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見識城邦·中信國學大典:諸子百家(套裝14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2720-3942
    【優惠價】
    1700-2464
    【作者】 饒宗頤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中國藏書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29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盒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82990
    作者:饒宗頤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香港中華書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冊;跨越經典高度、帶領國學變革


    2、 國學泰鬥饒宗頤領銜兩岸三地空近百年專家學者傾力打造


    3、 深具國際視野,展現中西文明的踫撞與交融,以現代眼光、世界眼光、未來眼光來撫慰人心的摩登新國學


    4、貼近當代社會的解讀,挖掘古代國學經典的當代意義,浮躁社會的醒世箴言,撫慰迷茫心靈的良藥


    5、老少皆宜,修身、學習需備,導讀、原典、注釋、譯文、賞析與點評、名句索引、插圖等一應俱全,解讀嚴謹、深刻、富有新意。帶領讀懂偉大思想、受益一生


    6、詩書傳家久、國學繼世長,雙色印刷,裝幀典雅,用紙考究,附全彩閱讀指南,饋贈佳品、傳世國學典藏

     
    內容簡介
    中信國學大典(50冊)是中信出版社引進自香港中華書局的一套深具國際視野、貼近當代社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藏書。中信國學大典延聘國學泰鬥饒宗頤為主編,邀請海內外知名國學家擔任經典的選編、導讀及譯注。內容則力求通俗易懂,結合現實生活,挖掘古代經典的當代意義,拉近經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中信國學大典歷經數年的精心編輯,原定50冊圖書已陸續全部出版。在此基礎上,將50冊圖書按照內容分為文學經典(12冊)、先秦諸子(14冊)、歷史地理(12冊)、哲學宗教(12冊)四大套繫,以套裝的形式推出;套繫的知識性廣泛而集中,加以典藏設計,增加了收藏的價值。*有效益的閱讀是閱讀經典,永不過時的收藏是收藏經典,此次出版以期引起中信國學大典新的購買和收藏熱潮。
    《中信國學大典:諸子百家》(套裝14冊)主要囊括“中信國學大典”諸子思想學說的14冊圖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墨子》《孫子兵法》《韓非子》《大學•中庸》《荀子》《管子》《列子》《鬼谷子》《商君書》《呂氏春秋》。精選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縱橫家等先秦學術的重要經典,進行編選、譯注、導讀,帶領讀者聆聽“軸心時代”的*強音,感受思想的踫撞和啟迪。
    .........................

    中信國學大典(50冊)是中信出版社引進自香港中華書局的一套深具國際視野、貼近當代社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藏書。中信國學大典延聘國學泰鬥饒宗頤為主編,邀請海內外知名國學家擔任經典的選編、導讀及譯注。內容則力求通俗易懂,結合現實生活,挖掘古代經典的當代意義,拉近經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中信國學大典歷經數年的精心編輯,原定50冊圖書已陸續全部出版。在此基礎上,將50冊圖書按照內容分為文學經典(12冊)、先秦諸子(14冊)、歷史地理(12冊)、哲學宗教(12冊)四大套繫,以套裝的形式推出;套繫的知識性廣泛而集中,加以典藏設計,增加了收藏的價值。*有效益的閱讀是閱讀經典,永不過時的收藏是收藏經典,此次出版以期引起中信國學大典新的購買和收藏熱潮。 


    《中信國學大典:諸子百家》(套裝14冊)主要囊括“中信國學大典”諸子思想學說的14冊圖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墨子》《孫子兵法》《韓非子》《大學•中庸》《荀子》《管子》《列子》《鬼谷子》《商君書》《呂氏春秋》。精選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縱橫家等先秦學術的重要經典,進行編選、譯注、導讀,帶領讀者聆聽“軸心時代”的*強音,感受思想的踫撞和啟迪。


    .........................


    《論語》


    作者:陳耀南
    導讀;張燕嬰 譯注


    書號:9787508639390


    代碼:45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與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彙編,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宋朝朱熹將其列入“四書”,是文人士子參加科舉進入仕途的書目。《論語》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有著無可比擬的重大影響。


    .........................


    《孟子》


    作者:黃俊傑
    導讀;萬麗華 藍旭 譯注


    書號:9787508639369


    代碼:45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孟子是孔子之後偉大的儒家聖哲,《孟子》一書是孟子與他的學生及同時代人心靈對話的真實記錄,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宋朝朱熹列入“四書”,是文人士子參加科舉進入仕途的書目。臺灣大學黃俊傑教授的導讀與點評,深入挖掘了孟子“王道”思想、“民本”思想、“仁政”思想於二十一世紀及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


    .........................


    《老子》


    作者:陳鼓應
    蔣麗梅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39383


    代碼:36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老聃是中國哲學的開山祖,其作品《老子》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老子》(又作《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流傳兩千多年的《老子》是跨時代作品,在不同的時代,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


    《莊子》


    作者:陳鼓應
    蔣麗梅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39376


    代碼:45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莊子是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繫,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莊子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思想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有著重要及超卓的貢獻。


    .........................


