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神的策略-失落的上帝之城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作者】 (瑞士)埃裡希馮丹尼肯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神秘文化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ISBN】97878025196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02519688
    作者:(瑞士)埃裡希.馮.丹尼肯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1月 

        
        
    "

    編輯推薦

    古老的遺跡裡究竟蘊含了怎樣的過去?

    神話傳說裡又有多少真實?

    這一切是神的策略,還是別有洞天?

    和歐洲*富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丹尼肯一起走上探秘之路吧!

     
    內容簡介


    人類的神話傳說總是與史前遺跡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繫,而這些史前遺跡的建造水平又都遠非我們現代人所能及。久遠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似乎重合到了一點,人類的祖先與外星的生命有著怎樣的聯繫?研究誰是創造人類的神靈?神靈有著什麼樣的策略?翻看此書,你也許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作者簡介

    [瑞士]埃裡希?馮?丹尼肯(Erich von D?niken)

    1935年4月14日生於瑞士,世界未解之謎的權威作家。1968年因一部關於外星人與早期人類文明的關繫的著作《回憶未來》而一舉成名,成為世界超級暢銷書作家之一。他是“古代宇航員理論”的提出者及完善者。他的探索人類文明不解之謎的繫列著作已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並被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拍攝成多部專題片。1969年,美國電視專題片《尋找古代宇航員》就是根據丹尼肯的作品《眾神的戰車》制作的;1993年,德國衛星電視1臺根據他的《宇宙的蹤跡》拍攝了25集電視繫列片;1996年,美國ABC/Kane電視公司制作了長達一小時的專題電影《眾神的戰車——神秘再續》,並在全球同步放映,這部電影還在1996年的ABC電視網播放。1996-1997年,ABC/Kane電視公司再度與丹尼肯聯手,制作了一部專題電影,在《發現》頻道播放;1996年9月26日,德國*的電視網RTL轉播了這部電影,當時僅歐洲就有490萬人觀看。至今,丹尼肯在全球25個國家巡回演講3000多場,其中超過500場是在世界各個大學舉行的。丹尼肯本人親手創立了考古、航天及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會。該組織在世界上擁有廣泛影響,會員多達1萬人,既有各個階層的普通大眾,也有專家學者。


     

    目錄

       神話傳說時期!/2

    剛開始一切都不一樣/70

    海因裡希?施裡曼事件/100

    由哥倫比亞引出:神的策略/200

    世界第八大奇跡/250


     

    在線試讀

    試讀章節:
    神話傳說時期!
    有不同的意見並不可怕,怕的是有意見卻不敢說出來。
    ——拿破侖(1761-1821)
    任何一種幻想之境都比不上現實世界美妙離奇。
    如果可以踏著時光的足跡回到千年以前,那我一定要講一個精彩絕倫卻飽含爭議的離奇故事。請大家跟隨我一起,一起回到過去,回到19世紀的美洲,共同探索歷史的奧秘吧!
    當年,人們從德國、斯堪的納維亞、愛爾蘭以及英國等地,大規模遷往美洲新大陸。在這眾多的遷徙者中,有個叫約瑟夫?史密斯的蘇格蘭人,他和妻子帶著八個孩子來到了紐約州的帕爾米拉。
    史密斯一家生活的地方,是一個與文明隔絕的世界。在這裡,人們要想生存下去,必須付出艱苦的體力勞動。1776年到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而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人們仍舊過著貧苦匱乏的日子,外來遷徙者經常與當地的印第安土著發生矛盾衝突。
    這些懷揣著希望的歐洲移民非常勤奮,不僅給美洲大陸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還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宗教觀念。他們把從家鄉帶來的信仰的種子撒在這片未經開墾的土地上,從此各種宗派教會便如雜草般在這裡迅速蔓延開來。各教派的聖徒爭先恐後地在此地奔走,傳經布道,他們向大家許諾,隻要信仰他們的宗教,死後就能升入天堂,享受榮華富貴,否則,就會下到地獄,遭受十八般磨難。各門各派的教堂和廟宇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那陣勢就像魔鬼親自來到人間,定要把這片新土地上的居民搞到神經錯亂方肯罷休。
    在眾多教派中,有一個教派叫長老教會,它宣揚權利面前人人平等,並以耶穌的名義為此進行流血鬥爭。跟許多人一樣,史密斯太太帶領三個孩子加入了長老會。在這裡,她18歲的兒子約瑟夫遭了罪,因為他既不相信傳教士所說的神靈,也不相信長老教會的教義。然而,在9月21日晚上,這個不信教的青年經歷了一次神靈顯聖,此後便一切都變了。如果沒有那個夜晚,也許約瑟夫?史密斯(1805-1844)永遠隻能是個無名之輩。
    這天晚上,約瑟夫跟往常一樣躺在床上,突然間,就像夢幻之境一般,一道亮光照亮了整個房間。從亮光裡走出來一位身穿白袍赤裸雙腳的天使,他說自己叫摩羅乃,上帝派他來告知年輕的約瑟夫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試讀章節:

    神話傳說時期!

    有不同的意見並不可怕,怕的是有意見卻不敢說出來。

    ——拿破侖(1761-1821)

    任何一種幻想之境都比不上現實世界美妙離奇。

    如果可以踏著時光的足跡回到千年以前,那我一定要講一個精彩絕倫卻飽含爭議的離奇故事。請大家跟隨我一起,一起回到過去,回到19世紀的美洲,共同探索歷史的奧秘吧!


