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國學拾遺(林語堂悟解國人智慧的根基)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
    【市場價】
    123-179
    【優惠價】
    77-112
    【作者】 林語堂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化  傳統文化  其他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13433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1343340
    作者:林語堂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8月 

        
        
    "

    編輯推薦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內容簡介
    《國學拾遺》包括儒家:仁者愛人、道家:大道無形和佛家:無生無滅三部分。
    “仁”,或真人性,在道德感的形式上,是以人的內心和外在的宇宙的道德相和諧為基礎。當這個“真義”實現時,便“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就是儒家的哲學基礎。
    道家哲學和儒家哲學的涵義,一個代表消極的人生觀,一個代表積極的人生觀,那麼,我相信這兩種哲學不僅是中國人有之,而也是人類天性所固有的東西。
    我們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義,一半儒家主義。
    道家與儒家,不過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一種屬於活動的、有為的、相信的一面;一種是屬於靜觀的、懷疑的、驚異的,使生活籠罩著一種如夢性質的一面。這樣是很好的。
    佛教教導人生是一個生死輪回的圓圈,我們現在為我們前生所做的接受懲罰,我們將來我們現在所做的接受懲罰。這個圓圈是痛苦的和一個永不休止、應接不暇的幻影。人要逃脫這個圓圈纔能獲得拯救。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繫。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
    目錄
    代序 中國人智慧的根基
    儒家:仁者愛人
    代表人物
    孔子那個人
    子思:內在的道德律
    “中庸哲學”
    孟子
    求其放心
    情智勇
    思想
    沉默的革命
    以家庭為社會單位
    統治階級
    中庸代序 中國人智慧的根基
    儒家:仁者愛人
    代表人物
    孔子那個人
    子思:內在的道德律
    “中庸哲學”
    孟子
    求其放心
    情智勇
    思想
    沉默的革命
    以家庭為社會單位
    統治階級
    中庸
    大學
    論以六藝施教
    哀公問
    理想社會
    論教育
    論音樂
    道家:大道無形
    人物
    道山的高峰
    老子
    玩世、愚鈍、潛隱
    莊子
    發現自己
    思想
    生活的準則
    知足
    清正
    走馬
    求知
    以無為取天下
    民心
    養生
    玄德
    襲常道
    盜誇
    身與邦
    赤子之德
    無榮辱
    政治智慧
    治術
    政悶
    如嗇
    治大國
    大國和小國
    善人之寶
    難易
    終始
    大順
    百谷王
    三寶
    不爭之德
    掩飾
    不我知

    論罰(一)
    論罰(二)
    論罰(三)
    論罰(四)
    生命箴言
    強弱
    張弓
    莫柔於水
    平治
    理想國
    天之道
    佛家:無生無滅
    澄清佛教的迷霧

    罪與業
    理性在宗教
    方法在宗教
    可理解的止境
    知識所不及的剩餘區域
    物質主義的挑戰
    死巷
    虛無
    大光的威嚴
    在線試讀