    《墨子》


    作者:李賢中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49177


    代碼:42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墨子》由李賢中導讀及譯注。墨學曾是先秦時期的“顯學”之一,當時即“言盈天下”,之後因其思想與統治階級利益發生衝突,加上墨家不像儒家那麼幸運,孔子以後有孟子、荀子等重要的大思想家繼承,而墨家沒有,在歷代統治者的打壓下,墨學沉寂了千百年。不過,在民間社會,墨家的精神並沒有中斷……後來形成了俠義的傳統,正因此一傳統,中華文化纔不致僵化,而墨家在浩瀚的歷史上雖有種種變形,卻仍然延續下來,甚至對我們今天的社會還有影響力。


    .........................


    《孫子兵法》


    作者:王宏林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39109


    代碼:30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老、*傑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全書共十三篇,約6100字,篇幅雖然短小,但內容博大精深,與言簡意賅的《老子》十分類似,均為古老而又早熟的中華文明的代表典籍。本版本由王宏林進行導讀及注譯,注釋力求簡練,譯文通俗貼切,部分段落附有“賞析與點評”,對經典進行適當引申,啟發讀者思考。書末附有《名句索引》,便於讀者檢索參考。


    .........................


    《韓非子》


    作者:陳耀南
    導讀;陳秉纔 譯注


    書號:9787508643984


    代碼:30


    出版時間:2014年2月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這部書現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峰。“中信國學大典”之《韓非子》,學者陳耀南在進行導讀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


    《大學•中庸》


    作者:劉桂標
    方世豪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42277


    代碼:36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大學》講大學之道,雖遠在先秦時代,但它的道理卻有永恆而普遍的價值,值得現代人好好學習。它的教訓可以用以下的話概括:“萬丈高樓從地起,為學做人同一理。”《中庸》說的便是中國人教人立志發心,教人做君子、做聖人的教育。《中庸》說盡性立誠,就是要去除人心中夾雜的羨慕和卑屈,然後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成就自己,成就別人,成就世界。《中庸》對今天的中國人是別具意義的。


    .........................


    《荀子》


    作者:方世豪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42925


    代碼:40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荀子》一書的核心在於人文精神,即如何根據我們的思想,貫通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觀念,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從而解決中國現在的問題,並使自然世界的天地與自然的人性均得到條理化。“中信國學大典”之《荀子》,學者方世豪在進行導讀和譯注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


    《管子》


    作者:趙善軒
    導讀;趙善軒 李安竹 李山 譯注


    書號:9787508642901


    代碼:40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管子》絕非隻講利益,而是認為人隻有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以後,纔有能力開啟精神、道德上的追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就是要為人類的“義”和“利”建立次序,主張先現實後理想。這不但符合人性,更易知易行,有別於儒家舍利取義的一套理論。“中信國學大典”之《管子》,學者趙善軒等在撰寫導讀,並對精彩段落、經典語句加以賞析與點評。因此,這是一個版本精良、評點精準、特色鮮明的《管子》新注,尤其適合普通國學愛好者閱讀。


    .........................


    《列子》


    作者:梁萬如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49153


    代碼:40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今本《列子》共有八篇,合共一百四十三章。據統計,其說理文字有三十五章,故事文字有一百零八章。《列子》*精彩的地方在於記錄了一百多個寓言故事,很多故事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由於歷史的積澱,《列子》一書得到後世的增益,令這本古籍的內容很接近當代的通識書籍,書中對哲學、文學、神話、科學、醫學、心理學等範疇的涉獵,讓這本古籍的學術價值仍對今人有借鋻和啟迪的作用。


    .........................


    《鬼谷子》


    作者:曾財安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44776


    代碼:30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鬼谷子》大約成書於戰國時期,是當時縱橫家*流傳至今的著作,從書中的內容、選輯、風格等來看,堪稱《孫子兵法》的姐妹篇。書中所包含的道理技巧完全順應自然規律,謀略的邏輯性非常強,手段非常科學化,用來處理所面對的問題和事物,能收到直接卓著、立竿見影的效果,故一直是歷代追求實效的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學習鑽研的另類奇書。


    .........................


    《商君書》


    作者:梁萬如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75732


    代碼:40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商君書》所談及的治國原則、策略與方法,與現代管理亦有相通之處。雖然主要著墨於國家事務,面向的讀者對像卻不限於帝王。書中涉及的政府立法、行政等,對於執法官員也是適用的,可釐清管治的內涵,以實現有效管理。閱讀《商君書》既可了解古代中國人的管理思維和整個管理體繫在國家政治中的落實。


    .........................


    《呂氏春秋》


    作者:何志華 導讀及譯注


    書號:9787508643311


    代碼:40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中信國學大典”繫列叢書之《呂氏春秋》,由何志華導讀及注釋,將古典哲思與現代社會生活結合,重點闡發其中蘊含的“貴生”思想,引領現代人感悟生命之義、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之趣。本書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



    作者簡介
    主編:饒宗頤
    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鬥和書畫大師。他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早年以治地方史志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獻;壯年由中國史擴大到印度、西亞以至人類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則致力於中國精神史的探求。至今已出版論著50餘部、論文400多篇。
    ................
    編委會成員:陳萬雄、陳耀南、陳鼓應、單周堯、李焯芬、鄭培凱
    陳萬雄:現任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曾任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
    陳耀南: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職香港大學教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高級講師、臺灣中興大學中文繫教授、中正大學中文繫教授。現居澳洲。
    陳鼓應:1935年生,福建長汀人。臺灣大學哲學繫及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繫和北京大學哲學繫教授,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刊。

    主編:饒宗頤


    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鬥和書畫大師。他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早年以治地方史志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獻;壯年由中國史擴大到印度、西亞以至人類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則致力於中國精神史的探求。至今已出版論著50餘部、論文400多篇。


    ................