    當年,人們從德國、斯堪的納維亞、愛爾蘭以及英國等地,大規模遷往美洲新大陸。在這眾多的遷徙者中,有個叫約瑟夫?史密斯的蘇格蘭人,他和妻子帶著八個孩子來到了紐約州的帕爾米拉。


    史密斯一家生活的地方,是一個與文明隔絕的世界。在這裡,人們要想生存下去,必須付出艱苦的體力勞動。1776年到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而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人們仍舊過著貧苦匱乏的日子,外來遷徙者經常與當地的印第安土著發生矛盾衝突。


    這些懷揣著希望的歐洲移民非常勤奮,不僅給美洲大陸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還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宗教觀念。他們把從家鄉帶來的信仰的種子撒在這片未經開墾的土地上,從此各種宗派教會便如雜草般在這裡迅速蔓延開來。各教派的聖徒爭先恐後地在此地奔走,傳經布道,他們向大家許諾,隻要信仰他們的宗教,死後就能升入天堂,享受榮華富貴,否則,就會下到地獄,遭受十八般磨難。各門各派的教堂和廟宇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那陣勢就像魔鬼親自來到人間,定要把這片新土地上的居民搞到神經錯亂方肯罷休。


    在眾多教派中,有一個教派叫長老教會,它宣揚權利面前人人平等,並以耶穌的名義為此進行流血鬥爭。跟許多人一樣,史密斯太太帶領三個孩子加入了長老會。在這裡,她18歲的兒子約瑟夫遭了罪,因為他既不相信傳教士所說的神靈,也不相信長老教會的教義。然而,在9月21日晚上,這個不信教的青年經歷了一次神靈顯聖,此後便一切都變了。如果沒有那個夜晚,也許約瑟夫?史密斯(1805-1844)永遠隻能是個無名之輩。


     


    約瑟夫?史密斯親歷神靈顯聖




    這天晚上,約瑟夫跟往常一樣躺在床上,突然間,就像夢幻之境一般,一道亮光照亮了整個房間。從亮光裡走出來一位身穿白袍赤裸雙腳的天使,他說自己叫摩羅乃,上帝派他來告知年輕的約瑟夫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使摩羅乃說,在離約瑟夫家不遠的山上,埋藏著一本用金頁片刻成的書,書中詳細講述了美洲大陸的居民和他們先人的故事。金頁片中夾著一塊盾牌,盾牌上面緊粘著兩塊石頭,這兩塊石頭就是傳說中的神石烏陵和土明,可以幫助我們翻譯書中的古文字。除此之外,在地牢中還藏有一個神聖的指南針。摩羅乃之所以告訴約瑟夫?史密斯這個秘密,是因為他被上帝選中了,不但要負責翻譯書中的部分古文,還要負責將此部分內容傳播於世。說完這些,天使就消失不見了。


    一陣寂靜。

    突然間,摩羅乃使者又出現了,他把剛纔的話重復了一遍,又補充到,地球在不遠的未來會遭到大面積的破壞,屆時饑荒將會在各地肆虐。然後又消失了。


    也不知道,究竟是由於上帝吩咐一項天使傳達一項,還是天使摩羅乃總是丟三落四,在9月21日的這個晚上,他確實又第三次出現了。他警告約瑟夫,除了特許的人外,約瑟夫不可以把卡莫拉山上的秘密告訴任何人,否則他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約瑟夫?史密斯在預言神地的發現




    由於天使三番兩次的到訪,約瑟夫一晚上都沒睡好覺。早飯時,睡眼惺忪的約瑟夫跟父親講了夜裡的離奇經歷。跟其他歐洲移民一樣,約瑟夫的父親也虔誠地信仰著上帝,毫不懷疑神靈顯聖的真實性,他囑咐兒子一定要找到上帝使者所說的聖地。


    在帕爾米拉以南,距小村莊曼徹斯特不遠處,卡莫拉山聳出地面。此山南坡較緩,北坡略峭。約瑟夫?史密斯就是在這座卡莫拉山的山頂找到了埋藏已久的寶物。關於尋寶的過程,他這樣寫道:“裝有金頁片的石匣被壓在一塊很大的石頭下面。從上面看去,石頭中間圓形部分比較厚,露出土層,邊緣部分相對較薄,掩埋在土裡。我挖開泥土,發現一個柄,就用它來充當杠杆撬開大石塊。我小心翼翼地打開石匣,果真看到天使說的金頁片、神石烏陵和土明以及那塊盾牌。匣子是石制的,用水泥粘合在一起。石匣底部有兩塊石片,頁片和其他東西就安靜地躺在石片上面。”(1)


    像所有發現寶貝的尋寶者一樣,興奮和激動已不足以形容年輕人此時的心情了。當約瑟夫顫抖著雙手,試圖取出這些寶物時,突然遭到一陣電擊。再一次嘗試,又一個趔趄。然而約瑟夫並不放棄,第三次去取寶物,這次他被強烈的電流直接擊倒在地。


    這時,天使摩羅乃出現了。他說現在時候未到,以後每年的這一天,約瑟夫必須準時到此接受新的指示,待時機成熟之日,他自然會得到這件神聖的寶物。


    這一等就是四年!

    1827年9月22日,上帝的使者摩羅乃親自將刻有文字的金頁片、盾牌以及兩塊閃亮的翻譯神石烏陵和土明,交到約瑟夫?史密斯的手中。摩羅乃拍著這個22歲小伙子的頭,對他說,一定要好好保管這神物,不可因粗心大意將寶物丟失。


    我不敢肯定,故事是否真的如其所說,但是,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聖經《摩門經》中,確實是這樣記載的,上百萬摩門教的信徒也都毫不懷疑。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就是這群虔敬而勤勞的教徒們日夜向往的朝聖聖地。


    我不知道,約瑟夫?史密斯是一個宗教心理變態者、一個狡猾的蠱惑人心者,隻想在這宗教亂世俘獲人心,還是一個完全無我、虔誠、追求真理的先知。


    我不知道,1823年9月21日的那個晚上,到底是誰神秘拜訪了這個年輕人,然後又在4年以後將埋藏已久的寶物親手交給他。也許那是一個背叛了自己信仰的印第安人,這個知道有關這些古老金片故事的印第安人將他族人埋藏金片的秘密透露給了約瑟夫?再或者,是一個白人尋寶者,因為他需要一個助手,所以不得已把這個秘密告知約瑟夫?史密斯?也有可能,這個小伙子隻是偶然發現了寶藏,為了使故事聽起來更精彩刺激,他就虛構了神靈顯聖?


