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唐人小說選·家藏文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李時人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集部  總集類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8831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4888311
    作者:李時人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9月 

        
        
    "

    編輯推薦

    唐代小說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真正成熟,堪與唐代詩歌並稱為“一代之奇”(宋·洪邁《唐人說荟》例言引)。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更是贊其“文備眾體”“史纔、詩筆、議論”具備。魯迅先生亦說:“小說到了唐時,卻起了一個大變遷。”(《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充分肯定了唐代小說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唐代小說多寫時事、重文采,小說中多雜有詩歌唱和,常以文人軼事為托,記奇人異事、鬼怪妖狐、書生艷遇等,演盡唐代士子達則著緋披紫欲經邦定國,窮則憤世嫉俗嘯傲山林的真率灑脫之態。其間,很多故事一方面既有儒家經邦治國的入世精神,另一方面又有窮則獨善其身的出世情懷。於交遊酬唱、人情世事間,盡展盛世繁華之貌、文人煥爛灑脫之精神。


    唐小說亦稱唐傳奇,但“傳奇”並不能概括唐人小說,故本書取“小說”為其名。李時人老師原已在中華書局出版《全唐五代小說》(八冊),這本由其獨立編校的斷代小說總集,曾被譽為“文化積累工程”,分量極重,學術價值和編纂意義更是毋庸贅述。此書一經出版,反響不凡。何滿子老師極力盛贊此書編纂的價值和意義,稱其比肩《太平廣記》,可堪與《全唐詩》《全唐文》“鼎足而三”。


    《唐人小說選》以《全唐五代小說》為底本,雖是一個簡本,但無論在篇目和分量的擇選,還是整理方式上,都極為周至適當。一方面,作者有幾十年唐人小說研究的經驗與心得,其旁征博引,細心考究,篇目遴選考量周詳,考釋全面嚴謹,注釋詳明細致,既可一窺盛世精神之煥爛,同時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保證了作品的學術價值。另一方面,簡本采用簡體橫排的版式,既適應當下的閱讀習慣,也便於讀者理解。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唐人小說24篇,並對所選篇目予以詳細注釋和深入評析。注釋詳盡,有助於讀者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評析涵蓋小說作者的生平與著述、作品的內容與藝術、後世的流傳與影響、文獻的版本與來源等諸多方面,其對小說藝術創造的抉發尤見特色。本書雖名曰《唐人小說選》,實繫唐人小說選、注、評之合本。

    作者簡介

    李時人老師立足文獻,精於考訂,致廣大而盡精微,在中國古代小說、明清文學研究領域著述宏富,成就卓著。其學術研究取材翔實、考證精審,論述宏肆,他的治學思想獨具特色、自成體繫,“補空白、攀高峰、立新說”的治學模式,“求實、創新、循序漸進”的治學原則,始於文獻考據而長於理論思辯的治學風格,都深刻地影響著他的弟子和學界同仁。


    迄今為止,他曾先後在《光明日報》《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史》等報刊上發表學術文章逾百篇,出版著作20餘種,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校注》《遊仙窟校注》《中國古代小說與文化論集》《全唐五代小說》《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明代卷》《明清小說鋻賞辭典》《中國禁毀小說大全》等。尤其是其主編的八卷本《全唐五代小說》,皇皇巨著,嘉惠學林,被譽為與《全唐詩》《全唐文》鼎足而立的唐代三大總集之一,比肩《太平廣記》,為中國古代小說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李老師還承擔過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項目多項,如國家*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小說在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的傳播影響”、國家出版總署重點出版項目《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明代卷》以及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項目“《崔致遠全集》編集校勘”等。歷年招收碩博士研究生100餘人。


     

    目錄
    遊仙窟 張文成 ? ??
    離魂記 陳玄祐??? 
    任氏傳 瀋既濟??? 
    枕中記 瀋既濟??? 
    洞庭靈姻傳 李朝威 
    柳氏傳 許堯佐 
    李娃傳 白行簡 
    南柯太守傳 李公佐 
    鶯鶯傳  稹 
    《湘中怨》解 瀋亞之 
    霍小玉傳 蔣 防 
    王渙之 薛用弱 
    杜子春 牛僧孺 
    崔玄微 鄭還古 

    遊仙窟             張文成 ? ??


    離魂記             陳玄祐??? 