    編委會成員:陳萬雄、陳耀南、陳鼓應、單周堯、李焯芬、鄭培凱


    陳萬雄:現任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曾任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


    陳耀南: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職香港大學教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高級講師、臺灣中興大學中文繫教授、中正大學中文繫教授。現居澳洲。


    陳鼓應:1935年生,福建長汀人。臺灣大學哲學繫及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繫和北京大學哲學繫教授,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刊。


    單周堯: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明德教授、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院士、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廣州中山大學名譽教授、東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李焯芬: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業餘擔任香港福慧慈善基金會會長,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


    鄭培凱:臺灣大學外文繫畢業,副修歷史。1970年負笈美國,主修中國與歐洲思想史,及後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衛斯理大學、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及紐約佩斯大學,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兼教授。

    目錄
    《論語》陳耀南 導讀;張燕嬰 譯注
    《孟子》黃俊傑導讀;萬麗華 藍旭 譯注
    《老子》陳鼓應 蔣麗梅 導讀及譯注
    《莊子》陳鼓應 蔣麗梅 導讀及譯注
    《墨子》李賢中 導讀及譯注
    《孫子兵法》王宏林 導讀及譯注
    《韓非子》陳耀南導讀;陳秉纔 譯注
    《大學·中庸》劉桂標 方世豪 導讀及譯注
    《荀子》方世豪導讀及譯注
    《管子》趙善軒 導讀;趙善軒 李安竹 李山 譯注
    《列子》梁萬如 導讀及譯注
    《鬼谷子》曾財安 導讀及譯注
    《商君書》梁萬如 導讀及譯注
    《呂氏春秋》 何志華 導讀及譯注

    《論語》
    陳耀南 導讀;張燕嬰 譯注


    《孟子》黃俊傑
    導讀;萬麗華 藍旭 譯注


    《老子》
    陳鼓應 蔣麗梅 導讀及譯注


    《莊子》
    陳鼓應 蔣麗梅 導讀及譯注


    《墨子》
    李賢中 導讀及譯注


    《孫子兵法》
    王宏林 導讀及譯注


    《韓非子》陳耀南
    導讀;陳秉纔 譯注


    《大學·中庸》
    劉桂標 方世豪 導讀及譯注


    《荀子》方世豪
    導讀及譯注


    《管子》
    趙善軒 導讀;趙善軒 李安竹 李山 譯注


    《列子》
    梁萬如 導讀及譯注


    《鬼谷子》
    曾財安 導讀及譯注


    《商君書》
    梁萬如 導讀及譯注


    《呂氏春秋》 何志華 導讀及譯注

    前言
    為什麼要閱讀經典?道理其實很簡單
    ——經典正是人類智慧的源泉、心靈的故鄉。也正因如此,在社會快速發展、急劇轉型,也容易令人躁動不安的年代,人們也就更需要接近經典、閱讀經典、品味經典。
    邁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國際社會也越來越關注中國,並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踫撞、融合,也都會空前地引人注目,這其中,中國文化無疑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相應地,對於中國經典的閱讀自然也就擁有了不斷擴大的潛在市場,值得重視及開發。
    於是也就有了這套立足港臺、面向海內外的“中信國學大典”的出版。希望通過本套叢書的出版,繼續搭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的橋梁,引領讀者摩挲經典,感受經典的魅力,進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國學大典收錄中國歷代經典名著近六十種,涵蓋哲學、文學、歷史、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編寫原則大致如下:

    為什麼要閱讀經典?道理其實很簡單


    ——經典正是人類智慧的源泉、心靈的故鄉。也正因如此,在社會快速發展、急劇轉型,也容易令人躁動不安的年代,人們也就更需要接近經典、閱讀經典、品味經典。


    邁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國際社會也越來越關注中國,並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踫撞、融合,也都會空前地引人注目,這其中,中國文化無疑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相應地,對於中國經典的閱讀自然也就擁有了不斷擴大的潛在市場,值得重視及開發。


    於是也就有了這套立足港臺、面向海內外的“中信國學大典”的出版。希望通過本套叢書的出版,繼續搭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的橋梁,引領讀者摩挲經典,感受經典的魅力,進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國學大典收錄中國歷代經典名著近六十種,涵蓋哲學、文學、歷史、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編寫原則大致如下:


    (一)精選原則。所選著作一定是相關領域有影響、代表性、值得閱讀的經典作品,包括中國典、被尊為“群經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論語》、《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莊子》,早、有代表性的兵書《孫子兵法》,早、繫統完整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大乘佛教和禪宗重要的經典《金剛經•心經•壇經》,中國部詩歌總集《詩經》,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鋻》,中國古老的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國古代著名的遊記《徐霞客遊記》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國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而對於篇幅較大、內容較多的作品,則會精選其中值得閱讀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適中的篇幅、適中的定價,讓大眾都能買得起、讀得起。


    (二)尤重導讀的功能。導讀包括對每一部經典的總體導讀、對所選篇章的分篇(節)導讀,以及對名段、金句的賞析與點評。導讀除介紹相關作品的作者、主要內容等基本情況外,尤其強調取用廣闊的國際視野和當代眼光,將這些經典放在全球範圍內、結合當下社會生活,深入挖掘其內容與思想的普世價值,及對現代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刻啟示與借鋻意義。通過這些富有新意的解讀與賞析,真正拉近古代經典與當代社會和當下生活的距離。


