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四書全譯(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704-1019
    【優惠價】
    440-637
    【作者】 劉俊田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古籍整理  今注今譯/全注全譯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650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鎖線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1165053
    作者:劉俊田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為什麼您的書架上不能沒有《四書》?
    八百年來儒教集大成者朱熹,逐字逐句解讀
    修齊治平的綱要——《大學》
    成就聖賢的根本——《中庸》
    中國人的聖經,永恆的儒家經典——《論語》
    家傳戶誦的經典,文字雄偉的傑作——《孟子》
    自朱子以來八百年,中國社會之人人書。
    在131皇慶二仁宗下詔恢復科舉,確定四書為科舉考試指定用書。
    1370年(明洪武三年),再次確立科舉以朱熹“傳注為宗”。
    清承明制,朱熹的理學思想及四書之地位進一步穩固。
    自此,朱熹的理學思想成為官方哲學,四明清三代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想要當公務員、做官,就必須讀懂、讀通四書!<明清三代
    230、數十萬的進士和舉人,
    以及難以計數的讀書人,名垂千古的名人雅士,
    無一不是從小把四書作為啟蒙書來讀。
    可能還是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人生啟蒙書!
    六七百年來,數歲孩童入三家村塾者,莫不以《四書》為主要讀本,其書遂形成一般常識之基礎,且為國民心理之總關鍵。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我在村塾裡讀書,讀了九年(1895-1904)。在這個期間,我讀習並記誦了以下幾部書:《孝經》《小學》《四書》《五經》……。

    ★ 為什麼您的書架上不能沒有《四書》?


    1.流傳ZUI廣,影響ZUI大的四書注釋本
    八百年來儒教集大成者朱熹,逐字逐句解讀
    修齊治平的綱要——《大學》
    成就聖賢的根本——《中庸》
    中國人的聖經,永恆的儒家經典——《論語》
    家傳戶誦的經典,文字雄偉的傑作——《孟子》
    自朱子以來八百年,中國社會之人人書。


    在131皇慶二仁宗下詔恢復科舉,確定四書為科舉考試指定用書。
    1370年(明洪武三年),再次確立科舉以朱熹“傳注為宗”。
    清承明制,朱熹的理學思想及四書之地位進一步穩固。
    自此,朱熹的理學思想成為官方哲學,四明清三代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想要當公務員、做官,就必須讀懂、讀通四書!


    3.張居正、王陽明、曾國培、梁啟超的人生啟蒙書230、數十萬的進士和舉人,
    以及難以計數的讀書人,名垂千古的名人雅士,
    無一不是從小把四書作為啟蒙書來讀。
    可能還是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人生啟蒙書!
    六七百年來,數歲孩童入三家村塾者,莫不以《四書》為主要讀本,其書遂形成一般常識之基礎,且為國民心理之總關鍵。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我在村塾裡讀書,讀了九年(1895-1904)。在這個期間,我讀習並記誦了以下幾部書:《孝經》《小學》《四書》《五經》……。
    ——胡適《我的信仰》
    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
    ——康熙大帝


    4.既是治學寶典,也是修身指南
    四書集“古聖賢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要”,指出學習要以聖人之道作為志向。既是治學寶典,也是修身指南。它就像一把尺子,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用它一量,就知道了。


    ★《四書》的版本這麼多,為什麼必須買這本?


    ◆ 權威:以清嘉慶吳縣真意堂刊本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約請業內專家進行注釋和翻譯。注釋準確簡明,譯文通達曉暢,讓每一個文化愛好者更能汲取經典的力量。
    ◆ 通俗:通俗通透講解原文原意,輕輕松松讀懂經典精要,全本全譯全注,文白對照,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傳承。
    ◆ 實用:以高等的文化自覺,緊貼當下社會,揭示四書中所蘊涵的無上智慧,幫我們解決當下的困惑,給我們做人做事的啟示。
    ◆ 精美:裸脊鎖線裝訂,可180°平攤,書封模切,燙黑工藝,大氣典雅。物有所值的典藏校譯本,讓每一個愛書之人更喜收藏與饋贈。
    ◆ 考究:內文采用高松膠版紙,手感舒適,色彩柔和,讓每一個熱愛閱讀之人,隨心閱讀無壓力。