    任氏傳             瀋既濟??? 


    枕中記             瀋既濟??? 


    洞庭靈姻傳         李朝威 


    柳氏傳             許堯佐 


    李娃傳             白行簡 


    南柯太守傳         李公佐 


    鶯鶯傳           &nbs 稹 


    《湘中怨》解       瀋亞之 


    霍小玉傳           蔣 防 


    王渙之             薛用弱 


    杜子春             牛僧孺 


    崔玄微             鄭還古 


    定婚店             李復言 


    陳季卿             李 玫 


    無雙傳             薛 調 


    紅  線             袁 郊 


    聶隱娘             裴 铏 


    虯須客傳           裴 铏 


    孫  恪             裴 铏 


    崔  護             孟 棨 


    非煙傳             皇甫枚 


    王知古為狐招婿     皇甫枚 


     


    跋 

    前言
    19世紀的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曾將“詩歌”說成是人類“童年”的 藝術,而將“小說”說成是人類“成年”以後的產物①。這應當是一個既符合歷史,也很形像的說法。確實,散文體小說是敘事文學的形式, 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敘事藝術達到一定高度的產物,也是判斷一個國家或民 族的文學水平及其繁榮程度的重要標志。此為世界範圍內文學發展之規律,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概莫能外。
    中國古代小說基本上可分為“文言”和“白話”兩大類②,而這兩種 不同“語體”的小說,實際上是同源異流,從而構成了中國古代小說產生、發展特殊的總體格局和歷史景觀。這裡所謂“同源”指的是兩者同基於中國的歷史文化;所謂“異流”指的是兩者又各自有不同的藝術形式和形成發展道路一雖然同處
    於中國文化發展變化的大背景下,“二水分流”中難免相互影響。

    19世紀的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曾將“詩歌”說成是人類“童年”的 藝術,而將“小說”說成是人類“成年”以後的產物①。這應當是一個既符合歷史,也很形像的說法。確實,散文體小說是敘事文學的形式, 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敘事藝術達到一定高度的產物,也是判斷一個國家或民 族的文學水平及其繁榮程度的重要標志。此為世界範圍內文學發展之規律,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概莫能外。


    中國古代小說基本上可分為“文言”和“白話”兩大類②,而這兩種 不同“語體”的小說,實際上是同源異流,從而構成了中國古代小說產生、發展特殊的總體格局和歷史景觀。這裡所謂“同源”指的是兩者同基於中國的歷史文化;所謂“異流”指的是兩者又各自有不同的藝術形式和形成發展道路一雖然同處


    於中國文化發展變化的大背景下,“二水分流”中難免相互影響。


     


     



    • [法]巴爾扎克《論歷史小說兼及〈弗拉戈萊塔〉》 :“文學就像所代表的社會一樣,具 有不同的年齡,沸騰的童年是詩歌,史詩是茁壯的青年,戲劇、小說是強大的成年。"轉引自王秋榮編:《巴爾扎克論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6年,第255頁。

    • “白話小說”與“文言小說”的區別主要是“語體”的區別,而不一定有“通俗”與“高雅”的差別。長期以來,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一直存在著“白話小說”與“通俗小說”交混使用的現像,也有一些學者強調“通俗小說”概念而不太願意使用“白話小說”一詞。“通俗文學”“通俗小說”等是近世以來在特殊歷史背景下被強調的概念,有其合理性,也帶有某種程度的先驗性,是一個需要謹慎使用的概念。


     


     


    由於種種特殊的地理、歷史條件,造成了 “中華民族”不同於世界 其他各民族的歷史演進形式和社會發展模式,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都 與其他古老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其表現在精神文化上,則由於敬天法祖、 天人合一成為一種思想傳統,強調人倫理性典“六經”早早確 立,原始宗教觀念日趨淡化,民族自身發展的歷史受到的推崇,甚至 “神話傳說”也逐漸被“歷史化”,這就使層出不窮的散文體史書,不僅成為對民族歷史進程的記憶,也成了民族敘事藝術積累的主要載體。在文學領域,則是“緣情言志”的抒情詩遠比敘事詩發達,長期高居文學的主流位置。這一切都導致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形成道路與歐洲的不同。