    (三)通俗易讀的原則。簡明的注釋,直白的譯文,加上深入淺出的導讀與賞析,希望幫助更多的普通讀者讀懂經典,讀懂古人的思想,並能引發更多的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及更多的生活啟示。


    (四)方便實用的原則。關注當下、貼近現實的導讀與賞析,相信有助於讀者“古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錄“名句索引”,更有助於讀者檢索、重溫及隨時引用。


    (五)立體互動,無限延伸。配合圖書的出版,開設專題網站,增加朗讀功能,將圖書進一步延展為有聲讀物,同時增強讀者、作者、出版者之間不受時空限制的自由隨性的交流互動,在使經典閱讀更具立體感、時代感之餘,亦能通過讀編互動,推動經典閱讀的深化與提升。


    這些原則可以說都是從讀者的角度考慮並努力貫徹的,希望這一良苦用心終亦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進而達到經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慨然應允擔任本套叢書的主編,除表明先生對出版工作的一貫支持外,更顯示出先生對倡導經典閱讀、關心文化傳承的一片至誠。在此,我們要向饒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誠摯的感謝。


    倡導經典閱讀,普及經典文化,永遠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覺。

    媒體評論
    陳耀南
    孔子是東亞文明的典範,中華文化之光;讓人見到這光的書,便是《論語》。
    .........................
    黃俊傑
    孟子其人雖已遠逝,但是《孟子》這部經典卻為二十一世紀乃至未來的知識分子,開啟一個表面上很遙遠而實際上很親近、表面上很陌生但實際上很熟悉的思想世界。
    .........................
    陳鼓應
    “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像征,也是中國哲學的*範疇。而*位將道視為*範疇的哲學家就是老子。
    .........................

    陳耀南


    孔子是東亞文明的典範,中華文化之光;讓人見到這光的書,便是《論語》。


    .........................


    黃俊傑


    孟子其人雖已遠逝,但是《孟子》這部經典卻為二十一世紀乃至未來的知識分子,開啟一個表面上很遙遠而實際上很親近、表面上很陌生但實際上很熟悉的思想世界。


    .........................


    陳鼓應


    “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像征,也是中國哲學的*範疇。而*位將道視為*範疇的哲學家就是老子。


    .........................


    陳榮捷


    假如沒有《老子》這本書的話,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將會截然不同。假如不能真正領會這本小書裡的玄妙哲思,我們就不能期望他可以理解中國的哲學、宗教、政治、藝術和醫藥。


    .........................


    陳鼓應


    “9·11”,它使我更加看清了霸強的自我中心和單邊主義,由此推到《莊子》研究上,也使我更加注重要多重視角、多重觀點地去看待問題。


    .........................


    方世豪


    中國先秦的人文思想,孔孟以後再進一步的發展,就是荀子的思想。荀子思想的重點是說明禮制。禮制其實是包括各文化的統類,所以荀子是說明人文世界的結構。孔子的重點是說明禮樂的本意,孟子的重點是說明禮樂的源頭,荀子說禮制,重點是說明禮樂制度的實效。所謂實效,就是要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令自然世界的天地,自然的人性,都可得到條理化。


    .........................


    趙善軒


    許多人認為管仲是現實主義者,《管子》一書多是宣揚唯利是圖的思想。事實上,《管子》絕非隻講利益,而是認為人隻有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以後,纔有能力開啟精神、道德上的追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就是要為人類的“義”和“利”建立次序,主張先現實後理想。這不但符合人性,更易知易行,有別於儒家舍利取義的一套理論。

    在線試讀
    《論語》導讀
    陳耀南

    巨著寶典,影響時代;而哲思與偉人,也都是時代的產物。所以,論世然後知人,知其人、知其書,然後知其短長得失。《論語》的研習,也是如此。
    一、釋“論”“語”
    論語,兩個“言”旁的字,一本記錄言語、反映時代的儒學聖經,活現了孔子“言教”與“身教”,代表中國人貢獻給世界文化的倫理寶典。
    讀了《論語》所記錄的孔子以及門徒高足言行,有志之士,便知道如徐復觀先生在《學術與政治之間》(甲集)所謂:“程文之外,另有學問;科第之外,另有人生;朝廷之外,另有立腳地。”有史以來,沒有人能成功否認:孔子是東亞文明的典範,中華文化之光;讓人見到這光的書,便是《論語》。
    直言曰“論”,答難曰“語”——這是《周禮•春官•大司樂》賈逵《疏》引《說文》的講法。“論”是直接陳述,“語”是答復詢問。《論語》邢《疏》,以“經綸世務”釋“論”,又等於“圓轉無窮”的“輪”。依此,有人主張據《說文》二徐本惟載“盧昆”切而讀平聲。不過,段玉裁說古無平去之別,趙翼《陔餘叢考》卷四說:“語者聖人之遺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常時讀了去聲,也未為不通了。其實,研習《論語》,主要是在通義理、學為人,所以,語音與字義既都通轉,在此也不必多費筆墨了。
    總之,這本把孔子自說和答問的話,連同附帶資料,編纂流傳的記錄,就稱為《論語》。
    二、《論語》的時代
    《論語》的時代,是周代文制動搖而價值重估的時代,是孔子出而百家隨之並興的時代。
    《論語》表現孔子。孔子自覺的社會使命,是復禮興仁、撥亂反正,以處理“王綱解紐”的時代問題。繼起的那批思想家也有同樣的使命感,如後來《文心雕龍》所描述,他們“身與時舛,志共道申”,於是開創了諸子百家時代,形成了以後二千多年的中華文化。

