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黃式三黃以周禮學文獻輯箋(全二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1387-2011
    【優惠價】
    867-1257
    【作者】 程繼紅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古籍整理  注釋/校勘/箋注/校注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56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625617
    作者:程繼紅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編輯推薦
    浙東學術後勁,清代禮學殿軍 
    內容簡介
    本書彙輯整理了《禮書通故》以外的黃氏父子禮學文獻,其中既有散見於文集中的獨立禮學文獻,也有黃氏父子與友人及弟子的論禮書信、涉禮序跋、讀禮筆記,更有一些《合集》失 收的稀見文獻如天一閣藏黃以周《五禮異義》草稿本,一些被忽略的文獻如黃以周《詁經精舍禮學課藝》等。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較為完備的黃氏禮學文本。
    作者簡介
    程繼紅,浙江海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以來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宋代文學和浙東學術史。成果曾獲省級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廳局級社科優秀成 果二等獎1項等
    目錄
    黃式三黃以周禮學文獻輯箋
    目録

    浙東“黃門禮學”與近世禮學學脈之建構(代前言)一

    輯箋説明一


    上卷黃式三

    經禮曲禮説

    約禮説
    黃式三黃以周禮學文獻輯箋
    目録

    浙東“黃門禮學”與近世禮學學脈之建構(代前言)一

    輯箋説明一


    上卷黃式三

    經禮曲禮説

    約禮説

    復禮説

    崇禮説

    儀禮喪服説

    周官師儒説

    周官媒氏説

    明堂步筵説

    王制封國説

    燕居夔樂説

    儒行統聖賢説

    昏義雜秦制説

    絜矩説

    中和説

    誠明説

    誠説

    七情六情説

    申棃洲上帝説

    釋廟

    釋鬼神

    釋宗

    釋學

    釋畝

    釋襲

    出母服説

    嫂叔無服説

    周官三物説

    曲禮廟主曰帝説

    檀弓倚門而歌説

    禮運非列莊説

    明堂位作於武公後説

    困知勉行説

    畢任莊校夏小正辨

    釋諱

    讀濮議

    讀段集明世宗非禮論

    讀田賦考二

    讀錢幣考

    讀戶口考

    讀職役考

    讀征榷考

    讀市糴考

    讀土貢考

    讀國用考

    讀選舉考四

    讀學校考二

    讀職官考

    讀郊社考

    讀宗廟考

    讀王禮考

    讀樂考

    讀兵考三

    讀刑考

    讀封建考

    讀錢王禮説

    讀鄭氏太平經國書

    金氏周官賦法説跋

    對喪中不祭問

    對爲人後問

    任氏禮説跋

    釋乘

    釋佾

    釋旅

    釋射

    釋揖讓

    説禘灌

    射不主皮説

    告朔之餼羊説

    釋社主

    釋屏坫

    釋賦法

    釋邑

    説擯介

    釋釜

    釋秉

    釋束脩

    釋黻冕

    釋溝洫

    釋麻冕

    釋拜下

    揖所與立説

    釋趨進

    釋公門

    立不中門説

    釋過位

    攝齊升堂説

    釋享禮

    釋私覿

    釋紺緅

    緇衣羔裘説

    素衣麑裘説

    黃衣狐裘説

    釋寢衣

    釋帷裳

    説吉月必朝服而朝

    釋明衣

    辨徒坐禮坐之異

    説鄉人飲酒

    釋端章甫

    釋徹

    爲命説

    行人説

    釋諒陰

    行夏之時説

    釋輅

    釋冕

    下卷黃以周

    《經訓比義》説禮

    尸禮

    獻禮

    九祭

    取明水法

    五齊

    造器

    奏樂

    縮茅

    挼祭

    釋奠釋菜

    告朔朝廟之異

    時享禮

    藉田享先農

