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典籍裡的中國:天工開物譯注(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古籍 ->
    【市場價】
    179-259
    【優惠價】
    112-162
    【作者】 (明)宋應星 著國;潘吉星 譯注 
    【所屬類別】 圖書  古籍  子部  雜家類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476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2547685
    叢書名: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

    作者:(明)宋應星著國;潘吉星譯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4月 


        
        
    "

    編輯推薦

    《天工開物》和作者宋應星作為中學課本上的知識點,對大眾來說不算陌生,卻少有深入解讀。其書初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其中,不論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還是制取海鹽、煉鐵紡織的精巧技術,字裡行間都流淌著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科學態度,迸發著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我們中華民族其實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古人就講“‘苟日新,又日新, 日日新”,創新精神本身就是中華民族*鮮明的特質!“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層”三百多年後的我們何止要讀《天工開物》,更是要在繼往開來的科學實踐中,在大地上奮力續寫了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開物”。

     
    內容簡介

    《天工開物》是目前世界上*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技著作。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繫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繫。《天工開物》在一些歐美國家廣受重視,在法、英、德、意、俄等歐洲國家和美國大圖書館都藏有此書不同時期的中文本。全書共十八卷,123幅圖片。其圖文並茂,注重實際,重視實踐。本次出版以崇禎十年南昌府本為底本,由我國著名的科學技術史院士潘吉星先生進行了校注和翻譯。其在中外科技交流史研究上和《天工開物》及工藝傳統研究上建樹卓著。

    目錄
    導言
    說明
    天工開物序
    卷上
    1.乃粒
    1-1宋子曰
    1-2總名
    1-3稻
    1-4稻宜
    1-5稻工
    1-6稻災
    1-7水利
    1-8麥
    1-9麥工

    導言
    說明
    天工開物序
    卷上
    1.乃粒
    1-1宋子曰
    1-2總名
    1-3稻
    1-4稻宜
    1-5稻工
    1-6稻災
    1-7水利
    1-8麥
    1-9麥工
    1-10麥災
    1-11黍、稷、梁、粟
    1-12麻
    1-13菽
    2.粹精第二
    2-1 宋子日
    2-2攻稻
    2-3攻麥
    2-4攻黍、稷、粟、梁、麻、菽
    3.作成第三
    3-1 宋子日
    3-2鹽產
    3-3海水鹽
    3-4池鹽
    3-5井鹽
    3-6末鹽、崖鹽
    4.甘嗜第四
    4-1 宋子日
    4-2蔗種
    4-3蔗品
    4-4造〔紅〕糖
    4-5造白糖
    4-6造獸糖
    4-7蜂蜜
    4-8飴餳
    5.膏液第五
    5-1 宋子日
    5-2油品
    5-3法具
    5-4皮油
    6.乃服第六
    7.彰施第七
    卷中
    8.五金第八
    9.冶鑄第九
    10.錘鍛第十
    11.陶埏第十一
    12.燔石第十二
    卷下
    13.殺青第十三
    14.丹青第十四
    15.舟車第十五
    16.佳兵第十六
    17.曲蘗第十七
    18.珠玉第十八
    附錄
    一、古今度量衡單位換算表
    二、二十四節氣及時辰換算表
    三、本書插圖目錄
    索引

    在線試讀
    天工開物序
    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萬
    事萬物之中,其無異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世有聰明博物
    者,稠人推焉。乃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1〕;釜鬵之
    範鮮經,而侈談“莒鼎”〔2〕;畫工好圖鬼魅而惡犬馬〔3〕,即鄭
    僑〔4〕、晉華〔5〕豈足為烈哉?
    前489在位)見江中紅色圓狀物,不知為何物。遣人問孔子(前551—前
    473),孔子說此乃萍實,可食,唯霸者可得。
    (子產)二方鼎,是由莒國(今山東莒縣)所鑄的煮食器,原物早已不存。
    難,答曰畫犬馬難。又問畫何物易,答曰畫鬼怪易。因犬馬天天見到,畫不
    好易為人知;鬼怪是不存在的,怎樣畫均可。
    子產。
    家,著有《博物志》(約290)。
    物變化而從事生產,以造成種類齊全的各種物品,這不都是人力
    能辦到的,[還有自然力參與其中]。事物既以萬計,要是都等口
    授、目見之後去認識,又能獲得多少知識?幸而萬事萬物之中,
    無益於人和有益於人的各占一半。隻要掌握那些有益於人的,也
    就夠了。世上有些聰明博學者,頗受眾人推崇。不過,要是連
    棗、梨之花都分辨不清,卻主觀推測“楚萍”;連鑄鍋的型範都

