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困學紀聞(子海精華編)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505-732
    【優惠價】
    316-458
    【作者】 (宋)王應麟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古籍整理  注釋/校勘/箋注/校注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90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629097
    作者:(宋)王應麟著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編輯推薦
    開考據辨證筆記之先河,綜經史學術源流之淵藪 
    內容簡介
    《困學紀聞》彙集了南宋王應麟讀書札記兼考證之文。書凡說經八卷、天道地理諸子二卷、考史六卷、評詩文三卷、雜識一卷。《四庫全書總目》稱贊曰:“能知漢唐諸儒本本原原。 具有根柢。未可妄詆以空言。又能知洛,閩諸儒亦非全無心得,未可概視為鄙陋。故能兼收並取,絕無黨同伐異之私。所考率切實可據,良有由也。”
    作者簡介
    黃懷信,陝西岐山人,1951年生,1985年在西北大學取得歷史學碩士學位,2001年受聘為曲阜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現任專門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專攻中國早期思想史文獻 和儒家文獻的研究與整理。
    目錄
    目録


    整理説明1


    卷一1

    《易》1

    卷二31

    《書》31
    目録


    整理説明1


    卷一1

    《易》1

    卷二31

    《書》31

    卷三71

    《詩》71

    卷四102

    《周禮》102

    卷五126

    《儀禮》126

    《禮記》131

    《大戴禮記》151

    樂155

    卷六161

    《春秋》161

    《左氏》174

    卷七201

    《公羊》201

    《穀梁》205

    《論語》207

    《孝經》221

    卷八224

    《孟子》224

    小學235

    經説247

    卷九254

    天道254

    曆數263

    卷十269

    地理269

    諸子277

    卷十一309

    考史309

    卷十二336

    考史336

    卷十三353

    考史353

    卷十四375

    考史375

    卷十五394

    考史394

    卷十六412

    考史412

    漢河渠考412

    歷代田制考418

    歷代漕運考423

    兩漢崇儒考429

    卷十七434

    評文434

    卷十八447

    評詩447

    卷十九473

    評文473

    卷二十487

    雜識487



    附録517

    乾隆御製讀王應麟《困學紀聞》517

    《四庫全書總目·困學紀聞提要》518

    《困學紀聞》題識519
    前言
    整理説明

    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府(今浙江省寧波市)人。生於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貞二年(1296)。生平博學,史稱其九歲通六經年(1241)舉進士。中理宗寶祐四年(1256)博學弘辭科,歷仕理宗、度宗、恭帝三朝。歷官西安主簿、浙西提舉常平茶鹽主管帳司、揚州教授、樞密院架閣文字、國子録、武學博士、太常寺主簿、臺州通判、太常博士、秘書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著作佐郎;度宗即位,攝禮部郎官,授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崇政殿説書、著作郎、守軍器少監、將作監兼侍立修注官、權直學士院、秘書少監兼侍講,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徽州知州、秘書監兼國史編修、實録檢討兼侍講、起居郎兼權吏部侍郎等。後因忤權臣賈似道,以母憂去官。賈似道潰師江上後,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進兼同修國史、實録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轉尚書兼給事中。後因奏事不入而辭官。
    整理説明

    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府(今浙江省寧波市)人。生於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貞二年(1296)。生平博學,史稱其九歲通六經年(1241)舉進士。中理宗寶祐四年(1256)博學弘辭科,歷仕理宗、度宗、恭帝三朝。歷官西安主簿、浙西提舉常平茶鹽主管帳司、揚州教授、樞密院架閣文字、國子録、武學博士、太常寺主簿、臺州通判、太常博士、秘書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著作佐郎;度宗即位,攝禮部郎官,授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崇政殿説書、著作郎、守軍器少監、將作監兼侍立修注官、權直學士院、秘書少監兼侍講,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徽州知州、秘書監兼國史編修、實録檢討兼侍講、起居郎兼權吏部侍郎等。後因忤權臣賈似道,以母憂去官。賈似道潰師江上後,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進兼同修國史、實録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轉尚書兼給事中。後因奏事不入而辭官。