    五門

    九拜

    立馬從馬

    六尊

    冕弁服

    慈母服

    上丁釋菜解

    襟裾考

    王瓜生解

    宵雅肄三解

    囊槖考

    儀禮諸公考

    姑之子爲甥舅之子爲甥妻之晜弟爲甥姊妹之夫爲甥解

    一馬從二馬解

    祥刑解

    錫土姓解

    尹氏卒解

    庶姓別於上解

    周禮鄉老鄉大夫解

    賞地參之一食解

    五齊三酒用法考

    郊祀

    五帝郊

    禘郊祖宗

    魯郊禘

    魯郊月

    郊祀燔瘞

    明堂

    明堂通釋

    廟祧

    干祫及其高祖

    釋菜

    三朝

    朝位異同

    公朝私朝先後

    田制異同

    職賦

    軍賦

    偏兩卒伍專參

    侯鵠正質

    五兵



    執牛耳

    封建法

    選舉法

    市法

    練染法

    羔裘

    宿賓速賓

    三辭三讓

    解屨納屨

    跣徒跣

    趨以采齊行以肆夏解

    趨采齊行肆夏

    授幾

    秬鬯鬱鬯

    大飲禮

    夜飲禮

    饋食之籩

    共飯不澤手

    共飯不澤手下

    饗禮

    殽烝

    庖人四膏

    月令五先

    牖向

    外內不共井

    昏禮迎俟

    昏禮壻揖婦不答

    婦人歸寧

    喪父長子不取

    喪服變除

    括髪免髽

    棺槨抗木重數

    天子棺槨之閒以端長六尺爲準

    喪拜

    哀子

    出母服

    公妾以及士妾爲其父母服

    內宗外宗爲君夫人服

    二名不偏諱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殯於五父之衢

    諸公

    先生夫子

    處士居士

    周禮儀禮非古名

    大射儀

    周官注故書書或

    月令

    今月令

    明堂月令

    樂記

    服問

    喪大記

    坊記

    表記

    周官賈疏有圖

    三禮圖

    申鄭箋仕於泠官義

    婦無公事説

    離經辨志説

    字不若子説

    上如揖下如授解

    釋徹

    釋度

    漢律曆志嘉量説

    讀漢禮樂志

    漢司馬門司馬殿門殿司馬門考

    漢歲時案比考

    漢計吏考

    漢太學闢廱考

    論後倉曲臺記非專言射禮

    漢大飲考

    論秦漢唐宋田制異同

    《宋史》建中靖國郊禮天地考

    釋輭輪蒲輪一

    釋輭輪蒲輪二

    顔子見大説

    曾子論禮説

    禮書通故敘

    軍禮司馬法考徵敘

    司馬兵法校本敘

    上俞蔭甫先生書

    答俞蔭甫先生書

    復胡子繼書

    答柴吉夫書

    答劉芷人書

    答張聞遠書

    對學學問上

    對學學問下

    答五年再相朝問

    答大戴諸侯遷廟篇問

    答周官問

    示諸生書

    與王某書

    南菁講舍論學記

    南菁書院立主議

    帶經草堂記

    瑑琮駔琮考

    駔琮

    答答拜問

    釋鄭注方持弦矢曰挾側持弓矢曰執義

    讀禮運

    圭璋特琥璜爵解

    方諸考

    答徐夀蘅先生書

    示諸生書

    軍禮司馬法考徵上

    軍禮司馬法考徵下

    司馬兵法逸文附

    禮書通故敘目

    儆季子説禮粹語
    附録一

    黃以周評黃式三禮學

    附録二

    俞樾《禮書通故序》

    胡玉縉《禮書通故跋》

    郭像升《禮書通故跋》

    胡玉縉《禮説跋》

    胡玉縉《禮説略跋》

    陳漢章《禮書通故識語》

    附録三

    黃式三自撰《知非子傳》

    黃以周《敕封徵仕郎內閣中書先考明經公言行略》(節選)

    顧廣譽《明經黃先生儆居子傳》

    譚獻《黃先生家傳》

    清同治六年黃式三入祀定海鄉賢祠事實

    施補華《黃先生別傳》

    《國史儒林傳稿·黃式三》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黃式三》

    繆荃孫《中書銜處州府學教授黃先生墓誌銘》

    章太炎《黃先生傳》

    虞銘同先生別傳》

    唐文同先生學案》(節録)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黃以周》

    後記
    前言
    黃式三黃以周禮學文獻輯箋
    輯箋説明

    本書主要彙輯黃以周《禮書通故》以外散見的黃氏父子禮學文獻,並加箋注。具體説明如下:

    上卷黃式三部分,文獻主要來源於其文集《儆居集》。黃式三雖無巨型禮學著述問世,但其單篇禮論如《約禮説》、《崇禮説》、《復禮説》以及《明堂步筵説》等,皆爲學林稱譽,這些禮學文獻散見於《儆居集》中,本書逐一輯入。此外,黃式三《論語後案》爲其經學代表作,該書在清末民初影響頗大。黃式三長於三禮,故對《論語》禮儀、禮制問題考辨深詳,且多數考辨與義疏幾可獨立成篇,爲此我們也選擇輯入,並另擬了標題。下卷黃以周部分,文獻主要來源於其文集《儆季雜著》,以及《禮説》、《禮説略》、《軍禮司馬法考徵》、《經訓比義》、《儆季子粹語》等著述。黃式三黃以周禮學文獻輯箋
    輯箋説明

    本書主要彙輯黃以周《禮書通故》以外散見的黃氏父子禮學文獻,並加箋注。具體説明如下:


    卷黃式三部分,文獻主要來源於其文集《儆居集》。黃式三雖無巨型禮學著述問世,但其單篇禮論如《約禮説》、《崇禮説》、《復禮説》以及《明堂步筵説》等,
    皆爲學林稱譽,這些禮學文獻散見於《儆居集》中,本書逐一輯入。此外,黃式三《論語後案》爲其經學代表作,該書在清末民初影響頗大。黃式三長於三禮,故對
    《論語》禮儀、禮制問題考辨深詳,且多數考辨與義疏幾可獨立成篇,爲此我們也選擇輯入,並另擬了標題。下卷黃以周部分,文獻主要來源於其文集《儆季雜
    著》,以及《禮説》、《禮説略》、《軍禮司馬法考徵》、《經訓比義》、《儆季子粹語》等著述。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以上文獻雖收入筆者主持
    整理的《黃式三全集》和參與整理的《黃以周全集》中,但這次單獨輯出,一則爲讀者集中研讀黃氏父子禮學提供方便;二則筆者在《全集》整理之後,又不斷有新
    材料發現,一併輯入,希望儘快與大家分享。幾年前,筆者繼《全集》之後,立即開始整理黃氏家族其他成員與黃氏後學文獻,同時不忘搜求黃氏父子散逸之作。這
    次輯入的天一閣藏黃以周《五禮異議》殘稿(張涅、韓偉表教授拍照),便是《黃以周全集》未收文獻。除此之外,筆者新見《東城講舍經解》收録黃以周課藝四
    篇,其中禮學課藝二篇;筆者新見《詁經精舍課藝》收録黃以周課藝三十四篇,其中禮學課藝十五篇,《黃以周全集》均未收,本書亦悉數輯入。關於黃以周的生平
    事蹟研究,目前對其在杭州城東講舍與詁經精舍肄業情況一直付諸闕如,然而課藝的發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此,筆者另有專文詳述。黃以周全部課藝的整
    理,也即將有單行本問世。黃以周在南菁書院任山長期間,眾弟子協助完成《軍禮司馬法考徵》之後,忠撰有《司馬法古注音義》、陳慶年撰有《司馬法校
    注》《司馬法逸文》。由此可見,近世對《司馬法》的整理與研究,“黃門禮學”群體成績斐然。爲此,筆者將忠同師論司馬法書》二通,亦作爲
    箋注輯入,以便讀者瞭解黃以周與弟子討論《司馬法》有關問題的詳情。