    我不知道,不知道事實究竟是什麼樣的,但我可以確定的是:確實有這樣一段時間,約瑟夫?史密斯擁有過這些金頁片!


     




    十一個見證人




    在翻譯神石烏陵和土明的指導下,約瑟夫?史密斯終於在第21個月完成了此書部分內容的翻譯。1829年6月的一天,在征得了天使摩羅乃的同意後,他把翻譯出來的東西拿給三個人看。這三個人——奧利佛?考得裡、大衛?惠默和馬丁?哈裡斯——是經過約瑟夫細心考察,被認為很可靠的人。他們仨發誓自己親眼看到了那些金頁片以及其上的文字,並將誓言寫在紙上。


    這份誓言的可信度很高,因為在此之前,這三個人與史密斯及其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沒有任何來往的,其中兩個甚至還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在看到金頁片之後,這三個人便毅然決然地留在了摩門教。至死沒有反悔過他們的誓言。


    在三人寫下誓言的兩天後,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史密斯又向另外八個人展示了他的寶貝。這幾個人拿著頁片,顛來倒去看了個遍,沒發現任何可疑之處。於是,他們也寫下了同樣的誓詞並蓋上了印記(2):



    各個國家信仰此教的信徒,不分性別,不分語言,不分民族,在此證明,應此書譯者小約瑟夫?史密斯的請求,我們見證了他的金頁片,頁片文字皆為古體,雕刻方式特別。我們發誓,我們看到並且親手摸過這些金頁片,我們可以保證,史密斯確實擁有這些貴重之物。我們以神的名義向全世界起誓,我們見證了這些金頁片的存在。我們發誓,我們所言,句句屬實,天地可鋻。


    克裡斯汀?惠默、雅各布?惠默、小彼得?惠默、約翰?惠默、海勒姆?佩奇、老約瑟夫?史密斯、海潤?史密斯、塞繆爾?H.史密斯



    這十一個人中原本沒有一個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在此之前,他們都極度虔誠地著忠於自己的信仰,維護著自己心中的神靈。由於害怕死後上審判臺受到懲罰,所以他們對自己原本的信仰都很一心一意,不敢背叛。正因為如此,這十一個人的誓言顯得尤為可信,它使得這段曲折離奇的故事變得很真實。


     


    摩門經




    除了這十一個人的誓言證詞外,還有一項能證明史密斯確實曾經擁有過這些金頁片的證據,那就是他翻譯的文字內容!史密斯一直在聲稱,他所敘述的事情整個過程絕無虛構的成分。


    據史密斯講,這些金頁片比當時手工制作的金屬片還要薄,由三個金環串聯成書,書長20釐米,寬15釐米,厚15釐米。其中三分之一的書頁可以毫不費力地翻開,而另外的2/3卻是封在一起的。史密斯將書頁上的字符摹拓下來,經科學家鋻定,這些文字為改進後的古埃及像形文字。


    現在我們看到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摩門經》,就是在創始人約瑟夫?史密斯翻譯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隻不過又加入了一些耶穌預言。在《摩門經》原本中,這些耶穌預言是不存在的。後來,為了使美國社會更容易接受摩門教,也為了更好地傳播自己的教義,《摩門經》被修改過好幾次。


    在我們聽來,這個有關金頁片的故事是那樣的讓人興奮,然而對史密斯來講,這個故事卻是那麼令人傷心。因為在他完成了三分之一的翻譯後,金頁片就被天使摩羅乃收回,再次沉睡於大地之中了。所以,除了已完成的翻譯,還有那十一個人的誓言證詞外,可憐的約瑟夫再也拿不出其他證據來證明,他曾擁有過這些金頁片長達兩年之久了。


    但不管怎樣,年輕的摩門教從此開始生根發芽了。當然,它的發展過程也並不一帆風順,期間充滿了鬥爭和悲劇。就在《摩門經》誕生後不久,史密斯和他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就遭到了他人的嘲笑和挖苦,甚至還招來美國信奉正統派基督教教徒的敵視。這些正統派基督教教徒嚴格遵守《聖經》的教誨,堅決反對批判性的神學以及先進的自然科學。直至今日,美國依然不乏這樣的教徒。約瑟夫?史密斯和他的哥哥海潤?史密斯不久以後便被關押了起來。1844年6月27日,一群暴徒衝進伊利諾斯州的迦太基監獄,槍殺了史密斯兄弟。勤勞虔誠的摩門教信徒找到他們的殉教者,懷著悲痛的心情為他們祈禱。


    在幾經驅散和打壓之後,摩門教不但依然頑強地生存著,還以相當快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到現在摩門教已經擁有五百萬虔誠的信徒了。團結的教徒們聚集在一起,繼續壯大自己的隊伍。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摩門教已經史無前例地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教派了。


     


    由中東向美洲大陸進發




    假設有一條河,河的左岸是幾千年以前,河的右岸是幾百年以前,那麼隻有一座搖搖晃晃、松松垮垮的弔橋連接著河的兩岸,橋面滿是腐朽的木板。我們當代的研究學者們要想從河的左岸到達右岸,隻有冒著掉進橋下湍急旋渦的危險,勇敢地踏著危險的木板前進。但這座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飄搖的橋上,有一塊木板是依然堅固的,那就是《摩門經》中的《以太書》和《尼菲書》。