    親近古典,感悟大道、體貼聖賢,
    汲取安身立命的智慧
    就從這本《四書全譯》開始


    ★ 歡迎從《四書全譯》進入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遴選涉及經詩子集等各領域的經典著作,如《傳習錄全譯》《四書全譯》《易經全譯》《詩品全譯》《唐詩三百首全譯》《宋詞三百首全譯》《近思錄全譯》,約請文史哲語領域的專家學者,以權威版本為底本校勘原文,在此基礎上,對原文中難理解的字詞句、專有名詞和典章制度等傳統文化知識出注詮釋,並對原文進行明白曉暢的今文翻譯。裝幀上采用裸脊鎖線,書封模切,燙黑工藝,大氣典雅。力求從形式到內容,打造傳統名著的精品讀物。
    對於入門者來說,可以幫您克服“古文恐懼癥”,是學習傳統文化的讀本;對於研究者來說,是可供隨時查閱的可靠的“案頭書”。


     


     

     
    內容簡介
    《四書》又稱《四子書》。四書中,隻有《論語》從漢代即被尊為經典;《大學》《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不獨立成書,跟《孟子》一樣,並無特殊地位。隋唐時期,三書纔逐漸受到重視;至宋,朱熹承襲“二程”(程顥、程頤)的觀點和做法,大力推崇此三書,使之與《論語》並重。並從三十歲開始,朱熹“遍求古今諸儒之說”, 融通百家,注解《四書》。《大學》《中庸》的注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因為引用程說和他說較多,稱為“集注”。1182年,朱熹正式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書合刊,稱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經學史上的“四書”之名纔首次出現,並從此開創了漢唐崇《五經》,唐後重《四書》的時代。使之成為中國傳統教育的教科書,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世界典籍中的瑰寶。“自朱子以來八百年,四書成為中國社會之人人書”,其精神內核已鐫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是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記錄下來,在戰國初期彙輯成書的。《論語》是儒家的原始經典之一,體現了儒家創始人孔子的重要思想――仁。這一思想貫穿他的哲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化主張的各方面,也貫穿於《論語》全書。

    《四書》又稱《四子書》。四書中,隻有《論語》從漢代即被尊為經典;《大學》《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不獨立成書,跟《孟子》一樣,並無特殊地位。隋唐時期,三書纔逐漸受到重視;至宋,朱熹承襲“二程”(程顥、程頤)的觀點和做法,大力推崇此三書,使之與《論語》並重。並從三十歲開始,朱熹“遍求古今諸儒之說”, 融通百家,注解《四書》。《大學》《中庸》的注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因為引用程說和他說較多,稱為“集注”。1182年,朱熹正式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書合刊,稱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經學史上的“四書”之名纔首次出現,並從此開創了漢唐崇《五經》,唐後重《四書》的時代。使之成為中國傳統教育的教科書,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世界典籍中的瑰寶。“自朱子以來八百年,四書成為中國社會之人人書”,其精神內核已鐫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各書簡介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是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記錄下來,在戰國初期彙輯成書的。《論語》是儒家的原始經典之一,體現了儒家創始人孔子的重要思想――仁。這一思想貫穿他的哲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化主張的各方面,也貫穿於《論語》全書。
    《大學》傳說是孔子的弟子曾參所著。在唐代以前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到宋代,理學創始人程顥、程頤非常重視《大學》,朱熹在二程的基礎上,重新編次,分為經一章,傳十章。《大學》明確提出了“三綱領”,即“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又有“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三綱八條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倫理道德的核心,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庸》一般認為它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二程對《中庸》贊賞有加,再到朱熹繼承二程思想,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成了《四書》之一。《中庸》在儒家典籍中,是高層次的理論色彩很濃厚的著作。可以說宋明理學之所以能達到哲學高峰,和《中庸》是密不可分的。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一書是孟子思想的記錄,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發展和完善。在漢代,《孟子》已經成為重要思想著作,被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漢文帝為《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五代時,後蜀主孟昶命令為十一經刻石,其中就包括《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晦,號晦庵,晚稱晦翁,福建尤溪縣人。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與“二程”並稱為“程朱理學”。
    1148年朱熹中進士,1153年拜“二程”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由此奠定了理學之基。1169年,朱熹從全新角度獨創“中和新說”,標志著其哲學思想的成熟。1175年,與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會於信州鵝湖寺,就“心”與“理”的問題辯論、講學達十日之久,這就是學術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在教育方面,朱熹先後重建了白鹿洞書院(1180年)和嶽麓書院(1194年),為之請名師,購圖書,訂學規,並親自主持講學,其辦學模式開創了後來七百年封建書院教育的典範。
    1200年,朱熹在“慶歷黨禁”的迫害中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謚“文”,追封徽國公,世稱朱文公。朱熹被尊為朱子,作為“孔門十二哲”享祀孔廟,是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位列大成殿,受儒教祭祀的人。
    朱熹一生勤於著述,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等,約2000萬字。後人輯有《朱子語類》《朱文公集》。