    在箋注方面,主要以《禮書通故》爲資料來源。黃式三乃浙東禮學名家,
    黃以周幼承庭訓,篤守家學,對黃式三學術多有繼承與發揮,故《禮書通故》常引黃式三語,以“家大人”稱之。爲此,筆者在爲黃式三禮學著述作箋時,盡可能將
    《禮書通故》相關部分逐一摘鈔出來,以方便讀者通過文本對讀,具體而詳細地瞭解他們父子間的學術傳承情況。就黃以周本人而言,我們將其《禮書通故》與《禮
    説》作對讀時也發現,黃以周治學一貫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對自己以前學問中做得不周詳或不對的地方,常常要自我指明,還要自我修正。自我修正者,如《禮書通
    故》第十《喪禮通故四》雲:“《喪大記》注雲‘抗木之厚,天子五重,上公四重,諸侯三重,大夫二重,士一重’。是其證也。”而到了後來作《棺槨抗木重數》
    又説:“棺槨抗木重數雲‘公侯宜合爲一等’。……《禮書通故》從鄭注,重思之有未安,故復作此以正之。”(見《儆季雜著一·禮説五》)做得不周詳而自我指
    明者,如《禮書通故》第九《喪服通故五》:“庾説非,《雜著》有説。”所謂“《雜著》有説”,係指《雜著》中的《服問》一篇,其雲:“凡大功以上,麻帶有
    本者可變。三年,既練,期,既葬之,葛。小功以下,麻斷本不變,此喪服之通例也。而降服殤小功五月,亦有變葛之例也。《服問》篇‘殤長中變三年之葛’,鄭
    注此‘謂大功之親爲殤在緦小功者’,與成人小功服麻斷本有異也。庾蔚之於成人小功與殤小功之別全不體會,反駁鄭注,此大惑也。前作《喪服通故》,於此語焉
    不詳,讀者疑焉,故復作此辨之。”(《儆季雜著一·禮説六》)當然,黃以周在著述時,也有存餘不盡之意,這又是另一番境界,如《示諸生書》中説:“漢儒注
    書,循經立訓,意達而止,於去取異同之故不自深剖,令讀者自領之,此引而不發之道也。至宋儒反復推究,語不嫌詳,已有異於漢注。今人著書,必臚列舊説,力
    爲駁難,心中所有之意,盡寫紙上,並有異於宋人。而好學深思之士,閲宋後書而惟恐臥,日夜讀漢注而不知倦者,何也?譬如花盛放而姿色竭,一覽無餘,萼半圅
    而生氣饒,耐人靜玩而有味也。夙著《禮書通故》,志在發明經意,而舊説之得失不加詳辨,時存有餘不敢盡之意。”(《儆季雜著四·文鈔五》)針對黃以周禮學
    前後不同姿態,尤其是學術觀點或思想前後發生變化的細節,本書都盡可能作了箋注,藉此實現其禮學文本內部的資料循環利用與比證,這就是筆者爲何要將《禮書
    通故》作爲主要箋注材料的原因。

    儘管黃式三爲浙東禮學名家,但在黃以周赴杭州與江陰之前,黃式三學術傳播僅限於舟山海島地區和寧波鎮海一
    帶,區域比較狹窄。定海儒生胡夤,是黃式三爲數不多且有著述傳世的經學弟子,終生服膺黃氏之學。胡夤《明明子論語集解義疏》收入《四明叢書》,其自述條例
    曰:“是作本以黃先生《後案》爲藍本,其有恉趣相同者,或引用隨處標明,或行文不便覶縷,本係一家之學,並非郭竊向注也。至於意見不同之處,無可申明,繼
    之駁辯。人各有是非之心,學無取雷同之和,雖向歆之父子,鍇鉉之弟兄,不能強合也。”故凡黃式三《論語後案》説禮各題,筆者皆舉胡夤《義疏》箋注之,以使
    學者得觀師徒二人《論語》學之異同。

    此外,時人、前人或後人凡與黃氏父子禮學議題相同者,在箋注中盡可能録入,以爲讀者提供可資對讀之文本。
    媒體評論
    讀者對像:中國古代經學、禮學研究人員
    在線試讀
    上卷·黃式三·經禮曲禮説
    黃式三黃以周禮學文獻輯箋
    經禮曲禮説〔一〕