    《論語》導讀


    陳耀南


     


        巨著寶典,影響時代;而哲思與偉人,也都是時代的產物。所以,論世然後知人,知其人、知其書,然後知其短長得失。《論語》的研習,也是如此。


                                 一、釋“論”“語”


        論語,兩個“言”旁的字,一本記錄言語、反映時代的儒學聖經,活現了孔子“言教”與“身教”,代表中國人貢獻給世界文化的倫理寶典。


        讀了《論語》所記錄的孔子以及門徒高足言行,有志之士,便知道如徐復觀先生在《學術與政治之間》(甲集)所謂:“程文之外,另有學問;科第之外,另有人生;朝廷之外,另有立腳地。”有史以來,沒有人能成功否認:孔子是東亞文明的典範,中華文化之光;讓人見到這光的書,便是《論語》。


        直言曰“論”,答難曰“語”——這是《周禮•春官•大司樂》賈逵《疏》引《說文》的講法。“論”是直接陳述,“語”是答復詢問。《論語》邢《疏》,以“經綸世務”釋“論”,又等於“圓轉無窮”的“輪”。依此,有人主張據《說文》二徐本惟載“盧昆”切而讀平聲。不過,段玉裁說古無平去之別,趙翼《陔餘叢考》卷四說:“語者聖人之遺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常時讀了去聲,也未為不通了。其實,研習《論語》,主要是在通義理、學為人,所以,語音與字義既都通轉,在此也不必多費筆墨了。


         總之,這本把孔子自說和答問的話,連同附帶資料,編纂流傳的記錄,就稱為《論語》。


                                二、《論語》的時代


        《論語》的時代,是周代文制動搖而價值重估的時代,是孔子出而百家隨之並興的時代。


    《論語》表現孔子。孔子自覺的社會使命,是復禮興仁、撥亂反正,以處理“王綱解紐”的時代問題。繼起的那批思想家也有同樣的使命感,如後來《文心雕龍》所描述,他們“身與時舛,志共道申”,於是開創了諸子百家時代,形成了以後二千多年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有史可據的個燦爛時期,就是春秋戰國那幾百年,政治上列邦競存,思想上百家爭鳴的世代。《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承劉歆《七略》而論“諸子出於王官”,今人雖不盡從,其實也並非憑空設想。由於人性與時代條件,以管理知識為專利,以學術資料為禁臠,自然是當時世襲掌權者(即所謂“貴人”、“君子”、“世族”)的必然做法。到爭奪戰亂而使貴族地位不保,特權崩壞,《莊子•天下篇》所謂“舊法世傳之史”的壟斷局面無可維持,學術就流入民間,纔俊就紛紛興起了。淪落而有纔有德的貴族,傳授學術以營生和栽培後繼者;不甘貧寒愚昧的平民,奮鬥學習以攀升社會階梯,為了榮身、為了華國、為了救世,他們紛紛努力,薪火相傳,於是推進了文化。由於社群處境與個人纔性的不同,自然有諸子百家的分別。到秦漢一變自古以來列邦並存而為帝國一統,政治上或強勢之合,而文化隨而定於一尊;或弱勢之分,而思想得以異葩耀采。二千多年來,由“先秦諸子”而“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乾嘉樸學”而現代的中西交流,相蕩相激。這樣,溯始探源,自然不能離開作為首要重鎮的孔子與《論語》。


        諸子百家興於春秋,盛於戰國,合起來便是周朝的下半場——東周。自平王東前七七〇
    年)到六國盡滅(前二二一年)這幾百年間,夏、商、西周二千多年來的貴族世襲封建政治逐漸動搖衰廢,代之以秦、漢以迄明、清又二千多年的君主世襲專制、郡縣中央集權,然後進入民主共和的現代。生於春秋後期的孔子(前五五一年至前四七九年),所耳聞目睹的大動亂、大轉型,就是“王綱解紐”。


        所謂“王綱”,就是王朝的綱紀:西周建政,行封建、立宗法、社會藉以維持、人心因而安頓的禮樂文化。所謂“解紐”,就是這種種的紐帶組織,崩壞松弛,於是社會動亂不息,人心普遍難安——怎麼辦?


        作為開啟諸子時代的人,孔子主張:正名辨分,安定秩序,恢復與振揚西周建政的禮樂文化。


        政治禮文的設計者、示範者,是孔子夢寐敬佩的姬旦——周公。周公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孔子所屬魯國的始祖。他伐商、東征,制禮作樂,建立和穩定西周王朝,不過,值得想慕欽崇,還在於克制政治人物必然強烈的權力欲望,而遵守自己所參與制定、於是也應當制約於其中的那套秩序規矩。


        勝利則驕狂,專權則縱濫,人情大都如此。不過,人性也有高貴難得之處,就是:理智清明以自警自制,宅心仁惠以愛眾安民。孔子之敬慕周公在此,《論語》之垂教後世也在此。周公所言所行,見於《尚書》中可信的《周書》各篇。不論對周國臣民、友邦之君,抑或殷商遺族,周公都反復叮嚀,諄諄告誡,總不外申說小周之能代大殷,都是天命與天意之歸於有德;如果承命者也失德,照樣會重蹈殷亡之鋻。所以有國者必須勤政愛民、修身立德。這種省勉訓誡,代表一種新的時代共識,就是:要保持憂患意識,要知道“天命靡常、有德居之”,別讓勝利衝昏了頭腦。於是,在周公領導之下,他們就努力以表現人本人文的禮樂制度,代替前朝所特別看重的——甚至可以說“偏重”的——幾乎無日不做的宗教獻祭。殷商敬祀,周人尚文,時代精神是不同的……


    .........................