    王應麟一生著有《深寧集》一百卷、《玉堂類稿》二十三卷、《掖垣類稿》二十二卷、《詩考》五卷、《詩地理考》五卷、《漢藝文志考證》十卷、《通鑑地理考》一百卷、《通鑑地理通釋》十六卷、《通鑑答問》四卷、《困學紀聞》二十卷、《蒙訓》七十卷、《集解踐阼篇》、《補注急就篇》六卷、《補注王會篇》、《小學紺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詞學指南》四卷、《詞學題苑》四十卷、《筆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漢制考》四卷、《六經天文編》六卷、《小學諷詠》四卷,總凡20餘種,近700卷。清人張大昌爲其所作之年譜,又補録8種,49卷,則共爲31種,744卷。應麟著作內容廣泛,涉及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典章制度、文獻目録等,時有“以文學師表一代”之譽。《四庫全書總目·困學紀聞提要》稱其“博洽多聞,在宋代罕其倫比”,洵然確論。

    《困學紀聞》一書,乃其讀書札記兼考證之文。書凡説經八卷、天道地理諸子二卷、考史六卷、評詩文三卷、雜識一卷。卷首自題雲:“幼承義方,晚遇艱屯,炳燭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學之,庶自別於下民。開卷有得,述爲《紀聞》。”乃其書之所由作。《四庫全書總目》稱其“考證是非,無所遷就,胡炳文諸人堅持門戶,亦不至如明楊慎、陳耀文,國朝毛奇齡諸人肆相攻擊。蓋學問既深,意氣自平,故絶無黨同伐異之私。所考率切實可據,良有由也”,確爲中肯評價。今試選諸卷實例臚列如下,以見其價值。

    卷一《易》第2條雲:“‘修辭立其誠。’修其內則爲誠,修其外則爲巧言。《易》以辭爲重。《上繫》終於‘默而成之’,養其誠也;《下繫》終於六‘辭’,驗其誠不誠也。辭非止言語。今之‘文’,古所謂‘辭’也。”可謂發明殆盡。第3條雲:“‘履霜’戒於未然,‘月幾望’戒於將然。《易》貴未然之防,至於幾則危矣。”第22條雲:“冥於《豫》而勉其‘有渝’,開遷善之門也。冥於《升》而勉其‘不息’,回進善之機也。”等等,雖皆發明之詞,但均未失本義,可謂“切實可據”。

    卷二《書》第1條雲:“《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春秋傳》所謂《三墳》《五典》是也。前賢謂:皋、夔、稷、契,有何書可讀?理實未然。黃帝、顓頊之道在丹書,武王所以端絻東面而受於師尚父也。少皞氏之紀官,夫子所以見郯子而學焉也。孰謂無書可讀哉?”第31條雲:“古文‘天明畏,自我民明畏’,今文下‘畏’字作‘威’,蓋衛包所改,當從古”等,皆不可謂無見。卷三《詩》第11條雲:“朱子《詩傳》雲:‘舊説扶風雍縣南有召亭,今雍縣析爲岐山、天興兩縣,未知召亭的在何縣。’愚按:《史記正義》引《括地志》,召亭在岐山縣西南。”寥寥數語,解決問題。卷五《儀禮》第2條雲:“韓文公讀《儀禮》,謂‘考於今,無所用’。愚謂天秩有禮,小大由之。冠昏喪祭,必於是稽焉。文公大儒,猶以爲無所用,毋怪乎冠禮之行,不非鄭尹而快孫子也。”是能糾前賢誤説。