    《禮器》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經禮”者,禮之大經。“曲禮”者,禮經中委曲之數也。《中庸》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禮儀”當作“禮義”,據《周官·肆師》注,古者書“禮儀”作“禮義”。《左傳》“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言人之動作禮義三百,威儀三千,有法則也。以其爲禮之大經曰“經禮”,以其爲禮之大義曰“禮義”,其實一也。以其威可畏、儀可像曰“威儀”,以其委曲繁重曰“曲禮”,實亦一也。《漢書·禮樂志》:“周監於二代,禮文尤具。事爲之制,曲爲之防,故稱‘禮經三百,威儀三千’。”《藝文志》同,與《禮器》、《中庸》相合。約而言之,經禮之大義三百,威儀之委曲三千,章章矣。其三百、三千之數,秦火前必有確指,今書既未臚列,後儒安能析分?其分指爲何,書者皆以意言之耳。〔二〕以《儀禮》言之,十七篇之大綱,冠昏、吉兇、燕射、朝聘,是謂經禮,其中曲禮,雖以淩次仲之《釋例》,猶未盡其詳。是以《儀禮》舊有《曲禮》之名,晉荀崧、唐孔穎達皆雲然也。以《周官》言之,《塚宰》所言六典之綱,是爲經禮,而九賦、九式未嘗非曲禮也。《大宗伯》所言五禮之綱,是爲經禮,其中如《大行人》、《司儀》所言,未嘗非曲禮也。以戴《禮記》言之,如《冠義》、《昏義》、《鄉飲酒義》、《燕義》、《射義》、《聘義》,凡以義名者,古之所謂禮義,遺編猶在,即爲經禮,而其中言拜揖之儀,俎豆之數,則經禮非無曲禮也,如《少儀》、《內則》、《玉藻》,統言之皆爲曲禮。而近儒任翼聖分《內則》、《玉藻》、《少儀》爲明倫之綱,分《曲禮上》爲敬身之綱,則曲禮非無經禮也。然則諸書有經有曲,讀者善會之可矣。鄭君注孔疏,以《周禮》爲經禮,《儀禮》爲曲禮,《漢書·藝文志》瓚注駁之,朱子申瓚注詳駁之,則鄭君説爲後學所不敢信。朱子以爲禮經三百篇、曲禮三千篇,依其言考之,禮經固可言三百,如河間獻王得《禮記》一百三十一篇、劉更生增校得《禮記》二百十四篇近是,而曲禮無三千篇之多足以充其數,亦爲後學所致疑。〔三〕呂與叔以爲,今所傳《儀禮》者經禮也,其篇末稱記者記禮之變,則曲禮也。以曲爲變固未確,葉少藴以爲威儀即今之《曲禮》,所謂經禮者今已亡,語尤未是。〔四〕穭生弟〔五〕曰:《中庸》“禮義”訛“儀”,二千餘年不校正,三百、三千各以意説。《五禮通考》卷首集諸儒説,無定論,賴此糾正。
    上卷·黃式三·經禮曲禮説
    黃式三黃以周禮學文獻輯箋
    經禮曲禮説〔一〕

    《禮器》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經禮”者,禮之大經。“曲禮”者,禮經中委曲之數也。《中庸》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禮儀”當作“禮義”,據《周官·肆師》注,古者書“禮儀”作“禮義”。《左傳》“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言人之動作禮義三百,威儀三千,有法則也。以其爲禮之大經曰“經禮”,以其爲禮之大義曰“禮義”,其實一也。以其威可畏、儀可像曰“威儀”,以其委曲繁重曰“曲禮”,實亦一也。《漢書·禮樂志》:“周監於二代,禮文尤具。事爲之制,曲爲之防,故稱‘禮經三百,威儀三千’。”《藝文志》同,與《禮器》、《中庸》相合。約而言之,經禮之大義三百,威儀之委曲三千,章章矣。其三百、三千之數,秦火前必有確指,今書既未臚列,後儒安能析分?其分指爲何,書者皆以意言之耳。〔二〕以《儀禮》言之,十七篇之大綱,冠昏、吉兇、燕射、朝聘,是謂經禮,其中曲禮,雖以淩次仲之《釋例》,猶未盡其詳。是以《儀禮》舊有《曲禮》之名,晉荀崧、唐孔穎達皆雲然也。以《周官》言之,《塚宰》所言六典之綱,是爲經禮,而九賦、九式未嘗非曲禮也。《大宗伯》所言五禮之綱,是爲經禮,其中如《大行人》、《司儀》所言,未嘗非曲禮也。以戴《禮記》言之,如《冠義》、《昏義》、《鄉飲酒義》、《燕義》、《射義》、《聘義》,凡以義名者,古之所謂禮義,遺編猶在,即爲經禮,而其中言拜揖之儀,俎豆之數,則經禮非無曲禮也,如《少儀》、《內則》、《玉藻》,統言之皆爲曲禮。而近儒任翼聖分《內則》、《玉藻》、《少儀》爲明倫之綱,分《曲禮上》爲敬身之綱,則曲禮非無經禮也。然則諸書有經有曲,讀者善會之可矣。鄭君注孔疏,以《周禮》爲經禮,《儀禮》爲曲禮,《漢書·藝文志》瓚注駁之,朱子申瓚注詳駁之,則鄭君説爲後學所不敢信。朱子以爲禮經三百篇、曲禮三千篇,依其言考之,禮經固可言三百,如河間獻王得《禮記》一百三十一篇、劉更生增校得《禮記》二百十四篇近是,而曲禮無三千篇之多足以充其數,亦爲後學所致疑。〔三〕呂與叔以爲,今所傳《儀禮》者經禮也,其篇末稱記者記禮之變,則曲禮也。以曲爲變固未確,葉少藴以爲威儀即今之《曲禮》,所謂經禮者今已亡,語尤未是。〔四〕穭生弟〔五〕曰:《中庸》“禮義”訛“儀”,二千餘年不校正,三百、三千各以意説。《五禮通考》卷首集諸儒説,無定論,賴此糾正。