    ……


    羅燁《醉翁談錄》、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則將“傳奇”作為一種小說的“題材內容”但在南宋和金代,“傳奇”也指“諸宮調&rdqu代也指雜劇,如鐘嗣成《錄鬼簿》記錄了 45雜劇名目,也自稱為“傳奇”;《永樂大典》保存下戲文《宦門子 弟錯立身》中有一支[那叱令],則明確記間南戲戲文名為“傳奇”,後來明清時以“南曲”演唱的戲劇劇本亦全稱為“傳奇”因此, 從各方面看,用“傳奇”代指唐人小說,顯然都不是十分合理的。


    本書原為我四卷本《中國古代短篇小說選》稿子的一部分,10多年前已經基本完成,但一直擱置。今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約稿後不久,我因病住院,尚有六七篇還沒有完全寫好,恰博士研究生曾志松在座中,因請其幫忙,將這幾篇稿子或增飾或改寫出來,“前言”則早已寫就,未作修改。當然,本書後仍由我修訂定稿,故如有錯誤,文責仍然應該由我來負。衷心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李時人


    2017年12月11日於上海第六人民醫院


     

    媒體評論
    《唐人小說選》以博大厚重的《全唐五代小說》為基礎,精選唐人小說名篇,實乃大家寫小書,考釋嚴謹,深入淺出。此書的出版,必將嘉惠學林,流播後世。——俞鋼(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人重文采,唐人小說更以“詩入小說”著稱,其經典作品想像瑰麗,描寫婉曲,趣味盎然。《唐人小說選》掇菁擷華,注釋詳明,論析精要,必將深入推動中國古代小說的普及與傳播。 ——俞曉紅(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人小說選》以博大厚重的《全唐五代小說》為基礎,精選唐人小說名篇,實乃大家寫小書,考釋嚴謹,深入淺出。此書的出版,必將嘉惠學林,流播後世。——俞鋼(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人重文采,唐人小說更以“詩入小說”著稱,其經典作品想像瑰麗,描寫婉曲,趣味盎然。《唐人小說選》掇菁擷華,注釋詳明,論析精要,必將深入推動中國古代小說的普及與傳播。 ——俞曉紅(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代小說以“詩入小說”著稱,小說中多雜有詩歌唱和,常以文人軼事為托,記奇人異事、鬼怪妖狐、書生艷遇等,演盡唐代士子達則著緋披紫欲經邦定國,窮則憤世嫉俗嘯傲山林的真率灑脫之態。其間,很多故事一方面既有儒家經邦治國的入世精神,另一方面又有窮則獨善其身的出世情懷。於交遊酬唱、人情世事間,盡展盛世繁華之貌、文人煥爛灑脫之精神。近年來,各種唐人小說選本層出不窮,然由專業知名學者執筆,從選篇、考釋到校注一氣呵成並有如此分量的並不多見。——書評《浪漫時代的“一代之奇”》


     


    《遊仙窟》一文中的詩詞唱和、吟詠多達82處,作者極盡辭藻之華美,間雜以駢儷之詞,隨韻成趣,刻意營造出一種詩意的氛圍。雖說,有故弄玄虛、炫技賣弄之嫌,然亦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浪漫文風。——書評《斯人已遠,文墨留香》


     


    點評到位、一語中的,像這樣的評析本書隨處可見。李時人老師並不甘於對小說本身的分析,還對作者的生平、小說題材的源頭和發展、演變、影響等進行了詳細的闡釋,不可謂不用心,亦足見其學術之功力、校勘之用力。——書評《斯人已遠,文墨留香》


     


    尤喜《李娃傳》,白行簡可能詩詞比不上其兄白居易,然而其寫小說的文采,卻是極好的。小說描寫滎陽公之子鄭生與娼妓之女李娃的愛情故事,不僅情節曲折多變、人物形像飽滿豐富,而且對鄭生愛慕李娃的情節描寫得尤為出彩,道盡了少男少女之間朦矓害羞的仰慕之情,頗有中文版《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意味。……寫二人初見,鄭生“忽見之,不覺停驂,久之徘徊不能去”,李娃也“回眸凝睇,情甚相慕”,可見二人已一見鐘情。然終是不相識,貿然上前於禮不合,另少年臉薄怕也不敢近前。這時候,鄭生做了一個動作:“乃詐墜鞭於地,候其從者,敕取之。累眄於娃。”故意把馬鞭丟棄在地,趁著侍從撿馬鞭的時間,多偷看幾眼心愛的姑娘,細細看特別有趣。像這麼幼稚且故作姿態的舉動,恐怕也隻有年少稚嫩時纔做得出來;像這麼痴心相望、不肯離去的舉止,也隻有初戀時纔做得出來。讀來不僅有趣,也特別生動形像。——書評《斯人已遠,文墨留香》