    人物
    孔子那個人
    如果現在來寫儒家的哲學,這是在我之前已有數千位中國學者寫過的課題,我隻能寫出我自己對它的悟解及我自己對它的評價和闡釋。我沒有接受什麼,也沒有認為什麼是當然;我喜歡剝去孔子及儒家某些他們早已被曲解的意見和信仰。我的天性近乎道家,多過因信仰而造就的儒家。那些新儒家已透過佛教徒的眼來看孔子的教訓,為什麼我不可以透過道家的眼來看孔子的教訓?儒家和道家被視為中國思想的對立的兩極:孔子是一個實證主義者,而老子是一個神秘主義者;孔子關切的是人,而老子關切的是宇宙的神秘和性質;孔子視宇宙為人之一部分,而老子則認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但在近距離來看,問題仍不是這樣干脆及簡單。我以為孔子對上帝及上帝意旨的關心及他對於宇宙的靈性性質的看法,已被儒家通常的實證主義所蒙蔽。因為道家有意深入,而儒家則一切都在表面上,至少是假作如此。道家的思想家較能欣賞孔子及其教義的某些方面,且幫助他避免隻注意顯著的德行及生活的實際問題。我想考察孔子對於死、上帝、上帝的意旨,及人的靈性等較大問題的態度。
    孔子前五五一年,私生子。他的父親是魯國三大名將之一,下面這個故事,可見其勛業之一斑。有一次他帶魯國的兵去攻一座城。當他的一半軍隊已進入敵人的城門,而另一半仍在外面的時候,敵人突然把城門放下。孔子的父親,看出敵人有詐,一手將城門舉起,讓他的軍隊全部退出。
    孔子的父親六十歲以後纔娶了一個少女,就是孔子的母親,她是三個姊妹中小的。儒家的清教徒曾想盡好的方法來解釋歷史的記載,以說明孔子並不是私生子,但我認為不必這樣做。非婚生的子女常是很聰明的,這是自然的。“一切孩子都是自然的”,如一個法國貴婦所說,但我以為私生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為自然。意思是,這個孩子常是服從男女互相吸引的自然律熱烈的羅曼史的結果。別的記錄似乎也支持這個說法,大陸史家司馬遷記載孔子父親死時,孔子尚幼,他的母親不願意告訴他父親墳墓的所在(他的母親想瞞著他)。等到孔予的母親死後而孔子已長成時,他纔從一個鄉下老太婆的口中知道父親是誰及他墳墓的所在,使他可以把父母合葬在一處。孔子被描寫為九尺六寸高,古代的尺是長一指距,或八英寸,那麼用現在的尺來量是高六尺四寸。無論如何,他的綽號叫做“長人”。人物
    孔子那個人
    如果現在來寫儒家的哲學,這是在我之前已有數千位中國學者寫過的課題,我隻能寫出我自己對它的悟解及我自己對它的評價和闡釋。我沒有接受什麼,也沒有認為什麼是當然;我喜歡剝去孔子及儒家某些他們早已被曲解的意見和信仰。我的天性近乎道家,多過因信仰而造就的儒家。那些新儒家已透過佛教徒的眼來看孔子的教訓,為什麼我不可以透過道家的眼來看孔子的教訓?儒家和道家被視為中國思想的對立的兩極:孔子是一個實證主義者,而老子是一個神秘主義者;孔子關切的是人,而老子關切的是宇宙的神秘和性質;孔子視宇宙為人之一部分,而老子則認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但在近距離來看,問題仍不是這樣干脆及簡單。我以為孔子對上帝及上帝意旨的關心及他對於宇宙的靈性性質的看法,已被儒家通常的實證主義所蒙蔽。因為道家有意深入,而儒家則一切都在表面上,至少是假作如此。道家的思想家較能欣賞孔子及其教義的某些方面,且幫助他避免隻注意顯著的德行及生活的實際問題。我想考察孔子對於死、上帝、上帝的意旨,及人的靈性等較大問題的態度。
    孔子前五五一年,私生子。他的父親是魯國三大名將之一,下面這個故事,可見其勛業之一斑。有一次他帶魯國的兵去攻一座城。當他的一半軍隊已進入敵人的城門,而另一半仍在外面的時候,敵人突然把城門放下。孔子的父親,看出敵人有詐,一手將城門舉起,讓他的軍隊全部退出。
    孔子的父親六十歲以後纔娶了一個少女,就是孔子的母親,她是三個姊妹中小的。儒家的清教徒曾想盡好的方法來解釋歷史的記載,以說明孔子並不是私生子,但我認為不必這樣做。非婚生的子女常是很聰明的,這是自然的。“一切孩子都是自然的”,如一個法國貴婦所說,但我以為私生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為自然。意思是,這個孩子常是服從男女互相吸引的自然律熱烈的羅曼史的結果。別的記錄似乎也支持這個說法,大陸史家司馬遷記載孔子父親死時,孔子尚幼,他的母親不願意告訴他父親墳墓的所在(他的母親想瞞著他)。等到孔予的母親死後而孔子已長成時,他纔從一個鄉下老太婆的口中知道父親是誰及他墳墓的所在,使他可以把父母合葬在一處。孔子被描寫為九尺六寸高,古代的尺是長一指距,或八英寸,那麼用現在的尺來量是高六尺四寸。無論如何,他的綽號叫做“長人”。