    卷五《禮記》第88條雲:“《大學》之‘親民’當爲‘新’,猶《金縢》之‘新逆’當爲‘親’也,皆傳寫之誤。”直接指明爲傳寫之誤,而今本猶沿於舊。卷六《春秋》第15條雲:“《素問》:‘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餘於終,而天度畢矣。’注謂:‘立首氣於初節之日,示鬥建於月半之辰,退餘閏於相望之後。此可以發明《左氏》‘正時’之義。’”是直言經文之失。第27條雲:“杜預解《傳》雲:‘諸侯諒闇,國事皆用吉禮。’議太子服雲:‘高宗無服喪之文,唯稱不言而已。’飾經舞禮,不可以訓。”又明注文之失。

    卷七《論語》第18條雲:“四教以文爲先,自博而約;四科以文爲後,自本而末。”第19條雲:“互鄉童子則進之,開其善也;闕黨童子則抑之,勉其學也。”皆有獨到見解。説《孝經》第7條雲:“《荀子》述孔子之言曰:‘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國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輟。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爲不義’,與《孝經》之説稍異。”見其能夠廣泛聯繫。卷九天道第3條雲:“楊倞注《荀子》雲:‘天無實形,地之上空虛者,盡皆天也。’其説本於張湛《列子注》,謂:‘自地而上,則皆天矣,故俯仰喘息,未始離天也。’”此誠追本溯源之見。卷十地理第10條雲:“楚‘北有甘魚之口’,鮑氏注‘疑爲濟陰高魚’,非也。《左氏·昭十三年》傳‘次於魚陂’,注雲:‘竟陵縣城西北,有甘魚陂。’”此以經注糾正史誤之例。卷十諸子第47條,“《楚辭·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荀子》曰:‘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人之情也。其誰能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者哉?’荀卿適楚,在屈原後,豈用《楚辭》語歟?抑二子皆述古語也。”見其治學之慎。

    卷十一考史第56條雲:“《傳》言大伯端委,仲雍斷髮。《史記》雲二人皆‘文身斷髮,示不可用’。文身斷髮,自闢害耳。遠適荊蠻,則周人不知其處,何以須‘示不可用’也?皆遷之謬。”此以經傳注疏考訂正史太公之非,本卷類此者良多。卷十二考史第14條雲:“《樂書》‘作十九章’,《索隱》雲‘《安世房中樂》’。今考之《漢志》,《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索隱》誤。”第32條雲:“《食貨志》:‘李悝爲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貨殖傳》雲:‘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以《藝文》考之,《李克》七篇在儒家,《李悝》三十二篇在法家。盡地力者,悝也,非克也,《貨殖傳》誤。”蓋以《漢書》糾正《史記》之誤,不乏卓見。卷十三考史第29條雲:“《曹娥碑》雲‘盱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以五月時迎伍君’,《傳》雲:‘迎婆娑神。’誤也。”此以碑刻訂正史書之誤,發前人未發之覆。卷十四考史第23條雲,“《李德裕傳》:‘韋弘質建言,宰相不可兼治錢穀。’嘉祐六年《制策》:‘錢穀,大計也,韋賢之言不宜兼於宰相。’蓋‘弘’字避諱,誤以‘質’爲‘賢’。”此乃明辨史載訛誤成因,精細之至。卷十五考史第32條雲,“攻媿《跋曹子方書》,以爲祐陵時上書論時事,靖康至樞管。愚謂有兩曹輔,其一字子方,與蘇、黃遊;若論事爲樞管者,字載德。龜山爲銘合爲一人,非也。又《淮海樓記》考《國史傳》,秦少遊調定海主簿,而《文集》無一語及之。愚謂少遊爲蔡州教授時,選人七階未改,主簿乃初階,非歷此官也。”亦其讀史精細、善於發現和訂正訛誤之徵也。