     


    李娃終於出來了,鄭生倒是害羞了:“遽驚起,莫敢仰視。”見到李娃,被對方驚艷到忽然“嚯”地一下子站了起來,卻再不敢抬頭看對方,這種害羞又向往的神情,真真年少初戀的寫實主義描寫。可以想見,鄭生遽起時的慌亂與尷尬,以及面紅耳赤的害羞模樣。明明心裡時時想著對方,等見了面,卻不敢抬頭看,這與少年維特思念綠蒂,想見又不敢見的情景,又何其相似!


    常道唐人小說少教訓、多趣味,誠是也。像這樣精彩的經典小說,本書比比皆是,個個在藝術創造上都稱得上出彩生動。此外,譬如柳毅、龍女的故事,李靖、紅拂女的故事,張生、崔鶯鶯的故事,淳於棼夢遊槐安國的故事,李益、霍小玉的故事等,不僅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影響深遠,且原文一樣的精彩有趣,諸君欲覽之,可詳看本書,必可一飽眼福。——書評《斯人已遠,文墨留香》


     

    在線試讀
    遊仙窟

    張 文 成

    若夫積石山者〔1〕,在乎金城西南〔2〕,河所經也〔3〕。《書》雲〔4〕:“導河積石,至於龍門〔5〕。”即此山是也。
    僕從汧隴〔6〕,奉使河源〔7〕。嗟運命之迍邅,嘆鄉關之眇邈〔8〕。張騫古跡〔9〕,十萬裡之波濤;伯禹遺蹤〔10〕,二千年之坂蹬〔11〕。深谷帶地,鑿穿崖岸之形〔12〕;高嶺橫天,刀削岡巒之勢。煙霞子細〔13〕,泉石分明。實天上之靈奇,乃人間之妙絕。目所不見,耳所不聞。
    日晚途遙,馬疲人乏。行至一所,險峻非常。向上則有青壁萬尋〔14〕,直下則有碧潭千仞〔15〕。古老相傳雲:“此是神仙窟也。”人蹤罕及,鳥路纔通〔16〕。每有香果瓊枝,天衣錫缽〔17〕,自然浮出,不知從何而至。
    餘乃端仰一心,潔齋三日。緣細葛〔18〕,泝輕舟〔19〕。身體若飛,精靈似夢〔20〕。須臾之間,忽至松柏岩、桃華澗〔21〕,香風觸地,光彩遍天。
    見一女子向水側浣衣〔22〕,餘乃問曰:“承聞此處有神仙之窟宅,故來祗候〔23〕。山川阻隔,疲頓異常,欲投娘子,片時停歇;賜惠交情,幸垂聽許〔24〕。”女子答曰:“兒家堂舍賤陋〔25〕,供給單疏,隻恐不堪,終無吝惜。”餘答曰:“下官是客〔26〕,觸事卑微〔27〕,但避風塵,則為幸甚。”遂止餘於門側草亭中〔28〕,良久乃出。
    餘問曰:“此誰家舍也〔29〕?”女子答曰:“此是崔女郎之舍耳。”餘問曰:“崔女郎何人也?”女子答曰:“博陵王之苗裔,清河公之舊族也〔30〕。容貌似舅,潘安仁之外甥;氣調如兄,崔季珪之小妹〔31〕。華容婀娜〔32〕,天上無儔〔33〕;玉體逶迤〔34〕,人間少疋。輝輝面子〔35〕,荏苒畏彈穿〔36〕;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37〕。韓娥宋玉〔38〕,見則愁生;絳樹青琴〔39〕,對之羞死。千嬌百媚,造次無可比方〔40〕;弱體輕身,談之不能備盡。”
    須臾之間,忽聞內裡調箏之聲〔41〕,僕因詠曰:
    “自隱多姿則〔42〕,欺他獨自眠。故故將纖手,時時弄小弦。耳聞猶氣絕,眼見若為憐〔43〕。從渠痛不肯,人更別求天〔44〕。”
    片時,遣婢桂心傳語,報餘詩曰:

    遊仙窟


     


    張 文 成


     


    若夫積石山者〔1〕,在乎金城西南〔2〕,河所經也〔3〕。《書》雲〔4〕:“導河積石,至於龍門〔5〕。”即此山是也。


    僕從汧隴〔6〕,奉使河源〔7〕。嗟運命之迍邅,嘆鄉關之眇邈〔8〕。張騫古跡〔9〕,十萬裡之波濤;伯禹遺蹤〔10〕,二千年之坂蹬〔11〕。深谷帶地,鑿穿崖岸之形〔12〕;高嶺橫天,刀削岡巒之勢。煙霞子細〔13〕,泉石分明。實天上之靈奇,乃人間之妙絕。目所不見,耳所不聞。


    日晚途遙,馬疲人乏。行至一所,險峻非常。向上則有青壁萬尋〔14〕,直下則有碧潭千仞〔15〕。古老相傳雲:“此是神仙窟也。”人蹤罕及,鳥路纔通〔16〕。每有香果瓊枝,天衣錫缽〔17〕,自然浮出,不知從何而至。


    餘乃端仰一心,潔齋三日。緣細葛〔18〕,泝輕舟〔19〕。身體若飛,精靈似夢〔20〕。須臾之間,忽至松柏岩、桃華澗〔21〕,香風觸地,光彩遍天。


    見一女子向水側浣衣〔22〕,餘乃問曰:“承聞此處有神仙之窟宅,故來祗候〔23〕。山川阻隔,疲頓異常,欲投娘子,片時停歇;賜惠交情,幸垂聽許〔24〕。”女子答曰:“兒家堂舍賤陋〔25〕,供給單疏,隻恐不堪,終無吝惜。”餘答曰:“下官是客〔26〕,觸事卑微〔27〕,但避風塵,則為幸甚。”遂止餘於門側草亭中〔28〕,良久乃出。


    餘問曰:“此誰家舍也〔29〕?”女子答曰:“此是崔女郎之舍耳。”餘問曰:“崔女郎何人也?”女子答曰:“博陵王之苗裔,清河公之舊族也〔30〕。容貌似舅,潘安仁之外甥;氣調如兄,崔季珪之小妹〔31〕。華容婀娜〔32〕,天上無儔〔33〕;玉體逶迤〔34〕,人間少疋。輝輝面子〔35〕,荏苒畏彈穿〔36〕;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37〕。韓娥宋玉〔38〕,見則愁生;絳樹青琴〔39〕,對之羞死。千嬌百媚,造次無可比方〔40〕;弱體輕身,談之不能備盡。”


    須臾之間,忽聞內裡調箏之聲〔41〕,僕因詠曰:


    “自隱多姿則〔42〕,欺他獨自眠。故故將纖手,時時弄小弦。耳聞猶氣絕,眼見若為憐〔43〕。從渠痛不肯,人更別求天〔44〕。”


    片時,遣婢桂心傳語,報餘詩曰:


    “面非他舍面,心是自家心。何處關天事,辛苦漫追尋〔45〕!”


    餘讀詩訖,舉頭門中〔46〕,忽見十娘半面,餘即詠曰:


    “斂笑偷殘靨〔47〕,含羞露半唇。一眉猶叵耐〔48〕,雙眼定傷人。”


    又遣婢桂心報餘詩曰:


    “好是他家好,人非著意人〔49〕。何須漫相弄〔50〕,幾許費精神!”


    於時夜久更深,沉吟不睡,彷徨徙倚〔51〕,無便披陳〔52〕。彼誠既有來意,此間何能不答?遂申懷抱〔53〕,因以贈書曰:


    “餘以少娛聲色,早慕佳期〔54〕,歷訪風流,遍遊天下。彈鶴琴於蜀郡,飽見文君〔55〕;吹鳳管於秦樓,熟看弄玉〔56〕。雖復贈蘭解珮〔57〕,未甚關懷;合巹橫陳〔58〕,何曾愜意〔59〕!昔日雙眠,恆嫌夜短〔60〕;今宵獨臥,實怨更長。一種天公,兩般時節。遙聞香氣,獨傷韓壽之心〔61〕;近聽琴聲,似對文君之面。向來見桂心談說十娘,天上無雙,人間有一。依依弱柳,束作腰支〔62〕;焰焰橫波,翻成眼尾〔63〕。纔舒兩頰,孰疑地上無華〔64〕;乍出雙眉,漸覺天邊失月〔65〕。能使西施掩面,百遍燒妝〔66〕;南國傷心,千回撲鏡〔67〕。洛川回雪,隻堪使疊衣裳〔68〕;巫峽仙雲,未敢為擎鞾履〔69〕。忿秋胡之眼拙,枉費黃金〔70〕;念交甫之心狂,虛當白玉〔71〕。下官寓遊勝境,旅泊閑亭,忽遇神仙,不勝迷亂。芙蓉生於澗底,蓮子實深〔72〕;木棲出於山頭,相思日遠。未曾飲炭,腹熱如燒;不憶吞刃〔73〕,腸穿似割。無情明月,故故臨窗;多事春風,時時動帳。愁人對此,將何自堪!空懸欲斷之腸,請救臨終來不見,他自尋常;無故相逢,卻交煩惱。敢陳心素〔74〕,幸願照知。若得見其光儀〔75〕,豈敢論其萬一!”


    書達之後,十娘斂色〔76〕,謂桂心曰:“向來劇戲相弄〔77〕,真成欲逼人。”餘更又贈詩一首,其詞曰:


    “今朝忽見渠姿首〔78〕,不覺殷勤著心口。令人頻作許叮嚀〔79〕,渠家太劇難求守。端坐剩心驚,愁來益不平。看時未必相看死,難時那許太難生〔80〕。沉吟處幽室,相思轉成疾。自恨往還疏,誰肯交遊密。夜夜空知心失眼〔81〕,朝朝無便投膠漆〔82〕。園裡華開不避人,閨中面子翻羞出。如今寸步阻天津〔83〕,伊處留情更覓新。莫言長有千金面,終歸變作一抄塵〔84〕。生前有日但為樂,死後無春更著人。秪可倡佯一生意,何須負持百年身〔85〕?”


    少時,坐睡,則夢見十娘。驚覺攬之〔86〕,忽然空手。心中悵怏〔87〕,復何可論?餘因乃詠曰:


    “夢中疑是實,覺後忽非真。誠知腸欲斷,窮鬼故調人。”


    十娘見詩,並不肯讀,即欲燒卻,餘詠曰:


    “未必由詩得,將詩故表憐〔88〕。聞渠擲入火,定是欲相燃。”


    十娘讀詩,悚息而起〔89〕。匣中取鏡,箱裡撚衣,袨服靚妝〔90〕,當階正履。餘又為詩曰:


    “薰香四面合,光色兩邊披。錦障劃然卷〔91〕,羅帷垂半欹〔92〕。紅顏雜綠黛,無處不相宜。艷色浮妝粉,含香亂口脂〔93〕。鬢欺蟬鬢非成鬢〔94〕,眉笑蛾眉不是眉〔95〕。見許實娉婷〔96〕,何處不輕盈〔97〕。可憐嬌裡面,可愛語中聲。婀娜腰支細細許,??眼子長長馨〔98〕。巧兒舊來鐫未得〔99〕,畫匠迎生摸不成〔100〕。相看未相識,傾城復傾國〔101〕。迎風帔子郁金香〔102〕,照日裙裾石榴色。口上珊瑚耐拾取〔103〕,頰裡芙蓉堪摘得〔104〕。聞名腹肚已猖狂〔105〕,見面精神更迷惑。心肝恰欲摧,踊躍不能裁。徐行步步香風散,欲語時時媚子開〔106〕。靨疑織女留星去,黃似姮娥送月來〔107〕。含嬌窈窕迎前出〔108〕,忍笑荌嫇返卻回〔109〕。”


    餘遂止之曰:“既有好意,何須卻入?”