    天工開物序


    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
    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萬
    事萬物之中,其無異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世有聰明博物
    者,稠人推焉。乃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1〕;釜鬵之
    範鮮經,而侈談“莒鼎”〔2〕;畫工好圖鬼魅而惡犬馬〔3〕,即鄭
    僑〔4〕、晉華〔5〕豈足為烈哉?


    【注釋】


    〔1〕楚萍:典出於《孔子家語·致思篇》,言楚昭王(前515—
    前489在位)見江中紅色圓狀物,不知為何物。遣人問孔子(前551—前
    473),孔子說此乃萍實,可食,唯霸者可得。


    〔2〕莒(jǔ)鼎:《左傳·昭公七年》(前535)載晉侯賜鄭國公孫僑
    (子產)二方鼎,是由莒國(今山東莒縣)所鑄的煮食器,原物早已不存。


    〔3〕“畫工”句: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雲,齊王問畫師畫何物
    難,答曰畫犬馬難。又問畫何物易,答曰畫鬼怪易。因犬馬天天見到,畫不
    好易為人知;鬼怪是不存在的,怎樣畫均可。


    〔4〕鄭僑:公孫僑(約前598—前522),春秋時鄭國著名政治家,字
    子產。


    〔5〕晉華:張華(232—300),字茂先,西晉(265—316)大臣、文學
    家,著有《博物志》(約290)。


    【譯文】


    天地之間物以萬計,而人們要做的事也因而很多,適應事
    物變化而從事生產,以造成種類齊全的各種物品,這不都是人力
    能辦到的,[還有自然力參與其中]。事物既以萬計,要是都等口
    授、目見之後去認識,又能獲得多少知識?幸而萬事萬物之中,
    無益於人和有益於人的各占一半。隻要掌握那些有益於人的,也
    就夠了。世上有些聰明博學者,頗受眾人推崇。不過,要是連
    棗、梨之花都分辨不清,卻主觀推測“楚萍”;連鑄鍋的型範都



     
    2 |天工開物譯注


    很少接觸,卻侈談“莒鼎”;畫家好圖抹鬼怪,卻不願畫犬馬。
    這等人縱使有鄭國的公孫僑、西晉的張華那樣的名聲,又有什麼
    值得效法呢?


    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橫遊薊
    北。為方萬裡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若為士而生東晉之
    初、南宋之季,其視燕、秦、晉、豫方物已成夷產,從互市而
    得裘帽,何殊肅慎之矢〔1〕也。且夫王孫帝子生長深宮,御廚玉
    粒正香而欲觀耒耜,尚宮錦衣方剪而想像機絲。當斯時也,披
    圖一觀,如獲重寶矣。


    【注釋】


    〔1〕肅慎之矢:古代中國東北地區的部族肅慎,曾將木箭、石鏃進貢於
    周成王。


    【譯文】


    我們有幸生在這榮盛繁華的時代,南方雲南的車馬可直抵東
    北的遼陽,嶺南一帶的官吏和商人可漫遊於河北。在這方圓萬裡
    的廣闊天地裡,不是有很多事物都需要見見聞聞嗎?若讀書人生活
    在偏安的東晉(317—420)初或南宋(1127—1279)末,就會把河
    北、陝西、山西和河南等地的實物看成是遠處運來的物產,把互市
    而買來的裘帽,視作古時肅慎之矢那樣稀罕。同時,生長在深宮裡
    的王孫帝子,當御廚白米燒得正香時,或想要看看生產這些糧食的
    農具;當宮裡正在剪裁錦衣時,或會想像生產這些衣料的織機和絲
    帛。這個時候,要是打開這類圖書一看,也許會如獲得珍寶一樣地
    感到奇罕。