    孔子童年為季氏牧牛羊,所以他嚴格地說是一個牧童,曾經學習做過許多粗鄙的事。但由於自修,他仍成為當時流的學者。五十歲的時候,他被任為魯國的中都宰,升遷為魯司寇,後來且攝行相事。在這裡他有機會將他社會和政治的學說付諸實施,但因把握實權的魯國貴族們對他失望而被罷免,正如柏拉圖被西那庫斯的暴君戴奧尼夏罷免一樣。後來他辭職,離開他的祖國到外國(城邦)周遊,共歷十四年之久。像柏拉圖一樣,他想再度從政,但失敗了,因為在他心中有他的革命理想,且相信隻要他有機會,他知道怎樣使它實現。這個失敗的時期,同時也是孔子成就的時期。他常陷入困難中,被人嘲笑拒絕,數次被逮捕及攔劫,但他卻始終保持溫良恭儉謙讓的態度,有一位偉大的儒者曾指這一點為他性格中感人的一面。因為在這個時期,他顯示出他的真正力量。沒有一個國君願意認真接待他或授給他權柄,門徒們都灰心失望,但孔子仍樂天安命。當他被逮捕或拘留時,他習慣於唱詩或朗誦而且自彈一種樂器來伴奏。他繼續研究歷史。經過了多年的浪遊之後,後回到他的祖國,當時他的幾個門徒都已在政府做事。因此他以一個“大老”——官吏老師的身份回鄉,在他七十二歲那年去世。就在他生命中後的四五年裡,他著手做偉大的工作,專心編輯古代的作品,寫下他一生對歷史的研究。這些書留傳下來,就是儒家的五經。
    新儒學的清教徒們總是曾試圖把孔子描繪成一個拘執小節,具有尊嚴的聖人。他們把他弄成一個缺乏人味完美的聖人。事實上孔子是他那時候的撒母耳·約翰生博士,怕受人尊敬。根據《論語》的記載,他曾做過幾件使那些正統批評家駭異的事。那些正統家驚呼:“一個聖人,一定不會做這樣的事,這些經文顯然是後人竄入的。大哉孔子!”我隻要提及一個記載在《論語》的事例。孔子對那些佞人及偽善者的反感就像耶穌對法利賽人一樣。一天有一位這類的學者來見孔子。孔子吩咐僕人告訴那位來訪者他不在,然後為想表示他對這個叫做孺悲的人深惡痛絕,做了一件很無禮的事。當那個來訪者仍停在門口的時候,他拿起他的弦樂器來唱歌,“使之聞之”。孔子曾一再地說:“鄉願,德之賊也。”“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願乎。”有一次他描寫當時從政者為“鬥筲之人”,又有一次他真的拿起一根杖去打一個他非常不喜歡的人的脛,且叫他做“賊”。這是孔子禮貌的標準。
    這個人是像一塊石頭一樣堅強,生而有不竭的精力,能忍受工作上極大的緊張,他說自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善感而且多情。《孔子家渤記載說:“孔子適衛,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貢脫驂以贈之。子貢曰:‘於所識之喪,不能有所贈,贈於舊館,不已多乎。’孔子曰:‘吾向入哭之,遇一哀而出涕,吾惡夫涕,而無以將之。小子行焉。’”可見他對心腹弟子的友善而溫柔。他寫了一本書《春秋》,是當時統治者們的可怕的標準尺。他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在統治階級的圈子裡面引起了很大的激動,因為他對篡位者做了嚴厲的裁判。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當一個人和他的時代不能協調時,孔子顯示出一種堅強不屈及對自己可笑處境保持幽默感的混合性格。當他們周遊列國時,孔子和弟子們被某一小城的官吏拘留,甚至絕糧數天,他們因此實際上陷於饑餓,經過了數天之後,他的許多跟隨者都餓得不能起來,但孔子仍繼續奏弦樂自娛。
    子路憤怒地闖進來對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
    孔子回答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知道弟子們的心中有憤憤不平之感,於是把子路召入問他:“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乎?奚為至於此?”
    子路慍而對曰:“君子無所困。意者夫子未仁與?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與?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聞之夫子: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積德懷義,行之久矣,奚居之窮也?”