    《老子》導讀


    “道”:萬物的本原


    陳鼓應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道家學派的開創者。老子與孔子同時代,年長孔子約二十歲,哲學上的老子和文化上的孔子,其關繫亦師亦友。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創始人,《老子》一書為老聃自著,近年湖北荊門郭店出土並公布的竹簡《老子》——這件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實物證據的問世,有力駁斥了《老子》晚出的錯誤說法。


    老子其人其書


    老聃,世人尊稱為老子前五七○年至?),一如尊稱孔丘為孔子、墨翟為墨子(“子”為先生之義)。司馬遷說:“姓李氏,名耳。”這是漢人的說法。根據高亨先生考證,春秋二百四十年間並無“李”姓,但有“老”姓。“老”、“李”一音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而“耳”、“聃”字義相近,故稱作耳。總之,“老聃”被尊稱為“老子”在先秦典籍中屢見,毋庸置疑。


    老子是陳國人,後陳被楚滅,故稱楚人。“楚苦縣厲鄉”,即後來的安徽亳州府,現在隸屬於河南省鹿邑縣。老子曾為周朝史官,《史記》稱他為“周守藏室之史”。“守藏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司馬遷說:“孔子之所嚴事者,於周則老子,……於楚,老萊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分別問學於老子與老萊子,都有著作傳世,著書篇目各不相同(“老子著書上下篇”,“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但梁啟超、馮友蘭等人出於粗心或有意扭曲,以至於把老子和老萊子混淆不清。


    老子與孔子同時代,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前五五一年),老子前五七○年左右,比孔子年長二十歲上下。《史記》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之事,當屬史實。先秦典籍如《莊子》、《呂氏春秋》及《禮記·曾子問》等不同典籍都曾提及此事。


    《呂氏春秋·當染》說“孔子學於老聃”。老子和孔子的關繫亦師亦友,在多種文獻記載中值得我們留意的有這幾點:一、同源異流:老子與孔子同是殷周文化的繼承者與創新者。同源中的“異流”則是孔子為中國文化史上繼往開來的人,其“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更使他成為教育史上的“萬世師表”。老子則是中國哲學的開創者,他所構建的“道”論,不僅發先秦諸子所未發,更成為中國古典哲學的主干。二、文化與哲學的對話:文化的孔子與哲學的老子進行對話,二人談論的細節雖不得而知,但從各書記載中可以窺知孔子的問題屬於文化層面(“禮”);而老子的解答則總會從文化的議題引向哲學層面(“道”)。故孔、老間的對話就是屬於文化與哲學的對話。三、對話的開放心態:儒、道開創人首次的對話,彼此學術間的立場與觀點雖異,但對話的心態卻是真摯而開放的。這和後來孟子惡意攻擊楊、墨,以及宋明儒者為了維護道統而排斥佛學的狹隘心態相較,真有天壤之別。故老、孔之間的對話誠為思想史上令人神會的一個開端。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開山鼻祖,老聃自著的《老子》是先秦哲學中早的一本哲學著作。《史記》明確記載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司馬遷這裡所說老子著書的篇目、主旨和字數,都與通行本《老子》相吻合。一九九八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印行《郭店楚墓竹簡》,首次公布了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竹簡《老子》,這件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實物證據的問世,有力駁斥了《老子》晚出的錯誤說法。


    陳楚文化圈是孕育老子思想的原鄉,中年以後他入朝任史官,長期沉浸在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帶。他精於思索宇宙的奧秘及人生的哲理,在孔子到周室拜訪他時,他已是當時學術界的泰鬥。隨著他那精簡而深刻的著作流傳各地,我們從先秦典籍廣泛引用《老子》書中的重要概念與文句,可以證實它成書之早與影響之廣。如《論語·憲問》明確引用《老子·六十三章》“以德報怨”;其後,《墨子》引用《老子》觀念與文句約十條;《管子》引用《老子》觀念與文句多達三十一條;《莊子》引用《老子》觀念與文句多達一百二十二條;《荀子》引用《老子》觀念與文句十三條;《韓非子》引用《老子》觀念與文句達七十二條;《呂氏春秋》引用《老子》觀念與文句多達二十九條。由此可見,《老子》思想對道儒墨法各家各派影響的廣遠。


    老子思想


    林語堂在他的英文著作《老子的智慧》中說:“孔子的學說過於崇尚現實,太缺乏想像的意涵。”“孔子的哲學是維護傳統秩序的哲學,主要處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倫常關繫,不但不令人激奮,反易磨損一個人對精神方面的渴求,以及幻想馳奔的本性。”這裡隱約道出儒家是通過社會規範的建立來提高人的道德價值;道家是通過哲學精神的建立來提升人的心靈境界。林語堂又說:“儒道兩家的差別前一三六年,漢武帝獨尊儒術後,被明顯地劃分出來:官吏尊孔,作家與詩人則欣賞老莊。”這裡指出漢以後,儒道分途:儒家在中國政治社會中成為顯文化及官方哲學,而道家則成為潛文化及民間哲學。


    陳榮捷在他的英文著作《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中說:“假如沒有《老子》這本書的話,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將會截然不同。假如不能真正領會這本小書裡的玄妙哲思,我們就不能期望他可以理解中國的哲學、宗教、政治、藝術和醫藥。”他還說:“在某些層面,道家進入生命之道更深更遠,所以雖然古代從諸子百家都各道其道,但道家卻得獨享其名。”


    進入老子的思想領域,讓我們先從他的“道”談起……


    .........................