    《以太書》共有24頁,描寫的是希伯來家族的故事。《以太書》譯本中寫到,前30世紀末,在巴別塔建設時期,希伯來人民祈求上帝,救他們脫離戰爭的苦海。上帝聽到了希伯來人的祈禱,於是指引他們浩浩蕩蕩地穿過蠻荒之地,越過汪洋大海,終來到美洲海岸。這個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都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這次遠行歷時344天。至於這支大軍是從美洲大陸的哪一個海岸登陸的,《以太書》中並無記載。然而,書中第二章第四節中的一段摘錄我們或許會感興趣:


    希伯來人來到寧錄山谷(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後,上帝從天上下來,同希伯來兄弟交談,之後上帝就又回到雲層之上,消失不見了。

    希伯來人在地上行進,上帝就在天上為他們帶路,同他們交談,指引著他們前進的方向。

    他們剛穿過洪荒之地,又來到汪洋大海之前,於是上帝指導他們建造了可以在水上行駛的船。

    這些船不大,在水面輕盈漂蕩,宛若一隻大水鳥。

    除了輕巧之外,這些船還非常密封,甚至可以用來做盛水的器皿。船底、船壁,還有船的上部,都相當嚴實,艙門一關,儼然一個密閉的容器。整條船有一棵樹那麼長,梭形的船頭,大大減少了行進時水的阻力。



    當希伯來人遵照上帝的指示建造好8隻小船時,他們卻犯了嘀咕:這船沒有窗戶,要是把的一扇門關上了,船內不就漆黑一片了嗎?不過不用擔心,上帝既然如此吩咐,自然有他的道理,因為上帝還準備了16塊發光的石頭,每隻船上放兩塊,344天的照明完全沒有問題!太神奇了!


    一切準備就緒,船隊從海上出發了!這些裝載著種子和牲畜的船隻一路風雨無阻。



    途中,他們時而被驚濤駭浪拍打到海底深處,時而又遭遇狂風暴雨的襲擊,但始終毫發無損,海水實在拿他們無可奈何。因為這些像器皿一樣密封的船就是他們的諾亞方舟,每當它沉到海底,他們就大聲呼喊上帝,求助於他們的神靈,這時,上帝就會幫助他們重新回到海面上。



    手捧《以太書》,讀者總會忍不住驚嘆。《以太書》的譯本中哪怕隻有一丁點是可信的,我們也能從這一丁點可信的部分中發現上帝把技術帶給人類的影子。


     


    究竟是什麼神靈組織了這次航行?




    上帝創造了人類,又用一場大洪水將人類毀滅。之後上帝以彩虹為證,與幸存者定下永恆的約定,不再用大洪水毀滅大地(《創世紀》,第9章第10節)。然而,不守規矩的人類卻妄想與上帝平起平坐,於是他們建了一座通天塔,就是巴別塔。此舉激怒了上帝,他一怒之下,將人類遣散到世界各個地方(《創世紀》,第11章第1節),這其中就有希伯來人。他們乘坐大鳥一樣的船,借助神石發出的微光,漂蕩了三百多天,終於來到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陸。


    可是我不明白,上帝既然已經打算給這些人重生的機會了,為什麼又要讓他們千辛萬苦地造船越洋呢?全能的上帝為什麼不彈指一揮,瞬間將這些無助的子民送往目的地呢?


    是上帝沒有這個能力,還是他不想這樣做?對於這個問題,故事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上帝確實是有心幫助這些人逃離苦難的。莫非,上帝讓他們遠渡重洋隻是想借此教給他們造船的技術?然後,上帝忘記了教他們給那些黑咕隆咚的船艙安窗戶,隻好用發光的石頭來彌補他的過失?也許上帝並沒有興趣創造奇跡,隻是想要幫助這些可憐的人兒自食其力重獲新生?就算是這樣,上帝也隻需教給人們建造一些平常的船即可,大可不必教他們建造這些像堅果殼一樣的小船。建造了這些像堅果殼一樣的小船也就罷了,這位在風裡雲裡穿梭的偉大上帝,為什麼不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風平浪靜的環境呢?


    多年後的未來,永恆的全能的上帝再也不想現身了,這著實讓人惱火。難道他就不怕人們在千年以後懷疑他的嗎?是他,惹得人類不斷地追問:什麼是科技?什麼是奇跡?他創造了一個永恆的奇跡,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永恆的謎,這實在不是一項明智之舉,他沒考慮到,日後人類能學會批判性思考。


    跟其他人一樣,希伯來人戰戰兢兢地踏上了前往美洲大陸的征程。難道這領路人就不能提供更先進的技術,保佑他的子民平安渡過大洋了嗎?5000年前的上帝到底是怎樣一個神靈啊?


    神話傳說其實就是史前那段晦暗時期的文獻記錄,但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類總是把古老的傳統風俗統統拋棄。在小亞細亞帕加馬古城圖書館裡收藏的50萬冊圖書統統被人類銷毀了;耶路撒冷古城以及亞歷山大城裡的圖書館富麗堂皇,也被人類毀掉了;阿茨特肯帝國和瑪雅城裡的圖書館,更是被人類付之一炬。不僅如此,就連先人們留下來的寶貴經驗和智慧也被人類徹底毀掉了。日後他們又辛辛苦苦地搜集歷史碎片,通過費腦筋的拼圖遊戲,從殘缺的拼圖碎片中想像人類主宰的模樣。我們無法從這些殘存的歷史碎片中推斷出其存在的年代,因為那些編年史作者們不加選擇地記錄一切。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親歷的,統統納入書中,把現代的、古代的、遠古的故事,編織成色彩斑斕的地毯。時光荏苒,雜糅在一起的各種故事被攪棒胡亂地攪拌後,形成了一圈圈的年輪。這些圍繞著一個中心的圓圈,每一圈中都蘊藏著不同的故事。


    歷史留給我們的,是一頭洋蔥,隻有一層層剝開這頭洋蔥的皮,纔能發現裡面核心、本質的東西。而當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這個核心時,卻發現它並不是當初預想的不可思議、匪夷所思的東西。它告訴我們不要迷信權威,而要用頭腦、智慧,去分析歷史,詮釋歷史之謎團。這樣,我們纔有可能從前人的風俗傳統中發現歷史的蛛絲馬跡,與此同時,也把我們的歷史留給了充滿好奇的後人們。就在此時,未來,已悄然拉開了序幕!