    朱熹(1130-1200晦,號晦庵,晚稱晦翁,福建尤溪縣人。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與“二程”並稱為“程朱理學”。
    1148年朱熹中進士,1153年拜“二程”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由此奠定了理學之基。1169年,朱熹從全新角度獨創“中和新說”,標志著其哲學思想的成熟。1175年,與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會於信州鵝湖寺,就“心”與“理”的問題辯論、講學達十日之久,這就是學術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在教育方面,朱熹先後重建了白鹿洞書院(1180年)和嶽麓書院(1194年),為之請名師,購圖書,訂學規,並親自主持講學,其辦學模式開創了後來七百年封建書院教育的典範。
    1200年,朱熹在“慶歷黨禁”的迫害中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謚“文”,追封徽國公,世稱朱文公。朱熹被尊為朱子,作為“孔門十二哲”享祀孔廟,是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位列大成殿,受儒教祭祀的人。
    朱熹一生勤於著述,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等,約2000萬字。後人輯有《朱子語類》《朱文公集》。


    林松,1930年生,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現代傑出的穆斯林學者,雲南省個舊市沙甸村人,50年代初到北京工作,1975年調北京師範大學參加白壽彝主持編纂的《中國通史》的編寫,1979年調中央民族學院中文繫(現為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任教,從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為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由於為高等民族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大學
    引言 3
    (一) 7
    (二) 12
    (三) 13
    (四) 15
    (五) 19
    (六) 20
    (七) 21
    (八) 24
    (九) 25
    (十) 27
    (十一) 31
    中庸

    大學
    引言 3
    (一) 7
    (二) 12
    (三) 13
    (四) 15
    (五) 19
    (六) 20
    (七) 21
    (八) 24
    (九) 25
    (十) 27
    (十一) 31
    中庸
    引言 45
    (一) 48
    (二) 51
    (三) 52
    (四) 53
    (五) 54
    (六) 55
    (七) 56
    (八) 57
    (九) 58
    (十) 60
    (十一) 62
    (十二) 63
    (十三) 65
    (十四) 68
    (十五) 70
    (十六) 71
    (十七) 73
    (十八) 75
    (十九) 77
    (二十) 81
    (二十一) 91
    (二十二) 92
    (二十三) 93
    (二十四) 95
    (二十五) 96
    (二十六) 97
    (二十七) 101
    (二十八) 104
    (二十九) 107
    (三十) 110
    (三十一) 111
    (三十二) 114
    (三十三) 115
    論語
    引言 123
    學而 126
    為政第二 136
    八佾第三 150
    裡仁第四 167
    公冶長第五 179
    雍也第六 196
    述而第七 213
    泰伯第八 231
    子罕第九 243
    鄉黨第十 258
    先進第十一 273
    顏淵第十二 290
    子路第十三 304
    憲問第十四 319
    衛靈公第十五 343
    季氏第十六 358
    陽貨第十七 369
    微子第十八 385
    子張第十九 395
    堯曰第二十 407
    孟子
    引言 415
    梁惠王上 418
    梁惠王下 456
    公孫丑上 501
    公孫丑下 539
    滕文公上 575
    滕文公下 611
    離婁上 645
    離婁下 677
    萬章上 705
    萬章下 735
    告子上 764
    告子下 793
    盡心上 827
    盡心下 860