    【箋注】

    〔一〕 輯自黃式三《儆居集一·經説》,清光緒十四年續刻本。

    〔二〕 黃以周《禮書通故》《禮書通故》條案語雲:先君子曰:“《中庸》‘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據《周官·肆師》注,古書‘禮儀’作‘禮義’。《左傳》‘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言人之動作禮義三百,威儀三千,有法則也。以其爲禮之大經曰‘經禮’,以其爲禮之大義曰‘禮義’,其實一也。以其威可畏,儀可像,曰‘威儀’,以其委曲繁重,曰‘曲禮’,實亦一也。《儀禮》十七篇之大綱,是謂禮經,其中曲禮,雖以淩次仲之《釋例》,猶未盡其詳也。《周官·塚宰》言六典之綱,是謂禮經,而九賦、九式未嘗非曲禮。《大宗伯》言五禮之綱,是謂禮經,而《大行人》、《司儀》所言,未嘗非曲禮也。《戴記》如《冠義》、《昏義》、《鄉飲酒義》、《燕義》、《射義》、《聘義》,凡以義名者,古之所謂禮義,遺篇猶在,即爲禮經,而其中言拜揖之儀,俎豆之數,非無曲禮,《少儀》、《內則》、《玉藻》,統言之皆爲曲禮。而任翼聖分《內則》、《少儀》、《玉藻》爲明倫之綱,《曲禮上》爲敬身之綱,亦非無禮經也。諸書有經有曲,讀者善會之。或謂禮經爲常,曲禮爲變,尤謬。”即出自此篇之節引。