     


    藍寶石上的書




    《古猶太人的傳說》(3)一書中寫到,亞當被驅逐出伊甸園,天使拉結爾奉命帶給他一本刻在藍寶石上的書。拉結爾告訴亞當,此書蘊涵了無盡的知識,他會從中大大獲益的。於是,人類的祖先亞當每日參讀,終於漸漸領悟到了此書的價值。後來,他把書的每個章節分藏在了不同的岩洞中。


    書中寫道:“比一個人的四肢和血管、軀干和器官更重要的,是他的目標和動機。”

    通過鑽研此書,亞當學會了觀察天像:“他研究月球、金牛座、獵戶座、天王星等天體的運動軌跡,他精通不同的天像所代表的含義,他熟知風雨雷電是怎樣產生的,他明白月球是怎樣運動變化的……”


    一本蘊藏著人類學和星像學諸多秘密的藍寶石書?使者拉結爾送給亞當的禮物與摩羅乃送給約瑟夫?史密斯的禮物真是一樣的奇怪!

    遠古時代的編年史作者們書寫歷史,就像是現代人給一種新發現的動物取名字一樣隨便。一本藍寶石書?純粹是胡扯!

    現在電腦科技如此發達,這在遙遠的古代是想都不敢想的。眾所周知,利用半導體技術,我們可以在微小的硅片上儲存上百萬條信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看,我不禁要問:“難道那本藍寶石書上的文字也是承載著古代先進科技的硅片?”


    《古猶太人的傳說》一書中記載,亞當把這本珍貴的藍寶石書傳給了他的兒子賽特,然後又相繼傳給了亨諾克、諾亞、亞伯拉罕、摩西、艾倫,後,以色列王所羅門(約前965—前926)繼承了先人們的衣缽,從藍寶石書中得到了無窮的智慧。


    根據《古猶太人的傳說》,先知亨諾克的書就是亞當藍寶石書的一部分。亨諾克排行第七,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可以直接與上帝對話,可以與天空的守護神和降落的天使交談。亨諾克刻苦鑽研藍寶石書,終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他活了三百多歲,在365歲那一年,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死去,而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回歸了天空。這一天,他把人們聚到身邊,給他們講授藍寶石書中的知識:



    人們圍繞亨諾克坐下,亨諾克又開始了他的講課。突然間,人們紛紛抬起頭,望著天空中出現的一匹駿馬,駿馬疾馳而下,來到他們身邊。人們大惑不解地轉向亨諾克,他告訴人們:“駿馬是因我來到人間的。我的時辰到了,馬上就要離開這裡,離開大家,以後就再也看不到你們了。”駿馬就停在亨諾克面前,所有在場的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這一幕。



    當時,在亨諾克跟大家告別後,眾人久久不肯離去,人們追著駿馬跑啊跑,亨諾克一次又一次地求大家不要再跟著了,他焦急地請大家趕緊停下腳步調頭回返,否則他們就會死去。然而不管亨諾克怎麼費盡口舌,人們就是堅持不肯回去。是忠誠,是依賴,還是好奇?亨諾克不再勸阻了,他生氣了:



    不管他怎麼說,人們還是堅持跟他一起走,於是他不再勸說了。人們跟著他一起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走後第七天,人們看到亨諾克出現在雲彩中,坐在一匹火紅的駿馬拉著的一輛火紅火紅的車中。



    猶太人的傳說中關於這一事件結局的描寫充滿了悲劇色彩:一些人聽了亨諾克的勸告後,回了家,繼續過著平靜的日子,而那些執意追隨先知的人們,由於在後的關鍵時刻不聽勸告,而全部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就在人們死去的地方,亨諾克乘著火紅的駿馬升上了天空。


     


    神的時期




    從亞當出現到巴別塔建立的這段時期是神的個時期,飛馳的駿馬,神秘的死亡,奇特的重生,各種現像都達到了鼎盛。

    早在1947年,人們就不禁為歷史的悠久而感慨了。那一年,人們在位於庫姆蘭死海西北部的11個山洞裡發掘出前2世紀的手稿,這些革質的軸卷完好地保存在陶罐中。


    其中一卷手稿講到了拉麥的故事(4)。拉麥是諾亞的父親,也是遊牧民族和音樂家的始祖。

    拉麥的經歷雖然講起來有些尷尬,但卻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值得他驕傲的。他家族的故事在他生前就已廣為人知了,我想,就憑這一點,即使是到了另一個世界,拉麥也一定會感到自豪的。引出故事主角的是他的妻子巴迪?艾諾詩。她在還沒跟拉麥同房前就懷孕並產下一名男嬰。這件事當然令拉麥氣憤不已。後來,祖父亨諾克告訴他,艾諾詩產下的孩子是天空的守護神。於是,拉麥便很慷慨地接受了這個男孩,將他視如己出,並給這男孩起名“諾亞”。在後來的大洪水中,諾亞一舉成名。


    後來,拉麥的親生之子尼爾幾乎重復上演了他父親的經歷。尼爾的孩子也以一種非自然的方式降臨到了人世。在跟索普蘭尼瑪結婚後,尼爾幾經努力,都不能成功地使妻子懷孕。像尼爾這樣聰明纔智為眾人所崇拜的大祭司,無疑感到這件事是他的奇恥大辱。終於有一天,尼爾再也無法忍受了,他大發雷霆,痛罵妻子,並一怒之下將妻子殺害。就在這時,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從妻子的肚子裡居然爬出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來!尼爾急忙喊來他的哥哥諾亞。他們一起埋葬了索普蘭尼瑪,然後又為小家伙取名為麥基洗德,這就是後來傳說中著名的撒冷王(5)。