    前言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可能作於戰國時期,寫定於秦統一全國以後不久。作者不詳。
    “ 大學”,指有關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廣博的學問。據傳在周代,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學習基礎文化及武藝。十五歲入大學,又稱太學,學習治理政事的理論。漢代鄭玄說:“《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禮記注釋》)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四書集注》)
    《大學》分“經”一章,“傳”十章。“經”是基本觀點,“傳”是對於“經”的解釋、闡述。這樣的章次,是由朱熹重新編輯的。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可能作於戰國時期,寫定於秦統一全國以後不久。作者不詳。
    “ 大學”,指有關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廣博的學問。據傳在周代,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學習基礎文化及武藝。十五歲入大學,又稱太學,學習治理政事的理論。漢代鄭玄說:“《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禮記注釋》)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四書集注》)
    《大學》分“經”一章,“傳”十章。“經”是基本觀點,“傳”是對於“經”的解釋、闡述。這樣的章次,是由朱熹重新編輯的。
    《大學》依據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闡明了新生的地主階級“治國平天下”的理論。篇中提出三條基本原則(三綱)和八個步驟(八目)。“三綱”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大學》認為,人生來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後,“明德”被掩,需要經過“大學之道”的教育,重新發揚明德,革新民心,達到道德完善的境地。具體說來,就是做到“八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後三目是“修身”的目的。
    《大學》篇認為“修身”的重要途徑是格物致知,即“致知在格物”。漢代鄭玄在《禮記注釋》中說: 知是對於善、惡、吉、兇的因果關繫的認識。格,是招致、引來的意思。物,是事的意思。如果我們的認識趨向於善,就會引來善事,如果我們的認識趨向於惡,就會引來惡事。就是說事是按照人的思想追求發生的。唐代孔穎達在“疏”中對“注”文又作了引申。應該說,這樣的解釋基本符合原意。朱熹根據二程的觀點,對“格物致知”作了新的解釋。在《四書集注》中,朱熹解釋“物”是事物,“格”是探究、窮盡,“致”是推極,“知”是認識。朱熹認為,人心都有認識的能力,任何事物都含有理,不窮盡理,認識就不完全。要認識完全,達到頂點,就要在與事物接觸時,窮盡其理。在他看來,這就是“格物致知”,或者說是“物格”“知至”。應該說,朱熹的解說已經不完全符合《大學》篇的原意。按原意,“知”是對於“至善”的認識,認識到“至善”,行為就端正。經過朱熹的解說,“格物”成為“知”的手段。但是朱熹所說的事物,不是指客觀存在的物質現像,而是指人們從事的社會活動。“格物”的“格”,不是指人在實踐中對於自然社會“物”的考察、研究,而是指以“誠意”“正心”為內容的心理體驗。因而“致知”的“知”並不是對於自然、社會的客觀規律的認識,而是恢復一個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本性。朱熹提倡“格物”“致知”,是教人防止個人感情、欲望的偏向,努力消除忿怒、恐懼、好樂、憂患各種情感,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這樣,就把封建主義的政治統治與個人的道德修養結合在一起,強調道德修養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些,顯然都是歷史的唯心主義。
    《大學》還強調維護宗法制度即“齊家”對於“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意義。在這方面,《大學》提倡孝、弟、慈。孝是協調下輩對上輩的關繫;弟是協調同輩之間長與幼的關繫;慈是協調上輩對下輩的關繫。《大學》認為,協調這些關繫的原則同樣適用於協調國家中君與臣,君臣與民的關繫。這樣便把家族中宗法治理與國家中政治統治結合在一起。
    《大學》還為新興的封建國家制定了政治統治的原則。其主要內容是,統治者要以身作則,遵循“絜矩之道” 。要尊重老人,撫恤孤兒。要能愛人,能惡人。好惡要與民同,成為民之父母。要注意物質生產,剝削要掌握一定限度,不能與民爭利等。這些,體現了新生的地主階級的政治理想,具有進步意義。當然,其理論基礎仍然是以“德”“義”為中心內容的唯心主義,而且這種理想在整個封建社會裡也從未實現過。它雖然具有某種欺騙性,但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也曾經成為人民(包括地主階級中先進分子)反抗統治者的思想武器。
    朱熹對於《大學》除了注解外,還對每章加以簡短的提示,包括補寫第五章的“傳”文。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原文,我們將提示、補文一並譯出,用〔〕號標記。
    禹克坤