    ……


    下官詠曰:


    “人去悠悠隔兩天,未審迢迢度幾年?縱使身遊萬裡外,終歸意在十娘邊。”


    十娘詠詩曰:


    “天厓地角知何處,玉體紅顏難再遇。但令翅羽為人生,會些高飛共君去。”


    下官不忍相看,忽把十娘手子而別。行至二三裡,回頭看數人,猶在舊處立。餘時漸漸去遠,聲沉影滅,顧瞻不見,惻愴而去。


    行到山口,浮舟而過。夜耿耿而不寐,心茕茕而靡托。既悵恨於啼猨〔448〕,又淒傷於別鶴。飲氣吞聲,天道人情,有別必怨,有怨必盈。去日一何短,來宵一何長!比目〔448〕,雙鳧失伴。日日衣寬,朝朝帶緩。口上唇裂,胸間氣滿。淚臉千行,愁腸寸斷。端坐橫琴,涕血流襟。千思競起,百慮交侵。獨嚬眉而永結,空抱膝而長吟:


    “望神仙兮不可見,普天地兮知餘心。思神仙兮不可得,覓十娘兮斷知聞。欲聞此兮腸亦亂,更見此兮惱餘心!”


     


    【評析】


    本篇作者張文成(658—730),名鷟,以字行,號浮休子。唐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其祖父為唐初齊王的文學侍從,父官澤州治中,皆為當時的中下級官吏。文成於二年(675)進士及第,當時年僅十八歲。後又參加“下筆成章”“詞標文苑”等多種“制科”考試,均入甲等。其間還四次參加書判考選,都被評為名。故當時的文章高手、水部員外郎員半千稱他的文章有如成色好的青銅錢,萬選萬中,並因此得到“青錢學士”的雅號。中進士後,張文成歷官襄樂尉、河源道錄事參軍、河陽尉、洛陽尉、長安尉,武後長壽、證聖(692—695)時徵為監察御史,又歷處州司倉、柳州司戶、平昌縣令、岐王府參軍,一直在下層官吏的位置上徘徊。到睿宗景雲二年(711),五十四歲時舉“賢良方正”科,得官從六品上的鴻臚丞,後因朝廷大赦,未經考,加階,授五品。二年(714),被劾“訕短時政”下獄,以刑部尚書李日知等人援救免死,配流嶺南。數年後遇敕,起為龔州長史,官終司門員外郎,卒贈國子司業。兩《唐書》列其生平於其孫張薦傳。其現存的作品,除本篇外,還有“判詞”集《龍筋鳳髓判》和後人輯佚的筆記《朝野僉載》,後者主要以記敘時政、軼聞為主。


    宋人修兩《唐書》,一方面說張文成下筆敏速,文行天下;一方面又指斥其文“浮艷少理致”“詆誚蕪猥”。還特別強調其“性躁忭,儻蕩不檢”,即性情偏躁忭急,行為放蕩,不拘小節,並述及其因此引起執政者的鄙視。本篇唐以後即在本土失傳,與時議和後世的主流輿論一定不無關繫。但當時的“新羅、日本、東夷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貝以購其文”(《舊唐書》卷一四九),故本篇得以在日本流傳下來。日本宇多天皇寬平三年至六年(891—894)滕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錄》已經著錄本篇。


    ……


    在中國小說史上,《遊仙窟》是較早一篇盡蛻史傳等記述文體的舊套,從而表現出作為敘事藝術的小說美學品格的作品。與西方小說與史詩等敘事詩有直接的血緣關繫不同,中國古代小說是從不屬於“文學”範疇的史傳及其衍生的雜史、雜傳、志怪書中傍生出來的。而小說文體的獨立,必須要吸收“美文學”的營養,纔能達到脫胎換骨的變化。在《遊仙窟》中,中國傳統辭賦的影響很明顯,駢散相間而以儷語為主的敘事,形成一種突出的風格和藝術上的衝擊力。雖然由於作者受駢儷文風和辭賦影響太深,難免露出排比故事、堆砌典實的毛病,但在中國古代小說中,本篇確可以說是較早借助於文學手段,將敘事“文學化”的一部和時唐代文言小說創作高潮中一些傑構的出現要早一個世紀。即使是本篇中的一些性描寫,雖然頗有些張揚刻露的地方,但大部分都能利用韻語廋詞,用隱喻、像征等委婉曲折的方法,使之蒙上一層薄薄的紗幕,濡染上一種“美文學”的色澤。


