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 第二十一輯 安平秋主編 汪少華等著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杜以恆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古籍整理  注釋/校勘/箋注/校注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202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632028
    作者:杜以恆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古代典籍的整理與研究,古代文化的探索與發掘。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21輯,安平秋主編。本書涉及中國古代文學、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有楊晉龍《伏生傳<尚書>說獻疑》,杜以恆《論賈公彥<儀禮>分節探微》,汪少華、顏春峰《俞樾致汪鳴鑾函札釋證》,李道和《古代墓銘讖言故事考論》,種方《論毛奇齡與胡渭的交往及他對<易圖明辨>的影響》等16篇中外學者的文章,或為古代典籍如《尚書》《儀禮》《春秋》《公羊義疏》的研究,或為古代歷史如《宋史》的研究,皆札實有據,立論謹嚴,於學術研究大有裨益。

    作者簡介

    杜以恆,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繫古典文獻專業2018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經學、禮學與文獻學。

    目錄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目録
    《群書治要》引《莊子》研究潘銘基()
    賈公彥《儀禮》分節探微杜以恆()
    林之奇《尚書全解》解經體例與原則考述張彧()
    朱熹《答周南仲》四書繫年考吳竺軒()
    離析《宋史·藝文志》馬楠()
    《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二—二二七四)詞佚作輯存
    “雲間三子”李雯之新見尺牘及其價()
    論毛奇齡與胡渭的交往及他對《易圖明辨》的影響種方()
    莊存與《春秋正辭》旨趣辨釋
    幼學堂尺牘呂東超()
    中華書局整理本《公羊義疏》底本、標點指瑕駢宇騫()
    俞樾致汪鳴鑾函札釋證汪少華顔春峰()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目録


     


    伏生傳《尚書》説獻疑楊晉龍()



    《群書治要》引《莊子》研究潘銘基()



    賈公彥《儀禮》分節探微杜以恆()



    林之奇《尚書全解》解經體例與原則考述張彧()



    朱熹《答周南仲》四書繫年考吳竺軒()



    離析《宋史·藝文志》馬楠()



    《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二—二二七四)詞佚作輯存


    趙昱()



    “雲間三子”李雯之新見尺牘及其價()



    論毛奇齡與胡渭的交往及他對《易圖明辨》的影響種方()



    莊存與《春秋正辭》旨趣辨釋


    ——《內辭》《二伯辭》《諸夏辭》讀解辛智慧()



    幼學堂尺牘呂東超()



    中華書局整理本《公羊義疏》底本、標點指瑕駢宇騫()



    俞樾致汪鳴鑾函札釋證汪少華顔春峰()



    古代墓銘讖言故事考論李道和()



    從寫本到刊本:《七經孟子考文補遺》成立考瞿艷丹()



    論倉石武四郎《儀禮考正》的特點與價值李洛旻()

    前言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伏生傳《尚書》説獻疑
    楊晉龍
    【提要】本文旨在探討漢代記載《尚書》學上有關“伏生傳經”的原始文獻,以及因爲這些記載的差異,造成的爭論議題。藉由文獻搜尋與歸納的分析,了解漢代有司馬遷等八家論及“伏生傳經”事。再經由較爲全面性的分析,了解八家異論導致學者對伏生的師承、藏書、教學方式、傳授篇章、伏女傳經等等諸事,出現不同的詮釋意見;且由於記載不明、各自詮釋,因而導致《尚書》學出現十三項爭論性的議題,這些議題至今依然沒有共識性的終答案。研究獲得的結果,大致釐清《尚書》學某些爭論議題的起因與內容,同時也有助於《尚書》學研究者,重新檢討是否有必要再繼續追問這類很難有共識的爭議問題,同時反思爲這些議題取得答案的可能性、合理性與必要性,或者可以因此而不受這類無法證實或證僞固有包袱窠臼的影響,開展出新的《尚書》學研究議題。
    【關鍵詞】伏生尚書傳經鼂錯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伏生傳《尚書》説獻疑