    卷十六兩漢崇儒考第4條雲:“晉灼曰:‘西京無太學。’公孫弘曰:‘請因舊官而興焉。其肄習之地,則太常也。傳授之師,則五經博士也。’《三輔黃圖》:‘漢太學,在長安西北七裡。’《關中記》:‘在安門之東,杜門之西。’何武歌太學下,王咸舉幡太學下,則有太學矣。或曰:晉灼以漢初言,《黃圖》記武帝時。”此爲徵引衆説、訂正一説之誤。卷十七評文第7條曰,“宋玉《釣賦》:‘宋玉與登徒子偕受愛釣於玄淵。‘唐人避諱,改‘淵’爲‘泉’,《古文苑》又誤爲‘洲’。”是其能梳理舊誤成因、力糾前注之非。第24條雲:“《饒娥碑》,按魏仲兕作《饒孝女碣》,旌其裡閭,不言娥死。子厚失於傳聞,而史承其誤。”直陳史書傳寫之誤。卷十八評詩第33條雲:“《橋陵》詩:‘石門霧露白,玉殿莓苔青。’《舊史》鄭顥夢爲聯句,與此同。”可謂讀書博洽,善於聯繫。本卷類此者良多。如第63條、第111條、第112條、第137條、第160條等,不一而足。

    卷十九評文第1條載:“《穀梁》隱四年《傳》注雲:‘建儲非以私親,所以定名分。’鄧潤甫《草東宮制》雲:‘建儲非以私親,蓋明萬事之統。主器莫若長子,茲本百王之謀。’蓋出於此。”第59條載“夏文莊表雲:‘詩會餘蚳之文,簡凝含酖之墨。’‘餘蚳’,見《詩·貝錦》箋。‘筆鋭干將,墨含醇酖’,出《文心雕龍》。”皆見其讀史精熟,追根溯源。卷二十雜識第20條雲,“《館閣書目》:‘《蠶書》一卷,南唐秦處度撰。以九州蠶事,獨兗州爲。’按,《蠶書》見秦少遊《淮海後集》。少遊子湛,字處度。以爲南唐人,誤矣。”第70條雲:“隋煬帝謂蕭後曰:‘儂不失爲長城公,卿不失爲瀋後。’長城公,謂陳後主;瀋後者,後主之瀋後也。《通鑑釋文》以‘瀋’音‘瀋’,謂瀋湎之後,誤矣。”皆爲摘引材料,訂正史誤之類。如此之類,皆有發明,足見其書之有價值。

    誠然,王應麟之説也有未當者。如卷五《儀禮》第19條雲:“《聘禮》注:‘君行一,臣行二。’疏謂出《齊語》。今按此晏子之言,見《韓詩外傳》:‘衛孫文子聘魯,公登亦登。叔孫穆子曰:子不後寡君一等。’”閻若璩已指出:“《韓詩外傳》:‘晏子聘魯,上堂則趨,授玉則跪。既退,孔子問焉。晏子對曰:‘夫上堂之禮,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趨乎?今君之受帶也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禮中又有禮。’至衛孫文子聘魯事,乃又一義,王氏引亦非。”是其言出處有誤。説卷五《禮記》第47條雲:“張彥遠雲:‘鄭玄未辯楂梨。’按《內則》注:‘柤梨之不臧者。’謂之未辯,可乎?”閻若璩按:“謂鄭公不識樝,乃陶弘景。”是其有張冠李戴之嫌。卷六《左氏》第41條雲:“劉文公合諸侯於召陵。及皋鼬,將長蔡於衛。衛侯使祝佗私於萇弘,乃長衛侯於盟。考之《春秋》,是年三月會於召陵,蔡侯已在衛侯之上矣。五月盟於皋鼬,不序諸侯。經無長衛之文,《傳》未足信也。”閻若璩按:“盟與會不同,盟較會之次爲重,固雲‘乃長衛侯於盟’,非會也。會在召陵,蔡固在衛上。盟在皋鼬,衛則在蔡上。異地複異事,王氏於此析猶未精。”再如地理卷十諸子第137條雲“人主以二目視一國,一國以萬目視人主”出自《鄭長者》之書,而閻若璩按:“‘人主’二句見《韓非子》,爲齊宣王之語。宣王聞之鄭長者有言‘夫虛靜無爲而無見也’,方爲長者語。”是其考史不精之誤。卷十四考史第10條載:“治平末年,始鬻度牒。考之《唐史》,肅宗時裴冕建言度僧道士,收貲濟軍興。此鬻牒之始也。”閻若璩據《食貨志》所載“安祿山反,楊國忠遣侍御史崔衆至太原,納錢度僧尼、道士。旬日,得百萬緡。明年,御史鄭叔清與宰相裴冕議,度道士、僧尼”,指出令祠部給僧尼牒實,爲天寶六載五月制也,不始於冕。此亦其考史不精所致。類此者,亦見諸評文卷十九第24條載録的俗語來源,如王應麟所言“地主”出《左傳》,實際上《左傳》隻有“東道主”。“功夫”並非源自《王肅傳》,而是出《魏少帝紀》。“小卻”非出《宋紀》,而是《武帝紀》。出《史記·範睢傳》者非“主人公”,而是“主人翁”。“細碎事手下”非出自《吳·呂範傳》,而是出自注引《江表傳》孫策語。“合少成多”亦非出自《中庸》注,等等。凡此種種,皆王氏考辨失察或疏漏之處。儘管如此,但瑕不掩瑜,況學術之進步,智者千慮之一失,容當有之。