    子曰:“由,未之識也。吾語汝。汝以仁者為必信也,則伯夷叔齊不餓死首陽;汝以智者為必用也,則王子比干不見剖心;汝以忠者為必報也,則關龍逢不見刑;汝以諫者為必聽也,則伍子胥不見殺。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纔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於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於會稽。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
    子路出,召子貢。告如子路。
    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
    子曰:“賜,良農能稼不必能穡,良弓能巧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賜,爾志不廣矣,思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國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
    孔子欣然嘆日:“有是哉,顏氏之子!吾亦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孔子似乎很難和女人處得來,他休了他的妻。他有一次說過一句貶抑女人的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在其他方面,孔子並不是一個容易服侍的人。他太太發現他有許多奇怪的癖性:他要右袖比左袖短一點以便於工作,他堅持睡衣必須長過他的身體的一半。他對食物吹毛求疵,使他的太太感到困難。《論語·鄉黨》對孔子的習慣有詳細的描寫,據說孔子不喫這樣又不喫那樣。我想每一餐一定都使孔太太大傷腦筋。素菜可能不夠多,肉可能切得不夠正。這些事情如果她有時間,她倒可以注意。但他堅持要飲家釀的酒,喫家制的干肉。有一天當她家裡的肉脯已經用完,她不得不急於在外面買,卻發現他拒絕喫現成的肉脯時,她已經打了一半主意要離開這位“偉大”、難以侍候,且好吵鬧的學者。等到她再發現她的丈夫因為她忘記把姜放在桌上而拒絕進食的時候,更加深了她離開的決心。但當有一天她發現這位好人因為肉切得不夠方正而拒絕食用,她隻有走開讓他去找每次切肉都能切得四四方方的女人來服侍他。他是一個對食物多麼挑剔的人(一種不隻是欣賞美食的挑剔,而同時堅持它要弄得適當地送上來)。
    剛巧,孔子和他的兒子孫子,都曾出妻。由於孔子的獨子和孫子都面臨一個高技術的問題——人對出母應守喪多久,從而使我們間接知道孔子孫子的兒子也曾面臨過相同的問題。曾子——談孝道的大哲學家,孔子孫子子思的老師,也曾為他的妻子梨沒蒸熟得罪了婆婆而把她休了。無論如何,在孔子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過的是單身漢的生活。
    孔子信天和天命。他說自己五十歲的時候已知天命,且說:“君子居易以待命。”上帝或天,如孔子所了解,是嚴格獨一的神,但在民間信仰中,則有許多神祗。有一次有人問他:“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而孔子回答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孔子有一次病得很厲害,有人建議他“禱爾於上下神祗。”孔子回答說:“丘之禱久矣。”他很注意祭祖,他說“祭如在”。大家都知道孔子不大注意死後的生活,至少他教訓中的主調是如此。另一方面,《論語》一再記載他對死者同在的敬畏和虔誠的感覺。同時也記載他所“慎”的事情是
    “祭’,及齋。換句話說,孔子假定上帝是高高在上的,用神秘微妙的方法來領導人事的進行,他對《易經》的興趣顯示他深信命運。他一生的歷史研究注意古代宗教祭祀的方式。我們必須假定宗教祭祀這個主題曾對他有很大的魔力。例如他說:“知其(稀禮)說者,之於天下也,如其示諸斯(掌)乎。”
    他的性格中還有美學的一面,他對音樂的摯愛顯示出他性情的敏感。他差不多每天都唱歌,而當他喜歡別人所唱的一首歌時,他“必請反之而後和之”。孔子說他自己小時在鄰邦齊國聽到一篇偉大的作品,“三月不知肉味”。這可能有點誇張,但它確能指出他對音樂的愛好。他曾形容音樂為教育的金頂,這正足以顯出他是那一類的哲學家,他常常顯及對於人心世道不可見的影響力。
    子思:內在的道德律
    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孔子死時他隻有十五歲,而受教於孔子幼的門徒曾子。曾子是《禮記》中數章的作者。《禮記》是儒家的一本經典,其中一篇,名為《中庸》,被認為十分重要,而且成為中國學童們所讀四書之一。在這本書中,我們見到孔學的哲學根據。它談及宇宙的靈性及控制它的道德律。由於活得和這道德律相符合,人便實現他的真我。這樣,外在的合乎道德的宇宙和內在的真人性的規律之間,便建立起一種和諧。人在發現他的真我時,同時發現宇宙的統一性,而且反過來,人在發現宇宙道德律的統一性時,實現他的真我,或真人性。在這短短的一本書中,我找到對於儒家哲學的完滿的說法。
    人有時無法實現那個在他身上好的人,是因為他還沒有做到對這個宇宙的真正了解,“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照子思看來,宇宙是一個道德性的秩序,而人所需要的是發現那個在他本身的道德性秩序,而由此達到“匹配”那個和道德性的宇宙相符合的好的人。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是中心,庸是經常,中庸是“中心的常道”或“內在的不易之道”。因此我跟著辜鴻銘把中庸解為“宇宙的道德秩序”:下文同此。
    但什麼是宇宙的道德律,什麼又是人的道德律呢?二者從哪裡獲得和諧呢?《中庸》的作者明說他有一種宇宙道德律的概念,這種概念,十分接近主張有某種常規控制這個宇宙的科學觀點。這種常規在它的運行上及在它的彌漫一切上,是宇宙性的。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它包含無限大及無限小。
    君子之道,費而隱……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這常規是不能毀滅及自存的。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這常規是不變的。
    夫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跟著是談及控制宇宙的物理定律的詞藻華美的一段。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流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詩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日,天之所以為天也。
    這是導致一種萬物有靈性的宇宙道德律概念。在這個問題上,孔子曾明白表示:
    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聰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