    年來著書一種,名曰《天工開物〔1〕》卷。傷哉貧也,欲
    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2〕;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
    之館〔3〕。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吾友塗
    伯聚〔4〕先生,誠意動天,心靈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長可
    取,必勤勤懇懇而契合焉。昨歲《畫音歸正》〔5〕,由先生而授



     
    天工開物序|3


    梓。茲有後命,復取此卷而繼起為之,其亦夙緣之所召哉。


    【注釋】


    〔1〕天工開物:“天工”典出《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
    “開物”取自《易經·繫辭傳上》:“開物成務”。作者將二詞合用,賦予
    新的含義:“以自然力配合人工技巧從自然界開發物產”,從而以此展現了傑
    出的技術哲學思想。


    〔2〕乏洛下之資:《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注引《魏略》載蔣濟
    語:“洛中(洛陽)市買,一錢不足則不行。”此處指無錢。


    〔3〕缺陳思之館:指曹操之子陳思王曹植(192—232)延請文人學士之
    賓館。


    〔4〕塗伯聚:名塗紹煃(約1582—1645),江西新建人,萬歷四十七年
    (1619)進士,歷任都察院觀政、四川督學、河南信陽兵備道,進廣西左布政
    使,宋應星的友人和同學。


    〔5〕《畫音歸正》:宋應星論音律的著作,已散佚。


    【譯文】


    一年以來筆者著書一種,名叫《天工開物》。遺憾的是本人處
    境實在太貧寒了。想要購買珍奇的書物來加以考證,卻沒有足夠的
    錢財;想邀請同道者共同討論、鋻別真偽,又沒有合適的場所。隻
    好憑自己心中所記的孤陋見聞來寫作,難免有不當之處。吾友塗伯
    聚先生,誠意動天,講求實用的科技學問。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長
    可取者,他都勤懇地幫助發表。去年(1636)拙著《畫音歸正》一
    書,就是由這位先生幫助刊行的。現在遵照他的建議,又將這部書
    拿來出版。這也是我們多年友誼的結果吧。


    卷分前後,乃“貴五谷而賤金玉”〔1〕之義。《觀像》、
    《樂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刪去。丐大業
    文人棄擲案頭,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時 崇禎丁丑孟夏月,奉新宋應星書於家食之問堂〔2〕。


    【注釋】


    〔1〕《漢書·食貨志》引西漢政論家晁錯(前230—前154)《論貴粟
    疏》曰:“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
    時,聚於力……一日弗得而饑寒至。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後魏農學家



     
    賈思勰《齊民要術序》(約538)中亦有“貴五谷而賤金玉”之語。


    〔2〕家食之問堂:作者的書齋名,取自《易經·大畜》卦:“不家食,
    吉,養賢也。”意為給賢人以官祿,不讓其在家自食。宋應星引此典,反其意
    而用之,主張在家自食。“家食之問”指研究在家自食其力的學問,轉義為研
    究工農業生產技術的學問。


    【譯文】


    本書各章前後順序,是根據“貴五谷而賤金玉”的思想安排
    的。還有《觀像》、《樂律》二卷,其學理太深奧,自想不是自己
    所長,故臨出版時將其刪去。懇請那些以科舉為大事業的文人,干
    脆將本書從書桌上扔到一邊。因為這部書與考取功名、追求高官厚
    祿毫不相關。


    時在崇禎丁丑十年(1637)孟夏之月(四月),奉新人宋應星
    書於家食之問堂。



     
    卷上


    1. 乃粒〔1〕


    1-1-1 宋子曰〔2〕,上古神農氏〔3〕若存若亡,然味其徽
    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
    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
    神農去陶唐〔4〕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5〕,豈有
    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後稷〔6〕詳明,其故何也?