    伏生傳《尚書》説獻疑本文初稿發表於2018年7月19日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的“經學史重探(Ⅰ)——中世紀以前文獻的再檢討”次學術研討會,感謝評論人蔣秋華教授及與會學者提供的睿見,使得本文的訛誤可以減到。政治大學車行健教授以爲標題“《尚書》説”改成“《尚書》公案”或更爲恰當。唯筆者以爲本文所論議題中,猶有未達到“公案”者,故保留原標題,感謝車教授的指教。再者本文爲中國文哲研究所重點研究計畫“經學史重探”的成果,謹此説明。
    楊晉龍



    【提要】本文旨在探討漢代記載《尚書》學上有關“伏生傳經”的原始文獻,以及因爲這些記載的差異,造成的爭論議題。藉由文獻搜尋與歸納的分析,了解漢代有司馬遷等八家論及“伏生傳經”事。再經由較爲全面性的分析,了解八家異論導致學者對伏生的師承、藏書、教學方式、傳授篇章、伏女傳經等等諸事,出現不同的詮釋意見;且由於記載不明、各自詮釋,因而導致《尚書》學出現十三項爭論性的議題,這些議題至今依然沒有共識性的終答案。研究獲得的結果,大致釐清《尚書》學某些爭論議題的起因與內容,同時也有助於《尚書》學研究者,重新檢討是否有必要再繼續追問這類很難有共識的爭議問題,同時反思爲這些議題取得答案的可能性、合理性與必要性,或者可以因此而不受這類無法證實或證僞固有包袱窠臼的影響,開展出新的《尚書》學研究議題。



    【關鍵詞】伏生尚書傳經鼂錯


     


    一、 前言



    傳統中國“經學”歷史的開端,當是在漢武前156—8前141—87在位)接受公孫前201—121)建立“爲博士官置弟子”的“博士弟子員”制度[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儒林列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21,頁4—6。下文均用此“三家注”本。本文徵引使用的傳統文獻,使用迪志文化出版公司《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3.0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的網路資料庫,下文若無特別標明,均係使用此《四庫全書》本。,以及董仲前179—104)“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絶其道,勿使並進”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以“獨尊儒術”等[漢]班固著,[唐]顔師古注《漢書·董仲舒傳》,卷56,頁26、頁28。下文均用此本。,這類有益於《五經》傳播的建議之後,方纔正式成立。蓋因“孝惠、呂後時,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時頗徵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後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之故[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卷121,頁3。,其前雖也曾關注經學,但並未真正落實,是以説經學正式成立於此時。然誠如劉前46&mdas23)所謂“時漢興已七八十年,離於全經,固已遠矣”之論,確實已經稍有遲緩,毋怪顔師古(581—645)會有“廢絶以久,不可得其真”之歎了[漢]班固《前漢書&middo王傳》,卷36,頁44。。



    漢代以後通行的《五經》,當然不是到漢代方纔受到重視,實際上以現代可掌握的文獻而言,《五經》在周代就已經是培養貴族子弟學識的基本教材,不過卻必須等到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述而》,卷4,頁2。,無差別的招收貴族之外的學子學習之後,方纔真正落實到整個社會。但由於秦始前259—21前247—210在位)三十四前213)下令的焚書禁書政策,導致“六藝從此缺焉”秦火所焚,以《六經》、史書爲主,實情可參閲黃慶萱師《史記漢書儒林列傳疏證》(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6),頁15—16。;再加上漢高祖劉前256?—19前202—195在位)等漢朝開國集團成員,由於當時“尚有干戈”,是以“未暇遑庠序之事”之故[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卷121,頁2、頁3。,不僅相關的歷史文獻散失嚴重,甚至《五經》本文也闕略不全,使得傳統中國經學史的討論者,當其論及漢代初期及其前的《五經》源流傳承之際,不得不留下許多至今依然難以獲得共識的爭議性問題。