     


     

    媒體評論

    六七百年來,數歲孩童入三家村塾者,莫不以《四書》為主要讀本,其書遂形成一般常識之基礎,且為國民心理之總關鍵。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我在村塾裡讀書,讀了九年(1895-1904)。在這個期間,我讀習並記誦了以下幾部書:《孝經》《小學》《四書》《五經》……。
    ——胡適《我的信仰》


    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
    ——康熙大帝

    在線試讀
    原文
    大學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親民③,在止於至善。
    ① 大學之道:大學的原則。道的本義是道路。在中國古代政治學、哲學裡,“道”有時指原則、規律,有時指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繫,有時指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有時指方法、辦法。本書以下包括“《中庸》譯注”,各據其具體所指,或直引,或譯成相應的現代漢語。
    ② 明明德:儒家認為,人生來具有善良的德性,即明德。後天因為受到物質利益的蒙蔽,個人偏狹氣質的拘束,明德受到壓抑,所以要經過教育,使明德顯露出來。明,動詞,使彰明。明德,光明的德性,善德。
    ③ 親民:據下文,應為“新民”。新,動詞,革新。即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大學的原則,在於發揚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達到完善。
    知止①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②。
    ① 止:名詞,所止之地,即至善。
    ② 得:指有所收獲,得到至善。
    知道達到完善纔能堅定不移,堅定不移纔能鎮靜不躁,鎮靜不躁纔能安然不亂,安然不亂纔能思慮周全,思慮周全纔能達到完善。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 任何物都有根本有枝末,任何事都有終結有開始。知道本、末與終、始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大學的原則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①。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③。致知在格物④。
    ① 先齊其家:意為使家族齊心協力,平安和睦。齊,有治理意。家,家族。古代卿大夫有一定的地域被他統治,組成以血緣關繫為紐帶的家族,不同於現代意義上的“家” 或“家庭”。
    ② 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德。

    原文
    大學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親民③,在止於至善。


    注釋
    ① 大學之道:大學的原則。道的本義是道路。在中國古代政治學、哲學裡,“道”有時指原則、規律,有時指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繫,有時指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有時指方法、辦法。本書以下包括“《中庸》譯注”,各據其具體所指,或直引,或譯成相應的現代漢語。
    ② 明明德:儒家認為,人生來具有善良的德性,即明德。後天因為受到物質利益的蒙蔽,個人偏狹氣質的拘束,明德受到壓抑,所以要經過教育,使明德顯露出來。明,動詞,使彰明。明德,光明的德性,善德。
    ③ 親民:據下文,應為“新民”。新,動詞,革新。即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譯文
    大學的原則,在於發揚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達到完善。


    原文
    知止①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②。


    注釋
    ① 止:名詞,所止之地,即至善。
    ② 得:指有所收獲,得到至善。


    譯文
    知道達到完善纔能堅定不移,堅定不移纔能鎮靜不躁,鎮靜不躁纔能安然不亂,安然不亂纔能思慮周全,思慮周全纔能達到完善。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 任何物都有根本有枝末,任何事都有終結有開始。知道本、末與終、始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大學的原則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①。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③。致知在格物④。


    注釋
    ① 先齊其家:意為使家族齊心協力,平安和睦。齊,有治理意。家,家族。古代卿大夫有一定的地域被他統治,組成以血緣關繫為紐帶的家族,不同於現代意義上的“家” 或“家庭”。
    ② 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德。
    ③ 先致其知:先使認識達到極點,即認識明確。致,至。知,認識。
    ④ 格物:據朱熹解釋,指窮究物理。“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四書集注》)。


    譯文
    古時候,要在天下發揚光明德性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邦國。要治理好邦國,先要安定他的家族。要安定家族,先要修養自己的品性。要修養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要使意念真誠,先要認識明確。認識明確在於窮究物理。


    原文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
    窮究物理以後纔能認識明確,認識明確以後意念纔能真誠,意念真誠以後心思纔能端正,心思端正以後纔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以後家族纔能安定,家族安定以後邦囯纔能治理成功,邦國治理成功以後天下纔能太平。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