認識到自己所置身的地方並非是中心。對日本文化的看法也可以說與此相似,如果以日本來考慮,就會以日本為中心,如果從東亞整體來考慮,那麼就不難理解日本文化其起源於何處,又經歷過怎樣的過程而形成的。如果從世界整體來考慮的話,那就更是不言自明了。
    我認為東亞文化自古以來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當然還有印度,但就與日本的關繫這一點來看,印度文化也並不是直接就從印度來到日本的,大部分是穿越中國來到日本的。例如佛教原來起源於印度,但今日日本的佛教並非印度本來的佛教,而是通過中國傳人的佛教,其也不是僅僅通過中國的土地,而是通過中國的文化傳人的,是經歷了中國文化洗禮的佛教。
    關於印度姑且就談這一點,那麼中國的文化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不言而喻,中國是一個幅員廣闊的國家,文化不可能在整個國家一蹴而就。我的看法是,文化早在黃河沿岸一帶萌芽,然後向西或向南發展,再漸漸轉向東北方面,終到達日本。這種文化逐漸向四面擴散,影響了各地方的民族,在這種影響下,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新的文化,這種影響後波及日本,日本也就形成了今日的文化。
    文化有自中心向終極方向發展的運動以及再由終極向中心反向發展的運動,在其反向發展的運動中,有源自權力關繫的運動與源自純粹文化的運動。例如,在中國早興起於古時三代①的勢力是以今日的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其影響波及長江沿岸,促使形成了新的勢力,漢高祖就在那一帶崛起並統一了中國。之後,其又影響到了北方匈奴遊牧的沙漠地區,當地又形成了一支新的強大勢力,這支勢力屢屢侵占中國的國土並建立國家。日本的權力影響又是如何波及中國的呢?由於同中國相距遙遠,權力影響的波及也相對遲緩,但晚在明朝時期,眾所周知的倭寇已經在中國的沿海一帶騷擾,這應該是日本的權力影響波及中國之始。近又有日清戰爭②以及其他種種事件,現在中國人非常擔憂,稱日本是軍國主義,這就是因為日本的勢力要影響到中國的緣故。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