    又王兆芳輯録《儆季子粹語》卷之一《古術第四》載:禮家舊説,經禮三百爲《周官》,曲禮三千爲《儀禮》。子曰:“三禮皆有經、曲,先君子詳説之矣。”蓋亦指此篇而言。

    〔三〕 朱子之説,見宋衛湜撰《禮記集説》卷一《曲禮上》,原文曰:“《禮器》作經禮、曲禮,而《中庸》以經禮爲禮儀,鄭玄等皆曰經禮即《周禮》三百六十官,曲禮即今《儀禮》冠、昏、吉、兇。其中書儀三千,以其有委曲威儀,故有二名。獨臣瓉曰:‘《周禮》三百,特官名耳。經禮爲冠、昏、吉、兇。’蓋以《儀禮》爲經禮也。而近世括蒼葉夢得曰:‘經禮,制之凡也。曲禮,文之目也。先王之世,二者蓋皆有書藏於有司。祭祀、朝覲、會同,則大史執之以涖事,小史讀之以喻衆,而卿大夫授之以教萬民,保氏掌之以教國子者,亦此書也。’愚意禮篇三名,《禮器》爲勝;諸儒之説,瓉、葉爲長。蓋《周禮》乃制治立法設官分職之書,於天下事無不該攝,禮典固在其中,而非專爲禮設也。其中或以一官兼掌衆禮,或以數官通行一事,亦難計其官數以充禮篇之數。至於《儀禮》,則其冠、昏、喪、祭、燕、射、朝聘,自爲經禮大目,亦不容專以曲禮名之也。但曲禮之篇,未見於今,何書爲近,而三百三千之數又將何以充邪?又嘗考之經禮,固今之《儀禮》,其存者十七篇,而其逸見於他書者,猶有《投壺》、《奔喪》、《遷廟》、《釁廟》、《中霤》等篇。其不可考者,又有古經,增多三十九篇,而《明堂》、《隂陽》、《王史氏記》數十篇,及河間獻王所輯禮樂古事多至五百餘篇,儻或猶有逸在其間者,大率且以《春官》所領五禮之目約之,則其初固當有三百餘篇亡疑矣。所謂曲禮,則皆禮之微文小節,如今《曲禮》、《少儀》、《內則》、《玉藻》、《弟子職》篇所記,事親、事長、起居、飲食、容貎、辭氣之法,制器、備物、宗廟、宮室、衣冠、車旗之等,凡所以行乎經禮之中者,其篇之全數雖不可知,然條而析之,亦應不下三千有餘矣。若或者專以經禮爲常禮,曲禮爲變禮,則如《冠禮》之不醴而醮用酒,殺牲而有折俎,若孤子冠母不在之類,皆禮之變而未嘗不在經禮篇中。坐如尸,立如齊,毋放飯,毋流歠之類,雖在《曲禮》之中,而不得謂之變禮,其説誤也。”黃以周《禮書通故》在其父黃式三立論之基礎上,節引朱子原文取自秦蕙田《五禮通考》卷首《禮經作述源流上》中所引朱子之説,而秦氏則得自衛氏。

    〔四〕 葉氏(夢得)之説,見宋衛湜撰《禮記集説》卷一《曲禮上》,原文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經禮一而曲禮十。經禮其常,猶言制之凡也;曲禮其變,猶言文之目也。故言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先王之時,皆有書與法藏於有司,官掌之士習之,有司守之,謂之執禮。《周官》:大史掌邦之六典,禮居一焉。其曰:大祭祀,與群執事讀禮書而協事。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大會同,朝覲,以書協禮事,將幣之日,執書以詔王。小史,大祭祀讀禮法,或讀之以喻衆,或執之以行事。至周衰而二者皆亡,惟孔子獨能知之,故亦謂之執禮。今《禮記》首載《曲禮》,此非其書與法之正,漢儒雜記其所聞而纂之爾,故言《曲禮》。曰:以表之如毋放飯,毋流歠,孟子亦雲,則孟子猶及見其略歟?所謂經禮者,無復聞矣。”秦蕙田《五禮通考》引同。

    〔五〕 黃式穎(一七九六—?),字邦恬,號穭生。邑庠生。黃式三胞弟。通經史,課徒家塾,爲人正直,具儒者風範,協助兄式三續修《黃氏譜》。光緒《定海廳志》傳雲:“自少從其兄式三學,通經史,心體力行,不苟爲隨俗趨時之習。中年課徒家塾,謂:學者以治經爲急,治經必先明訓詁。訓詁不明,猶欲入堂奧而先迷門徑。時出家藏經學書籍授之,故其徒應試者多以經解獲知於學使。間以餘力治人疾,輒應手取效,始終未嘗受人饋。自奉極簡約,布衣蔬食,數十年如一日。而於宗族姻黨之窘乏者,必周之,或以善舉與之商,輒先輸無吝色。遇不平事,侃侃正言,雖強悍亦讋服。咸豐初,西洋天主教盛行,入教者假冒請書,侵奪廟寺屋宇田産,甚至倚勢橫行,莫可禁止。鄉民畏逼,群起而攻。入教者以被搶控,法國領事敏暨主教顧爲之索償,勢兇甚。同知王承楷懼激變,囑式穎清理西鄉事。式穎傳集鄉人,反復開陳,委屈排解,事乃定。”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