    《困學紀聞》影響清代學術甚巨,誠如陳祖武先生所雲:“三百年間儒林中人,無不深得厚齋先生(按即王應麟伯厚)之沾溉,顧炎武之《日知録》、閻若璩之《潛邱札記》、錢大昕之《十駕齋養新録》、趙翼之《陔餘叢考》、陳澧之《東塾讀書記》等等,每多引爲矩。”(《〈困學紀聞〉與〈深寧學案〉》)諸大家尚然,何況一般?是其價值自不待言。

    有清一代專事《困學紀聞》董理者多家,四庫館臣以閻若璩、何焯所校各有評注,多足與應麟之説相發明而入《四庫全書》。今謹以之爲底本,參校《四部路儒學刻本(簡稱《叢刊》本)、清道光五年餘姚翁氏守福堂刻本(簡稱翁氏本)而爲校點。

    另外需要説明的是,本次整理於每卷內各條前分別添加序號,以便查覽。
    媒體評論
    讀者對像:古代學術史專業學者,古代文史研究者
    在線試讀
    困學紀聞

    卷一

    卷一

    宋王應麟撰


    《易》

    1危者使平,易者使傾,《易》之道也。處憂患而求安平者,其惟危懼乎?故《乾》以惕無咎,《震》以恐致福。


    2“修辭立其誠。”修其內則爲誠,修其外則爲巧言。《易》以辭爲重。《上繫》終於“默而成之”,養其誠也;《下繫》終於六“辭”,驗其誠不誠也。辭非止言語。今之“文”,古所謂“辭”也。
    困學紀聞



    卷一

    卷一

    宋王應麟撰


    《易》

    1危者使平,易者使傾,《易》之道也。處憂患而求安平者,其惟危懼乎?故《乾》以惕無咎,《震》以恐致福。


    2“修辭立其誠。”修其內則爲誠,修其外則爲巧言。《易》以辭爲重。《上繫》終於“默而成之”,養其誠也;《下繫》終於六“辭”,驗其誠不誠也。辭非止言語。今之“文”,古所謂“辭”也。


    3“履霜”戒於未然,“月幾望”戒於將然。《易》貴未然之防,至於幾則危矣。


    4“潛龍以不見成德”,管寧所以箴邴原也;“全身以待時”,杜襲所以戒繁欽也。《易》曰:“括囊,無咎無譽。”


    5“之本。”周公曰:“鼕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
    見《韓非·解老》。
    可以發明“貞”、“固”之説。