    更難得可貴的是,在中國古代小說興起之初,《遊仙窟》就示範性地展示了小說藝術的各個方面。它創造性地提供了一個在短促時間內展示完整生活斷面的短篇小說藝術範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使情節展開,並迅捷地奔向高潮。而對人物活動的細膩描寫,又使三言兩語便可以概括的簡單情節充滿了戲劇內容。其所鋪染出來的生活密度及其雕鏤的細密,都令人嘆為觀止。另外,本篇在情節演進中有大量的人物對話。這些對話除了詩句駢語,還夾雜了不少當時的口語和俗諺,這也是它以前的敘事作品中所未見的。人物對話的大量運用正是使形像顯豁和豐腴的敘事藝術的重要手段。漢魏雜史、雜傳和六朝志怪故事中形像單薄,其原因之一,就是較少輔助人物行動以展開戲劇衝突並顯示性格的對話。俗語的使用則使小說的生活更具有時代特征,是創造與生活密接的小說藝術的重要手段,這是直到以後白話小說興起纔為人們所認識的。


    在中國小說史上,《遊仙窟》雖然隻是一篇短篇小說,卻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真正成熟的標志,不僅在唐代對文人所創作的文言小說藝術形式和美學風格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些方面,甚至也是後來漸次形成的中國白話小說的不祧之祖。其傳入日本以後,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日本現存早的詩歌總集,成書於八世紀中期的《萬葉集》所收一些“和歌”的漢文序中可以找到不少源自《遊仙窟》的詞句,《萬葉集》中還有十幾首“和歌”是由《遊仙窟》中的詩句演繹改寫而來的。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遊仙窟》實際上引發了日本古代小說的發軔之作《浦島子傳》。


    以漢文寫成的《浦島子傳》敘述的是漁夫浦島子被龜仙女引到蓬萊仙境,“共入玉房”,後來思鄉返家的故事。


    ……


    《遊仙窟》大概宋代起即在中國失傳,日本現存的古鈔本主要有康永三年(1344)的“醍醐寺鈔本”、文和二年(1353)的真福寺鈔本,古刊本主要有“江戶初期無刊記刊本”及與其同版異刷的“慶安五年(1652)刊本”,其清末回歸中國後在中國出現了多種排印本、校點本、校注本,各本之間文字上略有差異,此據李時人編校《全唐五代小說》(中華書局2014年修訂版)卷六校錄。


     


    【注釋】


    〔1〕積石山:唐代山名“積石”者有二,一為大積石山,即今大雪山,在青海東南部,延伸至甘肅南部,為昆侖山脈中支,黃河繞流其東南側,傳說上古時大禹疏導黃河從這裡開始。一為小積石山,在今甘肅臨夏西北、蘭州西南,隋時稱唐述山,唐改積石山,黃河亦經於此,唐時在臨夏西北置積石軍,又改隋臨津關為積石關,皆因此山而得名,後則因山名置積石山縣。本文謂“積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疑作者誤小積石為傳說中大禹導河之始的大積石山。〔2〕金城:郡名。隋大業時改蘭州為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肅蘭州,唐初復為蘭州,至玄宗天寶時又改為金城郡。〔3〕河:黃河。古人稱黃河為“河”。〔4〕《書》:《尚書》,所收為商、周時代的古文獻,古代稱“書經”,為“六經”之一。〔5〕導河積石,至於龍門:語出《尚書·禹貢》,意為疏導黃河始自積石山,直到龍門。龍門,即禹門口,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黃河至此,兩岸峭壁對峙,形如闕門,傳說為大禹治水時所鑿。〔6〕僕:古代自稱謙詞。汧(qiān)隴:今陝西西南、甘肅東南一帶。汧,汧水,源出甘肅六盤山南麓,流經陝西隴縣、汧陽入渭河;隴,隴山,六盤山南段的別稱,在今陝西隴縣至甘肅平涼一帶。〔7〕河源:隋大業時置河源郡,治所在赤水城(今青海興海西南),隋末其地入吐谷(yù)渾,唐貞觀十年(636)封吐谷渾王諾曷缽為河源郡王,唐高宗儀鳳二年(677)置河源軍(地在今青海西寧),年(762)其地入吐蕃而廢,故此“河源”當指河源軍,為當時邊防要塞。《資治通鋻》卷二○二唐高宗儀鳳三年載,員外將軍黑齒常之擊吐蕃有功,“擢拜左武衛將軍,充河源軍副使”年(680)秋又任黑齒常之為河源軍經略大使。〔8〕嗟運命之迍邅(zhūn zhān),嘆鄉關之眇邈(miǎo miǎo):傷心命運的困頓,悲嘆家鄉的遙遠。迍邅,艱難困苦;眇邈,遙遠,渺茫,“眇”同“渺”。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