    《孫子兵法》導讀


    王宏林


    孫子生平


    孫子名武,字長卿,與老子、孔子、莊子一樣,也是先秦諸子中的一位思想巨人。雖然歷史長河的積沙使這些偉大思想家的面目日漸模糊,但他們著作的巨大光輝卻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愈加耀目。


    記載孫子事跡的比較可信的史書有《史記》,提及孫子曾以兵法見吳王闔閭。《吳越春秋》也記載此事,並指出這一年是闔閭三年前五一二年,這是史書中明確記載孫子生平的直接可靠年代。楊善群先生在《孫子評傳》中,以此年為依據並結合《左傳·昭公十九年》(前五二三)記載孫武祖父孫書伐莒之事,推斷孫武生年是齊景公十三年(前五三五)。此年老子(前五七一至?)約三十七歲,孔子(前五五一至前四七九)約十七歲,如果因緣巧合,這三位思想巨人應該可以晤面,不過《史記》隻記載孔子曾向老子問禮,並


    沒有孫子見老子或孔子的記載。


    孫子出生在齊國,這是姜太公和管仲的故鄉,也是一片孕育軍事家的沃土。姜太公助武王伐紂成功,被公認為兵家之祖。管仲也是一位精通軍事的政治家,在他的領導下,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長期統帥諸侯。可以想像這種濃厚的軍事氛圍對孫子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不過,孫子能夠成長為偉大的軍事家,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的家世。畢竟在先秦時代,


    家學是個人教育的主要來源。


    孫子的遠祖為陳國公子完,因避陳亂出奔到齊,之後改姓田。曾祖父田無宇曾參與攻打萊國的戰鬥,經歷了多次戰爭的洗禮。祖父田書頗有謀略,曾指揮並攻占莒國,因戰功被齊景公賜姓孫。父親孫憑位列卿大夫。在戰爭中成長壯大的家族一定會更加重視戰爭,這可能


    正是孫憑為兒子起名叫“武”的重要原因。


    孫子出生於春秋末年,此時中原各國的軍政大權多數被有實力的卿大夫所把持。晉國出現了韓、魏、趙、智、範、中行這六大宗族控制朝政的六卿專政,魯國出現了由季孫、孟孫、叔孫來掌握政權的局面,齊國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高、國、陳、鮑四大宗族相互排擠,明爭暗鬥。孫子雖然屬於陳氏後裔,不過他十分反感這種傾軋鬥爭。而南方的吳國自壽夢稱王以來,國勢蒸蒸日上。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前五一七)左右,十八歲的孫武就離開先祖的封地,來到吳國施展宏圖。到吳國後,在伍子胥的引薦下,孫子帶著兵法見到吳王闔閭,


    並以宮女試兵,終贏得闔閭的好感,被任命為將軍,與伍子胥並肩作戰。


    從吳王闔閭四年(前五一一)任命孫子、伍子胥為將攻打楚國開始,直至吳王夫差十三年(前四八三)伍子胥被迫自殺,二十八年間,吳國先後向楚國、越國展開了大規模的攻擊,逼迫楚昭王逃入雲夢澤、越王勾踐屈辱求和。此後,吳軍一度北上與齊、晉等大國爭霸,軍事實力達到。由於夫差一心想稱霸諸侯,堅持對齊用兵,伍子胥於是稱病拒絕攻打齊國。在太宰嚭的讒毀下,夫差後賜伍子胥自盡,伍子胥去世之後,孫武也突然從史籍中消失了,《越絕書》、《吳越春秋》和《史記》等史書都沒有孫武此後的活動記載。有人認為他一生殺戮太重,終像伍子胥那樣被吳王賜劍自殺。但多數人認為他退隱後不久即去世,卒前四八〇年左右,終年五十五歲。以孫武的智慧和纔能,我們不相信他會重蹈伍子胥的悲劇。《越絕書》記載道:“巫門外大塚,吳王客、齊孫武塚也,去縣十裡。善為兵法。”這座墓在清代仍有詩人憑弔,人們大都認為孫武晚年並沒有離開他的第二故鄉——吳國。


    《孫子兵法》的基本內容


    孫子以《孫子兵法》而著稱。按《史記》所載,這部兵法有十三篇。但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兵權謀家”中著錄道:“《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竟然多出了六十九篇。又著錄道:“《齊孫子兵法》八十九篇。”可見在東漢時期,有兩部“孫子兵法”。結合相關史料可知,吳孫子就是孫武,齊孫子則是孫武的後代孫臏,這兩部兵法和兩位“孫子”的區別相當明顯。三國時期曹操為《孫子兵法》作注,明確說:“孫子者,齊人也,名武,為吳王闔閭作兵法十三篇。”所以他隻給那十三篇作注,完全舍棄了後來多出的六十九篇,這六十九篇與孫臏所作的《齊孫子兵法》八十九篇在唐代以後就亡逸了。由於名稱的相近和《齊