    生存活動於整個十八世紀的清朝乾隆帝(1711—1799,1735—1796在位),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下令,並由孫士毅(1720—1796)、紀昀(1724—1805)、陸錫熊(1734—1792)等負責編輯,完成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的《四庫全書總目》[清]慶桂等《高宗純皇帝實録》,《清實録》(北京:中華書局,1986),第23冊,卷1125,頁35。,就曾總結性的指出經學史上爭議的議題説:“《尚書》一經,漢以來所聚訟者,莫過《洪範》之五行;宋以來所聚訟者,莫過《禹貢》之山川;明以來所聚訟者,莫過今文、古文之真僞。”[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日講書經解義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附録[清]武英殿刻本),卷12,頁21。下文《四庫全書總目》皆用此本。以爲《尚書》爭議問題中,“《小序》之依託,《五行傳》之附會,久論定矣”。除此之外,“諸家聚訟,猶有四端:曰今文、古文;曰錯簡;曰《禹貢》山水;曰《洪範》疇數”等[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書類小敘》,卷11,頁1。。《毛詩》則“《詩序》之説,紛如聚訟”,乃“説經之家,爭詬之端”[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詩序提要》,卷15,頁2—3。。《三禮》提到“古稱‘議禮如聚訟’。然《儀禮》難讀,儒者罕通,不能聚訟。《禮記》輯自漢儒,某增某減,具有主名,亦無庸聚訟。所辨論求勝者,《周禮》一書而已”[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禮類小敘》,卷19,頁1。。此則因“《周禮》一書,上自河間獻王,於諸經之中,其出晚。其真僞亦紛如聚訟,不可縷舉”[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周禮注疏提要》,卷19,頁2。。《春秋》則“説經家之有門戶,自《春秋》三傳始。……中唐以前,則《左氏》勝;啖助、趙匡以逮北宋,則《公羊》《穀梁》勝;孫復、劉敞之流……實陰本《公羊》《穀梁》法”[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春秋類小敘》,卷26,頁1。。故以爲“《春秋》一書,古今聚訟”[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春秋事義愼考提要》,卷31,頁20。;尤其“自啖助、趙匡倡爲廢傳解經之説,使人人各以臆見私相揣度,務爲新奇以相勝,而《春秋》以荒。自孫復倡爲有貶無譏之説,説《春秋》者必事事求其所以貶,求其所以貶而不得,則鍛鍊周內以成其罪,而《春秋》益荒”[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御纂春秋直解提要》,卷29,頁4。。另外自“宋孫復以來,説《春秋》者務以攻擊三《傳》相高,求駕乎先儒之上,而穿鑿煩碎之弊日延祐以後,説《春秋》者務以尊崇胡《傳》爲主,求利於科舉之途,而牽就附合之弊亦遂日甚”[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春秋平義提要》,卷29,頁10。。實則“《春秋》三《傳》,互有短長”[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春秋類四按語》,卷29,頁44。。但“《左氏》采諸國史,《公》《穀》授自經師,草野之傳聞,自不及簡策之紀載,其義易明”[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春秋經傳辨疑提要》,卷28,頁24。。《孝經》則“《孝經》今文、古文,自《隋志》所載王劭、劉炫以來,即紛紛聚訟……至今説經之家,亦多遞相左右”[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古文孝經指解提要》,卷32,頁7。。甚至還指出“宋以來説《五經》者,《易》《詩》《春秋》,各有門戶”的事實[清]永瑢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欽定書經傳説彙纂提要》,卷12,頁22。。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所論,可知這些經學史上的問題,在十八世紀時屬於猶未能取得一致性共識性答案的爭議性議題。實際上即使已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前述這些經學史上的爭議性議題,同樣也依然處於各説各話的狀況,從而可知傳統中國的經學史,的確還存在有許多可以再斟酌討論的議題。


     


    ... ...

    媒體評論

    讀者對像:大中院校師生,文史古籍愛好者。

    在線試讀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