    麥基洗德並非是不知從何而來的男嬰。根據傳說記載,當年上帝打開閘門,要用洪水毀滅其子民們的時候,天使長米迦勒來到了人間。他找到尼爾,坦言自己就是麥基洗德的生父,現在要把麥基洗德帶到天堂,以躲避不久就要到來的大洪水。“那天晚上米迦勒就帶麥基洗德一起走了。他把小家伙放到他的翅膀上,一起飛向伊甸園。”(6)


    麥基洗德就這樣躲過了洪水,生存了下來!洪水過後他又回到了人間。歷史學家摩西記載到:“亞伯拉罕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聯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帝王谷。撒冷王麥基洗德也帶著面包和酒出來,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給亞伯拉罕祝福,說:‘願創造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給亞伯拉罕。把敵人交在你手裡的至高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亞伯拉罕就把所得的一切,拿出十分之一來,給了麥基洗德。”(《創世紀》第14章第17~20節)(7)


    古文獻學和解經學人士每當談到《聖經》中的這樣一節內容時,都十分激動:“撒冷王在《聖經》中很少出現,他好像總是意外地介入混亂的狀況,並能在瞬間扭轉局面。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來無影去無蹤,留給子孫後代的,除了懸念還是懸念。”(8)


    但我總覺得,在這些故事中有些不合常理之處。在等級森嚴的猶太傳統中,亞伯拉罕作為三大族長和宗教創始人是居於首要地位的。為什麼一個不知從哪裡跑來的無名小卒麥基洗德能給亞伯拉罕祝禱?不僅如此,亞伯拉罕還自願拿出他所得一切的十分之一送給這個撒冷王!至高的神是個什麼東西?即使是亞伯拉罕也要向他表示敬意?或者,亞伯拉罕知道麥基洗德的身世之謎?總之,麥基洗德就是出現了,不按常理地出現在了舞臺上。


    少一些天真的信仰,多一些大膽的推測,我們可以試著解開麥基洗德的身世之謎:一個來自外太空的人群,也就是天上那些神,通過非常規的方式生下了諾亞和麥基洗德。他們法律上的父親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撫養長大,因為為了這個孩子的出生,付出了太多的代價,甚至搭上了索普蘭尼瑪的性命。巴迪?艾諾詩和索普蘭尼瑪都是神的選擇。神創造了人類,又親手將人類毀滅,他們沒有按我們想像中神的方式行事。在毀滅人類的大洪水中,這場生殖陰謀的產物幸存了下來:方舟船長諾亞成了新一代人類的始祖;麥基洗德則成了人類的老師。


    麥基洗德在大洪水之前存在,在大洪水之後還依然活著,這一點也不奇怪。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完全是有可能的,並且我們能通過物理實驗證明出來。當時麥基洗德在天使長米迦勒的幫助下登上一艘太空飛船。飛船快速起飛,不久又飛回地球。飛船上的一天是地球上的一年,當飛船依然嶄新地降落到地球上時,地球上已經過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光了。麥基洗德卻依然是個年輕的小伙子,充滿活力朝氣蓬勃。


    其實,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主人公是誰,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有著相似的傳說。根據《聖經》記載,大洪水中幸存下來的主人公叫諾亞前2000年左右的蘇美爾人的《吉爾伽美什史詩》中,主人公的名字是烏特納比西丁;在哥倫比亞的卡加巴印第安人的傳說中,大洪水中乘坐神船逃生的既不叫烏特納比西丁,也不叫諾亞,而是一個叫做穆庫艾凱的人。


     


    千年之橋




    還記得約瑟夫?史密斯的《摩門經》嗎?亞當的藍寶石書、天使拉結爾、亨諾克的升天、諾亞和麥基洗德的離奇誕生,與《摩門經》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據史密斯翻譯的《以太書》中記載,希伯來人乘船出海的時間大約與巴別塔建立的時間相差不遠。這支隊伍是在希伯來兄弟的帶領下前進的,而亨諾克的父親就是希伯來人!


    “希伯來”一詞有多種含義,比如“天上下來的人”,就是說希伯來人是神創造的民族,因此在面臨洪水的困境時,他們享有特權,被優先送到了一個新的生存之地。然而,當時船上的人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命運,而是他們子孫後代的命運。他們總是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好打算,所以他們的信仰得以流傳至今。


    《以太書》中,希伯來人是乘坐8隻沒有窗戶、極為封閉的小船到達新家園的。而在巴比倫的創世故事《埃努瑪埃利什史詩》中也有著相似的記述。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則叫做艾特蘭?哈希斯(9)。在這首蕩氣回腸的長篇史詩中,描寫了神靈恩基指導幸存的艾特蘭?哈希斯造船的過程。開始不願意學習的艾特蘭?哈希斯並沒學會造船的技能,恩基神為了讓他有朝一日學會這項技能,在地上畫出船的輪廓,並對制造過程加以詳細說明。恩基神要他造的是一隻帶頂的船,船要密封,可以裝載馴服的畜禽。船沒有甲板,沒有窗口。這艘陽光照不進去的船,聽起來完全就是現代的潛水艇。恩基神還說,船會搖晃不止!


    美國的東方學家撒迦利亞?西琴給《埃努瑪埃利什史詩》以高度的評價。他認為它是集創造性、概括性、細致性於一身的一部既有巴比倫特色又有《聖經》特點的現代史詩。(10)


     


    尷尬的問題




    1827年,這些金頁片在約瑟夫?史密斯手中。這位貧窮的蘇格蘭移民既沒有學過阿拉姆語,也沒有學過希伯來語,更沒見過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那個時候全世界都沒有一位科學家能翻譯巴比倫的文字板,因為巴比倫的文物包括《吉爾伽美什史詩》,都是在約瑟夫?史密斯去世之後纔挖掘出來的。但《以太書》與後來出土的文章在內容上達到了驚人的一致,這種現像該如何解釋呢?