    6《乾》初九,《復》也。“潛龍勿用”,即“閉關”之義。《坤》初六,《姤》也。“履霜堅冰至”,即“女壯”之戒。


    7《淮南·人間訓》雲:“《易》曰‘潛龍勿用’者,言時之不可以行也,故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終日乾乾’,以陽動也;‘夕惕若厲’,以陰息也。因日以動,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以陰、陽言日、夕,《易》説所未及。
    若璩按:“君子終日乾乾”爲句,“夕惕若”爲句,“厲無咎”爲句。證以下文“言雖危無咎”,驗句讀斷宜如此。
    “驗”上,翁氏本有“益”字。
    不意《淮南子》誤讀“厲”聯上,至王輔嗣猶然。今朱子《本義》正之。



    8蔡澤謂:“《易》曰‘亢龍有悔’,此言上而不能下,信而不能詘,往而不能自反者也。”亦善言《易》矣。澤相秦數月而歸相印,非苟知之。《賈誼書》雲:“亢龍往而不能反,故《易》曰‘有悔’;潛龍入而不能出,故《易》曰‘勿用’。龍之神也,其惟蜚龍乎?”


    9《越絶》引《易》進退存亡之言曰:“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幾,得有喪之理。”陸宣公雲:“喪者得之理,得者喪之端。”其語本此。


    10《坤》之六五,程子以爲羿、莽、媧、武,非常之變。干寶之説曰:“柔居尊位,若成、昭之主,周、霍之臣也。百官總己,專斷萬機,雖情體信順而貌近僭疑。言必忠信,行必篤敬,然後可以取信於神明,無尤於四海。”愚謂此説爲長。


    11《乾》、《坤》之次《屯》,曰“建侯”。封建與天地並立。一旅復夏,共和存周,封建之效也。匹夫亡秦,五胡覆晉,郡縣之失也。


    12古者君臣之際,分嚴而情通。上天下澤,《履》,其分嚴也。山上有澤,《咸》,其情通也。不嚴則爲《未濟》之三陽失位,不通則爲《否》之“天下無邦”。


    13《陰符經》雲:“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愚嘗讀《易》之《臨》曰“剛浸而長”,《遯》曰“浸而長也”。自《臨》而長爲《泰》,自《遯》而長爲《否》,
    “遯”,《叢刊》本、翁氏本作“遁”。
    浸者漸也,聖人之戒深矣。


    14“繫於苞桑”,三柔在下而戒之也。“繫於金柅”,一柔方進而止之也。


    15《蒙》之剛中,二也,占而求之曰“初筮”。《比》之剛中,五也,占而從之曰“原筮”。


    16“童蒙”應於二之剛則吉,養之早也。“童觀”遠於五之剛則吝,見之小也。


    17信君子者治之原。《隨》之九五曰:“孚於嘉,吉。”信小人者亂之機。《兌》之九五曰:“孚於剝,有厲。”


    18“鳴謙”則吉,“鳴豫”則兇。鳴者,心聲之發也。“未知獲戾於上下”,鳴謙者歟?“二三子亦姑謀樂”,鳴豫者歟?