    孫子兵法》的亡逸,導致後人對孫武和《孫子兵法》也產生了種種猜測。


    南宋葉適和清代全祖望等著名學者認為春秋時期沒有孫武此人,理由是《左傳》、《國語》這些記載春秋大事的著作中,沒有一個字涉及“孫武”,可見這是後代杜撰的一個人物。近代梁啟超等學者認為春秋時期有孫武這個人,但兵法卻是戰國人假托孫武之名而著,理由是《孫子兵法》所談到的戰爭規模多達十萬人,這是戰國時期纔達到的規模。錢穆則推測孫武和孫臏其實是一人,理由是“臏”是一種刑罰,誰會以“臏”為名呢?所以,“臏”隻能是孫子的綽號,孫臏就是孫子。幸運的是,隨著一九七二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本的出土,種種猜測和謎團逐漸得到澄清。這批竹簡將近五千枚,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管子》、《尉繚子》等眾多先秦著作。《孫子兵法》有三百多枚,十三篇文字均有保存,竹簡上的篇名與今天我們看到的傳本大致相同。《孫臏兵法》有四百多枚,都是唐代以後所失傳的內容。這批漢簡證明了兩個事實:一、孫武和孫臏是兩個人,他們分別創作了不同的


    兵法著作。二、今天流傳的《孫子兵法》十三篇的作者是孫武,《漢書》所載多出的


    六十九篇是戰國到秦漢的兵家對這部書的解釋補充。


    《孫子兵法》約六千一百字,篇幅雖然短小,但內容博大精深,與言簡意賅的《老子》十分類似,均為古老而又早熟的中華文明的代表典籍。這部著作可分為三部分:一是宏觀戰略認識體繫,大體包括《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和《虛實篇》等前六篇。主要論述戰爭的制勝因素、戰爭的準備、計劃的制訂、戰役的組織、後勤的保障,強調以謀略勝敵,理想的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二是第七篇《軍爭篇》,主要論述將領臨場指揮時應遵循的作戰方針,核心思想是營造有利條件,克敵制勝。三是微觀戰術認識體繫,大體包括《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間篇》等後六篇。主要論述了要靈活處置問題、正確判斷敵情,各種地形和地域的作戰方法、火攻和間諜的特殊戰法等,核心思想是知己知彼,因地制宜。各篇自成一體,又密


    切聯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兵學體繫。


    《孫子兵法》一直被歷代兵家所珍視,哺育出孫臏、韓信、曹操、諸葛亮等眾多軍事家。北宋時被列為《武經七書》之首,成為官方欽定的武學聖典。歷代研究者對這部兵法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僅傳世的研究著作就有兩百多部。他們根據不同時代的戰爭特點不斷對這部兵


    法進行充實,並以此書為基礎建構了龐大而又深厚的中國軍事理論體繫。


    《孫子兵法》的現代意義與普世價值


    戰爭是一種對抗性極強的競爭行為,就“對抗”這個本質而言,人們所處的各個領域無不充滿戰爭。《孫子兵法》正是一部研究戰爭規律的著作,它對戰爭重大問題的闡發完全排斥了遠古時期的神怪迷信之談,它所揭示的克敵制勝的規律具有永恆的價值和相當普遍的哲學意義。因此,人們對《孫子兵法》的應用早已不限於軍事領域,而是拓展到管理學、決策


    學、醫學、行為學、運籌學、體育競技等諸多領域,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孫子兵法》中可貴的是整體思維方式。孫子指出戰爭是關繫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勝負取決於政治、經濟、地形、人力等多種因素,領導者對這些因素要作全面、客觀的衡量之後纔能決定是否開戰。《孫子兵法》這種客觀全面地認識世界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鋻,它啟發我們在觀察事物時,不可拘泥於事物本身,而是要從整個繫統中綜合考察事物,透過


    表面現像來認清事物的本質特點。


    孫子還指出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他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情況的變化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孫子總結出一繫列飽含人生智慧的命題,如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後發制人、奇正相生、以實擊虛、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寬嚴適度等,啟發我們


    在解決問題時要善於抓住時機,使事物向有利的一面轉化。


    孫子非常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任何成功都離不開一定的客觀物質條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坐享其成。孫子指出,用兵者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纔能獲得的戰爭效益。孫子說“致人而不致於人”、“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無恃其不來,恃吾有


    以待也”,都是強調立足自身的實力和充分的準備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由於戰爭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更加周密的計劃和切實的行動纔能戰勝敵人,因此,與《老子》、《論語》等著作相比,《孫子兵法》這部書更重視解決實際問題,具有注重實用


    和兼容博取兩大特點。直至今日,有識之士仍然熱衷於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近年來,《孫子兵法》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上來,出現了眾多相關的著作。盡管這些著作中有不少帶有機械套用、牽強附會的缺點,但管理企業確實與指揮戰爭有很多相同之處。管理者與員工很像主帥與士兵,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像敵我雙方你死我活的交戰,刺探對方的動向和行情很像軍事上的使用間諜,同樣,那些在戰場上行之有效的用兵原


    則自然也適用於商場。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