    每個時代的同人都會戴著科學家打磨好的有色眼鏡去看歷史。如果這些眼鏡是在精確科學如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等的工廠生產出來的,戴上它,視力會變得很清晰。但如果把神學也歸為科學的範疇,那出自這些工廠的眼鏡隻能使視力更加模糊。神學家們把古文獻放在他們的攪杯中那麼“科學地”一攪,再倒出來的就隻能是渾濁的信仰了,而我們還要把這些當成科學知識的瓊漿吞下去!


    如果古文獻中使用的科學術語過於簡單,人們就會認為這是古代編年史學家們的痴人囈語。當文獻的記載實在無法解釋時,人們就寧願相信,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具備建造遠洋大船的能力了。人們總是不願意用邏輯去思考神靈的問題,而史學家們和人類學家們就不會這樣!


    《埃努瑪埃利什史詩》中,艾特蘭?哈希斯在恩基神的指導下學會了造船,這是不是作者的杜撰呢?諾亞和烏特納比西丁也是受到神靈的啟迪後,纔有了造船的念頭,這又是為什麼呢?希伯來人船上的照明設備是在哪個魔法工廠制作的呢?如果沒有智者的存在,那該如何解釋諾亞和麥基洗德兩位名人誕生的奇跡呢?


    我相信,諾亞的奇跡並不是一個個例!蘇美爾人的老祖宗諾亞跟烏特納比西丁肯定不是一個人,後者是更老的吉烏蘇德拉人。這個例子說明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歷史學家們會對早期存在的故事進行再創造,然後把故事的主人公改造成自己民族的人物。所以在同樣的大洪水傳說中,不同民族有著各自的主人公。沒有全世界完全一樣的故事!


     


    神靈的證據




    隻有摘下了有色眼鏡,用批判的眼光來研究這些古老文獻,纔有可能發現神靈的身份特征。

    與統領宇宙的上帝不同,神話傳說中的神並不是的。他們不像仙女,能用神奇的法力把人群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盡管神靈自己可以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他們卻隻能用笨拙的交通工具來運送人群。於是,有些人認為,很顯然,神靈們沒有什麼太空飛船,他們的科技能力很有限。他們的交通工具頂多也隻是類似航天、直升兩用飛機的飛行器。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的約瑟夫?布魯姆裡希在《以西結書》中找到了證據,證明《聖經》時代的人們是能夠建造小型宇宙飛船的(11)。


    發射臺上是一個巨大的飛船母體,隻是地球人從來沒有見過它的真面目,即四周著地的小型車輛。與美國的太空航天飛機一樣,這種小型飛船隻能裝載很少人。在一個噴射引擎裝置的制動下,飛船穿過大氣層向下著落,但速度很慢。這個引擎裝置是從核反應堆中獲取能源的。(這時,核能的反對者一定會站出來說:人們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簡直是一派胡言。要是這樣的話,那些乘核裝置潛水艇漂洋過海的希伯來人在如此之長的行程中早就該全被污染致死了。)


    飛船靜靜地懸浮在地球上方10公裡處。主體的周圍連接著2~4個直升機起落裝置。(帶螺旋裝置的直升機就不會滑落嗎?——懷疑論者又提出質疑了。起落裝置不會滑落,因為他們是插入母體之中的。那能量來源呢?沒錯,是由甲板上的反應堆提供。)飛船載著人到達地球,然後通過直升機起落裝置降落在地面上。(做夢吧?那些外太空的人怎麼知道近地球處的大氣層狀況?又怎麼知道什麼樣子的降落裝置適合於降落地的地況呢?別忘了萬裡之遙的外太空科學技術已經很發達了,通過軌道運行情況了解這點東西豈不是小菜一碟。而且,船上的螺旋裝置可以推動飛船在任何一種流動的介質中穿行,不管是酸水還是甜水,不管是石油還是酒精,哪怕是在威士忌中都沒問題。這點小問題,飛機結構專家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解決了,隻要將螺旋葉片調整到合適的角度,就可以適應不同的大氣壓。)


    然後再說說飛船著陸時發出的巨大轟鳴聲。幾乎所有古代史學家們都描寫過,飛船落地時發出的噪音像打雷一樣。

    這小小的飛船裝不了太多的人。就算有哪位神靈有心幫助希伯來人遠渡重洋,那他也必須把這些人分成好幾撥纔行。

    如果今後我們無法再發掘出更多的遠古時代的文獻,那就沒有辦法肯定,這一切究竟是在哪一個神話傳說時期發生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總有那麼一個時期,宇宙是被眾神統治著的。


     


    聯繫




    如今,大部分人類學研究學者都像穿越白令海峽,孤筏遠渡大西洋的托爾?海爾達爾(12)一樣,認為新老兩個世界之間必定存在著聯繫。毫無爭議,南美中美文化與近東文化有著眾多相似之處,下面列舉出了幾個例子:


    近東地區 南美中美

    蘇美爾人、巴比倫人和埃及人使用完全相同的歷法 印加人和後來的瑪雅人使用完全相同的歷法

    蘇美爾人、巴比倫人、埃及人和其他一些民族都有在巨石上鑿刻圖騰的傳統。 印加人同樣如此,在蒂亞瓦納科、玻利維亞、薩克賽瓦曼和秘魯也是如此。


    加利利、撒瑪利亞、猶太地區以及史前的法國和英國地區都有史前墓石牌坊和豎石紀念碑。(13) 在哥倫比亞也有。

    整塊巨石開鑿的石棺。 相同的發掘物。

    木乃伊。 同樣擁有。

    史前根據星座排列而成的圓形和矩形巨石陣。 史前秘魯和哥倫比亞也有這種文物出土。

    在現在的沙特沙漠地區有朝著天空的巨大道路標線。 同樣出現在秘魯(納斯卡、帕爾帕)以及智利海岸。

    在巴比倫和埃及,王族中兄妹、姐弟之間相互聯姻。 為了保持王族的血統,印加人也這樣做。

    在蘇美爾、巴比倫和以色列的傳說中都有大洪水時,方舟渡人以及烏鴉和鴿子將幸存者們從方舟中解救出來的記載。 哥倫比亞的卡加巴印第安人以及後來墨西哥的阿茨特肯人也有相似的傳說。其中阿茨特肯人的“諾亞”叫塔皮,《聖經》中有相關記載。