    【注釋】


    〔1〕乃粒:此詞出於《書經·益稷》:“烝民乃粒,萬邦作乂(yì)。”
    意思是民眾有糧喫,天下纔能治安。此處“乃粒”指谷物,並以此命名
    本章。


    〔2〕宋子曰:宋子為本書作者宋應星的自稱。《天工開物》各章前均有
    “宋子曰”一段作為引言。


    〔3〕神農氏:傳說中上古時農業和醫藥的創始者,又稱為炎帝(前
    2838—前2698)。


    〔4〕陶唐:或唐堯(前2357—前2256),傳說中父繫氏族社會後期的部
    落聯盟領袖。


    〔5〕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語出《周易·繫辭下》,指神農氏時用農具
    的技術得到推廣。耒耜:古時的翻土農具,此處泛指農具。


    〔6〕後稷:名棄(前23世紀),古代周族始祖,善於農作,曾在堯、舜
    時任農官。


    【譯文】


    宋子說,不管上古時的神農氏是否真有其人,然而體會到這一
    稱號的含義,也應當把創始農業的先民尊稱為“神農”。人不能靠
    自身長期生存,要靠五谷纔能活下去。五谷不能自行生長,要靠人
    去種植。土質經歷不同時代而發生變化,作物的物種和性質則隨著
    水土的不同而有所變異。不然的話,從神農氏到帝堯時食用糧食



     
    6 |天工開物譯注


    已有一千年了,農耕的技術已傳遍天下,盡人皆知,一定要到後
    稷時代纔能充分闡明那些後來培育出的許多優良品種。原因不正
    是如此嗎?


    1-1-2 紈袴之子以赭衣視笠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
    詈。晨炊晚,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繫之以神,
    豈人力之所為哉。


    【譯文】


    富貴人家的子弟把農民視同罪人,儒生之家把“農夫”當作罵
    人話。飽食終日,隻貪享食物的美味而忘掉其從何而來的人,實在
    是太多了。因此我們認為把創始農業的先農們的事業奉為神聖的事
    業,並不是勉強的,而是很自然的。


    1-2 總 名


    1-2-1 凡谷無定名,百谷指成數言。五谷〔1〕則麻、菽、
    麥、稷、黍,獨遺稻者。以著書聖賢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
    人者,稻居十七,而來、牟、黍、稷居十三。麻、菽二者功用
    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而猶繫之谷者,從其朔也。


    【注釋】


    〔1〕古籍中五谷說法不一,鄭玄(127—200)注《周禮·天官·疾醫》
    以麻、菽(豆)、麥、稷(粟,小米)及黍(黃粘米)為五谷。但趙岐(約
    108—201)注《孟子·籐文公上》則以稻、黍、稷、麥、菽為五谷。作者此
    處指前一說法。


    【譯文】


    谷並不指某種特定的糧食名稱,百谷是谷物的總體名稱。而五
    谷則指麻、豆、麥、稷、黍,唯獨漏掉了稻。這是因為稱呼五谷的
    一些著書的聖賢都誕生在西北。但現在全國民用的口糧中,稻占十
    分之七,而小麥、大麥、黍、稷隻占十分之三。麻、豆二者的功用
    現已完全列入菜蔬、糕點、油脂等食品中,其所以還歸到五谷裡,



     
    1. 乃 粒 第 一


    卷上|7


    是沿用早期的說法。


    1-3 稻


    1-3-1 凡稻種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黏者禾曰
    稌,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黏俗名婺
    源光之類,不可為酒、隻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谷形有長
    芒、短芒江南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
    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譯文】


    水稻的品種多。不黏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黏的
    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沒有粘黃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來屬於粳
    稻但晚熟而帶黏性的米俗名為“婺源光”一類的,不能用來造酒,而
    隻可以煮粥,這又是一種稻。稻谷在外形來看,有長芒、短芒江
    南將長芒稻稱為“瀏陽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長粒、尖粒以及圓頂、
    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顏色還有雪白、牙黃、大紅、半紫和雜
    黑等等。


    1-3-2 濕種之期,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1〕遇天寒有
    凍死不生者,遲者後於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
    俟其生芽,撒於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
    撥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過期老而長節,
    即栽於畝中,生谷數粒結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
    二十五畝。