    19柔而剛則能遷善,剛而柔則能順理。《復》之六三柔而不中,勉爲初之剛而屢失,故頻復。《巽》之九三剛而不中,勉爲初之柔而屢失,故頻巽。


    20《小畜》上九“月幾望”則兇,陰亢陽也。《歸妹》六五“月幾望”則吉,陰應陽也。《中孚》六四“月幾望”則無咎,陰從陽也。曰“幾”者,戒其將盈,陰盈則陽消矣。


    21《同人》之初曰“出門”,《隨》之初曰“出門”,謹於出門之初,則不苟同,不詭隨。


    22冥於《豫》而勉其“有渝”,開遷善之門也。冥於《升》而勉其“不息”,回進善之機也。


    23“大蹇朋來”,進君子之真朋也。“渙其群”,退小人之僞朋也。
    泰言朋,否言群。



    24君子進而衆賢聚,故《復》“朋來無咎”。衆賢盛而君子安,故《解》“朋至斯孚”。君子之志行而小人之心服,故《豫》“勿疑,朋盍簪”。


    25《易》言“密雲不雨”者二。《小畜》終於“既雨”者,陽之極爲陰也。《小過》終於“已亢”者,陰之極爲陽也。
    畜極則通,過極則亢。



    26“慎乃儉德,惟懷永圖”,
    “慎”,《叢刊》本、翁氏本作“謹”。
    故“甘節吉”。“盜言孔甘,亂是用餤”,故“甘臨無攸利”。


    2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故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故曰:“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


    28召平、董公、四皓、魯兩生之流,士不以秦而賤也。伏生、浮丘伯之徒,經不以秦而亡也。萬石君之家,俗不以秦而壞也。《剝》之終曰“碩果不食”,陽非陰之所能剝。
    若璩按:召平有三,此必指爲蕭相國客者。但秦時封東陵侯,非士也。伏生下浮丘伯上,宜增高堂生。高堂生亦秦之博士。



    29下陽舉而虢亡,虎牢城而鄭懼,西河失而魏蹙,大峴度而燕危,故曰:“設險以守其國。”狄患攘而民怨結,宗藩弱而戚黨顓,柄臣揃而宦寺恣,寇叛平而方鎮強,故曰:“思患而豫防之。”


    30《復》曰“朋來”,所以致泰;《泰》曰“朋亡”,所以保泰。


    31陽大陰小,而言“陰陽”,闔而闢也;
    “闢”,《叢刊》本、翁氏本作“闢”,本字。
    朔先晦後,而言“晦朔”,終而始也。


    32《爾雅》:“小罍謂之坎”,“大琴謂之離”。萬物之像,無非《易》也。
    若璩按:又有“轡首謂之革”,“康謂之蠱”,“和樂謂之節”。



    33《易》之終始,皆陽也。始於《乾》之初九,終於《未濟》之上九。


    34《易》於《蠱》“終則有始”,於《剝》“消息盈虛”,於《復》“反復其道”,皆曰“天行也”。然則無與於人事歟?曰:聖人以天自處,扶陽抑陰,盡人事以回天運,而天在我矣。


    35言行可以欺於人,而不可以欺於家,故《家人》之《像》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36《復》之初,即《。“碩果不食”則生矣,《復》之所謂仁也。《乾》爲木果,在春爲仁,發生也;在鼕爲幹,歸根也,終而復始。


    37張子曰:“《易》爲君子謀,不爲小人謀。”朱子謂:聖人作《易》,示人以吉兇,言“利貞”,不言“利不貞”;言“貞吉”,不言“不貞吉”;言“利禦寇”,不言“利爲寇”也。


    38聞之前修曰:中庸誠敬,自有乾坤,即具此理。《乾》九二言“龍德正中,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坤》六二言“敬以直內”。
    “六二”,翁氏本無。



    39“《復》以自知。”必自知,然後見天地之心。有不善未嘗不知,自知之明也。


    40“致命遂志”,命可致而志不可奪。“行法俟命”,命可制而法不可變。
    “制”,《叢刊》本同,翁氏本作“俟”,涉前誤。



    41“下學而上達”,故《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


    42魏相以《易》相漢,能上陰陽之奏,而不能防戚宦之萌,不知“繫於金柅”之戒也。匡衡以《詩》相漢,能陳《關雎》之義,而不能止奄寺之惡,不知“昏椓靡共”之戒也。經術雖明,奚益焉!