    埃及出土了變形的兒童頭蓋骨,經考證這是一種當時的酷刑。 印加族也有過這種殘酷的刑罰。

    在巴比倫和埃及地區,進行過活人顱骨手術。 印加人以及中美南美的印第安人也懂得這種額竇環鑽術。

    巴比倫地區的人們掌握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的技術。 印加人和瑪雅人同樣掌握此技術。

    一些埃及族長和赫梯族首領常戴羽毛制成的首飾或者王冠,以此來表示與飛行物的親密關繫。 印加人和所有的印第安民族都有這種傳統風俗。


    巴比倫人、埃及人、赫梯族以及其他美索不達米亞民族都崇拜“羽蛇”。 印加和瑪雅建築上也經常可以見到“羽蛇”的形像。(14)


    埃及人通過建造金字塔表達對神靈的尊敬以及想要接近神靈的心理。 埃及村莊塞加拉有一種露臺金字塔,這種金字塔在瑪雅也有。墨西哥特奧蒂瓦坎古城的金字塔與埃及金字塔很相似。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字塔與露臺金字塔很相似。


    《創世紀》第11章第1節中寫道:“全世界的人們說同一種語言,用同一種文字……” 在聖書波波烏(15)的《創世紀》章節中這樣描述基切瑪雅人創世:“他們隻有一種語言。他們既不崇拜木頭也不膜拜石頭……”《行走在黑夜裡》一章中寫道:“我們迷失了方向。為什麼會成這個樣子?在我們走向圖蘭時,我們說同一種語言。”


    《創世紀》第12章第16節中,上帝對摩西說:“舉起你的權杖,用你的手將海水劈開,為以色列人開闢一條道路。” 瑪雅的卡克奇克爾族是這樣描寫人們在大洪水中逃生的:“我們把權杖的頂部插向海底的沙子,戰勝了海水。我們在圖拉門前得到的這些紅色權杖實在是太有用了……當我們到達海岸時,巴蘭姆一奎澤用他的權杖觸踫海水,於是一條大路出現在我們面前。”


    《創世紀》第14章第21節記載:“於是摩西掌劈海水,上帝引來強勁的東風分開海水,開闢出一條道路。然後以色列人就行進在這條水中大道上,左右兩邊的海水漲起,像城牆一樣。” 聖書波波烏《行走在黑夜裡》寫到:“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是怎樣戰勝海水的。他們隻管走著,好像大海根本不存在。一些圓圓的石塊突出來,排成一排,他們就沿著石頭路走了過去。”


    《創世紀》第9章第12節:“這條彩虹連接著我和你們,以及生活在你們周圍的一切生物……” 聖書波波烏《族長的逝去》一章中寫道:“你們大聲呼喊我的時候我就會出現在你們身邊。彩虹見證我的誓言。但是現在我感到非常心痛。”


    《但以理書》第3章第21節中寫著:“然後那些穿戴著大衣、外套、帽子和其他衣物的男人們就被投進了燃燒著大火的爐子裡……他反駁說:可是我看到四個男子,他們沒有帶著枷鎖,完好無事地在火中走來走去,其中第四個人看起來像是太空中的生物。” 聖書波波烏《玩球和極樂世界》一章:“那些人走進一間滿是燒紅的炭火的屋子,但是這些人卻沒有被燒到。煙霧中可以看到他們的身體甚至是漂亮的面孔。人們想他們肯定會被燒死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極樂世界的人們也都想不通。”




    這些古書中驚人的相似讓人目瞪口獃,如果能再找出更多的相似之處,那將對問題的解決大有裨益。假使我們能把更多的興趣和精力投入在這上面,我相信,眾多的謎底將會被我們一一揭開。


    托爾?海爾達爾經過多年的潛心尋找,終於發現了更多的相似之處——如相同的紡織技術,相似的男孩割禮,一樣的金銀絲細工,相仿的武器制作工藝,等等。科學記者格爾德?馮?哈斯勒發現,在兩大洲的傳說中,就連好多神靈和城市的名字都極為相像。(16)


    後的疑問——南美中美文化是否傳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也因聖書波波烏的出現得到了圓滿的解答:



    巴蘭姆?奎澤、巴蘭姆?亞哈、Jqu?巴蘭姆,這批從東方走出來越過大海的人,就這樣消失不見了。他們很久以前就來到這裡了。他們都活了很大的年紀,人們稱他們為“上帝的僕人”。是他們把這些記錄著歷史的文字由圖拉帶到了其他地方。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領了墨西哥首都特諾西提特蘭,阿茨特肯的統治者蒙提祖馬(1466-1520)為神甫和一些有名望的重要人物做了一次演講。這次演講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像(17):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祖先並不是來自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而是來自一個很遙遠的地方。



    蒙提祖馬受過很好的教育,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並且對祖先的故事了解頗多,他很清楚自己在講什麼。當西班牙人在赫爾朗多?柯特斯的帶領下來到墨西哥城下時,蒙提祖馬放棄了反抗,因為他以為是他崇拜已久的羽蛇神回來了呢。


    現在兩種文化之間是否存在互相影響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了。問題現在轉為了:這種影響因何產生,又是何時開始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