    【注釋】


    〔1〕社種:社日浸種,古時以立春(農歷正月初)、立秋(七月初)後
    的第五個戊日稱為春社或秋社。此處指春社。


    【譯文】


    浸稻種的日期,早在春分以前,稱為“社種”這時遇到天寒,



     
    有凍死不生的,晚是在清明以後。播種時,先用稻、麥稈包住種子
    在水裡浸幾天。待生芽後撒播在田裡,長到一寸左右高時叫做秧。
    稻秧長到三十天後就要撥起分栽。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積水過多,都
    不能插秧。育秧期已過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長節,即使栽到田
    裡也不過長幾粒谷,不會再結更多谷實了。一畝秧田所育出的秧,
    可供移栽二十五畝。


    1-3-3 凡秧既分栽後,早者七十日即收獲粳有救公饑、喉下
    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遲者歷夏及鼕二百日
    方收獲。其鼕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
    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種秋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
    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
    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
    時也。


    【譯文】


    稻秧分栽後,早熟的在七十天後即可收獲粳稻有“救公饑”、“喉
    下急”,糯稻有“金包銀”等品種。各地名稱很多,不可盡述。晚熟的要經整
    夏直到鼕天共二百多天後纔能收獲。有在鼕季播種,到仲夏就能收
    獲的,這就是廣東的稻,因為此地沒有霜雪。稻田十天無水,便有
    干旱之虞。夏種鼕收的稻,必須種在有山間水源不斷的田裡,這種
    稻生長期長,地溫又低,不能催苗速長。靠湖邊的地要待夏天洪水
    過後,六月纔能插秧。育這種秧的稻種要在立夏時撒播在地勢高的
    土裡,以待農時。


    1-3-4 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
    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
    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
    任從烈日旱干無憂,此一異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
    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
    至,幻出旱稻一種,粳而不黏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
    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



     
    1. 乃 粒 第 一


    足尚也。


    【譯文】


    南方平原地區,多是一年兩栽、兩獲。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
    糯稻,不是粳稻之類。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
    稻秧在清明時已和早稻秧同時播種。早稻秧一天無水即死,晚稻秧
    經四、五兩月,任從烈日暴曬也不怕,這是個奇怪的事。種晚稻遇
    到秋季晴天多的時候,則始終都要灌水。農家不惜勤苦,以滿足用
    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離水就要死,於是育出一種旱稻,
    屬於粳稻但不帶黏性,即使在高山地區也可插秧,這又是一個奇特
    的稻。還有一種香稻,隻取其香味以供貴人。但結實甚少,滋養全
    無,不值得崇尚。


    1-4 稻 宜〔1〕


    1-4-1 凡稻,土脈焦枯則穗、實蕭索。勤農糞田,多方以
    助之。人畜穢遺、榨油枯餅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萊菔子為
    上,芸苔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草皮、木葉以佐生
    機,普天之所同也。南方磨綠豆粉者,取溲漿灌田肥甚。豆賤之時,撒黃
    豆於田,一粒爛土方三寸,得谷之息倍焉。土性帶冷漿者,宜骨灰蘸稻
    根凡禽獸骨,石灰淹苗足,向陽暖土不宜也。土脈堅緊者,宜耕
    壟,疊塊壓薪而燒之,埴墳松土不宜也。


    【注釋】


    〔1〕稻宜:即種稻的土宜,指土壤改良。


    【譯文】


    種稻的土地要是貧瘠,稻穗、稻粒的長勢就差。勤勞的農民便
    多施肥,想盡各種方法助苗成長。人、畜的糞便、榨油的枯餅因其中
    油已榨去,故稱枯餅。芝麻、蘿卜子榨油後的枯餅好,油菜子餅次之,大眼桐枯餅又次
    之,樟樹子、烏桕子和棉子餅又次之,還有草皮、樹葉,這些都能幫助水稻
    生長,普天之下用的肥料都是相同的。南方磨綠豆粉時,用溲漿灌田,肥力很大。豆賤之時,將黃豆撒在田裡,一粒豆在腐爛後可肥土三寸見方,所得谷的收益一
    倍於所耗黃豆。含冷水的土地,宜用骨灰蘸稻根任何禽獸的骨灰都可以,或
    以石灰將秧根埋上,向陽的暖土便無須如此。土質堅硬時,要耕成
    壟,把硬土塊堆壓在柴草上燒碎,但黏土、松土便無須此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