    43五陽之盛而一陰生,是以聖人謹於微。齊桓公七年始霸,十四年陳完奔齊,亡齊者已至矣。漢宣帝甘露三年匈奴來朝,而王政君已在太子宮。唐太宗以武德丙戌即位,而武氏已生於前二年。我藝祖受命之二年,女真來貢,而宣和之禍乃作於女真。張芸叟曰:“《易》者極深而研幾。當潛而勿用之時,必知有亢;當履霜之時,必知有戰。”
    若璩城器之,夏至日與門人論陰陽消長之理,以爲物禁太盛者衰之始也。門人因曰:“漢宣帝甘露三年,呼韓邪單於稽侯珊來朝,
    “珊”,翁氏本作“
    ”。
    此漢極盛時也。是年,王政君得幸於皇太子,生帝驁於甲觀畫堂,爲世嫡皇孫,爲新室代漢之兆,此正夏至生一陰之時。&rdq城曰:“然。”王氏此條,城論來。



    44《易》言“積善”曰家,《大學》言“興仁”、“興讓”曰家,家可以不正乎!


    45世之治也,君子以直勝小人之邪。《易》曰:“田獲三狐,得黃矢。”世之亂也,小人以狡勝君子之介。《詩》曰:“有兔爰爰,雉離於羅。”


    46《易》者,像也。木上有水爲《井》,以木巽火爲《鼎》,上止下動爲《頤》,頤中有物爲《噬嗑》,《小過》有飛鳥之像焉。
    “像焉”下,《叢刊》本、翁氏本有“餘卦可以類求”。
    王輔嗣“忘像”之説,蒙莊緒餘爾。


    47《左傳》疏引《易》雲:“伏羲作十言之教,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消、息。”朱子發以爲鄭康成之語。愚謂:“正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裡”,見於《易緯通卦驗》。漢儒皆謂之《易》,則此所謂“《易》雲”者,蓋緯書也。


    48鄭康成《詩箋》多改字,其注《易》亦然。如“包蒙”,謂“包”當作“彪”,文也;《泰》“包荒”,謂“荒”讀爲“康”,虛也;《大畜》“豶豕之牙”,謂“牙”讀爲“互”;《大過》“枯楊生荑”,謂“枯”音“姑”,無姑,山榆;《晉》“錫馬蕃庶”,讀爲“藩遮”,謂蕃遮,禽也;《解》“百果草木皆甲宅”,“皆”讀如“解”,
    若璩按:王氏集《鄭注周易》雲:“解,皆讀如人倦之解。”
    “解”謂“坼”,呼皮曰甲,根曰宅;《困》“劓刖”,當爲“倪
    ”;《萃》“一握爲笑”,“握”讀爲“夫三爲屋”之“屋”;《繫辭》“道濟天下”,“道”當作“導”;“言天下之至賾”,“賾”當爲“動”;《説卦》“爲乾卦”,“乾”當爲“幹”。其説多鑿。鄭學今亡傳,《釋文》及《正義》間見之。


    49《書序》:“八卦之説,謂之‘八索’,求其義也。”而賈逵以爲八王之法,張平子以爲《周禮》八議之刑;索,空也,空設之。唯馬融以爲八卦。杜預但雲“古書名”,蓋孔安國《書序》猶未行也。愚按:《國語》史伯曰:“平八索以成人。”韋昭注謂八體以應八卦也;謂《乾》爲首,《坤》爲腹,《震》爲足,《巽》爲股,《離》爲目,《兌》爲口,《坎》爲耳,《艮》爲手。此足以證孔、馬之説。


    50《易》正義雲:“伏犧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朱子謂:《繫辭》本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繫於卦爻之下者。《上繫》、《下繫》乃孔子所述《繫辭》之傳也。《彖》即文王所繫之辭。《像》者,卦之上下兩像及兩像之六爻,周公所繫之辭也。《彖》、《像》上、下傳者,孔子釋經之辭也。愚按:《釋文》雲:“王肅本作《繫辭上傳》,訖於《雜卦》,皆有‘傳’字。”《本義》從之。《漢·儒林傳》雲:“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絶,而爲之傳。”王肅本是也。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